生物地理实习报告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14194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地理实习报告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生物地理实习报告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生物地理实习报告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生物地理实习报告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生物地理实习报告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生物地理实习报告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生物地理实习报告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生物地理实习报告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生物地理实习报告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地理实习报告2.docx

《生物地理实习报告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地理实习报告2.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地理实习报告2.docx

生物地理实习报告2

 

学生实习报告

实习类别:

观察性实习

院(系):

旅游与地理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实习单位:

实习时间:

指导教师:

实习报告评分:

 

生物地理植物群落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

了解植物群落

实习地点:

韶关学院科技楼

实习工具:

皮尺、笔记本等

实习方法:

样地法

实习人员:

09地理科学班全体成员

为了了解植物群落,生物地理老师带着我们班全体同学在校园内进行人工植物群落的实地观察和和实操。

分工完后每组都进行自己的样方,在每个样方内。

每组都测量并记录所有1.3m处的胸径的乔木种类、数量、胸周长;灌木和草本的种类、株树、盖度、时间、地点、测量人、记录员、样方号。

方法和步骤:

样地的大小:

20m*20m

样地形状:

样方

样地的数目:

由于人力和时间的原因,不是“越多越好”。

为了明确放映群落本来面目,样地数目所合计成的总面积应达到最低限度。

调查记录:

全班分为四组,每组做一个10m*10m的样方。

在每个样方内,测量并记录所有1.3m处的胸径的乔木种类、数量、胸周长;灌木和草本的种类、株树、盖度、时间、地点、测量人、记录员、样方号。

以下是各组的测量数据:

第一组的数据:

第二组数据:

第三组的数据:

第四组数据:

数据处理:

我们组是第三组,我们负责的是样方3.样方3内的植物情况如下:

乔木有唐胶树4棵;灌木有桂花1棵、石榴6棵、山茶2棵、红继木2棵、红叶石楠2棵以及鹅掌材25棵;草本有醡浆草2株、沿阶草98株、黄鹌菜58株、其他杂草2株。

重要值=相对密度+相对频数+相对盖度

密度=某种植物的个体数/样地面积

各种植物的密度(p):

唐胶=4/10m*10m=0.04株/m2

桂花=1/10m*10m=0.01株/m2

石榴=6/10m*10m=0.06株/m2

山茶=2/10m*10m=0.02株/m2

红继木=2/10m*10m=0.02株/m2

红石叶楠=2/10m*10m=0.02株/m2

鹅掌才=25/10m*10m=0.025棵/m2

醡浆草=2/10m*10m=0.02棵/m2

沿阶草=98/10m*10m=0.098棵/m2

黄鹌菜=58/10m*10m=0.058棵/m2

杂草=2/10m*10m=0.02棵/m2

各种植物的相对密度(P'):

植物的相对密度(P')=某种植物的密度(P)/所有植物的密度总和*100

得所有植物的密度总和(P总)为0.391

唐胶(P')=0.04/0.391*100=0.00102

桂花(P')=0.01/0.391*100=0.00025

石榴(P')=0.06/0.391*100=0.00153

山茶(P')=0.02/0.391*100=0.00051

红继木(P')=0.02/0.391*100=0.00051

红石叶楠(P')=0.02/0.391*100=0.00051

鹅掌材(P')=0.025/0.391*100=0.00064

醡浆草(P')=0.02/0.391*100=0.00051

沿阶草(P')=0.098/0.391*100=0.00250

黄鹌菜(P')=0.058/0.391*100=0.00148

杂草(P')=0.02/0.391*100=0.00051

各种植物的频度(W)

植物的频度(W)=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树/所调查的样方总数

由四组的表中可知:

唐胶树在四个样方中都出现,唐胶树出现的样方数为4.则:

唐胶树(W)=4/4=1

桂花在四个样方中出现,所以桂花出现的样方数为4.则:

桂花(W)=4/4=1

石榴只在样方2、3中出现,所以其出现的样方数为2.则:

石榴(W)=2/4=1/2

山茶只在样方1、3中出现,所以其出现的样方数为2.则:

山茶(W)=2/4=1/2

红继木在样方2、3、4中现,所以其样方数为3.则:

红继木(W)=3/4

红石叶楠样方1、2、3中出现,所以出现的样方数为3.则:

红石叶楠(W)=3/4

鹅掌材在样方3、4中出现,所以其出现的样方数为2.则:

鹅掌材(W)=2/4=1/2

杂草、醡浆草和黄鹌菜都只在样方3出现,所以其出现的样方数为1.则:

杂草、醡浆草、黄鹌菜(W)=1/4

沿阶草在样2、3、4中现,所以其样方数为3.则:

沿阶草(W)=3/4

各种植物相对频度(Wˊ):

植物相对频度(Wˊ)=某种植物的频度/所有植物的频度总和*100

得所有植物的频度总和是13/2

桂花、唐胶树(Wˊ)=1/(13/2)*100=0.00153

红继木、红石叶楠、沿阶草(Wˊ)=(3/4)/(13/2)*100=0.00115

石榴、山茶、鹅掌材(Wˊ)=(1/2)/(13/2)*100=0.00077

杂草、醡浆草、黄鹌菜=(1/4)/(13/2)*100=0.00038

乔木的相对显著度(Z)、灌木草本的相对盖度(X)

相对显著度(Z)=某种植物所有个体胸面积之和/所有植物的胸面积之和

唐胶树(Z)=1

灌木相对盖度(X)=某种植物所有盖度之和/所有的盖度总和

由第三组表中可知每种灌木的相对盖度.

群落中所有植物的重要值(Y):

重要值(Y)=相对密度+相对频数+相对盖度/相对显著度

唐胶树(Y)=0.00102+0.00153+1=1.00255

桂花(Y)=0.00025+0.00153+8.3%=0.0848

石榴(Y)=0.00153+0.00077+7.95%=0.0818

山茶(Y)=0.00051+0.00051+5.76%=0.05862

红继木(Y)=0.00051+0.00115+6.94%=0.07106

红叶石楠(Y)=0.00051+0.00115+7.32%=0.07486

鹅掌材(Y)=0.00064+0.00077+3.8%=0.03941

数据处理完毕后样方3内的数据显示如下:

由表中数据可知样方3内植物的重要值。

建群种和优势种是根据群落内植物的重要值来判断的。

从表中知唐胶树、桂花、石榴的重要值分别为1.00255、0.08448和0.0818,所以唐胶树、桂花、石榴为建群种。

山茶、红继木、红石叶楠和鹅掌才是优势种。

物种多样性指数:

物种丰富度等于该样方内的物种数。

唐胶树的物种数为4;灌木1、石榴6、山茶2、红继木2、红叶石楠2以及鹅掌材25;草本醡浆草2、沿阶草98、黄鹌菜58、其他杂草2。

我们观察的植物群落是人工群落,所以群落的成层性不明显几乎没有。

这次校园内植物群落的实习我们了解了量测植物的半径、怎样计算植物的盖度、相对盖度、密度、相对密度、重要值等。

将我们在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运用现实中来实践,使我们受益匪浅。

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我们的专业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