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一翻什么转什么坚守什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30564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翻转课堂一翻什么转什么坚守什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翻转课堂一翻什么转什么坚守什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翻转课堂一翻什么转什么坚守什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翻转课堂一翻什么转什么坚守什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翻转课堂一翻什么转什么坚守什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翻转课堂一翻什么转什么坚守什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翻转课堂一翻什么转什么坚守什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翻转课堂一翻什么转什么坚守什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翻转课堂一翻什么转什么坚守什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翻转课堂一翻什么转什么坚守什么.docx

《翻转课堂一翻什么转什么坚守什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翻转课堂一翻什么转什么坚守什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翻转课堂一翻什么转什么坚守什么.docx

翻转课堂一翻什么转什么坚守什么

“翻转课堂”

(一):

翻什么转什么坚守什么

——有关“翻转课堂”的一线观察

近来,“慕课”、“翻转课堂”等成为教育界热议的话题,从认识阶段逐步走向实践阶段。

在中小学,已经有一些学校在进行相关的实践。

那么,什么是“慕课”?

什么是“翻转课堂”?

“慕课”与“翻转课堂”有怎样的关系?

如何认识这些新生事物对教育的影响?

又如何付诸实践?

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前不久承办了全国首届“翻转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

“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究竟有哪些不同?

“翻转课堂”是否能够成为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点?

它的突出效果与主要困难在哪里?

日前,记者带着这些问题来到学军中学,从听语文课开始……

课堂在怎样“翻转”

上课铃响之后,高一(12)班的大屏幕上打出课文标题:

《啊,船长,我的船长》(苏教版语文必修三),是美国19世纪诗人惠特曼的一首诗。

执教教师苏丽简单交代一句“同学们先自己看一遍课文”,课堂就只剩下翻动书本的声音——学生开始埋头研习课文。

上课前一天的晚上,教师已将自己录制的本节课的教学视频传给学生观看,学生此时的自学也等于进一步熟悉课文。

几分钟之后,直接进入师生问答环节,苏丽问:

“哪位同学谈一谈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教师提问一些关键的知识点,学生同时也将自己不清楚的地方提出来。

接下来,学生对作品进行点评和批注。

然后邻近座位的四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重点讨论此诗与《殉道者之歌》的不同……

“过去是老师喂什么吃什么,现在可以自己选菜做菜”,一位学生这样形象地概括“翻转课堂”的特色。

记者发现,这种课堂与传统的中学语文课堂最大的不同在于“先学后教”——从教师“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变成了学生主动学、主动问的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尽量自己获取知识、发现问题。

课前,学生通过视频自学(预习)课文;课堂上,再将预习中不懂或者感兴趣的问题,以探究的形式与教师、同学一起讨论解决。

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直奔主题。

教师可直接展示相关问题的发生、发展以及相互关系,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整理。

对于学生不懂的问题,教师一般先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讨论一会儿,然后再进行适当的点拨、解答、补充或者延伸。

下课后,两位男生补充说,他们的数学课也在翻转,上课直接做题,下课巩固提高——自己消化理解那些公式原理。

先看过视频再上课,课程进度比常规教学快一两个课时。

一位女生也说,自己觉得数学翻转好一些,视频看两遍,等于上了一轮培训课。

不懂的地方,停下来,看一看,想一想,再去做题,感觉大不同了。

这几位学生都说“翻转课堂”的形式让他们感到新奇活泼,先是自己看视频,自己发现问题,然后到课堂想办法解决,学习不能偷懒了,无形中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生欢迎、效果良好”是学军中学师生对“翻转课堂”的一致概括。

谁在“翻转”课堂

尽管有研究者估计,目前在全国进行“翻转课堂”尝试的学校已有上千所,但记者在电话中询问一些教育较为薄弱地区的教师对“翻转课堂”的看法时,大部分的回答说,只听过或者看过,自己还没有实践过。

总体上看,目前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大力推进“翻转课堂”的还只是少部分学校,“翻转课堂”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

杭州学军中学的“翻转课堂”进行得如此顺利,是否因为他们是教育较为发达地区的名校,且受益于得天独厚的生源与各方面的优质资源呢?

这一点毋庸讳言。

在他们2013年12月26日承办的“翻转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上,在“智慧课堂·一课三构——“翻转课堂”的实践探索”活动中,优秀教师展示了9个学科的27堂课。

开课的清华大学附中、江苏天一中学、山东青岛二中、天津耀华中学、浙江嘉兴一中、宁波镇海中学等学校,无一不是名校。

这些学校大多属于华东师范大学牵头成立的“中国C20中学慕课联盟”成员。

所谓“C20慕课联盟(高中)”,其中的C即China(中国),20是指20所国内著名高中。

“慕课”(MOOC)是英文MassivelyOpenOnlineCourses的缩写,即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的简称。

这些学校借助“慕课”平台,目前大部分都在进行“翻转课堂”的探索。

C20联盟成员学校包括广东中山纪念中学、上海七宝中学、上海交大附中、山西大学附中、西安交大附中、南京金陵中学、江苏锡山高级中学、湖南长沙长郡中学、西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东北师大附中等20所国内著名高中。

他们全部属于试图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的学校。

华东师范大学陈玉琨教授是C20慕课联盟的倡导者之一,在他看来,名校承担着与全社会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社会责任。

按照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名师只能影响一个班级、一个年级的几十到几百名学生,而依托网络,名师可能影响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学生。

而在数字化背景下,名校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从全球范围看,很多国家都在进行“翻转课堂”尝试,我国基础教育前沿领域在此方面也可以有较大作为。

他建议“名校应该借此机会大胆开展教学改革”。

“翻转课堂”能走多远

杭州学军中学语文教师苏丽此前还以“翻转课堂”方式上过《听听那冷雨》的公开课。

经过多次尝试,她对“翻转课堂”有了一些感悟,她觉得“翻转课堂”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摸索。

她并不主张所有的课堂都要“翻转”过来,一些知识还是需要传授,而究竟哪些学科或者知识点更适合“翻转课堂”的确需要深入研究。

“我认为,开始阶段的‘翻转课堂’一定要由行政推动”,在杭州学军中学陈立群校长看来,“翻转课堂”是一次重大变革,与以往的网络教学有着本质区别,不单是教育技术的革新,更会带来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人才培养过程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一些基层教师向记者反映说,他们在网上看到一些新闻报道,某个地区在整体性推进“翻转课堂”,某个学校通过“翻转课堂”提高了升学率,等等。

对于这些他们不无疑虑,“翻转课堂”是否会成为新一轮“一刀切”式的课改、折腾教师的“大跃进运动”?

或者变成应试教育的新“助手”?

另外一些教师则有更多的具体操作困惑。

比如,哪些学科更适合“先学后教”式的“翻转课堂”?

是不是同一学科的每一部分知识都要采取研究性学习方式?

例如,英语课如果学生课前没有使用交互式教学软件自学,一上课就让学生自己对话,语音语法错误是否会越来越多,到头来学生可能只会讲不伦不类的中式英语?

化学课如果一上来就做实验,学生因为没有牢记反应公式,弄错了化学药剂,试管、烧杯爆炸了怎么办?

由此看来,尽管“翻转课堂”是大势所趋,但对于翻什么转什么坚守什么,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

“翻转课堂”在中国将何去何从,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在“翻转”的过程中不断改进

山东潍坊高新区钢城现代学校臧秀霞

2011年10月起,我们开始了“翻转课堂”的实践。

初始阶段,因学习内容手段的变化,学生是喜欢的,但一段时间过后,当学生发现知识的呈现仅是由黑板上老师讲变成视频上老师讲的时候,兴趣渐渐淡化下来。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及时调整研究思路,结合“翻转课堂”的研究实践,最后确定了新课堂的理念:

“自由飞翔、自主发展、中心发散、智慧分享”,我们简称为“ZF学堂”。

这样的课堂,让学生在自习课或课外,利用课本、微视频、网络等资源自主学习,找出自己的重难点和困惑点,通过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完成最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

我们主要在六个方面进行了调整:

一是教师教学方式的调整,由“带着课本走向学生”调整为“带着学生走向课本”;二是学习时间的调整,由“学生在课堂上听讲”调整为“课下自己看课本、视频及相关资源”;三是学习方式的调整,由“课上跟老师学”调整为“课外自学和课上互学”;四是由教师“课上讲解”调整为“将重点内容录制为10分钟以内的视频”;五是学生作业的调整,由“课下完成作业”调整为“课上完成作业”;六是学生学习地点的调整,由“在课堂上学习”调整为“处处是学习之地”。

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任课教师参加的课改小组。

制定了相应的听评课制度,要求各学科教师研究制定适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的上课流程,每两周一次调度会、每月一次研讨会,及时解决问题,构建了富有特色的两类“ZF学堂”。

一是“自主学习学堂”。

在教师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形成具有自己班级特色的学习案,根据本课的重难点录制成讲解微课,或提供给学生助学资源,辅之以检测学生自学质量的跟踪练习、课堂巩固新知识使用的综合练习,过程中关注练习的针对性、层次性、选择性,并根据需要随时对学生自学进行有效指导。

在学习流程方面,包括“六学”,即目标定学、问题导学、微课助学、组内互学、资源扩学、在线测学。

二是“深化学习学堂”。

本课型是“自主学习学堂”的延续,教师需要做好两种准备,一是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学堂在线测试的结果,设计好启迪学生思考的问题、分层练习及本知识点的在线测试题,二是根据在线测试的结果,了解每个学生的掌握情况,为课上的针对性辅导做好铺垫。

这一课型具体的教学流程有六大环节:

释疑点拨,对自主学习课上发现的问题,包括学生自己和小组的问题台账、在线测试的统计结果,由教师进行适度点拨和由点到面的讲解。

学习巩固,在学生已对新知识全面了解掌握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学习的知识和学习的方法,或者分享自己阅读助学资源获得的新知识。

练习拓展,是对学生自学和教师点拨的提升深化,对出现的难题通过小组讨论解决,也可以向老师寻求解答,或通过网络等资源自我解决。

反馈深化,教师引导学生对上述环节的练习进行反馈纠正,并对练习拓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对本课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在线测试,教师保存好反馈结果,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灵活处理本节课知识点,进行随机讲解或模块讲解,为以后提供明确的复习依据。

后学指导,教师对下节学生自主学习学堂的学习内容和方法进行指导。

在构建两类“ZF学堂”的同时,我们完善了相应的自我评估制度,采取教师评、同伴评、个人评相结合的方式。

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重点放在学生的表现上。

如“认真”的C级是“上课无心听讲,经常欠交作业,极少参与讨论”;“积极”的A级是“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大量阅读课外读物”;“自信”的B级是“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作出尝试”;“思维条理性”的A级是“能有条理表达自己的意见,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楚,做事有计划”;“思维创造性”的A级是“具有创造性思维,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思考”;“善于与人合作”的C级是“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难以听进别人的意见”,等等。

从我校的实践看,利用“翻转课堂”理念的课堂效果是明显的。

学生们越来越喜欢这种学习方式,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有了明显转变,同时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集体备课、经验分享式备课得到落实,促进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双提高,家长对学校的认可度也逐步提高。

当然,推行这样的课堂,也需要解决一些新问题,比如由纸质教案到教学视频等教学载体的变化,同学科资源库与外校、外地的共享,对教师的素质和办公条件提出了更高要求等,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作者系山东潍坊高新区钢城现代学校)

“翻转”文言文教学

——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谈文言文“翻转课堂”教学

从去年10月份起,我开始进行“翻转课堂”实践。

《烛之武退秦师》是我的第一节“翻转课堂”。

我之所以拿文言文开刀,是因为一句顺口溜,高中学生学语文有三怕:

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

其中文言文居“三怕”之首。

“翻转课堂”的实质是把文言文知识的学习以微视频的方式放在课前,课堂上则是运用这些文言文知识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实现从文言文知识到文言文能力的转换。

语文“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

课前教师首先需要录视频。

本课课前学习有两个重点:

一是讲解重要字词句,二是分析烛之武退秦师的语言艺术。

我将两个预习重点分别录成两个时长10分钟左右的微视频。

录制完成后上传到土豆网或酷6网上,学生就可以在课前打开网页自主观看学习了。

课前微视频学习实现了课前预习的自主化。

按照“翻转课堂”的要求,课堂就是检测、落实、运用课前所学知识的过程。

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检测、落实、运用就是教师提问,或者是学生做题。

“翻转课堂”的情境下,我们可以把所有的检测、落实、运用统一在一个项目中,以项目带动所有的过程,并且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实现从知识学习到知识运用的转换。

在本课中,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项目:

2013年10月12日,文莱斯里巴加湾,东盟10+3(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日本联合菲律宾再次抛出南海问题。

假如你们都是跟随李克强总理访问的人员,你们要选择东盟十国中的几个国家进行南海外交,那么你希望自己成为像烛之武那样成功击破秦晋联盟并且与秦成功结盟的外交官吗?

那么你必须闯过相应的知识与能力关,我们将以最后的闯关结果选拔出3位优秀的外交官来开展这场南海外交。

设计这个项目的目的有这样几个:

一是增强兴趣;二是让学生在摸拟中更加深刻地体会烛之武语言的艺术;三是实现从课本知识到生活能力的转换。

下面就是这个项目引领下的“翻转课堂”教学的三关:

第一关,检测字词关。

外交官要熟知历史,所以教师下发习题,让学生解释翻译《烛之武退秦师》及《郑和下西洋》中的重要字词、句子。

第二关,语言关。

外交官语言必须机智,所以同学们要能分析出烛之武的语言艺术。

第三关,实战关。

请同学们模拟烛之武的语言,综合运用地理、历史知识,写一段外交说辞,并选择东盟十国中的其中一个国家进行游说。

三关过后,教师再针对三关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结束课文学习。

文言文课堂翻转后的效果

我在我所带的两个平行班中进行了《烛之武退秦师》的试验,一个进行翻转,另一个没有进行翻转,结果课后进行同步检测发现,翻转了课堂的班级优秀人数比没有翻转的班级多4个,而且及格率也超过另一个没有翻转的班级5个百分点。

实践与困惑

我们是从去年10月份开始的“翻转课堂”实践,《烛之武退秦师》是我的第一节“翻转课堂”,半年来,课堂翻转已近于常态化,对于语文课堂中的各种文体也都有了自己的一点浅显的体会:

在“翻转课堂”实施的过程中,有许多语文教师会有这样的困惑:

课堂翻转后,课堂没有了阅读的时间,还能不能保留住语文的味道?

课堂翻转后,老师的作用是什么?

其实,随着“翻转课堂”的逐步展开,我们会发现,翻转后的课堂语文味会更加浓厚,因为语文学习离他们的生活更加近了。

至于课堂翻转后的教师作用,完全可以体现在教师对学习项目的设计与规划上,因为一个与课文所学内容完全相符的项目设计是很难的,那才是教师智慧的体现,那才是智慧的教师!

(作者单位:

山东省青岛二中语文组)

什么是“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TheFlippedClassroom)是一种创新教学模式,近年来在美国日渐流行。

所谓翻转,主要指重新建构了学习流程。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通常在学校里听老师讲课,课后复习、做作业、然后参加考试。

在翻转教学模式中,学生先通过老师制作的教学视频自学,到了课堂上,做一些实践性的练习,并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老师会进行指导,而不是当场授课。

学生进行的通常是项目式学习,教师则要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区别化指导。

说到基础教育中“翻转课堂”的起源,人们通常将美国科罗拉多州一所山区学校——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教师视为“翻转课堂”的创始者。

当时这所山区学校的许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时常缺课,而且一些学生好多时间花在了往返学校的班车上,这样导致很多学生无法跟上正常的学习进度。

2007年春天,学校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athan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Sams)开始使用视频软件录制PPT演示文稿并附上讲解声音。

他们把结合实时讲解和PPT演示的视频上传到网络,以此帮助缺席的学生补课。

不久他们进行了更具开创性的尝试——逐渐以学生在家看视频、听讲解为基础,在课堂上,教师主要进行问题辅导,或者对做实验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

为了厘清“翻转课堂”的含义,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指出,“翻转课堂”不是在线视频的代名词。

“翻转课堂”除了教学视频外,还有面对面的互动时间,学生与教师一起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视频并不能取代教师,也不能简单地视为在线课程。

学生不是孤立、无序地学习。

他们强调,“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手段,旨在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学习,教师要创建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环境,教师应成为学生身边的“教练”,而不是在讲台上的“圣人”。

这种情况下,学生即使缺课,也不至于落下,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学习,力争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教育。

由于采用类似“翻转课堂”教学方式,著名的非营利性学习网站“可汗学院”也经常为人提及。

萨尔曼·可汗出生在美国新奥尔良市,父亲为孟加拉裔。

可汗自幼聪明好学,后来获得麻省理工学院数学学士学位、电子工程与计算机学士学位与硕士学位以及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

毕业后,可汗进入美国的一家基金公司工作。

2004年,为帮助遇到了数学难题的七年级的表妹,可汗通过雅虎通聊天软件、互动写字板和电话,帮她解答学习难题,后来索性把自己的数学辅导材料制作成视频,放到YouTube网站上,方便更多的人分享。

他有意识地把每段视频的长度控制在10分钟之内,以便网友有耐心理解、消化。

萨尔曼·可汗的教学视频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视频中唯一能够看到的就是他的手不断地书写一些数学的符号,并缓慢地填满整个屏幕。

除此之外,只有讲解的画外音。

这与传统的教学录像不同。

他认为,视频中出现的教师的头像以及教室里的各种物品摆设,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这类视频教学信息清晰明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通过网络发布的视频,具有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学生可以自己控制,有利于自学。

近年来我国兴起的“翻转课堂”现象较为复杂,首先它与“先学后教”的课堂改革有关。

因其涉及视频在线课程的观看,也有人将之与“慕课”一并倡导,同时在我国一些地方微视频制作方式也发生了一些本土化的演变。

总体上看,“翻转课堂”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因此也有很多问题需要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