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作业指导书剖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31289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7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码头作业指导书剖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码头作业指导书剖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码头作业指导书剖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码头作业指导书剖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码头作业指导书剖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码头作业指导书剖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码头作业指导书剖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码头作业指导书剖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码头作业指导书剖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码头作业指导书剖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码头作业指导书剖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码头作业指导书剖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码头作业指导书剖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码头作业指导书剖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码头作业指导书剖析.docx

《码头作业指导书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码头作业指导书剖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码头作业指导书剖析.docx

码头作业指导书剖析

1、工程概况

崇启通道起点接上海长江隧桥(崇明越江通道)崇明终点,在北湖大坝以东约900米、启东规划三条港港区以西2.5公里处跨越长江北支,上岸后继续向北,在小庙港(大兴路)以东,白港河以西布线,经启东城市规划区东侧转向西,与宁启高速公路顺接,全长53km,其中上海(崇明)段约31km,江苏境段约22km。

崇启长江公路大桥(江苏段)建设项目的跨江大桥全长4.5476km(起讫桩号K32+000~K36+547.6),由南引桥(江苏段)、主桥、北引桥组成。

2、栈桥设计

2.1平面布置

图2.2-1栈桥与主桥平面布置示意图(单位:

m)

 

栈桥与码头平面布置如图2.2-2所示:

图2.2-2栈桥及码头平面布置示意图(单位:

mm)

2.2纵面布置

栈桥的桥面设计高程为+6.8m,栈桥钢管桩的入土深度根据现场的地形条件而变化。

其中栈桥的钢管桩标准跨度为12m。

栈桥纵面布置示意如图2.2-3所示:

图2.2-3栈桥及码头纵断面布置示意图(单位:

mm)

2.3栈桥标准横断面图

栈桥使用高程+6.8m,桥面宽9.0m,由7.5m车行道和1.5m人行道组成。

栈桥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

满铺δ=10mm花纹钢板桥面;I14纵向分配梁,布置间距30cm;I25横向分配梁,布置间距1.5cm,长度为9.0m;主纵梁选用“321”军用贝雷梁,间隔0.9m连续布置,共布置8片;下横梁除第一排采用2H45型钢外,其他均采用3H45型钢;Φ800×8mm的Q235a钢管桩;平联采用Φ430×6mm的钢管栈桥标准结构断面图,如图2.3-1所示。

图2.3-1栈桥标准断面结构图(单位:

mm)

2.4栈桥前端码头

码头的设置是为了材料、机械设备的转运,是主要的靠船码头。

码头平台平面主尺寸为91×20.8m,码头面顶标高+6.8m,采用高桩梁板结构。

临时码头结构形式从上到下依次为:

满铺δ=10mm花纹钢板面层;I14纵向分配梁,间距0.30m;I25横向分配梁,间距1.5m;主纵梁选用“321”军用贝雷梁间隔0.9m连续布置,共布置22片;下横梁采用3H45;码头桩基采用Φ800×8mm钢管桩;平联采用Φ430×8mm的钢管;临时码头横断面如图2.4-1所示:

图2.4-1码头横断面图(单位:

mm

2.5伸缩缝设置

1)为适应栈桥钢构件温度变化,栈桥在第6排桩基上面设置温度缝一道,缝宽6cm。

栈桥伸缩缝处下横梁采用3H45型钢,温度缝处栈桥所有钢构件及贝雷梁的阴阳头均要断开,但阳头仍套在阴头里;缩缝处桥面钢板搭接到另一跨约40cm,不焊接,呈自由滑动。

2)码头钢面板安装时,相邻板间预留20mm间隙,以减少波浪力浮托力作用。

2.6栈桥荷载及特征参数

2.6.1设计荷载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栈桥荷载形式如下:

a、使用荷载:

码头面堆载:

20kN/m2,

流动荷载:

公路-Ⅱ级,

验算荷载:

 80t履带吊 接地比压小于0.18Mpa

             挂-100

b、水流荷载:

2.0m/s

c、风荷载:

最大风速26m/s,工作风速13.8m/s。

d、钢材容重78.5kN/m3

2.6.2特征参数

a、设计高潮位:

+4.31m(20年一遇);

b、设计低潮位:

-2.41m(20年一遇);

c、施工潮位:

-1.0m;

d、码头处设计水流流速:

2.0m/s;

e、最大风速:

26m/s;

f、工作风速:

13.8m/s(6级风)。

g、设计冲刷深度:

-2.0米

3、栈桥及码头施工

由于受工作面的限制,栈桥由大堤端向前逐跨推进施工,钢管桩采用80t履带吊配合DZ90型液压振动锤沉放,然后用80t履带吊进行下横梁安装、主纵梁安装、分配梁安装及栈桥面板铺设等施工,完成后推进履带吊,逐跨完成栈桥施工。

钢栈桥搭设主要工序示意如图2-1所示:

图2-1栈桥搭设过程示意图

 

3.1施工工艺流程(图3.1-1)

钢管桩加工

振动锤与钢管桩连接吊装钢管桩就位

测量定位振动下沉钢管桩

栈桥下横梁安装钢管桩桩间连接

主纵梁安装

主纵梁支撑架、纵横分配梁安装

桥面板铺装

栏杆、照明等附属结构安装

图3.1—1施工工艺流程图

3.2主要施工方法

3.2.1施工测量

施工时测量定位控制:

1)在岸上设置测量平台,在其上架设全站仪和经纬仪各1台进行交汇测量,控制钢管桩的平面位置、垂直度及标高,两台仪器的交会角控制在60O~120O以内。

2)利用吊车摆臂来纠正其垂直度的偏差和调整桩位,从而保证钢管桩的垂直度和桩位符合要求。

3.2.2栈桥与长江大堤搭接的处理

1)栈桥第一排钢管桩位于大堤外侧坡脚处抛石段,距离砼坡脚约1.6m处。

施工前对大堤护坡进行清扫,同时对桩位1.0m范围内抛石进行清理,沉桩完成后再进行适当抛石,使钢管桩周围恢复抛石原貌。

大堤迎江侧地貌图及钢管桩桩位示意图,如图3.2-1所示:

图3.2-1栈桥第一排钢管桩位置示意图

2)现有上堤通道仍作为上堤通行的主要通道,不再进行另行开辟新的上堤通道。

3)栈桥与长江大堤连接,桥台设置在长江大堤上迎江一侧,施工中以“保护大堤”为原则,在不破坏大堤的基础上进行栈桥施工。

4)现有大堤顶宽6.0m,标高为+6.0m,比栈桥桥面设计标高低80cm。

为保证通车顺畅,所以在现有上堤道路位置开始,沿大堤堤顶以2.2%的纵坡,填土、夯实至栈桥桥台。

5)栈桥桥台与大堤衔接时,首先在长江大堤护坡(迎江侧)上,以50cm间距植入Φ22螺纹钢筋后浇筑C30砼。

待砼强度达到10MPa后进行主纵梁安装、分配梁安装和面板铺设。

如图3.2-2所示:

图3.2-3栈桥桥台与长江大堤衔接图(单位:

mm)

6)待栈桥桥台砼强度达到100%强度后,80T履带吊驶入栈桥,进行第二排钢管桩下沉。

3.2.3钢管桩制作

1)对不平直,有蚀锈、油漆等污物的钢管,矫正清理后再进行号料,然后用手工气割进行切割。

2)切割好的钢管桩拼装定位在专门台架上,对口保持在同一轴线上。

3)焊接前,将焊缝上下30mm范围内的铁锈、油污、水气和杂物清除干净。

钢管桩焊接按照设计焊缝高度施焊,焊接时及时清除焊渣,并做外观检查。

4)钢管桩采用V形坡口形式,对接焊缝施工。

接缝处用4块300×200×8mm的加劲钢板进行补强。

5)管节管径差,椭园度以及桩成品的外形尺寸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6)钢管桩按加工图要求长度加工成型后,经检查合格运至现场。

钢管桩加工图如3.2.3-1所示。

图3.2-4钢管桩加工图

3.2.4振动下沉钢管桩

钢栈桥钢管桩由80吨履带吊配合DZ90型振动锤振动沉桩(振动锤相关参数见表一),由80吨履带吊从堤岸向江侧逐跨施工。

振动锤相关参数(表一)

项目参数

类型

电机型号

电机功率

(kw)

偏心力矩

(N·m)

激震力(KN)

空载振幅(Mm)

质量(Kg)

DZ90A

YNZ90-6-W

90

400

500

9.5

6180

1)钢管桩由平板车运输至现场后,为方便安放振动锤,斜放并固定到栈桥右侧。

2)调整好振动锤夹头尺寸,夹入钢管桩。

开启振动锤并夹紧夹头,待夹头压力达到20MPa左右,进行起吊作业。

3)沉桩过程中严密注视钢管桩的下沉速度,若在沉桩过程中出现急速下沉,或无法下沉到设计标高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分析情况予以处理。

4)沉桩偏差:

平面位置:

±10cm

桩顶标高:

±10cm

桩身垂直度:

1%

5)潮汐及洪水期间必须经常测量栈桥桩位处受冲刷的情况,冲刷

超过设计要求时,必须及时抛砂袋进行河床维护。

3.2.3平联钢管安装

1)每排钢管桩下沉到位后,钢管桩之间用φ430×6mm钢管平联及时连接,以增强其稳定性。

2)为保证后场加工的平联钢管尺寸与现场相符,因此在钢管平联的一端设置哈弗接头,用来调整因钢管桩平面位置或者垂直度偏差造成的尺寸误差。

3.2.4下横梁处理、安装和桩顶处理(图3.2-5)

1)钢管桩下沉到位后,经测量准确放线后切割槽口,下横梁直接嵌入钢管桩内30cm,露出桩顶15cm。

2)桩顶搁置下横梁的位置需要焊接耳板加强;在每个钢管桩的两侧与下横梁接触部分分别焊接3块牛腿,与下横梁连接成整体。

图3.2-5下横梁安装焊接图

3.2.5主纵梁及横、纵向分配梁拼装

1)下横梁安装就位后,通过测量确定主纵梁的位置后,在贝雷片下面提前摆放好400×200×10mm橡胶垫板。

2)主纵梁采用“321”军用贝雷片,在陆上用90cm支撑架双拼成12m长,然后平板运输车运输到位,安装在H450×200。

3)贝雷片安装时,与上一跨贝雷片阴阳接头组合(阳头仍套在阴头内)。

4)安装就位后,使用[10型钢焊接成骑马卡,进行横向、竖向限位,将其固定在下横梁上。

5)贝雷梁拼装完毕,其上铺设I25a横向分配梁,间距150cm,I25a与贝雷梁间采用Ф20“U”型螺拴固定。

待面板铺好后,履带吊行走过后,进行二次紧固。

6)然后在I25a上铺设I14纵向分配梁,间距30cm,如遇与“U”型螺栓冲突时,可适当调整其间距。

I14要与I25a进行焊接。

纵向分配梁接头设置在横向分配梁上面,同时进行焊接,相邻型钢接头错开3.0m。

3.2.6桥面板和附属结构施工

1)面板采用1cm花纹钢板进行铺设,面板间距按照2cm控制。

2)栏杆采用□40×3方钢,高1.0m,间距1.5m。

方钢与面板接触部分均用T形焊缝连接。

3.2.7安全、防腐施工

1)对主纵梁以下部位,用钢刷进行除锈,第一道涂刷防锈漆,然后再涂刷一道桔红色油漆。

2)栏杆、扶梯扶手也采用两道油漆,涂刷防锈漆后,桔红色和白色油漆相间涂刷,每段相隔长度为300mm;

3)系船柱——黑色。

4)在栈桥入口设置岗亭和调度员,以及车辆限重标志牌(严禁超重车辆上栈桥)。

3.3码头搭设步骤

详见图3.3-1

图3.3-1码头搭设分部示意图

3.4栈桥及码头维护施工

1)栈桥及码头搭设完成后,每月由安全部进行组织,定期对整个栈桥及码头进行检查。

2)安排专职人员对栈桥定期维护,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如局部开焊、螺栓松动等现象)及时解决。

4质量要求

严格按照图纸上的要求来施工,保证每道工序按部就班

1)钢管立柱制作及沉放质量标准

项目

偏差部位

允许偏差(mm)

钢管外形尺寸

周长

±0.5%周长且<10

管端椭圆度

0.5%D且<5

管端平整度

2

管端平平面倾斜度

小于0.5%D且<4

钢管立柱沉放质量要求

钢管桩中心位置(mm)

100

倾斜度

小于1%

钢管桩底标高

不高于设计标高

钢管立柱焊接要求

满足规范和图纸要求

2)码头、栈桥上部结构质量标准

项目

允许偏差(mm)

轴线偏位

50

桥面顶面高程

±20

桥面平整度

10

倾斜度

小于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