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纲要复习范围.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33344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代史纲要复习范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近代史纲要复习范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近代史纲要复习范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近代史纲要复习范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近代史纲要复习范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近代史纲要复习范围.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近代史纲要复习范围.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近代史纲要复习范围.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近代史纲要复习范围.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近代史纲要复习范围.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近代史纲要复习范围.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近代史纲要复习范围.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近代史纲要复习范围.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近代史纲要复习范围.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近代史纲要复习范围.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近代史纲要复习范围.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近代史纲要复习范围.docx

《近代史纲要复习范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史纲要复习范围.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近代史纲要复习范围.docx

近代史纲要复习范围

一、选择题

1.什么时间和历史事件说明清政府已彻底甘为“洋人的朝廷”

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经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念头,甘当“洋人的朝廷”

2.什么时间和历史事件使得中华民族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3.中国工人阶级的诞生

中国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19世纪40至5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中。

4.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的基本内容

(1)要不要变法

(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5戊戌变法运动的历史意义(P51)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维新派突破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主张用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制度。

戊戌维新运动虽然未能成功地建立起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其颁布的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若干项措施也未能生效,但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3)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从而把顽固的封建主义思想壁垒打开了一个缺口,有利于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

在维新派的推动下,“诗界革命”、“文体革命”、“小说界革命”、“戏剧改良”、“史学革命”等相继而起,形成了广泛的文化革新运动。

以维新运动为起点,资产阶级新文化开始打破封建文化独占文化阵地的局面。

在教育方面,维新派主张采用西方近代教育制度,兴办新式学堂,这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在改革社会风气上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

6.中国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历史事件

护法运动的失败

7.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作为革命对象的革命。

大革命(北伐战争)

8.近代以来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优势地位的的经济成分。

中国封建经济

9.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以及最重要的土地法。

井冈山土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0.日本投降过程中分别有哪些标志性的事件

8月14日,日本政府接受波茨坦公告。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

9月2日,日本代表在美军军舰密苏里号上签署投降书。

侵华日军128万人向中国投降。

至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9月3日,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

根据波茨坦公告,被日本占领50年之久的台湾以及澎湖列岛,由中国收回。

这成为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

11.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人民民主运动高涨及其原因

国民党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因此迅速失去民心。

学生运动是整个人民运动的一部分。

学生运动的高涨不可避免的要促进整个人民运动的高涨(另一种答案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经济奔溃和政治危机)

12.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关键内容

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13.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同于不同之处

相同点:

①社会性质:

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革命任务:

都是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

③革命性质:

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不同点:

①领导力量: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无产阶级。

②指导思想: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观念,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马克思主义。

③革命前途: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后,还要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④革命发展和群众发动的深度、广度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不能彻底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

⑤结果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有胜利的一面,但最终果实被窃取,革命任务没有完成,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在这一意义讲是最终遭到了失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为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

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

⑥所属的革命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14.毛泽东在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

在1949年3月中国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的思想。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燥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5.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基础

没收官僚资本

16.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基本政策

赎买政策

17.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及基本矛盾

主要矛盾: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即人民内部的矛盾)

基本矛盾: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18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事件

《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19.新中国早期倡导的的处理国与国关系公认的国际准则及其内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0.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的事件及其内容

邓小平南巡讲话,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21.中国无产阶级自身的特点和优点

(1)它从诞生之日起,就身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而这些压迫的严重性和残酷性,是世界各民族中少见的,这就形成了中国无产阶级坚决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

(2)它分布集中,有利于无产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

(3)它的成员中的大部分出身于破产农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使无产阶级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共同团结战斗。

(4)是中国无产阶级开始走上革命舞台时,就在本阶级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成为中国社会最有觉悟的阶级,从而使它能够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22.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1)革命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

经济上,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物质基础;

阶级力量上,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成长起来,为量进一步壮大;

思想上,20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革命逐渐成为社会主要思潮;

组织上,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广泛建立,同盟会的成立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政党统一领导的新阶段;

政治上.三民主义的提出使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共同的奋斗纲领,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

(2)革命形势的日益高涨。

清廷立宪失败后进一步孤立衰落,革命势力在收回利权的斗争和武装起义中人断壮大。

(3)革命时机成熟。

保路运动调动湖北新军,清廷在湖北统治空虚,为武昌起义的爆发提供了有利时机。

23.新文化运动的纲领

民主与科学

24.抗战时期,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有哪些

(1)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2)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

(3)强行推行奴化教育

25.毛泽东撰写的有关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重要著作有哪些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资本主义》

26.中国的三种主要政治力量

1、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

2、民族资产阶级中间派

3、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

27.八七会议及其的内容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并选出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28.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理论成果的著作

《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29.党和政府领导农民创造的农业合作化过渡形式

1农业生产临时互助组2农业生产互助组

3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4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实行积极发展,稳步推进,逐步过渡的方针)

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31.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争夺和瓜分的图谋达到高潮

于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达到高潮

3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在两大历史任务中,首先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

这个历史任务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要改变民族压迫和人民受剥削的状况,必须首先进行民族和民主革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决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问题,才能为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前提与基础,为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开辟道路,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成为可能。

历史表明,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

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中华民族在近代主要是完成前一任务,在现代主要是完成后一任务。

两大任务是统一的,统一于解放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

33.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2)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3)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同盟会内部的组织比较松懈,派系纷杂,缺乏一个统一和稳定的领导核心。

34.列强不能灭亡中国的原因

①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中国的反抗对列强起到了很大的震慑作用。

②随着侵略深入列强在华利益矛盾加剧,清政府利用列强一定程度制衡列强以图苟活生存。

③列强之间战争使之一定程度削弱力量。

④在十九世纪末,列强在欧洲和近东地区的争夺很激烈,吸引了它们大量的财力和精力。

⑤清政府在19世纪60年代也开始洋务运动,也进行了富国强兵的一些变革,虽然最终失败,但也对列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35.洋务运动的目的

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镇压人民,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求富求强)根本目的:

维护清朝统治.

36.抗战后期日本发动了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的战役

豫湘桂战役

37.抗战前后的矛盾及其变化

抗战前主要是国内阶级矛盾,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中华民族与外来侵略者的矛盾,战争胜利以后是阶级矛盾,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38.中国近、现代史的标志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英的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949

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今

39.何时何事使得大陆完全解放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40.全面内战爆发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首先进攻中原解放区

41.党何时提出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

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春

42.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

《五四指示》19465月4日“耕者有其田”政策

(附抗战时期是减租减息政策)

43.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企业的利润怎样分配的

企业利润采取“四马分肥”的办法,即分为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股金红利四个部分。

企业收益大部分归国家和工人,资本家不足1/4。

44.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45.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46.何时何事爆发的“文化大革命”

导火索 1965年11月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1966年5月五一六通知

47.《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内容

(1)总结经济建设的初步经验,借鉴苏联建设的检验教训,系统地阐述了十大关系。

它围绕一个基本方针即,“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2)报告初步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若干新方针。

基本精神是要在着重发展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同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轻工业、农业,并且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沿海与内地两方面的建设积极性。

这实际上涉及了经济体制的改革。

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方面,提出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要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在肃反中坚持“一个不杀、大部不捉”方针。

在讨论的过程中,还提出了“双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这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方针。

48.促进人民公社体制解体的时间事件

统分结合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

1979年改革开放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49.社会主义荣辱观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50.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从而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民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

(3)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

辛亥革命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禁锢思想进步的闸门。

(4)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革,促使中国的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5)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推动了亚洲各国名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5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1)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洋务派继承了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以“求强”、“求富”为目标,发展军事工业,发展若干民用企业,使资本主义经济成份在社会经济中明显增长。

(2)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

为了培养新式外交、军事、科技人才,洋务派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3)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

洋务派翻译了一批西学的书籍,介绍西方近代的科学文化知识,给当时的中国带来新知识、新学问,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4)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的价值观念也受到冲击,社会风气也有所改变这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社会风气的转变。

52.压在近代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53.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扩大和巩固,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策略总方针

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54.抗战中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所组织的会战

忻口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淞沪会战沧州太原长沙

55.在抗战中,国共各自实行的路线

共产党:

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中华民族团结抗战

国民党:

只依靠政府和军队的抗战

56.有哪些错误导致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

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之前,“左”倾错误先后三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

(1)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翟秋白“左”倾盲动错误,认为革命形势在不断高涨,盲目要求“创造总暴动的局面”。

 

(2)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地认为中国革命乃至世界革命进入高潮,盲目要求举行全国暴动和集中红军力量攻打武汉等中心城市。

(3)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陈绍禹(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

5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主要内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18--22日在北京召开。

 

内容:

1.思想上:

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高度评价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2.政治上:

果断停用“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

3.组织上:

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决定实行改革开放,以及一些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

1.形成了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2.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3.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点.

4.使我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任务的历史新时期.

二、问答分析题

61.现代中国的三种主要政治力量及其各自的建国方案

一,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二,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三,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使中国成为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且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62.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日本在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使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国人民同过抗日战争的时间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

正是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对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二,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6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意义

(1)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洗一百多年来蒙受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2)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

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共和国建立起来了。

(3)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4)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

(5)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

它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巩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解放并发展社会生产力,以造福于各族人民,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

64.论述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

(1)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

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就没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使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抗日战争大大丰富和和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这是抗日战争得以坚持和胜利的重要的思想保证。

(3)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

一个国家只有首先自强,才能在世界上自立。

发扬在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全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条件。

(4)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绝不惧怕战争。

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是为了捍卫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人类和平进步事业的重大贡献。

(5)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回荡在全民族团结奋斗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65新旧三民主义学说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以及相互关系

旧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是:

(1)民族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它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但它没有意识到帝国主义的压迫是中华民族独立的最大障碍,没有明确的提出反帝的要求。

(2)民权主义:

建立民国

这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的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但民国实质是资产阶级共和国。

(3)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说明孙中山顾及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但由于站在资产阶级私有制的立场上,反对没收地主土地,所以提不出彻底的个土地革命纲领。

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则增加了:

(1)新民族主义增加了对外反帝,对内主张民族平等的新内容。

(2)新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实行专政。

(3)新民生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

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

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然后再进一步创造条件,以实现党的最高纲领:

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共产主义社会。

都具有明确的反帝反封建内容

66.农业合作化的基本方针

(1)在中国的条件下,可以走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

(2)充分利用和发挥土改后农民的两种生产积极性,通过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种由低到高的互助合作的组织形式,实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针。

(3)农业互助合作的发展,要坚持自愿和互利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方法,发展一批,巩固一批。

(4)要始终把是否增产作为衡量合作社是否办好的标准。

(5)要把社会改造同技术改造相结合。

在实现农业合作化以后,国家应努力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发展农业经济。

67.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68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和基本经验。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领导核心)

2、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理论指导)

3、走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正确路线)

4、有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坚持武装斗争(武装力量)

5、组成了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斗。

6、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援助。

基本经验:

 

1、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是由于她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方向。

 

2、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

 

3、建立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

 

4、在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历史必然。

69为什么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