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辅导.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744068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9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辅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学习辅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学习辅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学习辅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学习辅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学习辅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8页
学习辅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8页
学习辅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8页
学习辅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8页
学习辅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8页
学习辅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8页
学习辅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8页
学习辅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8页
学习辅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8页
学习辅导.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8页
学习辅导.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8页
学习辅导.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8页
学习辅导.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8页
学习辅导.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8页
学习辅导.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8页
亲,该文档总共7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习辅导.docx

《学习辅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辅导.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习辅导.docx

学习辅导

第1章绪论

一、广义的学习:

.凡是有机体通过行为方式和心理的改变对新条件、新环境发生适应的过程就有学习。

2.学习是有机体后天习得行为的经验的过程。

3.学习表现为个体行为由于经验而发生的较稳定的变化。

二、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区别:

1.动物的学习仅仅是掌握个体经验,而人类的学习不仅要掌握个体经验,更重要是掌握社会经验。

2.动物的学习主要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而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的传递下,以语言为中介而实现的。

3.人的学习是自觉的、有目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在社会的传递下,以语言为中介,自觉、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三、学生的学习和特点:

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过程,其目的是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各种能力,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1.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是间接的经验的过程,

2.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是以掌握一定的系统科学知识为任务的。

3.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四、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意义:

1.学生的学习活动反映了社会的要求,

2.学生的学习体现了教学的要求。

3.学生的学习活动反映了集体的要求。

五、几种主要的学习理论:

1.桑代克的联结理论:

2.巴甫洛夫与华生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

1.联结派的学习理论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格式塔学派的完形学习理论

2.认知派的学习理论2.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3.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学习理论

4.奥苏伯尔的认知一接受学习理论

3.折中派的学习理论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联结派的学习理论:

1.桑代克的联结理论:

桑代克认为:

学习的实质是刺激与反应这间形成的联结。

联结学习的过程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直至最后成功的过程,而不是推理与顿悟的过程。

学习遵循的三条重要的原则:

A.准备律:

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的预备定势,当某一刺激与某一反应准备联结时,给予联结就引起学习者的满意,反之就会引起烦恼。

B.练习律:

指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一反应之间的联结。

S—R联结受到练习和使用得越多,就变得越来强,反之,变得越弱。

C.效果律:

指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景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景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情将增加,但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行为的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

桑代克的学习理论揭示的动物的试误学习过程,用S—R的直接联结了代了传统联想主义的观念之间的联结,从而奠定了联结派的学习理论基础。

其理论最大的弱点是过于简化了学习过程的性质,只能解释简单的机械的学习,无法解释人类复杂的认知学习,实质抹杀了人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一特征。

2.巴甫洛夫与华生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

巴甫洛夫:

条件反射实际上是一种普遍的学习现象,学习就是暂时性神经联系的形成,学习的过程就是对条件刺激产生泛化、分化和消退的过程。

华生:

学习过程就是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人们是通过学习形成各种习惯的。

华生的反应分成两类:

即:

习得和先天的、外显的和内隐的。

频因律:

是指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练习得越多,习惯形成就越迅速,练习的次数在习惯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近因律:

是指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近的反应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加强,也就是说有效的反应总是最后一个反应。

巴甫洛夫与华生学说的异同:

共同点:

都试图以科学的方法清除唯心主义的观点,都注重物质刺激在引起有机体行为反应中的作用,哲学上可以归入机械唯物主义的范畴等。

不同点:

巴甫洛夫重视探讨动物和人的行为与高级神经活动的关系,注意到人和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的本质差异;且不否认意识;而华生则注重的是肌肉和腺体的生理学;混淆了人与动物的界限,抹杀了人类思维和特点;否认意识和主观世界的存在。

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斯金纳认为一切行为都是由反射构成的,任何刺激一反应单元都应看作是反射,心理实验者的任务就在于给予已知的刺激并观察学习者的行为。

应答性行为:

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

操作性行为:

由有机体自身引起的。

凡是提高反应概率的任何事物都可以起强化作用。

正强化:

指在某一情境中增加某种刺激,有机体反应概率增加,该刺激产生的作用称为正强化;

负强化:

就是某种刺激在有机体做出一个操作反应后消失,反应概率增加,该刺激产生的作用就是负强化。

强化的来源:

一级强化和二级强化;

强化的程式:

固定间隔强化,固定比例强化;可变间隔强化,可变比例强化;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优缺点:

1.他对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细致的研究,并把操作性条件作用作为他的学习理论基础,把其他很多的概念、原理的解释置于操作性条件作用之上,使人们能比较成功的预测和控制行为;

2.他对强化问题的研究是对教育心理学,乃至整个心理学的一大贡献,其研究成果已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商业等领域中;

3.他基于其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提出了程序教学理论观点被当今教育、教学所普遍采用,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其理论最主要的批评是他的理论中所包含的明显极端实证主义、操作主义倾向。

其以操作性条件作用为其理论的基本框架,试图用单一的操作性条件作用来解释人类广泛的学习行为,是过于褊狭的,另一个批评主要集中在他的明显的动物化倾向上,他根据对动物的强化研究得来的结论来加区分地运用于人类的身上,忽略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显然是有缺陷的。

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是关于个体如何在社会环境中学习社会行为,形成和发展个性特点的理论。

从社会淡定习的观点出发,特别强调间接学习,即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的重要性。

A.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的行为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复杂的相互作用的产物,习得的行为反过来也会影响外界的环境因素和内部的个体因素。

B.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有使作抽象性符号和预见结果的能力;

C.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有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

自我调节的过程包括:

自我观察,判断(自我效能)和自我反应;

观察学习:

是指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个体获得某新的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

观察学习可以使们避免支重复尝试错误而带来的危险,避免直前人走过的弯路。

观察学习的过程:

(1)注意过程;

(2)保持过程;(3)动作再现过程;(4);动机过程;

社会学习理论的强化:

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替代强化:

指人们通过对他人行为受到奖惩而相应地调整自已的行为过程;

自我强化:

就是根据自已设立的一些行为标准,以自我奖惩的方式对自已的行动进行调节。

自我强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充分体现了人具有的能动性这个特征,能很好地说明人类的意识行为。

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1.格式塔学派的完形学习理论:

认为学习就知觉重组或认知重组。

在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而不是盲目的、被动的过程。

顿悟的产生原因:

A:

一个是刺激情境的整体性和结构性;

B:

一个是由于心能利用过去经验的痕迹,心智本身具有组织力的作用,能够填补缺口或缺陷,因此,服从于知觉的组织率。

2.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他强调行为的整体性,主为行为是一种整体现象,客观地证明了整体性行为具有目性和人知性。

学习就是形成学习情境的“认知地图”,并非一连串的刺激与反应,即形成“目标一对象一手段”三者联系在一起的认知结构。

其核心概念是“期待”,托尔曼所谓的期待就是对特定的目标对象的预期认知。

托尔曼符号学习理论的另一个观点是:

外在强化并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因素,不强化也会出现学习。

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虽然是关于动物学习的理论,与课堂学习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但是,他把认知主义的观点引进行为主义的学习联结理论,改变了学习联结理论把学习看成是盲目的、机械的错误观点。

他重视学习的中介过程,即认知过程的研究,强调学习的认知性和目的性,强调学习者的内部强化,这些思想对现代的认知学习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他的整个思想对认知心理学的诞生也发挥了重要影响,他也被称为认知心理学的开山鼻祖。

3.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学习理论:

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所谓认知,就是指由个体过去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概括(即归类)的一般方式或经验所组成的观念结构,它可以给经验中的规律以意义和组织,并形成一个模式,它的主要成分是类别编码系统。

认知结构既是先前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又是理解和学习新知识的重要的内部因素和基础。

布鲁纳认为,学习每一门学科都包含着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即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和知识的评价过程。

任何一门学科知识都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学习就是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获得一套概括的基本思想和原理。

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是发现学习。

所谓发现学习是指不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已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

发现学习的优点:

A.发现法能提高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不生的直觉思维.

B.发现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使学生对知识和学习过程本身发生兴趣.

C.发现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的技巧.

D.发现法有利于知识的记忆.

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习的认知过程,重视认知结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独立思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这些观点不仅有力地反对了机械论的学习观点,而且发展了传统的“学习顿悟说”的认知观点,并把学习理论研究的重点转移到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课堂教学方面来,这些学习理论的研究和课堂教学实践都具有重大意义。

4.奥苏伯尔的认知一接受学习理论:

通过课堂教学中学生对言语材料学习的研究,提出了他的认知一接受学习理论。

有意义学习是学生在学校学习言语符号所代表的系统知识的主要方式,它是在淡定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过程,意义学习是针对机械学习而言的。

有意义学习的三个前提条件:

1)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备逻辑意义;2)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的心向;3)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

有意义学习分为三类:

代表性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奥苏伯尔的认知一接受学习理论突出了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有意义学习在知识获得中的重要作用,对有意义淡定习的实质同、条件、机制、类型等作了精细的分析,澄清了长期以来对传统讲授教学和的接受学习的偏见,以及对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与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之间关系混淆。

他提出的先持组织者策略对改进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发现学习法也应给予足够重视和灵活运用,使有意义的发现学习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更艰的理解所学知识的意义,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折中派的学习理论加涅试图把联结派与认知派的学习理论结合起来,他运有信息加工理论的观点,提出了极为典型的折中主义的观点。

学习的层次:

1)信号学习;2)刺激一反应学习;3)动作链索;4)言语联想;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规则学习;8)问题解决;

学习过程:

1)动机阶段;2)领会阶段;3)获得阶段;4)保持阶段;5);回忆阶段;6)概括阶段;7)操作阶段;8)反馈阶段;

加涅学习理论的最大优点在于他注重把学习理论研究的结果过用于教学实践。

他认为,以人类学习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丰富教学理论的知识,他吸收的各家各派如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人本主义等观点,并把它们融入自己的理论,因此他被公认为折中主义者。

加涅提出了八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学习层次,对每种学习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一一作了分。

他认为,学习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论述是相辅相成的。

教学过程既在根据学生内部加工过程,又要通过教学指导影响这一过程。

他把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和教育目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都是由低到高级累积而成的。

加涅的理论观点缺乏系统性,对于许多概念大都只停留在分类上,没有强有力的理论基础把它们统一起来,并进一步深化。

他的理论缺乏必要的实验证明,大多处于经验思辨水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关于学习过程,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传统认知派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结果是形成认知结构,它们是高度结构化的知,是按概括水平高低层次排列的。

建构主义则认为学习结果是围绕着关键概念建构起来的网络结构的知识。

关键概念是结构性知识,而网络的其他方面是非结构性知识。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四个条件:

1)学习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主体的作用,教师的作用只在于协助学生建构意义;2)学习情境,特别是实际情境,即结构不良领域;3)协作学习,结构不良领域的学习适合于师徒式传授,强调学生与学生的讨论、互相学习;4)教学环境的设计要为受教育者提供充分的资源;简言之,主体、情境、协作和资源是建构主义学习的条件。

客观主义(行为主义、传统认知派)教学观认为,教学是传递客观世界的知识,达到教育者确定的目标,达到与教育者相同的理解;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则认为,教育者有明确的知识目标,指导和协助学习者按自己的情况对新知识进行建构活动,最后建构起关于知识的意义。

建构主义以此为观点,提出三种教学方法:

1)随机通达教学;2)情境教学与自上而下的设计;3)支架式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它是在吸取了多种学习理论,尤其是维果茨基的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和形成的,该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性、建构性,将学习区为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主张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及知识结构的网络化,倡导改变教学脱离实际情况的情境教学,这些观点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学习的本质,揭示学生的学习规律,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有积极的意义。

学习问题的表现:

(1)、学习动力缺乏或不足(学习动力:

指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

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和或内部心理状态。

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

1)学习目的性;2)成就动机;3)交往动机;

兴趣:

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表现为人们对某种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

兴趣的四种品质:

兴趣的倾向性,兴趣的广度,兴趣的稳定性和兴趣的效能。

(2)、学习策略与方法不对

学习策略:

是指个人的学习方法和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提高活动操作水平的技能。

问题学生不能有效地或充分利用学习策略的表现:

A.他们不知道运用一定的策略来迷习或复习;

B.他们不会制定学习计划;

C.他们缺乏基本的技能去运用策略;

D.表现出学习问题的学生在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监控和调节。

(3)、学习焦虑水平过高

焦虑是对当前或预计到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而产生的一种担忧的反应倾向。

是指个体受到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致使失败感或内疚感增加,从而形成一种紧张情绪状态。

焦虑的成分:

1)认知成分;2)生理成分;3)行为成分;

(4)、情绪波动明显

(5)、行为习惯不良

不良行为的表现:

1)多动;2)固执;3)拖拉与消极应付;4)疲劳战术;5)行为监控能力差,过分依赖家长;6)粗心大意;

学习问题的成因分析:

(1)、学习心理问题的内部原因

1.生理因素;2.遗传因素;3.心理因素;

认知能力:

指的是使个体了解与认识世界的各种心理能力的总称,包括动作、知觉、注意、记忆、语言、思维各社会学习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

记忆:

是过去经历的事物在个体头脑的反映,它在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自我意识:

是指主体对自身的意识,包括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尊心、自我调节等。

自我效能感:

是指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或者说是对自身行为能力的自信心,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

(2)、学习心理问题的外部原因

1.不良的社会环境的影响;

2.不良的家庭环境的影响;

3.学校环境中不利因素的影响;

学习心理辅导:

(简称学习辅导)是指教育者运用心理学,特别是教育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的有关知识、理论、原理和方法,对学生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发生和各种问题进行辅导,以期提高学习效率的活动。

当前学校心理辅导分为:

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和职业辅导;

学习辅导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要求教育者在实施辅导的过程中要实事求是,既不能歪曲事实,也不能主观臆测;

(2)、发展性原则

就是要在学习辅导过程中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观察、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

(3)、系统性原则

就是要求在对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进行分析考察时,必须考虑各种内、外因素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制约作用,应该把某一学习心理问题放在多层次、多因素和多维度的系统中进行分析;

(4)、教育性原则

是指在进行学习心理辅导过程中始终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等。

(5)、坚持性原则

教育者要充分认识解决学习心理问题的艰巨性、复杂性,树立坚持不懈、不怕反复的思想,这样才有利于学习辅导效果的巩固与提高。

(6)、个别化原则

教育者既要注意学习心理问题学生的共同表现的一般规律,遵循学习心理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又要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包括年龄差异、性别差异和个性差异等,因人而异,努力使辅导适合学生的个别特点。

学习辅导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一)、学习辅导的主要内容

1.智力因素与学习辅导特定的知识和技能的缺陷是导致学习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

2.非智力因素与学习辅导包括学习动机(特别是内部动机)、抱负水平、学习兴趣、意志品质等。

3.人格健康与辅导人格健康状况与学业成败具有密切关系,追求人格健康与精神享受也是人生的一大重要目标。

(二)、学习辅导的主要方法

1.个别辅导;咨询的基本原则:

A.每一个学生须被视为可接纳的个体,并以此观念相待;

B.咨询是一种自由许可的关系;

C.咨询着重于与学生共同思考;

D.一切咨询的原理应符合民主的思想,一是承认个别差异,一是尊重他人权益;

2.团体辅导:

学习心理的因体辅导至少包括:

演讲会、参观、访问、幻灯、电影、电视、多媒体教学演播、角色扮演、团体讨论、团体咨询;

在各种团体辅导方式中,以“团体讨论”与“团体咨询”最为重要。

开展学习辅导的意义

(一)、开展学习辅导有助于改进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

(二)、学习辅导是解决学习心理问题、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三)、学习辅导有助于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第2章学习动机辅导

动机:

是由某种需要所引起的直接推动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以满足需要的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来划分

正确的或高尚的学习动机;把学习看成对社会多做贡献和应尽的义务。

错误的或低下的学习动机;把学习看成猎取个人名利的手段。

根据学习动机起作用时间长短来划分

直接的近景性动机;指活动的直接结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动机。

间接的远景性动机;由于了解活动的社会意义、活动结果的社会价值

而引起的对某种活动的动机

主导性的学习动机;在一定的时期或某个特定的活动上总是有一种或一

根据学习动机起作用的大小来划分

些动机处于支酣眠地位,发挥主导作用。

辅助性的学习动机;处于从属地位,只起辅助作用的。

台湾张春兴学习动机的强弱标准来划分

普遍性学习动机;对所有学习活动都有学习动机。

西方根据需要的来源来划分

偏重性学习动机;只对某种或某几种学科有学习动机。

生理性动机;指因个体身体上生理变化而产生内在需求,从而引起行为的动机。

心理性动机;指引起个体各种行为的内在心理原因。

西方根据动机产生的诱因来划分

内部动机;指诱因来自于学习者本身的内在因素。

外部动机;指诱因来自于学习者外部的某种因素。

1.对学习行为的启动作用:

学习动机对学习过程的影响

2.对学习行为的维持作用:

3.对学习过程的监控作用:

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1.学习动机越强,有机体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就越高,从而学习效果越佳。

A.学习动机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间接地对学习起促进作用。

B.学习动机作为一种学习结果,强化学习行为本身,形成学习一动机一学习的良性循环。

2.对一项具体的学习活动而言,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并不是那么简单。

有时随着学习动机的增强,学习效果反而下降。

学习动机的内部构成:

1.认知的内驱力:

以求知作为目标的本身,亦即指向学习任务的动机。

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指个体的那种因自已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嬴得相应地位的需要。

自我提高的动机,既是学生在学习期间力图用学业成绩来取得名次的一种手段,又是他们在未来的学术生涯或职业生涯中谋求做出贡献,取得地位的一种手段。

3.附属内驱力:

指一个为了保持长者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

中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特点:

1.社会性动机日益明显;a.交往动机向成就动机的过渡;b.学习动机越来越多的与社会要求相联系。

2.直接的近景性动机向间接的远景性动机的转变;

3.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发展;

4.认识兴趣不断发展;

学习动机理论可分为:

联结派的,认知派的和人本主义派的;

联结派学习动机理论的基本观点:

学习是由内驱力所激起的,而内驱力则因生理上的需求而产生,个体表现出某一行为后给予需求上的满足,就会强化并保留该行为。

强调是外部动机

认知派学习动机理论的基本观点:

学习动机是介于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一个中介过程。

他们认为学习者并不是简单地对外界对象做出反应,学习者的行为也不是简单地由奖励或处罚决定的,而是由于对外在刺激或奖励与强化的一种看法、一种理解、一种认知。

内部动机

人本主义学习动机理论的基本观点:

实现自身的内在潜能的过程,是人性成长发展的原始动力。

他们强调人的自由、选择、自我决定和自我实现。

联结派学习理论的一个著名论断:

一种行为发生的概率是该行为所受强化的函数。

强化论认为行为不是像驱力论所说的那样是由身体内在的因素所推动的,身体本身只提供了反应的基础,但起动和改变正在进行的行为却是由外在环境(各种强化物)控制的。

外部提供的强化物实际上是诱因,故强化论又称诱因论。

动机的强化论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刺激和外部强化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它纠正了本能论过分强调个体先天本能的不足,这是积极意义的。

但把所有人类行为的原因完全都归之于外部强化,实际上等于否认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是一种机械论的观点。

联结派的动机学习理论对学习动机的辅导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a.当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强化;b.教师提供的强化物尽可能是学生最想急于获得的;c.要提供给学生模仿学习的对象,教师、家长或者是学习优秀的学生等都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认知派的动机理论含:

早期格式塔心理学理论;认知失调论;自我效能论;归因论;成就动机论;

1.认知失调论:

费斯廷格认为任何人都有许多认知因素,如关于自我,关于自己的行为以及环境方面的信念、看法或知觉,当各种认知因素出现“非配合性”关系时,认知主体就会产生认知不协调,这种不协调会产生心理压力,使个人去改变有关的态度或观念,从而改变行为,来减少或避免这种不协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