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酶的研究与应用 单元测试9.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751735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 酶的研究与应用 单元测试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教版 酶的研究与应用 单元测试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教版 酶的研究与应用 单元测试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教版 酶的研究与应用 单元测试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教版 酶的研究与应用 单元测试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人教版 酶的研究与应用 单元测试9.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人教版 酶的研究与应用 单元测试9.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人教版 酶的研究与应用 单元测试9.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人教版 酶的研究与应用 单元测试9.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人教版 酶的研究与应用 单元测试9.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人教版 酶的研究与应用 单元测试9.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人教版 酶的研究与应用 单元测试9.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人教版 酶的研究与应用 单元测试9.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人教版 酶的研究与应用 单元测试9.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人教版 酶的研究与应用 单元测试9.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人教版 酶的研究与应用 单元测试9.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人教版 酶的研究与应用 单元测试9.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人教版 酶的研究与应用 单元测试9.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人教版 酶的研究与应用 单元测试9.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人教版 酶的研究与应用 单元测试9.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 酶的研究与应用 单元测试9.docx

《人教版 酶的研究与应用 单元测试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 酶的研究与应用 单元测试9.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 酶的研究与应用 单元测试9.docx

人教版酶的研究与应用单元测试9

酶的研究与应用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限制酶是一种核酸切割酶,可辨识并切割DNA分子上特定的核苷酸碱基序列。

下图为四种限制酶BamHⅠ、EcoRⅠ、HindⅢ以及BglⅡ的辨识序列。

箭头表示每一种限制酶的特定切割部位,其中哪两种限制酶所切割出来的DNA片段末端可以互补黏合?

其正确的末端互补序列是什么()

A.BamHⅠ和EcoRⅠ;末端互补序列为—AATT—

B.BamHⅠ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为—GATC—

C.EcoRⅠ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为—AATT—

D.BamHⅠ和BglⅡ;末端互补序列为—GATC—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由四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可知,尽管BamHⅠ和BglⅡ识别的碱基序列不同,但切割之后形成的黏性末端是可以互补的,或者说它们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是相同的(末端互补序列为—GATC—),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限制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限制酶是一种核酸切割酶,可辨识并切割DNA分子上特定的核苷酸碱基序列。

下图为四种限制酶BamHI、EcoRI、HindⅢ以及BglⅡ的辨识序列。

箭头表示每一种限制酶的特定切割部位,其中哪两种限制酶所切割出来的DNA片段末端可以互补黏合?

其正确的末端互补序列为何?

A.BamHI和EcoRI;末端互补序列—AATT—

B.BamHI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GATC—

C.EcoRI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AATT—

D.BamHI和BglII;末端互补序列—GATC—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BamHI切割后露出的黏性末端是,EcoRI切割后露出的黏性末端是,HindⅢ切割后露出的黏性末端是,BglII切割后露出的黏性末端是。

分析比较四种限制酶切割后产生的黏性末端可知,BamHI和BglII切割后露出的黏性末端相同,可以互补黏合,A、B、C三项均错误,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限制酶的作用特点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3.下列不属于果胶酶的是()

A.多聚半乳糖醛酸酶B.果胶分解酶

C.果胶酯酶D.半乳糖醛酸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果胶酶主要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不包括半乳糖醛酸酶。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果胶酶的组成,意在强化学生的识记能力,是一道基础性题目。

4.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实际上就是把DNA上某些化学键打断,一种能对GAATTC专一识别的限制酶,打断的化学键是

A、G与A之间的键

B、G与C之间的键

C、A与T之间的键

D、磷酸与脱氧核糖之间的键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限制酶的作用部位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而一条链中相邻两个碱基之间的化学键为-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D项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限制酶的作用位点。

5.在探究温度和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时,是否设置了对照实验,是什么对照实验()

A.不需要对照实验

B.有对照,空白对照

C.有对照,相互对照

D.有对照,自身对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研究温度和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时,需要设计相互对照实验,不同的温度梯度之间或不同的pH梯度之间就可以作为对照,这种对照称为相互对照,C正确。

A、B、D不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6.下列关于“探究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冶的叙述,合理的是()

A.先用热水溶解洗衣粉,再将水温调节到最适温度

B.实验的观察指标可以是相同洗涤时间内污渍的残留程度

C.相同pH时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好于普通洗衣粉

D.衣物质地和洗衣粉用量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影响酶活性的主要因素有温度、pH等,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解:

A、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其中高温会使酶变性失活,A错误;

B、该实验的观察指标可以是相同洗涤时间内污渍的残留程度,B正确;

C、pH会影响酶的活性,pH过高或过低时都会使酶变性失活,因此相同pH时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不一地好于普通洗衣粉,C错误;

D、由于酶具有专一性,含有蛋白酶的洗衣粉不能洗涤毛料、羊毛等成分的衣物,并且洗衣粉用量也会影响洗涤的效果,D错误.

故选:

B.

考点:

脂肪酶、蛋白酶的洗涤效果.

7.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可用包埋法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B.固定化细胞发挥作用除了需要适宜的温度、pH外,还需要营养物质的供应

C.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共同点是所固定的酶都在细胞外起作用

D.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都能被反复利用,但酶的活性可能下降

【答案】C

【解析】固定化技术包括包埋法、物理吸附法和化学结合法(交联法),由于细胞相对于酶来说更大,难以被吸附或结合,因此多采用包埋法,A正确;由于活细胞需要生活在适宜的温度、PH和一定的营养环境中,所以固定化细胞发挥作用除了需要适宜的温度、pH外,还需要营养物质的供应,B正确;固定化酶所固定的酶都在细胞外起作用,固定化细胞所固定的酶有的在细胞外起作用,有的在细胞内起作用,C错误;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都能反复使用,但是因酶所处的环境条件的改变,可能会导致酶的活性下降,D正确。

【考点定位】固定化酶技术

【名师点睛】固定化酵母细胞制备的实验结果及注意事项

(1)实验结果

①观察凝胶珠的颜色和形状:

如果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说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低,固定的酵母细胞数目较少;如果形成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则说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高,制作失败,需要再做尝试。

②观察发酵的葡萄糖溶液:

利用固定的酵母细胞发酵产生酒精,可以看到产生了很多气泡,同时会闻到酒味。

(2)注意事项

①酵母细胞的活化:

酵母细胞所需要的活化时间较短,一般需要0.5~1h。

此外,酵母细胞活化时体积会变大,因此活化前应该选择体积足够大的容器,以避免酵母细胞的活化液溢出容器。

②加热使海藻酸钠溶化是操作中最重要的一环,关系到实验的成败。

海藻酸钠的浓度关系到固定化细胞的质量。

如果海藻酸钠浓度过高,将很难形成凝胶珠;如果浓度过低,形成的凝胶珠所包埋的酵母细胞的数目少,影响实验效果。

③刚形成的凝胶珠应在CaCl2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以便形成稳定的结构。

检验凝胶珠的质量是否合格,可以使用下列方法:

一是用镊子夹起一个凝胶珠放在实验桌上用手挤压,如果凝胶珠不容易破裂,没有液体流出,就表明凝胶珠的制作成功;二是在实验桌上用力摔打凝胶珠,如果凝胶珠很容易弹起,也能表明制备的凝胶珠是成功的。

8.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固定化酶技术在多步连续催化反应方面优势明显

B.与自然发酵相比,人工接种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

C.相同pH时,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好于普通洗衣粉

D.向鸡血细胞中加入冷却的95%的酒精,可以获得无杂质的DNA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固定化酶技术固定的是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反应,不能多步连续催化反应,A错误;人工接种发酵所用的菌种好于自然菌种,所以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B正确;适宜PH条件下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才能好于普通洗衣粉,C错误;向鸡血细胞中加入冷却的95%的酒精,可以对DNA进行粗提纯,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有关生物技术实践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9.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蛋白质纯化过程中采用透析法可去除溶液中的小分子杂质

B.加入洗涤剂和水后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分解,DNA从植物细胞释放出来

C.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引物Ⅰ和引物Ⅱ的碱基序列不能互补

D.腐乳制作过程中,添加料酒、香辛料和盐,均可以抑制杂菌的生长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洗涤剂能够瓦解细胞膜,不能分解细胞壁。

由于细胞壁的可塑性,加水后细胞不能裂解,DNA不能释放出来,故B正确。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现代生物技术,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0.下列关于果胶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能分解半乳糖醛酸B.是指一类酶的总称

C.它和纤维素酶都能瓦解细胞壁D.果胶酯酶是果胶酶的一种

【答案】A

【解析】果胶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能被分解为氨基酸,A错误;果胶酶不特指一种酶,而是分解果胶的三种酶的总称,B正确;果胶酶能瓦解植物细胞壁及胞间层,能将果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C正确;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总称,包括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D正确;答案是A。

【考点定位】果胶酶的活性测定

【名师点睛】知识拓展:

1、果胶:

(1)作用: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包括纤维素和果胶;

(2)成分:

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3)特点:

在果汁加工中,影响果汁的出汁率和澄清度。

2、果胶酶:

(1)作用:

果胶可溶性半乳糖醛酸;

(2)组成:

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总称,包括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

11.下图是围绕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进行的研究结果。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本研究的自变量有温度、洗衣粉种类

B.本研究的因变量可能是污渍残留量

C.两类洗衣粉的最佳使用温度都为t1

D.温度超过t2后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可能失活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据图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有温度和洗衣粉种类,A项正确;本实验是围绕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进行的研究,所以因变量可能是污渍残留量,B项正确;从图示可知普通洗衣粉的最佳使用温度为t2,而加酶洗衣粉的最佳使用温度为t1,故C项错误;温度超过t2后,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不再改变,说明温度超过t2后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可能失活,D项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加酶洗衣粉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12.关于探究果胶酶最适用量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配制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并在各组中加人等量的该溶液

B.调节pH,使各组中的pH相同而且处于适宜状态

C.用玻璃棒搅拌加酶的果泥,搅拌时间可以不同

D.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

【答案】C

【解析】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果胶酶最适用量,所以可配制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作为自变量,A正确;该实验中PH值为无关变量,故调节pH值,使各组中的pH值相同而且处于适宜状态,B正确;用玻璃棒搅拌加酶的果泥,属于无关变量,所以搅拌时间必需相同,C错误;实验应在在相同的适宜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D正确。

【考点定位】探究果胶酶最适用量的实验

13.下列不属于酶的固定方式的是()

A.将酶包埋在细微网格中

B.将酶相互连接起来

C.将酶吸附在载体表面

D.将酶加上糖衣做成胶囊

【答案】D

【解析】将酶包埋在细微网格中即酶固定方式中的包埋法,故A正确;将酶相互连接起来即酶固定方式中的化学结合法,故B正确;将酶吸附在载体表面即酶固定方式中的物理吸附法,故C正确;将酶加上糖衣只不过是为了防止胃液里的胃蛋白酶消化酶制剂的方法,并不是酶固定的方法,故D错误。

【考点定位】制备和应用固相化酶

【名师点睛】酶固定的方法有:

物理吸附法、化学结合法、包埋法。

14.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温易使酶失活,因此冷水洗涤去污效果应该比温水好

B.洗衣粉中表面活性剂对碱性蛋白酶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C.在pH低于7.0的自来水中,碱性蛋白酶依然能起作用

D.洗衣粉中酶主要是通过快速分解溶在水里的污渍发挥作用

【答案】C

【解析】A项,高温会使得酶失活,但是冷水会抑制酶的活性,温水更靠近酶的最适温度,所以温水洗涤效果比冷水好,故A项错误。

B项,大多数的表面活性剂对蛋白酶都起到抑制作用而非促进作用,故B项错误。

C项,当pH低于7.0时,碱性蛋白酶活性在较低的pH条件下会受到抑制,但是不会失去活性,所以依然可以发挥作用,故C项正确。

D项,蛋白酶能使衣服上的蛋白质水解成可溶于水的多肽和氨基酸从而发挥作用,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15.下列是关于固定化细胞技术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固定化细胞操作较容易

B.对酶的活性影响很小

C.可催化——系列的酶促反应

D.酶不容易回收,操作成本高

【答案】D

【解析】

固定化细胞技术,酶易回收,可重复利用,操作成本降低。

16.关于探究果胶酶最适用量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先配制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再向各组中加入等量的酶溶液

B.调节pH,使各组中的pH相同而且处于适宜状态

C.用玻璃棒搅拌加酶的果泥,各组的搅拌时间可以不同

D.可以通过测定滤出的果汁的体积来判断果胶酶最适用量

【答案】C

【解析】A、由于要探究果胶酶最适用量,故可配制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并在各组中加入等量的该溶液,A正确;

B、该实验中PH值为无关变量,故调节pH值,使各组中的pH值相同而且处于适宜状态,B正确;

C、用玻璃棒搅拌加酶的果泥,搅拌时间必需相同,C错误;

D、可以通过测定滤出的果汁的体积来判断果胶酶最适用量,D正确。

【考点定位】探究果胶酶最适用量的实验原理

【名师点睛】解题方法提示

用玻璃棒搅拌加酶的果泥的时间和PH值属于无关变量,各组必须保持相同;

可以通过测定滤出的果汁的体积来判断果胶酶最适用量;

要探究果胶酶最适用量,故可配制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据此分析解答。

17.下列为探究某种加酶洗衣粉所需要的最适温度实验方案,其中正确的是()

A.取一系列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水,加入相同的污物及等量加酶洗衣粉,看哪一个温度中酶的效果最好

B.在不同温度的水中,加入不等量洗衣粉,看哪种效果好

C.将加酶洗衣粉加入30℃水中不如加到45℃的水中洗涤水中洗涤效果好,说明45℃为最适温度

D.将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分别加入37℃的水中洗涤同样的污物,发现加酶洗衣粉效果好,说明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为37℃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探究某种加酶洗衣粉所需要的最适温度,需要以温度为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观察指标为不同温度环境中洗衣粉的去污效果,其他的无关变量均需控制相同。

B中洗衣粉不等量。

C中温度变化太小,只能说明45℃比30℃酶活性高,而不能说明该温度就是最适温度。

D中实验变量为酶的有无,实验结论是加酶洗衣粉比普通洗衣粉有较强的去污能力,而不能得到酶的最适温度。

故选A。

考点:

本题考查探究某种加酶洗衣粉所需要的最适温度实验,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能设计实验解决一些简单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18.下列关于果胶酶在果汁生产实验中作用的操作,错误的是()。

A.用橙子做本课题实验,应去掉橙皮

B.用体积分数为0.1%的NaOH溶液和盐酸进行pH调节

C.为了使果胶酶能够充分地催化反应,应用玻璃棒不时地搅拌反应混合物

D.制作苹果泥时,可先将苹果切成小块放入榨汁机中

【答案】A

【解析】在用橙子制作果汁时,不必去除橙皮,这样可以增加果汁的口味和颜色;调节pH用体积分数为0.1%的NaOH或HCl溶液;玻璃棒搅拌可使混合物均匀;制作苹果泥时,为方便榨汁,可先将苹果切成小块,再放入榨汁机中。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酶的应用。

19.某兴趣小组欲利用固定化酶进行酶解淀粉的实验,分组见下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组别

固定化酶柱长度(cm)

淀粉溶液的

流速(mL﹒min-l)

10

0.3

10

0.5

15

0.3

15

0.5

A.固定化酶柱长度和淀粉溶液流速决定了酶柱中酶的含量

B.淀粉溶液流速过快会导致流出液中含有淀粉

C.各组实验所用的淀粉溶液浓度应相同

D.淀粉溶液的pH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固定化酶柱长度决定了酶柱中酶的含量,A项错误。

淀粉溶液流速过快,酶来不及催化反应发生,会导致流出液中含有淀粉,B项正确。

实验要遵循等量原则,C项正确。

pH影响酶的活性,D项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固定化酶实验和酶有关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0.洗衣粉是生活的必需用品,某实验小组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3等份,进行3组实验。

甲、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1种或2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2种污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下表为实验记录。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洗衣粉中的酶

B.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

C.甲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蛋白酶;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蛋白酶和脂肪酶

D.添加蛋白酶的洗衣粉不适宜洗涤毛织品、棉织品、蚕丝织品

【答案】D

【解析】甲、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1种或2种酶,丙组不加酶,所以实验的自变量是洗衣粉中的酶,A正确;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主要原因是其中酶种类不同,说明酶具有专一性,B正确;根据表格数据分析,5种温度下,丙组清除血渍和油渍的时间最长,为对照组。

甲组和乙组清除血渍和油渍的时间差不多,说明甲乙两组都含有蛋白酶,乙组清除油渍的时间短于甲组,说明乙组含有脂肪酶,C正确;毛织品、蚕丝织品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不适宜用添加蛋白酶的洗衣粉洗涤,而棉织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可以用添加蛋白酶的洗衣粉洗涤,D错误。

【点睛】本题结合图表,考查酶的特性、探究将有油渍、血渍、汗渍的衣服洗净的办法,要求考生识记酶的特性,掌握探究实验的原则,能正确区分实验的变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表格,提取有效信息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二、综合题

21.某碱性蛋白酶一般利用枯草芽孢杆菌生产。

某科研小组对碱性蛋白酶相关性质进行测试,结果如下图甲、乙所示。

图丙、丁为两种常见的平板划线法:

连续划线法和四区划线法,前者适用于纯化菌较少的样品,后者适用于纯化菌较多的样品。

请据图回答:

(1)由图甲、乙可知,碱性蛋白酶发挥作用的适宜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丁中依次进行四区划线,四区的面积要求为C<D<E<F,F区面积最大有利于获得_________。

注意F区划线不要与_________(填字母)区相连。

(3)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某兴趣小组欲从土壤中分离枯草芽孢杆菌,宜选择图_________所示的方法划线培养。

若要分离和统计枯草芽孢杆菌,则应采用______________方法培养。

(4)在制备丙培养基时,当温度大约为__________时适合倒平板。

丁培养基在划线时接种环至少要灼烧________次。

(5)若应用固定化技术提高该酶的利用率,减少产物中的杂质,则应采用________法。

(6)在一定温度下(35℃),一定时间内,分解1mL10%脱脂奶粉的酶量为一个酶活力单位(U)。

科研小组将不同来源的碱性蛋白酶分成七组进行活力检测,结果如图戊所示。

据图分析,酶催化能力最强的是________组。

【答案】pH为10.2左右和温度为42℃左右单个菌落C(C、D)丁稀释涂布平板法50℃5化学结合法(物理吸附)A6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酶、微生物的分离,考查对酶活性的影响因素、微生物分离方法的理解和识记。

解答坐标曲线类题目,首先应明确横纵坐标的含义,根据曲线升降理解横坐标和纵坐标之间的关系。

(1)由图甲、乙可知,碱性蛋白酶发挥作用的适宜条件为pH为10.2左右和温度为42℃左右。

(2)F区面积最大有利于菌体分离,以获得单个菌落。

F区划线不应与菌体密度较大的C(C、D)区相连。

(3)土壤中微生物较多,从土壤中分离枯草芽孢杆菌,宜选择图丁所示的方法划线培养。

若要分离和统计枯草芽孢杆菌,则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培养。

(4)在制备丙培养基时,当温度大约为50℃时适合倒平板。

丁培养基在划线时每次接种前和接种后均要灼烧接种环,接种环至少要灼烧5次。

(5)酶分子一般较小,固定化酶应采用化学结合法(物理吸附)法。

(6)在一定温度下(35℃),一定时间内,分解1mL10%脱脂奶粉的酶量为一个酶活力单位(U)。

酶量越少,说明酶活力越强。

酶催化能力最强的是A6组。

22.图1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简易发酵装置。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汁装入发酵瓶前要将发酵瓶用70%的酒精处理,目的是进行。

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既可为,又可防止发酵旺盛时发酵液溢出。

(2)图1装置中的充气口在过程中要关闭,否则可能发生使发酵液变酸的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反应式:

(3)写出酒精发酵过程条件怎样控制:

(4)果醋发酵菌种的选择是

(5)酵母细胞固定化成败的关键步骤是配制海藻酸钠溶液。

如果形成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说明。

配制过程中使用CaCl2溶液的作用是。

【答案】

(1)消毒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快速繁殖,增加数量

(2)酒精发酵C2H5OH+O2

CH3COOH+H2O

(3)温度为20-25℃,无氧

(4)醋酸菌

(5)海藻酸钠浓度偏高,制作失败用于海藻酸钠聚沉

【解析】

试题分析:

(1)葡萄汁装入发酵瓶前要将发酵瓶用70%的酒精处理,目的是进行消毒,杀灭部分微生物。

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既可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快速繁殖,增加数量,又可防止发酵旺盛时发酵液溢出。

(2)图1装置中的充气口在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过程中要关闭,因为酵母菌要无氧状态下才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否则生成的少量酒精可能在醋酸菌作用下发酵变成醋酸。

酒精在醋酸菌作用下变成醋酸的反应式:

C2H5OH+O2

CH3COOH+H2O。

(3)酒精发酵过程需要控制的条件:

发酵温度为20-25℃,无氧环境等。

(4)果醋发酵的菌种是醋酸菌。

(5)酵母细胞固定化成败的关键步骤是配制海藻酸钠溶液。

如果形成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说明海藻酸钠浓度偏高,制作失败。

配制过程中使用CaCl2溶液的作用是使海藻酸钠形成聚沉。

考点: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名师点睛】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和发酵条件的比较

果酒制作

果醋制作

菌种

酵母菌

醋酸菌

制作原理

利用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

醋酸菌在氧气、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反应式

C6H12O6+6O2

6CO2+6H2O

C6H12O6

2C2H5OH+2CO2

C6H12O6+2O2

+2CO2+2H2O

C2H5OH+O2

+H2O

最适发酵温度

18℃~25℃

30℃~35℃

对氧的需求

前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