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酶的研究与应用 单元测试6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5638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64.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 酶的研究与应用 单元测试6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 酶的研究与应用 单元测试6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 酶的研究与应用 单元测试6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 酶的研究与应用 单元测试6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 酶的研究与应用 单元测试6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人教版 酶的研究与应用 单元测试6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人教版 酶的研究与应用 单元测试6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人教版 酶的研究与应用 单元测试6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人教版 酶的研究与应用 单元测试6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人教版 酶的研究与应用 单元测试6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人教版 酶的研究与应用 单元测试6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人教版 酶的研究与应用 单元测试6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人教版 酶的研究与应用 单元测试6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人教版 酶的研究与应用 单元测试6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人教版 酶的研究与应用 单元测试6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人教版 酶的研究与应用 单元测试6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 酶的研究与应用 单元测试61.docx

《人教版 酶的研究与应用 单元测试6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 酶的研究与应用 单元测试6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 酶的研究与应用 单元测试61.docx

人教版酶的研究与应用单元测试61

酶的研究与应用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生物工程中常用的几种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纤维素酶、果胶酶可分解细胞壁

B.用于PCR技术的DNA聚合酶耐高温

C.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D.DNA连接酶可把目的基因与运载体黏性末端的碱基黏合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酶的专一性,可以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可分解细胞壁获取原生质体,A正确;在PCR技术用到了热稳定性的DNA聚合酶,B正确;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能用于提取目的基因,C正确;DNA连接酶可把目的基因与运载体黏性末端的磷酸二酯键黏合,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和动物细胞培养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相关生物工程技术的过程,明确相应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难度适中。

2.若某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是CCTAGG,它在A和G之间切断DNA。

如图表示用该酶处理某基因后产生的片段。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正常基因中有4个CCTAGG序列

B.产生的DNA片段可用核糖核酸连接酶连接起来

C.用该酶处理得到图示基因片段要水解3个磷酸二酯键

D.若该基因某处有一个CCTAGC突变为CCTAGG(实为碱基对改变),用该酶处理后将产生5个片段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由图可知,该基因经酶切后形成4个DNA片段,因此该正常基因中有3个CCTAGG序列,A错误;DNA连接酶是在两个DNA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故产生的DNA片段可用DNA连接酶连接起来,B错误;DNA分子是两条链,用该酶处理得到图示基因片段要水解6个磷酸二酯键,C错误;若该基因某处有一个CCTAGC突变为CCTAGG,则有4个切点,用该酶处理后将产生5个片段,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内容,考查学生对限制酶在基因工程中的作用的理解.

3.已知正常的β珠蛋白基因(以βA表示)经MstⅡ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后可得到长度为1.15kb和0.2kb的两个片段(其中0.2kb的片段通常无法检测到),异常的β珠蛋白基因(以βS表示)由于突变恰好在MstⅡ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点上,因而失去了该酶切位点,经MstⅡ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后只能形成一个1.35kb的DNA片段,如图1;现用MstⅡ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编号为1、2、3的三份样品进行处理,并进行DNA电泳(电泳时分子量越小扩散越快),结果如图2,则1、2、3号样品所对应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以βA、βS表示相关的基因)()

A.βSβS、βAβS、βAβAB.βAβA、βAβS、βSβS

C.βAβS、βSβS、βAβAD.βAβS、βAβA、βSβS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电泳法的原理,DNA分子的片段越小,其在电泳场中的移动速度越快。

由图2电泳结果可知,1号样品只有1.35kbDNA片段,即由两段1.35kb的DNA片段组成,其基因型为βSβS,2号样品既有1.35kbDNA片段也有1.15kb片段,所以基因型为βAβS,3号样品只有1.15kb的DNA片段组成,其基因型为βAβA。

考点:

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4.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果酒的温度一般要略高于果醋的制作温度

B.制作固定化酵母细胞实验中,需将凝胶珠置于CaCl2溶液中处理适宜的时间

C.制作固定化酶的最佳方法是采用海藻酸钠溶液进行包埋固定

D.腐乳制作的全过程都离不开以毛霉为主的微生物发挥作用

【答案】B

【解析】果酒制作所需最适温度约为20℃,果醋所需最适温度为30至35℃,A错误;制作固定化酵母细胞实验中,需将凝胶珠置于CaCl2溶液中处理适宜的时间,B正确;制作固定化酶的方法之一是采用海藻酸钠溶液进行包埋固定,但不一定是最佳方法,C错误;腐乳制作的中间过程都离不开以毛霉为主的微生物发挥作用,但不前期和末期不需要毛霉,D错误。

【考点定位】果醋和果酒的制作、腐乳的制作、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5.如图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操作流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底物为苹果泥,酶液为果胶酶溶液

B.底物与酶混合前的同温处理可以取消

C.实验的自变量为底物与酶混合后的温度

D.检测的是果汁的体积或果汁的澄清度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步骤:

取10支试管,5支中放入等量的苹果泥,另5支中放入等量果胶酶;将苹果泥和果胶酶的试管分别放在5个温度梯度进行保温;一段时间后,再将酶加入对应温度下的苹果泥中;观察试管中浑浊程度的变化情况或果汁的澄清度。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果胶酶活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6.与普通洗衣粉相比,加酶洗衣粉能更有效地清除污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水质、水量、水温都会影响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B.加酶洗衣粉中主要添加了酸性蛋白酶和酸性纤维素酶

C.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应选择同一品牌的普通洗衣粉作对照

D.加酶洗衣粉的使用,减少了磷的排放,降低了环境污染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影响酶效果的因素比较多,如温度、水质、酸碱度等,A正确;加酶洗衣粉中主要添加了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B错误;在研究酶的效果时,选择同一品牌的普通洗衣粉作对照,是保证了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C正确;普通洗衣粉的N、P含量较高,加酶洗衣粉的使用,减少了磷的排放,降低了环境污染,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加酶洗衣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7.下面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正确步骤是()

①配制CaCl2溶液②海藻酸钠溶化③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④酵母细胞活化⑤固定化酵母细胞

A.①②③④⑤

B.④①②③⑤

C.④⑤②①③

D.④①③②⑤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步骤是:

酵母细胞活化→配制CaCl2溶液→海藻酸钠溶化→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固定化酵母细胞,B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过程。

8.关于探究果胶酶最适用量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配制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并在各组中加入等量的该溶液

B.调节pH,使各组中的pH相同而且处于适宜状态

C.用玻璃棒搅拌加酶的果泥,搅拌时间可以不同

D.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由于要探究果胶酶最适用量,故可配制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并在各组中加入等量的该溶液,A正确;该实验中PH值为无关变量,故调节pH值,使各组中的pH值相同而且处于适宜状态,B正确;用玻璃棒搅拌加酶的果泥,搅拌时间必需相同,C错误;实验应在在相同的适宜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D正确。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果胶酶最适用量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9.如下图曲线表示的是温度和果胶酶活性之间的关系,此曲线不能说明的是()

A.在B点之前,果胶酶的活性和温度呈正相关;之后,呈负相关

B.当温度达到B点时,果胶酶的活性最高,酶的催化作用最强

C.A点时,果胶酶的活性很低,但随着温度升高,果胶酶的活性可以上升

D.C点时,果胶酶的活性很低,当温度降

低时,酶的活性可以恢复上升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B点之前,随着温度的上升,果胶酶的活性逐渐升高,达到B点时,果胶酶的活性最高,酶的催化作用最强,A、B项正确;A点和C点相比,虽然酶的活性都很低,但A点是低温条件,对酶的分子结构无影响,所以,随着温度的升高,果胶酶活性会升高。

而C点是高温条件,当温度过高时,会破坏酶的分子结构,使酶变性失活,所以在C点条件下降低温度,酶的活性不会恢复上升,故C项正确,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温度和酶活性之间关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和识图能力。

10.下列关于使用固定化酶技术生产高果糖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高果糖浆的生产主要使用果糖异构酶

B.在反应柱内的顶端装上分布着许多小孔的筛板,防止异物进入

C.将葡萄糖溶液从反应柱的上端注入,果糖从反应柱下端流出

D.固定化酶技术复杂,成本较高

【答案】C

【解析】生产高果糖浆时所用的酶应为葡萄糖异构酶,将这种酶固定在一种颗粒状的载体上,再将这些酶颗粒装到一个反应柱内,柱子底端装上分布着许多小孔的筛板。

酶颗粒无法通过筛板上的小孔,而反应溶液却可以自由出入。

生产过程中,将葡萄糖溶液从反应柱的上端注入。

使葡萄糖溶液流过反应柱,与固定化萄萄糖异构酶接触,转化成果糖,从反应柱的下端流出。

反应柱能连续使用半年,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11.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pH对酶活性的影响、果胶酶的用量三个实验中,实验变量依次为()

A.温度、酶活性、酶用量

B.苹果泥用量、pH、果汁量

C.反应时间、酶活性、酶用量

D.温度、pH、果胶酶用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实验的自变量为PH值;探究果胶酶的用量的实验的自变量为果胶酶的用量,故D正确。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实验变量,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的能力。

12.试分析下图中,与用海藻酸钠作载体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相似的是()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是吸附法,常用于将酶固定,A项错误;B是载体结合法,多用于酶的固定,B项错误;C和D均是包埋法,其中C一般是将酶包埋在细微网格里,D是包埋在凝胶中。

制备固定化酵母用的是包埋法,即将酶母菌包埋在海藻酸钠制成的凝胶中,所以与D相似,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酵母细胞的固定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3.在“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实验中,变量控制方法正确的是

A.实验材料的污染程度属于本研究的无关变量,实验过程中不必考虑

B.若采用手洗法进行去污操作,需尽可能保证各组洗涤用力程度、时间等基本相同

C.水温属于本研究的变量,实验过程中必须保证各组实验温度相同且恒定

D.水的用量和布料的大小是成正比的,实验用的布料越大、水量越多实验效果越好

【答案】B

【解析】实验材料的污染程度属于本研究的无关变量,实验过程中应适宜且统一,A错误;若采用手洗法进行去污操作,各组洗涤用力程度、时间等基本等都是无关变量,应统一,B正确;温度是自变量,实验过程中必须保证各组实验温度不同,C错误;本实验中水量和布料也是无关变量,各组应保持相同,D错误.

【考点定位】实验变量的控制

【名师点睛】学生易混淆实验变量

方法技巧“因果法”分析实验变量

(1)自变量与因变量:

自变量是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因变量是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

通常,自变量是原因,因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

(2)无关变量与因变量:

无关变量是实验中除自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现象或结果的因素或条件。

无关变量所引起的变化和结果会对因变量有干扰作用,不呈因果关系,但要控制无关变量以减少实验误差。

14.某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的洗涤效果”的探究活动。

对下列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原理是酶的专一性

B.自变量是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

C.水质、水量、pH均可看作无关变量

D.洗涤过程中只要水温保持相同即可

【答案】D

【解析】该实验探究的原理是酶的专一性,即一种加酶洗衣粉只能洗涤一种污染物,A正确;根据题干信息“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的洗涤效果”,说明自变量为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B正确;酶需要适宜的条件,则水质、水量、适宜pH等属于无关变量,均应处于相同且适宜状态,C正确;洗涤过程中不仅要水温保持相同而且要适宜,D错误。

【考点定位】酶相关的实验设计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在应用上的主要区别是后者需要一定的营养

B.固定化酶技术一次只能固定一种酶

C.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共同点之一是酶都是在细胞外起作用

D.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都能反复使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在应用上的主要区别是后者需要一定的营养,以维持活细胞代谢需要,A正确;固定化酶技术一次只能固定一种酶,B正确;固定化细胞的酶不一定都是在细胞外起作用,C错误;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都能反复使用,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16.下列有关固定化酵母细胞制备的步骤,不恰当的是()

A.应使干酵母与水混合并搅拌,以利于酵母菌活化

B.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要用小火间断加热方法

C.向刚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中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充分搅拌并混合均匀

D.将与酵母混匀的海藻酸钠液注入CaC12溶液中,会观察到CaC12溶液中有球形或椭球形的凝胶珠形成

【答案】C

【解析】应使干酵母与蒸馏水混合,利于酵母菌活化,A正确;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要用小火间断加热的方法,否则海藻酸钠会发生焦糊,B正确;刚溶化的海藻酸钠应冷却后再与酵母菌混合,否则温度过高会导致酵母菌死亡,C错误;将与酵母细胞混匀的海藻酸钠溶液匀速滴入CaCl2溶液中,会观察到CaC12溶液中有球形或椭球形的凝胶珠形成,D正确。

【考点定位】制备和应用固相化酶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固定化细胞的相关知识点,回忆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配制海藻酸钠溶液:

小火、间断加热、定容,如果加热太快,海藻酸钠会发生焦糊.

(2)海藻酸钠溶液与酶母细胞混合:

冷却后再混合,注意混合均匀,不要进入气泡

(3)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高度适宜,并匀速滴入

(4)刚溶化的海藻酸钠应冷却后再与酵母菌混合,否则温度过高会导致酵母菌死亡.

17.某种蛋白酶是由129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蛋白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蛋白酶分子结构中至少含有129个氨基和129个羧基

B.利用透析法纯化该蛋白酶时,应以蒸馏水作为透析液

C.洗衣粉中的蛋白酶对皮肤有损伤,因为皮肤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

D.用含该蛋白酶的洗衣粉去除油渍,效果比其他类型加酶洗衣粉好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该蛋白酶分子结构中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A错误;利用透析法纯化该蛋白酶时,应以缓冲液作为透析液,B错误;洗衣粉中的蛋白酶对皮肤有损伤,因为皮肤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C正确;酶具有专一性,用含该蛋白酶的洗衣粉去除油渍,只能除去蛋白质类物质,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相关知识。

18.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可用包埋法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B.固定化细胞发挥作用除了需要适宜的温度、pH外,还需要营养物质的供应

C.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共同点是所固定的酶都在细胞外起作用

D.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都能被反复利用,但酶的活性可能下降

【答案】C

【解析】固定化技术包括包埋法、物理吸附法和化学结合法(交联法),由于细胞相对于酶来说更大,难以被吸附或结合,因此多采用包埋法,A正确;由于活细胞需要生活在适宜的温度、PH和一定的营养环境中,所以固定化细胞发挥作用除了需要适宜的温度、pH外,还需要营养物质的供应,B正确;固定化酶所固定的酶都在细胞外起作用,固定化细胞所固定的酶有的在细胞外起作用,有的在细胞内起作用,C错误;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都能反复使用,但是因酶所处的环境条件的改变,可能会导致酶的活性下降,D正确。

【考点定位】固定化酶技术

【名师点睛】固定化酵母细胞制备的实验结果及注意事项

(1)实验结果

①观察凝胶珠的颜色和形状:

如果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说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低,固定的酵母细胞数目较少;如果形成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则说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高,制作失败,需要再做尝试。

②观察发酵的葡萄糖溶液:

利用固定的酵母细胞发酵产生酒精,可以看到产生了很多气泡,同时会闻到酒味。

(2)注意事项

①酵母细胞的活化:

酵母细胞所需要的活化时间较短,一般需要0.5~1h。

此外,酵母细胞活化时体积会变大,因此活化前应该选择体积足够大的容器,以避免酵母细胞的活化液溢出容器。

②加热使海藻酸钠溶化是操作中最重要的一环,关系到实验的成败。

海藻酸钠的浓度关系到固定化细胞的质量。

如果海藻酸钠浓度过高,将很难形成凝胶珠;如果浓度过低,形成的凝胶珠所包埋的酵母细胞的数目少,影响实验效果。

③刚形成的凝胶珠应在CaCl2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以便形成稳定的结构。

检验凝胶珠的质量是否合格,可以使用下列方法:

一是用镊子夹起一个凝胶珠放在实验桌上用手挤压,如果凝胶珠不容易破裂,没有液体流出,就表明凝胶珠的制作成功;二是在实验桌上用力摔打凝胶珠,如果凝胶珠很容易弹起,也能表明制备的凝胶珠是成功的。

19.为了使牛仔裤呈现“穿旧”效果,在工业洗衣机中用酶洗代替传统的浮石擦洗,是目前重要的生产手段(工艺流程见下图)。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纤维素酶在仿旧中的作用机理与其在洗衣粉中去污的机理相似

B.在上述工艺中,为重复使用纤维素酶,可选用适当的包埋剂固定化酶

C.在上述工艺中,通过调节温度、酸碱度、处理时间可控制仿旧颜色的深浅

D.纤维素酶催化葡萄糖残基间磷酸二酯键的水解分解纤维素

【答案】BD

【解析】

试题分析:

在仿旧和去污中,纤维素酶均作用于衣物,二者作用相似,A项正确;由于纤维素酶较小,不能用包埋法固定化酶,B项错误;改变温度、酸碱度和处理时间均会影响酶作用的结果,控制仿旧颜色的深浅,C项正确;纤维素酶催化葡萄糖残基之间的糖苷键水解分解纤维素,D项错误。

考点:

酶的应用

20.某学生进行“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课题研究。

他的实验设计如下:

①设置2组实验,分别使用蛋白酶洗衣粉和复合酶洗衣粉

②2组实验的洗衣粉用量、被洗涤的衣物量、衣物质地、污染物性质和量、被污染的时间、洗涤时间、洗涤方式等全部设置相同③根据污渍去除程度得出结果

对这个实验的评价,正确的是()

A.未设置对照实验B.无关变量设置太多

C.没有自变量D.因变量不能描述

【答案】A

【解析】据①分析未设置空白对照实验,A正确;无关变量是必备的,B错误;本实验自变量为蛋白酶洗衣粉和复合酶洗衣粉,C错误因变量为污渍根据消失程度能描述,D错误。

【考点定位】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名师点睛】①设置2组实验,分别使用蛋白酶洗衣粉和复合酶洗衣粉,没有空白对照;②2组实验的洗衣粉用量、被洗涤的衣物量、衣物质地、污染物性质和量、被污染的时间、洗涤时间、洗涤方式等全部相同,洗涤温度都为35℃,无关变量都正确;③根据污渍去除程度得出结论。

二、综合题

21.回答下列有机物的问题

下图①~③是从几种生物细胞中分离出来的几种有机物,③只表示某有机物的局部,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___中。

(2)人体细胞中能够合成②物质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和②最终水解后,得到的产物中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③为谷胱甘肽(GSH),它是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化合物,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3个氨基酸组成的肽。

下表为GSH的密码子和氨基酸序列以及控制合成GSH的DNA突变后的密码子和氨基酸序列,据表分析,由GSH变为异常的多肽,其根本原因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_______(选填:

替换、缺失或增加)造成的,该碱基对是________。

(5)若③是限制酶组成的一部分,该酶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工业医药等应用中,采用_________技术,使酶能连续地进行反应,提高催化效率。

【答案】转移核糖核酸细胞质线粒体腺嘌呤、核糖、磷酸缺失A//T特异性识别和切割DNA片段酶的固定化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核酸、ATP、基因的表达、酶的利用,考查对核酸、ATP结构的识记,对基因表达过程的理解。

(1))①是三叶草形的tRNA,中文名称是转移核糖核酸,参与搬运氨基酸主要存在于细胞质。

(2)②物质是ATP,人体细胞中能够合成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

(3)①和②最终水解后,得到的产物中相同的是腺嘌呤、核糖、磷酸。

①的彻底水解产物还包括鸟嘌呤、胞嘧啶、尿嘧啶。

(4)据表分析,控制合成GSH的DNA突变后,mRNA中编码谷氨酸的密码子最后一个碱基A缺失,导致表格中谷氨酸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均发生改变。

该碱基对应于DNA分子中的A//T碱基对。

(5)限制酶可以特异性识别和切割DNA片段;在工业医药等应用中,采用酶的固定化技术,可以使酶连续地进行反应,提高催化效率。

【点睛】大分子化合物的初步水解、彻底水解和氧化分解:

(1)初步水解:

核酸初步水解的产物为核苷酸。

(2)彻底水解:

核酸彻底水解的产物为碱基、磷酸、五碳糖。

多糖彻底水解的产物为单糖。

蛋白质彻底水解的产物为氨基酸。

(3)氧化分解:

多糖氧化分解的产物为二氧化碳、水;蛋白质氧化分解的产物为二氧化碳、水、尿素。

22.酶和细胞的固定化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Ⅰ.某大学科研人员利用双重固定法,即采用戊二醛作交联剂(使酶相互连接),海藻酸钠作载体来包埋小麦酯酶,研究固定化酶的性质,并对其最佳固定条件进行了探究。

下图显示的是部分研究结果。

(注:

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酶的活性和酶的数量)

(1)从图1可以看出:

固定化小麦酯酶比游离的小麦酯酶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更。

(2)从图2可以看出:

海藻酸钠浓度为时的小麦酯酶活力最强。

当海藻酸钠浓度较低时,酶活力较低的原因是。

Ⅱ.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过程如下:

①活化酵母细胞:

称取定量干酵母与定量蒸馏水混合并搅拌,使酵母细胞活化;

②配制饱和氯化钙溶液:

将氯化钙溶解在定量蒸馏水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饱和氯化钙溶液;

③配制海藻酸钠溶液:

在定量的海藻酸钠中加入定量的蒸馏水,用大火加热,使其迅速溶解,配制成溶液;

④海藻酸钠溶液和酵母细胞混合:

将活化的酵母细胞迅速加入到刚配制成的海藻酸钠溶液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⑤固定化酵母细胞:

用注射器以恒定的速度缓慢地将海藻酸钠和酵母细胞混合液滴加到配制好的饱和氯化钙溶液中,观察凝胶珠形成。

(1)请你改正其中两处错误的操作:

第一处是;第二是。

(2)刚形成的凝胶珠要在饱和氯化钙溶液中浸泡30min左右,目的是。

(3)如果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则说明海藻酸钠浓度(过低/过高)。

【答案】Ⅰ.

(1)强

(2)3%酶的数量不足

Ⅱ.

(1)③中应用小火或间断加热使海藻酸钠溶解④中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常温再加入酵母细胞

(2)让凝胶珠形成稳定的结构(3)过低

【解析】Ⅰ.

(1)通过分析图1可知,固定化酶与游离酶相比,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更强且应用范围较广。

(2)图2曲线表明浓度为3%的海藻酸钠包埋效果最好,此时酶活力最高.当海藻酸钠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