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教学反思15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760452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敲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推敲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推敲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推敲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推敲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推敲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推敲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推敲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推敲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推敲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推敲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推敲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推敲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推敲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推敲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推敲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推敲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推敲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推敲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敲教学反思15篇.docx

《推敲教学反思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敲教学反思15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推敲教学反思15篇.docx

推敲教学反思15篇

推敲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

以下是作者精心整理的推敲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敲教学反思1

核心提示: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多措并举,培养自学能力。

借助预习单,让学生独立识字、学生听录音感知课文内容,较好地预习了课文内容,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了进一步培养。

2.循序渐进,提升概括能力。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多措并举,培养自学能力。

借助预习单,让学生独立识字、学生听录音感知课文内容,较好地预习了课文内容,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了进一步培养。

2.循序渐进,提升概括能力。

为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更完整地概括课文内容,我通过让学生填空,再用精炼的语言提炼出小标题,为学生完成理清文章脉络,以及讲帮事扫除了障碍,提升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3.有机结合,情感能力并重。

在精读环节,引导学生围绕核心问题抓住关键词句,写批注的形式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弄明白正面与侧面描写均体现了贾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进而为后面读写结合的训练做好铺垫。

不足之处:

在精读感悟环节,如能放手让学生以演促悟,这样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外由于学生语言积累与表达的能力不够强,在复述这一环节,有些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较多,而自己的语言运用较少,形成了半背诵半复述的状态。

教学建议:

1.在引导学生尝试用精炼的词语概括段意时,不必强求学生的用词是否与教师的预设一致,只要学生运用的词语精炼且可以概括大意即可。

2.由于文本内容离学生的生活比较久远,建议在教学前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搜集有关当时历史背景的资料,课堂上在训练语言文字的同时,创设一些情景,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走进动物内心,感受中国古代这种敬畏词语、沉入词语的品评风气——从表达的妥贴与精准出发的“推敲”文化,并继续传承。

推敲教学反思2

【案例】

《推敲》课后作业:

下列句子中的带点的词语能换括号里的吗?

为什么?

1、一天,贾岛到郊外去拜访(访问)一位叫李凝的朋友。

2、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即时)写成的那首小诗。

3、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安静),读起来也更响亮些。

师:

“拜访”能否换成“访问”?

我们也来推敲一番。

生:

我觉得不行,因为“访问”好像带着问题带着事情去的,而拜访则是礼节性地看望。

师:

哦,你是这样理解的。

这么说,如果没有事情就不能“访问”了吗?

(学生为难的样子)看来这个答案不够准确。

看看还有什么不同的理解?

生:

我觉得“拜访”是带着对对方的敬意,很尊敬地看望。

而访问好像是一般的看望。

贾岛对李凝应该是怀着敬意的,所以我认为用“拜访”更好。

师:

嗯,你感觉很“准”。

是的,“拜访”和“访问”其实是一组近义词,但是,他们还是有区别的。

也就是他们之间不能画等号。

如果我们一定要在他们之间画一个等号的话,你认为应该怎么处理?

(老师在黑板上板书:

拜访=访问)

生:

我认为应该在访问的后面加上“带着敬意”。

师:

好!

(老师板书“+带着敬意”,拜访=访问+带着敬意)

师:

呵呵,今天我们用数学的方式表示了这一对词语,是不是很有意思?

生:

(会意地笑)。

(呵呵,我最陶醉于学生这样的笑。

师:

下面还有两对这样的词语,你有没有本领也能用这样的方式来表示?

试一试。

学生思考。

片刻,交流。

生1:

即时+兴致=即兴。

(第二句)

生2:

即时+诗兴=即兴。

生3:

宁静>安静。

(第三句)

师:

解释一下。

生:

宁静比安静更静。

师:

好,有道理。

生4:

宁静=安静+美。

师:

不错,很有意思,安静加上美能否等于宁静呢?

生:

是“约等于”。

师:

好,改成“约等于”。

“宁静︾安静+美”呵呵,看来,这个“宁静”还有美的意思在里面啊!

(因为我的网名是“宁静”,多数孩子都知道,所以又有很多会意的眼神投向我,暧昧的眼神投向发言的学生,呵呵,得意。

(下课了,黑板上就剩下了这么多“公式”,还有点舍不得擦掉。

【感触】

这个点子也是突如其来。

用一种比较新鲜的形式包装传统的训练内容,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推敲教学反思3

《推敲》一课比较顺利。

学生充分的预习为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默写的正确率非常之高。

而今年订的录音磁带对我们班来说简直是及时雨,大大改观了我们朗读的面貌。

我以为对我们来说听读是很有必要的,我们现在只能借助模仿,浸润在这种高质量的朗读中,才可能改变以往的种种恶习。

而且我坚信,这毫不影响我们的个性化阅读。

课文主要有两个目标:

一是能复述这个故事,二是学习“推敲的精神”学会推敲的方法。

第一课时主要通过提供一些关键词语来实现简单的复述,主要是把握事情的梗概,记住为什么用“敲”的三个理由。

第二课时通过表演来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化课文语言。

课文的第四小题让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反复比较朗读来感受用词的奥妙,都比较好地达成了目标,课堂参与面较广。

推敲教学反思4

学习第2自然段时,我紧紧抓住“拜访”一词。

让学生通过朗读下面的两句话,抓住“找了好久”、“才摸到”、“沉睡”等词,感悟贾岛对李凝的尊重之情以及诚意,再请学生联系《寻隐者不遇》这首诗,学生能感受到它们是相通的。

第3自然段中的“吟哦”一词,我让学生通过表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理解了重点词语的意思。

表演时,学生做出认真思考的模样,口中反复念着“推,敲;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具体的语境里学生真正的理解了词语。

接着我请学生来思考“你认为贾岛好笑吗?

为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他们能感受到贾岛那种认真、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

推敲教学反思5

《贾岛推敲》是一篇文言文,故事的内容比较浅显,并且学生已经接触过文言文,不会感到陌生,但是逐字逐句理解却会有困难。

那么如何理解语言结构与现代文不同的文言文,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品味文章语言,从中受到教育呢?

为此对本课的教学设计着实进行了一番“推敲”。

一节课结束了,却不能停止我对教学的“推敲”。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学习反复朗读课文之后,问:

文言文的语言结构和我们现代文不一样,那么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学习文言文,让那些丰富的内容再现出来?

学生说出几种学习方法,然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开始自主学习。

课堂上,学生能够专心的读书,有的边读边做批注,有的选择和同学一起交流。

可见,这种学习方式符合学生的需要,不同的学生能在相同的课文中获得不同的体会,真的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2、入情入境,品味语言,体会人物学习文言文,专门理解字面含义是不够的。

于是在理解“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这句话时,抓住句子中的“吟哦、引”等词语,先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然后问:

“当时的贾岛是怎样的状态呢?

谁愿意表演?

”在学生到前面表演之前,再问大家:

她是贾岛了,那么你们是谁?

此时,学生已经都进入情境了。

表演后,都能说出作为街上的行人自己的感受。

这时,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贾岛对学问认真,专心的态度。

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指出:

“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照个性发展。

”在这节课中,我觉得我聆听到了一个个有个性的声音,珍视了学生独特的感受。

更难得可贵的是学生在对人物形象认识的同时,也受到了教育。

比如,在品味韩愈的时候,学生不仅能够体会到韩愈也对学问的认真态度,还体会到他为人随和,作为“京兆尹”不但没有重打贾岛,反而,“立马久之”,与其“共论诗道”。

3、知识拓展,让学生对诗人有了深刻的认识理解课文之后,我出示了贾岛的一首五言绝句《题诗后》,让学生结合注释自由朗读古诗,从而体会到贾岛专研诗句的苦心。

进一步对贾岛有了深刻的认识。

4、积累运用,激发了学生积极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此环节设计了三个训练,逐层深入。

首先让学生品味诗中重点字的好处,然后补充句子,这样让学生也经历了“推敲”的过程。

而令我感到欣慰的是:

平时课堂上从来不专心听讲的一个小男生,居然也悄悄地举起了手,我庆幸当时没有忽略了他。

虽然他表达的那个不够完整,语意不是很明确,但我知道,在这节课中,他真的全身心的投入进去了,并且思考了。

所以,在反思这节课的同时,让我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精心设计每一节课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是要关注所有的学生,真正的让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有不同的感受,有不同的收获。

让自己成为一名“推敲”型的教师!

推敲教学反思6

《推敲》这个故事非常有趣,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为了斟酌诗中的一个字眼儿,不知不觉闯入韩愈的仪仗队中。

当韩愈弄清真相后,与贾岛一起思考,并由韩愈最终决定,从此“推敲”的故事流传下来。

课文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中,我结合文本内容和学生实际,多渠道让学生感悟“推敲”的好处。

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刚上课,让学生做做推门与敲门的动作,让他们感知“推”“敲”的不同含义。

二是引导学生观察贾岛敲门的插图,让他们感受月夜的宁静以及贾岛的礼貌,感悟出与环境、人物、事实相符合的是“敲”字。

三是让他们朗读思考韩愈说的话讲了几层意思,讲了用“敲”字的几点理由。

同时,为了让学生正确理解“推敲”的含义,认识到贾岛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创作态度,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抓关键词句。

我们都知道,正确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写了贾岛为了诗中的一个字是怎么想、怎么做的,是本文的重点段落。

我引导学生抓住“一边……一边……”、“吟哦”、“想起”、“觉得”、“不够妥帖”、“或许”、“更恰当些”等词语来体会贾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通过比较句子来感受贾岛斟酌文字时入迷的样子。

2、用表演促理解。

文章第三自然段是重点,为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贾岛严谨认真的创作态度,除了做好上面的第1点外,我还让学生参与表演,小组推选一名学生当贾岛,其他同学出点子,想细节,把贾岛一边吟哦,一边做推门、敲门的动作表演到位。

为了把贾岛当时入神的样子演好,学生练得特别认真,甚至有的同学甘愿做贾岛的毛驴。

学生在边学边演中兴趣浓厚,演得开心,学得灵活,记得牢固,课堂变得情趣盎然。

推敲教学反思7

一、教材简析、教学目的要求及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关注教材:

《推敲》是国标本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课文主要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内容很明确,太直白了,教什么是教学的难点。

1.《推敲》这篇课文是一则“文学典故”,典故的来龙去脉,推敲的意思很明确有什么好教的呢?

2.拿到教材觉得教学着力点也就是文中一些词的推敲。

课后第三题的三个,文中找、摸、吟哦、斟酌。

把握结构,讲讲故事。

最多课外拓展品析词语。

学生通过工具书,多读课文都能解决。

当时觉得教学停留在文字的表面。

试教两次最大的收获是文章结构认识、概括故事,讲故事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其他没什么可教

好在身边有名师。

帮助我对文章有新的认识:

韩愈的理由充分,但学生未必读懂,值得玩味;这篇文章是典故,体裁是叙事性文章,教什么:

了解梗概,抓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课标中的),同时关注高段阅读要求:

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阅读中揣摩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同时关注单元教学主题:

故事

8.成语故事

9.推敲

10.嫦娥奔月

12.伊索寓言

关注:

第八课练习一:

朗读课文,背诵画龙点睛

第九课练习一:

朗读课文,讲讲这个故事

第十课练习一:

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第十二课练习一:

朗读课文,选一两个你喜欢的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

这样教学思路逐渐呈现:

流程:

立足学校教学要求,教学前置,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要求学生充分预习,教师一课时完成文章教学,课前有检查,课尾声有练习。

教学目标:

字词教学:

检查交流貌、斟酌

交给讲故事方法

揣摩表达方法,推敲的方法:

发现问题反复思考多角度考虑请教他人

教学内容安排

检查预习:

生字词检查

整体把握讲故事

1.抓故事梗概,提高概括能力

2.讲故事,内化教材语言

深究如何推敲——韩愈话语是突破口。

推敲韩愈语言,完成课后练习

带问题离开课堂,继续推敲!

推敲教学反思8

课文是关于“推敲”一词来历的典故。

故事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为了斟酌诗句中的一个字,不知不觉地冲撞进韩愈的仪仗队,当韩愈弄清真相后与之一起思考,并由韩愈敲定,从此,“推敲”的故事得以流传下来。

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以问促读,自主诵读。

在简单的复习导入课题之后,我便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2-7自然段,然后同桌讨论以下填空题:

(1)贾岛去(),不巧(),贾岛()写下了()这首诗。

(2)返回长安途中,他对诗中()这个字犹豫不决,不知不觉()。

(3结果他冲撞了(),和()商量了起来。

(4)韩愈认为还是用()好,理由是:

一、();二、()。

这样让学生自主诵读故事,在整体感知故事的基础上,仔细研读故事内容。

二、抓住关键语句,品读感悟

学习第2自然段时,我紧紧抓住“拜访”一词。

让学生通过朗读下面的两句话,抓住“找了好久”、“才摸到”、“沉睡”等词,感悟贾岛对李凝的尊重之情以及诚意,同时感悟出两人的友谊非同一般。

再请学生联系《寻隐者不遇》这首诗,学生能感受到它们是相通的。

课文第三自然段写了贾岛为了诗中的一个字是怎么想、怎么做的,是本文的重点段落。

我让学生根据“想起、觉得、不够妥帖、或许、更恰当些”等词语来体会贾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通过比较句子、看图想词语来感受贾岛斟酌文字时如痴如醉的样子。

三、创设情境,以演促悟,注重口语训练。

学习贾岛专心推敲诗句一段时,我先让学生默读,圈出表现贾岛认真推敲的句子,认真读一读,想象当时的情景。

接着指名一大胆的男生进行即兴表演,让其他学生担任长安街百姓的角色。

同时组织学生评议表演,指出优缺点,力求让表演入情入境。

表演中,学生大笑,心情充分放松。

时机成熟,我做起了采访者:

“各位父老乡亲,你们在笑什么呀?

”学生马上心领神会,说出了笑的原因。

当学完下一个自然段时,再问:

“各位,现在,你们知道了事情的真相,还觉得贾岛可笑么?

为什么?

”课堂上,通过营造宽松的交际氛围,就能使学生进入逼真的教学情境,他们的心灵就能得到解放,表达也就灵动起来。

四、深入浅出,渗透知识点

文章有一个知识点是关于“反衬”手法的运用。

韩愈认为用“敲”好的第二个理由是“用‘敲’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

”我问学生为什么用“敲”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

生心中有数,但说不出来。

我便问学生:

“文中还有这样的用法吗?

”学生立即饶有兴趣地思索起来,然后集体讨论出:

1.“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而“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

”2.韩愈出场,“行人、车辆纷纷避让”而“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斟酌得很投入,已经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

”3.韩愈见贾岛冲撞自己的仪仗队质问他,后来知道原因后,也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我见学生已经理解“反衬”的用法,时机也成熟,便相机点拨:

“古人很讲究字韵,“推”(tuī)的韵母是“ui”,“敲”的韵母是“ɑo”,当然后者读起来要响亮些。

月夜的“宁静”是无声的,而”敲”字读得响亮,用有声衬托无声,这叫反衬,更显环境的安静。

五、拓展延伸,学会推敲

我把课后第4题的’练习适时地穿插到课堂中,从推敲文中的词语入手,教给学生推敲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学以致用。

学完课文,我还尝试让学生推敲王安石的“绿”字之妙。

让学生比较“绿”与“到”、“过”、“入”等词,从而感觉到“绿”字写出了春风吹后江南水乡那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节课中,学生在边学边演中兴趣浓厚,演的开心,学的灵活,相信这样的教学情景也会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中。

推敲教学反思9

五年级语文上册《推敲》讲的是唐代诗人贾岛作诗琢字炼句的故事,因为这个故事,“推敲”从此也就成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

我教学时,当学生熟读感悟后,我设计了这么一道训练题:

在下面句子的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字。

春风吹()了树梢,吹()了小草,吹()了河水,吹()了杏树的花苞。

设计此项练习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像文中的贾岛一样潜心推敲。

几分钟后,高洁同学站起来说填“绿”,理由是:

春天来了,树梢发出了绿芽,小草叶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刚说完,黄昊也说填”绿”,理由是:

冬天小草是枯黄的,春风一吹,又焕发了新的生命力,而绿色正是植物的生命色。

还有几名学生也赞同这样填,但说法又与前面的两位学生不同。

仅仅一个“绿”字,学生就有几种不同的见解。

可见,学生的思维被充分地激活了。

这时,杨洋同学认为此处填“醒”较好,因为春天来了,熟睡了整个冬天的小草苏醒了,有了勃勃生机。

王重阳同学站起来高声说:

“我觉得填‘俏’更好,原句中已出现了‘吹绿’‘吹皱’‘吹鼓’等词语,‘吹俏’,既避免了重复,又把小草当作人来写,一个‘俏’字把小草写活了。

”显然,他已经历了一个“推敲”。

学生的独特见解让我欣喜。

最后,我告诉同学们:

“每个人对语义的理解常常会不同,所以不管用哪个词,只要它能表达出你们的真实感情,都是合适的。

而最重要的是我们经历了一个反复推敲的过程。

学生通过读故事,体会了诗人写诗时对运用字词的认真态度,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推敲”的过程,他们异彩纷呈的回答,带给我不一样的精彩。

推敲教学反思10

《推敲》这个故事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为了斟酌诗中的一个字眼,不知不觉闯入韩愈的仪仗队。

当韩愈弄清真相后,与之一起思考,并由韩愈敲定,从此“推敲”的故事得以流传下来。

课文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1、抓住空白,合理拓展,适当延伸。

在教学“留诗会友”一部分时,薛主任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让我们跟随着他来到那个夜晚。

请大家慢慢地、轻轻地读第二自然段,在脑海中想像那情景,你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吗?

然后抓住“我看到贾岛正在沿着山路寻找李凝的家,他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一句中的摸,自读品味,对贾岛即兴写诗时的情景有所感悟,在此基础上拓展《题李凝幽居》让学生图文结合,理解诗文,既丰富了学生的积累,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尊重学生,注重体验。

在教学中,有这么一段: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薛主任让学生通过表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理解了重点词语的意思。

比如“吟哦”这个词语,在表演中有的学生快速地念了一遍诗,学生就提出了意见,“他口中念念有词做得不对。

课文中说贾岛在吟哦,吟哦的意思是有节奏的朗读诗文。

而且贾岛在认真的思考,应该念的慢一些,也可以反复念推和敲。

”我认为在具体的语境里理解词义才是真正的理解。

理解了重点词语,我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贾岛严谨的创作态度和钻研精神。

通过“他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推门、敲门的动作……不知不觉……”体会贾岛为了斟酌一个字眼是多么的认真啊!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以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3、朗读指导润物无声。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能变成学生和我们教师心目中的空中楼阁,我们应像薛主任一样,从每节课开始,从每次训练开始,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进行训练,我们学生的朗读能力才可能真正得到提高。

推敲教学反思11

《推敲》这篇课文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为了斟酌诗中的一个字,不知不觉闯进韩愈的仪仗队,当韩愈弄清真相后,与之一起思考,并由韩愈敲定,从此“推敲”的故事得以流传下来。

课文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造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前不久刚刚上了一节公开课,课后对这课的一些环节也作了回顾与反思。

片断一:

创设情境,梳理内容,整体把握。

师:

同学们,《推敲》是流行于文坛的历史典故,如果把它拍成一部电视剧,拍几集?

(学生自读课文2——7自然段)

生:

拍三集为宜,第一集访友留诗、第二集骑驴斟酌、第三集路遇知音。

生:

拍四集也可,第一集访友、第二集斟酌、第三集误闯、第四集“敲“好。

生:

拍五集也行,第一集留诗会友、第二集吟哦推敲、第三集痴迷误闯、第四集韩愈指点、第五集换“推”为“敲”。

……

师:

在短暂的时间内,就起了这些好听的名字,了不起!

起名字要依据课文情节,每个标题的字数要力求相等,名字中的文字要精炼、优美。

看看这些名字能否改得更精炼优美呢?

生:

讨论交流……

【反思:

莎士比亚说过:

“学问必须符合自己的兴趣,方才可得益。

”教学中创设拍电视剧这样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在浓浓的趣味中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自由划分段落,个性编写小标题。

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见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善于推敲的习惯和技能。

片断二:

抓住空白,合理拓展,适当延伸。

在教学“留诗会友”一部分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师: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让我们跟随着他来到那个夜晚。

(音乐起)请大家慢慢地、轻轻地读第二自然段,在脑海中想像那情景,你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吗?

(学生听着音乐,很投入地读着想着)

生:

我看到贾岛正在沿着山路寻找李凝的家,他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生:

我看到了山路很难走。

生:

我看到那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那夜晚宁静又美好。

生:

我听到贾岛清脆的敲门声。

生:

我看到小鸟被惊醒后,扑棱着翅膀叫着飞走了。

在此基础上,我投影《题李凝幽居》让学生图文结合,自读自悟。

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

【反思: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这里学生通过听音乐、自读品味,已经对贾岛即兴写诗时的情景有所感悟,在此基础上我拓展《题李凝幽居》让学生图文结合,理解诗文,既丰富了学生的积累,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片断三:

尊重学生,注重体验,发展个性。

在《推敲》一课的教学中,有这么一段: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

”教学中我与学生进行了这样的对话:

师:

大街上的人看到贾岛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

你觉得可笑吗?

生1:

我觉得不可笑,反而觉得很佩服他,因为他骑在毛驴上还在思考用哪个字更准确。

生2:

我也觉得不好笑,我从不知不觉这个词中感受到贾岛思考非常地投入。

生3:

我觉得贾岛字斟句酌的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我们平常写作文也应该像他这样去修改。

生4:

老师,我觉得贾岛他对自己安危太不负责了,他在大街上这样思考问题,要被撞了怎么办?

师:

这位同学真细心,贾岛这样确实太危险了,我们钦佩他的这种字斟句酌的精神,但对我们每个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更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安全。

【反思: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以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这个环节中学生4的回答是我课前所没有预料到的,他的感受是独特的,在这里他的体验得到了尊重,智慧得到了闪光,个性得到了张扬。

片断四:

把握目标,加强训练。

在教学“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访问)一个叫李凝的朋友……”一段时,我问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