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品德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761747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品德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班品德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班品德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班品德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班品德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中班品德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中班品德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中班品德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中班品德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中班品德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中班品德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中班品德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中班品德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班品德教案.docx

《中班品德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品德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班品德教案.docx

中班品德教案

中班品德教案

【篇一:

幼儿园中班教案60篇】

1.快乐的小脚丫

活动目标:

1、认识脚的主要部位和功能。

2、通过操作活动,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小脚。

活动准备:

1、足球、沙包等各种玩具2、练习册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引发幼儿的兴趣

1、我们每个小朋友身体上都有一双宝贝,它友爱带着我们到我们想去的任何地方,你们知道它们是谁吗?

猜不出来的小朋友,低头看一看就知道了。

二、引导幼儿探索脚的结构

1、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我们的小脚丫都有什么呀?

脚背,脚趾头,脚指甲、脚后跟

2、小朋友,请把你们的小脚丫伸出来,挠挠脚心,有什么感觉,

三、比较脚的异同

1、我们每个人的小脚丫一样吗?

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

快和你旁边的好朋友比比看吧。

2、通过观察讨论,了解脚的肤色、长短、宽窄、胖瘦等都有不一样的地方

四、游戏

1、夹物走

玩法:

请幼儿用双脚夹小沙包,向前走,也可以跳跃,但是如果丢掉小沙包就视为犯规

2、小脚跳跳跳,玩法:

小脚跳跳,然后伸出左脚来,再小脚跳跳跳,然后伸出右脚来

3、踢足球:

幼儿每两人一个足球,互相踢球。

五、总结

我们的小脚丫本领可真大,可是我们应该怎么样保护我们的小脚丫呢?

咱们的小脚这么重要,看来我们要快点穿上鞋袜,把它保护起来吧!

2.心情大不同

活动目标:

1、了解人的各种表情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

2、知道开心的笑有助于身体健康。

活动准备:

音乐:

《粗心的小画家》《找朋友》

不同的脸部表情教具、有笑、生气、害羞、发怒的表情

一个小朋友的面部轮廓图,贴有五官

幼儿用书、练习册

活动过程:

一、教师放《粗心的小画家》音乐,以谈话的形式引出活动的主题

1、教师:

丁丁是个粗心的小画家,他每次画画的时候总是很粗心。

瞧,老师这儿还有丁丁的一幅画,让我们看看他的画上都少了什么?

2、幼儿观察后答复下列问题,并与教师一起一边往画上贴五官,一边说说他们的作用。

二、利用教具引导幼儿了解各种表情(笑、生气、害羞、发怒。

1、教师拿着贴好的笑的表情教具,五官贴完了,大家看,小朋友是什么表情呀!

(笑了)

2、老师会变魔术,在他的脸上动一动。

看他现在怎么了(生气了)

3、看一看这个小朋友又是什么表情,害羞

4、小朋友的这个表情又是什么?

(发怒)

三、带领幼儿玩变脸的游戏,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笑会有助于身体健康

1、玩变脸

一个人做表情,大家猜。

玩法(开始时大家一起念儿歌,嘴角弯弯,眼睛弯弯,猜猜我的心

情怎么样?

小嘴嘟嘟,眉毛皱皱,猜猜我的心情好不好?

当儿歌念完后,一个人做表情,大家猜,一个人说表情,大家做。

玩法(游戏开始相同,只是在念完儿歌后,一个人说表情,大家做。

2、让幼儿看幼儿用书,仔细观察图片中小朋友的表情,并进行讨论

老师今天请来了很多很多好朋友,我们看看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看后讨论:

老师小结:

笑脸代表开心快乐,这样的表情是最漂亮的,我们大家都喜欢,开心地笑还会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对待好朋友都应该笑哦!

四、让幼儿听《找朋友》的歌曲做游戏,引发幼儿快乐的情感

我们一起来听歌曲做游戏,当歌曲开始时,你要去一个好朋友,在找到好朋友后要对好朋友做一个特别的表情,让朋友感到快乐。

3.上下楼梯不拥挤

活动目标:

1、学习上下楼梯的正确方法。

2、能遵守秩序,在上、下楼梯时注意安全,防止意外发生。

3、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小红花、幼儿儿歌

活动过程:

一、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了解上下楼梯的正确方法。

1、通过谈话的形式,引出活动主题。

师:

我们升上中班啦,我们从楼下走上楼要经过哪里呢?

(楼梯)上下楼梯,我们如果不注意的,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提示小朋友有秩序的答复老师的问题,学会倾听,发表与别人不一样的想法。

2、教师可是适当的讲述一些实例,加深孩子们对楼梯安全的重要性。

师小结:

因此我们上下楼梯一定要注意安全,要学会保护自己,也要保护身边的好朋友。

二、师幼共同讨论,学习上下楼梯的正确方法,懂得上下楼梯的道理。

1、讨论怎样上下楼梯最安全?

师:

开动脑筋想一想,上下楼梯我们应该怎么做才是最安全的呢?

2:

上下楼梯该走哪边?

(注意脚印,靠右行。

师:

上下楼梯的时候,我们应该往哪边走呢?

(4)小朋友走楼梯时该注意什么问题?

(一个跟着一个,不推也不挤。

师:

上下楼梯一定要注意安全,那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师小结:

上下楼梯一定要注意安全,看着小脚印,靠右边行走,一个跟着一个走,不推也不挤。

三、结合幼儿儿歌,加深对上下楼梯安全的认识。

1、教师念诵儿歌,幼儿仔细倾听。

师:

今天吖,老师还带来了一首关于上下楼梯的儿歌,小朋友们仔细听听,儿歌里是怎么说的?

儿歌:

《上下楼梯》

一二三四五六七,小朋友们上楼梯;

向右走呀不拥挤,一个跟着一个走;

小手扶着小栏杆,一级一级往上走;

七六五四三二一,小朋友们下楼梯;

向右走呀不拥挤,一个跟着一个走;

小手扶着小栏杆,一级一级往下走;

上楼梯呀下楼梯,安全第一要牢记!

师:

儿歌的名字叫什么?

儿歌里面都说了些什么呢?

师小结:

这首儿歌以后我们可以在上下楼梯的时候念一念,提醒自己上下楼梯应该需要注意的问题,你记住了吗?

三、游戏“小卫士闯关”。

判断对错,答对的幼儿奖励小红花。

1、跳着上下楼梯。

2、在楼梯上做游戏、追逐、蹦蹦跳跳。

3、下楼梯时,骑在扶手上往下滑。

4、下楼梯倒着走。

师小结:

小朋友都懂得了上下楼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了,一定要记住咯!

以后上下楼梯的时候,老师会好好的注意小朋友们,看哪个小朋友表现最棒,记住了老师说的话。

4.找相反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思维,理解相反的含义。

2、体验游戏的愉悦感,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3、能准确找出意义相反的事物,感知生活中有很多事物的特征是相反的。

活动准备:

1、实物:

箱子,皮球〔大小〕棍〔粗细〕线绳〔长短〕纯洁水瓶〔冷热〕书〔厚薄〕秤砣和泡沫〔重轻〕橡皮泥和石头〔软硬〕装木珠的饮料瓶〔多少〕

2、图片:

白天黑夜胖瘦上下睁眼闭眼笑哭

活动过程:

〔一〕、通过实物引导幼儿理解相反的含义。

1、出示奇妙的箱子引起幼儿兴趣。

2、通过箱子中的实物,幼儿观察发现其不同,并积极用语言表述。

皮球〔大小硬软粗糙光滑〕

小结:

像这样大和小、硬和软、粗糙和光滑意思反着的就叫相反。

〔二〕、游戏“找朋友”。

幼儿每人从箱子中摸一件物品,通过看、摸、掂等比较方式自主探索,自己发现藏在其中的相反面,找出与自己手中所拿物品相反的另一幼儿成为好朋友,并大胆积极的运用语言表达出来。

如:

我有一瓶热水,我有一瓶冷水,我的书薄,我的书厚?

?

〔三〕、图片游戏“找相反”

启发幼儿观察大图片,自己思考选出哪两个是反着的,并用身体部位适当表现。

〔四〕说相反:

“请小朋友想一想,在我们的周围,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是相反的?

”〔延伸:

你怎

样把坏事情变成好事情呢?

如把噪音变成好听的乐音,引导幼儿向积极方面进行换位思维〕

四、师幼互动游戏“说相反”,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孩子们听音乐变换方式出活动室〔如:

脚步轻重、快慢、等等〕。

5.捡果果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培养幼儿在唱歌时咬字清晰,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感受歌曲旋律,让幼儿初步感受京剧音乐,会用简易乐器为歌曲伴奏。

3、通过对故事主题的提升,培养幼儿从小养成老实的好品德。

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培养幼儿在唱歌时咬字清晰,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难点:

让幼儿初步感受京剧音乐。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简易乐器

活动过程:

1、律动《筷子舞》

2、练声

---请幼儿用正确的嘴形唱歌。

3、教师结合多媒体讲述故事

---故事里讲了谁?

干什么?

---教师设置悬念,“老师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儿歌,儿歌里会告诉我们答案?

---教师有节奏的念第一遍儿歌,请幼儿答复下列问题。

教师总结,提升故事的主题:

“小朋友从小做个老实的好孩子。

---教师有节奏的念第二遍儿歌,请幼儿用简易乐器伴奏。

---师生共念儿歌,练习节奏。

4、教师范唱歌曲,请幼儿倾听。

---“老师给这首儿歌编了一段美妙的旋律,你们听听看,跟我们以前学的歌曲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

---教师重点教唱歌曲中具有京调风格的两句,让幼儿充分感受并学会唱。

5、请幼儿再次倾听歌曲,能力强的幼儿跟老师一起唱。

---“请小朋友用筷子宝宝给老师伴奏?

6、延伸活动:

请全班幼儿一起演唱歌曲,并用筷子伴奏。

6.快乐你我他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验与人分享的快乐。

2、初步理解分享的含义,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和行为,能与同伴分享图书和食品等。

3、帮助幼儿学习用语言与同伴友好地交往。

重难点分析:

重点:

创设宽松的心理氛围,通过活动中真实的体验,初步培养幼儿分享的意识。

难点:

以如何引导幼儿理解分享的含义,学习用语言与同伴友好地交往,体验大家一起玩的快乐为难点。

活动准备:

1、课前指导大班幼儿排练情景表演“谁对谁不对”、故事《猪八戒吃西瓜》幻灯片。

2、准备表演道具:

小蝴蝶、小白兔、小猴、小猪头饰各一,玩具飞机、跳跳球各一。

3、每位幼儿自备一包食品。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找朋友游戏导入活动。

〔二〕展开:

1、幼儿任意找到朋友分成假设干组,教师分发准备好的玩具。

幼儿游戏,教师巡回观察。

2、教师组织幼儿坐好,与幼儿谈话并请幼儿说一说“你跟谁一组?

玩的什么玩具?

怎么玩的?

你喜欢跟小朋友一起玩吗?

”总结幼儿玩玩具时的具体情况。

“刚刚xx小朋友表现的真不错,她拿了玩具跟她们组小朋友一起玩,她们一起玩的真开心,小朋友说她做的对不对?

〔对〕那我们一起表扬表扬她;可是老师看见xx小朋友,拿了玩具之后是一个人再玩,并没有跟她们组的小朋友一起玩,小朋友说这样做好不好?

〔不好〕引导幼儿说出原因。

教师小结。

宇宙英雄奥特曼》给他,并说“你别哭了,这是我妈妈刚给我买的新书,你别哭了我给你看。

”小朋友说他做的好不好啊?

奖励该幼儿,加深幼儿的情感教育。

4、故事《猪八戒吃西瓜》引导幼儿讨论《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

猪八戒吃西瓜的行为对不对?

为什么?

他认识错误后是怎样说的?

你从中懂了什么道理?

活动结束:

与同伴分享自带的食品。

引导幼儿讨论,除了食品、图书还有哪些东西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分享〔玩具、画书?

?

〕。

教师小结:

自己有了好东西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心里才会感到充实和快乐;只有时时处处心里有他人,才会有很多好朋。

7.绕口令

活动目标:

1、学习绕口令,能清楚、准确地读准绕口令中的字音。

2、培养幼儿学习绕口令的兴趣。

活动准备:

绕口令录音、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理解内容:

教师引导幼儿阅读图书。

“老虎是怎样追小兔的?

“小兔想了什么方法来战胜大老虎?

2、解释绕口令:

教师用较快的速度朗诵绕口令,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师边讲解绕口令边提问:

“这首绕口令的名字叫什么?

“山上的老虎想干什么?

他是怎么做的?

“山下的小兔想了一个什么方法躲过了老虎?

“你觉得绕口令中的哪几个字不容易读清楚?

绕口令中的哪几句话容易读错?

3、幼儿学说绕口令:

重点学说难念的字与易读错的句子。

幼儿分小组接龙朗诵绕口令。

【篇二: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小老鼠和泡泡糖》

学情分析:

中班幼儿喜欢动物,模仿力强,对音乐节奏也有了初步的理解能力,4——5岁又是游戏活动的黄金时期,针对幼儿这一心理发展特点,我选择了中班下册主题五“奇妙动物”中的一节音乐游戏《小老鼠和泡泡糖》,中班优质音乐课教案:

《小老鼠和泡泡糖》。

小老鼠幽默、诙谐的动物形象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活动中通过活泼欢快的ab两段乐曲,形象地表现出小老鼠跑、看、拽等各种动作,并通过模仿老鼠偷偷走、拽泡泡糖、被猫吓到有趣的内容,让幼儿感受活动的无限乐趣。

活动目标

1、能根据乐曲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走、左右张望的动作。

2、尝试夸张地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表情和动作.

3、知道泡泡糖会破坏我们的环境,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生活中了解泡泡糖有粘性的特点。

2、音乐课件、图谱。

3、老鼠头饰、老鼠洞。

活动重难点:

1、重点:

幼儿根据音乐合拍地做小老鼠走、东张西望的动作表演。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让幼儿根据音乐合拍做小老鼠走对中班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也失去了小老鼠诙谐动物形象的特点,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我将活动重点放在能根据音乐合拍做小老鼠停下来东张西望的动作表演〕

2、难点:

尝试夸张地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表情和动作.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设置悬念激发幼儿兴趣

师:

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礼物〔教师出示右手〕这是什么?

〔泡泡糖〕你们吃过泡泡糖吗?

吃完的泡泡糖拿在手里有什么感觉?

〔粘粘的〕看这是谁呀?

〔教师出示左手小老鼠〕小老鼠和泡泡糖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

小朋友想不想知道?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讲的就是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二、基本部分

〔一〕、通过故事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内容,〔播放音乐〕

师:

听完了音乐小朋友猜猜小老鼠和泡泡糖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小朋友想了这么多有趣的故事?

那小老鼠和泡泡糖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

〔播放音乐动画,教师简单讲故事〕

老鼠妈妈睡着了,小老鼠偷偷跑出来玩,它怕被猫发现,跑几步就停下来左看看右看看,突然它踩到一个粘乎乎的东西,哎呀!

它拽呀拽!

可是越拽越长,粘到手上、头上、腿上到处都是,最后像绳子一样把自己捆了起来,喵,不好了猫来了,小老鼠吓的叽里咕噜地滚回了家。

师:

听完了故事小朋友来说一说故事讲了什么?

〔幼儿答复〕

原来小老鼠趁妈妈睡午觉偷偷出来玩,小老鼠在出来玩的时候是怎样走的呢?

这次我们边听边看.

〔二〕、出示图谱完整听音乐,帮助幼儿理解音乐节奏,学做动作

1、随图谱完整听音乐,感知音乐节奏。

2、引导幼儿分段学做动作

师:

原来小老鼠是在妈妈睡觉时偷偷出来玩的,怎样是偷偷地走?

〔幼儿模仿〕为什么要偷偷的?

〔怕猫〕它怕被猫发现所以呀“小老鼠东走走西看看”,谁来表演一下小老鼠?

〔幼儿模仿〕刚刚我们表演了小老鼠的走,那看看谁来学学?

〔幼儿表演〕

师:

哦,原来小老鼠走路的步伐是这样的“小老鼠东走走西看看”〔教师师范小老鼠走的节奏〕小老鼠东走走西看看是向一个方向看还是向两边看?

〔两边看〕那它是边走边看还是走几步停下来看?

在说哪个字的时候停〔引导幼儿按节奏做动作〕在说西的时候用不用看?

看了几次〔两次〕谁来走走看?

好,我们先坐在椅子上试试!

小老鼠走了几遍?

我刚刚发现有的小老鼠走得太快了,这样很容易被猫发现,再来看看小老鼠是怎样走的?

好,现在我们起来走走看!

〔老师唱旋律幼儿做动作〕

师:

它走呀走,呀!

小老鼠踩到了粘粘的东西,哎呀!

是什么呀?

哦,是泡泡糖,小老鼠脚踩到泡泡糖会怎样?

那可怎么办?

谁来学学使劲拽?

〔幼儿做动作〕我们一起拽拽看!

师:

每只小老鼠都很用力,可是这个泡泡糖太粘了,被小老鼠拽的很长很长,到底有多长呢?

小耳朵仔细听好了:

拽————啪!

怎么回事?

我们一起来使劲拽〔引导幼儿夸张的做拽的动作〕

师:

猫来了。

〔老师模仿赶紧跑回家〕

〔三〕、幼儿随音乐表演

1、第一遍表演〔坐在小椅子上〕

师:

刚刚小朋友做的都很形象,在出来走的时候都知道停下来看看,拽泡泡糖的时候也用力把泡泡糖拉的很长很长,下面我们一起来听音乐,小朋友在小椅子上学学小老鼠,我要看看哪只小老鼠最机灵。

2、第二遍表演〔把小椅子当洞〕

师:

想不想玩这个游戏?

这里有好多小老鼠,赶快找一个你喜欢的带上吧!

李老师来当一只大老鼠,老鼠宝贝们,我们现在一起来玩这个游戏,走的时候要注意停下来看看,别被猫发现啊!

我们用小椅子来当我们的家吧!

师:

听音乐!

注意哦!

妈妈没睡着不能出去玩。

〔引导幼儿注意前奏〕

3、第三遍表演:

引导幼儿夸张的表演拽的动作〔钻山洞〕

师:

有没有被猫捉住啊?

你们真是太聪明了,刚刚我发现有的小老鼠拽的力气可真大啊,谁还能用更大的力气来拽泡泡糖,你觉得使劲拽泡泡糖的时候表情应该是什么样的?

这回我们要用最大的力气把泡泡糖拽下来好吗?

这次大老鼠带你们去洞里玩吧?

到洞里玩的时候可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推不能挤,做一只文明的小老鼠好吗?

〔再次强调前奏:

音乐会告诉我们老鼠妈妈什么时候睡着了〕

4、第四遍

【篇三:

幼儿园中班教案】

一、活动目标:

通过玩沙包游戏,训练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提高独立思维能力,培养遵守纪律的好品德。

二、活动准备;设计活动场地:

在场地中摆上各种活动器械。

人手一只沙包、录音机一台、轻松活泼的磁带一盘。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队形队列练习;一路纵队走、一个大圆走、十字开花走、八路纵队走等。

幼儿自由玩沙包。

〔二〕基本部分引导幼儿把沙包放在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如头顶上、肩膀上、手心上?

?

等〕然后从场地中摆的各种活动器械上走过,使沙包不掉到地上。

玩沙包比赛:

要求幼儿把沙包放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在活动器械上走,每走过一遍要换一个地方放,如第一次放在肩上,第二次就要放在头上等,看谁的方法多谁就是第一名。

游戏“带着沙包走小路”幼儿分成八组,每组前面放五个沙包,间距一米。

游戏开始,每组第一位幼儿手拿沙包从第一个沙包起,把一个沙包放在身体任何一个部位,快速走过去,再快速走回来,把沙包交给第二位小朋友,这样依次进行。

重复游戏时,沙包放的地方每次都不能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