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783851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docx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docx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2017年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总13页)

2017年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摘要

一、项目概况

(一)立项背景及目的

《昆明市财政局昆明市林业局关于下达2017年第二批中央财政林业改革发展资金昆明市级部分的通知》(昆财农[2017]176号)下达了400万元资金额度,为了用好这笔钱,我局积极与省林业厅、市林业局沟通请示,结合保护区实际及征求相关专家意见,最终启动了云南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2017年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

通过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的实施、科研监测及宣教体系建设、保护区管理机构能力建设等内容的实施,实现湿地生境及湿地生态功能的恢复,充分发挥保护区的保护职能,提高保护区各种生态功能的作用,提升周边社区群众的保护意识,提高管理保护能力,逐步建立集保护、科研、科普宣教、展示人与自然和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开放型保护体系。

最终实现维护和恢复保护区内亚高山沼泽化草甸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保护好黑颈鹤及其栖息地。

(二)预算收支情况

项目年度预算安排400万元,资金来源均为2017年第二批中央财政林业改革发展资金,资金及时到位,到位率100%;经费支出严格执行各项财务管理办法,财务核算规范,严格按照《云南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2017年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实施方案》及《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2017年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实施方案批复表》开支标准、开支范围进行开支,做到专户管理、专款专用。

整个项目实施期限为2017年9月-2018年11月。

截止2017年11月30日共计支出2204299元。

项目支出严格按实施方案编制要求施行,现按建设名称及内容对资金支出情况说明如下:

1、管护队伍建设:

支付2017年9-12月聘用10名管护人员工资88000元。

2、

2、黑颈鹤及湿地保护工程支出647072元,其中:

实施确标定界(界碑、界桩、功能区桩)工程323752元,巡护道路维修310400元。

3、湿地恢复工程支付357140元,其中:

实施大白龙海子生态坝建设320140元,人工筑土坝12座37000元。

4、科研监测工程支付576369元,其中:

购买监测设备支出324369元,监测能力建设支出252000元。

5、科普宣教工程支出216295元,其中:

标牌及科普栏设计制作安装费138680元,社区宣教培训费57565元,自然保护知识手册制作费20100元。

6、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支出292945元,其中:

专家咨询费2945元,实施方案编制费160000元,界碑界桩测量设计费130000元。

7、项目运行费支出26478元,其中:

建设单位管理费6478元,项目设计费20000元。

二、评价结论

根据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规定的内容,经自我综合评价,管护局2017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总分值100分,实得100分,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为“优秀”。

三、经验、问题和建议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1.分解工作,明确责任。

各个项目和工作明确到处室和具体人员。

2.规范项目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的管理,项目申报和资金拨付均遵循了相关制度规定,资金管理较规范。

(二)存在的问题

1.财务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管护局由于是新成立事业单位,没有专业性强或有一定业务经验的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只能用单位稍懂财务的人员勉强为之,导致会计业务的开展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2.项目实施还缺乏经验。

在项目的实施中,由于等待资金到位,导致有些工作没有早计划、早安排,导致资金支出缓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实施进度。

(三)建议和改进措施

1.加强项目实施进展。

鹤管局及时掌握各项目环节的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总体规划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2.单位应按项目实施计划及时申请资金,按项目进度办理结算手续并适时拨付相关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云南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2017年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立项背景及目的。

《昆明市财政局昆明市林业局关于下达2017年第二批中央财政林业改革发展资金昆明市级部分的通知》(昆财农[2017]176号)下达了400万元资金额度,为了用好这笔钱,我局积极与省林业厅、市林业局沟通请示,结合保护区实际及征求相关专家意见,最终启动了云南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2017年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

通过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的实施、科研监测及宣教体系建设、保护区管理机构能力建设等内容的实施,实现湿地生境及湿地生态功能的恢复,充分发挥保护区的保护职能,提高保护区各种生态功能的作用,提升周边社区群众的保护意识,提高管理保护能力,逐步建立集保护、科研、科普宣教、展示人与自然和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开放型保护体系。

最终实现维护和恢复保护区内亚高山沼泽化草甸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保护好黑颈鹤及其栖息地。

2.项目实施情况。

2017年实施项目情况如下:

1、完成管护队伍建设工作,2017年9月起聘请湿地管护人员10名,实现对保护区的全面巡护,实现全区域保护,杜绝破坏行为的发生;

2、完成界碑6座、界桩88个及功能区桩368个的埋设工作,制作安装9块标识牌,进一步明确保护区范围,同时明确各功能分区界限,发挥警示作用;

3、完成公里巡护道路的基础维护,提高巡护效率及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力;

4、完成10亩黑颈鹤食源基地建设,为黑颈鹤越冬提供充足食物;

5、完成大白龙海子生态坝方建设,完成人工筑土坝12座;

6、完成科研监测设备的采购工作(采购台式电脑6台、平板电脑3台、笔记本电脑1台、打印机2台、手持GPS4台、摄像机1台、数码相机1台、进口双筒望远镜5台、对讲机10台、投影仪1套、车载短驳电台1套、鸣声采录仪1套、自动气象站1套),为保护区监测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层;

7、开展实地监测工作,在保护区八个海子开展了1次鸟类监测、1次职务监测、1次水质监测、1次泥炭地监测,为保护区管理护提供科学依据;

8、完成科普标牌及科普栏设计制作工作(宣传牌2块、科普牌10块、警示牌10块、导向牌10块),完成1005人次的社区宣教培训工作,完成制作自然保护知识手册1005册,推广了湿地知识,提升了周边社区群众的保护意识,从而提高了管理保护能力。

3.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一)资金到位情况

昆财农[2017]176号《昆明市财政局昆明市林业局关于下达2017年第二批中央财政林业改革发展资金昆明市级部分的通知》下达了400万元资金额度。

(二)资金使用情况

整个项目截止2017年11月30日共计支出2204299元。

项目支出严格按实施方案编制要求施行,现按建设名称及内容对资金支出情况说明如下:

1、管护队伍建设:

支付2017年9-12月聘用10名管护人员工资88000元。

2、

2、黑颈鹤及湿地保护工程支出647072元,其中:

实施确标定界(界碑、界桩、功能区桩)工程323752元,巡护道路维修310400元。

3、湿地恢复工程支付357140元,其中:

实施大白龙海子生态坝建设320140元,人工筑土坝12座37000元。

4、科研监测工程支付576369元,其中:

购买监测设备支出324369元,监测能力建设支出252000元。

5、科普宣教工程支出216295元,其中:

标牌及科普栏设计制作安装费138680元,社区宣教培训费57565元,自然保护知识手册制作费20100元。

6、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支出292945元,其中:

专家咨询费2945元,实施方案编制费160000元,界碑界桩测量设计费130000元。

7、项目运行费支出26478元,其中:

建设单位管理费6478元,项目设计费20000元。

4.组织及管理情况。

项目年度预算安排400万元,资金来源均为2017年第二批中央财政林业改革发展资金,资金及时到位,到位率100%;经费支出严格执行各项财务管理办法,财务核算规范,严格按照《云南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2017年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实施方案》及《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2017年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实施方案批复表》开支标准、开支范围进行开支,做到专户管理、专款专用。

截止2017年11月30日共计支出2204299元,资金使用率55%。

因实施方案编制实施期限为2017年9月-2018年11月,有的项目已过了最佳的时间节点,有的按计划就是明年实施的项目。

余下1795701元资金转移到2018年支付。

(二)绩效目标。

1.总目标。

本项目通过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的实施、科研监测及宣教体系建设、保护区管理机构能力建设等内容的实施,实现湿地生境及湿地生态功能的恢复,充分发挥保护区的保护职能,提高保护区各种生态功能的作用,提升周边社区群众的保护意识,提高管理保护能力,逐步建立集保护、科研、科普宣教、展示人与自然和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开放型保护体系。

最终实现维护和恢复保护区内亚高山沼泽化草甸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保护好黑颈鹤及其栖息地。

2.年度目标。

通过对各项目内容的实施,实现湿地生境及湿地生态功能的恢复,充分发挥保护区的保护职能,提高保护区各种生态功能的作用,提升周边社区群众的保护意识,提高管理保护能力,使保护区内亚高山沼泽化草甸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黑颈鹤栖息环境进一步改善。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通过开展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绩效评价,全面了解项目管理过程是否规范、产出目标是否完成以及效果目标是否实现等方面的内容,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为项目在以后年度开展提供可行性参考建议。

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项目预算编制的全理性、成本支出的真实性和控制有效性,评价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为以后年度编制项目预算、选择项目实施主体等提供参考依据。

(二)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制定过程。

1.前期调研。

根据昆明市财政局和昆明市林业局要求,单位成立绩效考评工作小组,考评工作小组在昆明市林业局指导下负责本单位具体的绩效考评工作。

同时,组织本单位各项目负责人准备2017年项目实施情况的相关材料,按年初报的各项指标体系和年终各项指标体系完成情况认真作出自评报告。

2.研究文件。

根据《昆明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17年度市本级预算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昆财绩〔2018〕56号)、《昆明市林业局关于开展2017年度市本级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昆林办〔2018〕26号)和《昆明市财政局昆明市林业局关于下达2017年第二批中央财政林业改革发展资金昆明市部分的通知》(昆财农〔2017〕176号)文件要求,对2017年湿地保护与恢复的整体支出、项目支出绩效进行评价分析。

3.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数量指标。

聘请管护人员10人,100℅全部到岗就位;完成10亩黑颈鹤食源基地建设,完成率100℅;完成界碑6座、界桩88个及功能区桩368个的埋设工作,制作安装9块标识牌,,完成公里巡护道路的基础维护,完成大白龙海子生态坝方建设,完成人工筑土坝12座,完成率100℅;完成科研监测设备的采购工作(采购台式电脑6台、平板电脑3台、笔记本电脑1台、打印机2台、手持GPS4台、摄像机1台、数码相机1台、进口双筒望远镜5台、对讲机10台、投影仪1套、车载短驳电台1套、鸣声采录仪1套、自动气象站1套),完成率100℅;开展了1次鸟类监测、1次职务监测、1次水质监测、1次泥炭地监测工作,完成率100℅;完成科普标牌及科普栏设计制作工作(宣传牌2块、科普牌10块、警示牌10块、导向牌10块),完成1005人次的社区宣教培训工作,完成制作自然保护知识手册1005册,完成率100℅。

(2)质量指标。

管护人员100%全部到位,相关建设完成率100%,设备采购完成率100%,宣传覆盖率高,开展鸟类、植物、水质、泥炭地监测并出了监测报告。

(3)时效指标。

2017年预计完成项目12月31日前均全部完成。

(4)成本指标。

控制成本,合理利用资金。

(5)社会效益指标。

减少水土流失,有效遏制了破坏林地湿地等违法行为率达到100%。

(6)生态效益指标。

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的到有效保护。

(7)可持续影响指标。

湿地增加,黑颈鹤数量稳步增加,保护区周边群众的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增加。

(8)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人民群众满意度大于90%。

(三)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方法

1.绩效评价原则。

一是科学规范原则。

绩效评价注重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严格执行规定的程序,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二是公正公开原则。

坚持客观公正,标准统一、资料可靠,依法公开并接受监督。

三是分级分类原则。

绩效评估由各级财政部门、相关单位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分类组织实施。

四是绩效相关原则。

绩效评价针对具体支出及其产出绩效进行,评价结果应清晰反映支出与产出绩效之间的紧密对应关系。

2.绩效评价方法。

目标效益分析法和公众评判法。

(四)绩效评价实施过程

1.数据填报和采集。

专项资金到位后我们立即制定并按照《云南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2017年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实施方案》及《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2017年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实施方案批复表》开支标准、开支范围进行开支,做到专户管理、专款专用。

纳入政府采购的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了询价招标采购和协议供货方式采购。

项目实施期限为2017年9月-2018年11月,总投入400万元,2017年实际支出2204299元。

严格按照项目管理、财务内控制度执行。

2.社会调查。

2017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社会公众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情况,社会满意度达92%。

3.数据分析和撰写报告。

根据项目实际完成情况,结合2017年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共性指标体系,进行数据分析并撰写报告。

(五)本次绩效评价的局限性。

因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实施期限为2017年9月-2018年11月,部分项目2018年才开始实施,不能全面的对整个项目进行绩效评价。

三、评价结论和绩效分析

(一)评价结论。

1.评价结果。

根据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规定的内容,经自我综合评价,管护局2017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总分值100分,实得100分,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为“优秀”。

2.主要绩效。

一是聘请湿地管护人员,实现对保护区的全面巡护,实现全域保护,杜绝破坏行为的发生;二是加强保护区管护局的基础设施与设备建设,加强人员培训,从而提高管理保护能力;三是通过退化湿地地形恢复整理、水系连通、生态坝建设及边坡治理等湿地恢复工程,实现湿地生境、湿地水文及湿地生态功能的恢复;四是通过黑颈鹤食源地基地建设,保障黑颈鹤食物来源,维持其种群稳定,同时解决黑颈鹤觅食与社区群众耕作的矛盾;五是通过界碑、界桩及功能区桩的埋设,对保护设施进行更新和维护,明确保护区范围及各功能分区界限,发挥警示作用,同时开展巡护道路的基础维护,提高巡护效率及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六是完善保护区监测体系,开展鸟类、植物、水质及泥炭地的全面监测,建立黑颈鹤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实时监测,从而有效评估生态环境质量及项目成效,为保护区管理提供科学数据;七是完善标牌体系建设,推广湿地知识,提升周边社区群众的保护意识。

(二)具体绩效分析。

对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逐项进行分析、评价并打分,详情见2017年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共性指标体系框架。

四、成本效益分析。

有效保护了黑颈鹤及其栖息地。

维护和恢复保护区内亚高山沼泽化草甸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

经济效益:

有效保护了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土地及森林资源,创造有利条确保黑颈鹤能平稳越冬,使黑颈鹤数量稳步增加;同时,对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巡护道路维修,在方便周边村民的同时,也节约了周边村民的务农成本。

社会效益:

保护了森林健康持续发展、保护保护区水土流失,有效遏制了破坏林地湿地等违法行为,进而维护了保护区和谐稳定。

生态效益:

减少了对保护区森林资源破坏,美化绿化了保护区环境,进而提升了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1.分解工作,明确责任。

各个项目和工作明确到处室和具体人员。

2.规范项目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的管理,项目申报和资金拨付均遵循了相关制度规定,资金管理较规范。

(二)存在的问题;

1.财务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管护局由于是新成立事业单位,没有专业性强或有一定业务经验的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只能用单位稍懂财务的人员勉强为之,导致会计业务的开展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2.项目实施还缺乏经验。

在项目的实施中,由于等待资金到位,导致有些工作没有早计划、早安排,导致资金支出缓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实施进度。

(三)建议和改进措施。

1.加强项目实施进展。

鹤管局及时掌握各项目环节的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总体规划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2.单位应按项目实施计划及时申请资金,按项目进度办理结算手续并适时拨付相关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云南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2017年4月19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