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复习讲义必修一.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785642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87 大小:1.8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复习讲义必修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高中生物复习讲义必修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高中生物复习讲义必修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高中生物复习讲义必修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高中生物复习讲义必修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高中生物复习讲义必修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7页
高中生物复习讲义必修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7页
高中生物复习讲义必修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7页
高中生物复习讲义必修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7页
高中生物复习讲义必修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7页
高中生物复习讲义必修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7页
高中生物复习讲义必修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7页
高中生物复习讲义必修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7页
高中生物复习讲义必修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7页
高中生物复习讲义必修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7页
高中生物复习讲义必修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7页
高中生物复习讲义必修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7页
高中生物复习讲义必修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7页
高中生物复习讲义必修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7页
高中生物复习讲义必修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7页
亲,该文档总共8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复习讲义必修一.docx

《高中生物复习讲义必修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复习讲义必修一.docx(8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生物复习讲义必修一.docx

高中生物复习讲义必修一

高中生物复习讲义(配人教版教材)

必修一:

分子与细胞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1节生物圈到细胞

【教学过程】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什么是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病毒外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构成。

细胞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种细胞有所差异,但都具有细胞膜(细胞的边界)、细胞质(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和细胞核(或者拟核,是遗传物质的主要存在场所)。

2.细胞生物和非细胞生物包括那些?

(1)细胞生物:

根据组成生物个体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2)非细胞生物:

只有病毒,包括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微生物病毒(也叫细菌病毒或噬菌体)

3.病毒有哪些特征?

(1)概念:

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或仅由蛋白质构成(如朊病毒)的非细胞形态的靠寄生生活的生命体。

(2)病毒特征:

①个体微小,结构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核酸构成),没有细胞结构;

②只含单一核酸(只有DNA或者只有RNA,并且以这种核酸为遗传物质,如艾滋病毒、流感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等内部核酸为RNA,遗传物质就是RNA,称为RNA病毒,而噬菌体、天花病毒等内部核酸为DNA,遗传物质即为DNA,称为DNA病毒);

③专性活细胞内寄生(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

(3)病毒的繁殖过程(以T2噬菌体为例):

①吸附(亲代噬菌体吸附到大肠杆菌的表面)

②注入(亲代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到大肠杆菌内部,并整合到大肠杆菌的DNA上)

③合成(在大肠杆菌内部以亲代噬菌体的DNA为模板,利用大肠杆菌内的物质和能量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并经转录和翻译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④组装(利用合成的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新的噬菌体)

⑤释放(子代噬菌体从大肠杆菌内被释放出来)

Q1:

病毒繁殖过程需要哪些条件?

答:

模板、原料、能量、酶、场所

Q2:

亲代病毒提供了哪些条件?

答:

亲代病毒只提供了其中的模板,而原料、能量、酶和场所都由寄主细胞提供。

4.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原因:

(1)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2)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以细胞为基本单位。

(3)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的生命活动。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以细胞生物为例):

1.生命系统都包括哪几个层次?

每一个层次的概念是什么,并举例。

结构层次

概念

举例

细胞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神经元、肌细胞、上皮细胞、血细胞

组织

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结在一起

神经组织、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

器官

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心脏、骨骼

系统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

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淋巴系统

个体

由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生物体

一只龟、一个人

种群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一定区域内同种龟的所有个体

群落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一定区域内龟和其他所有生物的种群

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一个池塘、一片草原

生物圈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

地球上只有一个生物圈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在不同生物中的体现。

(1)植物个体直接由根、茎、叶、花、果等器官构成,没有系统层次;

(2)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构成一个个体,没有组织、器官、系统三个层次。

3.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什么?

答: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结构层次。

4.研究生命系统层次有什么意义?

答:

从细胞到个体既体现了高等生物(多细胞)个体发育过程,又体现了生物进化过程。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教学过程】

一、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分类依据:

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

(1)真核生物类群:

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

(2)原核生物类群:

原核生物界(主要包括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另外还有衣原体和立克次氏体也属于原核生物)

2.原核细胞特点:

(1)原核细胞结构(以细菌为例,由内到外):

①拟核:

大型环状DNA分子,位于拟核区,是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结构。

Q1:

拟核与真核生物的细胞核相比有何不同?

答:

与真核生物细胞核相比,拟核的主要特点是没有核膜包被;与真核生物核DNA相比,拟核DNA不与蛋白质结合,不形成染色体。

Q2:

自然条件下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有哪些?

答:

通常只有基因突变,因为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而自然状态下的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是建立在染色体行为的基础上的;不过一些原核生物通过转化也可以实现基因重组,如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DNA可以通过转化进入R型菌体内,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在这个过程中在R型菌体内就发生了类似基因工程的导入重组载体的过程,属于基因重组。

②细胞质:

包括细胞质基质与细胞器。

△核糖体是原核细胞中唯一的细胞器;

△在细胞质中通常含有一些可自主复制的小型环状DNA分子,即质粒。

质粒常用来做基因工程中的载体。

除了原核生物,酵母菌中细胞质中也存在质粒。

Q1:

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就不能进行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这句话对吗?

答:

不对,原核生物虽然没有线粒体,但在细胞内存在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相关的酶以及必须的光合色素,所以依然能进行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③细胞膜:

与真核细胞细胞膜有相似的结构和功能。

④细胞壁:

几乎所有的原核生物都具有细胞壁(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原核生物细胞壁的成分为肽聚糖。

注:

青霉素是青霉菌产生的一种抗生素,常用来做杀菌消炎的药物,主要原因是因为青霉素可以作用于肽聚糖,破环原核生物的细胞壁。

(2)原核生物的主要特点:

①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②核糖体是原核生物中唯一的细胞器

3.真核细胞特点:

(1)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细胞质中除核糖体外有更多复杂的细胞器;

(3)有些生物也有细胞壁,但细胞壁成分与原核生物不同,如植物的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

4.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比较:

 类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一般为1~10μm)

较大(一般为20~30μm)

染色体

一个细胞只有一条DNA,与RNA、蛋白质不结合在一起

一个细胞有几条染色体,DNA与RNA、蛋白质结合在一起

细胞核

无有真正的细胞核,无核膜,无核仁。

有拟核

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

细胞质

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

细菌一般有质粒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多种复杂的细胞器

生物类群

细菌、蓝藻

真菌、植物、动物

二、细胞学说

1.细胞学说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实验1】显微镜的使用

(一)显微镜的结构(图示)

1.机械部分:

镜筒、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转换器、载物台、镜臂、镜柱、镜座

2.光学部分:

目镜(常用10×)、物镜(常用10×、40×、100×(油镜:

香柏油))、遮光器(上有5个大小不等的光圈,选用不同的光圈,通光孔的进光量不同,视野的亮度也不同)、反光镜(分平面镜和凹面镜两面,在光强不同的环境中使用)

3.判断目镜和物镜的方法:

无螺纹的是目镜,有螺纹的是物镜(物镜需通过螺纹固定在转换器上)

4.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判断:

目镜越短,倍数越大;物镜越长,倍数越大。

(二)制作和观察临时装片:

1.制作临时装片:

(1)用具:

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

(2)过程:

向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将处理好的材料放入清水中→盖盖玻片(用镊子夹住盖玻片一侧,使盖玻片倾斜30~45°,一侧先接触水,缓缓放下(防止产生气泡))

2.观察:

取镜→安放→对光→放置玻片标本→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收放

口诀:

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筒细观赏,看过低倍转高倍,九退整理后归箱。

(1)对光:

①目的:

使目镜、物镜在一条直线上。

②过程: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转动遮光器,使大光圈正对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调节反光镜,是指朝向光源,直至看到明亮的视野。

注意事项:

光线较暗时,应选用较大光圈和凹面镜;光线较强时相反。

(2)观察:

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

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然后换用高倍镜,因为低倍镜下看到的物象放大倍数小,但看到的实际面积大,容易找到目标,而高倍镜下看到的只是低倍镜视野中心部分。

低倍镜观察:

①把临时装片放在载物台上,材料要正对通光孔;

②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至物镜距离装片2~3mm为止(在这个过程中眼睛要看着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

③左眼注视目镜,同时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至看到物象为止,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物象清晰。

高倍镜观察:

①将要观察的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②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物象清晰。

(三)显微镜的相关问题

(1)显微镜成像特点: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放大虚像。

如物体形状为“p”实际观察到的物象是放大的“d”。

(2)显微镜放大倍数的含义是什么?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并且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的宽度或长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

面积放大倍数等于放大倍数的平方。

(3)物象偏移与移动实物方向的关系:

往哪偏往哪移

(4)低倍镜换高倍镜的操作注意事项:

①换用高倍镜之后,视野会变暗,此时可以通过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用凹面镜和大光圈)进行调节。

②换用高倍镜后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

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再换用高倍镜一般物象已经清晰或接近清晰,只需微调即可达到清晰,使用粗准焦螺旋调节范围太大,容易压坏玻片。

③从低倍镜换高倍镜时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中细胞数量的变化的关系。

△视野中为一行细胞:

显微镜放大倍数增加n倍,视野中细胞数目变为原来的1/n

△视野中充满细胞:

显微镜放大倍数增加n倍,视野中细胞数目变为原来的1/n2

表1:

高倍镜与低倍镜比较表

(5)视野中异物位置确定(目镜上、物镜上、标本玻片上)的程序:

第一步:

移动装片,异物移动,说明在装片上;移动装片,异物不动,说明在镜头上;

第二步:

转动目镜,异物移动,说明在目镜上;转动目镜,异物不动,说明在物镜上。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教学过程】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

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大体相同,即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

(一)根据作用划分:

1.最基本元素:

C

承载者各种生命活动的生物大分子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

多糖(储存能量的介质)、蛋白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酸(遗传物质)等都是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的种类),都是由许多基本的组成单位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的概念和特点),这些基本单位称为单体,这些生物大分子又称为单体的多聚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P33)。

2.基本元素:

C、H、O、N

干重和鲜重中含量都是最高的几种元素,几乎所有的生物大分子都由这几种元素组成。

3.主要元素:

C、H、O、N、P、S

六种元素的总含量超过了细胞鲜重的97%的元素。

(二)根据含量划分:

1.大量元素:

在细胞内含量在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

C、H、O、N、P、S、K、Ca、Mg。

2.微量元素:

在细胞内含量在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

包括:

Fe、Mn、B、Zn、Mo、Cu。

(三)细胞鲜重和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1.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O(65%)

2.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C(55.99%,在干燥过程中散失的水带走了大部分的O)

(四)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1.统一性和差异性的内容:

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够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为细胞所特有,这体现了生物界与无机自然界的统一性;

细胞与非生物相比,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又大不相同,这体现了生物界与无机自然界的差异性。

2.统一性和差异性的原因:

生物体总是和外界环境进行着物质交换,生物体体内的各种元素都来自于无机自然界,又把代谢废物以及尸体等归还于自然界,所以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

生物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时候是有选择性的,正是这种选择性造成了生物界与无机自然界中各种元素的含量的差异性。

(五)几种典型元素的作用:

每一种化学元素都有它们各自的重要作用,即使是含量极微的微量元素,也有其独特的作用,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

Fe:

Fe2+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如果体内缺乏会导致缺铁性贫血;

Mg:

Mg2+是构成叶绿素的重要成分,缺乏会导致叶片发黄;

B:

促进花粉管的萌发,缺乏会导致华而不实;

I:

I-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缺碘会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一)元素在细胞内的主要存在形式:

化合物

1.化合物的分类:

(1)无机化合物:

水、无机盐;

(2)有机化合物:

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2.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水(85%~90%)

3.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

蛋白质(7%~10%)

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教学过程】

一、相对分子质量

蛋白质与核酸、多糖一样,都是由许多基本单位连接而成,分子量超过1000,都是生物大分子。

二、蛋白质的结构

1.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C、H、O、N、(S)

其中C、H、O、N是所有氨基酸都具有的元素(C、H是氨基酸的基本骨架、氨基酸至少在氨基中含有一个N,在羧基中含有两个O),有些氨基酸如甲硫氨酸、半胱氨酸R基中含硫。

这决定了蛋白质的构成元素中至少有C、H、O、N,许多蛋白质还会含有S。

在各种生物大分子中,一般只有蛋白质中含S,所以S是蛋白质的特征元素,在生物实验中一般用S的同位素(35S)标记蛋白质,以区分于其他的生物大分子。

如赫尔希和蔡司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就利用了这一原理。

2.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氨基酸

(1)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2)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①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C)上(如果一个氨基酸上有多个氨基或羧基,多出的氨基或羧基一定在侧链基团(R基)上,这个氨基酸的碳原子上还连接一个氢原子(—H)和一个侧链基团(—R)。

②各种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3)氨基酸的分类:

①必须氨基酸:

生物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从环境中直接获取的氨基酸。

对于人,必需氨基酸有8种,分别是甲硫氨酸、缬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

可以将各种氨基酸第一个字连接起来谐音为“甲携(缬)来(赖)一(异)本(苯)亮色书(苏)”

②非必须氨基酸:

生物体自身能合成,不需要从环境中摄取的氨基酸。

3.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脱水缩合过程及各阶段物质的名称:

氨基酸(脱水缩合,核糖体上)→多肽(盘曲折叠形成特定空间结构,内质网上)→蛋白质(具有特定的生物学功能)

脱水缩合过程:

(1)场所:

①肽链形成:

核糖体

②空间结构:

内质网

(2)连接多条肽链的方式:

二硫键(两个巯(qiu)基之间脱去两个H形成)

(3)肽链与蛋白质的区别:

蛋白质有特定的空间结构,有生物学功能,而肽链没有空间结构,也没有生物学功能。

(4)蛋白质的变性与水解:

变性:

在强酸、强碱、高温和重金属作用下,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变性的蛋白质肽链中氨基酸序列不会改变。

水解:

在酶或其他条件作用下,蛋白质中肽链结合水分子断裂的过程。

4.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1)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时氨基酸数(n)、形成肽链数(m)、脱去的水分子数(x)、形成肽键数(y)、蛋白质水解时需要水分子数(z)的关系:

x=y=z=(n-m)

(2)设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N)的计算:

N=n×a-18×(n-m)举例:

某基因有x个碱基对,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多少(设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

答:

含有x个碱基对的基因每条DNA单链含有x个碱基,进行转录得到的mRNA最多有有x个碱基,则翻译得到的蛋白质肽链上有x/3个氨基酸。

进而得到该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

x/3×m-18×(x/3-1)

(3)氨基、羧基数目与氨基酸和相关元素数量计算:

①一条多肽链(非环肽):

至少(R基中不含氨基和羧基)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氨基数(羧基数)=R基中氨基数(羧基数)+1;

N原子数=氨基酸数+R基中N原子数(若N全部由氨基提供,则R基中氨基数=N原子数-氨基酸数);

O原子数=(氨基酸数+1)+R基中O原子数(若O全部由羧基提供,则R基中羧基数=[O原子数-(氨基酸数+1)]/2。

②m条多肽链(非环肽):

至少(R基中不含氨基和羧基)有m个氨基和m个羧基;

氨基数(羧基数)=R基中氨基数(羧基数)+m;

N原子数=氨基酸数+R基中N原子数;

O原子数=(氨基酸数+m)+R基中O原子数。

5.蛋白质的多样性:

(1)直接原因:

①肽链中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不同;②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2)根本原因:

基因的多样性

四、蛋白质功能:

(1)结构蛋白:

许多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如羽毛、肌肉、头发、蛛丝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2)催化作用:

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

(3)运输作用:

有些蛋白质有运输载体的功能,如血红蛋白能运输氧气,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中,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4)调节作用:

有些蛋白质起信息传递的作用,能够调节生命活动。

如各种蛋白类激素(由下丘脑、垂体、胰岛分泌的激素成分都是蛋白质)。

(5)免疫作用:

如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

【实验2】蛋白质的鉴定

1.原理:

在碱性条件下,Cu2+与肽键结合形成紫色化合物。

所以含有肽键的有机物都可以用此方法进行检测,如二肽、多肽、蛋白质。

2.试剂:

①组成:

A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②用法:

先加A液、再加B液

2.选材:

(1)选用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材料:

容易检测到蛋白质

(2)材料颜色较浅或白色最好:

材料如果颜色太深,本身颜色会干扰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生成的紫色,影响结果观察与判断。

(3)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B液不宜过多,过多的B液会与溶液中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絮状沉淀,影响实验结果观察。

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教学过程】

一、核酸概述

1.核酸分类:

脱氧核糖核酸,即DNA;以及核糖核酸,即RNA

2.核酸的元素组成:

C、H、O、N、P(由其基本组成单位结构式可得)

3.核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大于1000,是生物大分子

二、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核苷酸

(一)DNA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简称脱氧核苷酸)

1.脱氧核苷酸的结构:

1磷酸

1脱氧核糖(五碳糖)

1含氮碱基(四种):

A:

腺嘌呤G:

鸟嘌呤

C:

胞嘧啶T:

胸腺嘧啶

2.脱氧核苷酸的种类:

根据含氮碱基不同分为4种,命名为:

xx(含氮碱基)脱氧核苷酸

含氮碱基为A: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含氮碱基为G: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含氮碱基为C: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含氮碱基为T: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核糖核苷酸

1.核糖核苷酸的结构:

1磷酸

1核糖(五碳糖)

1含氮碱基(四种):

A:

腺嘌呤G:

鸟嘌呤

C:

胞嘧啶U:

尿嘧啶

2.核糖核苷酸的种类:

根据含氮碱基不同分为4种,命名为:

xx(含氮碱基)核糖核苷酸

含氮碱基为A:

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含氮碱基为G:

鸟嘌呤核糖核苷酸

含氮碱基为C:

胞嘧啶核糖核苷酸

含氮碱基为U:

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三)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的比较:

1.相同点:

①都是由1磷酸、1五碳糖和1含氮碱基构成;

②所含碱基中都有A、G、C。

2.不同点:

①脱氧核苷酸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核糖核苷酸的五碳糖是核糖;

②脱氧核苷酸特有的碱基为T,核糖核苷酸特有的碱基为U。

Ps.

①细胞生物(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体内有两种核酸(DNA和RNA),以DNA为遗传物质;

举例:

菠菜和大肠杆菌都含有2种核酸(DNA和RNA),所以有2种五碳糖(脱氧核糖和核糖)、5种碱基(A、G、C、T、U)、8种核苷酸(4种脱氧核苷酸和4种核糖核苷酸),但遗传物质都为DNA。

②病毒(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噬菌体)体内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含有DNA则以DNA

为遗传物质,称为DNA病毒,如噬菌体、天花病毒,含有RNA则以RNA为遗传物质,称为RNA病毒,如流感病毒、HIV、烟草花叶病毒。

举例:

T2噬菌体只含有DNA一种核酸,所以只有1种五碳糖脱氧核糖,而不含核糖,只有A、T、C、G4种碱基,而不含U,并且以DNA为遗传物质。

三、核酸的结构:

1.DNA和RNA结构:

DNA由两条脱氧核苷酸相互连接而形成的长链构成,呈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RNA由一条核糖核苷酸相互连接而形成的长链构成,通常为单链结构。

2.核苷酸之间连接的方式:

(1)DNA和RNA长链中的核苷酸以磷酸二酯键连接;

(2)磷酸二酯键由一个核苷酸3’碳原子(核苷酸中的五碳糖上与碱基相连的碳原子称为1’碳原子,之后依次为2’、3’、4’、5’碳原子)上连接的羟基(—OH)与另一个核苷酸5’碳原子上连接的磷酸基脱(—

)水缩合形成。

四、核酸的功能:

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内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实验3】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1.实验原理:

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

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将细胞染色,可以观察到DNA和RNA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

2.实验试剂:

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与细胞內液渗透压相同,可以保持动物细胞形态)、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吡罗红甲基绿染液(使用时现配)。

3.方法步骤:

4.实验结论:

真核生物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教学过程】

一、细胞中的糖类

1.作用: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2.分子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