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比例尺1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8142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0.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比例尺1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比例尺1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比例尺1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比例尺1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比例尺1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比例尺1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比例尺1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比例尺1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比例尺1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比例尺1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比例尺1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比例尺1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比例尺1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比例尺1教学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比例尺1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比例尺1教学设计

3.比例的应用

第1课时比例尺

(1)

【教学内容】

比例尺

(1)(教材第53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认识比例尺,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使学生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2.让学生经历比例尺的探究过程,体验从实践中学习的方法,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

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教学准备】

投影仪,比例尺不同的地图,机器零件纸,北京的平面图。

【情景导入】

教师:

前面我们学习了比例的知识,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呢?

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的教室有多大,它的长和宽大约多少米?

如果我们要绘制教室的平面图,若是按实际尺寸来绘制,需要多大的图纸?

可能吗?

如果要画中国地图呢?

于是人们就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

在绘制地图和其它平面图的时候,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再画在纸上,有时也把一些尺寸小的物体(如机器零件)的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再画在纸上。

不管哪种情况,都需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这就是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应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新课讲授】

1.比例尺的意义。

(1)教师讲解:

因为在绘制地图和其它平面图时,经常要用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我们就把它起个名字,叫做比例尺。

(板书: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有时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板书:

=比例尺)

图上距离是比的前项,实际距离是比的后项。

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最简整数比。

(2)教师出示地图,引导学生观察1∶100000000。

(3)组织学生议一议:

比例尺中的“1”表示什么?

“100000000”表示什么?

指名说一说:

“1”表示图上距离,“100000000”表示实际距离,也就是说图上1cm的距离表示实际距离100000000cm。

教师说明:

1∶100000000是数值比例尺,有时写成

(4)引导学生观察比例尺

适时讲解:

这是线段比例尺,表示线段的长度1cm是图上距离,50km是实际距离,也就是说图上距离1cm代表着实际距离是50km。

(5)教师用投影出示图纸。

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比例尺2∶1表示什么?

指名汇报:

2∶1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2倍。

教师小结:

在生产中,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在纸上。

这时比例尺的前项比后项大。

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

2.教学例1。

(1)教师出示教材第53页例1。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议一议:

什么是比例尺?

教师指名汇报,板书: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2.4cm∶120km

=2.4cm∶12000000cm

=1∶5000000

(2)巩固应用。

教师出示教材第53页“做一做”。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在小组中检查。

答案:

教材53页“做一做”:

2cm∶5mm=20mm∶5mm=4∶1

【课堂作业】

教材第56页练习十第1题。

答案:

第1题:

把数值比例尺改为线段比例尺,在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中,要把实际距离的单位改写成所要求的单位,即30000000cm=300km,所以应填300。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有什么感受?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1课时比例尺

(1)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

=比例尺

1∶100000000是数值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1cm∶50km

=1cm∶5000000cm

=1∶5000000

第2课时比例尺

(2)

【教学内容】

比例尺

(2)(教材第54页内容)。

【教学目标】

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重点难点】

1.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2.设未知数时应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比例尺的求法,有同学能简单说一说吗?

指名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板书: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新课讲授】

教学例2。

出示教材第54页例2。

指名读题,并说出题目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学生:

已知比例尺和地铁1号线的图上距离,求它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

教师启发:

因为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要求实际距离可以用解比例的方法来求。

学生思考并解答一下问题:

(1)这道题的图上距离是多少?

(板书:

7.8cm)

(2)实际距离不知道怎么办?

(用x表示,在7.8的下面板书x,并在它们中间画上分数线)

(3)因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要统一,所设的x应用什么单位?

(应用厘米)

(4)比例尺是多少?

写成什么形式?

(分数形式)教师板书解答过程。

解:

设苹果园站到四惠东站的实际距离为x厘米。

指定一名学生板演x的值,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教师强调单位互化的时候,注意0的个数不能写掉了。

师问:

这道题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

(可以用算术方法:

7.8÷

(5)巩固应用:

做教材第54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说出图中的比例尺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再用直尺量出图中河西村与汽车站的距离,然后计算出实际距离。

集体订正时,要注意检查学生是否把实际距离化成了米。

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他们用两种方法。

答案:

教材54页“做一做”: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cm∶600m=1∶60000,量得图中河西村与汽车站的距离是2cm。

解:

设河西村与汽车站两地的实际距离大约是xcm。

2∶x=1∶60000

x=120000

120000cm=1200m(求两地的实际距离也可以根据线段比例尺,直接用600×2=1200(m)

【课堂作业】

教材第57页第5题。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答案:

设上海到杭州的实际距离是x厘米。

x=17000000

17000000=17km

答:

上海到杭州的实际距离是17km。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2课时比例尺

(2)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

未知数→统一单位

第3课时比例尺(3)

【教学内容】

比例尺(3)(教材第56~58页第3~10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对比例尺的认识。

2.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重点难点】

把比例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投影仪。

【复习导入】

1.什么是比例尺?

比例尺1∶1000表示什么?

2.说说实际距离、图上距离和比例尺之间的关系。

【新课讲授】

1.教授例3。

(1)教师用投影出示教材55页的例3。

(2)组织学生讨论:

画出三家和学校的平面图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使学生明确:

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求出长和宽的图上距离。

(3)学生分组求出各图上距离,教师订正。

(4)组织学生画出平面图,并在全班交流。

2.巩固应用:

完成教材第55页“做一做”。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同桌间相互检查。

【练习讲授】

1.出示习题:

小明家要搬新家了,他特别高兴。

可是,他很担心新家离学校太远。

小明的爸爸按比例为他画了一幅图,并且告诉他旧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是900m。

小明量得新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是7cm,旧家到学校的距离是3cm。

同学们,你们能帮助小明算算新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吗?

(1)学生根据手中的图纸,分小组研究用什么知识来解答,然后合作计算出结果。

(2)学生汇报所在小组是怎样想的及利用了什么知识。

教师要求学生每说出一步算式要说出理由,并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求。

方法一:

运用比例尺。

900m=90000cm3∶90000=1∶30000

7×30000=210000(cm)=2100(m)

方法二:

运用倍比关系。

7÷3=

900×

=2100(m)

2.教师:

通过同学们的计算,我们知道了小明的新家距学校比旧家远了不少,但小明还是非常高兴的,因为小明的新家比旧家宽敞。

小明的新家按1∶200画出的户型图是这样的。

教师:

你能根据手中的图选其中的一间求出实际面积吗?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计算出结果。

(2)汇报求出卧室和卫生间的实际面积的方法。

(3)引导学生通过这道题发现在比例尺的应用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教材第56页练习十第4题。

教师:

这是一幅七星瓢虫的放大图,那么它的比例尺的后项应该是多少?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答案:

量得七星瓢虫的长度是2.5cm,2.5cm∶5mm=25mm∶5mm=5∶1。

4.教材第57页练习十第8题。

先组织学生独立练习,并在小组中交流。

答案:

3.6cm22.5cm9000km

5.教材第57页练习十第7题。

(1)教师用投影出示第7题。

(2)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3)小组合作讨论,指一名学生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解:

设兰州到乌鲁木齐在地图上的长是x厘米。

1900km=190000000cm

x∶190000000=1∶40000000

x=4.75

答:

地图上两地之间的长度是4.75cm。

6.教材第57页练习十第6题。

(1)组织学生分小组活动:

在自己准备的地图上,选取两个城市。

(2)组织学生量出两个城市在图上的距离。

(3)根据比例尺,算出两个城市的实际距离。

(4)小组交流,汇报。

7.教材第57页练习十第9题。

(1)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

①根据比例尺,算出篮球场长和宽的实际距离。

②画出平面图。

③相互展示。

8.教材第58页练习十第10题。

(1)学生拿出自己测量房屋地面的长和宽的实际距离。

(2)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使学生明确,先要确定比例尺,再计算出长和宽的图上距离,然后再画。

(比例尺要根据平面的大小来定)

9.教材第58页练习十第11题。

(1)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确定解题步骤。

(3)小组合作完成,并相互交流,这里用图上距离1cm表示实际距离200m比较合适。

(4)用投影展示学生的作业。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比例尺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组织学生说一说,相互交流。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3课时比例尺(3)

例题:

方法一:

运用比例尺。

900m=90000cm

3∶90000=1∶30000

7×30000=210000cm=2100(m)

方法二:

运用倍比关系。

7÷3=

900×

=2100(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