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线段直线射线和角》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817971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线段直线射线和角》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线段直线射线和角》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线段直线射线和角》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线段直线射线和角》人教新课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线段直线射线和角》人教新课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线段直线射线和角》人教新课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线段直线射线和角》人教新课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线段直线射线和角》人教新课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线段直线射线和角》人教新课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线段直线射线和角》人教新课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线段直线射线和角》人教新课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线段直线射线和角》人教新课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线段直线射线和角》人教新课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线段直线射线和角》人教新课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线段直线射线和角》人教新课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线段直线射线和角》人教新课标.docx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线段直线射线和角》人教新课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线段直线射线和角》人教新课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线段直线射线和角》人教新课标.docx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线段直线射线和角》人教新课标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时《线段、直线、射线和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联系和区别。

2、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表示方法和角各部分的名称,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

数学思考

1、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悟:

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2、培养学生关于射线、直线、线段和角的空间观念,初步接触极限的思想,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3、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直线、射线和角的表象的形成过程,渗透运动的观点,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比较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问题解决

1、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2、学会和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

1、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和变化的观点,让学生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建立射线的概念和认识角的定义。

2、掌握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

1、使学生理解角的边是两条射线,知道角的形成。

2、弄清射线与直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

学具准备:

笔盒、课本、导学案、练习本、三角板。

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

内容

设计意图

师生活动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约1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有趣的数学知识,线段、直线、射线和角。

诶,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西游记吗?

西游记里面有个聪明的主人公,你们还记得是谁吗?

(孙悟空)他有一根变化多端的宝贝,那是什么?

(金箍棒)

利用学生熟知的事物引入,贴近学生生活,容易让学生产生亲切的感觉,并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老师讲,学生听。

老师问,学生答。

二、探究新知,体验过程(约20分钟)

 

(一)引出线段,回忆特点

那如果孙悟空的金箍棒变得跟图片差不多的大小,请大家用数学的眼光来看,金箍棒像我们数学中的什么线啊?

(线段)

那你们会画线段吗?

还记得它有什么特点吗?

现在在研学案上画出线段。

注意要在研学案上写上名字,你们既要当学生,也要当自己的小老师,研学案自己做,用红笔自己改,下课后组长把研学案收起来。

(老师在黑板上画线段)你们画的线段和老师画的一样吗?

(一样)线段有什么特点?

(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的,可以量出长度,长度是有限的)

那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其它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的例子吗?

(一条毛线、一支笔等)

B

A

同学们说得都很好。

一根拉紧的线,绷紧的弦,都可以看作线段。

线段有两个端点。

为了表述方便,可以用字母来表示线段,如线段AB。

通过金箍棒这种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表现出线段、直线、射线这种数学化的抽象符号,正好符合了学生的认知特点,让数学课堂充满了激情,使知识更具有趣味性。

通过看书自学,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并给予学生学习的足够空间。

老师讲,学生听。

老师问,学生答。

教师板书。

学生做研学案并改正。

(二)体验射线、直线特点

(1)如果孙悟空的金箍棒一端变长了,另一端没有变长,你们会在刚才画的线段的基础上画出变长的金箍棒吗?

用数学的眼光来看,这就如我们数学中的射线,也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之一(老师展示课件)。

在生活中我们还看见过类似射线的现象吗?

(手电筒、汽车的灯、射灯)

B

A

把线段向一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射线。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A

B

射线可以用端点和射线上的另一个点来表示,如射线AB。

诶,如果老师这样画

那就表示?

(射线BA)

那现在请同学们在研学案上画射线(老师也在黑板上画射线)

A

B

(2)如果孙悟空的金箍棒两端都变长,你们会在刚才画的线段的基础上画出变长的金箍棒吗?

用数学的眼光来看,这就如我们数学中的直线(老师展示课件:

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直线。

直线没有端点,是无限长的。

诶,直线怎么表示呢?

在直线上任取两点,分别命名为“A”、“B”,那么这条直线就可以叫“直线AB”。

直线除了可以用“直线AB”表示以外,还可以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直线l)。

好,现在你们在研学案上画直线。

(老师在黑板上画直线)

(3)那射线到底有什么特点,直线又是怎样的呢?

请大家打开书本38页,自学并把它们的特点标记出来,并想想你有什么地方是不懂的。

(4)学生举手说困惑。

(5)质疑:

刚才同学们说到了“无限”这个词,直线向两端无限延伸,谁能说说你对无限的理解?

(学生如果有说,这个环节可以省略)

(三)三者之间的关系

(1)小组合作填表格

刚才你们自学了书本38页,老师就要考考你们了,现在由你们小组前后桌合作完成研学案表格,看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好。

关系

名称

区别

联系

图示

端点数

延伸情况

长度

线段

两个

不能延伸

可以测量

线段和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

射线

一个

只能向一端无限延伸

无法测量(无限长)

直线

没有

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

无法测量(无限长)

(小组合作完成后,小组长汇报他们的发现并陈述理由。

(2)帮助学生了解直线和射线的联系。

在所画的直线上取一点,提问:

这条直线上有射线吗?

在所画的直线上取两点,提问:

这条直线上有线段吗?

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

射线和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老师板书完善三线的端点数和长度等)

通过小组合作,不但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而且让学生学会合作、分享、倾听,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分享。

老师问,学生答。

(三)巩固新知

老师:

现在,陈老师来考考你们是不是真的分清楚了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大家做研学案:

把下列线进行分类,找出各类线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在研学案上对线段、直线、射线进行分类,让学生练习怎么画线段、射线、直线。

老师说,学生做,

学生改。

三、继续探究,知识延伸(约12分钟)

(一)小竞赛引入

下面我们来做一项小竞赛,打开研学案——在十秒钟之内,过点O画直线,看谁画得多,开始!

(1)谁来说一说,你画了多少条?

(2)如果给你无限多的时间,猜猜你能画多少条?

(课件演示从一点出发画直线)

下面我们继续竞赛——在十秒钟之内,经过A、B两点画直线,看看谁画得多,开始!

(1)谁来说一说,你画了多少条?

(一条)

(2)有画了不止一条的吗?

(3)来来来,你是怎么画的?

(如果没有画了不止一条的,此环节省略)

所以,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来,我们继续竞赛——在十秒钟之内,以一点P为端点画射线,看谁画得多,开始!

(1)谁来说一说,你画了多少条?

(2)如果给你无限多的时间,猜猜你能画多少条?

(课件演示从一点出发画直线)

诶,如果过一点引出两条射线会是什么图形呢?

请同学们在研学案上画一画。

(老师在黑板上画)

通过竞赛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另外,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数学活动,让学生感悟:

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且在过一点画射线的基础上直接引出角的概念,不但把握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也符合对问题研究的线索,这样对教材的处理、设计衔接比较自然,学生学习起来也不会感到吃力。

学生竞赛,老师主持,得出结论。

老师板书。

(二)角的认识

(1)好啦,老师画好了,你们画好了吗?

老师展示课件:

好,我们来看看。

诶,大家看到了没有,我们把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所以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射线)组成的。

(2)好,接下来我们看看角的表示方法: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如第一个角记作∠1,读作角1,第二个角记作∠2,读作角2。

(3)诶,你们还记得上一页PPT是怎么画角的吗?

大家一起在研学案上画一画吧!

先画一个点(学生画,老师在课件展示),再由这个点向不同方向引出两条射线便组成角(学生画,老师在课件展示)。

好啦,角就画好啦!

你们画好了吗?

根据学生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引出角的认识,让学生感受到在实践中发现数学知识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学习角的积极性,结合生动有趣的课件,让学生对角的理解更加深刻清晰。

老师演示,老师板书“角”。

老师演示,学生画角。

老师说,学生听。

老师问,学生答。

四、知识反馈,巩固延伸(约5分钟)

(一)生活举例

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地方有角呢?

同学们说得都很正确,来,我们看一下,生活中我们可以看见红旗的角、盒子的角、折扇的角、桌子的角等等。

我们生活中处处可以看到角,所以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对吗?

结合生活举例子,让学生知道角在生活中处处可见,教师适当渗透数学也是随处可见的,让学生体会数学的魅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举例,老师总结。

学生做习题,老师评讲。

(二)习题反馈,巩固延伸

数一数,图中有几个角

 

课堂反馈,对角的巩固与延伸,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与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寻宝之旅(如果还有足够的时间才进行此环节)

五、课堂总结,升华新知(约2分钟)

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了线段、射线和直线,知道了它们的联系和区别,还知道了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和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还知道了角的表示方法以及怎么画角)

让学生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把总结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学生回答以及互相补充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回顾这节课的知识,加深学生对这节课的印象。

老师问,学生说。

板书设计:

1线段、直线、射线和角

端点数长度

线段

2有限长

射线

1无限长

直线0无限长

角∠

作业:

直线的一部分

 

教学反思:

 

附件:

研学案

姓名:

学号:

1、画线段:

2、线段去掉一个端点,并在去掉端点的那一端无限延长:

3、线段两个端点都去掉,并向两端无限延长:

4、合作探讨:

关系

名称

区别

联系

图示

端点数

延伸情况

长度

线段

射线

直线

5、小竞赛:

(1).O

(2)A.

.B

(3).P

6、过一点引出两条射线:

 

7、画角:

 

8、我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