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名词解释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822707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8.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名词解释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生理学名词解释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生理学名词解释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生理学名词解释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生理学名词解释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生理学名词解释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生理学名词解释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生理学名词解释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生理学名词解释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生理学名词解释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生理学名词解释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生理学名词解释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生理学名词解释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生理学名词解释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生理学名词解释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生理学名词解释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生理学名词解释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生理学名词解释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生理学名词解释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生理学名词解释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理学名词解释含答案.docx

《生理学名词解释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名词解释含答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理学名词解释含答案.docx

生理学名词解释含答案

1.Negativefeedback:

负反馈:

在一个闭环系统中,控制部分活动受受控部分反馈信号(Sf)的影响而变化,若Sf为负,则为负反馈。

其作用是输出变量受到扰动时系统能及时反应,调整偏差信息(Se),以使输出稳定在参考点(Si)。

2.homeostasis(稳态):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是绝对静止的,而是各种物质在不断转换之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即动态平衡,这种平衡状态为稳态。

3.Autoregulation:

自身调节,指组织、细胞在不依赖于外来的神经和体液调节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

4.Paracrine:

旁分泌,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通过细胞外液扩散而作用于临近靶细胞的作用方式。

5.局部电位:

由阈下刺激引起局部膜去极化(局部反应),引起邻近一小片膜产生类似去极化。

主要包括感受器电位,突触后电位及电刺激产生的电紧张电位。

特点:

分级;不传导;可以相加或相减;随时间和距离而衰减。

6.内向电流:

指细胞膜激活时发生的跨膜正离子内向流动或负离子外向流动。

7.fluidmosaicmodel:

液态镶嵌模型,是有关膜的分子结构的假说,内容是膜的共同特点是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骨架,其中镶嵌有具有不同分子结构、因而也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8.跳跃式传导:

有髓纤维受外加刺激时,动作电位只能发生在相邻的朗飞结之间,跨髓鞘传递。

9.膜片钳:

用来测量单通道跨膜的离子电流和电导的装置。

10.后负荷:

指肌肉开始收缩时遇到的阻力。

11.横桥:

肌凝蛋白的膨大的球状部突出在粗肌丝的表面,它与细肌丝接触共同组成横桥结构。

它对肌丝的滑动有重要意义。

12.后电位:

在锋电位下降支最后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前,膜两侧电位还要经历一些微小而较缓慢的波动,称为后电位。

13.Chemical-dependentchannel:

化学门控通道能特异性结合外来化学刺激的信号分子,引起通道蛋白质的变构作用而使通道开放,然后靠相应离子的易化扩散完成跨膜信号传递的膜通道蛋白。

14.兴奋—收缩耦联:

连接肌膜电兴奋和肌丝滑行收缩的过程。

肌细胞动作电位-电兴奋通过横管传入肌细胞深处-三联管处信息传递胞外钙离子进入细胞触发肌浆网释放更多的钙离子-细肌丝上肌钙蛋白结合钙离子后使原肌凝蛋白变构并解除它对肌纤蛋白与粗肌丝肌凝蛋白横桥结合的阻碍作用-结合后产生ATP酶活性并利用分解ATP获取的能量使横桥摆动导致细肌丝向粗肌丝之间滑行-肌小节、肌原纤维、肌细胞乃至整条肌肉长度缩短(肌肉收缩)-肌浆网上钙泵回收钙离子-肌肉舒张。

15.动作电位“全或无”现象:

指动作电位的产生,不会因为刺激因素的不同或强度的差异而使动作电位的形状发生改变,即动作电位只要发生,它的波形就不发生变化。

16.钙调蛋白:

位于细胞内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它能结合4个钙离子,结合后能激活一些蛋白激酶,引起相应的生物学效应。

17.内环境:

体内细胞生存的环境为内环境,人体的内环境为细胞外液。

18.Channelmediatedfacilitateddiffusion:

电位门控通道:

主要有钠、钾、钙等离子通道,通常由同一亚基的四个跨膜区段围成孔道,孔道中有一些带电基团(电位敏感器)控制闸门,当跨膜电位发生变化时,电敏感器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产生位移,响应膜电位的变化,造成闸门的开启或关闭。

19.正反馈及例子:

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通过反馈控制系统影响中枢,最终加强自身的活动或使活动停止,这种反馈调节方式为正反馈。

例:

分娩过程时的子宫收缩,排尿反射等。

20.电紧张性扩布:

指发生在膜的某一点的局部兴奋可以使邻近的膜也产生类似的去极化,但随距离加大而迅速减小以至消失。

21.钠泵(Na+—K+泵):

钠离子出膜,钾离子进膜,保持膜内高钾膜外高钠的不均匀离子分布。

作用:

细胞内高钾是许多代谢反应进行的必需条件;防止细胞水肿;势能贮备。

22.阈电位:

能使Na+通道大量开放从而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或能使膜出现Na内流与去极化形成负反馈的膜电位值)。

23.Chemicallygatedchannel:

能特异性结合外来化学刺激的信号分子,引起通道蛋白质的变构作用而使通道开放,然后靠相应离子的易化扩散完成跨膜信号传递的膜通道蛋白。

24.绝对不应期:

在细胞动作电位产生的最初时期内无论在接受多大的刺激,细胞都不能再产生兴奋,称这一段时期为绝对不应期。

25.电压门控通道:

主要有钠、钾、钙等离子通道,通常由同一亚基的四个跨膜区段围成孔道,孔道中有一些带电基团(电位敏感器)控制闸门,当跨膜电位发生变化时,电敏感器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产生位移,响应膜电位的变化,造成闸门的开启或关闭。

孔道口的孔径和电荷分布形成离子选择器,但并非对其它离子绝对不通透。

26.Secondaryactivetransport:

继发性主动转运,某些物质的转运所消耗的能量不是由ATP直接提供,而是由钠泵耗能形成的某种物质的势能优势提供能量,这种形式的转运为继发性主动转运。

27.主动运转:

指细胞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逆浓差移动物质分子或离子的过程。

28.兴奋:

组织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情况。

29.易化扩散:

不溶或少溶于脂质的物质在一些特殊蛋白分子的协助下完成跨膜转运。

载体介导(结构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和通道介导由高浓度到低浓度。

30.等张收缩:

肌肉产生的与负荷相同的张力使负荷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收缩类型为等张收缩。

31.超极化:

当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称作膜的超极化。

32.(骨骼肌)张力—速度曲线:

改变骨骼肌的后负荷,得到的肌肉产生的张力和其缩短速度变化曲线。

33.时间性总和:

局部兴奋的叠加可以发生在连续解接受多个阈下刺激的膜的某一点,即当前面刺激引起的局部兴奋尚未消失时,与后面刺激引起的局部刺激发生叠加。

34.cotransport:

同向转运,指两种物质与细胞膜上的同向转运体特殊蛋白质结合,以相同方向通过细胞膜的转运。

35.Singleswitch:

单收缩,整块骨骼肌或单个肌细胞受到一次短促的刺激时,出现的一次机械收缩。

36.胞饮:

液体物质通过入胞作用进入细胞体的过程。

37.最适前负荷:

由长度—张力曲线可知当前负荷逐渐增加时,肌肉每次收缩所产生的张力也随之增大,但在前负荷超过一定限度时,在增加前负荷反而使主动张力越来越小,以致为零,故称使肌肉产生最大张力的前负荷称为最适前负荷。

38.excitability兴奋性:

细胞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39.阈电位和阈强度:

能使Na+通道大量开放从而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或能使膜出现Na+内流与去极化形成负反馈的膜电位值)称为阈电位。

在一定的刺激持续作用下,引起组织兴奋所必需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

40.血流线速度:

血液中的一个质点在血管内移动的线速度。

41.Rh阴性:

人的红细胞不被抗红河猴红细胞的抗体所凝集,称为Rh阴性,通常我们指红细胞膜上不含D抗原。

42.纤维蛋白溶解:

血栓的血纤维溶解的过程。

43.红细胞悬浮稳定性:

正常的抗凝血液中,红细胞能够悬浮其中,表现出一定的沉降率,即具有悬浮稳定性。

一般用沉降速率表示,沉降率越小,表明悬浮稳定性越大。

44.血型:

由血细胞膜上的凝集原决定的血细胞的抗原性质,称为血型。

常用的有ABO血型和Rh血型。

45.ABO血型:

是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的凝集原A与凝集原B的情况而将血液分成四型的血型系统。

凡红细胞膜只含A凝集原的为A型,如存在B凝集原的,为B型,若A、B两种凝集原都有的就称为AB型,这两种凝集原都没有则称为O型。

46.组织液:

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内的呈胶冻状的,不能自由流动的物质,它是由血浆滤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的,是机体的内环境。

47.心力储备:

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也称为泵功能储备。

包括心率储备和搏出量储备。

48.异长自身调节:

是指心肌细胞本身初长度的变化而引起心肌收缩强度的变化。

49.Cardiacindex:

心指数,以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

正常成人安静时的心指数为3.0~3.5L/(min.m2)。

50.等长自身调节:

是指心肌收缩能力的改变而影响心肌收缩的强度和速度,使心脏搏出量和搏功发生改变而言。

横桥连接数、肌凝蛋白的ATP酶活性是控制收缩能力的主要因素。

51.直捷通路:

指血液从微动脉经后微动脉和通血毛细血管进入微静脉的通路。

52.Isovolumetriccontractionphase:

等容舒张期:

心室肌开始舒张时,室内压迅速下降,半月瓣关闭心室容积不变,直到室内压下降到低于心房压,房室瓣开启时为止,这段时期为等容舒张期。

53.Centralvenouspresseureandnormalvalue:

中心静脉压及正常值,通常将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称为中心静脉压。

其正常变动范围为0.4-1.2kPa(4-12cmH2O)。

54.心肌有效不应期:

心肌细胞一次兴奋过程中,由0期开始到3期膜内电位恢复到-60mV这一段不能再产生动作电位的时期。

55.Compensatorypause:

代偿间歇,一次期前收缩后伴有的一段较长的心脏舒张期。

56.血—脑脊液屏障:

一些大分子物质较难从血液进入脑脊液,仿佛在血液和脑脊之间存在着某种屏障,称血—脑脊液屏障。

57.内皮舒张因子(EDRF):

指由血管内皮生成和释放的舒血管物质,其化学结构可能是一氧化氮,它可以使血管平滑肌的鸟苷酸环化酶激活,cGMP浓度升高,游离钙离子浓度减低,故血管舒张。

58.electrocardiogram:

心电图,将测量电极放置在人体表面的一定部位记录出来的心动周期电变化曲线。

59.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

又称减压反射,动脉血压升高时,引起压力感受性反射,使心率减慢,外周血管阻力下降,血压下降。

60.血压:

指血管内液体对管壁单位面积产生的压强的大小。

61.Basalelectricthythm:

基本电节律:

组织、细胞能够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自动的发生节律性兴奋变化,这种控制其变化的电节律称为基本电节律。

62.快反应细胞:

从电生理特性上,把0期除极的速率快的细胞称快反应细胞。

63.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及其正常值:

是机体心脏暂时停止射血,血流也暂停,此时在循环系统各处所测得的压力都是相同的,这一压力数值为体循环平均充盈压,正常值为0.93kPa(7mmHg)。

64.isometriccontraction:

等长收缩,当后负荷达到一定程度足以抵抗肌肉收缩产生的最大张力,肌肉不再表现缩短的收缩。

65.Ejectionfractionandnormalvalue:

射血分数及其正常值:

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其正常值是55%—65%。

66.搏功(及公式):

心室一次收缩所作的功。

公式为:

搏功(g-m)=搏出量(cm3)×(1/1000)×(平均动脉压—平均左房压mmHg)×(13.6g/cm3)。

67.异位心律:

由窦房结以外的心肌潜在起搏点所引起的心脏节律性活动。

68.舒张压:

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在心室舒张末期动脉血压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

69.微循环:

微动脉和微静脉间的血液循环,进行血液和组织的物质交换。

70.收缩期储备:

静息状态下心室收缩末期容积与余血量之差为收缩期储备。

71.脉搏:

指动脉脉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内的压力变化发生周期性波动而引起的动脉血管发生的搏动。

72.血脑屏障:

指血液与脑组织之间的屏障。

可限制某些物质在两者间自由交换,故对保持脑组织周围稳定的化学环境和防止血液中有害物质进入脑内有重要意义。

毛细血管的内皮,基膜,和星状胶质细胞的血管周足等结构可能是血脑屏障的形态学基础。

73.内皮素:

是内皮细胞合成和释放的由21个氨基酸构成的多肽,是已知最强的缩血管物质之一。

74.cardiaccycle心动周期:

心脏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75.二氧化碳解离曲线:

指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与二氧化碳分压关系的曲线。

76.surfactant:

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II型细胞合成释放的复杂的脂蛋白混合物,以单分子层形式覆盖于肺泡液体表面的一种脂蛋白。

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它分布于肺泡表面,可以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

77.顺应性:

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张性,容易扩张者,顺应性大,弹性阻力小,不易扩张者,顺应性小,弹性阻力大。

78.呼吸中枢:

指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细胞群。

79.氧解离曲线:

表示氧分压与血红蛋白氧结合量或血红蛋白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

80.血氧饱和度:

即血红蛋白氧饱和度,血红蛋白氧含量和氧容量的比值。

81.时间肺活量:

深吸气后以最快的速度呼出气体,测定第1、2、3,秒时呼出的气体占总肺活量的百分比,为时间肺活量。

它是一种动态指标。

82.生理无效腔:

每次吸入的气体,一部分将留在从上呼吸道至细支气管以前的呼吸道内,这部分气体不参与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解剖无效腔,因血流在肺内分布不均而未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这一部分肺泡容量,称为肺泡无效腔。

两者合称生理无效腔。

83.肺扩散容积:

气体在0.133kPa(1mmHg)分压差作用下,每分钟通过呼吸膜扩散的气体的mL数。

84.中枢化感器:

指位于延髓腹外侧浅表部位、对脑组织液和脑脊液H+浓度变化敏感的化学感受器。

可接受H+浓度增高的刺激而反射地使呼吸增强。

85.内呼吸: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86.功能余气量:

平静呼吸末尚存留在肺内的气量。

87.肺活量:

最大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88.2,3-DPG:

2,3-二磷酸甘油酸:

它是红细胞无氧酵解的产物,它的浓度升高,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降低,氧解离曲线右移。

89.Oxygencapacity:

氧容量,指100mL血液中,血液所能运输的最大氧量。

90.肺泡通气量:

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等于(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91.呼吸:

机体与外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92.弹性阻力:

弹性组织在外力作用下变形时,有对抗变形和弹性回缩的倾向,这种阻力称为弹性阻力。

93.ventilation-perfusionratio(肺泡通气量/血流比值节及正常值):

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血流量的比值。

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为0.84。

94.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CO2与血红蛋白的氨基结合生成的化学物质。

95.肺顺应性,是衡量肺的弹性阻力的一个指标。

肺的顺应性=肺容积的变化(ΔV)/跨肺压的变化(ΔP)

96.胃容受性舒张:

当咀嚼和吞咽时,食物对咽、食管等处感受器的刺激,可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的引起胃底和胃体肌肉的舒张。

胃壁肌肉这种活动称为胃容受性舒张。

97.假饲:

用食物刺激实现施行过食管切断术并具有胃瘘的动物。

98.CCK:

(胆囊收缩素)小肠粘膜中I细胞释放的一种肽类激素,它可以刺激胰液中各种酶的分泌,并促进胆囊收缩,排出胆汁。

99.brain-gutpeptide(脑-肠肽):

称既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也存在于胃肠道内的这种双重分布的肽类物质为脑-肠肽,已知的脑—肠肽有胃泌素,胆囊收缩素,P物质,生长激素,神经降压素等20余种。

100.胃粘膜屏障:

胃液中含有粘液和碳酸氢根,它们贴附在胃粘膜表面,减少食物对胃粘膜的机械性损伤和胃酸的腐蚀性作用,故称胃粘膜屏障。

101.胃肠激素的营养作用:

一些胃肠激素具有刺激消化道组织的代谢和促进生长的作用,这种作用称胃肠激素的营养作用。

102.小肠的分节运动:

小肠的一种以环形肌为主的节律性舒张和收缩运动,它的反复运动能把食糜有效地推送到小肠的远端。

103.促胰液素:

由小肠粘膜上S细胞合成分泌的多肽类激素物质。

它能促进胰腺小导管的上皮细胞分泌从而使胰液分泌量增加。

104.不感蒸发:

人即使处在低温环境中,皮肤和呼吸道也不断有水分渗出而被蒸发掉,这种水分蒸发叫不感蒸发。

其中皮肤的水分蒸发又叫不显汗,即水分蒸发不为人们所觉察,与汗腺的活动无关。

105.蒸发散热:

由水分从人体表面的蒸发的散热方式。

有两种形式:

不感蒸发和发汗。

106.非蛋白呼吸商:

机体消耗的氧量和呼出的二氧化碳的量减去由蛋白质消耗的氧和产生的二氧化碳,算出的二氧化碳产量和耗氧量的比值,即为非蛋白呼吸商。

107.Basalmetabolicrate(BMR)基础代谢率:

指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即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

108.respiratoryquotient(呼吸商):

是指一定时间内,机体的CO2产量与耗氧量之比。

109.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食物能使机体产生“额外”热量的现象。

110.氧热价:

某种营养物质氧化时,消耗1L氧所产生的热量。

111.调定点:

体温调节中枢内有些部位能感知温度,当血温超过或低于一定水平时,即可通过调节产热和散热活动使体温保持相对恒定,这个体温水平为调定点。

112.生电性钠泵:

钠泵的活动实际上受到膜内外钠离子、钾离子浓度的调控,细胞兴奋时由于钠离子在膜内过分蓄积而使钠泵的活动增强,泵出的钠量明显超过泵入的钾量,使膜内负电荷相对增多,此时的钠泵称为生电性钠泵。

113.plasmclearance血浆清除率:

是指两肾在单位时间(一般为每分钟)内能将多少mL血浆中所含的某一物质完全清除,这个被完全清除了某物质的血浆的mL数就称为该物质的清除率。

114.滤过分数:

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115.超滤液:

由肾小球滤过的滤过液,除了蛋白质含量甚少以外,各种晶体物质的浓度都与血浆中的非常接近,而且渗透压和酸碱度也与血浆相似,故称为超滤液。

116.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循环血量减少或动脉血压下降导致肾缺血时,可使肾脏球旁细胞分泌肾素增多。

肾素使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原转变为血管紧张素I,进而生成血管紧张素II,再生成血管紧张素III。

血管紧张素II和III又能促进醛固酮分泌。

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三者在血液中的浓度可保持一致,成为一个相互连接的功能系统。

117.渗透利尿:

肾小球腔内液体的溶质浓度增高时,形成的渗透压增大,从而对抗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增多,称渗透性利尿。

118.肾糖阈:

近球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有一定限度,当血糖中葡萄糖浓度超过160-180mg/100mL时,部分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达极限,此时的血糖浓度即为肾糖阈。

119.肾素:

肾近球细胞(颗粒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酸性蛋白,由肾静脉入血。

120.心房肽:

由心房肌细胞合成和释放的一类多肽。

使血管舒张,外周阻力降低;使每博输出量变少,心率减慢;肾排水排钠增多;导致体内细胞外液量减少

121.肾小球有效率过压:

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囊内液胶体渗透压(约为0))—(血浆胶体渗透压(可变)+肾小囊内压)。

122.Glomerulotubularbalance:

球管平衡,不论肾小球滤过率或增或减,近球小管的重吸收率始终占肾小球滤过率的65%~70%,这种现象为球管平衡。

123.Transportmaximumofglucose葡萄糖转运极限量:

当血糖浓度过高(大于300mg/100mL)时,由于肾小管壁上同向转运体的数量有限,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达到了极限,使得尿糖浓度随血糖升高而平行升高,称此时达到了葡萄糖转运极限量。

124.H+Na+交换:

指小管液中的钠离子和管壁细胞内的氢离子与管腔膜上的交换体结合,使小管液中的钠离子顺浓度梯度通过管腔膜进入细胞的同时,将细胞内的氢离子分泌到小管液中。

125.filtrationequilibrium:

滤过平衡,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由于不断生成滤过液,血浆中蛋白浓度就会逐渐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也随之升高,有效滤过压则不断下降,当其下降为0时,没有滤过液再生成,称达到了滤过平衡。

126.ADH:

抗利尿激素:

(antidiuretichormoneADH)又称血管升压素(vasopressinAVP)。

由下丘脑视上核与室旁核的神经分泌的九肽,在细胞体中合成,经下丘脑-垂体束运输到神经垂体释放。

作用:

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H2O的通透性,增加水的重吸收,浓缩尿;能增加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和内髓集合管对尿素通透性,提高髓质组织间液的渗透浓度,利于尿浓缩。

由血浆渗透压和循环血量调节分泌。

127.髓质高渗梯度:

在肾髓质由于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重吸收和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高通透性使小管液中的溶质进入肾髓质组织间液,造成肾髓质的高渗状态,为髓质高渗梯度。

128.glomerulerfiltration:

肾小球滤过作用,当血浆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在有效滤过压的作用下,血浆中的部分水分和小分子物质通过滤过膜滤过,进入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

这个过程称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129.TRH:

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是下丘脑神经元合成释放的三肽激素,释放后进入垂体门脉系统,运送到腺垂体促进TSH释放。

130.生长素介素:

生长素诱导肝生成的一种具有促生长作用的肽类物质。

131.生物钟:

指机体内的各种活动常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变化,这是由于下丘脑的作用实现的是体内日周期节律,与外环境的昼夜节律同步,这种作用为生物钟。

132.TSH:

促甲状腺激素,是由腺垂体的促甲状腺激素细胞合成并分泌的多肽类激素,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133.孕激素:

指由卵巢或肾上腺分泌的多肽激素物质,主要有孕酮,主要作用于子宫内膜和子宫肌。

134.menstrualcycle:

月经周期:

女性生殖周期称为月经周期。

135.HCG: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由胎盘绒毛膜组织的合体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分子量45000~50000,有两个亚单位组成。

136.月经:

在卵巢甾体激素周期性分泌的影响下,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剥落,产生流血的现象。

137.雌激素的局部正反馈:

排卵前一天,高浓度雌激素增强GnRH和FSH,LH分泌其中LH浓度增加最为明显,形成LH峰,雌激素的这种促进LH大量分泌的作用称为雌激素的正反馈效应。

138.脑电觉醒:

人的觉醒状态是由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系统释放介质引起的电刺激维持的,脑电这种唤醒作用称为脑电觉醒。

139.递质共存:

指一个神经元内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递质(包括调质)的现象。

140.条件反射:

出生后通过训练而形成的反射,它可以建立,也能消退,数量可以不断增加。

141.non-synapticchemicaltransmission:

非突触性化学传递,指递质通过轴突末梢的曲张体释放通过弥散发挥作用,这种作用不同于经典的突触,所以称为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142.α-僵直:

由于高位中枢的下行性作用,直接或间接通过脊髓中间神经元提高a运动神经元的活动,从而导致肌紧张加强出现的僵直。

143.mixedsynapse:

混合性突触,指化学性突触和电突触共存在于一个突触中。

144.musclespindle:

肌梭,是一种感受肌肉长度变化或感受牵拉刺激的特殊的梭形感受装置。

145.突触前抑制:

突触前抑制是中枢抑制的一种,是通过轴突一轴突型突触改变突触前膜的活动而实现的突触传递的抑制。

例如,兴奋性神经元A的轴突末梢与神经元B构成兴奋性突触的同时,A轴突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