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流体萃取及其过程强化.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845735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6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临界流体萃取及其过程强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超临界流体萃取及其过程强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超临界流体萃取及其过程强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超临界流体萃取及其过程强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超临界流体萃取及其过程强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超临界流体萃取及其过程强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超临界流体萃取及其过程强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超临界流体萃取及其过程强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超临界流体萃取及其过程强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超临界流体萃取及其过程强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超临界流体萃取及其过程强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超临界流体萃取及其过程强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超临界流体萃取及其过程强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超临界流体萃取及其过程强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超临界流体萃取及其过程强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超临界流体萃取及其过程强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超临界流体萃取及其过程强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超临界流体萃取及其过程强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超临界流体萃取及其过程强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超临界流体萃取及其过程强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超临界流体萃取及其过程强化.docx

《超临界流体萃取及其过程强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临界流体萃取及其过程强化.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超临界流体萃取及其过程强化.docx

超临界流体萃取及其过程强化

第3章超临界C02流体萃取过程研究的实验技术和方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和工艺正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如果没有新的实验研究的扩充,理论研究必然难以为继,对于新兴的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更是如此,在认识上必须对实验研究给予充分的重视。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特点之一是要使过程在超临界条件下进行,一般是使过程在对比温度Tr=1.01~1.10下和对比压力Pr=1.01-1.5范围内操作。

常用作为超临界萃取剂的流体的临界温度一般不会高,但临界压力常在4~5MPa以上,因此操作压力常在数十兆帕,所以这类研究和生产的设备要承受较高的压力,设备的密封要求较高。

对于相平衡研究设备来说,要使体系达到平衡,需要相际有充分接触的传质条件,常采用密闭下施加搅拌的措施,或采用泵或压缩机促使流体作循环的方法。

在相平衡研究中,从平衡体系中取样分析也是一种重要技巧,因为体积恒定时,单纯地从体系中取出样品会干扰相际平衡。

对固体物料作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时,由于高压下固体的密闭输送存在困难,因此常采用分批式操作。

对液体混合物的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则可采用分批式或连续式操作。

对于萃取分离的流程和设备,往往因不同的原料和产品会有所不同。

一个新的传质分离过程的开发,最先要研究的问题应该是物系的平衡性质。

随着开发过程的深入,传质问题将成为研究的核心问题。

对于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也不例外,其研究内容主要为相平衡及其传质过程的研究。

3.1相平衡测定方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相平衡热力学实验研究的内容很广泛,主要包括难挥发溶质(液体或固体)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的测定,多相平衡共存曲线的确定,二元和三元体系临界轨迹的测定和夹带剂对超临界流体萃取能力和选择性的影响等。

所有上述内容都和高压相平衡有关[1~6]。

高压相平衡测定的方法基本上分为静态法(Staticmethod)和动态法(dynamicmethod)。

3.1.1静态法

静态法系指把所有组分放置在一封闭容器,等候其满足所有的平衡条件,意味着平衡建立。

为了缩短平衡所需的时间,改善相间组分的传质十分重要,一般在平衡釜内采用搅拌等手段,否则达到平衡的时间可能需要几十小时甚至更多。

静态法包括静态分析法和静态合成法。

静态分析法的特点在于达到平衡后,用相关分析方法对各相组成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在平衡温度和压力下的平衡组成。

许多人用这类方法进行了溶解度和相平衡的测定[7-ll]。

此法的设备主要有三大部分:

耐压的平衡釜;压力和温度的监控和指示设备;样品的采集和分析设备等,如图3-1所示。

(P56)

根据测定步骤,先把组分放置在平衡釜内,在恒温条件下进行强烈搅拌,用泵加入超临界组分来调节压力。

对于二元体系,不需要预先确定压力的数值,因为在每一个压力下(温度恒定)只有一组平衡组成。

对于三元体系,最好在恒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测量出不同的组成。

在三角形相图中,任一双结点线的平衡条件都必须在恒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得出。

等待平衡建立后,关掉搅拌器,由于存在密度差而得以分相。

当分相完成后,用预先设定的毛细管(0.1-0.5mm直径)将平衡各相引出,通过阀门而膨胀,导入样品瓶。

在瓶内样品分成气相和凝聚相,用测定气相体积的方法来确定不凝聚部分的量,此处可用量气管法或测定气相体积和压力后计算得出。

凝聚相的量用称重法得到。

若气相和凝聚相中含有一个以上的化合物,则应作进一步的分析,如气相色谱法等。

如果样品的凝聚部分含有不同挥发度的化合物,则可用设定在不同温度下的系列样品瓶来进行分离。

在静态分析法中取样操作是十分关键的,往往许多实验误差应们在静态分析法中取样操作是十分关键的,往往许多实验误差都是由此而造成的,甚至会导致整个实验工作的失败。

样品从平衡釜进入样品瓶,需要经过一个阀门。

当阀门开启时,样品需要膨胀,由于产生Joule-Thomson效应,样品温度急剧下降,一定要防止固体粒子等在取样线路中出现堵塞,所以要电热保温。

若在取样线路中有堵塞发生,而取样阀仍然开启时,则会发生取样线路中压力增加,从而将插塞式转接器顶出,乃至使样品瓶损坏等。

取样操作的理想情况是从平衡釜中取出少量样品后,不致对平衡有所扰动,而把这一样品定量地转移到样品瓶中。

但在实际操作中达不到理想情况,只能按规章小心操作,以求尽量逼近理想的取样过程。

一般来说,取样操作规程如下[6]:

①样品量宜少。

开启阀门要非常小心,从液相中取样,气量是关键。

在常压下10~20mL气量已足够;从流体相取样,凝聚相量是关键。

若在流体相中低沸点物质浓度越低,则凝聚相的量就越关键。

若凝聚相中只有一种化合物,则取样量宜在几个毫克;若还须进行色谱分析,则样品量宜小于20mg。

②取样线路、阀门和样品瓶要绝对清洁和保证气密性。

当真空抽到lkPa时,在10min内压力不能高于10kPa。

③必须取几个样品,一般取3个,以取其平均值,更具代表性。

处在平衡釜中的毛细取样管内的物料是否和平衡釜内的物料完全一致地处在平衡条件下是值得怀疑的,因为在毛细管中的传质条件不佳。

最好要进行冲洗,但导致设备十分复杂,很多情况下是不采用的,只能假设样品管中的物料组成与周围的物料组成是比较接近的。

④在取样过程中,压降是不可避免的。

根据Brunner的经验,若共取6个样品,其组成变化不超过分析的误差值,而压降应在2%左右,而该组成是与压力的初值对应的。

对于含超临界流体和低沸点物料的平衡中,要达到上述要求,一般平衡釜的体积至少为500mL。

为了使在取样过程中压降最小,一般先从液相取样,然后再从流体相取样。

从原则上说,采用静态分析法可得出比较可信的实验结果,但是实验数据的质量和操作者的经验、负责程度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对静态分析法而言,取样操作和分析是其内在的一个不足,故有人采用一种不取样的分析方法,即通过在平衡釜上设置视镜,用UV吸收光谱法测定釜内的样品浓度[12]。

研究的对象是咖啡因在超临界C02流体中的溶解度。

但能采用这种分析方法的系统相当有限。

合成法(syntheticmethod)又称非分析法或间接法,它将预先配制好的一定浓度的物料放入平衡釜内,然后逐渐改变体系的压力或温度,直至观察到某一相开始出现或消失,此时的压力、温度以及已知的物料浓度即构成一个相的边界点。

也可用来构成压力对平衡釜内物料体积变化的曲线,始自一相区,一般采用改变压力(温度保持不变)的方法,这比较方便易行。

在相边界处,混合物的压缩率发生变化,曲线斜率随之而变。

进入两相区,混合物体积与压力变化又呈直线,常常在两直线间存在一扩大的转变区间,可将两直线外延相交,以决定相边界。

若已知平衡釜的体积,则同时可得到相的密度。

合成法的平衡釜往往设计得很小,典型的只有几毫升,主要因为不需要进行样品分析。

试剂用量少,投资少是该法的优点。

在临界点附近,它是可靠的、也是最合适的方法。

但物料总浓度上的很小差别会导致所测压力和温度的较大偏差,研究者大都用此法测定二元体系的相边界或相平衡[13~18]。

因此,经常建议把上述两种方法平行进行,即用合成法建立相边界线和密度,用静态分析法来测定平衡组成。

3.1.2动态法

动态法也可分为两类,即单通路法(single–passmethod)和循环法(recirculationmethod)。

单通路法是将一定压力下的纯超临界流体缓缓通过固定温度下放置在平衡釜中的液体或固体。

当超临界流体停留在平衡釜中时,使流体相和固(液)相间建立了平衡。

设计良好的装置,可在15min左右建立平衡。

然后对流体相和液相进行分析。

通常在取样时,压力可以维持不变。

该法的主要缺点在于较难判断平衡是否真正到达,流体用量较大等,主要用于测定具有很低蒸气压的固体或液体溶质的平衡性质,不宜用来确定混合物临界点附近的性质。

此法操作方便,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取比较丰富的数据,特别有利于测定挥发度很低的溶质与超临界流体之间的相平衡数据,尤其适于测定二元体系的相平衡数据。

当用来测定多元体系时,除流体相组成必须进行分析外,液相组成也必须分析,因为液相组成也随着实验进程发生变化。

有许多作者都用此法测定[19~25]。

图3-2为采用单通路法测定=二甲基黄嘌呤和咖啡因在超临界CO2流体中溶解度的流程。

用压缩机把气体压入可加热的缓冲罐(2L),用压力调节器(置于缓冲罐口)来控制压力,并使其达到所要求压力。

高压超临界C02流体先在预热器中加热,再进入萃取柱。

萃取柱内径45mm,长310mm,要研究的固体组分和玻璃纤维交替放在萃取柱内。

在萃取柱的进出口处都安装有金属过滤盘(起始阈值为7μm)以防止要测试固体的夹带。

由电加热方法使萃取柱升温,用热电偶和TIC调节器监控温度,使波动在±1℃以内。

在萃取柱出口处装有校正过的压力计,在测量范围内的误差为1%。

忽略床层中的压降。

图3-2P61

用一个可加热的微调阀门来控制流速,溶有溶有固体组分的流体相从萃取柱出来,经过此微调阀门而膨胀到大气压。

已溶解的固体组分在两个相邻的已知重量的U形管中析出,此U形管用冰-水浴冷却,并在出口处填充玻璃纤维,以防止夹带。

大部分出口处填充玻璃纤维,以防止夹带。

大部分的固体常收集在第一只U形管中。

没有溶质的低压气体离开U形管,用已校正过的的湿式气体流量计在已知的温度和压力下测量其总体积量后放空。

用微调阀门控制流体流速在0.3NL/min,也可在0.1-0.4NL/min间波动,试验表明,流速在此区间波动,不会影响平衡溶解度的测量。

从萃取柱出口到微调阀门间的管线都要用电热带加热,防止固体在管线中的析出。

循环法是将两相混合物置于一特定温度下的平衡釜内,将流体相从釜中引出,再循环通过液相(或固体)。

由于流体相和液相反复接触,传质面积增加,能较快达到平衡。

此外,尚有流体相和液相同时进行循环和流体相、液相交替循环等流程。

循环法的优点除了平衡时间短以外,还可在线取样分析。

此法的关键要有一适用的循环泵,要求泵的流量要小而稳,要避免造成液沫夹带,循环泵还应在较宽广的压力范围内正常工作,没有泄漏之虞。

文献中采用循环法测定了不少有关超临界C02流体和醇类的二元和三元体系的数据[26-31]以及超临界流体和烃类的数据[32,33]。

图3-3为一种循环法的流程[31]。

此装置的主要特点在于:

流体一液体两相交替循环,在线分析两相组成;以无泄漏磁力循环泵作为循环动力;平衡釜为分段连接式,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段数以改变釜的容积;使用电桥式流量检测装置检测循环情况;可较方便地改装成间歇式超临界流体萃取装置。

图3-3P62

平衡釜11的压力由经过校正的0.4级精密压力表10测定,水浴16的温度由精密温度计(±0.1K)测定。

水浴内对角设置两个搅拌桨,每个搅拌桨上有两组叶轮,两拿搅拌桨上的叶轮翘角方向相反,在叶轮的驱动下,水浴内水流形成对角上下循环流动,有利于水浴内各点的温度呈均匀状态。

经测定,水浴内观测不到有温度梯度存在。

平衡釜中的两相流(液)体依靠磁力泵14驱动,进行交替循环。

磁力泵是单向的,只能向上驱动流体。

图3-3中示出的为液相循环状态,当转动四通阀13至图中的虚线位置时,可实现流体相循环。

采用四通阀进行流体与液体相交替循环;使设备紧凑、操作方便、可靠。

在循环管路上串接了一只六通阀15,阀上装有一根取样管,通过转动六通阀,可使取样管与循环管路串联。

取样后,反转六通阀,取样管中的样品由来自钢瓶的载气带入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

载气在进入六通阀前和从六通阀流出后均有微加热器加热,防止重组分在取样管线中析出。

后均有微加热器加热,防止重组分在取样管线中析出。

文献中大都采用柱塞泵对系统进行充压,但有些柱塞泵因质醒泵对系统进行充压,但有些柱塞泵因质量原因,当压力达到10MPa左右出现泄漏,难以稳定操作。

因此可采用另一种使系统升压的方法[31]:

当实验压力低于钢瓶压力时,可通过调节充气量来达到预定压力;当实验压力超过钢瓶压力时,可升高水浴6的温度来迫使缓冲罐7内的压力增加,进而用于调节整个系统的压力口当压力调节完毕,关闭阀门9,使平衡釜与缓冲罐分开。

3.2静态搅拌式平衡池

静态搅拌式平衡池是最常采用的用于测定高压相平衡的实验设备,它是指参与相平衡的体系始终保持在平衡池之内,并不使其形成池外的循环流讥图3-4为一种用于液体分离的带搅拌的静态平衡池,平衡池内有气相和液相取样管,在定容的体积内,取出样品时会降低压力,为此在平衡池的底部设置有充填与取样量相等体积的水银进出的口子,以保证池内的平衡体系不因取样而受到压力变化。

为促使相际达成平衡,池内设有搅拌器,它是一个处于水银面上有孔的钟罩形结构,其上部有长杆相连,杆上端有软铁芯,通过外部线圈上的电流方向的改变,促使搅拌器作上下运动。

图3–4P64

平衡池的操作流程见图3-5,作试验时先将平衡池用真空泵抽空,经作为溶剂的流体冲洗后再次抽空,待排净杂质流体后,自液体进料管送入待试样品,然后从钢瓶对平衡池充入溶剂流体,如所需压力高于钢瓶气压时,可启用加热升压的方法。

此时可先将溶剂气体自气体钢瓶充入高压容器T内,然后用液氮冷却;当不再有气体进入并冷凝于容器T内后,将容器T与气源脱开,使其与平衡池相连通,然后加热容器T使其升高到所需平衡压力。

平衡池系统可置于图中虚线所示的空气恒温浴中以保持温度恒定。

当自平衡池中取出分析样品后,恒温恒容设备内的压力将因物料减少而降低,从而破坏了原来的平衡状态。

为此,需压入与取出样品等体积的水银以保持系统的压力不变。

水银是用图中所示的手动泵或油泵压入的,油和水银的分界面和体系的压力用U形管Q右支的电接触点系统来控制。

气体或液体样品取出后,先使其降压并令其通过冷阱,使溶质部分在低温介质如液氮等中冷却并被冷凝出来,或令其通过一种选定的溶剂,将溶质溶于其中。

未冷凝或未溶解的作为超临界萃取的溶剂部分,则使其进入抽空的定容体积内,按恒温温度和测得的压力计算出质量。

溶质部分如果是纯的,也可对冷凝液作称重计量,如冷凝液系溶质的混合物,则要采用分析仪分析,以获得组成。

当取出样品时,由于试样的压力降低,会使部分溶质析出并存留于管道和阀门上,这时可将该取样管线用氮气冲洗,并使冲洗气通过冷阱或吸收溶剂瓶将溶质合并计入总量内。

图3-5P65

3.3气-液循环式高压相平衡测定装

图3-6是一种采用气液循环的流程,流程中所有高压设备都用不锈钢制作,在虚线所围的空气恒温浴内,除了平衡池外,还设有气体和液体的取样弹。

在平衡池和取样弹之间,有泵促使气体或液体作循环。

作气相循环时,气体自平衡池顶部抽出,经过气体取样弹,再泵入平衡池底部从液体中鼓泡循环。

操作时也周期性地采用液体循环,此时自平衡池底部抽出液体,经过液体取样弹,再泵入平衡池底部,完成循环。

当系统达成平衡后,停止循环并使取样弹和系统的连接阀门关闭,采用图3-7所示的方式进行计量和分析。

此时,可将阀Vl开启,使样品流经预先抽空的玻璃冷凝器,使溶质冷凝,用重量法或其他分析方法,如色谱等计量,而将不凝的溶剂气体进入已知体积,并先经抽空的金属容器,金属容器置于恒温浴中保持恒温,根据金属容器内充气前后的压力测量,可以计算出溶剂气体的量,从而计算出样品的组成。

在取样弹放压时,可能会有部分溶质滞留在管壁上和阀门上,此时可用氮气进行吹扫,使其进入冷凝器冷凝。

如果溶质不易挥发,则不能采用氮气吹扫的方法,此时可采用将其他有机溶剂流经管道和阀门,使溶质溶解后一并进入冷凝器,然后再将有机溶剂挥发除去。

图3-6P66

图3-7P66

有一些超临界流体系统的相平衡研究采用了在线色谱方法[34,35],在取样分析方面比以上方法要快速得多,只要六通阀和定量管能重复定量地截取样品量,其方法表明是可靠的,其典型的流程见图3-8。

图3–8p67

图3-9是用来对固体物料作超临界流体萃取的相平衡和萃取过程研究的流程示意图。

在平衡池内放置用金属丝网制成的篮筐,样品则放置于篮筐内,上下各覆以金属丝的编织布,篮筐的大小要与平衡池的壁大致贴合,以防流体短路。

图3–9P68

图3-9作为相平衡研究时,可将阀A、B、C、D和E关闭,使超临界萃取剂在平衡池和取样弹之间用泵循环,待达成平衡后,将取样弹内的物料作分析即可。

在用作为液态CO2萃取固体物料的试验时,可将自钢瓶底部引出的液体CO2连接到图中F处,使CO2流经阀A进入萃取器然后流经取样弹,自阀B放出作取样分析。

在用作为超临界CO2萃取固体物料试验时,可将来自钢瓶的CO2气体流经阀C,用压缩机将其压缩至所需压力,并使恒温体系建成所需的恒温条件,使超临界C02流经萃取器,然后自阀放出作取样分析。

3.4临界流体萃取中传递性质的测宾方法

3.4.1固体溶质

在超临界流体萃取中,有许多要处理的物料是固体,如从种籽中萃取油脂,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出有效成分等。

许多研究者认为这种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萃取机理可看作在填料塔中的自由液体向流体相的传质。

换言之,把这类超临疵体辜舔作看成类似于干燥操作[36-40],因此借用了快速期和缓慢期的术语。

如在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柙籽时,有35%-90%的油料是在快速期内萃出的。

Puiggene等[41]设计了一套进行有关固体传质研究的实验设备,如图3-10所示。

图3–10P69

采用双头钢质膜泵Pl将液体CO2从钢瓶压经一个换热器而进入高压容器Cl,为了减低振荡,在液体管道中设计了一个回路,使液体在此循环,有一通道使液体回到压缩机的进成处。

在此液体回路中装有换热器(在275K操作)是为了冷却回到压缩机进口处的那部分液流。

在回路上还装有压力调节器PI,借此可以读出压力值,并具有±0.1MPa的准确度。

高压容器是个圆柱形筒体,高度为255mm,内径为27mm,壁厚为11mm,在其中固定了体积为20cm3的萃取釜。

将萃取釜插在高压容器(Cl中充满了1mm的玻璃珠填料)的方案是为了当流体进入萃取釜中时,保证具备安宁的环境。

所有的流体压缩单元和萃取釜等设备都是专门设计的。

该压力容器浸没在空气流态化的沙浴中,温度控制的波动范围为±0.1K在釜进口处要测量温度和压力值,保证进入釜中的CO2是在超临界的状态,在萃取釜内放置了3mm的玻璃珠作为填料。

当然填料可以更换,在特定的实验中也可应用0.1mm的玻璃纤维作为填料。

CO2连续通过萃取釜,截流阀V1是全开的,并在V2阀处减压膨胀至U形管C2处,此阀有温度控制,在373K下操作。

此套设备中从釜出口到阀V2间的死体积很小,符合动力学测量性质的需要。

U形管用来冷凝液体,用校正过的湿式气体计量仪Tl和转子流量计Fl测气体的总体积流量,在Tl上装有温度和压力传感器,以记录其温度和压力。

表3-1给出了实验条件的范围。

表3-1P70

所采用的实验顺序如下:

首先将填料与氯化溶剂在釜外混合,氯化溶剂为1,2-二氯苯(DCB)和1,2,4-三氯苯(TCB)纯度为99.999%。

其次把湿的玻璃珠放入釜内并称重。

事先要知道没有涂层填料的重量和釜重,从差额可得氯化溶剂的重量,这仅有几克重。

再次,把萃取釜安装到预热过的压力容器中去,再将此容器放入空气流态化的沙浴中,使其达到热平衡。

在实验时间为零时,截止阀Vl全开,按转子流量计的读数用阀V2来调节流重。

在0.5-5min的区间内(这由流体速率而定)由天平直接称U形管,得出冷凝液的重量,准确到±0.01kg。

一般情况下,实验完毕时所有的氯化溶剂均得到回收。

最后再称萃取釜重和所收集到的冷凝液的重量,作物料衡算,能在2%之内。

因此,沿都这一脱附过程的重量对时间曲线的精密度为±5%。

在某些操作中,也校验流体中溶质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将在某段时间内的萃取量除以同样时间段内的气体量可得平均的流体相中的溶质浓度,经处理后可得瞬时的流体相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从所得实验数据可得到实验的传质系数等数据,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传质的理论模型探讨。

值得指出的是,Puiggene等[41]的理念是固体物料在超临界流体中的传质符合于固体物料中的可萃取物质形成自由液体向流体相传质的机理,因此选择DCB和TCB涂渍在玻璃珠上,在固定温度和高压下,与超临界CO2流体进行传质研究。

虽然这是模型化合物而不是实际系统,但这类研究有利于深入认识超临界流体系统的传质,而且所用的实验方法可以被借鉴。

为了提高聚合物的性能,必须将聚合物中残留的溶剂或未聚合的单体易挥发物除去,特别是用于医药领域中的高附加值聚合,脱挥去杂的任务更是艰巨,因为残留物有毒而对人体健康有害。

以从聚醋酸乙烯酯和聚苯乙烯中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脱苯作为模型系统的实验装置的主要构成部分有相似之处,如CO2的压缩,CO2流量的控制与测量等。

只是萃取釜的形式不同。

先将试料聚合物制成一定形状的试样,如圆盘形或圆柱形等,在苯中浸渍后放在萃取盆中进行萃取实验,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萃取前后试样中苯的含量,得出聚合物试样中苯含量和时间的关系曲线。

实验条件如表3-2所示。

表3-2P72

3.4.2液体溶质

在低沸点液体的传质虫研究得最多的是乙醇水溶液。

图3-11所示为其实验设备和流程[44]。

所有设备均用316不锈钢制备,能承压50MPa,此实验设备包括溶剂泵和进料泵,萃取塔,流量测量部分以及采样部分等。

CO2钢瓶4中装有料液指示尺,用高压计量泵9进行加压,其最大容量为29.5L/h,由此供应流体相。

用往复式双缸高压泵把乙醇水溶液(液相)加到实验系统中,由泵中活塞的位移来控制流量,并用高压质量流量计来监控流量。

萃取塔高152.4cm,内径为3.18cm,在塔的相对方向安装了三对视窗,尺寸为1×6cm,位置分别为上、中、下。

视窗用来观察相界面、流体力学状况和泛点。

萃取塔的几何尺寸和填料性能如表3-3所示。

喷洒塔的尺寸和外形与填料塔相同,只是塔内不加填料。

萃取塔外壁绕有电热带,以玻璃纤维加以保温。

用PID温度控制器调节操作温度在0.2℃波动范围之内。

进料和溶剂两者在塔进口的温度保持和操作温度相同。

依靠背压调节器来控制萃取塔的压力。

用萃取液管线上的手动调节阀来控制塔内两相界面的高度。

两个六通阀分别用来取得萃取液和萃余液的样品,以便直接送往气相色谱仪进行组分分析,色谱柱用的是PorapakQ填料和以热导池作为检测器。

图3-11P72

表3-3P73

实验顺序归纳如下:

在运行操作前,先配好8.5%(质量)的乙醇水溶液作为进料液体,并用气相色谱仪分析证实其组成。

将萃取塔加热到操作温度。

实验系统加压到约5.8MPa,用进料泵和溶剂泵分别将进料液和CO2泵入萃取塔,使塔得以充满两相流体。

当CO2~水溶液界面处在上视窗的中部时,打开手动阀19以调节两相的界面。

用质量流量计测量流量,操作开始的lh内,每10min测量萃取液和萃余液中的组分浓度。

当连续的三次测定,组成的偏差小于2%时,则认为达到了稳定态。

对于大多数的运行过程来说,大约80min可达稳态。

达到稳态后,至少要三次测定萃取液和萃余物的组成,并取其平均值,然后再进行物料衡算,进行验证。

只有两者符合程度高于95%以上的运行过程可认为是合格的,可接受的。

在每一运行过程结束时,立即关闭进口和出口阀门,以使分散相得以稳定,并测定操作持量。

所用CO2的纯度为99.8%,乙醇为试剂级,水是蒸馏水。

3.5用超临界流体色谱法测定溶质的偏摩尔体积

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对无限稀释的偏摩尔体积V∞感兴趣,其主要原因可归纳为:

①压力是影响超临界相性质的主要参数。

为解释压力和温度对平衡条件的影响,导数性质(如V和H)是非常重要的;

②在溶剂的临界点附近,V有很大的负值[45],这将是对热力学模型的工作能力的良好检验方法[46]。

Shim和Johnston[47]是较早用超临界流体定偏摩尔体积的。

图3-12示出了用超临界流体测定偏摩尔体积的装置。

此图由两个部分组成:

一是超临界流体色谱仪,.一是计算机控制的分时进样系统(computer-controlledtimes-splitinjectionsystem)。

填充柱用不锈钢制成,长度为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