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862317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母乳喂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母乳喂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母乳喂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母乳喂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母乳喂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母乳喂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母乳喂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母乳喂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母乳喂养.docx

《母乳喂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母乳喂养.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母乳喂养.docx

母乳喂养

广州市天河区人民医院

母乳喂养规定

一医院以保护、支持和促进母乳喂养为原则,认真执行WHO和UNICEF制定的“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十点措施”和“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

二所有接触母婴的医务人员均应接受实施母乳喂养的18小时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三对孕妇及家属从产前开始进行母乳喂养和乳房保健知识宣教,教会孕、产妇母乳喂养的技巧。

四帮助母亲在产后半小时内进行皮肤接触和早吸吮持续时间达30分钟以上。

五医护人员随时指导母乳喂养指导母亲挤奶的方法,将剩余的乳汁或在不能喂哺时的乳汁挤出,保存备用。

六除非有医疗适应症,禁止给新生儿除母乳外的任何食物或饮料。

不接受任何代乳品的馈赠,不允许宣传代乳品的使用。

七凡无医学指征的新生儿,应在产后观察2小时后一同送入爱婴区,实行母婴同室,让母亲和婴儿一天24小时在一起,如有医疗处理,分开时间不多于1小时。

八因母婴疾病暂不能哺乳的新生儿均收入特护婴儿室,挤出母乳用滴管或小匙喂哺婴儿。

九鼓励多吸吮,按需哺乳,禁止使用橡皮奶头,奶瓶或其他安慰物。

十爱婴区内设责任护士,专职负责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技术指导,并将出院母亲转到产后访视组,继续指导家庭母乳喂养。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促使母乳喂养成功的十点措施

1有书面的母乳喂养政策,并常规地传达到所有的保健人员。

2对所有的保健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使其能实施这一政策。

3要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诉所有的孕妇。

4帮助母亲在产后半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5指导母亲如何喂奶,以及在需与其婴儿分开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泌乳。

6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儿吃任何食物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

7实行母婴同室——让母亲与其婴儿一天24小时都在一起。

8鼓励按需哺乳。

9不要给母乳喂养的婴儿吸橡皮奶头或使用奶头作安慰物。

10促进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建立,并将出院的母亲转给这些组织。

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

1禁止给公众进行代乳品,奶瓶或橡胶奶嘴的广告宣传;

2禁止向母亲免费提供代乳品样品;

3禁止卫生保健机构中使用这些产品;

4禁止公司向母亲推销这些产品;

5禁止向卫生保健工作者赠送礼品、样品;

6禁止以文字或图画等形式宣传人工喂养,包括在产品标签上印婴儿的图片;

7向卫生保健工作者提供的资料必须具有科学性和真实性;

8有关人工喂养的所有资料包括产品标签都应该说明母乳喂养的优点及人工喂养的代价与危害;

9不适当的产品,如加糖炼奶,不应推销给婴儿。

10所有食品必须是高质量的,同时要考虑到使用这些食品国家的气候条件及储存条件。

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母乳里含有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能够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健康,不爱生病,成年后患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病等代谢性疾病的概率降低。

纯母乳喂养的婴儿聪明,社会能力强。

人工喂养的危害:

1婴儿出生后即采用人工喂养,不利于母亲尽早下奶;

2容易造成乳头错觉;

3胎便迟排、并发新生儿黄疸;

4干扰亲子关系;

5更容易腹泻,呼吸道、耳部或其他部位的感染;

6很可能因配方奶粉冲调过浓或过稀,导致婴儿肾脏负担加重或发生营养不良;

7容易发生过敏,比如湿疹及哮喘;

8可能对动物乳汁不耐受,而发生腹泻、皮疹或其他症状;

9儿童及成年期的某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的风险增加;

10可能因摄食过量而引起肥胖;

11可能影响智力的良好发育;

12不母乳喂养的母亲可能会很快妊娠;

13母亲在产后发生贫血的可能性增加,发生卵巢癌和乳腺癌的几率比母乳喂养的妇女高。

分娩后皮肤接触及早开奶的重要性

1增进母子感情,刺激母亲早下奶,让孩子学会怎样吃奶;

2早吸吮可促进催乳素分泌作用于乳腺泡,促使乳房充盈分泌乳汁;

3刺激乳头可增加脑垂体分泌催乳素加强子宫收缩,协助胎盘娩出,减少产后出血量;

4初乳刺激婴儿肠蠕动,促进肠粘膜成熟。

 

母婴同室的重要性

保证按需哺乳,增进母子感情。

母亲还可以学习到新生儿护理的知识。

减少新生儿交叉感染的机会。

分娩后母亲与婴儿居一室或一床,这样做使母亲一开始便担负起关心照顾婴儿的责任可促使母乳喂养。

 

母亲喂奶的姿势及婴儿含接的姿势

以母亲舒适、松弛、婴儿快乐、满足为原则,可取侧卧式哺乳、橄榄球式哺乳、摇篮式哺乳,平躺式哺乳。

方法:

三贴:

腹贴腹、胸贴胸、母乳贴婴儿下巴。

托乳:

拇指在乳房上方,其余四指托下方,呈C型。

●1正确喂奶姿势四要点:

婴儿的头与身体呈一直线

婴儿的身体贴近母亲

婴儿的脸贴近乳房,鼻子对着母亲的乳头

母亲不仅托住孩子的头及肩部、还要托住孩子臀部。

哺乳时母亲先用乳头触及婴儿嘴的周围,使婴儿建立觅食反射、当婴儿的嘴张到足够大时,将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含在婴儿嘴中。

●2婴儿正确含接姿势:

嘴张得很大,下唇向外翻;

舌头呈勺状环绕乳晕;

面颊鼓起呈圆形;

婴儿口腔上方有更多的乳晕;

慢而深的吸吮,有时突然暂停;

能看到吞咽动作或听到吞咽声。

 

按需哺乳的重要性

当婴儿饿了或母亲胀奶就应喂哺,喂奶的次数和间隔时间不受限制。

按需哺乳能满足孩子生长发育的需要;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及口欲;

频繁的吸吮可以使母亲体内的泌乳素维持在较高水平,特别是夜间,泌乳素分泌更多,加速产后子宫的复旧,抑制排卵。

使母乳中的脂肪含量及热量更高。

哺乳可以预防母亲乳房胀奶。

母乳喂养时儿童健康和发育的基础,同时对母亲的健康也很重要。

而且对整个家庭精神和经济上都有好处。

对婴儿:

1含有婴儿所需的全部营养如:

丰富的乳清蛋白、易消化吸收;乳糖,可提供能量;还有含牛乳或配方奶中没有的必需脂肪酸,这些必需脂肪酸是婴儿脑、眼、血管的健康发育所必需的;还有丰富的维生素,及母乳中的铁钙更易吸收。

2易消化,易吸收,可被婴儿机体有效利用3母乳中含有抗感染抗体,白细胞等抗感染因子,预防腹泻,预防呼吸道感染。

促胎粪排出预防黄疸。

增进母子感情,促进母婴心理健康。

对母亲:

1可得到情感上的满足2纯母乳喂养可抑制卵巢排卵,有助于推迟再孕,帮助子宫收缩到以前大小,预防产后出血;减少患乳腺癌、卵巢癌的危险,消耗多余脂肪,保持身材。

对家庭:

经济,节省开支,方便。

对社会:

母乳喂养婴儿不易患病,有利于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母乳喂养婴儿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利于家庭和睦社会安定。

如何保证母亲有足够的乳汁

出生后几天的新生儿频繁有效地吸吮母亲的乳房,不给婴儿吃母乳以外的任何食物和饮料。

实行“三早”母婴皮肤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妈妈的休息和饮食是保证母亲乳汁充足的关键。

勤吸吮,吸吮次数越多,乳房越排空,则产乳越多,同时婴儿姿势要正确;母亲的营养好,食欲好奶量就多,质量也好。

母亲心理因素:

情绪好,精神愉快,睡眠好,乳汁分泌多。

忧愁、悲伤、紧张、情绪失落、抽烟会使奶量减少。

社会因素:

丈夫及家庭成员支持照顾,母亲心情愉快,奶量多;社会单位支持,上班地点有哺乳室。

 

6个月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6个月纯母乳喂养符合婴儿同时期生长发育的全部营养需求,有利于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因此4~6个月不要给婴儿除母乳以外的任何食物或饮料;促进乳汁分泌,预防乳胀、乳腺炎的发生;母乳含有丰富的抗感染物质,如免疫球蛋白、巨噬细胞、溶菌酶、双岐因子等,可保护婴儿,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初乳中含量更丰富,如丰富的抗体,可保护婴儿,防止过敏及感染;许多的白细胞,可抵抗感染;前列腺素、低聚糖等,有利于胎粪排出,预防黄疸;生长因子。

助肠道成熟,防止过敏及乳汁不耐受;丰富的维生素A,减轻感染的严重性,预防眼病。

所以初乳是人生的第一次免疫。

母乳保存:

新鲜母乳在室温25-37度可保存4小时,在室温15-25度可保存8小时,在冰箱冷藏室2-4度的条件下可保存24小时。

放在小于或等于-18度的冷冻室内在3个月喂哺自己的婴儿是安全的,不需要消毒。

注意:

母乳不能保存在37度以上的条件下,在保鲜时间内喂哺自己的婴儿是安全的,无需消毒。

喂奶前从冰箱冷冻室取出母乳,置于冰箱冷藏室待其解冻,使用前加温至38-39度(也可以使用温奶器快速温热,不会破坏母乳营养成分),不要使用微波炉或煮沸加热。

每次按照喂养量取出母乳,不要反复加热,如加热后没吃完则丢弃。

 

特殊情况下的母乳喂养

1产后出血母亲:

生命体征平稳,母亲能够并接受婴儿的喂养,可以母乳喂养

2重度子痫前期(子痫)母亲:

产后可以母乳喂养,在监测血压同时,鼓励母婴同步休息,并可协助照顾婴儿,不宜过劳

3剖宫产母亲:

安返病房对婴儿做出反应时,鼓励尽早吸吮,术后一天,母亲仰卧,婴儿在母体一侧俯式吸吮,母亲可在床上活动后可选择侧卧,24小时可离床活动时,可选抱球式喂哺

4妊娠期糖尿病母亲:

鼓励母乳喂养,减少婴儿成年后患糖尿病风险,减少母亲用胰岛素量,监测血糖,调整降糖药,喂养间格外注意血糖水平,注意个人卫生,保护好乳头不受感染。

5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母亲

●甲状腺功能亢进,每日监测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哺乳期首选:

他巴唑20~30mg/天;二线用药:

丙硫氧嘧啶300mg/天,哺乳

是安全的。

●甲状腺功能低下:

服用甲状腺替代治疗的母亲仍可母乳喂养,可定期监测婴儿甲状腺功能

6母亲有精神病:

不建议实施母乳喂养

7产后抑郁症;必要时服药期间,暂停喂养,定时挤出乳汁;不用抑郁药时,再恢复母乳喂养

8癫痫:

哺乳初期,最好不要服用毒副作用较强的抗癫痫药;如果病情需要坚持服药,应停止母乳喂养,并将母婴分离,观察婴儿表现

9结核母亲:

活动性结核不应哺乳;已接受2周抗结核治疗,经评价不再有传播趋势,可以哺乳;期间监测婴儿生长发育和健康情况,注意有无感染;如确诊结核,予正规治疗,同时继续母乳喂养

10乳腺炎:

建议常规母乳喂养和挤出奶汁;乳房脓肿,选择健侧喂哺,待脓肿切开引流后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时可在患侧哺乳

11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避免在病灶哺乳,免病灶和婴儿口腔间直接传播

12巨细胞病毒感染母亲:

母亲在CWVIgM阳性时,不应喂哺待CWVIgM转阴、CWVIgG阳性后方可喂哺

13甲肝:

急性期暂停母乳喂养,挤奶保持泌乳;婴儿接种免疫球蛋白;隔离过后继续母乳喂养

14乙肝:

新生儿在生后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两种免疫之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母乳;肝功能异常者,不建议母乳喂养。

乳头皲裂或婴儿口腔溃疡应暂停母乳喂养,两人用品隔离,婴儿定期检测乙肝抗原体。

15丙肝:

母乳喂养和飞母乳喂养垂直传播率无差异;不增加新生儿HCV感染的概率

16HIV感染母亲:

提倡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

 

母亲工作后如何坚持母乳喂养

上班时携带一个保温桶,里面放几个消毒过的储奶杯,每3小时挤奶一次,下班后将挤出的奶带回家,放进冰箱,晚上与婴儿睡觉喂自己的奶,这样周而复始,即可达到0~6个月纯母乳喂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