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学案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69608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学案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学案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学案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学案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学案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学案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学案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学案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学案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学案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学案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学案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学案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学案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学案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学案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学案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学案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学案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学案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docx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学案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学案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学案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docx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学案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学习目标

思维导图

1.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核心思想及追求目标。

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3.能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动。

 

知识点一 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学生用书P86]

1.可持续发展产生的背景

 

―→

2.选择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目的

(1)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资源。

(2)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

(3)使世界各国都能获得良好的发展。

(4)使未来人类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不至于削弱。

3.共同努力的成果——《21世纪议程》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通过了全球《21世纪议程》。

【思考】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把环境放在首位,停止一切对环境的开发利用。

”这种说法对吗?

为什么?

提示:

这种说法错误。

可持续发展不排斥对环境的开发利用,仍然重在发展,所不同的是,可持续发展强调对环境的开发利用要与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相协调,要注重质量,其开发利用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

材料 目前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资源枯竭、生态失调、环境恶化等问题,下面图示为世界14种重要资源的预期可开采寿命,图中,右侧表示世界14种重要资源的预期可开采寿命。

左侧灰色条框表示各种矿物消费的年增长率。

结合材料探究:

(1)在消费水平不变和消费水平不断增长的情况下矿产资源的预期可开采寿命分别为多少年?

(2)人类应如何延长矿产资源耗竭时间?

(3)说明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提示:

(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消费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这些矿产资源的预期可开采寿命为20~300年;在消费水平不断增长的条件下,预期可开采寿命只有10~80年。

(2)对矿产资源要努力做到有效利用,节约使用,并不断提高金属的再循环使用率,以达到最优耗竭。

(3)当前人类面临人口增长、资源枯竭、生态失调、环境恶化等问题,为摆脱困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人类必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原因

[知识拓展]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读下面两幅漫画,回答问题。

(1)甲漫画反映的问题:

20世纪以来,由于________急剧增长以及非农业用地不断增加,世界的________面积已趋于零增长,甚至有所减少。

(2)乙漫画反映的问题:

不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开发速度超过了资源的________能力。

(3)甲、乙两幅漫画共同反映的问题:

人类经济的发展在满足当代人需求时,________了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从而违背了________的观点。

解析:

工业社会以来,人类不但争先恐后地开发现在的自然资源,而且还想把“未来”预支进来,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其中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率超过了它们的再生能力。

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包括代际公平,人类的后代应拥有同当代人平等的发展机会。

答案:

(1)人口 耕地

(2)再生

(3)损害 可持续发展

知识点二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学生用书P87]

1.概念:

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核心思想:

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3.追求的目标:

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

【思考】

1.“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这句话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什么观念?

提示:

违背了可持续发展公平的观念。

2.许多山区森林地带的滥捕滥猎现象时有发生,偷猎人的行为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什么观念?

提示:

违背了环境的观念。

材料一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合系统,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下面为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

(1)结合材料探究:

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的目标分别是什么?

提示:

生态持续发展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经济持续发展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社会持续发展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材料二 可持续发展基本观念包括发展的观念,鼓励社会经济增长;公平的观念,强调代际之间、区际之间的公平;环境的观念,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辩证统一的;权利的观念,强调平等发展和正当的环境权利。

(2)结合材料探究:

①可持续发展为何把社会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

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是资源分配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应体现公平,即公平的观念,具体体现在资源分配上的时间公平和空间公平。

解释时间公平和空间公平的涵义。

③可持续发展为何把环境保护作为追求的基本目标?

提示:

①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社会经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权利;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贫富悬殊、生态危机等问题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才能逐步实现现代化,最终摆脱贫穷、愚昧和落后。

②时间上的公平即“代际之间的公平”,主要指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都是有限的,需要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空间上的公平即“区际之间的公平”,可持续发展主张人与人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是平等的,应互相尊重,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的资源,同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并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优先考虑的问题。

③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彼此联系,互为因果。

发展社会经济和提高生活质量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它需要足够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依托。

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

基本观念

侧重点

具体内容

发展的观念

强调经济的增长,但要与环境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社会经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权利,各国都享有发展的权利,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其社会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

公平的观念

强调人与人的平等权

代际之间的公平:

当代人的发展不能损害后代人生存发展的基础;区际之间的公平:

不同国家、地区、种族、民族、性别、年龄或各种文化信仰的人群,应享有平等的地位

环境的观念

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性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辩证统一的。

发展社会经济和提高生活质量需要足够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极力追求的基本目标

权利的观念

强调人们享受的权利,既包括物质生活享受,又包括环境享受

人类享有生活的权利;国家和地区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个人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

 读全球可持续发展五大要点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发展援助、环境保护和清洁水源主要体现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可持续发展要求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及电能的应用,以下不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

A.石油        B.风能

C.水电D.太阳能

(3)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解析:

解答本题关键抓住以下几点:

①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②可持续发展包含发展的观念、公平的观念、环境的观念和权利的观念;③可持续发展重在“可持续”,注重区际之间、代际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

答案:

(1)发展的观念 环境的观念 权利的观念

(2)A

(3)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没有掌握以下内容?

重点必背

1.人类必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原因是什么?

2.《21世纪议程》是在哪一次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

3.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4.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观念有哪些?

微点拨

1.目前我们人类面临着许多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都是在发展中产生的,也必然要在发展中得到解决。

2.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面临着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相对短缺、深刻的环境危机等问题,因此选择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必然的。

3.“可持续”与“发展”二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发展”是这个统一体的核心和最终目的;“可持续”是发展的最佳模式,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4.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区别:

经济增长一般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有时也看作人均实际消费水平的提高);而经济发展是指使一系列社会目标得以实现和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发展是一种社会进步,不仅意味着人均实际收入的增长和环境质量的改善,还包括教育、安全、健康、总的生活质量及领域的改善。

5.可持续发展强调区际公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但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消耗了地球上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最大,至今仍是世界有限资源的主要消耗者和污染者。

因此,发达国家应对全球环境问题承担主要责任。

 

             [学生用书P89])

 

知识点一 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

1.有人将人口与资源的变化关系画成了漫画,这幅漫画说明(  )

①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②只有人口不断增加,才能充分利用资源

③人口增长过快使自然资源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④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负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

选B。

此漫画反映了人口与资源的变化关系。

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并不是不可调和的,对资源的利用要合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人口增长过快会对资源、环境产生巨大的压力。

2.促使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和熏陶深刻而又长久

B.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使我国社会生存、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

C.很多地区缺水严重,工农业生产受到影响

D.人口基数过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解析:

选B。

面对国内庞大的人口压力、短缺的资源和深刻的环境危机,我国的发展只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知识点二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十八大报告指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报告首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表述,将生态文明摆在了事关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以及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新高度,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地位。

据此回答3~4题。

3.“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是(  )

A.经济可持续发展B.社会可持续发展

C.生态可持续发展D.文化可持续发展

4.人类活动对生态文明建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下列行为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是(  )

A.在丘陵、山区实施退耕还林

B.我国北方缺水地区扩大地下水开采

C.毁林开荒、围湖造田

D.全面关停污染性的工业

解析:

第3题,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第4题,在丘陵、山区实施退耕还林能保持水土,有利于环境保护;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面下沉;毁林开荒、围湖造田易造成湖泊调蓄功能降低,洪涝灾害增加;不可能关停所有污染性的工业,否则会造成经济衰退。

答案:

3.C 4.A

下图是原载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的一幅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题。

5.图中显示,人类活动导致水污染,没有把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这主要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发展的观念B.公平的观念

C.环境的观念D.权利的观念

6.图中显示,由于农田流失,人类的粮食安全受到威胁,这是对人类可持续发展权利观念的挑战,有关可持续发展权利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全人类都应享有过健康而富裕生活的权利

②每个国家和地区都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

③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

④每个人都享有在发展中合理利用资源的权利

A.①③B.①③④

C.①④D.①②③④

解析:

第5题,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彼此联系,互为因果,这就是环境的观念。

第6题,可持续发展权利的观念表现在各个角度。

答案:

5.C 6.D

 

             [学生用书单独成册])

 

1.人类提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原因是(  )

①人类面临许多严重的全球性问题 ②人类活动与地球环境处于空前紧张的状态 ③人类反思了传统发展模式所带来的种种弊端 ④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地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A.①②         B.③④

C.②④D.①②③④

解析:

选D。

人类提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原因,一是环境问题的愈演愈烈,二是人类的反思,即主、客观两方面。

2.标志着可持续发展从构想到具体实践的是(  )

A.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与环境会议”

B.1983年联合国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

C.1987年WCED提出《转向持续农业的全球政策》

D.1992年6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

解析:

选D。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与环境会议”,只是唤醒人们关注环境问题,并未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

直到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后,才引起世人的重视和关注。

然而,真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还是1992年之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中国要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可持续发展道路。

据此完成3~4题。

3.我国资源利用虽然有明显的进步,但是问题依然突出,下列属于当前我国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

①资源利用效率明显偏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②国家资源政策不利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共同行动 ③全社会尤其是地方政府对国家政策不理解、不支持 ④环境污染严重,没有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4.下列国策符合可持续发展公平观念的是(  )

A.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在我国乡村地区大搞开发区和工业园区

B.参与国际合作,共同治理大气污染

C.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

D.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解析:

我国目前因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不高,存在着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公平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强调代际公平和区际公平,促进我国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体现了区际公平。

答案:

3.C 4.D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5~6题。

5.图片中人类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6.图片中人类的行为违背了环境观念的是(  )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

①可以改善水土流失,②是污染大气,③是破坏森林植被,④是植被破坏造成的荒漠化现象。

答案:

5.A 6.B

3月10日~14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德国西部城市波恩举行关键性谈判,目前的矛盾仍然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谁应承担更多责任上。

据此完成7~8题。

7.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要求所有国家的有效参与,并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应对气候变化,各方要在国内和通过国际合作作出更多的努力。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发展的观念B.公平的观念

C.环境的观念D.权利的观念

8.此次谈判的中心议题是二氧化碳减排,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发展的观念B.公平的观念

C.环境的观念D.权利的观念

解析:

减排二氧化碳强调社会经济发展明确减排责任,体现了公平的观念和环境的观念。

答案:

7.B 8.C

9.读材料和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巴西森林资源极为丰富,但这些宝贵资源正在遭受毁灭性地破坏,每天至少有1000棵树被毁。

现在,巴西森林覆盖率由400年前的80%减少到现在的60%,许多地区的原始森林已踪迹全无了。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700万公顷森林因乱砍滥伐而消失。

(1)根据材料和示意图判断A、B的内容应为: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2)按“目前状况”图示,分析巴西大量砍伐森林的这种做法,反映出的经济发展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目前状况”到实现“发展方向”,人类应采取的发展道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森林在减少二氧化碳含量、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巴西大量砍伐热带森林,已经引起世人的关注和忧虑。

题中示意图正是提醒人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一定要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答案:

(1)环境保护 经济优先

(2)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的发展

(3)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0.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

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材料二 漫画“断指”还是“成功”。

(1)公众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你在日常生活中打算采取哪些有益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

(2)对于材料二漫画“断指”还是“成功”,有人这样认为:

“虽然断其三指,但是新苗仍然可以茁壮成长!

”你同意这种发展方式吗?

为什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可持续发展内涵的理解,以及可持续发展在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1)题,属于和实际生活相联系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结合生活中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内容。

(2)题,“断三指,留其两指”的发展,实际上忽略了其五指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的观念和权利的观念。

答案:

(1)坐公交车出行;使用再生纸;垃圾分类回收;少用一次性用品;提倡重复利用;节约用水用电。

(2)不同意。

因为它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的观念和权利的观念。

读可持续发展图解,完成1~2题。

1.E、F、G的内容分别是(  )

A.人口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

B.第一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二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

C.农业可持续发展、工业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

D.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

2.E1、F1、G1的内容可能分别是(  )

A.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控制人口规模、提高生活质量

B.健康与卫生、能源生产与消费、保护生物多样性

C.农业与乡村的发展、保护大气层、荒漠化防治

D.消除贫困、城市发展、防灾与减灾

解析: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概括起来有三点,即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

经济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经济可持续发展应该包含人类生活质量、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生产方式的改善三个方面。

生态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

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答案:

1.D 2.B

目前,我国“速生鸡”(在养殖过程中,超剂量、超范围违规使用抗生素)事件已经被媒体揭露。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期待厂家能生产更多更好的“绿色食品”。

据此回答3~4题。

3.肉制品厂家用牺牲人们健康来获取高利润的做法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发展的观念B.公平的观念

C.环境的观念D.权利的观念

4.“绿色食品”是当今的热门话题。

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①使用有剧毒的农药防治病虫害 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 ④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防治病虫害

A.①②B.②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

第3题,危害人体健康侵犯了人类享有过健康而富裕的生活的权利,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权利的观念。

第4题,“绿色食品”是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营养食品,不能使用剧毒农药和增白剂、防腐剂等化学制剂。

答案:

3.D 4.B

5.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________可持续发展是基础,________可持续发展是条件,________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2)“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属于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的(  )

A.经济系统

B.生态系统

C.人的管理调控

D.社会系统

(3)“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的观念。

(4)说出图中经济系统包含的基本经济活动(说出三类即可),并以其中一类基本经济活动为例说明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

解析:

(1)题,由图可知,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2)题,注意“政策”应属于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的人的管理调控。

第(3)题,“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的观念。

第(4)题,基本经济活动主要指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业等。

答案:

(1)生态 经济 社会 

(2)C (3)公平

(4)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业等。

如工业从生态系统中获取环境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向生态系统中排放废弃物(“三废”:

废气、废水、废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