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72223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46.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docx

《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docx

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

安全评价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前言、目录、尾矿库运行情况、尾矿库现

状、尾矿库危险因素辩识、尾矿库稳定性验算与安全性评价、尾矿库排洪系统防洪能力评价、尾矿库安全管理评价、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评价结论等。

前言错误!

未定义书签。

目录I

1概述0

1.1评价目的0

1.2评价范围0

1.3评价依据1

1.3.1法律和法规1

1.3.2技术标准、规范2

1.3.3项目有关文件和资料3

1.3.4其他资料4

1.4评价程序4

2项目概述5

2.1建设单位概况5

2.2地理位置以及周边人文状况5

2.3窑沟尾矿库情况5

2.4地质、气象和水文条件6

2.5尾矿工艺资料8

2.6尾矿库现状8

2.6.1尾矿库的等别8

2.6.2尾矿坝的结构和现状9

2.6.3排洪系统10

2.6.4尾矿库监测设施11

错误!

未定义书签。

2.7安全管理现状12

3危险有害因素辨识13

3.1干式尾矿库主要危险因素13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错误!

未定义书签。

3.2运行过程中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及分析14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错误!

未定义书签。

3.3管理因素15

3.4设计缺陷16

3.5重大危险源辨识16

4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选择17

4.1评价单元划分原则17

4.2评价单元划分18

4.3评价方法选择18

5定性定量评价23

5.1库区周边环境安全单元23

5.2尾矿坝单元24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错误!

未定义书签。

5.3排洪系统单元26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错误!

未定义书签。

5.4尾矿库监测系统单元28

5.5安全管理现状评价28

5.6存在问题及整改情况32

6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33

6.1安全管理措施建议33

6.2日常维护措施建议34

6.2.1尾矿堆筑排放安全措施35

36

6.2.3尾矿库其他辅助设施安全措施37

7安全现状评价结论37

7.1各评价单元结论汇总37

7.2总体评价结论38

8附件和附图39

1.1评价目的

1)本次安全现状评价的目的是针对公司尾矿库现状,查找、分析和预测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危害后果的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安全现状评价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促进现状安全化生产、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建立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决策者提供依据、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等。

2)本报告可为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等相关单位对评价对象的安全行为进行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的符合性判别所用。

1.2评价范围

受某公司委托,某评价机构对窑沟尾矿库工程现场进行了实地勘察,双方共同协商确定了本次安全现状评价的范围,即委托某评价机构对某公司窑沟尾矿库坝体的稳定性、防排洪能力、尾矿库安全性检查、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安全现状评价。

本区域以外其他装置、设施以及以后堆积的后期坝不属于本次评价范

1.3评价依据

1.3.1法律和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5号起施行,2009年修正)

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1996年10月11日国务院批准1996年10月30日劳动部令第4号发布)

4、《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8号起施行)

5、《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36号,总局令第77号修订,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6、《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导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协调字〔2003〕93号起施行)

7、《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编写格式的通知》(安监总管一字[2016]49号文件)

8、《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0号,总局令第78号修订,2015年07月1日起施行)

9、《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10、《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3号起施行)

11、《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办法》(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制定财企[2012]16号起施行)

12、《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细则》(陕西省人民政府

令第23号起施行)

13、《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

(陕政发〔2010〕39号起施行)

14、《陕西省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陕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11号起施行)

15、《陕西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督管理办法》(陕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25号起施行)

16、《陕西省安全生产条例》(陕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人大常委会公告第42号起施行)。

17、关于印发《陕西省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八条

规定》的通知(陕安监〔2013〕71号);

1.3.2技术标准、规范

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2、

《尾矿设施设计规范》

GB50863-2013

3、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GB50191-2012

4、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15

5、

《选矿安全规程》

GB18152-2000

6、

《防洪标准》

GB50201-1994

7、

《矿山电力设计规范》

GB50070-2009

8、

《安全色》

GB2893-2008

9、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2894-2008

10

、《矿山安全标志》

GB14161-2008

11、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T29639-2013

12、《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187

-2012

1.3.3项目有关文件和资料

1、《商州区窑沟铅锌矿尾矿库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信息产业部电子综合勘察研究院,2008年6月)

2、《某公司窑沟铅锌矿尾矿库改造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安全专篇)》(山东省冶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7月)

3、《某公司窑沟铅锌矿尾矿库改造工程初期坝工程竣工资料、拦洪坝工程竣工资料、排洪渠工程竣工资料》(陕西港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009年12月)

4、《某公司窑沟铅锌矿尾矿库改造工程工程质量评估报告》(陕西信远建设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12月31日)

5、《某公司窑沟铅锌矿尾矿库整改工程质量检测报告》(陕西省水利水电工程西安理工大学质量检测中心,2010年3月)

6、《某公司窑沟铅锌矿尾矿库改造工程安全验收评价报告》(陕西国泰安全技术服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3月)

7、《某公司窑沟铅锌矿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报告》(陕西永安科技评价

有限公司,2013年4月)。

134其他资料

1、某公司窑沟尾矿库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

2、尾矿库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3、尾矿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照片

4、尾矿库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书

5、尾矿库特种作业操作证

6、尾矿库日常巡查检查记录、防汛安全检查记录、防排洪系统安全检查记录、库区安全检查记录、尾矿坝值班记录

1.4评价程序

按照《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等要求,尾矿库安全评价的工作程序包括:

前期工作(现场调查、收集相关的设计、运行资料等)和报告编制工作(危险因素辩识、相关的验算和编写安全评价报告等)。

按照安全评价通则的要求,安全评价的程序如图1-1所示:

2项目概述

2.1建设单位概况

某公司成立于2006年8月,售等。

现有职工52人,该公司有合法有效的采矿许可证、营业执照。

2.2地理位置以及周边人文状况

窑沟尾矿库周边无全国和省重点保护名胜古迹和重要工矿企业,尾矿库所处沟道为东西向沟道。

沟口南侧有四户居民,居民距离尾矿库初期坝下游100m以外。

2.3窑沟尾矿库情况窑沟尾矿库改造工程工勘单位为信息产业部电子综合勘察研究院,由山

东省冶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7月设计,经商州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了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的审查,并出局了建设批复,由陕西港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建设,监理单位为陕西信远建设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并经陕西省水利水电工程西安理工大学质量检测中心出具了窑沟尾矿库改造工程质量检测报告。

企业委托陕西国泰安全技术服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对窑沟尾矿库改造工程编制了验收评价报告,结论为:

窑沟尾矿库改造工程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之后企业于2013年4月委托陕西永安科技评价有限公司编制了窑沟尾矿库现状评价报告,结论为:

窑沟铅锌矿尾矿库为正常库,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初期坝坝高10m初期坝坝顶宽度2.5m,坝长42m,外坡比1:

2。

堆积坝坝高3m,采用干式堆排,外坡比1:

4.3,企业于2013年10月取得了尾矿库三级安全标准化,总之窑沟尾矿库自建成后一直运行良好,没有发生生产安

全事故

2.4地质、气象和水文条件

(1)地形地貌

库区所在场地山岭纵横,主要走向西南-东北,属中山区沟谷地貌。

窑沟为一基岩侵蚀沟,总体走向北东-南西,两侧基岩大部分裸露,谷坡坡度45°-55°,沟谷长度大于2km,尾矿库所在沟谷呈“U'型,东北高,西南低。

(2)气象水文库区属大陆性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年降雨量为

550-1104mm年平均气温12.9C,1月平均气温-0.1C,7月平均气温25.1C,极端最高气温39.8C,极端最低气温-14.8C,无霜期210天,秋季多雨,春冬易干旱,夏季暴雨频繁,常伴有大风和冰雹,最大冻土深度18cm,年主

导风向ES,年平均风速1.5-2.3m/s,最大为18m/s。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Q该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震活动较少,属较稳定区域。

(3)库区地质

①构造

库区位于商县-高耀断裂带的北翼,区域内主要发育四组节理,产状分别为5/71°、2QQZ30°、152/45°、285/82°,以第一组、第二组节理裂隙最为发育。

库区内发现一条小型断裂,走向西北-东南,先压后张性质,倾向42°,倾角大于60°,该断层破碎带宽近6.0m,以变质凝灰质板岩为主,断裂带内产状紊乱岩石破碎,节理发育。

地表微地貌显示冲沟负地形,延伸长度不详。

②地层

第四系(Q4)

零星分布于沟谷、洼地与山间缓坡地带,主要为残坡积物、腐殖质、沟谷洪积物组成的含砾粘性土,偶见块石,公路边坡地带分布有小型岩堆撒落体,延伸达50余米,岩堆高度小于1.5m。

上古生界(Pt2)

库区山体主要由一套变质凝灰质板岩夹绿片岩组成,局部充填石英岩脉,地层时代为晚古生代(Pt2),岩石以青灰色、灰绿色为主,表层岩石由于风化可见灰黑色、褐红色条纹及斑点,块状构造。

库区内的基岩多为自然出露,风化严重,长期受雨水侵蚀,局部地段岩体呈碎块状或粉末状,在陡坡地段易发生崩塌、掉块、溜土现象,可形成岩堆或堵塞泄洪渠。

(4)水文地质

库区存在季节性地表水,属丹江水系,主要补给源为山涧泉水及大气降水,平时水量小,遇强降雨时水量急增,历史最高洪峰发生在80年代。

库区内基岩裂隙闭合性较好,地表未见地下水出露,库区两岸山体全由变质火山碎屑岩组成,该岩段单位涌水量0.0001L/S,渗透系数Kv10-5cm/s,按照GB50287付录J,岩石渗透性等级为微透水,属隔水层。

(5)场地地震效应

库区内岩性主要为变质火山碎屑岩,按坚硬程度属较硬岩,且场地覆盖

层厚度一般不大于5m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场地类别可按I类考虑,属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适宜筑坝。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表A查得,商州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判定,场地地面下20m深度范围内无可液化土层。

(6)不良地质作用

根据《商州区窑沟铅锌矿尾矿库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信息产业部

电子综合勘察研究院,2008年6月)所述,尾矿库场地及附近不发育溶洞、古河道等现象,未见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及其他不良地质作用,适宜筑坝。

2.5尾矿工艺资料

生产规模:

100t/d

工作制度:

240d/a

矿石比重:

3.0t/m3

尾矿浆浓度:

20%

尾矿产率:

90%

尾矿粒度:

-200目占65%

尾矿堆积干容重:

1.5t/m3

2.6尾矿库现状

2.6.1尾矿库的等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863-2013《尾矿设施设计规范》,尾矿库各使用期的设计等别应根据该期的全库容和坝高确定。

表2-5尾矿库等别

等别

全库容V(104m3)

坝高H(m)

V>10000

H>100

1000WVv10000

60WH<100

100

30WHV60

V<100

H<30

窑沟尾矿库设计总库容14.1万m,总坝高20m属五等尾矿库

262尾矿坝的结构和现状

窑沟尾矿库初期坝采用重力墙堆石坝。

依据业主提供资料显示:

坝高

10m坝底高程841.0m,坝顶高程851.0m,坝顶宽度2.5m,下游坡比1:

2.0,坝底挡墙和坝顶均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筑。

石料选用质地坚硬的石灰岩,坝底基槽均挖至基岩,坝面采用干砌石砌筑,初期坝坝顶设排水渠,两岸山体一侧设有截洪渠。

现场检查初期坝外观轮廓、尺寸与设计相符,坝体设施运行正常,未见纵横裂缝、异常沉降等不利初期坝安全的现象。

初期坝现状见照片。

照片1初期坝左岸坝坡现状照片2初期坝现状

照片3初期坝右岸坝坡照片4初期坝坝顶现状

尾矿库堆存工艺为干式堆存,主要工艺为尾矿浓缩压滤一一晾晒一一堆排一一碾压。

尾矿经压滤机压滤后,运至晾晒区,经过风干日晒5天后,用

铲车将晾晒后尾矿运至堆排区,堆排顺序自下而上顺序堆排,每层堆排高度0.3-0.5m并进行碾压,控制尾砂堆积的密实度。

企业提供资料:

经实测堆积坝标高854.0mm堆积坝坝高3.0m,外坡比1:

4.3。

现场检查时存在堆积坝坝坡出现拉沟现象未及时处理,经企业对存在问题整改后,对堆积坝坝面拉沟问题进行了处理。

尾矿压滤干式堆排工艺设备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1

砂泵

2PNF10型,扬程35m

1

2

砂泵

2PNF15型,扬程40m

1

3

浓密机

/6mX7m

2

4

板式压滤机

1250型

1

5

砂浆泵

50WOL型,立式液下泵,

扬程15m

1

6

铲车

40型

1

照片5干式堆积坝

263排洪系统

窑沟尾矿库排洪方式为:

拦洪坝拦洪,排洪涵洞泄流。

1、拦洪坝

依据验收资料:

拦洪坝采用浆砌石砌筑,坝高5.735m,坝顶宽度1.0m,

距离初期坝约263.5m,拦洪坝上游坡比1:

0.2,下游坡比1:

0.4。

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验收合格,经质量检测单位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现场检查时拦洪坝未见到有明显裂缝或变形情况。

照片6拦洪坝及排洪涵洞进口

2、排洪涵洞

排洪涵洞靠近西北侧山体一侧,全长264m排洪涵洞为城门洞型,涵洞净高2.4m,净宽2.0m,依据业主提供资料显示:

排洪涵洞内侧墙为0.3m厚C30砼结构,外侧墙为重力式浆砌石,高度1.85m,净宽2.0m,排洪涵洞坡度3%拱顶为120°的圆弧拱,采用拱厚0.25,宽0.2m,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拱顶铺设土工布。

经现场检查,排洪涵洞无破损,结构完好,拱顶无压塌和变形,局部底板有枯枝於堵现象。

经整改后,企业对排洪涵洞内枯枝树枝进行了清理。

照片7排洪涵洞现状照片8排洪涵洞出口斜槽

2.6.4尾矿库监测设施

依据《尾矿库安全监测技术规范》(AQ2030-2010要求,四等以上尾矿库工程应当设置监测设施。

监测内容包括位移、渗流、干滩、库水位、降水量。

由于该尾矿库采用干式堆排工艺,无需设置浸润线、干滩、库水位、渗流设施,本尾矿库仅设置了坝体位移观测设施。

尾矿库与上游选矿厂紧连,尾矿库值班室设在选矿厂东北方向靠南侧的

值班房内,值班室设有座机电话,尾矿库人员有手机,库区移动信号覆盖。

库区照明采用白炽灯泡照明,布置于初期坝和库区堆积坝周围,电源来自选矿厂。

2.7安全管理现状

某公司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设置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环保科,并配备了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人,尾矿库日常管理由选矿厂实行统一管理,对从事尾矿库特种作业的作业人员5人进行了培训,并取得了证书,证书合法有效。

公司还从自身的安全角度出发,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以及操作规程,对尾矿库制定了较为详细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

编制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预案在商州区安监局备案,尾矿库值班室设有应急救援物资,给尾矿库员工购买商业保险。

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定期发放劳动保护用品。

依据《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的要求提取和使用,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2013年该尾矿库取得了商洛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三级安全标

准化达标证书。

3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3.1干式尾矿库主要危险因素窑沟尾矿库采用干式堆存和当前较为常用的湿式堆存有较大的不同,主要表现为库内不存水,堆积坝不浸水(堆积坝前设拦洪坝),堆积坝体没有浸润线,坝体不会因渗透造成事故;发生地震时,也仅仅是地震惯性力的影响,没有孔隙水压力的增高;遭遇洪水时不会增加自然洪水的最大流量,不会增加下游洪水的破坏。

但此类尾矿坝仍会有以下危险因素存在:

脱水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会对坝体稳定造成影响,甚至存在坝体滑坡。

尾矿干堆如果要碾压,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优含水量的±2%左右,超过了坝体不易压实。

如果压滤机的脱水效果不在上述最优含水量的范围,在碾压前应处理,含水量较高时应晾晒,含水量较低时可以洒水,若含水量过高时应停止生产。

如果脱水后的尾矿含水量过高,甚至成流态,湿式堆存尾矿库的问题都会发生。

未按照设计的堆筑次序,造成下游为临时坡,如果堆筑坝坡过陡,坝面临时排水不健全,堆积坝的下游坡面未用土覆盖植草或覆盖土层厚度不符合设计要求,堆积坝体与岸坡结合处岸边截水沟未随着堆筑坝体上升而上升,雨水冲刷坝坡,都会形成拉钩、滑塌,甚至造成人员生命财产的损失。

如果排洪构筑物堵塞、坍塌,或者实际洪水超过设计过多,也会产生洪水漫坝,洪水冲刷坝体将会携带冲刷的尾砂向下游宣泄,给下游造成威胁和环境危害。

滤水坝作为堆积坝趾,又有一点的容积,拦截运行过程中被雨水冲刷或滑塌的尾砂。

如果排洪系统失效,可能渗流量较大,有渗透破坏的危险。

如果积水过多,也会有溃坝的危险。

3.2运行过程中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及分析

尾矿库排洪系统的渗漏、断裂、垮塌及堵塞破坏性也很大。

如果仅是渗漏和断裂,其危害有限,如果发生垮塌和堵塞,使尾矿库的排洪系统失效,最大的危险就是招致洪水漫坝,是坝体溃决,造成较大的灾难.。

窑沟尾矿库尾矿脱水采用压滤机,回水泵站使用水泵,堆积坝碾压铺筑采用装载机,在运行时,设备具有较大的能量,存在人员遭受机械伤害的危险。

造成机械伤害的主要原因是:

作业人员没有穿戴或者穿戴不符合要求的劳保防护用品,而造成运行设备对其产生的伤害。

作业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或者因过失造成某种不安全行为,导致机械伤害。

在机器运转时进行检查、保养或其他工作,因误入某些危险区域或部位造成伤害。

检修人员正在检修机器或刚刚检修好尚未离开,因他人误开动而造成的

机械伤害。

机器的传动部分如胶带轮、齿轮、联轴器等没有防护罩而伤人,或者传

动部分的螺丝松脱飞出伤人。

机器的某些零部件受损伤,突然断裂伤人。

高处坠落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指在地面(基准面)2m以上作业发生的坠落。

尾矿脱水压滤机距离地面大于2.0m,事故池和砂泵池在工作状态和日常巡视及检修过程,容易发生高处坠落。

该尾矿库使用压滤机、砂浆泵等用电设备及其配电设施,当电气设备及线路绝缘损坏时,可能造成短路、起火,局部漏电,设备密封不好,雨天有可能进水,导致设备带电,此时人与之接触,易造成触电事故。

如果电气设备接地、接零保护失效,电气绝缘性能不好,或操作人员违章操作,使用工作灯时,没有选用安全电压,没有按规定穿戴、使用防护用品等,都有可能导致触电伤害。

回水池及事故池四周缺少安全警示标志、护栏或照明不足,作业人员或外来人员可能不慎坠入,造成淹溺事故。

3.3管理因素

在尾矿库工程中设计是基础,施工是保证,管理是关键。

若对尾矿库运

行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在管理中存在侥幸心理和短期行为,没有严格执行有关规程、规范,不安全行为时有发生,事故隐患发现和整改不及时,则会酿成尾矿库重大事故。

涵洞使用过程中发生坍塌事故等,建设单位未能及时整改,必定会引发尾矿坝溃坝等重大事故。

在尾矿库区进行人工爆破、采石、挖土、滥挖尾矿等,都会对尾矿库的安全造成危害。

3.4设计缺陷

拦洪坝上游拦渣坝无防护雨季树枝、枯木、渣石进入涵洞设施,在暴雨季节上游沟道内的树枝、枯木、渣石进入涵洞、隧洞内造成淤堵,致使洪水越过拦洪坝进入库内,对堆积坝造成危险,有可能出现溃坝、坝体失稳、洪水漫顶等事故的发生。

3.5重大危险源辨识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的规定,弘宇选厂尾

矿库采用浮选工艺,其中使用的黄药、二号油均不属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范围。

尾矿库总坝高20m全库容14.1X104m3属于五等库,所以,该尾矿库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4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选择

根据《安全评价通则》和《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导则》的要求,针对该尾

矿库的特点,本评价报告主要采取安全检查表、事故树分析法、数值计算等方法对该尾矿库的主要建(构)筑物、坝体稳定性、尾矿库排洪系统防洪能力、安全管理等单元进行定性、定量的安全评价。

4.1评价单元划分原则

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安全评价的需要,按照以下原则划分安全评价单元:

1、以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为主划分

1)按工艺方案、总体布置和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对建设项目(系统)的影响等综合方面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