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名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875020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6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度》名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温度》名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温度》名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温度》名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温度》名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温度》名师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温度》名师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温度》名师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温度》名师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温度》名师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温度》名师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温度》名师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温度》名师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温度》名师教学设计.docx

《《温度》名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度》名师教学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温度》名师教学设计.docx

《温度》名师教学设计

第三章物态变化

第一节温度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和原理。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的物理规律。

2.养成学生使用物理仪器测量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温度计原理和正确使用温度计。

难点:

设计测温度的仪器(温度计),正确使用温度计。

三、教学准备

教师:

烧杯、热水、冷水、温水、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学生:

烧杯、热水、冷水、温水、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小瓶、橡皮塞、细玻璃管。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情景导入

【出示四季图片】

【提出问题】春夏秋冬分别给你什么感受?

【导入语】春夏秋冬分别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尤其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让人印象深刻,物理学中我们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让学生观察思考四季的不同以及水的物态变化,同时引入温度的概念,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观看图片,了解四季的不同以及水在夏冬两季的不同状态

 

学生讨论:

春天:

温暖

夏天:

炎热

秋天:

凉爽

冬天:

寒冷

 

(二)新课

讲授

1.温度计

 

2.摄氏

温度

 

3.温度计的使用

 

4.体温计

 

【引入】生活中很多物体的温度不同,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我们有时凭感觉去判断物体的冷热,这种感觉可靠吗?

请同学们亲自体验一下。

引导学生完成实验

【导入语】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知道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有时是靠不住的,要准确判断和测量物体的温度,必须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

【小实验】自制温度计

【指令语】请同学们参考课本47页“想想做做”,利用桌面上的器材,小组合作自制一个温度计。

同时思考,温度计的原理是什么?

 

【设问】如何改进自制温度计,从而更方便更精确地测量温度?

根据学生讨论结果出示各种常用的温度计:

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

家用寒暑表

【设问】为什么各种温度计的玻璃管都设计得非常细呢?

【指令语】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手中的温度计,思考一下它由哪些部分构成?

【指令语】不少同学注意到温度计上有个标记℃,这是什么意思呢?

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48页“摄氏温度”部分,结合手中的常用温度计,进行自学。

出示自学指导:

1.温度计上的符号℃是什么?

2.摄氏温度是如何规定的?

3.读出下面的温度值:

30℃-15℃

【疑难点拨】

字母C表示采用的是摄氏温度,而℃才是摄氏温度的单位,30℃应读作“30摄氏度”,不能写成“30C”,或读成“30度”或“摄氏30度”。

【指令语】请同学们看课本48页“小资料”,现在进行抢答比赛:

金的熔点

人的正常体温

酒精的凝固点

太阳表面温度

【设问】

1、我们在使用温度计前应该哪些问题?

2、三种常用的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分别是多少?

3、所测温度能否超过所选的温度计的量程?

 

课件播放视频:

温度过高而使温度计被胀破

4、如何正确地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呢?

请同学们思考下面几种做法和读数方法,哪种是正确的?

那种是错误的?

1234

5、使用温度计时还有可能出现什么错误?

【指令语】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教师来回指导,并用课件出示要点:

1、使用前要认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所测液体温度不能超出量程。

2、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3、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巧记忆】估、选、看、浸、等、读、记、取

【反馈练习】

下列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多少?

 

【实验探究】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要求:

先用手指碰触杯壁,估计水的温度,再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手指感觉

估测温度

实验温度

凉水

温水

热水

出示体温计图片:

 

【设问】

1、体温计在构造上和普通温度计有什么不同?

2、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3、使用体温计为什么要先甩一甩?

其他温度计可以甩吗?

4、此时体温计示数是多少?

课件播放视频:

体温计

冰、雪的温度低

开水、火焰温度高

学生体验:

两个手指分别放入冷水和热水中,再取出同时放入温水中,两个手指对温水的感觉不一样。

结论:

感觉并不总是可靠的

 

学生动手实验

自制一个温度计

把自制的温度计放入热水中,观察细管中液面的位置,液面高。

然后把小瓶放入冷水中,观察液面的位置,液面低。

小组讨论得到温度计原理:

根据液体热胀冷缩规律制成

小组讨论:

<1>小瓶太大,可缩小为玻璃泡

<2>使细管内径再变细

<3>刻上刻度和温度的单位

<4>玻璃泡内液体可选用酒精、煤油和水银等

 

学生观察

 

小组思考讨论:

玻璃管非常细,当玻璃泡内的液体有微小的膨胀时,玻璃管内的液柱会有明显变化,测量温度会更精确。

学生观察温度计

得出结果:

温度计由玻璃泡、细管、液体、玻璃外壳、刻度、数值和温度标记℃构成

 

学生自学

1.℃是摄氏温度的单位,读作摄氏度。

2.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等份代表1摄氏度(1℃)。

3.30摄氏度、负15摄氏度或零下15摄氏度。

学生抢答:

1064摄氏度

37摄氏度

零下117摄氏度

约6000摄氏度

(设计意图:

让学生抢答,既训练了他们对摄氏温度的读法,又能使学生明白知识来源于生活,体现了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

小组讨论:

1.通过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具有合适量程和分度值的温度计。

2.实验用温度计的量程-20℃—110℃,体温计的量程35℃—42℃,分度值0.1℃。

寒暑表量程是-30℃—50℃,分度值1℃。

3.不能,否则温度计里的液体可能将温度计胀破或者读不

观看视频加深理解

 

小组讨论交流:

1图温度计玻璃泡不应该碰到容器底;2图温度计玻璃泡不应该碰到容器侧壁;3图温度计玻璃泡没有全部浸没在液体中;4图正确;

读书时上下两个视线是错误的,中间的是正确的。

5.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离开了被测液体

没有等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就读数

 

学生总结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学生回答:

-2℃

38℃

-4℃

74℃

 

学生按要求分组实验,练习温度计的使用,并展示实验结果,相互交流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学生仔细观察并进行小组讨论:

体温计里面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非常细的弯曲缩口。

 

读数时体温计要离开人体,水银变冷收缩,水银柱在缩口处断开不能退回玻璃泡,仍指示原来的温度。

重新用体温计时,必须用力往下甩,让水银再回到玻璃泡里。

其他温度计不允许甩。

37.8℃

观看视频加深理解

(三)课堂

小结

学生归纳总结这节课的知识要点

教师来回巡视并给予指导帮助

学生梳理本节知识要点

小组成员交流收获和疑惑

(四)课堂

检测

要求:

合上课本,独立完成,字迹工整

教师巡视、出示答案、给予指导帮助

按要求完成检测题(见附件)

纠错,查漏补缺

(五)布置

作业

1、动手动脑学物理

2、阅读课本50页科学世界

课后独立完成

五、板书设计

(一)温度

1.定义: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常用单位:

30℃读作:

-15℃读作:

3.摄氏温度的规定:

冰水混合物0℃

(标准大气压)沸水100℃

(二)温度计

1.结构:

2.原理: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3.使用:

估、选、看、浸、等、读、记、取

(三)体温计

1.结构:

2.使用:

六、教学反思

(一)教案中的“亮点”

1.以学生为主体,设计了多个学生动手的实验,如自制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

2.运用大量的实物,如各种温度计,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一些图片和视频,让部分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加容易、好懂,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3.在温度计的使用部分,设计的比较细致。

使用前要注意哪些问题,测量时注意哪些问题,读数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并且在理论总结后又进行具体的测量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

学生在读数时,尤其零下多少度时,易出现错误,常常找不准零刻度线,以后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先明确零刻线,要从零刻线开始去读数,读数前必须明确温度计的分度值。

附件:

课堂检测

1.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制成的,人的正常体温(口腔温)大约是,读作。

体温计的量程是,分度值是.

2.下面关于常用温度计的使用中,错误的是[]

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

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D.读数时,要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再读数。

3.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9ºC,经过消毒后直接用来测量体温是36ºC和40ºC的两个病人,则这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分别是()

A、36ºC和40ºCB、40ºC和40ºC

C、39ºC和40ºCD、39ºC和39ºC

4.两支内径不同、下面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的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则地看到()

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

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

5.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的实验中,试按温度计的使用步骤把下面的叙述依次排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取一只适当的温度计

B、估计被测水的温度

C、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水中

D、认清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

E、观察温度计的量程

F、让温度计玻璃泡在水中稍候一会儿,等示数稳定

G、从水中取出温度计

H、对温度计进行读数

6.小明用一只水银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如图所示。

请指出他在使用温度计时存在的两个问题:

答案:

1.液体的热胀冷缩37℃37摄氏度35℃—42℃0.1℃。

2.D3.C4.D5.BAEDCFHG

6.①视线没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②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