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877663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

《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

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2006年4月19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偕家人在祖籍地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马崎村举行了盛大的祭祖仪式。

这种“认祖归宗”的情节于古代的()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井田制

2.鼎在商周时期是地位和权势的象征,周礼记载:

“天子用九鼎”,但考古人员在春秋时期的诸候墓中发现也有九鼎,这说明当时()

A、诸候争霸,胜者为王B、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

C、尊王攘夷,号令诸候D、大国诸候饮马黄河,问鼎中原

3.秦朝发动70余万人历经几十年,建造了秦始皇陵。

秦朝能够完成这一浩大工程的主要原因是

A、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B、分封制的推行C、郡县制的推行D、统一文字

4.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5.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

任嚣任南海郡尉,统辖番禺、揭阳、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

根据秦制度的规定,与任嚣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对下督责所属各县

C、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D、和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6.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

“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

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再到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等级制度越加严格B、君臣关系越加紧张C、皇权不断加强D、对地方控制越加规范

7.以下关于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太祖时设置殿阁大学士并开始参与决策②阁制度是明成祖时正式形成的

③阁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产物④内阁起到了制约皇权的作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8.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有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与这些制度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对应搭配正确的是(  )

A、品行——考试成绩——门第声望B、门第声望——品行——考试成绩

C、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D、考试成绩——门第声望——品行

9.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

①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②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

③确保了公民大会的决策公正无私④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A、①④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0.“雅典公民帕帕迪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他通过抽签到法庭,参加审判苏格拉底。

尽管许多问题听不懂,但最后举手投票时,帕帕迪投苏格拉底有罪!

”以上描述不能说明的是()

A、雅典民主制度较大限度地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B、雅典民主创造了抽签制、投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

C、雅典民主使雅典人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D、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或误用

11.《剑桥古代史》对古代雅典有这样的描述:

“(雅典公民)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干鱼……穿波斯的拖鞋,睡爱尔兰的床……”这表明()

A、雅典海外贸易非常发达B、雅典物产丰富人民富足

C、雅典是当时地中海霸主  D、雅典人充当了海盗角色

12.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即保护人为被保护人进行诉讼代理,这制度后公发展为()

A、陪审制度B、审训制度C、律师制度D、诉讼制度

13.《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B、皇帝的命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

C、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D、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14.罗马法内容丰富,体系完善,它的许多原则和制度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中主要有()

①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④奴隶在法律上是“可以购买的东西”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

15.英国议会1707年通过的《任职法案》规定:

“凡议员得到国王任命或从国王那里领取薪俸后,就失去了议员资格。

”据此可知,英国议会制定此法案的目的之一是()

A、进一步限制王权B、消减国家财政开支

C、防止政治腐败D、加强国王与议员的联系

16.1762年,英国议员约翰•威尔克斯主持的《苏格兰人报》刊出谴责政府对外政策并攻击国王乔治三世的文章,英王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并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其议员立资格。

英王的做法(  )

A、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支持B、正当行使了英王的权力

C、违背了《权利法案》D、维护了英国政府的权威

17.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

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A、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B、以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

D、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

18.易中天在《我们的反思》一书中写道:

“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

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200多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

”材料中“精巧的设计”是指(  )

A、英国的《权利法案》B、美国的1787年宪法

C、德国的德意志帝国宪法D、法国的1875年宪法

19.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

“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

”法官说:

“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

”这两段话体现了()

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B、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

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D、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

20.有人认为“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下列表述中哪一项不能证明上述观点()

A、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B、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C、宪法未赋予议会立法权D、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

21.《联邦党人论稿》指出:

“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两次被欧洲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

”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是联邦党人要求()

A、维护各州的权力B、争取民族独立C、加强中央政府权力D、建立民主制度

22.美国1787宪法签署后,富兰克林激动地说:

“现在我终于高兴地明白了,这是一轮喷薄东升的旭日,而不是一轮沉沉西下的落日。

”富兰克林认为1787宪法是“旭日”,对美国的前途充满信心的原因,不可能是由于()

A、这是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B、宪法给予妇女选举权,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男女平等

C、宪法规定实行三权分立,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D、宪法赋予联邦政府强有力的权力,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23.参加了1787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

“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的或内在的控制了。

”麦迪逊说这番话的意图是()

A、美国不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政府B、政府权力不能受到任何力量的控制

C、美国应建立开明君主制D、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独裁政权的出现

24.某部历史纪录片中有这么一段解说词:

“有人把‘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甚至预言其必将步第一、第二共和国的后尘,会很快夭折。

但事实恰恰相反,第三共和国却不断巩固,在历史上存在70多年,成为法国的‘长寿’共和国。

”导致第三共和国“长寿”的原因不包括(  )

A、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封建保守势力日趋削弱

C、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D、政治体制之争已不复存在

25.肯尼迪说统一后的德国“是一个将西方民主国家现代工业力量,同东方帝国专制独裁的决策特点结合在一起的大国……是一个爆炸性的混合体”。

他所说的德国是( )

A、极端沙文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国家B、有封建军事色彩的资本主义国家

C、封建君主统治下的资本主义工业国D、工业高度发达的封建军事大帝国

26.2008年11月,黑人后裔奥巴马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

这一现象可以用18世纪末的杰斐逊的话予以诠释:

“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

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

……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的公平对待。

”这一政治现象和政治理念应该基于()

①人民主权说②三权分立说③因信称义论④天赋人权观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7.费正清在《中国:

传统与变迁》中写道:

“我们在重新审视鸦片战争时,也很有必要将之放入现代历史发展大潮的背景中进行考察。

……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

”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准确的是()

①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历史的巧合②鸦片成为引发战争的原因是个偶然

③鸦片战争的爆发与世界历史发展大潮密切相关

A、③B、②③C、①②③D、①②

28.“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

”该对联反映的是()

A、西方列强的侵华暴行B、烟草传人中国后的盛况

C、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D、西方列强在中国暴力殖民的情况

29.一些西方史学家认为,鸦片战争是为了维护英国的正当贸易权利而战的通商战争,你认为这种说法()

A、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B、指出了战争的实质

C、揭示了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D、是一种尊重历史事实的评价

30.清朝时期,某商人从上海运一批货物到汉口,受到了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重重勒索。

他气愤地说:

“清政府有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和军舰都可以在长江自由航行,不受盘查,而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行?

难道非要中国商船插上外国旗子才有生路吗?

”请回答:

这件事最早发生在哪一年以后?

这个商人指的是哪一个条约()

①1842年②1844年③1856年④1858年⑤《南京条约》⑥《望厦条约》⑦《天津条约》⑧《瑷珲条约》

A、①⑤B、②⑥C、④⑦D、③⑧

姓名:

班级:

考号:

高一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材料题(31题10分,32题14分,33题16分,共40分)

材料二 “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

公民大会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奴隶制社会。

──许海山主编《欧洲历史》

材料三 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代议制的产生、发展,反映了社会分工日益专门化和国家事务日益复杂化的客观需要。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

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构是国家立法机关,独立行使立法权,并与其他两权即司法权和行政权相互制约与平衡。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体现的决策方式有何不同?

(2分)图三和图四体现所在国家的政体分别是什么?

(2分)

 

(2)图一和图四两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性?

(2分)其本质上的区别是什么?

(2分)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希腊和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在民主形式上的不同。

(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罗马向海外扩张过程中,在所征服地区建立行省统治当地人民……各个行省都派驻总督治理……总督拥有该行省的军事、民政和司法全权……这就为行省总督滥用职权,横行不法,搜钱刮财,提供了便利条件。

十二铜表法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起初,十二铜表法以及其他的法律规范仅仅适用于罗马公民,居住在罗马的外邦人受不到法律保护,故称市民法。

……随着罗马对外扩张以及国际交往和商业的发展,罗马公民同外邦人和被征服地区居民在法律上的矛盾和纠纷日益增多,同时产生需要局部承认外邦人等的合法权利并予以法律保护的问题……逐渐形成了万民法。

万民法实际上是罗马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二忽必烈即位初期……委派重臣以中书省官“行某处省事”名义,到地方行使中书省职权……随着大规模征服战争的结束,行省由临时派出处理军政事务的机构,逐步过渡为地方最高政府,但仍长期保留着派出机构的性质。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元朝的中央与地方行政机构基本仿照汉法,以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分裂为前提……地方行政机构是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成吉思汗时代的法令,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法典,在实践中,蒙古部落的习惯法还占据着统治地位。

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编成《至元新格》,这是元朝的第一部法典。

元仁宗时,编成《风宪宏纲》-元英宗时,以《风宪宏纲》为基础,修成《大元通制》。

与此几乎同时,又出现了《大元圣政国朝典章》,简称《元典章》。

元顺帝至正六年(1346年),还颁布了《至正条格》,其类目与《大元通制》相似。

元世祖时,明令把全国人分为四等:

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是汉人,第四等是南人。

这四等人在政治待遇、法律地位、经济负担以及其他权利义务上都有种种不平等的规定。

——摘编门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在行省设置的背景上,罗马帝国与元朝有何相似之处?

(2分)在行省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上,两者有何不同?

(4分)

 

(2)根据材料一、三回答,在法律演变形式上,罗马和元朝有何相似之处?

(1分)分析指出罗马帝国万民法与元朝法律的不同之处?

(4分)

 

(3)综合上述材料,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罗马法和元朝行省制度的认识。

(3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中文字:

国王仍然是国家的主人,但是已经不理国家大事了。

材料三:

第15条:

“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第18条:

皇帝任命帝国官吏“有创制法律之权”

第12条:

“皇帝有权着急、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漫画所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的何种政体形式?

(2分)该形式是通过哪一年哪一个重要文献加以确立的?

(2分)

 

(2)材料二图片体现了最重要原则是什么?

(2分)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国家元首产生方式的不同。

(2分)

 

(3)目前世界多数国家的政治体制都贯彻中央集权原则,但为避免权力的过于集中导致专制又采取了一些分权的措施。

以材料二这个国家的政体为例,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它是如何贯彻中央集权原则,又避免了专制的?

(4分)

 

(4)从君主和议会关系方面谈谈材料一和材料三反映的政体有何不同。

(2分)联系两国实际分析其原因是什么。

(2分)

高一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ABABDCBCBCACDCACCBDCCBDDBCACAC

 

二、材料题

31、

(1)决策方式:

图一:

专制(或集权)(1分)图二:

民主(1分)。

政体:

图三:

君主立宪制(1分)图四:

民主共和制(1分)。

(2)形式上的共性: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2分)

本质区别:

图一:

封建专制统治(1分);图四:

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政(1分)。

(3)民主形式:

古希腊:

直接民主(2分);近代西方:

间接民主(2分)。

32、

(1)相似之处:

都是在征服了广大区域和多个民族之后设立的。

(2分)不同:

罗马帝国行省总督拥有军事、民政和司法全权。

元朝行省长官拥有军事、行政大权,但受中央政府节制。

(4分)

(2)相似之处:

都是从习惯法到成文法;(1分)主要区别:

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元朝法律把全国人分为四等,他们在政治待遇和法律地位上都是不平等的。

(4分)

(3)认识:

罗马法和元朝行省制都是优秀的政治文化遗产;先进的制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多样性等。

(2分,说的有道理就可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