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备课组.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879377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备课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三年级备课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三年级备课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三年级备课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三年级备课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三年级备课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三年级备课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三年级备课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三年级备课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三年级备课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三年级备课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备课组.docx

《三年级备课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备课组.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备课组.docx

三年级备课组

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备课

一、制订复习内容和目标

数与代数

复习内容:

万以上数的意义和读、写以及大小比较;三位数乘两位数;年、月、日;小数的初步认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目标细则:

1.结合具体情境,能认读写小数,能比较小数的大小,并能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认读写万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位单位表示大数,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对较大的数进行估计.

2.在现实的情景中,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进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和简单的两位数乘除三位数的口算;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及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会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试题;能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得过程;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3.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24时计时法.

空间与图形

复习内容:

观察物体;平行与相交。

目标细则:

1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直线相交确定一个点;区分直线线段射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距离及点到直线的距离.。

2.能掌握正面、侧面和上面的初步认识;会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由3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所摆成的物体,会看相应的视图。

统计与概率

复习内容:

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目标细则:

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并能用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二、安排复习时间

万以上数的认识(1课时)

年月日(1课时)

小数的初步认识(1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1课时)

观察物体(1课时)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课时)

平行与相交(1课时)

统计(1课时)

综合练习(3课时)

第一课时

活动一:

铺垫孕伏

1.口答:

2.复习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师出示5张卡片: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首先把“百位”贴在黑板上,指名同学按照顺序依次贴其它卡片.全部贴好后请同学口述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3.读数练习:

教师在贴好的数位下填数字,408,2160,11900学生进行读数练习.

4.想一想,万以内的数的读法规则是什么?

活动二:

探究新知

1.设疑导入:

(1)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信息窗你能获得那些信息?

师随意板书

(3)看了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2)、导语:

我们已经学会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这些比万大的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像这些比较大的数的读法.

板书课题:

亿以内数的读法

2.新授:

(1)感受10万究竟有多少

你知道生活当中有那些大数

(2)10万到底有多大?

我们来数一数

用计数器

(3)个、十、百、千、万、十万、象这样表示数大小的单位叫记数单位

①学生观察板书:

个、十、百、千、万,想一想:

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呢?

你能按这样的规律继续往下数吗?

教师板书:

十万、百万、千万.

②认识“一亿”:

用刚才的方法,我们接着往下数,十个一千万是多少呢?

教师板书:

亿,并指出一亿是个很大的数

(4)、教学数位和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①引导学生观察:

计数单位之间是怎样排列的?

教师说明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②师生共同完成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板书:

在每个计数单位下面写一个“位”字.

重点提示亿位前面要加“……”.

小结:

为了便于读亿以内的数,我国沿用了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即从右起每四位为一级.个、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

教师板书,进一步完成数位顺序表.

(5)、教学万级数的读法:

①先读出下面各数:

28、308、4007、3070

这些数都在哪一级?

表示多少?

如果把这些数放在万级,又表示多少呢?

引导学生明确:

同一个数在个级时表示多少“个”在万级时表示多少个“万”

4086000,21600900自己试读这两个数.

引导学生根据个级数的读法,类推出万级数的读法.

同学之间互相汇报试读结果.

(4)、教学含有万级和个级数的读法.①学生试读

2460064070010030040

思考讨论:

先读哪一级,怎样读?

再读哪一级,怎样读?

在什么情况下,“0”不读出来,什么情况下“0”要读出来?

 ③在学习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亿以内数的读法法则. 

活动三:

巩固发展

1.练习一第3题:

读下面每组数34和340000

3004和30040000

340和3400000

3040和30400000.

2.判断:

(1)4080500读作:

四百八十万零五千()

(2)3706000这个数中所有的“0”都不读出来.()

(3)40506000这个数中有一个零要读出来.()。

活动四:

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

活动一:

创设情境,初步感知24时计时法

1、猜电视节目

师:

同学们喜欢看电视吗?

听,这是什么节目开始了?

(播放《大风车》的片头音乐)

师:

《大风车》是在什么时间播出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写下6:

30分。

师:

你们都同意吗?

(教师板书:

晚上)

师:

为什么呢?

师:

可是,电视画面上是这样写的吗?

师:

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两种说法都能说明《大风车》的播放时间吗?

2、举例说明进一步丰富感知。

师: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

你在哪儿还见过这样的记时法?

教师通过学生的汇报,相机板书:

上午8:

00  中午12:

00 下午2:

00

  8:

00    12:

00  14:

00

活动二:

合作探知,领悟24时记时法

师:

看着这两排时间,你最想知道什么?

师:

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大家想知道的问题。

1、 比较两种记时法

师: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这两种记时法有什么不同?

分别给它们取个名字。

   先小组合作讨论,再交流。

师:

哪一种名字比较贴切?

为什么?

说明:

12时记时法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记时法,又叫普通记时法。

而24时记时法正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一种新的记时法。

(板书课题:

24时记时法)

师:

这两种记时法,哪种方法好呢?

为什么?

2、感悟24时记时法

师:

24时记时法到底是怎样记时的呢?

(1)认识0时到12时

谈话:

春节是我们每个小朋友最喜爱的节日之一.那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除夕夜晚新年的钟声在什么时间敲响?

板书:

晚上12:

000:

00

师:

天渐渐地亮了,这时我们也该起床了,(小朋友起床的画面)谁能说说小朋友是什么时间起床的?

(在线段上标出)

师:

用24时记时法怎么表示呢?

板书:

早上6:

00

6:

00

师:

(时间到了8时、12时分别出示小朋友升国旗和吃午饭的画面)谁能用两种记时法来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什么时间干什么?

(线段上标出)

板书:

上午8:

00

中午12:

00

 师:

从深夜0时到中午12时,时针在钟面上走了几圈?

经过了多少小时?

(2)认识12时到24时

板书:

下午1:

30 13:

30 

 师:

(出示小朋友踢足球、完成家庭作业的画面)你能用两种不同的记时法分别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什么时间干什么吗?

板书:

下午3:

00     下午5:

00 晚上8:

00

    15:

00   17:

00    20:

00

 谈话: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又是深夜12时,夜深人静,一天就这样悄悄地过去了(课件显示钟面时间和小朋友熟睡的画面)。

这个时候,用24时记时法就是几时?

(在线段上标出熟睡的时问24时)它与第二天有什么关系?

 3、沟通两种记时法

师:

这两种记时法有没有什么联系呢?

 师:

对了,利用这个规律你能不能把这两种记时法进行转换?

同桌讨论。

师:

你能不能出一道题来考考其他同学呢?

师生逐一核对

活动三:

总结反思,拓展提高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想法?

还有问题吗?

第三课时

活动一收集信息

⒈收集信息。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信息窗,看,你能获得那些信息

⒉交流信息。

教师随机板书:

2.5米0.5米0.3米0.48米0.4米0.03----0.08米

3、初步感知小数。

师: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这些数有什么特点?

4、像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数中间的小圆点就叫小数点。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些关于小数的初步知识。

(板书课题:

认识小数)

活动二: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看这些小数,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吗?

1.            你认为应该怎么读?

同位两人试着把它读出来。

 哪位同学愿意起来读

哪位同学有不同意见?

你会写小数吗?

请写出几个小数。

然后同位两人互相读一读。

2、在生活中你还发现那些地方用到小数?

 ⒊知道用小数表示成元作单位的人民币的实际含义。

⑴请学生上来演示用人民币(学具)支付苹果的单价:

1.80元。

⑵同桌相互支付水果的单价(收集到的水果单价)。

⑶质疑。

你知道1.80元8.00元6.05元中的每个数字分别表示多少钱吗?

在日常生活中,1.80元有时也可写成1.8元,8.00元也可写成8元,那么6.05元能写成6.5元呢?

为什么?

请学生讨论。

  ⑷小结。

数点的左边部分表示元。

右边的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

这个“6”在不同的位置所表示的人民币是不同的。

活动三:

0.5米是多少

1才我们知道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意义,那你知道我们收集的信息中的0.5米又是多少呢?

2、在研究0.5米之前我们先来研究一下0.1米是多少,就知道0.5米是多少了

3、  刚才我们研究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小数点的左边部分表示元。

右边的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

那你觉得以米为单位的小数,小数点的左边部分表示-------,右边的第一位表示-----,第二位表示------------

4、出示米尺: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

用分数表示是1/10米,还可以写成0.1米。

板书:

十分之一米=0.1米=1分米

5、3分米是几分之几米,还可以写成零点几米?

那么0.5米是多少大家明白了吗

6.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

指着米尺问: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厘米?

用分数表示是1/100米,还可以写成0.01米。

7、3厘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

18厘米呢?

活动四实际应用

1、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  )米。

2.

(1)填单位名称。

8.64元=8( )6( )4( )

2.83米=2( )8( )3( )

(2)填适当的数。

0.23米=( )/( )米=(  )厘米

0.76元=( )/( )元=(  )角(  )分

3.91米=(  )米(  )厘米=(  )厘米

活动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

第四课时

活动一

师:

上节课我们已了解到2008奥运会的帆船比赛在青岛举行,青岛市政府免费发放树种,倡议市民为“我为奥运种棵树”活动。

(多媒体播放市民种树情况,画面定格为信息窗2)。

 

师:

如果以后有类似的活动,你会去参加吗?

 认真观察情景图,你都了解到哪些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师:

同学们真了不起,提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现在我们就来解决。

活动二

教学估算乘法。

师:

我们先来解决“小男孩学校发了多少包树种?

”这个问题,说说你想怎么办?

师:

你能估一估有多少包吗?

师:

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哪个小组愿意起来交流?

师:

因为是估算,所以用“≈”有时我们可以先估计大约的数,再进行精确计算,估算可以帮助我们验证结果的准确性估的方法很多。

师:

同学们能独立估出小女孩学校发了多少包树种吗?

 师:

小组交流的想法。

活动三

教学笔算乘法。

 出示信息窗3,同学们观看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师:

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好吗?

谁能列出算式?

那你想怎样算呢?

 

师:

有哪位同学愿意起来交流你的做法?

你能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做吗?

师:

你很聪明,想的真好。

你能告诉我为什么把3写在十位上吗?

活动四

师:

第二个问题,你能独立解决吗?

师:

引导学生观察两种情况,选择自己喜欢的做法。

活动五

师:

出示自主练习1、2、3

活动六

师:

这节课,你学会了吗?

能谈谈你有什么收获吗?

 

第五课时

活动一:

师:

请同学们看看情景图,从不同方向看小车上的这堆货物,各是什么形状?

师:

谁能说一说,从三个不同方位所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

师:

刚才我们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活动二:

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正方形的学具。

师:

现在请大家用学具摆一摆,看看和你们说的一样吗?

师:

仔细观察,你看到了物体的哪一面?

师:

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师:

谁能在班上说一说?

师:

刚才我们从不同角度、不同的位置观察了物体,看到了不同的面。

活动三

1、出示课件做练习

2、师:

每个同学都有一张习题纸(自主练习第一题内容),这些图形分别是从哪个位置看到的?

请填一填。

3、你说我摆

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以小组为单位,一个同学抽出一张印有图形的图片,其他同学摆一摆,看一看能有几种不同摆法。

活动四

师: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数学知识?

在生活中什么时候可以用到我们所学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