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技术.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8843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技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技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技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技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技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技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技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技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技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技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技术.docx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技术.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技术.docx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技术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实用技术

一、干清粪工艺

目前,我国规模化养殖场主要清粪工艺有水冲式、水泡粪和干清粪3种。

水冲式、水泡粪清粪工艺耗水量大,并且排出的水和粪尿混合在一起,给后处理带来很大困难,而且固液分离后的干物质肥料价值大大降低。

干清粪工艺无臭味,产生的污水量少,养分损失小,因此,属于国家大力推广的工艺技术。

二、畜禽粪便堆肥技术

好氧堆肥是使固体禽畜粪便在有氧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的作用达到稳定化、无害化转变为有利于土壤性状改良并对作物生长有益和容易吸收利用的有机肥的方法。

好氧堆肥是一种高温高速过程,堆体温度高(50-65℃),发酵周期短,有机物分解彻底。

现代化堆肥工艺大都采用好氧堆肥系统。

三、畜禽粪便生产肥料技术

1.畜禽粪便生产商品有机肥

利用畜禽粪便好氧发酵生产商品有机肥料,能耗少、污染小,已被国内外广泛采用。

目前国内应用的畜禽粪便好氧发酵工艺主要有塔式发酵干燥、旋耕式浅槽发酵干燥及螺旋式深槽发酵干燥等多种形式。

(1)工艺。

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

原料前处理、接种微生物、发酵、干燥、粉碎、筛分、包装、计量等,具体依

原料和处理方法各异。

(2)技术要点。

1配料技术。

配料方法因原料来源、发酵方法、微生物种类和设备的不同而异。

配料的一般原则是:

在总物料中的有机质含量应高于

30%,最好在50%~70%;碳氮比为(30~35):

1,腐熟后达到(1520):

1;:

pH为6~7.5;水分含量控制在50%左右为宜,但在有些

加菌发酵方法中可调节到30%~70%。

具体配方因有机物料成分来

源而异。

2发酵腐熟方法。

有机物料发酵腐熟的方法及其效果与所采用的发酵工艺和设备紧密相关。

一般包括:

a.平地堆置发酵法:

在发酵

栅中将调配好的原料堆成宽2米、高1.5米的长垄,10天左右翻堆一次,45~60天腐熟。

b.发酵槽发酵法:

发酵槽为水泥、砖砌造,

般每槽内空长5~10米、宽6米、高2米,若干个发酵槽排列组合,

置于封闭或半封闭的发酵房中。

每槽底部埋设1.5毫米通气管,物料填入后用高压进风机定时强制通风,以保持槽内通气良好,促进好氧微生物迅速繁殖。

使用铲装车或专用工具定期翻堆,每3天翻堆次。

经过25~30天发酵,温度由最高时的70~80℃逐步下降至稳定,

即已腐熟。

c.塔式发酵厢发酵法:

发酵厢为矩形塔,内部是分层结

5~7

构,上下通风透气,体积可大可小。

多个塔可组合成塔群。

有机物料被提升到塔的顶层,通过自动翻板定时翻动,同时落向下层。

天后下落到底层,即发酵腐熟,由皮带运输机自动出料。

3发酵微生物应用。

在有机物料发酵腐熟过程中,接种发酵微生

物可以促进有机物料腐解,保存养分。

在实践中应用的发酵微生物往往包括酵母、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组成一个复合菌群,一般是通过从自然界中分离、纯化得到多种多样的发酵微生物复合菌群。

4调控技术。

影响发酵的主要环境因素有温度、水分、碳氮比和

pH值。

在工厂化发酵中,通过人为调控,为好氧微生物活动创造适宜的环境,促进发酵的快速进行。

温度是显示好气发酵中微生物活动程度的重要指标,高温的产生标志着发酵过程运转良好。

水分是微生物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在好氧发酵工艺中,物料适宜的含水率为35%~50%,物料含水过高过低都影响好氧微生

物活动,发酵前应进行水分调节。

碳氮比是微生物活动的重要营养条件。

通常微生物繁殖要求的适宜碳氮比为(20~30):

1。

猪粪碳氮比平均为14:

1,鸡粪为8:

1。

单纯粪肥不利于发酵,需要掺和高碳氮比的物料进行调节。

掺和物料的适宜加入量,稻草为14%~15%,木屑为3%~5%,菇渣为12%~14%,泥炭为5%~10%,谷壳、棉籽壳和玉米秸秆等都是良好的掺

和物,一般加入量为15%~20%。

酸碱度对微生物活动和氮素的保存有重要影响。

好氧发酵有大量氨态氮生成,使pH升高,发酵全过程均处于碱性环境,这是与以秸秆或绿肥为原料的堆肥发酵产生酸性环境所不同的,高pH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是增加氮素损失。

工厂化快速发酵应注意抑制pH值的过高增长,可通过加入适量化学物质作为保护剂,调节物料酸碱度。

2.畜禽粪便生产生物复合肥

农作物施用有机复合肥后,除保水、保土的环保作用外,最大的特点是农产品(蔬菜、水果、大米等)与施用化肥的产品相比,除了色、香、味及口感优于后者外,其营养成分结构更优于后者。

四、畜禽养殖场除臭技术

1.饲料改进技术

通过饲料原料的合理处理、饲料配方设计、饲料加工以及消化、吸收促进剂的应用,可显著提高饲料利用率,从而有效地降低动物粪便中的氮、磷和金属元素含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除臭剂的开发与应用

为了减轻畜禽排泄物及其气味的危害,可以在饲料或垫料中添,加一些除臭剂。

如丝兰属植物提取物、天然沸石为主的硅酸盐石、腐殖酸、松叶精制剂、矿物质添加剂等。

五、大中型沼气工程技术

建立沼气工程的重点是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沼气。

该方法依靠微生物的活动将有机物转化成甲烷,是国内外处理畜禽粪便高浓度有机废水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1.大中型沼气工程适用工艺特点

利用畜禽粪便和冲洗水厌氧发酵产沼气,基于原料性质、适用工艺条件、投资和运行成本等方面考虑,和常规高含量污水处理所适用的工艺有差别。

工艺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处理效果、运转稳定性、投资、运转成本。

因此,必须结合粪污特征,综合考虑粪便资源、配套土地和能源需求等因素,慎重选择适宜的生产工艺,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

2.沼气工程常用厌氧工艺

(1)完全混合厌氧反应器(CSTR)。

完全混合厌氧反应器技术是类

似常规活性污泥消化概念的厌氧处理技术。

通过设立在反应器顶部的特殊高压喷射喷嘴或利用顶置搅拌器而充分混合,见下图:

适用条件:

应用范围广,适应性强,效益高,适用于高含量及含有大量悬浮固体原料的处理。

工艺特点:

高浓度发酵原料;固体浓度8%~12%;有搅拌装置;

发酵原料和微生物完全混合;处理量大,停留时间长,产沼气多;便于启动运行和管理。

(2)升流固体床反应器(USR)。

升流式固体反应器是一种结构简

单、适用于高悬浮固体原料的反应器。

原料从底部进入消化器内,与消化器里的活性污泥接触,使原料得到快速消化。

未消化的生物质固体颗粒和沼气发酵微生物靠自然沉降滞留于消化器内,上清液从消化器上部溢出,这样可以得到比水力滞留期高得多的固体滞留期和微生物滞留期,从而提高了固体有机物的分解率和消化器的效率,适用于固体含量5%~8%的畜禽粪污,见下图:

适用条件:

适用于中部和南部地区养猪场粪污处理和集中供气沼气工程,北方地区冬季需要进行加热。

工艺特点:

高浓度厌氧微生物固体床;设置布水系统;不设三相分离器;出水渠前设置挡渣板;产气效率高;浓度较高时可有局部强化搅拌装置。

(3)塞流式厌氧反应器(PFR)。

塞流式反应器也称推流式反应器,

是一种长方形的非完全混合式反应器。

高浓度悬浮固体发酵原料从一端进入,从另一端排出。

适用于高浓度畜禽粪水处理,固体浓度可达

12%,尤其适用于牛粪的消化处理。

适用条件:

适用于牛粪的处理,不适用于鸡粪的发酵处理,因

鸡粪沉渣多,易生成沉淀而大量形成死区,影响消化器效率。

工艺特点:

反应器内物料呈活塞式推流状态,在进料段呈现较强的水解酸化作用,沼气的产生随着向出料方向的流动而增强,有搅拌装置。

优点:

①不需要搅拌,池形结构简单,能耗低;②适用于高悬浮物(SS)废水的处理,尤其适用于牛粪的厌氧消化,用于农场有较好的经济效益;③运行方便,故障少,稳定性高。

缺点:

①固体物容易沉淀于池底,影响反应器的有效体积,使水力停留时间降低,效率较低;②需要固体和微生物的回流作为接种物;③因该反应器面积/体积比较大,反应器内难以保持一致的温度;④易产生厚的结壳。

(4)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工艺(UASB)。

UASB消化器结构简单,运行

费用低,处理效率高。

该消化器适用于处理可溶性废水,要求较低的悬浮固体含量。

该工艺将污泥的沉降与回流置于一个装置内,降低了造价。

UASB在反应器中设有气、液、固三相分离器,反应器内形成沉

降性能良好的颗粒污泥或絮状污泥。

反应器集生物反应与沉淀于体,设进水配水系统、反应区、三相分离器、气室、处理水排出系统,见下图:

适用条件:

要求进水浓度不高,多用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厌

氧消化处理,经过固液分离后的畜禽粪便污水也可以采用UASB进行

厌氧消化处理,UASB工艺是一种以环保治理为主,生产能源为辅的

能源环保型沼气工程工艺。

该工艺的优点为:

①设备简单,运行方便,无须设沉淀池和污泥回流装置,不需充填填料,不存在堵塞问题,也不需在反应区设机械搅拌装置,造价相对较低,便于管理;②容积负荷率高,在中温发酵条件下,COD一般可达10千克/(米3.天)左右,甚至能够高达15-40

千克/(米3.天),废水在反应器内水力停留时间较短,因此所需池容大大缩小;③颗粒污泥的形成,使微生物天然固定化,改善了微生物的环境条件,增加了工艺的稳定性;④出水的悬浮固体含量低。

缺点:

需要安装三相分离器;进水中只能含有低浓度的悬浮固体;需要有效的布水器使其进料均匀分布于消化器底部;当冲击负荷或进料中悬浮固体含量升高,以及遇到过量有毒物质时,会引起污泥流失,要求较高的管理水平。

(5)升流式厌氧复合床(UBF)。

升流式厌氧复合床是由上流式污泥

床(UASB)和厌氧滤器(AF)复合而成,反应器下面是高浓度颗粒污泥组成的污泥床,上部是填料和其表面附着的生物膜组成的滤料层。

UBF

是借鉴流态化技术的生物处理反应器,它以砂和设备内的软性填料为流化载体,污水作为流水介质,厌氧微生物以生物膜形式结在砂和软性填料表面,在循环泵或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甲烷气的作用下,使污水成流动状态。

污水以升流式通过床体时,与床中附有厌氧生物膜的载体不断接触反应,达到分解、吸附污水中有机物的目的。

适用条件:

本工艺效能高、占地少,适用于较高浓度的有机污水处理工程。

性能特点:

处理效率高,处理量大,能耗低,运行费用低,能自动连续运行;处理时产生的大量甲烷可作燃料,能回收大量能源;占地面积小,适应性强,选型方便,工期短。

(6)中温半混合气搅拌厌氧反应器(SMSTR。

)中温半混合气搅拌厌氧技术是目前欧盟所采用的最先进的厌氧发酵工艺。

发酵温度常年保持在中温35-40℃,发酵原料从底部进入从罐体上部排出,通过产生的甲烷气体进行搅拌,将原料与反应层充分混合,使厌氧微生物与原料充分接触,在消化滞留期很短的情况下能够使发酵原料完全降解。

反应器内设进排料装置、气搅拌装置、自动增温补温系统、生物膜。

北京某公司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自主研发了一系列增温补温技术和相关配套设备,已在我国获得应用,见下图:

10

适用条件:

适用于较高浓度的有机污水处理工程,高寒地带畜禽粪污处理。

工艺特点:

①设备罐体。

施工简便,周期短,占地面积小,罐体省材省料,便捷安装,可随意拆卸、扩增、回收再利用,耐腐蚀,使用寿命可达30年以上。

②发酵温度。

能耗少,投资少,沼气发酵能总体维持一个较高水平,产气速度比较快,料液基本不结壳,可保证常年稳定运行。

这种工艺因料液温度稳定,产气量也比较均衡,耗能低,发酵残余物的肥效高,氨态氮损失小。

③搅拌方式。

采用先进气搅拌方式,这种搅拌方式剪切力较小,搅拌时间短,能够保证物料性质,且有利于微生物与进料基质的充分接触,混合充分,并能从根本上防止结壳的生成,能耗较低,使厌氧发酵完成得更彻底。

④增温、补温方式。

采用的是最新的再生能源互补系统的增温保温技术,该技术具有产气稳定、原材料可再生、生产成本低廉等特点,取代了传统的使用常规能源给沼气增温补温的方式,更能体现再生清洁互补能源的特点。

其中研发的沼气气化炉,它根据沼气固有的物理、化学特性可以使沼气充分燃烧,达到沼气的最大热值。

⑤容积负荷率高。

在中温发酵条件下,一般可达1.2~1.5米3/(米·天),高浓度废水在

反应器内水力滞留期较短,因此所需池容大大缩小。

3.厌氧后续处理

畜禽污水经厌氧处理后,其出水残留COD一般较高,不能达

标排放。

实际应用中厌氧处理还可结合其他处理方式,常用的有好氧处理技术和自然处理法。

采用好氧技术对粪尿及废水进行生物处

11

理,以序批式反应器工艺居首,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S)曝气工艺也

应用较多。

随着各种新型不堵塞曝气器、新型浮动式出水堰和监控技术的研制、应用与发展,其他好氧型新技术亦逐步应用到畜禽场废水处理中,如间歇式排水延时曝气、循环式活性污泥系统和间歇式循环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

(1)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

SBR是一种间歇式活性污泥工艺。

我国对序批式反应器用于畜禽场粪污处理的研究较多,但在实际应用中单独使用SBR工艺并不多,而多采用SBR与其他方式结合处理。

(2)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S)。

CASS工艺是近年来国际公认的处

理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先进工艺。

其基本结构是:

在SBR基础上,

反应池沿池长方向设计为两部分,前部为生物选择区,也称预反应区,后部为主反应区,其主反应区后部安装了可升降的自动撇水装置。

整个工艺的曝气、沉淀、排水等过程在同一池子内周期循环运行,省去了常规活性污泥法的二沉池和污泥回流系统;同时可连续进水,间断排水。

这个系统按照曝气(生物反应)一沉淀(固液分离)一滗水(排出

处理后的水)的程序来运行。

CASS工艺优点:

建设费用低,比普通曝气法省25%,不设独立

的二沉池和刮泥系统;运行费用低,自动化高,管理方便;氧吸收率高,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运行可靠,耐负荷冲击能力强,不产生污泥膨胀现象,污泥产率低。

CASS反应池采用射流曝气,每个曝

气池有12根射流器,具有不易堵塞、充氧效率高、无噪声、使用灵活等特点。

12

4.沼气发电技术

构成沼气发电系统的主要设备有燃气发动机、发电机和热回收装置。

由厌氧发酵装置产出的沼气,经过水封、脱硫后至储气柜。

然后

经脱水、稳压供给燃气发动机,驱动与燃气内燃机相连接的发电机而

装置回收余热,作为厌氧发酵装置的加热源。

六、畜禽养殖污水处理技术

对于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来讲,在养殖生产过程中无论采取何种清粪方式,都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量的高浓度有机废水。

养殖场废水主要由尿液、饲料残渣、夹杂粪便及圈舍冲洗水组成,其中冲洗水及尿液占了绝大部分。

不同方式的清粪工艺对污水总量和污染物浓度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采用干式清粪工艺的养殖场,其产生的废水总量最少,水中污染物浓度最低。

养殖废水与工业废水有所不同,其最大的特点是有机物质量浓度较高。

以养猪场废水为例,COD常达9000-34000毫克/升,BOD达4000-16000毫克/升,TN>100毫克/升,TP>50毫克/升。

由于养殖废水的污染成分复杂,单一方法处理很难达到排放要求,近年来畜禽粪便污水多采用混合处理法,即根据畜禽场废水多少和具体情况,设计出由好氧法、厌氧法和自然处理系统3种或以它们为主体并结合其他处理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共同处理畜禽场废水,处理成本低且效果佳。

1.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13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是污水生态处理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它是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土地上,利用土壤一湿生植物一微生物复合系统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特征对污水中的水肥资源加以回收利用,对污水中可降解污染物进行净化的工艺技术,它不仅起到污水净化的作用,而且通过营造湿地环境,形成独特的自、然人工复合生态景观。

适用条件:

其净化功能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在有足够土地可利用条件下,是较为经济的处理方法,特别适宜于小型畜禽养殖场废水处理。

由于畜禽养殖污水中的有机物、总氮及总磷指标浓度较高,而利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的吸收同化作用可以使出水中氮、磷营养物指标达标,且不存在二次污染,另外,强化的人工湿地还有彻底降解矿化有机污染物、消灭有害病原体的作用,因此它适用于对畜禽养殖污水及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实现水资源再利用。

2.稳定塘工艺

厌氧、酸化后的污水被引入稳定塘(沟),并在塘(沟)内停留较长

时间,在好氧和厌氧微生物共同作用下,大分子有机污染物被逐步分

解,氮磷被水生植物吸收利用,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

氧化塘(沟)处理具有简单、经济、净化效果好的特点。

塘内种植的水生植物可作饲料或绿肥。

适用条件:

氧化塘(沟)处理技术受自然条件限制比较大,必须要有现成的塘、沟或有足够的面积来建塘;受光线、温度、季节影响大,处理周期长。

因此有现成塘(沟)可用的养殖场才可采用此项技术。

14

3.好氧曝气法

曝气处理技术属于生物好氧处理技术。

通过采用一定的曝气设备或特定设施连续向污水中鼓入空气,创造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环境,使微生物大量增殖,利用好氧微生物来氧化、分解和消除有机污染物,使污水得以净化。

曝气处理技术目前有普通曝气法(亦称标准法、常规法、传统法)、阶段曝气法、加速曝气法、延时曝气法、接触曝气法、吸附再生法、氧化塘(沟)法、AB法、SBR法等方法。

常用曝气设备有潜水搅拌机、罗茨鼓风机、离心鼓风机、微孔曝气器、表面曝气设备等。

曝气处理技术目前广泛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大型养殖场(猪、牛)污水量很大,如果负荷超过了氧化塘或人工湿地承受能力,可考虑在沼气池后加一级曝气池来处理污水。

曝气处理具有净化效果稳定可靠、除臭效果好等优点,但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在养殖废水处理中应慎重采用。

七、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

集约化、规模化畜禽养殖模式归纳起来有达标排放模式、种养平衡模式、沼气生态模式等几种模式。

但这几种模式要么投资较大,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高;要么需要配套大面积的土地以消纳猪粪水,且存在粪肥施用受农田农时、作物品种、粪肥用量限制,并可能污染大气、地下水等诸多不足之处。

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更为理想、力求从源头消除粪便污染的处理技术,实现无污染生态养猪模式。

日本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畜产公害”问题,并在本国大力推行

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猪粪尿经有益微生物菌的发酵后,

15

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转化,达到无臭、无味、无害化的目的,实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1.技术原理和特点

(1)技术原理。

1将含有高单位枯草菌和酵母菌的饲料添加剂拌入饲料喂养生猪,经特殊工艺加工的饲料添加剂进入生猪的肠道时,两种好氧菌相互作用而产生代谢物质和淀粉酶、蛋白酶、纤维酶等,同时还耗去肠道内的氧气,给乳酸菌的繁殖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而其代谢物质本身不但具有抗生物质功能,而且还是乳酸菌的饵料,促成生猪肠道内乳酸菌大量繁殖,从而改善生猪肠道的微生态平衡,增强抗病能力,提高对饲料的吸收率,大大减少生猪粪尿的臭味。

2将饲料添加剂、锯木屑、谷壳、米糠、生猪粪按一定比例掺拌均匀并调整水分堆积发酵后,铺垫猪舍,在垫料中形成以有益菌为强势菌的生物发酵垫料,使猪舍中病原菌得以抑制,保证生猪的健康生长。

同时该生物发酵垫料中的有益菌以生猪粪尿为营养保持运行,使生猪粪尿分解并转化,达到猪舍无臭、无排放的环保要求,猪舍垫料一次投入,可连续使用三年。

(2)技术特点。

1实现零排放。

由于垫料里含有特殊有益微生物,能够有效地降解、消化猪的排泄物。

不需要每天清扫猪栏,冲洗猪舍,没有冲洗圈舍的污水,从而没有污染物排出养猪场。

2改善猪舍环境。

发酵床猪舍为全开放环境,使猪舍通风速气、

16

阳光充足、温湿度均适合于猪的生长。

猪粪尿分解迅速,猪舍里不会臭气冲天和苍蝇孳生。

3提高饲料利用率:

在饲料中按一定比例添加洛东饲料添加剂,

可改善猪的肠道功能,提高饲料的转化率,一般可以节省饲料12%

左右。

4提高猪肉品质。

猪饲养在垫料上,环境舒适,活动量较大,生长发育健康,减少了疾病发生,减少了抗生药物使用,提高了猪肉品

5

质。

清除猪粪;采用自动给食、自动饮水技术,达到了省工节本的目的。

可节水90%以上,经济效益明显。

2.工艺流程

(1)猪栏舍的构建。

猪舍一般采用单列式,跨度9-13米,立面全开放卷帘式,檐高2.6-4米。

栋舍间距4米以上,小型挖掘机可开动行驶。

猪栏面积可视规模而定,一般40平方米左右,饲养密度

0.8-1.5头/米2。

一端设饲喂台,并在适当位置设立饮水器,下设

饮水台。

保证猪饮水时滴漏的水外流,以免浸湿垫料。

每个栏舍一面墙体留设1.5-3.O米的缺口,供垫料进出,见下图:

17

18

(2)垫料的制作。

垫料所用原料主要为农作物下脚料如谷壳、秸秆以及锯末、树叶等。

需少量的米糠、生猪粪及饲料添加剂(见下图)。

垫料中的谷壳或秸秆主要起蓬松作用,使得垫料中有充足的氧气,锯末、米糠及生猪粪则是起垫料的保水性及微生物营养源的作用。

饲料添加剂中酵素可促进饲料吸收、抑制病菌繁殖、提高和稳定发酵状态、分解猪的排泄物。

垫料的高度要求:

保育猪舍:

40-60厘米(冬天北方需80厘米以上):

育肥猪舍:

60-80厘米(冬天北方需1米以上):

母猪舍:

宽3米,高1米(保证每头母猪有2立方米的垫料)。

1酵母糠的制作。

将所需的米糠与适量的洛东饲料添加剂逐级混合均匀备用。

2原料混合。

将谷壳、锯末各取10%备用,将其余把谷壳和锯

末倒入垫料场内,在上面倒入生猪粪及米糠和洛东饲料添加剂混合物,用铲车等机械或人工充分混合搅拌均匀,见下图:

19

3垫料堆积发酵。

各原料经搅拌均匀混合后堆积呈梯形,并在堆积过程中喷水调节水分,使物料水分保持在45%。

堆积好后表面铺

平,用麻袋覆盖周围保温。

4垫料的铺设。

发酵完成后将垫料在猪舍摊开铺平,并用未发酵的谷壳、锯末覆盖厚度为10厘米,间隔24小时后可进猪饲养。

(3)垫料的日常管理。

①猪进栏。

猪进栏第一周,垫料表面不起灰尘时,不需管理,观察猪排泄区分布情况。

②垫料的日常调整。

一周后,每周调整垫料1~2次。

若垫料太干,出现灰尘,应根据垫料干燥程度洒水;用叉把特别集中的猪粪分

散开;在特别湿的地方可加入适量新的锯末、谷壳各50%。

用叉子

或便携式犁耕机把比较结实的垫料翻松,把表面凹凸不平之处弄平。

3垫料的全面翻弄。

从放猪之日起第50天,大动作翻垫料一次。

在粪便较为集中的地方,把粪尿分散开来,并从底部反复翻弄均匀;水分很多的地方添加一些锯末、谷壳;如果整体水分偏多,氨臭较浓,应全面上下翻弄一遍,并可以适当补充米糠与饲料添加剂混合物。

④重新堆积发酵。

猪全部出栏后,垫料放置干燥2~3日;用小型挖掘机或铲车将垫料从底部反复翻弄均匀一遍,并可适当补充米糠与饲料添加剂混合物,重新堆积发酵;发酵完成重新铺平使用。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