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85802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93 大小:10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3页
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3页
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3页
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3页
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3页
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3页
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3页
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3页
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3页
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3页
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3页
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3页
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3页
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3页
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3页
亲,该文档总共9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docx

《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docx(9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docx

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

目录

目录1

绪言6

一、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对象和范围6

二、学习中国史学史的目的和方法6

第一章中国古代史学的产生与初步发展7

第一节最早的官府历史记载和历史典籍7

一、传说中的古史踪影7

二、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官府历史记载:

甲骨文和金文7

三、中国最早的官府历史典册:

《尚书》、《诗经》和国史7

第二节私人历史撰述的出现8

一、孔子和《春秋》8

二、《左传》和《国语》8

三、《战国策》、《竹书纪年》和《世本》9

四、历史观念的丰富9

第三节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诞生9

一、政治大一统与司马迁著《史记》9

二、开创纪传体通史的恢宏气象10

三、司马迁的历史思想10

四、司马迁的史学思想10

第四节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朝代史的形成10

一、班固和第一部纪传体朝代史:

《汉书》10

二、“上下洽通,详而有体”11

三、《汉纪》:

最早的编年体朝代史11

第二章中国古代史学的全面发展12

第一节“正史”撰述的诸多成就12

一、范晔《后汉书》纪传和司马彪《续汉书》志………………………………………11

二、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三国志注》12

三、《宋书》、《南齐书》和《魏书》13

四、“五代史”纪传和《五代史志》史馆的正式确立与史书大规模的纂修14

五、唐修《晋书》和李延寿《南史》、《北史》15

第二节多种历史撰述的出现17

一、地方史、民族史和关于域外情况的记述17

二、家史、谱牒和别传17

第三节第一部有系统的史学批评著作:

《史通》18

一、刘知幾的史学批评意识和《史通》的主要内容18

二、《史通》的史学批评理论18

三、刘知幾的“史才三长”论19

四、刘知幾的史学贡献19

第四节第一部贯通宏伟的典章制度史:

《通典》19

一、杜佑的政治生涯和《通典》的史学价值19

二、关于社会结构认识的新发展20

三、经邦致用的史学思想的成熟20

四、朴素的历史进化思想和传统门阀观念的冲突20

第五节历史思想的发展20

一、兴亡论与治国论的丰富20

二、君主论的发展20

三、关于国家起源、历史进程的新认识20

四、民族论及朴素的历史进化思想的发展21

第三章中国古代史学的繁荣21

第一节“正史”、政书和地理书21

一、两《唐书》和两《五代史》21

二、元修辽、金、宋三朝“正史”21

三、会要体史书22

四、《元典章》和《元经世大典》23

五、地理书和中外通史撰述23

第二节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23

一、司马光主修《资治通鉴》23

二、司马光的史学思想24

三、《资治通鉴》的影响24

第三节《通志》和《文献通考》24

一、郑樵撰《通志》及其“会通”的史学思想24

二、《通志·略》的史学价值25

三、马端临《文献通考》的撰述宗旨25

四、《文献通考》扩大了典制体通史的范围围25

第四节多民族史学的进一步发展及其对多民族国家历史文化的认同25

一、辽代史学的民族特色25

二、金代史学与科举考试25

三、《蒙古秘史》和《圣武亲征录》26

第五节史学批评的繁荣26

一、《册府元龟·国史部》序和《新唐书纠谬》序的理论贡献26

二、曾巩和洪迈的史学批评26

三、叶适的“史法”之议和朱熹的读史之论26

四、目录之书与史学批评27

五、马端临史学批评的方法论27

第四章中国古代史学的总结和嬗变27

第一节历史批判精神和经世致用史学思想的发展27

一、李贽历史评论的突出特点27

二、黄宗羲的历史批判精神27

三、王夫之史论的历史价值28

四、顾炎武经世致用的史学思想29

五、顾祖禹和军事地理名著《读史方舆纪要》29

第二节官修史书的多方面成就29

一、《元史》和《明史》的修撰29

二、《明实录》和《清实录》31

三、《大明会典》和续“三通”、清“三通”31

第三节历史考证的辉煌成果31

一、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31

二、赵翼的《廿二史札记》32

三、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32

四、崔述的《考信录》32

第四节章学诚和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终结32

一、以圆神、方智定史学之两大宗门32

二、论“史德”与“心术”33

三、论“史意”与“别识心裁”33

第五节史学与社会的进一步结合33

一、方志和稗史33

二、经济史著作34

三、史学的通俗形式34

四、龚自珍历史思想的时代特点和社会意义34

第五章中国近代史学的兴起34

第一节史学的分化34

一、古代史学的延续34

二、近代史学的萌生35

第二节边疆史地研究的开展35

一、张穆的《蒙古游牧记》35

二、何秋涛的《朔方备乘》35

三、姚莹的《康輶纪行》35

第三节关于外国史地的研究和撰述36

一、魏源与《海国图志》36

二、王韬的多种撰述36

三、黄遵宪的《日本国志》36

第四节史学家的近代意识和世界意识37

一、鸦片战争后史学发展的新趋势37

二、民族.疆域.国家37

三、中国以外的世界和世界范围内的中国37

第六章中国近代史学的演进37

第一节“新史学”的倡导37

一、梁启超“新史学”理论的提出37

二、章太炎历史思想的时代特点38

三、夏曾佑和陈黻宸的中国史撰述38

四、史学方法研究和学术史著39

五、何炳松的“新史学”观念39

第二节新历史考证学的成就40

一、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和古史新证40

二、胡适和顾颉刚的史学特点40

三、陈寅恪和陈垣的史学成就41

四、傅斯年和钱穆的史学42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产生和初步发展42

一、李大钊在理论上的开创性研究42

二、郭沫若的杰出贡献43

三、历史理论著作的成就43

四、社会史、通史、近代史著作44

五、思想史著作44

第七章中国现代史学的深刻变革和历史学的理论建设45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广泛传播45

一、唯物史观之风吹拂中国大地45

二、唯物史观和中国现代史学发展方向45

第二节历史理论研究的重大进步46

一、重大历史理论问题的论辩及其意义46

二、唯物史观和中国通史撰述相结合46

三、民族理论研究的深入与统一多民族国家认识的发展46

四、关于历史上各民族间历史文化认同内涵的探讨46

五、关于世界史与全球史的认识46

第三节史学理论研究的新进展47

一、重视史学自身理论的研究47

二、史学的社会功用47

三、史学批评的意义47

第八章中国史学当前主要趋势47

第一节主要趋势和面临的问题47

(一)中国史学当前的主要趋势:

47

(二)中国史学当前应当引起重视的几个问题48

第二节推进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史学建设48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民族化道路48

(二)需要加强研究的几个领域48

(三)探索中国史学之理论研究的话语体系48

 

绪言

一、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一)史学和史学史

1.史学

历史学简称“史学”。

中国古代的史学很发达,但地位不高,中国古代地位最高的是经学。

“史学”一词到魏晋南北朝才出现。

广义的“历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

“史有二义”的统一体,包括:

完全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的人类过往社会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过程;历史学家对这种客观存在和过程及其规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

狭义上的史学专指后者。

历史狭义上的史学是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的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的统一体。

2.史学史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首次提出“史学史”这个名词(其出现到现在不到100年)。

中国史学史可以分为3个阶段:

古代史学史、近代史学史、现代史学史。

古代史学史:

先秦萌芽、秦汉确定、魏晋南北朝发展、五代十国成熟、宋元繁荣、明清(1840年前)衰落。

近代史学史:

一度振兴。

20世纪初资产阶级史学诞生;五四后,马克思主义史学诞生。

现代史学史:

共和国成立后出现,仍在发展。

李大钊《史学要论》,把史学史研究带入思想史的领域。

(二)综合近几十年来的有关研究所得,我们对中国史学史研究的范围可以作比较具体的认识和表述,这就是:

1.中国史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2.中国史学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点,包括史学的时代特点和史学自身的阶段性特点;

3.各种有代表性的史学成果的特色及其社会影响;

4.史学与社会的互动作用;

5.史学发展与相关学术领域的关系;

6.史学家对历史认识(历史理论)的发展;

7.史学家对史学认识(史学理论)的发展;

8.史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如历史的进步及社会生活的日趋复杂与史学内容的逐渐丰富的一致性,不同的历史观点、史学观点的矛盾、辩难促进着史学的进步,求真与致用的辩证统一,史家作为一个整体总是在历史进步和史学发展中不断完善着自己等等。

二、学习中国史学史的目的和方法

(一)学习中国史学史的目的

史学史的学习和研究,就是帮助我们去认识历史和史学的这种关系,进而从中受到这种种赐予的熏陶和启示。

这就是我们学习中国史学史的基本目的。

具体说来,这一基本目的表现在:

1.认识中国史学的特点,即它的连续性和丰富性是世界史学上唯一的、无与伦比的,增强我们对中国历史和中国史学的敬仰之情。

2.认识史学同社会的密切关系,提高我们对史学社会功能的认识,从价值观上把史学置于科学和社会中应有的重要地位。

3.认识求真与致用是史学之学术品格的两个方面,它们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既不是割裂的,更不是对立的。

4.认识史学遗产的现代价值,以其优秀成果为养料,滋补当今史学的发展。

5.认识并继承、发扬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使其成为历史学界学风建设的助力之一。

6.认识史学发展规律,使史学史的研究成为自觉的创造性的学术活动。

7.认识中国史学在内容的丰富、体裁的多样、语言的生动等方面的民族特色,使其进一步发扬光大,走向世界。

(二)学习中国史学史的方法

1.学习中国史学史,要以中国通史的知识为基础。

2.学习中国史学史,要有辩证的思想和方法。

3.学习中国史学史,要适当接触一些史学史上的名篇、名著,以加深对它们的认识和理解,并举一反三,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4.学习中国史学史,要学以致用,联系实际。

第一章中国古代史学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第一节最早的官府历史记载和历史典籍

一、传说中的古史踪影

(一)远古传说

中国史学的起源,可追溯到远古的传说时代。

我国古代有许多神话、故事的传说,在先秦史籍中以各种不同形式的记载得以保存和流传下来。

虽然这些记载在很大程度上经过了后人的加工,但它却包含着生活在阶级社会的人无法凭虚描绘的一些原始的内容。

从这些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窥见我们先祖当时的生活状况面貌。

因此,这些神话传说可以说是中国史学的起源。

二、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官府历史记载:

甲骨文和金文

甲骨文记事简略,还不是有意识的历史记载。

金文记事因同青铜器物相联系而包含着传世的明确意识。

金文因是铸在铜器上的铭辞,故又有铭文和钟鼎文之称。

从殷代晚年到战国之末,而以宗周的金文占有重要的地位。

宗周奴隶制的发展和青铜彝器的极盛,丰富了金文记载的内容。

金文的记载以反映当时的王臣庆赏、贵族纠纷、财产关系为主要内容,而关于征伐、俘获、锡臣仆、锡土田、锡车马旗服彝器、锡金贝等事的记载,一般都比较详细、具体。

也说明金文记载作为官方文书的性质。

三、中国最早的官府历史典册:

《尚书》、《诗经》和国史

(一)《尚书》内容

《尚书》汇集了殷、周王朝的训诰和追述古代的史篇。

《尚书》有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

今文尚书28篇《虞书》、《夏书》4篇:

春秋战国作。

《商书》5篇,以《盘庚》写成最早,最有文献价值。

《周书》19篇,除《洪范》(战国作)、《文侯之命》和《秦誓》(皆东迁后作)、《吕刑》(时间待考)4篇,其余15篇可信为宗周时期作品。

《逸周书》3篇。

《世俘解》、《克殷解》、《商誓解》可信为宗周初年作品

(二)《诗经》

1.内容

《诗经》是宗周至春秋时期诗歌的总集。

它包括《国风》160篇,《小雅》74篇,《大雅》31篇,《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

《国风》按诸侯国编次,内容多以抒情为主,基本上是东迁以后王朝和列国的作品。

《雅》、《颂》以咏事为主,除《商颂》、《鲁颂》为春秋时作品外,基本上都是宗周时作品。

2.《诗经》的历史意识

从历史思想来看,《大雅.荡》说的“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这跟《尚书.周书》重视历史鉴戒的思想和周公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一致的。

《雅》、《颂》是文学作品。

作为史诗来看,它们半是文学,半是历史。

它们不记时间,也很少写出地点和人物,一般说得笼统而夸张。

但它们对先王功业的歌颂,可以说是对后来史学在传记、纪事本末方面的发展,都包含着创始的意义。

中国有不少民族,创作了规模宏大的史诗,这是中华多民族历史的重要文献。

《诗经》中的《国风》,多数是采用民间歌谣加工而成,也有少数是贵族的作品。

它们重在抒情,于喜怒哀乐之中也可略见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阶级矛盾,是反映春秋时期社会风貌的历史画卷。

(三)《国史》

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中国史学上出现了最早的国史。

所谓国史,即周王朝和它所分封的各诸侯国的正式的历史撰述。

这种国史按年代顺序记事,是中国史学上编年体史书形成的最早阶段。

从甲骨文、金文的历史记载,《尚书》中王朝文书的形成和积累,以及西周时期出现的关于王朝的史诗,直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编年体国史,这是中国史学从胚胎到萌芽的过程。

经过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国历史学业已初具雏形,其标志是:

第一,开始形成了基本的历史记载形式,即按时间顺序记事。

第二,初步认识到历史对于现实的鉴戒作用,这对后来人们认识史学的社会作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三,不论是周王朝,还是各诸侯国,都设置了史职。

第二节私人历史撰述的出现

一、孔子和《春秋》

孔子所修编年体史书《春秋》,是中国史学上第一部私人撰述的历史著作。

《春秋》原本是鲁国史官编写的一本编年体史书,后经孔子删定,变成儒家的经典著作。

孔子删定后的《春秋》,其记事的上限是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限一般认为是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这与从周平王东迁(公元前770年)到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这一段历史时期大致相当,因此后人习惯用“春秋”一词来指称这个历史时期。

其时,鲁、齐、宋、燕等国的国别史都名《春秋》,晋为《乘》,楚为《檮杌》,秦为《纪》。

孔子作《春秋》对史学的贡献:

(1)孔子是私人修史的开创者:

孔子《春秋》的创作,标志了私人著述的出现。

从此,史书从官书中解放出来,私人著述的风气随之兴起,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对战国时期的学术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初步创立了编年体史书的雏形:

《春秋》采用编年体,初步将人物、地点、时间、事件四个因素结合起来记叙历史,它已有了明确的时间顺序,把事件有系统地按年代先后加以编排,上下连贯,从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发展过程。

对后世编年体史书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3)属辞比事,提出了一套历史编撰方法:

属辞,原指遣词造句,此指孔子修《春秋》时,采用一定的书法来表达自己的爱憎。

他根据自己的政治观点,以用词的不同来表达不同的事态和意义。

孔子借此以表达自己对人物事件的褒贬。

二、《左传》和《国语》

战国时期的文化呈现出一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景象,为历史学家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社会题材,原有的那些专记王室、诸侯诰命和大事记之类的《尚书》、《春秋》等史书形式,显然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

于是出现了《左传》、《国语》等新型的历史著作。

《左传》完成了编年体的创造:

(1)《左传》在编撰上对编年体有很大的发展,即在编年记事的总的格局中,也有集中记一件史事本末原委的,或集中写一个人物活动经历的。

(2)《左传》在历史表述上的艺术性,以写战争、写辞令尤为突出

(3)《左传》记载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的活跃和民族融合的进程。

大致记载了华族和华族以外各族,如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的分布及其分支情况;记载了这些民族同华族各国(主要是齐、楚、秦、晋等国)在军事上的冲突,政治上的交往和联系,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和影响,以及广泛的互通婚姻等,展现出春秋时期各族关系的生机勃勃的局面。

《国语》是一部以国分类,以语为主的有关春秋历史的史著。

全书共21卷,按《周语》(3卷)、《鲁语》(2卷)、《齐语》(1卷)、《晋语》(9卷)、《郑语》(l卷)、《楚语》(2卷)、《吴语》(1卷)、《越语》(2卷)的顺序编次而成。

这显然是以周王室为时代的标志、以各诸侯国与周王室的关系的亲疏为编次的指导思想。

《国语》记事,上起西周祭公谏穆王征犬戎事,下迄晋国智氏之灭,首尾四百余年。

但其所记西周史事,主要见于《周语上》里的几条,其余基本上是记春秋时期史事;其所记晋国智氏之灭当在周贞定王十六年,亦即晋哀公四年(公元前453),这已是战国初年的事了。

它与《左传》的区别在于:

《左传》采用编年,而《国语》则按国别编写;《左传》以记事为主,《国语》以记言为主;《左传》详载事件的过程,《国语》则侧重于对事件发表议论。

三、《战国策》、《竹书纪年》和《世本》

《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很特殊的史书,它的主要内容是记战国时期各国说客辩士的策谋权变及政治、军事大事和各国关系。

这书为战国时人所撰,亦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而于战国末年初步裒辑成编,后经西汉刘向重新整理编次,厘为33篇,定名为《战国策》。

今存《战国策》33卷(含497章),与刘向校订后总数相符。

《战国策》里,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各诸侯国之间进行兼并的政治斗争。

《战国策》和《战国纵横家书》

《战国策》是战国时各国纵横家游说诸侯国君或互相辩论时所发表政治见解等言论的辑录。

原称作《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后经西汉刘向整理,定名为《战国策》,33篇。

记事起讫:

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245年的历史。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一部类似《战国策》的帛书,未标书名,经整理,凡27章,11000多字,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

《战国纵横家书》在内容上不及《战国策》丰富,所涉及史事的时间限于战国中后期,也不及后者那样囊括整个战国时代,但它仍有很高的价值。

第一,它多为第一手原始资料,因而更真切地反映出战国中后期的重大史事和社会特点。

第二,它的27章中有17章不见于《战国策》,因而可据此补充或订正后人对于战国史事的记载。

《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是战国后期魏国人所撰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是现今所知中国史学上最早的具有通史性质的著作。

但这样一部重要著作,自战国后期作为魏襄王的随葬品埋入地下,至西晋初年出土,历时570余年,却不为世人所知。

它是司马迁所不曾见到的重要史书之一。

《竹书纪年》开编年记事之通史的先河,是中国史学史上的开创性成果之一。

同时,它对于订正其被埋没期间所问世的有关古史著作,有重要的价值。

《世本》

《世本》:

原本15篇,记事从黄帝开始,讫于春秋。

从今所见佚文看,实际已记到战国末年,并称赵王迁为“今王迁”。

有《帝系》、《王侯谱》、《卿大夫谱》、《记》、《世家》、《传》、《氏姓》、《居》、《作》、《谥法》等。

其中《帝系》记帝王传授的系统;《王侯谱》、《卿大夫谱》记诸侯、卿大夫世系;《氏姓》记录当时所有的姓氏;《居》讲建都情况;《作》记录一些事物的发明情况及其历史;《谥法》记谥号的含义。

其中《世家》、《传》等对《史记》体例的形成具有启迪的作用。

四、历史观念的丰富

1.《老子》的“复古史观”

2.阴阳家的“循环论史观”

3.《周易》、《韩非子》、孔子等所反映出的“变易史观”与朴素的进化论史观

4.墨子思想中的“圣王”史观

5.孟子的重民史观

第三节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诞生

一、政治大一统与司马迁著《史记》

从孔子一直到汉武帝为止,虽然在历史记载和历史观点上,都还不能建立起具有相当完整的规模,但是这一长时期史学的发展,已经在历史理论上、历史材料上、历史编纂法和历史文学上为一个即将到来的相当完整规模的历史著作准备了必要条件,从而结束了中国史学的创始时期,迎来中国史学史上新的时代。

而这个任务是由司马迁完成的。

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字子长,公元前145年生于陕西韩城县的芝川镇。

他继承了他父亲的遗志,在先秦史学的基础上,创造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史书体例,互相独立,而又互相联系和补充,形成了一种系统的和完备的历史方法,记录了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的许多方面。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间亦有称为《太史公记》、《太史公》、《太史记》者,至东汉末年荀悦《汉纪》、颖容《春秋释例》乃直称《太史公书》为《史记》,由此相沿至今。

《史记》共130篇,52.65万字。

二、开创纪传体通史的恢宏气象

(一)、《史记》的成就:

A、《史记》一书,以“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为目的,写成一部贯通三千多年的历史,堪称为一家之言的、百科全书式的通史。

B、《史记》“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力图探寻历史发展的规律。

C、对社会经济关系十分重视。

在《货殖列传》里,提到经济发展有其自身所遵循的道路,是行政命令不能勉强的。

D、《史记》在撰述统一多民族的历史方面,有重大的、开创性的贡献:

它依次写出了环绕中原地区的《匈奴列传》、《南越列传》、《东越列传》、《朝鲜列传》、《西南夷列传》和《大宛列传》,从而写出了一幅宏伟的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历史画卷。

这一方面的意义,是反映出秦汉统一皇朝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的意义,是后世史家历史撰述提供了借鉴,进而形成撰写多民族统一国家历史的优秀传统。

(二)、对《史记》的评价:

梁启超说司马迁是我国“史界太祖”(《中国历史研究法》)

鲁迅先生盛誉《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

三、司马迁的历史思想

司马迁撰《史记》,是有明确的历史思想作指导的。

他在《报任安书》中,只用了几句话就把这个指导思想作了概括,这就是: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其中,“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即探究天人关系、疏通古今变化的主旨,集中地反映出司马迁历史哲学的精髓。

(一)司马迁讲的“究天人之际”,首先,强调天人相分,即认为天道与人事是不相干的。

其次,司马迁对当时盛行的封禅祭祀、祈求神仙的活动的虚妄,予以深刻的揭露。

最后,司马迁刻意写出了人事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中国史学发展上,这是第一次把人的活动放到如此重要的历史位置上来看待。

司马迁的这一意识,在他写秦汉史事时尤为突出。

(二)司马迁的“通古今之变”的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

首先,他对历史演进的过程提出了比较完整的看法。

其次,是贯穿着历史变化与历史进化的观点。

司马迁的历史哲学不仅仅在于“通古今”,还要在“通古今”的基础上阐述历史的变化,以及从历史变化中指出历史的进化。

他的这种见解,不仅在本纪和诸表中有明确的表述,而在“八书”中贯彻得尤为突出。

最后,提出了“物盛则衰,时极而转”的历史命题。

四、司马迁的史学思想

司马迁的史学思想之突出的地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他的史学发展意识。

所谓史学发展意识,它不止是涉及有关史学的某些方面的认识,而且极为看重史学是史学家们不应为之中断的、具有连续性的神圣事业。

其次,是他对史学的社会作用有深刻的认识。

再次,司马迁十分重视对历史撰述宗旨的阐说,显示出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