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树人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87964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29.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树人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树人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树人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树人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树人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树人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树人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树人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树人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树人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树人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树人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树人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树人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树人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树人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树人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树人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树人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树人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树人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树人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树人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树人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树人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答案和解析

【最新】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树人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氮气约占总体积的21%

B.空气中的氧气能支持燃烧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用途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造成酸雨

2.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正确的是

A.产生耀眼白光B.产生黑色固体

C.产生蓝紫色火焰D.产生大量白雾

3.下列水果中酸度最强的是

A.

菠萝pH=4.1B.

木瓜pH-5.5

C.

草莓pH=3.2D.

柠檬pH=2.3

4.能除去铁锈的试剂是()

A.氯化钠溶液B.稀盐酸C.氢氧化钠溶液D.水

5.活性炭能净水,主要是因为它具有()

A.难溶性B.稳定性C.吸附性D.可燃性

6.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物质是

A.花生油B.食盐C.白糖D.白酒

7.利用盐酸和硝酸银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顺序,下列实验可以不需要进行的是

A.铁+稀盐酸B.铜+稀盐酸C.银+稀盐酸D.铜+硝酸银溶液

8.根据化学方程式:

2H2O

2H2↑+O2↑,无法获取的信息是(  )

A.反应所需条件B.生成物的状态

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D.氧气可助燃

9.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B.氯化钾(KCl)和磷酸二氢铵[(NH4)H2PO4]都属于复合肥料

C.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嗅到刺激性气味

D.化肥的过度使用会造成土壤酸化,可用熟石灰改良

10.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NaOH(Na2CO3):

加入适量稀盐酸

B.CO(CO2):

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C.CuO(C):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D.MgSO4(Na2SO4):

溶解,过滤

11.碳酸乙烯酯(C3H4O3)可用作锂电池电解液,下列有关碳酸乙烯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4+16×3)g

B.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

1:

16

C.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

4:

3

D.碳酸乙烯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

12.在氯化钡溶液中滴加某种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滴入的可能是硝酸盐溶液

B.反应后溶液可能呈酸性

C.白色沉淀可能溶于盐酸

D.该反应可能是中和反应

13.氨催化氧化是工业制硝酸的反应之一,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

3

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C.两种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

1

14.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都正确的是()

加热:

使用后吹灭,并盖上灯帽

吸取液体:

滴管口向上防止液体流出

测量液体体积:

不能被加热

称量药品:

药品直接放置在天平上

A

B

C

D

 

A.AB.BC.CD.D

15.海水综合利用流程如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从母液中可进一步制得金属镁

B.①处操作是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还含有杂质

D.析出粗盐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16.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X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Y和Z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

则X、Y、Z分别是

A.H2COCH4B.CH4COH2C.COCH4H2D.COH2CH4

17.某同学对下列4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目的

除去铜粉中少量的铁粉

检验某气体为CO2

鉴别硫酸钾和硝酸铵两种化肥

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方案一

用磁铁吸引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加BaCl2溶液

加紫色石蕊试液

方案二

加稀盐酸

加澄清石灰水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加硝酸银溶液

A.AB.BC.CD.D

18.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

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

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二、多选题

19.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中,所依据的原理正确的是

选项

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

分离原理

A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

B

将石油分馏得到石油产品

石油中各成分的密度不同

C

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组成的混合物

硝酸钾和氯化钠分解温度不同

D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氯化钠和泥沙的溶解性不同

 

A.AB.BC.CD.D

20.有一包不纯的碳酸钾粉末,所含杂质可能是硝酸钾、硝酸钙、氯化钾、氯化亚铁、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该粉末于试管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得到无色澄清溶液。

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部分白色沉淀消失。

(2)另取13.8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2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9.7g白色沉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杂质中一定不含有氯化亚铁

B.杂质中可能含有硝酸钾、碳酸钠

C.该包粉末的组成只有两种情况

D.所用氯化钡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0.8%

三、流程题

21.某工业废水含有大量FeSO4,少量Ag+及污泥。

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流程回收Ag和FeSO4•7H2O晶体。

(1)FeSO4中S的化合价为_____,2个银原子用化学符号表示为_____。

(2)步骤①中,经过滤得到污泥和溶液1.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和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3)步骤②中:

需加入的物质是_____,分离所得混合物的方法是_____。

(4)步骤③中:

需加入的物质是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5)某同学认为经过步骤②后所得固体就是纯净的银,不需要进行步骤③,你认为是否合理?

_____,理由是_____。

(6)溶液2和溶液3合并的目的是_____、_____。

四、填空题

22.日常生活、社会发展与化学密切相关。

(1)每100g莲藕中含有16.2g糖类、0.9g蛋白质、0.1g脂肪,以及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和铁、钙等元素。

①糖类的组成元素有_____。

②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为减轻毒性,最好服用_____。

(填序号)

a.蛋清b.乙酸铅溶液c.水

③下列食物中富含淀粉的是_____。

(填序号)

a.土豆b.牛奶c.豆油

④缺_____元素可能导致骨骼疏松、畸形,易得佝偻病。

⑤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矿物质、水和_____。

⑥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有_____、_____和糖类。

(2)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

①地铁的轨道建设需用大量钢材。

钢材属于_____(填字母)。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有机高分子材料

②铝合金有着广泛的应用。

铝合金的硬度_____铝的硬度。

(填“小于”或“大于”)。

③钢锭能制成钢丝,说明金属具有_____性。

(填“延展”或“导电”)

④车架表面喷漆防锈蚀的原理是_____。

(3)右图是电解水的示意图,电极a上产生的气体是_____。

农业生产常用10%~20%的NaCl溶液选种。

将300g25%的NaCl溶液稀释为15%的NaCl溶液,需加水_____g。

五、科学探究题

23.碱式碳酸铜(Cux(OH)y(CO3)z)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实验室制取碱式碳酸铜的步骤如下。

已知:

①Cu+4HNO3(浓)=Cu(NO3)2+2NO2↑+4H2O;②2NO2+2NaOH=NaNO3+NaNO2+H2O

步骤一:

制Na2CO3

从Na2CO3溶液(含少量NaCl)提纯获得Na2CO3固体的步骤如下:

蒸发浓缩,38℃以上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加热脱水,得Na2CO3固体。

结合如图1回答。

(1)38℃以上结晶的目的是_____。

(2)洗涤时,适宜的试剂是_____。

a热水b冰水c盐酸dCa(OH)2溶液

步骤二:

制Cu(NO3)2

如图2,用滴管吸取浓HNO3缓慢加到锥形瓶内的废铜屑中(废铜屑过量),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Cu(NO3)2溶液。

步骤三:

碱式碳酸铜的制备

向大试管中加入Na2CO3溶液和Cu(NO3)2溶液,水浴加热至70℃左右,用NaOH稀溶液调节pH至8.5,振荡,静置,过滤,用热水洗涤,烘干,得到碱式碳酸铜产品。

(3)如图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

反应结束后,广口瓶内溶液中的溶质有NaOH、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4)步骤三中,水浴加热所需仪器有_____、_____(加热、夹持仪器、石棉网除外);洗涤的目的是_____。

(5)影响产品产量的主要因素有_____和_____。

(6)加热碱式碳酸铜(Cux(OH)y(CO3)z)得40gCuO和3.6gH2O.则x:

y:

z=_____。

24.天然碱可表示为aNa2CO3•bNaHCO3•cH2O,为测定其组成,称取一定质量的天然碱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

①碳酸钠比较稳定,加热时不分解;

②2NaHCO3

Na2CO3↑+CO2↑+H2O;

③图中B处为两个单向阀:

推注射器时A1关闭,A2处打开;拉注射器时,A1打开进空气,A2关闭。

(一)实验步骤①组装好装置,检查气密性②反复推拉注射器③称量E、F的质量④关闭弹簧夹,加热D处试管直到反应不再进行⑤打开弹簧夹,再次反复缓缓推拉注射器⑥再次称量E、F的质量。

(二)问题探究:

(1)分别写出NaHCO3、CO2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

(2)E中的药品为_____,E的作用是_____。

C、F、G中装有碱石灰(CaO与NaOH的固体混合物),则C的作用是_____,F的作用是_____,G的作用是_____。

(3)实验步骤②与③能否颠倒_____(填“能”或“不能”)。

若不进行步骤⑤的操作,则所测得的碳酸氢钠质量分数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该操作中推注射器时缓缓的目的是_____。

六、综合应用题

25.以软锰矿粉(主要含MnO2,还有少量Fe2O3)为原料制取MnCO3的流程如图1.

(1)“酸浸”时发生的反应有2FeSO4+MnO2+2H2SO4=_____+MnSO4+2H2O和_____。

(2)“过滤Ⅰ”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

(3)“沉锰”时测得MnCO3的产率与溶液pH、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2,反应要控制pH=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

(4)“过滤Ⅱ”所得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_____。

(5)为测定某软锰矿中MnO2的质量分数,称取2.0g软锰矿样品,加入3.35g草酸钠(Na2C2O4)固体,再加足量稀硫酸(杂质不参加反应),充分反应后,过量的Na2C2O4用31.6g/LKMnO4溶液进行反应,当滴入10.0mLKMnO4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

已知:

①MnO2+Na2C2O4+2H2SO4=MnSO4+2CO2↑+2H2O+Na2SO4 ;②2KMnO4+5Na2C2O4+8H2SO4=2MnSO4+5Na2SO4+K2SO4+10CO2↑+8H2O.

求该软锰矿中MnO2的质量分数。

_____(相对分子质量:

KMnO4158;Na2C2O4134;MnO287)

参考答案

1.B

【解析】

A.空气中的氮气约占总体积的78%,错误;B.氧气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正确;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做保护气;通电时能发出特定颜色的光,可做电光源,错误;D.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导致雨水呈酸性,但不是酸雨,酸雨是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导致的,错误。

故选B。

2.C

【解析】

试题分析: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故选C

考点:

实验现象分析

3.D

【解析】

pH越小,酸性越强。

2.3<3.1<4.1<5.5。

故选D。

4.B

【详解】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物质而被除掉;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水都不与氧化铁反应。

故选B。

5.C

【详解】

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故选C。

6.A

【解析】

试题分析:

A、花生油不溶解于水,错误;B、食盐,易溶解于水,正确;C、白糖易溶解于水,正确;D、白酒易溶解于水,正确。

故选A。

考点:

物质的溶解性

7.C

【解析】由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验证实验的设计思路为:

根据三种金属与盐酸反应情况,可验证铁的活动性比铜、银强;然后利用金属铜和硝酸银的置换结果,验证铜的活动性比银强;对比四个实验,实验A证明金属铁能置换出酸中的氢;B证明金属铜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实验D可以证明银的活动性小于铜,所以不做实验C也不影响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判断。

故选C。

8.D

【详解】

A.根据该化学方程式可知,此反应条件是通电,故不合题意;

B.由生成物化学式后的气体符号可知,生成物是气体,故不合题意;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分子个数之比即为化学计量数之比,即2:

1,故不合题意;

D.在该反应中,氧气是生成物,所以此方程式不能体现氧气的助燃性,故符合题意。

故选D。

9.B

【详解】

A.氮肥能使植物枝繁叶茂,叶色浓绿;磷肥使植物根系发达,果实累累,抗旱抗寒;钾肥使植物茎秆粗壮,抗倒伏;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正确;

B.只含有氮磷钾中的一种元素时,含氮元素是氮肥;含有磷元素是磷肥;含有钾元素是钾肥。

同时含有氮磷钾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时为复合肥。

氯化钾(KCl)属于钾肥;磷酸氢二铵[(NH4)H2PO4]属于复合肥料,错误;

C.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产生氨气,嗅到刺激性气味,正确;

D.酸和碱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化肥的过度使用会造成土壤酸化,可用熟石灰改良,正确。

故选B。

10.C

【解析】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A.NaOH(Na2CO3):

加入适量稀盐酸,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错误;B.CO(CO2):

浓硫酸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只能除掉水蒸气,不能除掉二氧化碳,错误;C.CuO(C):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氧化铜不反应,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逸出,剩余固体只有氧化铜,正确;D.MgSO4、Na2SO4都是易溶于水的物质,过滤,不能将其分开,错误。

故选C。

11.C

【解析】

A.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4+16×3,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1”,通常不写,错误;B.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

1×4:

16×3,错误;C.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

4:

3,正确;D.

,碳酸乙烯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错误。

故选C。

12.D

【详解】

A、氯化钡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则滴入的可能是硝酸盐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氯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盐酸显酸性,反应后溶液可能呈酸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氯化钡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碳酸钡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白色沉淀可能溶于盐酸,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氯化钡属于盐,与其它物质反应,反应物不是酸与碱,不可能是中和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3.D

【解析】

【详解】

依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NH3+5O2

4NO+6H2O;

A.通过观察题中的图,甲是氨气,氨气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

3,故说法正确;

B.由图示物质的构成可知,乙是氧气,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6×2=32,故说法正确;

C.两种生成物分别为一氧化氮和水,均为化合物,故说法正确;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4:

6=2:

3,故说法错误。

故选D。

14.C

【详解】

A、熄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吹灭酒精灯易导致灯内酒精着火,甚至引起酒精灯爆炸,不正确;

B、吸取液体;滴管的胶帽在上防止液体倒流入胶帽内,腐蚀胶帽,不正确;

C、量筒只能用于量取一定量液体,加热会导致刻度不准确,正确;

D、称量药品时一般先在天平上放一张纸然后将药品放在纸上称量,如果是腐蚀性、易潮解的药品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不正确;

故选C。

15.D

【详解】

A、母液中含有氯化镁,从母液中可进一步制得金属镁,故选项说法正确;B、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的过程),①处操作是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故选项说法正确;C、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中含有氯化镁、氯化钙、泥沙等杂质,故选项说法正确;D、析出粗盐后的母液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粗盐提纯的原理、饱和溶液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A

【解析】

X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说明Y是CO;只有Y和Z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Z是CH4,故X是H2,故选A。

17.C

【解析】

【详解】

A、磁铁能够吸引铁粉,稀盐酸不能和铜反应,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过滤得到铜,不过滤不能把铜和氯化亚铁溶液分离,该选项不正确;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通入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但是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氮气等气体都不能支持燃烧,因此不能用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方法检验二氧化碳,该选项不正确;

C、加入氯化钡,能够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钾,不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硝酸铵,可以用氯化钡检验硫酸钾和硝酸铵,加熟石灰研磨,能够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硝酸铵,不能产生气味的是硫酸钾,可以用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区分硫酸钾和硝酸铵,该选项正确;

D、加紫色石蕊试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盐酸,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的是氯化钠溶液,可以用石蕊试液区分氯化钠溶液和盐酸,加硝酸银溶液,都产生白色沉淀,不能用硝酸银溶液区分氯化钠和盐酸,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

C。

18.B

【解析】

A、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含量降低,故曲线①表示氧气含量的变化,故错误;

B、反应后有一氧化碳生成,故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反应,故正确;

C、蜡烛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故错误;

D、当氧气的浓度降低到一定的程度时蜡烛就熄灭,故错误。

故选B。

19.AD

【详解】

A、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是利用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符合题意;

B、将石油分馏,得到石油产品,是因为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不符合题意;

C、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故可根据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将它们分离,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钠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可根据氯化钠和泥沙的溶解性不同,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符合题意。

故选AD。

20.AC

【详解】

氯化亚铁在溶液中显浅绿色,碳酸钠和硝酸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根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银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沉淀,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

所以,取少量该粉末于试管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得到无色澄清溶液,说明了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氯化亚铁、硝酸钙;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部分白色沉淀消失,说明了混合物中含有氯化钾。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假设13.8g全部是碳酸钾,生成碳酸钡的质量19.7g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假设13.8g全部是碳酸钠,生成碳酸钡的质量大于19.7g,混入杂质后,也可能生成19.7g的碳酸钡沉淀,由于含有杂质氯化钾,所以,一定含有碳酸钠。

A、由上述分析可知,杂质中一定不含有氯化亚铁,故A正确。

B、杂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钾、碳酸钠可能含有硝酸钾,故B错误;

C、该包粉末的组成有碳酸钾、氯化钾和碳酸钠,碳酸钾、氯化钾、碳酸钠和硝酸钾两种情况,故C正确;

D、设所用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x=10.4%

所用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4%,故D错误。

故选AC。

21.+62Ag烧杯漏斗引流FeH2SO4过滤Fe+H2SO4=FeSO4+H2↑不合理使Ag+完全被置换出来,需要加入过量的铁粉提高FeSO4利用率减少废液排放

【详解】

(1)在FeSO4中含有硫酸根,硫酸根为﹣2价,而氧元素为﹣2价,设S的化合价为x,则有x+(﹣2)×4=﹣2,x=+6。

2个银原子用化学符号表示为2Ag。

(2)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3)由于最终要制得亚铁化合物,所以为避免引入新的杂质,步骤②中:

需加入的物质是Fe.分离所得混合物是固体和液体分离,为过滤。

(4)步骤③是铁和银的混合物得到银和硫酸亚铁,所以为除去杂质铁且不对生成物引入杂质,所以加入的物质是H2SO4,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H2SO4=FeSO4+H2↑。

(5)使Ag+完全被置换出来,需要加入过量的铁粉,所以经过步骤②后所得固体不是纯净的银。

(6)溶液2和溶液3合并的目的是提高FeSO4利用率、减少废液排放。

故答案为

(1)+6;2Ag。

(2)烧杯;漏斗;引流。

(3)Fe;过滤。

(4)H2SO4;Fe+H2SO4=FeSO4+H2↑。

(5)不合理;使Ag+完全被置换出来,需要加入过量的铁粉。

(6)提高FeSO4利用率、减少废液排放。

22.C、H、OaaCa维生素蛋白质脂肪a大于延展隔绝水、空气H2200

【详解】

(1)①糖类的组成元素有C、H、O;

②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为减轻毒性,最好服用含蛋白质较多的食品,故选a。

③下列食物中富含淀粉的是土豆,故选a;

④缺钙元素可能导致骨骼疏松、畸形,易得佝偻病;

⑤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矿物质、水和维生素;

⑥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有蛋白质、脂肪和糖类;

(2)①地铁的轨道建设需用大量钢材。

钢材属于金属材料,故选a;

②铝合金有着广泛的应用。

铝合金的硬度大于铝的硬度;

③钢锭能制成钢丝,说明金属具有延展性;

④铁生锈的条件是铁和氧气、水接触,故车架表面喷漆防锈蚀的原理是:

使铁隔绝氧气和水;

(3)在电解水实验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