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德 家庭美德》之《责任》挂网范文.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895451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公德 家庭美德》之《责任》挂网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社会公德 家庭美德》之《责任》挂网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社会公德 家庭美德》之《责任》挂网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社会公德 家庭美德》之《责任》挂网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社会公德 家庭美德》之《责任》挂网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社会公德 家庭美德》之《责任》挂网范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社会公德 家庭美德》之《责任》挂网范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社会公德 家庭美德》之《责任》挂网范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社会公德 家庭美德》之《责任》挂网范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社会公德 家庭美德》之《责任》挂网范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社会公德 家庭美德》之《责任》挂网范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社会公德 家庭美德》之《责任》挂网范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社会公德 家庭美德》之《责任》挂网范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公德 家庭美德》之《责任》挂网范文.docx

《《社会公德 家庭美德》之《责任》挂网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公德 家庭美德》之《责任》挂网范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公德 家庭美德》之《责任》挂网范文.docx

《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之《责任》挂网范文

《责任》——培养公务员的责任意识

(培训资料不适宜在互联网上散发)

——————————————————开篇解说—————————————————

十七大以来,胡锦涛同志鲜明提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各级领导干部选人用人的标准。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讲话中,再次强调“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

2011年《关于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意见》出台,《意见》中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四德”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道德品质,是“德”的具体体现。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共同构成一个完善的道德体系。

领导干部是国家的管理者,必须同时具有良好的公德和私德,因此公德建设和私德建设是当前道德建设的双重任务,既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从宏观上改善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以促进社会主义道德不断内化为社会成员的个体道德,又要从微观上加强个人品德建设,注意提高社会成员的个体道德素质,以实现公德与私德的良性互动,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谐发展。

切实加强全市公务员道德建设,大力提升公务员队伍素质,以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为基础,进一步加强公务员“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的培训活动,通过教育和实践,引导广大公务员强化道德意识,提高道德修养,自觉践行道德规范,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努力造就一支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素质公务员队伍,为重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道德支撑和人文环境。

——————————————————开篇出镜—————————————————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勇于承担责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诸葛任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挥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怕牺牲、尽忠职守,是仁人志士相传的思想标杆,更是公务员效仿的典范。

加强公务员的责任意识,既有利于公务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又有利于明确公务员的职责和权力,做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精神的干部。

接下来的时间,我们请到了中央党校的刘余莉教授为我们讲解公务员的责任意识。

刘余莉,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伦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比较伦理学,特别是儒家伦理与美德伦理研究,曾应邀到英国赫尔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作学术报告或进行学术访问。

在《中国哲学》、《应用哲学》、《哲学译丛》、《伦理学研究》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参著著作《中华传统美德系列之——立志勤学修身》、《道德建设论》。

——————————————————课程环节—————————————————

尊敬的诸位领导,诸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责任,我们主要讲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必须加强公务员的责任意识,第二个问题呢讲一讲公务员责任的主要内容。

解说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公众民主、法治意识的进一步觉醒,公众对政府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立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已经成为公众和社会的普遍共识和强烈诉求。

全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切实担当起政治责任,以敢于负责的态度、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只争朝夕的干劲,推动重庆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真正做到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一、为什么必须加强公务员的责任意识

为什么必须加强公务员的责任意识呢?

首先公务员的责任意识关系到国家的兴衰,

(一)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在唐朝唐太宗李世民的时候曾经编过一本书叫《群书治要》,在《群书治要》这本书中,有一本书叫《崔寔政论》告诉了我们国家由盛转衰的原因,

凡天下之所以不治者,常由人主承平日久,俗渐弊而不寤,政浸衰而不改,习乱安危,逸不自睹。

或荒耽嗜欲,不恤万机;或耳蔽箴诲,厌伪忽真;或犹豫歧路,莫适所从;或见信之佐,括囊守禄;或疏远之臣,言之贱废。

是以王纲纵弛于上,智士郁伊于下,悲夫!

但凡天下得不到治理的原因,通常是因为领导者继承太平之时已经很久了,习惯于混乱,安于现状,有的荒淫奢侈不考虑国家大事;有的不听忠言劝告满足于虚伪,忽视真诚;有的在歧路徘徊不知何去何从;有的是被信任的大臣,为了保住自己的俸禄和官位,不敢犯言直谏;有的呢是被疏远的臣子,因为他们的地位低微,所以他们的建言也被放弃不用;所以国法松驰于上,有识之士忧忡于下,真是可悲啊!

那我们从这一段话中呢,就可以清楚的看到,一个国家之所以由盛转衰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就是领导者,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公务员的责任意识,道德品质出现了问题,用唐朝一名著名的诗人李商隐所说的话那就是: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也就是说公务员呢,为了放纵自己的私欲,放弃了自己的责任意识,不承担应尽的道德义务。

这是一个国家由盛转衰的根本原因。

加强公务员的责任意识还关系到社会风气的善恶。

(二)关系到社会风气的善恶

在《礼记》上说过这样一段话:

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而从其所行。

上好是物,下必有甚矣。

故上之所好恶,不可不慎也,是民之表也。

——《群书治要·礼记》“说下级侍奉上级,并不是服从他们所命令的,而是看领导者的行为”,所以上级领导喜欢某一个东西,那么下级就一定有比他更加喜欢的,所以上级领导的喜欢和厌恶不能够不谨慎,为什么呢,因为他是人民的表率。

那公务员呢,是国家社会事物的管理者,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也是老百姓效法的表率,所以他们的喜好和厌恶也不能够不谨慎。

那我们现在的道德教育为什么不能够深入人心,就是因为我们把道德教育变成了说教,领导者在上面讲课的时候,讲话的时候,说我们一定要增强责任意识,把反腐败作为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事情来抓,但是没过几天呢,这个讲话的领导者因为腐败问题被关进了监狱,那么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的时候,所以在《说文解字》上对“教”下了一个定义:

教,上所施,下所效。

——《说文解字》这就是良好有效的教育途径、教育方法,这个“上”,在国家就是领导者公务员,在我们的家庭就是家长,在学校就是老师,换一句话说,为什么现在的家长抱怨说这个孩子怎么说都说不听,老师说这个学生怎么说都说不听,领导说我们的下属怎么说都说不听。

为什么说不听呢?

因为我们没有把正确的给表演出来,做出来,所以说上级领导怎么做,下级领导自然会怎么样效仿。

这就叫上行下效,所以公务员的责任意识也关系到整个社会风气的善恶。

那么第三点公务员的责任意识也是关系到公务员自身的荣辱,祸福,成败。

(三)关系到公务员自身的荣辱、祸福、成败

在《尚书》上说了这样一句话内作色荒,外作禽荒。

甘酒嗜音,峻宇雕墙。

有一于此,未或弗亡。

——《群书治要·尚书》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说你在内兴起了沉迷女色之风,在外又迷恋于打猎等等的游乐,沉溺于饮酒毫无节制,喜欢歌舞声乐等等,住着又高又大的房屋,这个墙上还雕刻着花纹,这说明极尽奢侈之事,那么后面这一句话呢,非常值得我们警惕,说“有一于此,未或弗亡”。

以上这六件事,如果我们有一件事做了,就没有不灭亡的,那我们公务员对照一下自己,这六件事很多人是都做了,那还怎么会不灭亡呢?

所以这个古代的史书上记载着有很多历史的典故,说有一个有道德学问的读书人,他看一个人现前的所作所为,就能够推断出他以后的兴衰成败,他的命运怎么样。

他们靠什么来推断的呢?

其实靠的就是古书上的这些话,你看一个人如果这六件事有一件事做了毫无节制,你就能知道他的结果不会很好了,这个就是有学问的人,不要等到事情发生的时候才感觉到很突然很惊讶,那么这呢,也就告诉我们,一个公务员的责任意识,对于自己的成败、荣辱、祸福都有着至关密切的联系,所以培养责任意识,让我们过一个幸福成功的人生,那么这个就是我们讲的为什么要加强公务员的责任意识。

解说词:

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是领导干部起码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品质。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等模范先进人物,因他们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打动了全国人民。

党员干部只有心系事业,恪尽职守,对工作负责,对事业负责,对群众负责,对党负责,才能在履行职责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成为一名称职的干部,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二、公务员责任意识的主要内容

也就是说我们想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从哪几个方面去做呢?

我们主要讲三个方面。

第一廉洁第二爱民第三公正那么第一就是领导者、公务员要修身必须首先培养起的德行那就是廉洁的意识,

(一)廉洁

在唐太宗李世民看完《群书治要》之后,他总结了历史经验,说了这样一句话,他说:

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

——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他还用拿着“珍珠蛋射鸟雀”来比喻一个领导者拿者自己的官位不珍惜去徇私舞弊,贪赃枉法。

什么叫“珍珠蛋射鸟雀”呢?

这个珍珠的子弹非常的昂贵,但是他认为这没有什么,拿着这个珍珠去射小鸟,分不清哪一个重哪一个轻,那么在《史记》上就记载着一个鲁国宰相公仪休的故事,

Flash:

公仪休,鲁国博士。

由于才学优异做了鲁国国相。

他遵奉法度,按原则行事,丝毫不改变规则,因此百官的品行非常端正。

他命令为官者不许和百姓争夺利益,做大官的不许占小便宜。

一天,有位客人投其所好,送鱼给他,他拒而不收。

客人说:

“听说您极爱吃鱼才送鱼来,为什么不接受呢?

”公仪休回答说:

“正因为很爱吃鱼,才不能接受啊。

现在我做国相,自己还买得起鱼吃;如果因为今天收下你的鱼而被免官,今后谁还肯给我送鱼?

所以我决不能收下。

”公仪休因为廉政,不受人鱼而被流传后世。

你看我们看了这样的历史典故,我们就知道了做一个领导者应该怎样的明智,不要拿着珍珠弹去射鸟雀。

那么我们都知道曾国藩他是满清政府的汉人中,做到的地位最高、权位最重的一个人,他在位二十多年,从来没有在省里为自己建筑过一所房屋,买过田地一亩,他还曾经对军中的僚属宣誓,说“不取军中一钱寄回家中”,可能我们很多人都摇头,说我才不相信呢,因为我们自己都做不到,我们怎么能够相信他连公家的一文钱都不挪作私用呢?

其实曾国藩和我们也没有太大的区别,那么他一身的成就就得益于“勤”“俭”“恭”“谨”几个字,那么他熟读“四书五经”。

这就是他和我们的区别。

那么在《大学》上就有这样一句话:

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大学》说你的财货是以不好的、不正当的方式获得的,那怎么样呢?

一定会以不好的方式败散掉,这是一定的规律。

那古人把那个不好的败散钱财的方式,给我们概括为五个方面:

首先就是官府,比如说我们这个钱是贪污受贿、违法乱纪、坑蒙拐骗赚来的,最后东窗事发自己锒铛入狱,所有的家财被没收、被充公,自己还从受人尊重的领导者成为了阶下囚,身败名裂得不偿失。

第二种情况就是水灾,在前不久网络上就流传着一个案例,说某某地方有一个地方官,贪污了很多的钱,那怎么办呢,他就想了一个办法,买了一栋别墅很偏僻,又找了很多的废纸箱,把这个钱装在了纸箱里,藏在了别墅之中,他以为这样一做,就掩饰得天衣无缝了,没有人知道了,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别墅突然发水,把这个钱都从废纸箱里冲了出来,最后一调查说不清来历,结果他贪污受贿、违法乱纪的情形就曝光了。

你看我们现在查处了很多的贪污案件、腐败案件,伪装得再巧妙,最后还终于露出了马脚,还是绳之以法了;那么第三就说火灾;第四呢,就是盗贼,所以你看,有很多的领导者,他这个腐败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是被小偷给偷出来的;那么最后一个,第五个防不胜防是什么呢,就是不肖子孙,败家子也会把这些不义之财给败散掉,所以我们看问题一定要看得深远,不要盲目的去羡慕。

那么在现代社会其实还有一种情况,很好的败散钱财,就是医院。

这个(有的)医生不讲道德,专门就给你开很多昂贵的药,做一些不必要的检查,所以第六种败散钱财的方式就出现了。

在民国的时候,曾国藩的外孙聂云台先生写了一本书,这本书的题目就叫《保富法》,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呢?

因为他是曾国藩的外孙,后来又出任民国上海商会的会长,他和晚清末年的那些权贵的后代子孙交往很多,耳闻目睹了这些后代子孙起起落落的情形,他非常的感慨。

所以就写了这本书,用这些身边的案例给我们证明了《大学》上的这一句话。

那就是你的钱财是以不好方式获得的,最后也以不好的方式给败散掉。

那么在这个2009年的时候,在延安干部学院秋季开学的典礼上,李源潮这样告诫:

贪官敛财,从来都祸及子孙;廉官清白,多数能荫泽后代。

那么现在很多人,也对那些贪官算了一笔帐,认为拿着自己的官位不珍惜,去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确实不划算,为什么不划算呢?

一是政治帐自毁前程;二是经济帐倾家荡产;三是名誉帐身败名裂;四是家庭帐妻离子散;五是亲情账众叛亲离;六是自由账身陷囹圄;就是自己被关进监狱了,失去了人生自由。

七是健康账身心交瘁;八是历史账遗臭N年。

所以公务员培养起廉洁的意识,对自己的成败至关重要。

中国古人说“色字头上一把刀”,因为这一把刀把你所有的功名利禄削得平平的,让你一无所有。

所以古人又说了,说“天道祸淫最速”,天道就是自然的规律,自然而然的叫天道,自然的规律是给那些过分的、放纵的、淫乱的人带来灾祸。

所以贪财、贪色都会给我们身心带来危害,也给我们的前程带来损失,是得不偿失。

那么古人也知道,在财色名利的诱惑面前,人如果没有一定的修为,很难把持住自己,所以他提醒我们说“立名于一世失之仅顷刻”。

也就是说我们在财色名利的诱惑面前把持不住自己,所有的努力前功尽弃,付诸东流,那可是在顷刻之间,所以面对财色名利的诱惑,应该是什么样的态度呢?

古人告诉我们应该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那么这个就是我们讲的第一点廉洁。

解说词:

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党和人民赋予党员干部一定的领导职务和权力,实际上也就赋予了相应的责任。

领导干部必须清醒的认识到:

权力越大、责任就越大。

强化责任意识就要以事业为重,淡化个人利益,强调敬业奉献,廉洁奉公,以谨慎之心对待权力,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以警惕之心对待诱惑,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干干净净为党和人民工作。

(二)为民

1.重民作为公务员领导者最重要的责任意识表现,就是能够为老百姓办事,能够一心为人民群众着想,在《春秋左氏传》上也说了这样一句话:

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

——《春秋左氏传》说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兴盛,什么原因呢?

因为他把百姓视为受伤的病人,加以体恤、加于关爱,这也是一个国家的福祉所在;而一个国家之所以灭亡、衰败,就是因为把人民视为泥土和小草一样的低贱,可以随意的践踏,这也是一个国家灾祸所产生的原因。

所以我们首先要重视民众的利益,把老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

2.爱民有一种雨水情深的感情,在《六韬》上就说到,说一个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一个英明的领导者,他治理百姓,对待百姓是什么样的态度呢?

就像父母慈爱自己的儿女一样,就像兄长慈爱自己的弟弟一样,而一个好的领导者对待百姓就是应该像父母慈爱儿女的态度,“见之饥寒,则为之哀”,“见之劳苦,则为之悲”。

这才是一个领导者公务员对待百姓的正确的态度。

那么在《孟子》上说了一句话,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他说领导者把百姓、把属下当成是自己的手足一样加以关爱,他们会对领导加倍的回馈,把他当成是自己的心腹一样加以关爱。

相反领导者把老百姓、把属下当成是犬马来使唤,结果这个属下、老百姓把领导者就当成陌生人一样,不会有太多的亲密。

更有甚者,领导者把老百姓、把属下视为泥土和小草一样的低贱,那么老百姓、属下说起领导的时候,是什么态度呢?

说我们那个领导者简直就是一个“吸血鬼”,所以为什么属下、老百姓对领导者有不同的态度啊?

就是因为领导者对属下、对老百姓的态度不同所导致的。

所以在《史记》上就记载着有三种不同层次的管理。

子产在做郑国的宰相的时候,他的法律监督机制设计得非常严密,结果老百姓想欺骗他,都做不到,他达到了是不能欺的境界,西门豹在治邺县的时候,他的法律设计得非常的严厉,老百姓一触犯法律,立刻严惩不贷,结果老百姓不敢欺骗他,他达到了不敢欺的境界,但是孔老夫子的弟子子贱在做单父的地方官的时候,他把孔老夫子的仁爱忠恕思想,运用到管理之中,视民如子,爱民如伤,并且起到了军亲师的作用,最后他达到的是不忍欺的境界,老百姓不忍心欺骗他。

所以究竟哪一个层次的管理是最高层次的管理呢?

而我们的领导者又在追求哪一个层次的管理呢?

做一个好的领导者同时具备了军亲师的责任。

3.听取民众的意见

古者圣王之制,史在前书过失,工诵箴谏,庶人谤于道,商旅议于市,然后君得闻其过失也。

闻其过失而改之,见义而从之,所以永有天下也。

——《群书治要·汉书五》

在《汉书》上就记载着古代圣王的制度,有史官专门记载皇帝的过失,这个乐工要读诵一些规劝、劝谏的这些文章、这些诗歌,一般的老百姓可以批评时政的得失,这个商人在市场上随意的议论朝政,这样呢,这个君主才能听到他的过失,君主听到自己的过失改正它,见到有道理的就跟从,这样才能够永有的保有天下。

所以中国古人特别强调要虚心听取民众的意见,要让老百姓说话。

那么在《史记》上就记载着这样一句话,他说:

防民之口,甚于防水。

——《史记》就是你把老百姓的嘴巴堵起来,不让他们随意的说话,这个弊病就像把这个水堵起来一样,那么这个水被堵起来,一旦冲破堤坝,所造成的灾害一定很多,而把老百姓的口堵住了,不让人说话,它的灾难、它的影响会比把水堵起来的后果还要严重。

所以中国古人设置各种各样的制度,能够使民情上达,让领导者听到下层百姓的意见,那么这呢,也是为民的一种表现。

解说词: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把自己的命运同人民群众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时刻把群众的疾苦和冷暖挂在心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公务员的责任,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只有把这种责任真正地当成自己的人生目标、工作目标和理想目标,并为其不懈地奋斗和努力,境界才能提升,心灵才能纯洁,人生才能辉煌。

(三)公正当然这个公正的内容很多,我们主要讲一讲在用人方面的公正。

解说词:

选人用人是领导干部的职责所在,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公平公正的选拔人才,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因为用什么样的干部,关系国家的兴衰,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用准一个干部,就等于树立一面旗帜,就会对广大干部起到积极引导、示范和激励作用。

在用人方面,古人告诉我们首先要亲君子,远小人。

1.亲君子,远小人但是哪些人是“小人”呢?

在《韩非子》上有一句话,很容易让我们判断我们身边的人是不是“小人”,这句话是这样说的。

它说凡是奸臣都会顺着领导者的心思去说,以取得领导者的信任和宠信,所以领导者认为什么好,他一定跟着赞叹什么,领导者厌恶什么,他一定跟着毁谤什么,这就是“小人”最大的特点。

那么古人他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也就会引导属下能够“犯言直谏”,他愿意用那些能够给自己提意见的臣子。

在《韩氏外传》上就记载着一个赵简子的故事。

Flash:

战国时期,赵国赵简子手下的大臣周舍,为人正直,喜欢直谏。

他曾立于赵简子门下三天三夜不去。

简子使人问他何故如此,他说:

我愿意做一个犯言直谏的臣子跟在您身后,记下您的过失。

赵简子欣然答应他的请求,从此赵简子走到哪里周舍就跟到哪里,深受他的喜爱。

后来,周舍死了,简子每次上朝都不高兴,下面的大夫马上请罪。

简子说:

你们无罪。

我听说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诸大夫来朝见,我只能听到唯唯诺诺之声,听不到像周舍那样的谔谔直言。

我是为此而懊恼啊!

在场的臣子大夫们都非常震惊。

而简子也正是因为他有乐以听“谔谔直言”的美德,才使他的事业顺利而昌达。

那我们看了这样的故事,我们就知道了,中国古代的领导者,他是多么的明智,他知道选用什么样的人,对自己、对国家最有帮助,所以,要用那些能够“犯言直谏”的人。

2.尊贤使能什么是“贤德”的人呢?

就是能够言传身教、教化百姓的人。

在《群书治要·尸子》上,有这样一句话,做了这样一个比喻,如果你们家的房屋着火了,有人过来帮你把火扑灭,你会怎么样啊?

一定会对他感恩戴德,但是那个年纪老的、有经验的人很早就提醒你了,不要把这个烟筒做得太直,要把这个墙的缝隙涂好,如果你这样做了呢,终生都不会有失火之患,但你觉得他太唠叨了,把他的话当成耳旁风,没有听进去,更不知道对他感恩戴德。

同样的道理,一个人被关进了监狱,假设有人能够想方设法把他从监狱里救出来,他们全家的人都会对这个人感恩戴德,那么那些贤德的人,圣贤人教导人们仁义慈悌的道理,让你有仁爱之心,不能够见利忘义,要廉洁有守,要对父母孝敬,对兄长怎么样呢,恭敬,做事谨慎、守法度。

就是像我们现在说的要讲道德,但是我们却认为啊,这些都没有必要,那讲道德教育那都是空洞的,但是你学了这些道理,让你终身没有被关进监狱的忧患,你知不知道对这些人感恩戴德呀?

所以我们教导人们做有责任的人。

解说词:

切实加强各级干部的责任意识,不能仅仅依靠道德来约束,还要从制度上对领导干部的权力、职责进行约束和规范。

中央颁布实施了《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规定和办法的实施是完善领导干部行为规范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慎用人才孔老夫子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在《六韬》上,特别对大众所称叹的人,认为是贤智之人,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提出质疑,这句话说得很有味道,让我们反观一下我们现在的现实,好像有点类似,它说如果我们以世俗大众所称叹的人,认为就是贤德的、有智慧的人,以世俗大众所毁谤的人,认为是不贤德的人,结果就是喜欢结党营私的人,有很多党徒的人就会被举荐,不愿意结党营私的人,就会被黜退,所以那些撷取不正的人,结党营私,把真正贤德的人给蒙蔽了、埋没了,忠臣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被判处死刑,这些撷取不正的人,以虚有的声誉谋取了领导的位置,所以我们看到呢,并不是说社会大众所称叹的人,就一定是值得信任的人,要看称叹他的人,品行如何,那么这一段话其实也告诉我们,民主它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这些民众的理性能力,道德素质要达到一定的层次,那么在《六韬》中呢,还给我们讲了,如何考察一个人具体的方法。

它说:

问之以言观其辞;就是要给他提出问题,看他的回答是不是有理有据。

穷之以辞以观其变;你要对他追根穷底的询问,看他是不是有应变的能力。

与之间谍以观其诚;要暗中考察他,看他是不是忠诚。

明白显问以观其德;这件事你可能明知道结果,是怎么回事,但是你明知故问,看看他的德行如何,对你是不是有隐瞒。

使之以财以观其贪;让他有得财的机会,或者是让他有管理财务的机会,看看他是不是有贪心,够不够廉洁,值不值得信任。

试之以色以观其贞;甚至还要用女色来考察他,看看他面对这个女色的诱惑,能不能够保持贞洁,能不能保持节操。

告之以难观其勇;告诉他这件事可困难了,不容易做,看看他有没有勇气去承担,最后呢,还要醉之以酒以观其态。

让他喝酒,酒醉之后看他是不是失言、是不是失态。

所以你看古人,他选拔一个领导者是非常非常的认真,非常非常的负责任,为什么呢。

这个孟子说没有仁德心的人居于领导的位置,就等于把他的过恶播撒到广大的民众,这个影响是非常坏的,那么这个就是告诉我们,在用人上也要有责任感,也要为人民负责,那么这个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责任。

解说词:

责任无处不在,社会需要有责任心的公民,家庭需要有责任心的家人,而政府更需要有责任心的干部。

因为有责任心,工作才能有动力,有激情,有成果。

牢记责任、将责任刻在心里,具备强烈恒久的责任感、使命感,我们公务员才能抵御各种干扰和诱惑,坚定不移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殷切期望,真正成为一名政治信念坚定、精神追求高尚、职业操守良好、人民群众满意的公务员。

——————————————————访谈环节—————————————————

主持人:

刘教授您好,欢迎您来到演播室,那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这个话题是责任,公务员作为是这个国家的公职人员,只有将责任刻在心里,才能够抵御各种诱惑和这个干扰,才能够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