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部编三下语文《看图画写一写》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899675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部编三下语文《看图画写一写》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统编部编三下语文《看图画写一写》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统编部编三下语文《看图画写一写》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统编部编三下语文《看图画写一写》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统编部编三下语文《看图画写一写》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统编部编三下语文《看图画写一写》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统编部编三下语文《看图画写一写》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统编部编三下语文《看图画写一写》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统编部编三下语文《看图画写一写》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统编部编三下语文《看图画写一写》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统编部编三下语文《看图画写一写》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统编部编三下语文《看图画写一写》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统编部编三下语文《看图画写一写》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统编部编三下语文《看图画写一写》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部编三下语文《看图画写一写》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

《统编部编三下语文《看图画写一写》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部编三下语文《看图画写一写》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统编部编三下语文《看图画写一写》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

统编部编三下语文《看图画写一写》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看图画,写一写

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一)仔细看图,有序观察图画,联系生活展开想象。

(二)借助视频,聚焦动作,清楚有序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想。

(三)和同学互评习作,能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二、教学准备

课前带学生体验放风筝,拍摄本班学生放风筝的视频,制作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明确要求,指导观察

1.整体观察,概说画面。

出示题目《看图画,写一写》,明确首先要做的是一一看图画。

(PPT出示图画,引导学生看懂图画)整体观察图画,说说:

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局部观察,细说画面。

(1)分块观察图画,展开想象,说说看到的画面。

画面一:

天上各种各样的风筝。

画面二:

地面近处一个小女孩手捧蝴蝶风筝,侧着脑袋看两个小男孩放风筝。

画面三:

远处一对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把风筝放上了天。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看清各块画面的内容,根据画面内容展开想象,如:

观察风筝,想象风筝在天空中飞翔的样子。

(2)连续介绍画面,学习有序表达。

同桌合作,先尝试把三块画面的内容连起来介绍。

教师巡视,用手机拍录几组介绍顺序不同的音频。

依次播放拍录的音频,引导学生看着图画听音频,然后讨论:

你认为哪段音频的介绍更好?

说出你的想法。

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

要讲清楚画面的内容,必须有顺序地介绍,如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从近处到远处的顺序等,学习有序表达。

(二)提炼要求,初写试手

1.引导学生提炼习作要求。

通过观察、交流,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看图的方法,思考:

写成一段话,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预设一:

每一块图画都要写清楚。

预设二:

要把画面都连起来写。

预设三:

要有顺序。

……

2.整合学生提出的注意点,板书习作要求。

3.学生开始习作。

教师巡视指导,寻找学生习作中的典型片段。

(三)依照要求,学习评价

1.选取一份学生习作,集体评价。

今天的天气真好,好多小朋友都来公园里放风筝了。

瞧,这边一个小女孩捧着蝴蝶风筝,正笑眯眯地看两个小男孩放风筝。

那边的爸爸妈妈看着自己的孩子放风筝,小男孩已经把三角形的风筝放上天了。

哇,天空已经成了风筝的舞台:

“大螟蚣”扭动着身子,样子挺威武;“小金鱼”甩动着大尾巴,好像在游泳;“大老鹰”展开了翅膀,霸气十足……各种风筝,多得我看也看不过来了。

引导学生根据板书中的两个要求“顺序对”“画面齐”进行点评。

评价后,再以两个要求为标准,给出适当的修改建议。

2.同桌交换评价,给出修改的建议,尝试根据同桌的评价修改自己的习作。

3.再看学生习作,说说你认为习作中写得好的地方。

今天的天气真好,好多小朋友都来公园里放风筝了。

瞧,这边一个小女孩捧着蝴蝶风筝,正笑眯眯地看两个小男孩放风筝。

那边的爸爸妈妈看着自己的孩子放风筝,小男孩已经把三角形的风筝放上天了。

哇,天空已经成了风筝的舞台:

“大螟蚣”扭动着身子,样子挺威武;“小金鱼”甩动着大尾巴,好像在游泳;“大老鹰”展开了翅膀,霸气十足……各种风筝,多得我看也看不过来了。

引导学生去发现:

这些句子写出了图画上人和物的样子,我们读到句子,就能想到他们的样子——你现在能想起自己放风筝的样子吗?

(四)借助视频,丰富画面

1.看视频,聚焦动作。

(1)播放本班同学放风筝的小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和同学放风筝时的动作,并交流。

(教师随机板书:

拉、举、拿、托、拽、扯、松、放、跑……)

(2)想象画面,说一说。

再看图画,展开想象,然后结合板书,选用合适的动词,说一说图片中人物是怎么放风筝的。

(板书补上习作要求:

+动作)

(3)借助修改符号,在自己的习作中补充有关动作的描写。

2.看视频,想象对话。

(1)播放无声视频,回忆自己放风筝的过程,想一想图画中的人会说什么话。

以图片最中央两个放风筝的男孩子为例,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他们一起放风筝的时候可能会说什么。

(2)学生自主表达。

鼓励同学们结合自身经验表达,说话的方式、说话的内容可以丰富多样。

预设一:

丁丁拉着线,转过头,对举着风筝的乐乐说:

“我好啦!

”乐乐一边放开手,一边说:

“预备,跑!

预设二:

前面的同学说:

“你准备好了吗?

”后面的同学说:

“准备好了。

”他们一起大喊:

“三、二、一,放!

预设三:

明明一手抓住线轴,一手拉着线,对后面的同学说:

“准备——放!

(3)借助修改符号,补充细节。

能不能让我们的习作也活起来?

你还可以给你的习作补充哪些内容?

(结合学生回答,随机板书:

+语言)

(4)根据习作要求,用上修改符号,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补上他们的语言。

(五)小结提升,鼓励修改

1.依照习作要求,小组合作评价。

例文展示,集体评议修改。

2.小结。

这节课,我们不但发现了把一幅图画“写清楚”的秘密,还学会了把静态的图画写活。

且在一次次的修改中,我们的习作变得越来越好了。

真是印证了那句“文章不厌百回改”。

同学们可以再次交换习作,互读互评,提出修改意见,然后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作文。

相信,在一次次的修改中,我们的习作会越来越精彩!

附板书:

看图画,写一写

(2)连续介绍画面,学习有序表达。

同桌合作,先尝试把三块画面的内容连起来介绍。

教师巡视,用手机拍录几组介绍顺序不同的音频。

依次播放拍录的音频,引导学生看着图画听音频,然后讨论:

你认为哪段音频的介绍更好?

说出你的想法。

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

要讲清楚画面的内容,必须有顺序地介绍,如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从近处到远处的顺序等,学习有序表达。

(二)提炼要求,初写试手

1.引导学生提炼习作要求。

通过观察、交流,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看图的方法,思考:

写成一段话,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预设一:

每一块图画都要写清楚。

预设二:

要把画面都连起来写。

预设三:

要有顺序。

……

2.整合学生提出的注意点,板书习作要求。

3.学生开始习作。

教师巡视指导,寻找学生习作中的典型片段。

(三)依照要求,学习评价

1.选取一份学生习作,集体评价。

今天的天气真好,好多小朋友都来公园里放风筝了。

瞧,这边一个小女孩捧着蝴蝶风筝,正笑眯眯地看两个小男孩放风筝。

那边的爸爸妈妈看着自己的孩子放风筝,小男孩已经把三角形的风筝放上天了。

哇,天空已经成了风筝的舞台:

“大螟蚣”扭动着身子,样子挺威武;“小金鱼”甩动着大尾巴,好像在游泳;“大老鹰”展开了翅膀,霸气十足……各种风筝,多得我看也看不过来了。

引导学生根据板书中的两个要求“顺序对”“画面齐”进行点评。

评价后,再以两个要求为标准,给出适当的修改建议。

2.同桌交换评价,给出修改的建议,尝试根据同桌的评价修改自己的习作。

3.再看学生习作,说说你认为习作中写得好的地方。

今天的天气真好,好多小朋友都来公园里放风筝了。

瞧,这边一个小女孩捧着蝴蝶风筝,正笑眯眯地看两个小男孩放风筝。

那边的爸爸妈妈看着自己的孩子放风筝,小男孩已经把三角形的风筝放上天了。

哇,天空已经成了风筝的舞台:

“大螟蚣”扭动着身子,样子挺威武;“小金鱼”甩动着大尾巴,好像在游泳;“大老鹰”展开了翅膀,霸气十足……各种风筝,多得我看也看不过来了。

引导学生去发现:

这些句子写出了图画上人和物的样子,我们读到句子,就能想到他们的样子——你现在能想起自己放风筝的样子吗?

(四)借助视频,丰富画面

1.看视频,聚焦动作。

(1)播放本班同学放风筝的小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和同学放风筝时的动作,并交流。

(教师随机板书:

拉、举、拿、托、拽、扯、松、放、跑……)

(2)想象画面,说一说。

再看图画,展开想象,然后结合板书,选用合适的动词,说一说图片中人物是怎么放风筝的。

(板书补上习作要求:

+动作)

(3)借助修改符号,在自己的习作中补充有关动作的描写。

2.看视频,想象对话。

(1)播放无声视频,回忆自己放风筝的过程,想一想图画中的人会说什么话。

以图片最中央两个放风筝的男孩子为例,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他们一起放风筝的时候可能会说什么。

(2)学生自主表达。

鼓励同学们结合自身经验表达,说话的方式、说话的内容可以丰富多样。

预设一:

丁丁拉着线,转过头,对举着风筝的乐乐说:

“我好啦!

”乐乐一边放开手,一边说:

“预备,跑!

预设二:

前面的同学说:

“你准备好了吗?

”后面的同学说:

“准备好了。

”他们一起大喊:

“三、二、一,放!

预设三:

明明一手抓住线轴,一手拉着线,对后面的同学说:

“准备——放!

(3)借助修改符号,补充细节。

能不能让我们的习作也活起来?

你还可以给你的习作补充哪些内容?

(结合学生回答,随机板书:

+语言)

(4)根据习作要求,用上修改符号,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补上他们的语言。

(五)小结提升,鼓励修改

1.依照习作要求,小组合作评价。

例文展示,集体评议修改。

2.小结。

这节课,我们不但发现了把一幅图画“写清楚”的秘密,还学会了把静态的图画写活。

且在一次次的修改中,我们的习作变得越来越好了。

真是印证了那句“文章不厌百回改”。

同学们可以再次交换习作,互读互评,提出修改意见,然后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作文。

相信,在一次次的修改中,我们的习作会越来越精彩!

附板书:

看图画,写一写

(2)连续介绍画面,学习有序表达。

同桌合作,先尝试把三块画面的内容连起来介绍。

教师巡视,用手机拍录几组介绍顺序不同的音频。

依次播放拍录的音频,引导学生看着图画听音频,然后讨论:

你认为哪段音频的介绍更好?

说出你的想法。

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

要讲清楚画面的内容,必须有顺序地介绍,如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从近处到远处的顺序等,学习有序表达。

(二)提炼要求,初写试手

1.引导学生提炼习作要求。

通过观察、交流,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看图的方法,思考:

写成一段话,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预设一:

每一块图画都要写清楚。

预设二:

要把画面都连起来写。

预设三:

要有顺序。

……

2.整合学生提出的注意点,板书习作要求。

3.学生开始习作。

教师巡视指导,寻找学生习作中的典型片段。

(三)依照要求,学习评价

1.选取一份学生习作,集体评价。

今天的天气真好,好多小朋友都来公园里放风筝了。

瞧,这边一个小女孩捧着蝴蝶风筝,正笑眯眯地看两个小男孩放风筝。

那边的爸爸妈妈看着自己的孩子放风筝,小男孩已经把三角形的风筝放上天了。

哇,天空已经成了风筝的舞台:

“大螟蚣”扭动着身子,样子挺威武;“小金鱼”甩动着大尾巴,好像在游泳;“大老鹰”展开了翅膀,霸气十足……各种风筝,多得我看也看不过来了。

引导学生根据板书中的两个要求“顺序对”“画面齐”进行点评。

评价后,再以两个要求为标准,给出适当的修改建议。

2.同桌交换评价,给出修改的建议,尝试根据同桌的评价修改自己的习作。

3.再看学生习作,说说你认为习作中写得好的地方。

今天的天气真好,好多小朋友都来公园里放风筝了。

瞧,这边一个小女孩捧着蝴蝶风筝,正笑眯眯地看两个小男孩放风筝。

那边的爸爸妈妈看着自己的孩子放风筝,小男孩已经把三角形的风筝放上天了。

哇,天空已经成了风筝的舞台:

“大螟蚣”扭动着身子,样子挺威武;“小金鱼”甩动着大尾巴,好像在游泳;“大老鹰”展开了翅膀,霸气十足……各种风筝,多得我看也看不过来了。

引导学生去发现:

这些句子写出了图画上人和物的样子,我们读到句子,就能想到他们的样子——你现在能想起自己放风筝的样子吗?

(四)借助视频,丰富画面

1.看视频,聚焦动作。

(1)播放本班同学放风筝的小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和同学放风筝时的动作,并交流。

(教师随机板书:

拉、举、拿、托、拽、扯、松、放、跑……)

(2)想象画面,说一说。

再看图画,展开想象,然后结合板书,选用合适的动词,说一说图片中人物是怎么放风筝的。

(板书补上习作要求:

+动作)

(3)借助修改符号,在自己的习作中补充有关动作的描写。

2.看视频,想象对话。

(1)播放无声视频,回忆自己放风筝的过程,想一想图画中的人会说什么话。

以图片最中央两个放风筝的男孩子为例,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他们一起放风筝的时候可能会说什么。

(2)学生自主表达。

鼓励同学们结合自身经验表达,说话的方式、说话的内容可以丰富多样。

预设一:

丁丁拉着线,转过头,对举着风筝的乐乐说:

“我好啦!

”乐乐一边放开手,一边说:

“预备,跑!

预设二:

前面的同学说:

“你准备好了吗?

”后面的同学说:

“准备好了。

”他们一起大喊:

“三、二、一,放!

预设三:

明明一手抓住线轴,一手拉着线,对后面的同学说:

“准备——放!

(3)借助修改符号,补充细节。

能不能让我们的习作也活起来?

你还可以给你的习作补充哪些内容?

(结合学生回答,随机板书:

+语言)

(4)根据习作要求,用上修改符号,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补上他们的语言。

(五)小结提升,鼓励修改

1.依照习作要求,小组合作评价。

例文展示,集体评议修改。

2.小结。

这节课,我们不但发现了把一幅图画“写清楚”的秘密,还学会了把静态的图画写活。

且在一次次的修改中,我们的习作变得越来越好了。

真是印证了那句“文章不厌百回改”。

同学们可以再次交换习作,互读互评,提出修改意见,然后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作文。

相信,在一次次的修改中,我们的习作会越来越精彩!

附板书:

看图画,写一写

(2)连续介绍画面,学习有序表达。

同桌合作,先尝试把三块画面的内容连起来介绍。

教师巡视,用手机拍录几组介绍顺序不同的音频。

依次播放拍录的音频,引导学生看着图画听音频,然后讨论:

你认为哪段音频的介绍更好?

说出你的想法。

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

要讲清楚画面的内容,必须有顺序地介绍,如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从近处到远处的顺序等,学习有序表达。

(二)提炼要求,初写试手

1.引导学生提炼习作要求。

通过观察、交流,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看图的方法,思考:

写成一段话,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预设一:

每一块图画都要写清楚。

预设二:

要把画面都连起来写。

预设三:

要有顺序。

……

2.整合学生提出的注意点,板书习作要求。

3.学生开始习作。

教师巡视指导,寻找学生习作中的典型片段。

(三)依照要求,学习评价

1.选取一份学生习作,集体评价。

今天的天气真好,好多小朋友都来公园里放风筝了。

瞧,这边一个小女孩捧着蝴蝶风筝,正笑眯眯地看两个小男孩放风筝。

那边的爸爸妈妈看着自己的孩子放风筝,小男孩已经把三角形的风筝放上天了。

哇,天空已经成了风筝的舞台:

“大螟蚣”扭动着身子,样子挺威武;“小金鱼”甩动着大尾巴,好像在游泳;“大老鹰”展开了翅膀,霸气十足……各种风筝,多得我看也看不过来了。

引导学生根据板书中的两个要求“顺序对”“画面齐”进行点评。

评价后,再以两个要求为标准,给出适当的修改建议。

2.同桌交换评价,给出修改的建议,尝试根据同桌的评价修改自己的习作。

3.再看学生习作,说说你认为习作中写得好的地方。

今天的天气真好,好多小朋友都来公园里放风筝了。

瞧,这边一个小女孩捧着蝴蝶风筝,正笑眯眯地看两个小男孩放风筝。

那边的爸爸妈妈看着自己的孩子放风筝,小男孩已经把三角形的风筝放上天了。

哇,天空已经成了风筝的舞台:

“大螟蚣”扭动着身子,样子挺威武;“小金鱼”甩动着大尾巴,好像在游泳;“大老鹰”展开了翅膀,霸气十足……各种风筝,多得我看也看不过来了。

引导学生去发现:

这些句子写出了图画上人和物的样子,我们读到句子,就能想到他们的样子——你现在能想起自己放风筝的样子吗?

(四)借助视频,丰富画面

1.看视频,聚焦动作。

(1)播放本班同学放风筝的小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和同学放风筝时的动作,并交流。

(教师随机板书:

拉、举、拿、托、拽、扯、松、放、跑……)

(2)想象画面,说一说。

再看图画,展开想象,然后结合板书,选用合适的动词,说一说图片中人物是怎么放风筝的。

(板书补上习作要求:

+动作)

(3)借助修改符号,在自己的习作中补充有关动作的描写。

2.看视频,想象对话。

(1)播放无声视频,回忆自己放风筝的过程,想一想图画中的人会说什么话。

以图片最中央两个放风筝的男孩子为例,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他们一起放风筝的时候可能会说什么。

(2)学生自主表达。

鼓励同学们结合自身经验表达,说话的方式、说话的内容可以丰富多样。

预设一:

丁丁拉着线,转过头,对举着风筝的乐乐说:

“我好啦!

”乐乐一边放开手,一边说:

“预备,跑!

预设二:

前面的同学说:

“你准备好了吗?

”后面的同学说:

“准备好了。

”他们一起大喊:

“三、二、一,放!

预设三:

明明一手抓住线轴,一手拉着线,对后面的同学说:

“准备——放!

(3)借助修改符号,补充细节。

能不能让我们的习作也活起来?

你还可以给你的习作补充哪些内容?

(结合学生回答,随机板书:

+语言)

(4)根据习作要求,用上修改符号,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补上他们的语言。

(五)小结提升,鼓励修改

1.依照习作要求,小组合作评价。

例文展示,集体评议修改。

2.小结。

这节课,我们不但发现了把一幅图画“写清楚”的秘密,还学会了把静态的图画写活。

且在一次次的修改中,我们的习作变得越来越好了。

真是印证了那句“文章不厌百回改”。

同学们可以再次交换习作,互读互评,提出修改意见,然后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作文。

相信,在一次次的修改中,我们的习作会越来越精彩!

附板书:

看图画,写一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