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年级上册 12《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看雪》中考考点同步练习部编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05969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九年级上册 12《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看雪》中考考点同步练习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语文九年级上册 12《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看雪》中考考点同步练习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语文九年级上册 12《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看雪》中考考点同步练习部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语文九年级上册 12《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看雪》中考考点同步练习部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语文九年级上册 12《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看雪》中考考点同步练习部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语文九年级上册 12《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看雪》中考考点同步练习部编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语文九年级上册 12《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看雪》中考考点同步练习部编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语文九年级上册 12《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看雪》中考考点同步练习部编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语文九年级上册 12《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看雪》中考考点同步练习部编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语文九年级上册 12《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看雪》中考考点同步练习部编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语文九年级上册 12《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看雪》中考考点同步练习部编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九年级上册 12《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看雪》中考考点同步练习部编版.docx

《语文九年级上册 12《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看雪》中考考点同步练习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九年级上册 12《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看雪》中考考点同步练习部编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九年级上册 12《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看雪》中考考点同步练习部编版.docx

语文九年级上册12《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看雪》中考考点同步练习部编版

《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看雪》中考考点同步练习

《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

30分钟)

一、课内阅读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湖中/人鸟声/俱绝

B.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D.更/有痴似/相公者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湖中人鸟声俱绝俱:

(2)湖中人鸟声俱绝绝:

(3)雾凇沆砀沆砀:

(4)上下一白一:

(5)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更:

(6)客此客:

(7)及下船及:

3.翻译下列句子。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一句,从时间、地点两个方面不着痕迹地引出了下文的大雪和湖上看雪。

B.写“大雪三日”而至“湖中人鸟声俱绝”,为下文有人冒着严寒看雪做映照。

C.本文作者观察雪景,从“大雪三日”到“上下一白”,再到“舟中人两三粒”,采用的是定点观察的方法。

D.文章写景句语言自然质朴,寥寥数笔就勾勒出清新淡雅的雪后场景,表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

5.文章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

6.文中有关“湖上影子”描写有什么特点?

二、课外阅读

冰雪文序

张岱

鱼肉之物,见风日则易腐,入冰雪则不败,则冰雪之能寿物也。

今年冰雪多,来年谷麦必茂,则冰雪之能生物也。

盖人生无不藉此冰雪之气以生,而冰雪之气必待冰雪而有,则四时有几冰雪哉?

若①吾所谓冰雪则异是。

凡人遇旦昼则风日,而夜气则冰雪也;遇烦躁则风日,而清净则冰雪也;遇市朝则风日,而山林则冰雪也。

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②鱼与龙不之觉耳。

故知世间山川、云物、水火、草木、色声、香味,莫不有冰雪之气。

其所以恣③人挹④取受用之不尽者,莫深于诗文。

盖诗文只此数字,出高人之手,遂现空灵;一落凡夫俗子,便成臭腐。

此期间真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

即使其能解能说矣,与彼不知者说,彼仍不解,说亦奚⑤为?

故曰:

诗文一道,作之者固难,识之者尤不易也。

【注释】①若:

像。

②特:

只不过。

③恣:

放纵,任凭。

④挹(yì):

舀。

⑤奚(xī):

什么。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盖人生无不藉此冰雪之气以生藉:

(2)若吾所谓冰雪则异是异:

(3)遂现空灵遂:

(4)作之者固难固:

8.用/为下面句子断句。

(标四处)

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

9.翻译下列句子。

(1)鱼肉之物,见风日则易腐,入冰雪则不败

(2)盖诗文只此数字,出高人之手,遂现空灵;一落凡夫俗子,便成臭腐。

10.阅读选文,说说文中哪句写出了作者曲高和寡、知音难觅的心情。

三、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

龙山雪

张岱

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

晚霁①,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②侍。

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③。

坐久清冽苍头④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欱⑤之,竟不得醉。

马小卿唱曲,李岕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

三鼓归寝。

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

余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

(选自《陶庵梦忆》)

注释:

①霁:

雨后或雪后天晴。

②李岕(jiè)生等五人都是当时伶人(戏剧演员)。

③呆白:

苍白。

④苍头:

这里指年纪大的伙计。

⑤欱(hē):

同“喝”。

11.用/为下面句子断句。

(标两处)

坐久清冽苍头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拥毳衣炉火拥:

(2)是金陵人,客此客:

(3)大雪深三尺许许:

(4)明月薄之薄:

13.翻译下列句子。

(1)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

14.两篇文章都是情景交融的佳作。

请简要谈谈作者在描绘雪景时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1.D解析:

应为“更有/痴似/相公者”。

2.

(1)全部

(2)消失(3)白气弥漫的样子(4)全(5)还(6)客居(7)等到

3.

(1)大雪接连下了三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2)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3)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

4.C解析:

是以移步换景的视角,作者乘小舟观雪景,写出了不同的风景。

5.一个是景物角度,另一个是从人的角度。

6.作者采用白描的手法,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描绘出一幅模糊的湖山夜雪图。

7.

(1)凭借

(2)不同(3)于是,就(4)本来

8.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

9.

(1)鱼肉一类的食物,见到风和阳光就容易变质,放入冰雪中就不会腐烂。

(2)诗文仅为数不多的文字,出自高人之手,就显得超逸灵活;一旦落入凡夫俗子的手中,就变得秽恶。

10.

(1)诗文一道,作之者固难,识之者尤不易也。

(2)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

作者通过这些句子流露出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无奈之情。

11.坐久清冽/苍头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

12.

(1)穿着

(2)客居(3)多(4)迫近、靠近

13.

(1)(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

“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

(2)洞箫声像被寒气所震慑,艰涩得出不来。

14.阔大、纯净的雪景映照出张岱孤芳自赏、高雅脱俗的情怀,也折射出作者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

《冰雪文序》参考译文:

鱼肉一类的食物,见到风和阳光就容易变质,放入冰雪中就不会腐烂,这说明冰雪能够使食物保鲜。

今年冰雪多,来年谷物一定长得茂盛,就是说冰雪有助于谷物生长。

大概人的一生没有不借助于冰雪这样的特质成长的,然而冰雪的特质必定要等到有了冰雪才能有体现,但一年四季又有多少冰雪呢!

至于我所说的冰雪和这(自然界的冰雪)不一样。

大凡人在白天就表现出风日一般的平常,但在夜晚就有冰雪的气质;遇上心情烦躁就表现出风日一般的平常,但心情清净了就有冰雪的气质;人在市井朝廷就表现出风日一般的平常,但居住在山林之中就有冰雪的气质。

冰雪的气质在人的心中,就像鱼在深水中,龙在深山中一样,日夜置身其中,只不过是鱼和龙没有感觉到水和山而已。

所以懂得世间的山川、云物(注:

浮云静物)、水火、草木、色声、香味,都有冰雪的特点,其中可以任人酌取并受用不尽的,没有比诗文更高深的了。

诗文仅为数不多的文字,出自高人之手,就显得超逸灵活;一旦落入凡夫俗子的手中,就变得秽恶。

在认识的过程中真是相差虽小,但错误极大。

只不过遗憾的是看到这样的诗文的人不能理解,理解了又不能评说。

即使有能够评说的,和那些不懂的人评说,他仍不理解,评说又干什么呢?

所以说:

诗文的一般规律,做诗文的人原本就难,识别的人更不容易啊。

《龙山雪》参考译文:

【乙】天启六年的十二月,大雪有三尺多深。

晚上的时候天放晴了,我登上龙山,坐在城隍庙的山门上,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这几个人陪伴侍候。

众山都被雪覆盖住了,月亮的光辉也显得稀薄了,月亮显不出光亮,雪都白花花的。

坐久了觉得有点清冷,苍头(苍头:

指以青色包头巾裹头,这里指年纪大的伙计)送酒来了,我勉强举起大杯子抗寒,酒气上升,积雪将酒气吞噬,竟然喝不醉。

马小卿唱曲子,李岕生吹洞箫和着马小卿的曲子,声音被寒气所震慑,艰涩得出不来。

三更的时候我们(准备)回去睡觉,马小卿、潘小妃互相抱着从百步街旋转滚落,一直到山脚下,满身是雪地站着。

我坐着一辆小羊头车,拖着满身的冰凌回来了。

《湖心亭看雪》中考考点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

30分钟)

一、比较阅读。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①,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②梦中初遇洛神③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④,觅阿宾旧住僧房。

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

草草领略,未及遍赏。

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注释:

①昭庆:

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

②东阿王:

曹植。

③洛神:

洛水的女神。

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

④净寺:

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余拏一小舟拏:

(2)是金陵人,客此客:

(3)即棹小舟入湖棹:

(4)波纹如绫绫: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湖中人鸟声俱绝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①才一举头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C.①草草领略,未及遍赏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D.①次早得陶石篑帖子②二者不可得兼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4.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

“则心已飞湖上也”中的“飞”字,写出了一个初游西湖者目夺神摇的内心激荡,遥见塔影凌空,便自心飞神越。

B.写赏雪,却写湖心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只是为了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

“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则突出了“山”“湖”“好友”齐聚的喜悦。

C.“痴”字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一句写出了作者对山水的痴迷。

D.“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浑然一体,举目皆白的景象。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连用四个比喻,寥寥数笔,写出了扑面而来的西湖美景。

二、阅读下面选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奔云石

张岱

南屏石,无出奔云右者。

……石如滇茶一朵,风雨落之,半入泥土,花瓣棱棱,三四层折。

人走其中,如蝶入花心。

黄寓庸先生读书其中,四方弟子千余人,门如市。

余幼从大父访先生。

先生面黧①黑,多髭②须,毛颊,河目海口,眉棱鼻梁,张口多笑。

交际酬酢③,八面应之。

耳聆客言,目睹来牍,手书回札,口嘱傒奴④,杂沓于前,未尝少错。

客至,无贵贱,便肉、饭食之,夜即与同榻。

余一书记往,颇秽恶,先生寝食之不异也,余深服之。

丙寅至武林,亭榭倾圮,堂中窀⑤先生遗蜕,不胜人琴之感。

余见奔云黝润,色泽不减,谓客曰:

“愿假此一室,以石磥门,坐卧其下,可十年不出也。

”客曰:

“有盗。

”余曰:

“布衣褐被,身外长物则瓶粟与残书数本而已。

王弇⑥州不曰:

‘盗亦有道也’哉?

——(选自《陶庵梦忆》)

注释:

①黧:

读lí。

②髭:

读zī。

③酢:

读zuò,客人用酒回敬主人。

④傒(xī)奴:

家奴。

⑤窀:

zhūn,墓穴。

⑥弇:

yǎn。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余幼从大父访先生从:

(2)如市市:

(3)愿假此一室假:

(4)便肉、饭食之食: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余深服之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B.黄寓庸先生读书其中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C.夜即与同榻公与之乘(《曹刿论战》)

D.以石磥门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一书记往,颇秽恶,先生寝食之不异也,余深服之。

(2)余见奔云黝润,色泽不减。

8.文中的黄寓庸有哪些地方令作者感佩不已?

 

《湖心亭看雪》中考考点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1.

(1)撑

(2)客居(3)划(4)像白绫一样

2.D解析:

D项,都是“得到”的意思。

A.①消失;②绝妙的,到极点的。

B.①抬起;②发动。

C.①来得及;②和。

3.

(1)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2)从杭州城北面偏西的门向西走,望见保叔塔高耸在层层山崖中,可(诗人的)心早已到西湖之上。

4.B解析:

写湖心亭上与金陵人同饮,主要表达幸逢知己之乐。

5.

(1)跟随

(2)集市(3)借(4)提供饭食

6.C解析:

C项“以”都是“和”的意思。

7.

(1)我有一个书记员去他那里,这个书记员十分邋遢,相貌丑陋,先生对他和别人没什么两样,我深感佩服。

(2)我看见奔云石黝黑湿润,色彩不减当年。

8.善交际,八面玲珑;可以同时做很多事情,头脑清晰,能力非凡;不论贵贱,一视同仁。

【乙】文参考译文

从杭州城北面偏西的门向西走,望见保叔塔高耸在层层山崖中,可(诗人的)心早已到西湖之上。

中午时分到了昭庆,喝完茶,就划船进入西湖。

山的颜色,就像美人的眉毛;(岸上)花的美丽,就像少女的面颊;湖上和风,如同酒香一样醉人;湖中波纹,似白绫一样起伏。

刚一抬头,已经觉得很好看,全身心都沉醉了。

这时候我想用一句话把这种境况描写出来,竟然不知怎么写。

大约好像《洛神赋》中所说曹植由京都洛阳回封地,路过洛水,精神迷离恍惚时,忽见水边有个美女,是河洛之神,于是用大量华丽的文字形容洛神的美以及自己爱慕的心情的时候。

我游西湖从这一次开始,当时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晚上同子公一起坐船来到净慈寺,找到弟弟小修过去住的僧房。

游览了六桥、岳坟、石径塘等景点后走回来。

很匆忙地领略了这些景致,没有仔细观赏。

到了十九日,收到了陶石篑的请帖,第二天早上,石篑兄弟偕同佛学居士王静虚来到了这里,一同游山玩水的好友一时间都聚集到一起了。

《奔云石》参考译文

南屏山的石头,没有一块能胜过“奔云”石。

……“奔云”石如一朵滇茶花,被风雨吹落,一半埋入泥土,花瓣一棱一棱的,叠成三四层,人走在上面,就像蝴蝶飞进花心,不会不加仔细品味。

黄寓庸先生在奔云石屋中读书,各地来求学的弟子有一千多人,门庭若市。

我小时侯随祖父拜访先生,见先生面容黧黑,胡须很多,两颊生有很多毛,眼睛长长的,口很大,眉骨高耸,和鼻梁一样高,一说话就笑。

和人交往应酬,可以应对八方。

他耳听客人说话,手中书写回信,口中吩咐家奴,同时处理眼前那么多杂事,没有出过一点差错。

客人来了,无论贵贱,都会拿酒拿肉招待,到夜晚就与客人同榻而眠。

我有一个书记员去他那里,这个书记员十分邋遢,相貌丑陋,先生对他和别人没什么两样,我深感佩服。

丙寅年(1626年)我再到杭州的时候,见黄先生的宅院已是房倒屋塌,讲堂中掩埋着先生的遗体,不禁对先生的逝世深感悲痛。

我看见奔云石黝黑湿润,色彩不减当年,对来客说:

“希望借此石屋,用石头把门垒上,在石屋中生活,可以十年不出去。

”客人说:

“小心有强盗。

”我说:

“我穿的是粗布衣,盖的是粗布被,身外之物,只有半瓮粮食,几本破书罢了。

王世贞不是说‘盗亦有道’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