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918162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6静夜思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一)会读本课10个生字。

  

(二)理解重点词:

“疑”、“思故乡”、“举头”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二、情感目标

    体会诗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

  三、能力目标

    初步学习运用理解词义——串连句意的方法学习古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

  教具:

    录音机,《思乡曲》音乐磁带,多媒体课件,书中插图。

  教学过程:

  一、音乐引入,感受情境美。

  

(一)生听音乐《思乡曲》,体会乐曲中描述的意境。

   1、那个人在干什么?

或者想什么?

(乐曲中描述的人在思念自己的家乡)

   2、学生初步感知诗的意境美。

    (乐曲停,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简介《思乡曲》,引入课题。

   1、这首曲子,就是著名作曲家马思聪先生的《思乡曲》,思乡的情感可以用音乐来表现,也可以用语言来表达。

   2、引入课题,齐读课题。

   3、简介李白。

  二、学习全诗,体悟诗境美。

  

(一)初读课文。

   1、读通、读顺全诗;

   2、检查勾生字情况;

   3、指导生读生字,读全诗。

重点读好“静”、“床”、“霜”、“思”等字。

   4、解题:

    

(1)“静夜”是怎样的夜晚?

    

(2)请你用“思”扩词,从所扩词中选出词义

    (3)串词义。

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

   5、小结学习题目的方法:

    

(1)读;

    

(2)说(词义——句意)

  

(二)读中理解,体悟诗意美。

   1、学生运用以上方法学习古诗,读诗、说词义、句意,并用“_____”勾画出不懂的词。

   2、生提出不懂的词,师板书。

     [此处词主要集中在“明月光”、“疑”、“霜”、“举头”、“思故乡]

   3、学习第一行

    

(1)读整行诗。

    

(2)“明月光”是指怎样的月光?

    (3)说第一行诗意。

       多媒体创设情景:

(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床前)

   4、学习第二行

    

(1)读整行诗。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疑”的意思(怀疑、好像);

      “霜”(老师哈气在眼镜片上,并解释这是雾水,如果是冰粒,便是霜。

霜在秋冬季节形成在地面附近:

如房顶、草叶、地面等,堆起来是白色。

    (3)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

用上“什么好像是什么”的句式。

(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象是铺在地上的白白的霜)

    (4)朗读,引导。

       诗人这样描写,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冷清)

       师描述:

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一样。

环境如此冷清,再加上诗人远离亲人的孤独,就更感到冷清了。

       师用冷清的语气范读

       生试着用冷清的语气读。

   5、学习第三行

    

(1)读整行诗。

    

(2)看多媒体理解“举头”(做动作)

    (3)想想诗人在干什么?

      (诗人抬头望着天上的明亮的月亮)

    (4)朗读、引导。

       师激情:

古时候和我们不一样,没有电话、电影可以看,在晚上,特别是有明亮月光的晚上,朋友们、亲人们会一起坐在月光下,说说话,聊聊天,还会在月光下看风景,游玩。

你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哪!

可是,今夜,诗人已远离家乡,回家的路是那么长,更没有我们今天的汽车、火车、飞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亲人们团圆。

是啊,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可是,诗人的心情已经不是那种心情了。

       问:

诗人看着挂在天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

       (会想到家乡,想到亲人)反复诵读。

   6、学习第四行

    

(1)读整行诗。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将三、四行连起来说说诗意

    (4)指导朗读,重点指导学生读“思故乡”。

   7、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三、反复吟诵,表现诗意美。

   1、以《思乡曲》为背景,体会全诗诗意,并朗诵全诗一遍。

   2、生在音乐中自己吟诵,划节奏。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3、有感情地齐读,背诵。

  板书: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教学后记:

这首古诗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已能背诵,现在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诗意,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教学中,,尽量把朗读\背诵古诗安排得层次分明,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要求,做到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7小小的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

船、两、尖、看、见、闪、星;认识新笔画:

横折弯;认识舟字旁、目字底和小字头,说出它们的名称,学会书写;理解“月儿”“两头”“看见”“星星”“弯弯”“闪闪”“蓝蓝”等词语;会用“我看见”例说句子。

   2、会朗读和背诵课文。

   3、初步学会想象,初步培养观察天空的兴趣。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具:

生字卡片挂图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理解大意,看图进行说话训练;学习“船”等字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用卡片“开火车”认读与课文有关的熟字:

门、人、大、小、目、手、儿、在、里。

   2、指名认读音节:

shanliangchuanjianxing

  二、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很有趣的儿歌:

《小小的船》,读题。

   2、教学“船”。

     船:

左右结构,左边是“舟—zhouzipang”,“舟”像一只小船的船身,中间的一横像船桨,舟字旁的第四笔是提,不是横,一提不要出“船身”。

   3、你们看见过什么船,在哪儿看见过?

课文中说的小小的船是什么船呢?

听老4、师读课文。

  三、教师范读。

    让学生边看图边听课文朗读。

谁能说说书上说的船指什么?

  四、引导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带有拼音的字读正确。

   2、看看课文有几行,有几句?

   3、指名逐行读,共同评议正音。

   4、组词读带拼音的生字卡片。

   5、同桌互读课文。

   6、看图说话:

小姑娘坐在“小小的船”里看见了什么?

(板书:

看见)

   7、教学“看、见”

     看:

先写一个“手”,把竖钩改成撇,下面写个“目—目zipang”。

     见:

注意里面的撇应写在竖中线上。

  五、指导书写。

板书:

船、两、尖、看、见、闪、星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学习生字词,完成作业。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认读生字词和新教的偏旁。

   2、指名读课文。

  二、理解课文,教学生字。

   1、指名读第1句。

    ①“两”第三声,要读准;“弯弯”“小小”“两”“尖”要读重音。

    ②跟“弯”相反的词是什么?

弯弯的月儿像什么?

请看图说说。

为什么说它像小船?

    ③教学“两”“尖”

     两:

不能念成er。

口头组词:

两边、两样、两旁

     尖:

上下结构。

“”是新偏旁,叫小字头,注意“小”作偏旁时要去掉钩。

“尖”怎么记?

还有哪些东西也是尖尖的?

并请学生指图说说弯弯的月儿什么地方是尖的?

    ④口头填空。

     ()的月儿()的船,()的船儿()尖。

    ⑤指导朗读。

这月儿弯弯的、黄黄的、两头尖尖的,多可爱啊!

要读

     出月儿非常可爱的样子。

   2、教学第2句。

    ①指名读,注意读准字音。

“我、小、坐、只、闪闪、蓝蓝”要读重音。

    ②教学“在、只、星”

     在:

中间是土字,上面一横短一点。

口头组词:

现在、存在、正在。

     只:

在这儿念zhi。

口头组词:

只有、只好。

     星:

上下结构,上面的“日”写得扁一点。

    ③“我”在小小的船里坐,看见了什么?

     比较句子: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两句话什么地方不同?

课文中为什么说“只看见”?

“闪闪”是什么意思?

    ④口头填空: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看见()的星星()的天。

    ⑤训练说话。

要是坐在船里的这个“我”是你,你会觉得怎么样?

    ⑥朗读指导。

在蓝蓝的天空中,星星一闪一闪的,多美呀!

谁能满脸带笑地来读这一句。

   3、朗读全文。

  三、指导书写。

板书: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第三教时

  教学目标:

    朗读指导,背诵课文。

学会用“我看见……”说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指名读课文。

  二、指导朗读和背诵。

   1、配音朗读,培养学生情感,学习有感情朗读。

(可适当加些动作)

   2、师:

让我们也坐坐像小船似的月儿,上天去看看,看见了什么?

(读背课文)

   3、有感情地个别背诵和齐背。

  三、责疑问难,鼓励学习。

    还有什么地方不懂?

这孩子飞上天空坐在弯弯的月儿上,是真的吗?

人们能不能上天去旅行?

(鼓励学生现在好好学习,将来就能上天去旅行。

  四、作业指导。

    课后第4题:

把句子说完整。

第1句是例句,可指名学生读。

第2句有图画做提示,可指导看图说。

第3句无提示,要求学生先在脑子里想好一幅图,再把图的意思说出来。

要用上“我看见”,还要注意句子的完整。

板书:

我看见……

教学后记:

通过指导看图,自渎课文,让学生体会课文内容,再通过学生的想象说话等,引导学生用“读后看,看中想,想后说”的方法学习课文,安排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充分朗读中感悟到晴朗夜空的美丽。

8阳光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

认识两种笔画和1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教具

   1、生字卡片、课件或挂图、乐曲磁带、《种太阳》歌曲磁带。

   2、课前布置学生观察阳光,充分地感受阳光。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认识它。

  (培养学生边看书边动手、动口的习惯,自己解决读书中遇到的困难。

  2、我们要认识哪些生字,你能告诉大家吗?

(指名读生字,认识几个就读几人个。

  (识字要有一个过程,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循序渐进。

  3、哪些字在字音和字形上容易出错或与别的字混淆你能当小老师提醒大家一下吗?

(注意提示认识新偏旁“阝”。

  4、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小组内互考,如果谁遇到不认识的字其它同学要想办法帮忙教会他。

练习“开火车”认读生字。

  5、游戏:

猜猜猜。

(看老师的口形,猜猜发的是什么音,看谁的生字卡片举得快,猜得对。

  (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充分让学生自学——小组学——汇报学,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朗读

  1、自由读: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读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汇报读:

指名读、组内读。

  3、接力读:

每人读一自然段,比比谁读得好。

  4、选择读:

你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

  (以读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对朗读的评价。

  写字

  1、出示生字“也、长。

”指导认读,用“也”练习说话。

  2、小组讨论:

观察田字格中的字,说说这两个字的笔顺和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汇报:

提示:

“长”字的第一笔是“撇”,第二笔“竖提”是新笔画,注意区别它和“竖勾”有什么不同。

  4、教师范写。

  5、学生在描红的基础上临写,想写几个就写几个,每个字都要尽量让自己满意。

(教师个别指导。

  6、选出自己认为最满意的字组内评议。

  (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

既要有数量上的要求,更要有质量上的要求。

教师要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求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要尽量写好。

板书:

板书生字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

  1、游戏:

找朋友。

(给生字宝宝找到它的拼音朋友。

  2、开火车读全文。

  读悟

  1、引读第一自然段。

问:

你读懂了什么?

“金子”该怎样读?

  2、太阳出来了,它有什么作用呢?

(指名说)在阳光的照射下万物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出示挂图)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小组讨论)

  

(1)、汇报。

  

(2)、从“更绿了、更高了、长长的”这几个词中,你知道了什么?

这几个词该怎样读?

  (3)、你见过锦缎吗?

(师解释锦缎,让学生说说感觉。

   (4)、男女生赛读第二自然段。

  3、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闭眼想象阳光跳进家里,照在你身上的感觉。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创设情境,让他们充分地体会阳光,在读中悟出阳光的美好。

  4、阳光这么可爱,请你捉点阳光保存下来。

(给学生自由活动和发言的机会,让他们体会为什么捉不住阳光,为什么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懂得阳光是捉不住的,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熟读

  1、多种方式练读课文,边读边相互指出优缺点。

(集体读、个人读、分组读、领读、对读、当小老师读……)

  2、配乐朗读。

(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以读为本,读中悟情,读中积累,读中评议。

  背诵

  1、闭上眼睛想象课文的情景和阳光照在自己身上的感觉,边想象边练习背诵。

  2、加上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带动作表演。

(配乐)

  小结

  阳光给了我们生命,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它比金子更宝贵,我们要珍惜阳光,在阳光的照耀下健康幸福地成长!

  练习

  1、出示课后读读说说,自由练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口头组词。

  3、你还认识哪些“日”字旁的字?

  写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字“山、出”。

引导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2、学习新的笔画“竖折”,书空。

  3、范写。

(“山”的第一笔是“丨”,要写在竖中线上;“出”字的第三笔是长竖而不是由两个“山”组成的,也要写在竖中线上。

  4、描红,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5、互相观看学生作品。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教会学生写字的方法,加强个别指导,让学生在写字中体会到汉字的美。

板书:

山、出和新的笔画“竖折”

教学后记:

在学习中注意注意运用图文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对比来理解课文内容,安排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讨论,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和探究热情。

   

9影子

第一课时

教材简析:

   《影子》这篇课文以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影子和人“形影不离”的特点,读来亲切上口,活泼俏皮。

  教学理念:

   本课教学宗旨在体现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让学生自己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质疑讨论交流,提高读书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飞、马、鸟”3个字。

认识1个笔画“--┐”和5个偏旁“彡、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

  教学流程:

  一、谜语揭题,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

     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就像一条小黑狗,阳光下面跟你走。

     谜底是什么?

(影子)

   2、同学们,你们想了解有关“影子”的知识吗?

这节课我们学习《影子》,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上面的问题,学生自学课文。

    

(1)读准字音,把不会的字圈上。

    

(2)识记生字,运用学过的方法,并小组交流。

    (3)理解课文内容。

   2、认识笔画“”和偏旁“”。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字卡,开火车读。

    (2)朗读课文。

  三、质疑讨论,把握重点。

(鼓励学生质疑)

   (1)影子为什么会有时在前,有时在后,有时在左,有时在右呢?

   (2)为什么说影子是小黑狗、好朋友呢?

      全班讨论,教师可利用活动挂图帮助理解。

  四、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

   (3)同桌互读。

   (4)指名读。

   (5)全班分三组进行朗读比赛,评出优胜小组。

   (6)熟读成诵。

  五、布置作业:

    课下仔细观察,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前、在后、在左、在右?

  附板书:

           影子——小黑狗

             ——好朋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

【课前准备】

  1.生字片卡。

  2.游戏课件:

送礼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一)看拼音读字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影子》这课的字词,现在来复习一下。

  (出现的生字有:

影前后常跟着黑狗它朋友。

  1.齐读卡片。

  2.去拼音读生字。

  3.开火车读。

  4.男女学生比赛读。

  

(二)读词

  同学们读得真好。

下面我们就和这些字宝宝做做游戏吧!

(游戏:

送礼物。

  出现的词语有:

  影子 常常 小黑狗 朋友 跟着前后 它

  (动画课件:

出示森林中的许多小动物,请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的礼物。

教师点击此小动物,就会出现一个词语,全体认读。

  过渡:

这节课,我们就来朗读课文,认识里面更多的字宝宝。

  二、学习朗读课文

  

(一)学生自由读文

  要求:

自由读,不认识的字多拼读几遍,想想你觉得哪一行最难读。

  

(二)反馈

  哪一行你认为最难读?

  1.学生回答。

  2.个别学生帮助读。

  3.个别学生读(教师注意听学生发音,适时指点)。

  4.齐读本行。

  5.师生齐读。

  (三)再读课文

  1.你觉得影子有趣吗?

有趣在哪儿?

找找你认为影子有趣的句子,读一读。

  2.朗读训练:

  

(1)个别学生读。

  

(2)学生评议。

  (3)男女学生比赛读(比比谁读得有趣)。

  (4)齐读。

  3.你能说说影子有趣在哪儿吗?

  

(1)同桌互相说。

  

(2)指名说。

  学生可能觉得有趣的是:

  影子一会儿在前,一会儿在后、在左、在右。

  影子像一条小黑狗。

  影子是我的好朋友。

  ……

  (四)质疑解惑

  对这些有趣的现象,你有什么不明白地方吗?

  学生可能会问:

  影子为什么一会儿在前?

一会儿在后?

一会儿在左?

一会儿在右?

影子为什么像小黑狗?

  过渡:

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有这么多问题。

今天我带来了动画片,我们去仔细看看太阳、影子和小朋友,看谁最聪明能发现他们的秘密。

   

过渡:

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再看一遍动画,弄明白影子是怎么变化的。

  (3)教师边放动画边旁白:

  太阳在左,影子在右;太阳在前,影子在后。

  影子就像可爱的小黑狗,跟着主人。

主人到哪儿它就到哪儿。

  影子紧紧跟着人,不分离,就像好朋友一样,常常陪着我。

  过渡:

看完了动画,我们来做个影子游戏好吗?

  2.同桌游戏。

  

(1)游戏要求:

  同桌拿出刚才老师发给你的电筒和小物品:

一人拿电筒,一人拿小瓶子。

我们把电筒当作太阳,把小瓶当作自己。

做做游戏,你又发现了什么?

比一比,谁能发现更多、更有趣的现象。

  

(2)同桌实验、研究、发现。

  一人拿电筒,一人拿小瓶子,一起做影子实验。

  (3)教师一个组一个组地巡视,微笑启发他们好奇心和求知欲。

  (4)指名回答,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影子的方向也会变化。

  影子的长短、大小会变化。

  影子是追不上的。

  我们可以做手影游戏……

  (5)教师小结:

我们通过看动画片、做游戏,都知道了影子是黑的,紧紧跟着人,就像好朋友一样,让我们用喜欢的心情再读读课文吧!

  ①齐读。

  ②大组与大组比赛读。

  ③配乐读:

大家读得真好啊,那么还想再读的小朋友可以站起来,配上音乐,让我们美美地读读!

  四、课外延伸

  你们真了不起!

通过朗读自己发现、了解了这么多知识,下面我们再来做游戏进一步感受影子的变化吧!

(下列两项可根据执教当天天气情况,进行选择。

  A.看今天阳光很强,过一会儿到操场上看看自己和别人的影子有什么变化,再做做踩影子的游戏,好吗?

  B.今天没太阳,那我们回到家,在灯下照照自己的影子,看看有什么变化?

板书:

9影子

影子(前、后)跟着,像一条小黑狗。

  影子(左、右)陪着,是我的好朋友。

教学后记:

教学中以谜语导入,揭示课题,从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而让学生质疑、讨论、实验……,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影子在前后左右的有关现象,增添了学习的兴趣和乐趣。

10比尾巴

教学目标

   1.认真看图,认识图上的动物,了解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2.独立认读音节,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3.学习6个词语,学会7个生字,认识4个部首。

   4.认识问句、问号。

学习朗读问句,懂得回答问题要完整,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朗读问句答句,理解“长”、“短”、“弯”、“扁”等字。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教学准备

    录像带、录像机、两个盒子(一个稍扁,一个稍长)、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自然界中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小朋友看看(放录像),这幅画面上有些什么动物?

看清楚说。

(这幅画面上有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和孔雀)                       

仔细看看它们的尾巴一样吗?

(板书:

尾 巴)这节课我们就来比比它们的尾巴。

(板书:

比)

    领读课题,齐读课题:

6.比尾巴。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提出自学要求:

看图轻声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想想这首儿歌告诉我们什么。

   2.各自轻声读儿歌。

   3.检查生字的读音。

     shuíde cháng hǎoxiàng hóuzi sōngshǔ biǎn

     谁 的  长   好 像   猴子  松 鼠  扁

   4.指名四位小朋友分节读儿歌。

(正音)

  5.讨论:

这首儿歌告诉我们什么?

  过渡:

这首儿歌告诉我们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这节课先来学习第一、二两节。

  三、细读课文第一节。

   1.指名读第一句。

出示黑板;谁的尾巴长?

   师述:

这首儿歌一开始就提出了问题;谁的尾巴长?

问题后面的标点符号就叫问号。

(齐说)读问句要注意声调向上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