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928105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6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docx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docx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

一、单项选择题。

(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内部差异明显,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C.区域是主观任意划分的

D.区域根据一定的指标划分的,既可以是单一指标,也可采用综合指标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区域不一定有明确的界线;区域内部性质具有相似性,区域之间特征有差异性;区域是按一定的指标划分的,不是主观任意划分的;划分区域的指标有单一指标,也可采用综合指标。

选D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区域的划分。

读图:

我国三大自然区(I、II、III),回答下题。

2、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主要原因是()

A.水热条件不同B.地形条件不同

C.土壤条件不同D.光照条件不同

3、有关I、II、III三个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有()

A.II区比III区纬度高,故热量较III少

B.III区比II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II区强

C.III区与I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D.II区比I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与I区北部为界

【答案】

2、A

3、D

【解析】

【考点定位】考查中国自然地理区划。

【知识拓展】三大自然区划的主要依据是地貌和气候;划分的地理界线:

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界线是以400mm的年等降水量线为界;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的界线是3000米的等高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的界线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

南北方的界线是:

秦岭-淮河一线。

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后,我国又制订了“实现东部新跨越”的战略方针,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

读图,回答下题。

4、目前,影响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A.矿产资源不足B.水资源短缺

C.人口密度较大D.洪水灾害频发

5、图中阴影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A.地势平坦广阔B.土壤深厚肥沃

C.降水丰富,水源充足D.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

6、天津、青岛、大连吸引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其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①水陆交通便利②劳动力价廉质优③接近原料和零部件产地

④水源、动力充足⑤市场前景广阔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⑤D.②④⑤

【答案】

4、B

5、D

6、C

【解析】

【考点定位】考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农业区位。

7、人类的衣食住行深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为此,某学校地理小组进行饮食与地域文化关系课题研究,结合已取得的成果(见下表),回答下题。

菜系

主要原料

饮食特色

①川菜

山珍野味,河产鱼鲜,多用三椒(辣椒、胡椒、花椒)和鲜姜等

菜肴色鲜艳,口味麻辣浓重

②苏菜

特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之称,鱼、虾、蟹、瓜果菜

浓中带淡,口味平和,咸中带甜

③粤菜

材料丰富,菜式多样,一般只用少量姜、葱、蒜头做“料头”,也不会大咸大甜

博采众长,善于变化,口味清淡

④蒙古菜

以牛羊肉为主,调味只用盐和少量香料,烹饪方法只有煮或烤

质朴自然

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①菜系麻辣与当地气温低有关

B.②菜系主要原料反映该区地势低平、河湖众多

C.③菜系清淡与当地气候湿热有关

D.④菜系调味少,是由于当地深居内陆,气候单一

【答案】A

【解析】

【考点定位】考查区域环境差异。

【知识拓展】长期以来在某一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物产、文化传统以及民族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形成有一定亲缘承袭关系、菜点风味相近。

北方多牛羊肉,常以牛羊肉为菜;北方寒冷,咸味为主;南方多水产,多食鱼;南方温热,多食甜;西南潮湿,多麻辣。

鲁菜,山东地处黄河下游,气候温和,临海,物产丰富;粤菜,广东湿热,水产丰富,食味清淡为主;川菜,四川盆地,湿重,重麻辣;湘菜,湖南多雨潮湿,食辣利于御寒却湿。

8、下列不属于影响国际产业转移主要因素的是()

A.劳动力因素B.内部交易成本

C.市场D.国际间的友好援助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影响国际产业转移主要因素有:

劳动力因素,包括劳动力的素质与数量;内部交易成本;市场等;与国际间友好援助无关。

选D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区位指数是综合了解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

读图,“我国区位指数分布图”,回答下题。

9、关于图中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区位指数由南部向北部递减

B.我国东南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矿产资源丰富

C.乙地区区位指数小于10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较恶劣

D.丙地区区位指数较低,其主要原因是交通落后

10、甲地区区位指数大于40,其优势主要表现在()

①交通便利②资源、能源丰富③老工业基地基础好④科技水平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9、C

10、B

【解析】

【考点定位】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及区域环境差异。

黄土高原地区开发历史悠久,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但近些年来人地矛盾十分尖锐。

据此,回答下题。

11、黄土高原最大的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B.水土流失C.酸雨D.气候变暖

12、造成这种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B.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C.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D.干旱和大风现象

【答案】

11、A

12、C

【解析】

【考点定位】考查水土流失的成因。

【知识拓展】水土流失形成的条件:

一是地形起伏大,即坡度大;二是降水多,降水强度大;三是植被稀少。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形成的原因:

1.自然原因:

(1)降水:

变率大,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

(2)地形:

从平原向山地过渡,地形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

(3)植被:

从森林向草原过渡,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

(4)土壤:

由粉沙颗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抗蚀能力低;

2.人为原因:

(1)毁林开荒

(2)过度樵采(3)轮荒,不合理的耕作制度(4)开矿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据此回答下题。

13、“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

14、“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

15、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B.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退耕还林

【答案】

13、C

14、A

15、D

【解析】

【考点定位】考查“红漠化”成因。

【知识拓展】红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以红色砂岩为主地区,地表红壤因水土流失,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山,土地贫瘠,形成荒漠,所以被称为红漠化。

它跟石漠化有相似之处。

红色荒漠造成原因:

1.由于人多地少,过度开发,加上土壤本身的特性,红壤区的土壤生产力低下,水土流失严重,并在不少地区严重退化,形成“红色荒漠化”。

2.南方山区丘陵水土流失严重,危害大于黄土高原。

导致石质裸露,不能恢复,形成“红色荒漠”

3.陡坡开垦或过度垦殖,或者毁林开荒,砍林取薪破坏地表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土地退化。

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黄河下游时常出现季节性断流,而且断流天数和河段长度逐年增加,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60亿元。

据此回答下题。

16、下列针对黄河下游断流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①制定法规,不允许沿岸取用黄河水②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全流域人工降雨

③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增强节水意识④南水北调,引长江水入黄河,补充黄河水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7、综合开发治理黄河的有效措施是(  )

①中游植树种草,控制水土流失②下游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实施水资源合理调配

③开发中、下游水能资源④调整沿河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答案】

16、C

17、D

【解析】

【考点定位】考查黄河治理。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流域的综合治理。

黄河下游时常出现季节性断流原因是流域内水资源利用未能够协调好,上游地区用水量大,下游水资源减少。

我国北方地区降水少,再加上黄河下游为地上悬河,缺水补给。

所以应该采取的措施有③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增强节水意识;④南水北调,引长江水补充黄河水量。

而①制定法规,不允许沿岸取用黄河水②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全流域人工降雨是不正确的。

黄河上游多峡谷,宜开发水能资源;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应植树种草,控制水土流失;黄河下游是地上河,易发生洪涝,应加固堤坝,不利于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黄河沿岸流经区多缺水严重,应调整沿河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

18、田纳西河两岸能够形成一条“工业走廊”,主要得益于()

A.丰富的矿产资源B.旅游业的带动作用

C.便利的航运条件D.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地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田纳西河进行梯级开发,建成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地,形成了一条以高耗能工业为主的“工业走廊”。

选D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田纳西河开发。

读图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

mm),完成下题。

19、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农牧活动②距海远近③季风风向④纬度位置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0、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

①草原②水能③石油④森林

A.①②B.②③C.①④ D.②④

21、关于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

A.地形是农业生产条件最难改造的自然条件

B.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减少

C.东北地区黑土、黑钙土分布广泛,不利于农业生产

D.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

【答案】

19、C

20、D

21、D

【解析】

【考点定位】考查东北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及发展。

近几年,在我国许多城市道路旁出现了一道新的风景线(图所示),即风光互补道路照明,它是风力发电机和太阳电池方阵两种发电设备共同组成的新兴发电系统。

它将发出的电能存储到蓄电池组中,当用户需要时可通过输电线路送电。

读图完成下题。

22、这种新能源利用领域的开辟,很快引起国内众多企业的关注,一些中小企业投资踊跃。

对此解释欠合理的是()

A.该项目的投入上市与实施,利于节能减排

B.该项目市场前景广阔,投资风险较小

C.产品投入使用的寿命长、受自然变化影响小

D.产品应用可缓解城乡照明对常规电能的依赖

23、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一般太阳电池方阵平面板的倾角随纬度而定,但朝向应定为()

A.正东B.正西C.正南D.正北

【答案】

22、C

23、C

【解析】

【考点定位】考查新能源的利用。

【知识拓展】风能是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

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

由于太阳辐射造成地球表面各部分受热不均匀,引起大气层中压力分布不平衡,在水平气压梯度的作用下,空气沿水平方向运动形成风。

风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储量大、分布广,但它的能量密度低,并且不稳定。

太阳能是指太阳的热辐射能;太阳能的利用有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太阳能发电是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

清洁能源之一。

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的总量尽管很大,但是能流密度很低。

由于受到昼夜、季节、地理纬度和海拔高度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晴、阴、云、雨等随机因素的影响,所以,到达某一地面的太阳辐照度既是间断的,又是极不稳定的,这给太阳能的大规模应用增加了难度。

阅读有关材料,回答下题。

 

材料一 焦作市位置图。

材料二 焦作煤矿久负盛名,在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焦作市除原煤外,耐火黏土、铝矾土等矿产也很丰富。

焦作市交通便利,山川秀美,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云台山等旅游胜地。

农业基础良好,粮食产量高。

24、焦作市目前的工业地域类型和哪一工业区类似(  )

A.鲁尔区B.意大利新工业区

C.英国苏格兰工业区D.德国南部工业区

25、煤城焦作的出路,已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下面有关焦作以后的发展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

A.做强做大炼铝工业

B.由煤炭工业向电力、热电联营、铝电联营转变

C.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

D.形成以石化工业为主导,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

【答案】

24、A

25、D

【解析】

【考点定位】考查区域的工业发展。

【方法总结】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确立保护环境与促进发展要统一。

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

2、立足可持续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改造优势产业,延长产业链,引进技术,发展新兴产业,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江苏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较快的省区之一,回答下题。

26、在江苏省内,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是()

A.北部地区B.南部地区

C.中部地区D.北部和中部地区

27、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江苏省的是()

A.AB.BC.CD.D

28、近年来,外商的投资逐步从珠三角地区转移到江苏省。

对比珠三角地区,江苏省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丰富的矿产资源B.较高的科技水平

C.国家对外开放政策D.海外华侨的大规模投资

【答案】

26、B

27、C

28、B

【解析】

【考点定位】考查区域的工业化城市化。

29、无论是在飞机或汽车上,还是在野外考察旅行时,只要拥有手机大小的GPS信号接收机,你就能随时知道()

A.自己所在的季节B.自己所在地的天气

C.自己所在地的地理坐标D.自己所在地的气候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GPS是全球定位系统,能提供自己所在地的地理坐标,即经纬度和海拔高度;没有定位季节、天气和气候的功能。

选C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GPS系统。

30、中央电视台每天新闻节目中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①遥感技术②地理信息系统③全球定位系统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答案】A

【考点定位】考查“3S”技术。

二、综合题。

(3个大题,共40分)

31、(10分)材料:

20世纪30年代,田纳西河流域由于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是美国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

1933年,美国对流域内的自然资源进行全面的综合开发和管理。

经过多年的实践,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简述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区位优势。

(4分)

(2)针对当前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现状,请你就今后长江流域的进一步开发与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6分)

【答案】(10分)

(1)(4分)①田纳西河流域处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水资源丰富;②流域内地形起伏,河流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③有丰富的煤炭、磷、铅锌矿等矿产资源。

(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丰富等自然条件)

(2)(6分)①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实行全流域的统一管理与开发;②加大对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③疏浚河道,提高流域的通航能力;④进一步改善流域内生态环境;⑤发展特色旅游业。

【解析】

【考点定位】考查流域的开发。

【名师点晴】流域开发的区位分析,要结合流域的自然地理背景,即地形起伏、气候特征、地质构造、资源状况、植被特征进行分析;田纳西河是梯级开发为核心,电力开发为首要任务,所以区位分析重在水能资源的分析和区域内的资源状况。

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注重整个流域的统一管理与开发,长江的开发要借鉴它;长江中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中下游航运便利,但水患多发;所以流域内的开发与治理要统一管理。

32、(14分)阅读资料和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

德国鲁尔区是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区之一。

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钢铁产量占到全国70%左右,煤炭产量高达80%以上,在本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资料二:

德国鲁尔区煤炭、钢铁工业的变化表

1957年

2005年

煤矿(座)

140

7

钢铁厂(个)

26

4

煤矿工人(万人)

47

4

钢铁工人(万人)

30

约5

资料三: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地理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和核电的广泛使用,导致对煤炭的需求不断所减少;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出现,对钢铁需求量减少。

鲁尔工业区从以煤炭和钢铁工业为中心的资源型生产基地,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环境优美的新型经济区。

(1)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发展煤炭和钢铁工业依托的地理环境是什么?

(4分)

(试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分析)

(2)图示表现出的70年代后鲁尔区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

(2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4分)

(3)试从地理环境变化角度分析首钢迁出北京的原因。

(4分)

【答案】(14分)

(1)(4分)自然环境:

鲁尔区煤炭资源丰富;社会环境:

世界对钢铁需求量大

(2)(6分)趋势(2分):

第二产业比重逐渐降低,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

原因(4分):

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煤炭开采成本的升高,世界对煤炭和钢铁的需求量减少,环境污染严重、政策的支持等。

(3)(4分)环境恶化;政策的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规划);科技进步。

【解析】

(3)钢铁工业是重污染工业,首钢布局在首都,污染重、环境恶化;国家政策的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规划等政策实施;随着科技进步,首都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趋势。

【考点定位】考查区域经济发展。

33、(16分)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读图“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四大工程的名称:

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______________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_____________工程和________________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工程。

(4分)

(2)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西部经济发展影响有_________(多项选择)。

(2分)

A.增加就业机会B.资源优势变经济优势

C.改善生态环境D.减少财政收入

(3)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题?

()(2分)

①多年冻土②高寒缺氧③环境保护④台风增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西电东送工程对东部地区有什么意义?

(4分)

(5)很多专家认为,跨流域调水包括南水北调并不能彻底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你认为还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4分)

【答案】(16分)

(1)(4分)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

(2)(2分)AB

(3)(2分)A

(4)(4分)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等。

(5)(4分)节约用水、减少水污染等。

【解析】

【考点定位】考查区际间的联系与发展。

【知识拓展】把长江流域水资源分东、中、西三线抽调部分送至华北与淮海平原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地区。

主要解决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中线由丹江口水库调水,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自流到北京;在长江上游及支流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

"西电东送"就是把煤炭、水能资源丰富的西部省区的能源转化成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东部沿海地区。

“西电东送”将形成三大通道:

一是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三省区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厂的电能开发出来送往广东,形成“西电东送”南部通道;二是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形成中部“西电东送”通道;三是将黄河上游水电和山西、内蒙古坑口火电送往京津唐地区,形成北部“西电东送”通道。

“西气东输”,是把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田的天然气,东送至上海。

青藏铁路起于青海省西宁市,途经格尔木市,到拉萨。

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着三大世界铁路建设难题:

千里多年冻土的地质构造、高寒缺氧的环境和脆弱的生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