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考研生态学模拟卷.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935404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南师范大学考研生态学模拟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华南师范大学考研生态学模拟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华南师范大学考研生态学模拟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华南师范大学考研生态学模拟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华南师范大学考研生态学模拟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华南师范大学考研生态学模拟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华南师范大学考研生态学模拟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华南师范大学考研生态学模拟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华南师范大学考研生态学模拟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华南师范大学考研生态学模拟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华南师范大学考研生态学模拟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华南师范大学考研生态学模拟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华南师范大学考研生态学模拟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华南师范大学考研生态学模拟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华南师范大学考研生态学模拟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华南师范大学考研生态学模拟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华南师范大学考研生态学模拟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华南师范大学考研生态学模拟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华南师范大学考研生态学模拟卷.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华南师范大学考研生态学模拟卷.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南师范大学考研生态学模拟卷.docx

《华南师范大学考研生态学模拟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南师范大学考研生态学模拟卷.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华南师范大学考研生态学模拟卷.docx

华南师范大学考研生态学模拟卷

华南师范大学生态学考研冲刺串讲及模拟四套卷精讲

1、生态系统有哪些主要组成成分?

答:

生态系统(ecosystem):

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人类主要生活在以城市和农田为主的人工生态系统中。

生态系统是生态学领域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

生态系统有四个主要的组成成分,即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还原者。

(1)非生物环境包括:

气候因子,如光、温度、湿度、风、雨雪等;无机物质,有机物质等。

(2)生产者(producers):

主要指绿色植物,也包括蓝绿藻和一些光合细菌,是能利用简单的无机物质制造食物的自养生物。

在生态系统中起主导作用。

(3)消费者(consumer):

异养生物,主要指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各种动物,包括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和寄生动物等。

(4)分解者(decomposers):

异养生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蚯蚓、白蚁、秃鹫等大型腐食性动物。

生态系统有两个方面的结构:

其一是形态结构,如生物种类,种群数量,种群的空间格局,种群的时间变化,以及群落的垂直和水平结构等。

形态结构与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相一致,外加土壤、大气中非生物成分以及消费者、分解者的形态结构。

其二为营养结构,营养结构是以营养为纽带,把生物和非生物紧密结合起来的功能单位,构成以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为中心的三大功能类群,它们与环境之间发生密切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第二套模拟试卷

1、解释下列术语(本题10个小题,每个小题4分,共计40分)。

1、生物圈: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部分,由大气圈的下层(对流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风化壳)组成。

生物圈的范围在地表以上可达23Km的高空,而在地表以下可以延伸到12Km的深度。

2、贝格曼规律:

生活在寒冷气候中的内温动物的身体比生活在温暖气候中的同类个体更大,这种趋向称贝格曼规律,是减少散热的适应。

3、最后产量恒定法则:

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不管一个种群密度如何,最后产量总是基本一样的。

即:

物种个体平均重量W与密度d的乘积是个常数Ki,Y=W×d=Ki。

出现此规律的原因在于高密度下物种间竞争空间、食物资源更加激烈,物种个体变小了。

物种个体数量的增加以个体重量的减少为代价,从而维持着这种自然的平衡。

4、似然竞争(apparentcompetition):

两个物种通过拥有共同捕食者而产生的竞争。

其性质与两个物种通过对资源利用所产生的资源利用性竞争相似。

5、优势种(dominant):

是指群落中占优势的种类,它们通常是那些个体数量多,投影盖度大、生物量高、体积较大、生活能力较强,占有竞争优势,并能通过竞争来取得资源的优先占有地位,即优势度较大的种,各层的优势种可以不止一个即共优种。

在我国热带森林里,乔木层的优势种往往都是由多种植物组成的共优种。

6、抽彩式竞争(lotterycompetition):

一个物种的个体先于另一个物种到达空斑块或萌发会造成先到达个体在以后的竞争中占据非常有利的位置,使得谁先到谁就可以占据空斑块。

7、生态系统(ecosystem):

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人类主要生活在以城市和农田为主的人工生态系统中。

生态系统是生态学领域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

8、负反馈调节(negativefeedback):

使生态系统达到或保持平衡或稳态,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变化。

负反馈调节的主要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在负反馈情况时,反馈控制系统平时处于稳定状态。

9、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

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

它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10、尺度推绎(scaling):

是指利用某一尺度上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来推测其他尺度上的现象。

在这一过程中,包含3个层次的内容:

①尺度的放大或缩小;②系统要素和结构随尺度变化的重新组合或显现;③根据某一尺度上的信息(要素、结构、特征等),按照一定的规律或方法,推测并研究其他尺度上的问题。

其中,所研究的尺度是一种时空尺度,是指所研究客体或过程的时间维和空间维,常用粒度(grain)和幅度(extent)来描述。

2、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本题6个小题,每个小题10分,共计60分)

1、写出有效积温的数学表达式,说明其生态学意义。

答:

有效积温法则: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发育阶段的发育过程,而且各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称总积温或有效积温,因此可用公式:

N•T=K表示,考虑到生物开始发育的温度,又可写成:

N•(T-C)=K,T=C+K/N,其中,N为发育历期,即生长发育所需时间,T为发育期间的平均温度,C是发育起点温度,又称生物学零度,K是总积温(常数)。

有效积温法则的生态学意义:

预测生物发生的世代数,预测生物地理分布的北界;预测害虫来年的发生历程;制定农业气候区划,合理安排作物;应用积温预报农时。

2、什么是生物入侵?

依据相关生态学原理提出可能的防治对策。

答:

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这些生物被叫做外来物种。

外来物种是指那些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的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继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

外来入侵物种具有生态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传播能力强等特点;被入侵生态系统具有足够的可利用资源,缺乏自然控制机制,人类进入的频率高等特点。

外来物种的“外来”是以生态系统来定义的。

大多数外来物种是依赖人为干扰传播的,为减少外来入侵物种的威胁,建议解决方案如下:

(1)在物种抵达时及尚未广泛逸为野生前,尽快鉴定及评估其入侵性和对本地生态及原生物种的影响,并对恶性入侵种尽快消除,以免广泛蔓延。

(2)采取人工防治、机械或物理防除、替代控制、化学防除、生物防治、综合治理等方法,加以消灭。

(3)加强出入境检疫工作,制定外来入侵物种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海洋有害物种引进的管理,尤其是严格防范通过压舱水携带的海洋外来入侵物种的巨大威胁。

(4)加强对外来入侵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入侵生态学、控制措施等方面的研究,建立入侵物种数据库。

(5)把外来入侵种纳入国家生物多样性政策,战略和行动计划。

着力提高公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制定经济奖惩措施以及其他政策手段。

3、举例说明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

(5种以上)

答:

生物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

有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还有有利的与不利的作用等等。

归纳起来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类型有:

互惠:

指对双方都有利的一种种间关系,但这种关系并没有发展到相依为命的地步,如果解除这种关系,双方都能正常生存。

如海葵和寄居蟹;蚜虫和蚂蚁。

共生:

是物种之间一种相依为命的一种互利关系,如果失去一方,另一方便不能生存。

如地衣(是单细胞藻类和真菌的共生体);丝兰和法兰蛾;白蚁和多鞭毛虫。

共栖:

是指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利无害的一种种间关系,又称偏利,如双锯鱼和海葵,偕老同穴和俪虾。

植食:

指动物吃植物,是生物相互关系中最常见的现象。

捕食:

指动物吃动物,也是生物相互关系中最基本的现象之一。

寄生:

生活在一起的两种生物,一方获利,而另一方遭受损害。

寄居在别种生物上并获利的一方称寄生物,被寄居并受害的一方被称为寄主,如寄生在人体内的血吸虫、蛔虫。

类寄生:

类似寄生,但寄生物导致寄主死亡,所有昆虫对昆虫的寄生都是类寄生,如寄生蝇和寄生蜂。

中性:

指两个或更多物种经常一起出现,但彼此相互无利也无害。

如一个水源总是吸引很多动物前来饮水,这些动物之间就是中性关系(前提是水源充足,使前来饮水的动物之间不构成竞争)。

竞争:

当两个物种利用同一确定短缺资源时就会发生竞争,竞争的结果使一个物种战胜另一物种,甚至导致一种物种完全被排除。

如大草履虫和双核小草履虫的竞争;欧洲百灵被引进北美后与当地百灵的竞争。

他感作用:

指一个物种通过分泌化学物质抑制另一个物种的生长和生存。

青霉就是著名的一例。

互抗:

指两个物种相互作用使双方都受害或引起死亡。

当两种致病生物同时侵入一个寄主而导致寄主死亡时,这两种致病生物就是对抗关系。

4、何为群落交错区和边缘效应,它们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何意义?

答:

群落交错区(ecotone)(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

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地带。

边缘效应(edgeeffect):

群落交错区的生物种类和种群密度增加的现象称为边缘效应。

理论意义:

(1)在群落交错区往往包含两个重叠群落中所有的一些种以及交错区的特在种。

(2)群落交错区的环境比较复杂,两类群落中的生物能够通过迁移而交流,能为不同生态类型植物定居,从而为更多的动物提供食物、营巢地和隐蔽条件。

实践意义:

(1)利用群落交错区的边缘效应增加边缘长度和交错区面积,提高野生动物的产量。

(2)人类活动形成的交错区,有的有利,有的是不利的。

5、说明生态效率、同化效率、生长效率、消费效率和林德曼效率的关系。

答:

生态效率(ecologicalefficiencies):

是指各种能流参数中的任何一个参数在营养级之间或营养级内部的比值关系。

生态效率包含有同化效率、生长效率、消费效率和林德曼效率。

同化效率(assimilationefficiency,AE):

衡量生态系统中有机体或营养级利用能量和食物的效率。

AE=An/In,An为植物固定的能量或动物吸收同化的食物,In为植物吸收的能量(总光能)或动物摄取的食物。

生态效率(growthefficiency,GE):

同一营养级的净生产量(Pn)与同化量(An)的比值,GE=Pn/An。

消费或利用效率(consumptionefficiency,CE):

一个营养级对前一个营养级的相对摄取量,CE=In+1/Pn,In+1为n+1营养级的摄取量,Pn为n营养级的净生产量。

林德曼效率(Lindemanefficiency):

:

指n与n+1营养级摄取的食物量能量之比。

它相当于同化效率,生长效率和利用效率的乘积,即:

In+1/In=An/In•Pn/An•(In+1)/Pn。

6、简述北半球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试述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变化规律)。

答:

陆地生物群落地带性分布规律有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水平地带性又包括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

(1)纬度地带性是由于热量沿纬度变化而变化,导致群落类型也随纬度变化依次更替,如亚洲大陆东岸从赤道向北极依次是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北方针叶林→苔原。

(2)经度地带性是由于降水自沿海向内陆依次减少导致群落类型沿经度方向依次更替,如亚洲温带大陆东岸,由沿海向内陆依次是森林→草原→荒漠。

(3)垂直地带性是由于山地随海拔升高,温带和降水依次变化而导致群落类型自下而上依次更替,如马来西亚的基那巴卢山,从下而上依次是山地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山地落叶阔叶林→山地针叶林→高山灌丛。

3、论述题(本题2个小题,每个小题25分,共计50分)

1、群落结构形成的平衡学说与非平衡学说的主要内容及两者的不同点。

答:

对于形成群落结构的一般理论,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即平衡学说和非平衡学说。

平衡学说认为共同生活在同一群落中的物种种群处于一种稳定状态。

其中心思想是:

①共同生活的物种通过竞争、捕食和互利共生等种间相互作用而互相牵制;

②生物群落具有全局稳定性特点,种间相互作用影响群落的稳定特性,在稳定状态下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各种群落数量都变化不大;

③群落实际上出现的变化是由于环境的变化,即所谓的干扰所造成的,并且干扰是逐渐衰亡的。

因此,平衡学说把生物群落视为存在于不断变化着的物理环境中的稳定实体。

非平衡学说的主要依据就是中度干扰理论。

该学说认为,构成群落的物种始终处于变化之中,群落不能达到平衡状态,自然界的群落不存在全局稳定性,有的只是群落的抵抗性(群落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和恢复性(群落在受干扰后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

比较平衡学说和非平衡学说,除对干扰的作用强调不同以外,一个基本的区别是:

平衡学说的注意焦点是系统处于平衡点的性质,而对于时间和变异性注意不足;而非平衡学说则把注意的焦点是系统在平衡点周围的行为变化过程,特别强调时间和变异性。

两个学说另一重要区别是把群落视为封闭系统还是开放系统。

2、什么是生态平衡?

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如何维护生态平衡?

答:

生态平衡(ecologicalbalance):

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也就是说当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系统内各组成成分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能量、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在较长时间内趋于相等,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在受到外来干扰时,能够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初始的稳定状态。

在生态系统内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能量与物质输入、输出动态的相对稳定状态。

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如水灾、旱灾、地震、台风、山崩、海啸等。

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称为第一环境问题。

由人为因素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称为第二环境问题。

人为因素是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

人为因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使环境因素发生改变。

如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垃圾等,不断排放到环境中;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利用或掠夺性利用,例如盲目开荒、滥砍森林、草原超载等,都会使环境质量恶化,产生近期或远期效应,使生态平衡失调。

(2)使生物种类发生改变。

在生态系统中,盲目增加一个物种,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受破坏。

例如美国开凿韦兰运河,把内陆水系与海洋连通,导致八目鳗进入内陆水系,使鳟鱼大量减产,严重破坏了内陆水产资源。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减少一个物种也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我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曾大量捕杀过麻雀,致使一些地区虫害严重。

究其原因,就在于害虫天敌麻雀被捕杀,害虫失去了自然抑制因素所致。

(3)对生物信息系统的破坏。

生物与生物之间彼此靠信息联系才能保持其集群性和正常的繁衍。

人为地向环境中释放某种物质,干扰或破坏了生物间的信息联系,有可能使生态平衡失调或遭到破坏。

例如自然界中有许多昆虫的雌虫靠分泌释放性外激素引诱同种雄性成虫交尾。

如果人们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物能与某些雌虫的性外激素发生化学反应,则其性外激素就失去了引诱雄虫的生理活性,结果势必影响该昆虫的交尾和繁殖,最后导致这一昆虫种群数量下降甚至消失。

维护生态平衡就要做到:

保护生态学主要解决自然保护中三个迫切的问题,即灭绝、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过程的维持。

主要的研究内容有:

种群脆弱性分析;生境片段化;灭绝的机制;边缘效应;次生灭绝等。

非常重要的工作是植物志、动物志和微生物志的编写。

要解决世界上或某个国家物种和生态系统分布状况;确定生物多样性变化速率,怎样的变化速率将对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过程产生影响;生态系统中关键种的确定,它的存在与否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变化的影响等。

目前世界大量物种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确定物种受威胁程度。

现将物种分为灭绝种、濒危种、易危种、稀有种、未定种五种濒危等级。

自然保护区规划与设计是重要的。

保护区的形状理想的应是圆形,圆形设计可减少保护区内物种扩散距离。

如果保护区太长,区内局部发生干扰,物种从中心向边缘地区扩散效率很低,会形成局部物种灭绝。

一般把保护区分成三个部分,即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生物多样性保护应以就地保护为主,对某些濒危物种而言,迁地保护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迁地保护的物种最终还应回归大自然,这是在迁地保护过程中应加以注意和探讨的问题。

通过发展、试验和应用恢复生态学原理,加强对被破坏和退化的生态系统恢复的基础研究,这是提高区域生物多样性的有效途径。

生物多样性保护涉及广泛的内容,尤其是社会的和人文的。

要特别强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法规的制定,只有依法才能最有效的保护。

第三套模拟试卷

1、解释下列术语(本题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光补偿点与光饱和点:

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当处的光强度为光补偿点。

而当光强度达到一定水平后,光合产物不再增加或增加得很少,该处的光强度即为光饱和点。

2、阿伦规律:

寒冷地区的内温动物较温暖地区内温动物外露部分(如四肢、尾、耳朵及鼻)有明显趋于缩小的现象,称为阿伦规律,是减少散热的适应。

3、竞争排斥原理:

种间竞争的结果出现不等性或不对称性,即一个种被另一个种完全排挤掉,或是一个种迫使另一个种占据不同的空间位置和利用不同的食物资源等,即发生生态位分离,这在生态学上称作高斯假说或竞争排斥原理。

即生态位相同的两个物种不可能在同一地区内共存。

如果生活在同一地区内,由于剧烈竞争,它们之间必要出现栖息地,食性、活动时间或其他特性上的分化。

4、标记重捕法(mark-recapturemethods):

在调查地段中,捕获一部分个体进行标志,然后放回,经一定期限后进行重捕。

根据重捕中标志的比例,估计个体的总数。

理论计算公式:

N/M=n/m。

公式中:

N种群数量/M标记个体数=n重捕个体数/m重捕标记数。

5、营养级(trophiclevel):

在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凡是以相同的方式获取相同性质食物的植物类群和动物类群可分别称作一个营养级,在食物网中从生产者植物起到顶部的肉食动物为止。

即在食物链上凡属于同一级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就是一个营养级。

6、镶嵌群落:

镶嵌性即植物种类在水平方向上的不均匀配置,使群落在外形上表现为斑块相间的现象。

具有这种特征的群落叫做镶嵌群落。

在镶嵌群落中,每一个斑块就是一个小群落,小群落具有一定的种类成分和生活型组成,它们是整个群落的一小部分。

7、生态位(ecologicalniche):

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8、层片(synusium):

由占据一定小环境的相同生活型或相近生活型植物组成的具有一定空间、时间特征和植物环境的群落亚单位。

是植物群落结构的一种基本单位。

9、生态系统管理:

生态系统管理是在对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和功能过程加以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制定适应性的管理策略,以恢复或维持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可持续性。

10、富营养化:

是指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下降,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大量死亡的水生生物沉积到湖底,被微生物分解,消耗大量的溶解氧,使水体溶解氧含量急剧降低,水质恶化,以致影响到鱼类的生存,大大加速了水体的富营养化过程。

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时,由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往往使水体呈现蓝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这种现象在江河湖泊中叫水华,在海中叫赤潮。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本题6个小题,每个小题10分,共计60分)

1、简述极端温度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的适应方式。

答:

(1)极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低温:

当温度低于临界(下限)温度,生物便会因低温而寒害和冻害。

冻害原因:

冰结晶使原生质破裂损坏胞内和胞间的微细结构;溶剂水结冰,电解质浓度改变,引起细胞渗透压变化,导致蛋白质变性;脱水使蛋白质沉淀;代谢失调。

高温:

当温度超过临界(上限)温度,对生物产生有害作用,如蛋白质变性、酶失活、破坏水份平衡、氧供应不足、神经系统麻痹等。

(2)生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

①生物对低温的适应

形态上的适应——植物:

芽具鳞片、体具蜡粉、植株矮小;

生理上的适应——植物:

减少细胞中的水分和增加细胞中有机质的浓度以降低冰点,增加红外线和可见光的吸收带(高山和极地植物);

行为上的适应——休眠等。

②生物对高温的适应

形态上的适应——植物:

密毛、鳞片滤光;体色反光;叶缘向上或暂时折叠,减少辐射伤害;干和茎具厚的木栓层,绝热。

生理上的适应——植物:

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糖或盐浓度,减缓代谢率;蒸腾作用旺盛,降低体温;反射红外光。

行为上的适应——植物:

关闭气孔。

2、简述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和限制因子的内涵及其联系。

答:

Liebig最小因子定律:

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低量的营养元素,这些处于最低量的营养元素称最小因子。

两个补充条件:

(1)严格的稳定状态;

(2)因子补偿作用:

生物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能够减少温度、光、水等生态因子的限制作用。

Shelford耐受性定律:

每种生物对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一个生态学上的最低点和一个生态学上的最高点,在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范围就称为生态幅(ecologicalamplitude)或生态价(ecologicalvalence)。

耐受性定律和最小因子定律合称为限制因子定律。

限制因子(limitingfactors):

在众多生态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的因子称为限制因子。

限制因子定律:

即生态因子低于最低状态时,生理现象全部停止;在最适状态下,显示了生理现象的最大观测值;最大状态之上时,生理现象又停止。

这是对最小因子定律和耐受性定律的扩展。

3、解释种群在自然界中多为集群分布的原因。

答: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为种群空间格局或内分布型。

种群的空间格局大致可分为3类:

均匀型、随机型和集群型。

集群分布是最常见的内分布型。

集群分布形成的原因是:

(1)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匀富饶与贫乏镶嵌;

(2)植物传播种子方式使其以母株为扩散中心;

(3)动物的社会行为使其结合成群。

4、为什么蚊虫不易消灭,而老虎容易灭绝?

试用种群生态学原理予以解释。

答:

蚊虫是典型的r对策选择者,老虎是典型的K对策选择者。

r-对策(r-strategy):

生活在条件严酷和不可预测环境中,种群死亡率通常与密度无关,种群内的个体常把较多的能量用于生殖,而把较少的能量用于生长、代谢和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

r-选择(r-selection):

采取r-对策的生物称r-选择者,通常是短命的,生殖率很高,可以产生大量的后代,但后代的存活率低,发育快,成体体形小。

其优点:

生殖率高,发育速度快,世代时间短,因此,种群在数量较低时,可以迅速恢复到较高的水平;后代数量多,通常具有较大的扩散迁移能力,可迅速离开恶化的环境,在其他地方建立新种群,因此,常常出现在群落演替的早期阶段;由于高死亡率、高运动性和连续面临新环境,可能使其成为物种形成的新源泉。

K-对策(K-strategy):

生活在条件优越和可预测环境中,其死亡率大都取决于密度相关的因素,生物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因此种群内的个体常把更多的能量用于除生殖以外的其他各种活动。

K-选择(K-selection)者:

采取K-对策的生物称K-选择者,通常是长大寿命的,种群数量稳定,竞争能力强,个体大但生殖力弱,只能产生很少的后代,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关怀,发育速度慢,成体体形大。

其缺点:

由于r值较低,种群一旦遭到危害,难以恢复,有可能灭绝。

5、简述植物群落的3个演替顶级假说及其特点。

答:

单元顶极学说:

在同一个气候区内,只能有一个顶极群落,而这个顶极群落的特征完全是由当地的气候决定的,因此又叫气候顶极。

在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