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乡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942758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17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乡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某乡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某乡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某乡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某乡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某乡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某乡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某乡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某乡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某乡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某乡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某乡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某乡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某乡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某乡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某乡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某乡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某乡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某乡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某乡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乡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

《某乡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乡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某乡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

某乡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申请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述

1.1.1项目名称

某乡场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1.2建设单位

某乡人民政府

1.1.3建设地理位置

位于某市某乡乡政府所在地

1.1.4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

某乡场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场镇公厕建设、场镇街灯、场镇内排水支管和场镇基础道路等项目。

具体见表1-1.

表1-1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序号

项目

建设项目内容

备注

1

场镇公厕建设

场镇内公厕2个(240平方米)

2

场镇街灯

场镇照明设施(600柱)

3

场镇排水支管

污水支管1800米

4

场镇基础道路

场镇卫生院至政务中心至派出所道路,总长2㎞、宽7m、路面达到二级

1.2建设单位简介

某乡地处某市边远山区,是典型农业乡镇,全乡幅员面积59.1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1个社区,全乡总人口15000余人。

乡境内的景区——莲花湖风景秀丽,距离某市60公里,距离某市区18公里,地处川西旅游环结上,全湖水域面积3000余亩,水深10米,整个水域面积我乡占3/4,彭州市磁丰镇占1/4,闸首位于彭州市磁丰镇莲水村,尾水口位于我乡莲月村,该湖所涉及的村有莲月村、红光村、莲水村。

Ø内设机构

1、党政办公室:

承担党务、人大、群团、人事、文书、档案等职能;负责党的建设、宣传、组织人事、工会、纪检、监察、目标考核、信访、政务公开、村务公开、人大具体工作、机关文书、档案、机关事务管理等工作的组织实施。

2、经济发展办公室:

承担乡镇企业管理、招商引资、国土、村镇、环保等职能;负责对全乡企业的规划、发展、管理、招商引资、环保的组织实施;负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和服务工作;负责全乡统计和科技工作;负责村镇建设规划、环境保护、公民用建筑管理;协助有关部门开展全乡工商、税务、物价、技术监督、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工作。

3、财政所:

承担财政职能,负责财政预算、决算;认真执行财务制度,严格按照财经制度办事,管好用好各项资金,积极组织财政和税收,增加财力。

4、社会事务与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

负责人口与计划生育、民政救济、优扶、民事调解、妇联、卫生防疫、老龄工作的组织实施。

负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普法宣传、维护社会稳定、民兵、武装等项工作的组织实施。

5、事业管理服务中心:

负责本行政区文化、劳动和社会保障、人才开发等公共服务职能。

6、旅游开发办公室:

负责我乡旅游开发工作。

负责莲花湖的对外招商引资;负责牵头组织莲花湖“龙舟赛”等毓文化活动。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某乡灾后重建规划》

2、《某乡现代农业产业规划》;

3、国家发改委、建设部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参数》(2006年第三版);

4、委托方提供的相关道路测量资料;

5、委托方提供的相关勘测资料;

6、政府部门有关文件。

1.4研究的范围、内容和原则

我单位接受委托书后,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开展可研报告的研究工作。

首先我们根据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通过现场调查及走访征询了有关总工程师、专家对方案的意见和对进一步调研的具体要求;认真听取了各级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对方案、主要控制点等的意见,收集了项目区社会经济、交通等相关资料,重点调查了农村现有状况,在充分取得调查、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本项目方案和建设规模与标准进行科学论证比选,提出推荐建设方案,并对投资、效益进行测算和分析,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1.4.1研究范围

1、场镇公厕建设

2、场镇街灯

3、场镇排水支管

4、场镇基础道路

1.4.2研究的主要内容

1、论述某乡场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背景和必要性;

2、某乡场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条件和影响;

3、某乡场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源利用和节能分析;

4、某乡场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用地分析;

5、某市某乡新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6、投资估算和经济影响分析;

7、社会影响分析;

1.4.3编制原则

1、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注重与依托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及道路等交通网络的联系;

2、本着客观、求实、科学的原则,分析建设项目在某市某乡经济建设中的战略地位;针对某乡建设发展步伐及某乡规划目标,提出青某乡场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建设步骤和实施规划,为下一步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3、按照“节能、环保、高效、配套、优美”的原则,论证项目在社会、经济、环保、节能等方面的影响。

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5.1建设规模

某乡场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占地面积约25亩,其中公厕两座,建筑面积240㎡;道路长2km,宽7m;两排街灯长2km;排水支管长1.8km,深2.5m。

1.5.2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某乡场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800万元,其中:

工程费用715万元,建设工程其他费47万元,预备费38万元。

项目建设资金由中央基金解决。

1.6研究结论

1、财务经济方面

通过经济评价结果表明,本项目具有较好的国民经济效益及抗风险能力,本项目在经济效益方面完全可行。

2、环境效益方面:

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扩大城市面积,有助于资源利用价值的提升,对该区域生态环境起到积极的正面影响。

2、环境效益方面:

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扩大城市面积,有助于资源利用价值的提升,对该区域生态环境起到积极的正面影响。

3、社会效益方面:

首先,项目的实施,将直接加快项目区的新农村建设步伐,加速农村城镇化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其次,项目的建设可以进一步优化项目所在区域环境,改善居民生活水平。

第三,本项目的运行,将涉及市政建设、园林绿化等多个行业,给社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有助于降低社会失业率,巩固社会稳定性。

 

第二章项目背景、必要性和可行性

2.1项目背景及可行性

某乡位于某市东北部,“5.12”汶川特大地震,导致某乡95%以上房屋垮塌,通讯、电力、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严重损毁;485名群众遇难,2000余人受伤;11家企业厂房全部垮塌;农作物受灾面积6200亩;直接经济损失达5.2亿元。

本项目位于某市某乡,项目建设与某乡规划要求相适应;本项目区位优势明显,有利于本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连续性和实施后的健康发展,降低项目风险。

通过对项目区的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达到改变农村现有的泥路、无规划、无下水等落后面貌,将加快项目区的新农村建设步伐,加速农村城镇化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项目实施后加速了农村向城镇化发展的进展,从而扩大了城市面积;有助于土地资源利用价值的提升;实现了通讯网络和有线电视的进村,增加了农村居民了解社会的途径;改变了农村交通、生活给排水等状况,在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对区域生态环境起到积极的正面影响。

通过财务分析可以看出,项目的经济效益较为理想,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清偿能力,项目在财务上是充分可行的。

由此可见,本项目的实施,无论是在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还是在经济效益方面,都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具备立项实施的条件。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1灾后恢复重建的需要

为尽快恢复灾后重建工作,某乡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等不靠,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快速启动并完成了《某乡灾后重建规划》和《某乡现代农业产业规划》,积极参与到灾后重建各项工作中,争做灾后重建的样板和试验区建设示范。

2.2.1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是遏制城乡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这个根本指导方针,在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基础上扎实稳步地推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

“十一五”时期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

新农村建设要开好局、起好步,必须集中解决百姓生产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真正带给百姓实惠,“十一五”时期工业园区建设的重点在哪里,其中一条那就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转向工业。

2005年国家财政收入达到3万亿元,而中央财政用于同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六小工程”建设方面的资金约为293亿元,尚不足财政收入的1%。

与此相对照,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8万亿元,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达2万多亿元。

因此政府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特别是调整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向和结构,由以城市建设为主转向更多地支持农村中小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广大农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改善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

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顺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坚持规划先行,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指导作用。

各地要在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指导下,科学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建设目标、区域布局和政策措施。

规划既要立足当前,从实际出发,明确阶段性具体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有步骤、有计划地加以推进,又要着眼长远,体现前瞻性,充分考虑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对村庄布局、居住方式、基础设施布点所带来的变化;既要做到尽力而为,努力把公共服务延伸到农村去,又要坚持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当地财力和群众的承受能力,防止加重农民负担和增加乡村负债搞建设;既要突出建设重点,优先解决农民最急需的生产生产生活设施,又要始终注意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切实防止把新农村建设变成新农庄建设。

某乡场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主要为路网建设、公厕及配套设施建设,通过本项目实施,加大场镇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了村镇环境综合整治,解决群众居住环境问题,与农村城镇化相结合,适应小城镇建设规划,促进新农村建设整体优化,是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改善的重要物质基础。

2.2.2实现富民强区的突破口

农业现代化水平低,是某乡区域经济发展与先进地区主要的差距之一,而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农村基础设施发展滞后,规模小、实力弱、特色不鲜明,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

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要使整个区域经济在较短的时期内实现爆发性增长是不现实的,但是,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完全有可能使区域的某一点、某一块经济在较短的时期内实现超常规发展,这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也被二十年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和先进地区的发展业绩所证明。

交通不畅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想富,先修路”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项目建成后,加强了沿线乡镇之间以及和城市的联系,有利于促进城乡物资交流,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使农民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进行转变。

项目建设可以改善某市某乡的投资环境,加快沿线企业发展建设,同时可以加快沿线的土地连片开发、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步伐,从而促进某市某乡的经济发展。

因此,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是发展区域经济的突破口之一。

通过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进而带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2.2.3为招商引资、提高经济开放度提供有效的载体

国内外成功经验表明,集中必要的财力和物力,在一定的范围内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可以促进工业和农业相辅相成的发展。

招商引资是全县经济工作的重头戏,是工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化水平的动力所在。

先进地区的发展实践证明,抓项目建设,有利于形成更加开放的格局,有利于更好、更有效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有利于加快企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尽快适应入世挑战、做大做强园区经济,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2.4是实施再就业工程的需要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必然有一大批农民面临着再就业的选择。

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加强和不断改观,将会促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必然形成了对人材和劳动力的需求,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缓解青阳就业压力。

2.2.5是实施某乡规划的需要

本项目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加快农村向城镇化的转变,迎合了某市某乡规划要求。

综上所述,项目实施后可以极大地改善项目区的农村面貌,提高农村生活水平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某乡的投资环境,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建设。

所以,无论是从项目的发展背景还是建设的必要性的来看,项目的发展是必然的,前景也是辉煌的,发展目标是科学、合理的。

第三章发展预测及影响

3.1资源优势分析

3.1.1旅游资源丰富

某乡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是理想的旅游休闲胜地。

莲花湖景区现状莲花湖以优美的自然资源吸引了来自邻市和本地市民旅游,尤其是在2008年“十•一”黄金周接待游客28100人次,比去年同期的20000人次增长40%,景区在旅游安全、游览秩序、服务质量、环境卫生、经营管理等方面都经受住了黄金周的考验,实现接待游客数量大幅度增长,游客接待量跻身,实现了“安全、经济、文明”的旅游市场。

3.1.2某乡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

某乡提出了“学习名山经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口号,通过对名山县万亩生态农业园的学习提出了要求:

一是通过参观学习,增强群众对栽种茶叶创收信心;二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使农民多途径增收;三是发展现代农业产业要有规划,要有规模,要有管理,以鹿池村蒲张路两侧茶叶栽种为范例,逐步带动鹿池村现代农业旅游观光业的形成;四是村组干部要把宣传工作做好做扎实,加强对群众的引导,成立茶叶种植咨询站,及时做好技术指导,提高农户栽茶水平。

3.1.3某乡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种类多

某乡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石灰石、石英砂、页岩等矿产资源,是某乡的资源优势,储量位居某市各乡镇前列。

3.1.4劳动力资源及转移培训机构丰富

某乡总人口15800余人,其中:

农业人口12300人,农村劳动力7075人,农村剩余劳动力3100人。

以利用自然资源为主的开采型企业11家,农家乐3家,农资经营网点5家,场镇商品交易活跃,商业网点遍布各村、社,农村经济发展较好。

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4573元。

某乡有大量富余劳动力资源,且工资待遇在全国范围内位于中低下水平,随近年国家对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视,某乡出现了较多技能培训机构,能适应新农村企业的职工培训需要。

3.2发展预测

根据《某乡灾后重建规划》和《某乡现代农业产业规划》,中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的要求,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可以得出本项目具有以下发展趋势:

3.2.1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素质和效益

本项目的实施,可以进一步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持之以恒地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和区域化布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可以快速提升农业发展的整体素质,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可以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能够积极推进优质粮、油、棉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推进种、养、加、贸、工、林一体化。

有助于围绕优质粮油、棉花、茶叶、特色水产、畜牧、茧丝绸、蔬菜、经果林(中药材)等八大优势产业,发挥龙头企业在结构调整中的带动作用。

3.2.2促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通过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基本实现道路黑色化和所有行政村通油(水泥)路目标。

3.2.3大力推进优美乡村、文明乡村建设

围绕新乡村,建立和完善乡村服务体系,调整教育、商业网点,完善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以及电话、供电、电视等配套设施。

3.2.4能够提高农民素质,创新农村组织,促进农民增收

通过大力实施以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为主要培训内容的农民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通过本项目规划设计图可以看出,本项目的建设完全符合某市某乡宏观发展规划要求,是某市十一五规划的科学实践,是项目区农村集镇发展的实际载体。

3.3项目影响

3.3.1经济效益

新农村的各项工程的建成,为广大居民提供便利的情况下,也会产生不少经济效益。

例如将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增加再就业人数,同时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均可为农户增加收入。

最终体现了为广大居民增加收入途径的目标。

3.3.2社会效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落实解决“三农”问题有关精神,提高农民收入的具体举措。

项目建成以后将使农民拥有一个基础设施完善的现代化的新农村。

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将逐渐引导农民进入城市文明中,并通过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变,逐渐提高农民素质。

新农村工程根据村民意愿和村民的实际条件实现了建设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通过该工程建设,既改变了村容、村貌又在保障农民利益的前提下,使其改善居住条件又集约了土地。

新农村工程的建设拉开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序幕,新农村工程的建设将全面带动农民生产方式的转变,并使农民逐渐转变为现代农业产业工人,或者向工业、服务业转移。

同时,新农村工程以基础设施服务为职能,主要以间接的形式介入社会再生产过程。

3.3.3生态效益

新农村建设完成后,首先生活垃圾,污水得到合理处理。

结合规模化建设“四位一体”新能源利用工程的实施农户不需要社会管理体系介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其次,新农村各项设施完成后,将实现绿地面积增加,促进生态系统的改善,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农业生态循环系统。

第四章建设规模

4.1建设规模的论证

4.1.1场镇公厕

公厕是方便旅行群众的生活、满足人们生理功能需要的必备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必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城市卫生、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城市的出现及其现代化过程的深入,厕所,尤其是公共厕所早已不单是人类生理代谢的简陋而随意的场所,而是兼有生理代谢、卫生整理、休息乃至于审美、商业、文化等多种功能。

公厕已成为现代景区文明形象的窗口之一,是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体现着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显示着一个民族的文明素质。

根据某乡总体规划及实际情况,设置两个公共厕所,每个公厕面积120㎡。

4.1.2场镇基础道路

道路等级的确定,主要依据其在网中的地位、作用、功能和适应的远景交通量,再结合资金、施工技术等因素,在需要与可能之间综合考虑裁定。

拟建道路在某乡路网中占有重要位置。

它的建设是对某乡道路网和公路网的进一步完善,对加强某乡城市道路的建设、促进招商引资、推动某乡与周围地区的联系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项目建成后,影响区域内交通环境得以改善,道路交通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得以提高,极大的改善了影响区内的出行条件,对地方经济产生积极影响,促进产业结构布局的良性发展。

因此,在资金许可的情况下应提高标准建设。

综合考虑地形条件和建设资金情况,结合对远期交通量的预测,本项目按照城市次干道标准建设,路面达到二级标准,道路总厂2km、宽7m。

4.1.3场镇街灯

根据道路建设标准,场镇街灯设施设置600柱。

4.1.4场镇内污水支管

根据道路建设需求,项目排水支管1.8km,污水管dn300-500。

4.1.53、消防工程

新建给水管道,必须严格按120m间距设置市政消火栓,超过40m宽的道路宜两侧设置消火栓。

4.2建设规模

场镇内建设内容及规模见表4-3。

表4-3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项目内容

备注

1

场镇公厕建设

场镇内公厕2个(240平方米)

2

场镇街灯

场镇照明设施(600柱)

3

场镇排水支管

污水支管1800米

给水管dn200-400

污水管dn300-500

雨水管dn400-800

4

场镇基础道路

场镇卫生院至政务中心至派出所道路,总长2㎞、宽7m、路面达到二级

第五章建设条件及方案选择

5.1建设条件

5.2.1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某乡位于某市东北部,距市区16公里,某市位于某省中部某平原西北边缘,某市交通发达,市内有铁路、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及省级公路网络与周边地区相通,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地处岷江上游和中游结合的岷江出山口。

东南距某省会某市48公里。

西、北与阿坝州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交界,东与彭州市、郫县、温江县相连,南与崇州市接壤。

全市幅员面积1208平方公里,现辖19建制乡镇和1个科技产业园区,人口60余万,城区面积2751平方米。

2、地形地貌

某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岷江将市境分为河西、河东两大地域,河西诸山属邛崃山脉东支,有赵公山、南华山、牛心山、翠峰山、三合顶、彭祖峰等,河东诸山属龙门山脉中南段的西干支脉,有光光山、油罐顶、黄草坪梁子、包袱石梁子、黄青木冈梁子、火烧山、二峨眉山、山王顶、白果岗、金凤山、玉垒山、茶关山、娘子岭等。

河西诸山以赵公山为最高,海拔2434米;河东诸山以光光山为最高,海拔4582米;平原区以某为最北端顶点,海拔730米,以沿江乡三滴水为最南端,也是全市最低点,海拔592米。

山区峰峦叠嶂,岩壑幽深,雄奇秀丽;平原区河流纵横,渠系密如蛛网,灌溉便利

3、气候

某市属某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空气清新,气候宜人。

历年最冷月平均气温4.6℃,最热月平均气温24.4℃。

平均年降雨量为1243.80mm。

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年际总量变化不大;在空间分布上不均匀,由东南向西北,幅度在1100~1800mm之间。

最大风速:

17米/秒,平均风速:

1.3米/秒,本地无台风出现。

年平均最大相对湿度80%,最小相对湿度75%,年均气温15.2℃,1月份平均气温4.6℃,7月份平均气温24.7℃。

年均降水量1200毫米,年均无霜期280天。

4.水文

某市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岷江从市境西北入境,东南出境,流长47公里,有龙溪河、白沙河、味江、南溪河、土溪河、龙安河、石定江、螃蟹河等汇入。

岷江在流经举世闻名的某水利工程后,除金马河(岷江干流,从某起至新津县70余公里河段用此名,某排洪河)外,通过若干分水鱼嘴,分为蒲阳河、柏条河、走马河、江安河、黑石河和沙沟河6大灌溉河流,呈扇形展开。

5.自然资源

某市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境内生物多样性保存完整,现有高等植物3012种,动物11000余种,有大熊猫、金丝猴等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35种和珙桐、银杏等珍稀濒危植物46种,动植物药材蕴藏量达3000万吨,有我国离特大城市最近的360平方公里原始森林,有亚洲规模最大的杜鹃专类植物园和苔藓园。

石灰石、菱铁矿、石英砂、白云岩等矿山资源富足,岷江7大输水干渠纵贯全境,年来水量150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130万千瓦。

6.旅游资源

某市集山、水、林、堰、城、桥浑然一体。

西约15公里有号称”天下之幽”的青城山,北约20公里有著名的南国雪山“龙池国家森林公园”,靠市区1.5公里有世界著名的“某治水系列工程”我国著名旅游胜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0年将青城山、某双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某市获得中国首批优秀的基础上,又从全国600多个城市中脱颖而出,荣获“最佳中国魅力城市”的殊荣。

以古堰命名的某市,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某旅游度假区和某市旅游产业工发区。

常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00余万人次。

7、地震条件

根据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第1号修改单(国标委服务函[2008]57号)对某、甘肃、陕西部分地区地震动参数的相关规定,调整某市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5.2.2区域性规划条件

根据《某乡灾后重建规划》和《某乡现代农业产业规划》的要求,该地区均满足规划条件。

5.2.3基础设施条件

1、交通

某市距离某市48公里,是通往阿坝州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州的要冲。

市内有通往某市火车站的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