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A培训新教材第三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46555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IA培训新教材第三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CIA培训新教材第三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CIA培训新教材第三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CIA培训新教材第三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CIA培训新教材第三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CIA培训新教材第三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CIA培训新教材第三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CIA培训新教材第三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CIA培训新教材第三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CIA培训新教材第三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CIA培训新教材第三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CIA培训新教材第三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CIA培训新教材第三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CIA培训新教材第三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CIA培训新教材第三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CIA培训新教材第三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CIA培训新教材第三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CIA培训新教材第三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IA培训新教材第三门.docx

《CIA培训新教材第三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IA培训新教材第三门.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CIA培训新教材第三门.docx

CIA培训新教材第三门

 

2014年CIA培训:

第三科新教材

内部审计知识要素

 

主讲:

董达勇

 

今天我们讲新教材的第三门课。

因为只有一节课的时间了,所以具体内容,我们不太可能详细讲解,只能重点说一说这门的基本内容、教材变化情况,还有学习方法等等。

当然,除了时间因素外,还有一点原因是第三门的内容与其详细展开讲解,不如从直接做题入手,做题的时候如果感觉某方面的知识特别欠缺再回过头来补充。

因为所有内容都像我们前两门课那么细致展开讲是不可能的。

那么,我们首先来看一下第三门课的基本内容。

这门课叫做内部审计知识要素,和前两门不同,前两门无论是内部审计基础还是内部审计实务,其实都是内部审计学的内容,也就是怎么根据IIA的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实施审计和管理内部审计的学问。

但是只懂得内部审计学肯定是做不好审计工作的,甚至于说根本无法开展审计工作,因为至少来讲审计被认为是会计和管理认定的再认定,审计师对于自己所确认的业务所涉及的知识如果没有足够的了解,甚至于说达到熟悉的程度是不行的。

这一点和会计工作不同,一名会计人员假如只熟悉会计学科,比如对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比较熟悉,就能够胜任基本的会计工作了。

但是审计不行,除了要精通审计知识和技能以外,还必须要了解很多经营、管理、财务、IT、经济学等等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对企业的财务会计、经营、管理等进行结论性的确认,更不用说现在内部审计特别注重的咨询性业务,咨询业务说白了就是顾问、要为人师,要指导别人,那就更得强调相关业务知识的精通了。

而这些知识,都属于我们第三课的范畴,以前叫经营分析和信息技术,今年名字改成内部审计知识要素了。

这一科要说起来包括的知识非常的广,多达十几个学科,每一项知识要展开的话都是一本大部头的书,所以真提到讲解,也是很挺难的事,有点老虎吃天的感觉,无处下口。

其实总得来讲,我们对这些知识只能是一定程度的了解,就算我们的新教材的大纲,要求熟练水平的内容其实也是相对熟练而已,不可能做到非常深入的熟练掌握,这和前两门是不一样的,第三门的很多内容都是知识性的,需要你知道、了解而不用精通,有一些题目甚至于说靠我们日常的知识积累就能答对,特别是一些会计和财务管理方面的内容,我们从事会计、财务工作的同学来说很多知识都很简单。

所以如果说效率最高、最经济的学习方法是快速、粗略的浏览一遍教材,然后多做题,真把精力过多用在教材上实际上是缘木求鱼,不是说看书没有效果,而是这门课如果真的想通过看书能够达到通过考试的程度,那时间至少是以年计的。

好了,下面我们就大体捋一遍这门课的主要内容。

内部审计知识要素这本教材一共包括八章,原教材只有五章内容,而且旧教材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分成两章的,所以从内容上来讲,今年是增加了很多,而且不得不提的一点是,今年的考试时间从以前的165分钟调整为120分钟,一下缩短了45分钟。

虽然从以往的经验来讲,120分钟对于我们网校的大多数学生来说都足以完成考试,但是毕竟有些同学做题速度比较慢,特别是新题目,所以说内容增加了,考试时间又压缩了,所以今年考试难度的增加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上。

而题目本身的难度应该不会太大。

我们先看第一章内容,讲得是治理和商业道德,要求熟练掌握。

这一章内容篇幅非常短,但是所占分值还是比较高的,占到5%——15%,这章有三项主要内容:

A公司治理原则、B环境和社会保障,还有C公司的社会责任。

这里面的A治理原则是从原来第一门教材挪过来的内容,这次教材调整关于公司治理的内容减少了很多,原来教材专门有一章介绍公司治理的知识要点,还有一章专门介绍内部审计在治理中作用。

这些内容我们讲第一门的时候都详细讲过,所以对于听过课的也算是偏得,因为其实治理的内容像现在教材这种篇幅是远远不够的,涉及到治理的题目也还是不少的。

现在教材的公司治理内容也只是一个基本的背景知识,大家主要看一下教材第4页和第6页,股东主权模式的特点,还有共同治理模式的特点就行了。

B环境和社会保障(7页),这部分内容算是新增的内容,因为环境问题,尽管原教材也有所提及,但是从来没有专门的内容。

这部分大家主要掌握ISO14000系列标准的内容和特点。

今年的新教材增加了两项ISO的标准,一个是31000标准,是关于组织风险管理的一项标准,还有就是这个ISO14000系列标准。

这个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致力于环境管理的一系列标准,适用于制造业、服务业、公共部门或私人企业等,范围非常广泛,目的是关注组织怎样使其业务活动对环境产生的有害影响最小化。

之所以称之为系列标准,是因为这个标准14001到14100一共有100个号之多。

第9页中间介绍了这套系列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

环境政策、环境因素、法律要求、环境宗旨、目的、目标等等内容,大家自己看一遍就行。

另外这套标准有四个特点,分别是:

强调预防、操作性强、适用广泛、自愿原则。

B这个标题里面除了环境,就是自然环境外,还有一个社会环境的内容,主要指的是隐私管理。

隐私管理的前半部分内容是原来就有的,后面新增加了几项,就是12页的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全球法律和指导还有内部审计人员和尊重隐私权,这三项内容里面出题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大家要好好看看,特别是消费者隐私权这块,提到了一个非政府组织,叫做PRC,隐私权信息交流中心。

这个组织的目标主要有七点,分别是什么大家要有印象。

那么,本章的最后一项内容(15页)C公司社会责任

应该说企业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也是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从最开始的只注重法律、法规和经济情况,发展到重视社会责任、维护自己的社会形象,注重自己的道德表现、和慈善参与,可以说是个巨大的进步。

那么,我们教材社会责任这部分内容呢,更多的是知识性的内容,大家了解一些这方面的常识也就够了。

首先大家还是得先认识一项ISO的标准体系,叫ISO26000标准,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专门针对组织社会责任的管理标准,这项标准区别于ISO组织的其他标准的一个特点是它是以“指南”的形式发布的,而不是强制性的规定。

也就是更多的为组织自身的社会责任管理提供思路、提供参考,而不是非遵守不可条款。

那么这项标准呢,是比较新的,在2010年11月1日发布的,也别认为是对ISO组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项标准。

因为它体现出ISO组织制定标准视角的一个转变,也就是从以前注重传统的工程技术领域,转变为注重国际社会政治经济和伦理道德领域。

关于这个ISO26000这项标准,我们来了解一下他的主要内容就可以了,在教材的16页,第三段:

好,下一项社会责任的内容是17页的SA8000,也是介绍了这个体系的大概内容,SA8000也是一项社会责任管理标准。

这项标准注重的企业对员工的劳动权益保护。

现在每年一些管理学期刊和研究机构会举办一个投票,叫做最佳雇主评选,就是通过企业维护员工权益的角度评选最好的企业,往往这榜的都是业绩特别好,理念特别先进的企业。

特别在欧美较发达的国家,对于一家企业通过SA8000认证比通过ISO9000认证更加认可,人们都会认为一家企业如果发展到非常重视自己员工的劳动权益,那么对质量的关注早就习以为常了。

SA8000的主要内容有:

社会责任的最后一项内容是公司社会责任报告

社会责任报告因为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所以也被称为可持续发展报告,健康、安全和环境报告或者社会报告等。

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非财务信息披露的一项重要载体,但是和财务信息披露不同的是,目前社会责任报告还不是一项强制性的义务。

但是近些年也引起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所以有三个非政府组织也建立了一些社会责任报告的标准,最重要的有三种模式:

一是全球报告行动组织推出的G3报告框架,二是我们刚才提到的SA8000标准,它是由国际社会责任这个组织推出的,还有社会和伦理责任协会制定的叫AA1000系列。

公司社会责任的报告,也借鉴了财务报告的思路,主要表达企业一定时期经营行为所造成的社会责任收益和社会责任成本。

一般来说,努力时间企业的社会目标所带来的好处是多远超过可能带来的损害的。

大家重点看一些19页那个表格,对一家企业主要的社会责任收益和社会责任成本都做了列举。

那么这些呢,就是第一章的全部内容,下一章风险管理,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章,因为内部审计发展到第三个成熟度叫做风险导向的审计,第四个成熟度叫做风险管理导向的审计,这两种比较成熟的内部审计都是以企业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为依托来开展业务的,所以风险章节都是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但是这章的内容呢,都是原教材第一科挪过来的,而且比较概括,我们在讲第一门课的时候都比较详细的讲过了,所以就不多说了。

我们还是重点照顾新增内容和以前没讲过内容。

下面我们来看第三章的内容。

44页,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风险。

这一章可以说是少数几章需要掌握的比较深入的内容,而且在分值上也比较多,占到15%——25%。

这章包括九项内容,从A到I,其中51页的C不同业务循环中的典型设计(例如,采购、销售、知识库、供应链),这是今年的一项新增内容,而且是非常重点的内容,对实际内部审计工作也有着很好的借鉴价值,因为它涉及到实际业务流程的深入研究,包括内部控制设计的知识,以及审计业务循环方面的知识。

我刚才所说的有深入掌握价值的内容,其实主要指的是这块,所以我们在这章会重点讲解这一块内容。

本章其他的内容,像不同组织结构对风险和控制的影响,业务流程分析、电子商务、电子资金转账这些,也是比较重要的内容,但是这些相对不那么新,大家自己看书吧。

下面我们来看看C这部分内容,这部分给我介绍了三种循环的知识,业务循环、知识库循环,还有供应链管理。

业务循环是企业主要的运营活动流程循环体系,包括采购循环,也叫采购付款循环;销售收款循环,生产循环,也叫制造及存货循环;还有投融资循环。

我们教材在这里只介绍了采购循环和销售收款循环,因为这两个循环的适用面是最广泛的,所有的企业都涉及。

而其他的生产循环只有工业企业采用,有些说法还是特指传统制造业的,而投融资循环,因为对应的是企业的资本项目,不太常发生,不属于日常经营活动的循环项目。

所以教材只介绍了两个应用最广,最常用到的循环类型。

先看53页的采购循环,采购循环包括的主要业务活动有:

确定采购的类型、进行购买决策、选择供应商、接受产品发运和服务、进行购买后的表现评价等。

这些活动的基本前提都是在考虑组织需求的情况下,因为采购过程就是要为企业买到合适的物品,所以考虑需求是采购循环每个过程的基础。

具体的采购模式包括集中采购、电子采购、双赢采购和即时采购(JIT采购),即时采购也叫零库存,是日本丰田公司发明的模式,下周我们在做题的时候会详细讲解。

在实施采购过程中,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建立跨部门、跨企业的采购组织、建立并维持于供应商的长期伙伴关系、建立按订单采购系统,实施企业采购流程再造。

总的来讲,企业对采购活动的总体要求是实现成本、质量和可靠性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

所以采购活动的总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确保物料(或服务)的运转畅通。

那么采购的分类呢,有两种不同的标准。

一是按照所采购的物料或服务是否直接构成商品的销售成本,可以分成直接采购和间接采购。

直接采购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直接消耗的物料与服务,特点是交易不太频繁但是每笔金额很大,像制造业企业采购原材料就是典型的直接采购。

而间接采购是指所采购的物品不直接用于企业的最终产品或服务的,它是一种辅助型的采购,可以支持企业运营,特点是交易频繁,随机性强,而且交易金额较小。

采购活动的第二种分类方法是看采购活动的战略意义,分成战略采购和日常采购。

战略采购包括对产品和服务亲在供应商的确定、评估和选择,以及与供应商就供应合同条款进行谈判并达成一致意见的过程等内容。

这些活动具有战略性,也就是为企业采购的重大问题订立好一个框架,剩下的事情在这个框架中操作,也就是战术采购。

那么日常的意义不在于战略性,而是侧重经营性和业务性,它主要是向供应商订购和签收产品和服务这样的例行日常采购活动。

下面我们重点看战略采购的内容,首先看战略采购的结构分析流程:

一般战略采购的结构分析是通过两个步骤来体现其战略意义的:

一是通过对消费分析来确定哪类商品会带来巨大风险,哪类商品还有可改进的余地。

二是通过采购总成本分析(即价格、质量、耐用性、运输成本等)来选择最佳供应商。

下一项内容是战略采购循环各个步骤,在教材56页。

战略采购循环一共分成9个步骤,也可以称为9步循环,其实日常采购也适用这些循环。

这九步分别是:

步骤一:

分析产品类别。

第二步分析供应市场,3、制定采购策略;4制定供应商组合,5执行采购活动,6评估供应商,7谈判和选择供应商,8整合供应商,9是管理和改善供应流。

详细内容大家再自己看一些书就行了。

下面是采购经营审计的要点,在57页最后一段。

注意这样一句话,经营审计一般不涉及相关交易控制的实质性测试。

与之相反的分析则讲重点问题放在问题的解决、结果分析、观察和专业判断上面。

为什么经营审计一般不涉及控制的实质性测试呢,是因为对于经营审计而言,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是趋同的,不像财务审计那样,符合性测试是研究财务会计相关的内控,实质性测试是详细测试金额和交易处理的正确性。

而经营活动不像财务会计活动那样有非常严格的评判标准可以依据,所以经营审计的重点就是要确认经营过程对内控的遵循情况,从而确认经营的效率和效果,所以无论是符合性测试或者是实质性测试都是对相关控制遵循情况的审查和发表意见。

类似的还有灾难恢复计划,在审计的时候基本也是以符合性测试为主的,就是审查相关内控的执行情况,因为灾难恢复计划实质性测试是非常困难的,只能通过一些模拟灾难情况检验,显然这种测试是不会经常操作的。

但是这么说是针对采购循环中的采购业务而言的,如果针对的采购循环中的会计处理,那肯定是既有控制测试、又有实质性测试的,比如对于期末应付账款余额的准确性、完整性进行审计,就可以用函证等等程序进行测试。

下一项业务循环是58页的销售和收款循环,销售收款循环可以说是最为重要和常见的一项业务循环。

这个循环包括,接受客户订单、形成销售单、确定现销还是赊销、进行价格批准、进行信用审批、装货发运、开具发票、欠款回收、销货退回处理等等业务。

涉及到的核算科目有:

主营业务收入、现金或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交税金、销售退回和折让、坏账准备等等。

销售及收款循环的一个特点是它的业务自身比较频繁和复杂,而且会计处理也是会计学中的一个难点,特别是销售的确认和截止测试,是财务审计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内容。

我们先看看58页的销售和收款循环的审计目标:

一是关键控制是否实现职责分离和适当授权。

二是确定信息技术的控制能够有效运行。

三是利用有效的保障交易规范控制的内控程序以大幅减少审计成本。

四是如果应用了ERP,还要检查客户文件和交易历史文件。

其实后两项已经是审计程序了,教材也把它当成审计目标,写得不太严谨。

下一项内容是销售收款循环审计需要测试的内容,包括销售环节,现金收入环节,销售退回与折让的处理,坏账准备和坏账费用以及冲销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等几个环节。

具体内容大家自己看吧,这是典型的审计实务工作内容。

60页的实质性测试这块内容,在我们内部审计师参考教材中第一次介绍了财务会计五项认定,也就是报告和披露、存在和发生、权利和义务、完整性、评估和分配。

这个我们在之前讲审计证据时详细给大家补充了这部分内容,只不过一些名词翻译法有点不一样而已。

我们接着看下一项内容,61页的知识库循环。

知识库循环指的是个人和组织知识积累、学习成长、以促进企业变革和成长的一个概念性循环。

61页有这么一幅图,描绘了知识循环的运行模式。

如果一个组织能够建立并有效运行知识循环,带来的好处就是会实现组织学习,或者说能够建立起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建立一个有能力进行适时变革以适应市场和社会需要的组织。

下一项重点内容是62页的C,供应链管理。

把供应链管理这部分内容纳入这次的教材,体现了CIA的与时俱进,因为近些年随着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ERP软件的广泛应用,供应链管理的应用已经比较广泛了,所以这部分内容也被当成一项重要的业务循环纳入教材了。

供应链其实是把传统的企业生产活动向前后两个方向延伸而形成的。

也就是把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还有销售和把产品输送到客户处都包括在内,形成一个满足顾客需求所直接或间接涉及的所有环节。

典型的供应量包括以下环节:

顾客、零售商、批发商或分销商、制造商、零部件或原材料供应商。

各环节之间随着业务开展而不断发生三种流动,就是信息流、产品流还有资金流。

一条供应链的目标是使整体价值最大化。

一条供应链是否盈利要衡量整条供应链盈利的大小,而不是某一环节的利润情况,也就是把整个链条当成一个整体来对待。

这些呢,一些供应链的框架性知识,具体内容从63页到76页大家自己看吧,这部分还是比较重要的。

本章的下一项内容,是77页的D业务流程分析,这也是一项新增内容,我们先来了解业务流程的分类,在78页,当然这里的分类标准是基于分析的目的而进行的。

业务流程可以分成四类:

按流程的处理对象,可以分成实务流程和信息流程。

按照企业活动的性质分类,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可以分成主体活动和支持活动两大类。

按跨越组织的范围分类,可以分成个人间流程、部门间流程和组织间流程。

按流程的规模和范围分类,可以分成战略流程、经营流程、保障流程、采购流程、技术开发流程和基础结构。

常用的业务流程分析呢,又有这么三种方法:

工作流程分析、瓶颈管理,还有约束理论。

第一种,工作流程分析,是着眼于工作的整个流程,以寻找改进方法。

工作流程分析又可以因为具体的分析对象和目的不同分成:

工作产出分析、工作过程分析,还有工作投入分析。

第二种是瓶颈管理,瓶颈很好理解了,和我们平时说的短板,薄弱环节是一个意思。

一个流程,或者具体点说,一条流水线的最大能力取决于流水线中能力最弱的那项设备,这就是瓶颈。

那么只要想办法把瓶颈的能力改善了,突破了,那么整条流水线的生产能力就会提高,提高之后可以再着手研究下一个瓶颈的改进。

一般衡量瓶颈的方法主要是单位时间的生产量,那么相对应的确定瓶颈的方法就有关键路径法和项目评审法等。

还有一种和瓶颈管理有些类似的方法叫做,约束理论。

约束理论把一定情况下组织所拥有的资源的总量和分布当成组织的约束条件。

比如一家企业有1000万自有资金,20名工人,10部机器,1000平米厂房。

这些就是约束条件,也就是所掌握资源的一种限制情况。

任何超过这些条件的计划都是不可能实现的,除非对资源进行重新安排。

那么面对这些约束条件,就有两种处理方法了,一种是我们刚才介绍的瓶颈管理,也就是找出效率最低或者资源最缺乏的一环,也就是瓶颈,然后再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改善瓶颈,从而提高整体的效率。

也就是说瓶颈管理是需要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来打破原来瓶颈的。

而约束理论是研究在现有的资源水平及配置情况下,通过任务的最佳搭配,是现有资源的使用达到效率最大化。

也就是说约束理论并没有重新配置资源,就是总的资源水平没有变化,同时资源的分配情况也没变,只是通过最优的业务安排,比如在人力较充足,但是机器不够用的情况下,就尽量多安排需要更多人工,较少机器的业务来使总体的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

这是约束理论和瓶颈管理的不同做法。

好,那么本章还有一项值得一说的内容,就是最后部分,106页的I,外包业务流程。

我们先看第一项内容,核心竞争力分析。

企业之所以会把一些业务进行外包,最根本的理论依据是比较优势理论,这是国际贸易理论里面的一项最基本的原理。

简单讲就是好厨子不做家务,他只把自己的精力用在最擅长的事情上,而自己相对不太擅长那些事交给别人去做,对于二者都有好处。

一家企业也是这样的,一家企业也有很多种能力,或者说竞争力,比如生产能力、研发能力、营销能力等等。

这些能力如果细化的话,那么就肯定有最擅长的,有比较差的,那么通过分析哪些是自己最核心的竞争力,哪些是自己不擅长的边缘的竞争力,基本的业务外包筹划也就显现出来了,所以外包业务流程这块我们先学习就是核心竞争力分析。

那么,所谓核心竞争力就是能为企业带来超越对手的竞争优势的资源和能力。

判断核心竞争力的标准有这么三个关键测试,也就是测试企业的某项能力:

它对顾客是否有价值?

它与企业竞争对手相比是否有优势?

它是否很难被模仿和复制?

如果这三项测试都得到肯定答案,那么这项能力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我们再看好以下一家企业能够建立核心竞争力的五种资源:

一是确立竞争优势的资源,二是稀缺资源,三是不可被模仿的资源,四是不可替代的资源,五是持久的资源。

总的来讲,企业只有运用那些能够建立竞争优势的、稀缺的、不可被模仿的、不可替代的和持久的资源,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下面我们来看外包业务流程的第二种分析方法,叫做总成本分析法。

在108页。

刚才我们介绍的核心竞争力分析,是从企业自身所具备的能力角度来考虑如何加强核心竞争力,如何确定边缘能力以考虑外包的。

而总成本分析法呢,是从企业各项业务的运营成本考虑,那些不具备成本优势的业务就会被考虑是不是需要进行外包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总成本。

总成本分析法的主要用途是在所有备选方案中选出最佳方案,如保留或者升级内不能力、本地采购或者离岸外包;或者帮助企业选择最佳采购地点、价格或供应商等等。

那么在应用总成本分析法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1亟待解决的商业问题是什么,以及潜在的供应商能否有能力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2失去与业务流程相关的技能或知识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3语言或者文化差异会导致顾客的不满么?

4相对于本企业来说,外包公司的业务流程、人力资源、员工培训、基础设施及技术条件是否成熟?

那么,外包业务流程这部分还剩下几项,像选择资源合作的内部审计还是完全外包的审计、首席审计执行官对外部机构的责任,外包的其他问题等,大家自己看书吧。

那么下一章是115页的沟通,这章算不属于重点章节。

只占5%——10%的分值。

但是原来教材并没有把沟通单独作为一章,都是分散在各章节的,而新的这个沟通章节也增加了一些新内容,所以我们还是有必要说一下。

我们这章对沟通的定义是指信息的传递与理解。

这是广义的沟通概念,比我们平时说的沟通范围广泛,我们平时说的沟通主要是指表达想法,争取对方认同,达成一致认识等,这和我们这章所说的人际沟通比较相似。

教材117页把沟通做了个分类,就是按照沟通的方向,分成垂直沟通和水平沟通。

水平沟通也叫横向沟通,垂直沟通还可以进一步分为上行沟通和下行沟通,也就是向上级的沟通和向下级的沟通。

沟通还可以分成人际沟通过和组织沟通,人际沟通是个人之间的沟通,或者叫群体成员之间的沟通。

最常用的方式是口头沟通,此外还有书面的沟通和非语言方式沟通。

组织沟通的方式有正式的小群体网络沟通,小道消息,还有电子沟通。

118页中间,沟通过程一个常见的问题是信息失真,信息失真是因为沟通存在障碍所致,沟通障碍主要由于过滤、选择性、语言、非语言提示等问题引起的。

克服沟通的障碍,可以运用反馈、简化语言、积极倾听、注意非语言提示等手段进行。

当然最根本的克服沟通障碍的措施时建立一个完整、畅通、清晰、高效的信息沟通体系,这样体系的特征有:

1具有明确的工作内容、工作性质、职权和职责关系。

2沟通渠道要短捷、高效。

3信息必须按照既定的路线和层次进行有序传递。

4信息联系中心设置称职的管理者或专门的机构和人员。

5保持信息传递的连续性。

6重视非正式组织在信息沟通过程中的作用。

这些呢,是沟通部分的主干内容,后面的内容大家自己看就行了。

这章还有一项内容,利益相关方关系的管理,在127页。

这里的利益相关方指的是与公司绩效以及资源配置方式有利害关系或受其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即包括组织内的相关方,也包括组织组织外部的。

具体像:

所有者、员工、政府、客户、社区、竞争对手、社会活动团体都属于利益相关方。

在对利益相关方关系进行管理时主要有两个步骤,一是对利益相关方群体及情形进行分析,然后制定管理策略。

分析利益相关方时,需要回答这样几个问题:

1这些利益相关方是谁?

2公司政策对该利益相关方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3利益相关方在公司的利益是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