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0014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docx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docx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

(2011年9月)

第一部分总体说明

一、课程性质、特点、考核现状及改革思路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是中央电大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为进入大学专科学习的学生统一开设的政治理论公共课,其目的是想让学生通过系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提高他们对党的重大方针政策的理解能力以及运用正确观点认识、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对党的重大方针政策有深入了解,从而帮助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觉建设者。

本门课程理论性比较强,内容涉及多学科和建国后历史知识,既有理论解读,又有重大政策的说明。

目前的期末考试设计,考核评价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解所占权重不大,很难反映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的系统理解情况。

为此,要在督促学生学习和完成作业的基础上,通过重要理论观点和原理的实际运用实现对学生进行期末考核评价,二者相结合促使学生系统掌握本门课程最重要的观点和理论。

  基于以上分析,现提出本门课考核评价系统的一体化改革思路:

平时作业和专题讨论以客观题为主,采取让学生网上自主完成和电脑自动评判的考核评价方式,以督促学生平时学习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目的;在教学组织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1次社会实践,为主观题目,采取让学生个别化调研或者在以小组为单位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学习心得、课外活动等多样化的形式进行,最终以班级为单位完成考核评价,以培养学生结合实际探讨实际问题能力为主要目的;期末考试为开卷方式,以基本理论和重大方针政策为考核点,以促使学生培养系统理解和掌握理论为主要目的。

最终成绩是三个部分累加而成。

二、考核目的

通过本课程考核的改革,深入探索符合远程成人教育的学习规律和发展规律。

促进教学方案的改进,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促进教师钻研教学业务,自觉地应用教育技术。

探索《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的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的目标、形式、题型、题量、难易程度等;进一步强化教学过程的落实,把考核评价与教学有机结合,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把握课程的内容,引导学生实现各个学习环节,达到学习目标,保证学习质量。

三、考核方式

  本次改革采用形成性考核评价与终结性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性考核评价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共计4次作业;终结性考核评价占课程总成绩的60%,期末采取开卷网考方式进行。

为加大对考核评价系统改革的管理,我们将统一对试点改革的全过程进行督导检查,对形成性考核的实施情况进行抽检或全检,对终结性网络考试进行全程监督。

第二部分形成性考核方案

一、形成性考核的目标

通过形成性考核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地方电大教师教学过程的引导、指导和管理,优质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学生平时自主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监督,重在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进行的指导和检测,引导学生按照教学要求和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形成性考核的管理

建议由辅导教师担任形成性考核任务的评阅人。

建议辅导教师在组织安排教学活动时要将讨论、案例分析认真落实,根据考核的要求选择案例。

及时评阅学生的形成性作品,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疑难之处,并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和指导。

三、形成性考核的形式和及评分

设计4次测验题:

共计占课程综合成绩的40%。

4次测验的形式:

四次客观测试题。

每次形考任务按百分制进行成绩评定。

操作:

所有形成性考核需要在中央电大形成性测评系统完成。

评分:

四次任务(客观测试题)由计算机自动评判测验结果。

四、形成性考核的内容

序号

章节

内容

形式

发布时间

最迟提交

时间

权重

1

1-8章

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我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重要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党的路线、纲领,我国的发展战略和改革开放政策

单选、多选题

第三周

第十八周

30%

2

1-8章

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我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重要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党的路线、纲领,我国的发展战略和改革开放政策

单选、多选题

第三周

第十八周

20%

3

9-1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及我国的对外政策;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单选、多选题

第四周

第十八周

30%

4

9-1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及我国的对外政策;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单选、多选题

第四周

第十八周

20%

合计

100%

任务1

学习完第1-8章之后完成本次任务。

客观测试题(100分)

题型:

单项选择、多项选择。

(题目随后附上)

样题:

单项选择(每小题5分)

1、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提是()。

A实现两岸三通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C促进两岸关系良性互动

正确答案:

B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8分)

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全面发展B协调发展C高速发展D可持续发展

正确答案:

ABD

目的:

检测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找出学习的薄弱环节,明确努力的方向,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学生的需求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要求:

1.认真研读教材第1-8章的内容,理清各章的基本原理

2.认真完成电大网以及教材后提供的相关练习题

3.本次测验从从颁布之日起,学生即可参加测验,计算机自动评判测验结果,测验成绩自动形成并记录;如学生对测验成绩不满意,可多次参加测验,我们只认定成绩最好的测验结果为最终成绩。

成绩评定:

单项选择题(12题,每题5分,计60分);多项选择题5题,每题8分,计40分)。

满分100分。

任务2

学习完第1-8章之后完成本次任务。

客观测试题(100分)

题型:

单项选择、多项选择。

(题目随后附上)

样题:

单项选择(每小题5分)

1、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首先在农村拉开序幕,第一步是:

(),建立起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

A政企分开B打破铁饭碗C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正确答案:

C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8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

A为实现党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奠定了基础

B打破了长期盛行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

D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

ABCD

检测学生对个案工作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找出学习的薄弱环节,明确努力的方向,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学生的需求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要求:

1.认真研读教材第1-8章的内容,理清各章的基本原理

2.认真完成电大网以及教材后提供的相关练习题

3.本次测验从从颁布之日起,学生即可参加测验,计算机自动评判测验结果,测验成绩自动形成并记录;如学生对测验成绩不满意,可多次参加测验,我们只认定成绩最好的测验结果为最终成绩。

 成绩评定:

单项选择题(12题,每题5分,计60分);多项选择题5题,每题8分,计40分)。

满分100分。

任务3

学习教材第9—15章后完成本次任务。

客观测试题(100分)

题型:

单项选择、多项选择。

(题目随后附上)

样题:

单项选择(每小题5分)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正确答案:

B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8分)

1、在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过程中,遇到的思想障碍主要是()。

A“两个凡是”的思想

B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

C教条主义

D个人崇拜

正确答案:

ACD

检测学生对个案工作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找出学习的薄弱环节,明确努力的方向,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学生的需求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要求:

1.认真研读教材第9-15章的内容,理清各章的基本原理

2.认真完成电大网以及教材后提供的相关练习题

3.本次测验从从颁布之日起,学生即可参加测验,计算机自动评判测验结果,测验成绩自动形成并记录;如学生对测验成绩不满意,可多次参加测验,我们只认定成绩最好的测验结果为最终成绩。

 成绩评定:

单项选择题(12题,每题5分,计60分);多项选择题5题,每题8分,计40分)。

满分100分。

任务4

学习教材第9—15章后完成本次任务。

客观测试题(100分)

题型:

单项选择、多项选择。

(题目随后附上)

样题:

单项选择(每小题5分)

1、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贫穷与富裕

正确答案:

B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8分)

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全面发展

B协调发展

C高速发展

D可持续发展

正确答案:

ABD

检测学生对个案工作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找出学习的薄弱环节,明确努力的方向,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学生的需求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要求:

1.认真研读教材第9-15章的内容,理清各章的基本原理

2.认真完成电大网以及教材后提供的相关练习题

3.本次测验从从颁布之日起,学生即可参加测验,计算机自动评判测验结果,测验成绩自动形成并记录;如学生对测验成绩不满意,可多次参加测验,我们只认定成绩最好的测验结果为最终成绩。

 成绩评定:

单项选择题(12题,每题5分,计60分);多项选择题5题,每题8分,计40分)。

满分100分。

形成性考核综合评价积分表(百分制)

考次

得分

比例

折算得分

第一次考核

30%

第二次考核

20%

第三次考核

30%

第四次考核

20%

形考总评成绩

第三部分终结性考试

一、目标

1.检验学生形成性考核过程的真实性。

2.检验学生对个案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理论模式的理解、掌握和实际运用能力。

3.促进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

二、比重

占课程综合成绩的60%,按百分制计算。

三、题型

单项选择、多项选择、简答题、论述题。

四、形式

采用闭卷纸质考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统一编制试题,地方广播电视大学组织考试。

时间:

90分钟

五、日期

另行通知。

终结性考试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与时俱进

答案:

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分)

1、党中央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陆续提出了()等一系列大的政策。

A.推进西部大开发B.促进南北合作

C.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D.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答案:

ACD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中国共产党的80多年的历史实践有哪些经验。

答题要点:

第一、必须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的走自己的路。

3分

第二、必须始终仅仅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3分

第三、必须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4分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怎么正确理解和把握“三个有利于”标准。

答题要点:

第一、三个有利于标准继承、发展了生产力标准,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5分

第二、它与社会主义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是由社会主义本质所规定的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5分

第三、要求我们从抽象的姓社姓资的争论中跳出来,以一种新的观念、新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工作,在改革开放中放开手脚,大胆地试验。

5分

第四、不仅是衡量经济工作的标准,也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

5分

在线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1、以人为本的“本”是()。

A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B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

C社会主义者的根本利益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中突出强调的是()。

A经济基础

B政治基础

C社会基础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

A坚持民主法制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科学发展

4、“一国两制”构想首先用于解决的问题是()。

A台湾问题B香港问题C澳门问题

5、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提是()。

A实现两岸三通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C促进两岸关系良性互动

6、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

A高度自治B一国两制C共同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7、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是用来处理()。

A同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B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C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8、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最高准则是()。

A国家利益B主张一切国家一律平等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9、建设和谐世界通过()。

A反对霸权主义B走和平发展的道路C反对强权政治

10、我国的各民主党派享有宪法赋予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它们是()。

A在野党B反对党C参政党

11、在党的建设中,处于首要地位的是()。

A组织建设B作风建设C思想建设

12、()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

A民主集中制B议会选举制C多党合作制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8分,共40分)

1、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

A生产发展B生活富裕C生态良好D生命健康

2、特别行政区除在外交,国防,宣战和媾和方面服从中央政府外,还享有()。

A行政管理权B立法权C独立的司法权D终审权

3、当今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是()。

A霸权主义B领土纠纷C强权政治D经济摩擦

4、()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依靠力量。

A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艰苦奋斗B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合作C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D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

5、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全面发展B协调发展C高速发展D可持续发展

在线作业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1、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B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C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阶级斗争

2、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首先在农村拉开序幕,第一步是:

(),建立起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

A政企分开B打破铁饭碗C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3、在对外开放中坚持()是我们的一条基本原则。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B依靠外援C开放我国市场

4、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A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B数量上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C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

5、我国目前实行的分配制度是由()所决定的。

A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生产条件B不断扩大的企业规模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6、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

A注重公平B注重效率C注重发展

7、人民通过()的政权组织形式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A人民代表大会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

A思想领导B组织领导C政治领导

9、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两大主题是()。

A团结、民主B团结、发展C民主、发展

1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

A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B培育四有新人C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11、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A爱国主义B为人民服务C集体主义

12、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实现国家统一B增强人民凝聚力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8分,共40分)

1、在对外开放中,我们坚持()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A“引进来”B“走出去”C生产加工D转口贸易

2、目前,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

A个体经济B私营经济C外资经济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

3、建设政治文明涉及下列哪些方面()。

A政治思想B政治制度C行政管理D法制建设

4、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目标是()。

A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B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C形成学习型社会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

A为实现党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奠定了基础

B打破了长期盛行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C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D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线作业三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上来的战略决策。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文化建设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为,加强()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A社会主义思想道德

B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4、党的十七大根据党的基本路线的新表述,补充了()的内容。

A政治建设

B社会建设

C文化建设

5、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

A2000年翻一番

B2000年翻两番

C2010年翻两番

6、我国目前实行的分配制度是由()所决定的。

A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生产条件

B不断扩大的企业规模

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7、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

A思想领导

B组织领导

C政治领导

8、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

A勤劳勇敢

B诚实守信

C热爱祖国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中突出强调的是()。

A经济基础

B政治基础

C社会基础

10、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提是()。

A实现两岸三通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促进两岸关系良性互动

11、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是()。

A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四项基本原则

12、在党的建设中,处于首要地位的是()。

A组织建设

B作风建设

C思想建设

1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根据是()。

A改革开放30年来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B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C党成立80多年来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14、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集中体现。

A政策和策略

B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

C执政理念和执政方法

15、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B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C实事求是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8分,共40分)

1、在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过程中,遇到的思想障碍主要是()。

A“两个凡是”的思想

B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

C教条主义

D个人崇拜

2、党中央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陆续提出了()等一系列大的政策。

A推进西部大开发

B促进南北合作

C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D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3、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有()。

A坚持民主法制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以人为本

D坚持科学发展

4、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发展经历了()。

A党的八大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酝酿产生阶段

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的基本命题的提出阶段

C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的逐步展开和形成理论轮廓的阶段

D党的十三大到十五大的科学体系形成并最终确立指导地位的阶段

5、我们党在新的世纪要带领人民实现的三大历史任务是()。

A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B完成祖国统一

C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D推进现代化建设

在线作业四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1、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贫穷与富裕

2、我国在()年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

A1949

B1956

C1957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上来的战略决策。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文化建设

4、一种社会制度是否有优越性,根本上决定于它能否()。

A实现社会公平

B消灭剥削

C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

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6、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处于国民经济基础地位的是()。

A农业

B工业

C第三产业

7、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首先在农村拉开序幕。

第一步是(),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

A政企分开

B打破铁饭碗

C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8、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两大主题是()。

A团结、民主

B团结、发展

C民主、发展

9、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的是()。

A人的全面发展

B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C社会的高度和谐

10、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A具体内容

B行动纲领

C指导思想

11、坚持一个中国的核心是()。

A反对台湾独立

B贯彻一国两制构想

C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不容分割

12、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最高准则是()。

A国家利益

B主张一切国家一律平等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8分,共40分)

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全面发展

B协调发展

C高速发展

D可持续发展

2、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基础上强调要加强()。

A社会公德教育

B职业道德教育

C个人品德教育

D家庭美德教育

3、中国努力构筑“面向21世纪新型伙伴关系”框架已经出现,其中有()。

A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B中法“全面伙伴关系”

C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D中日“睦邻友好合作关系”

4、()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依靠力量。

A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艰苦奋斗

B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C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D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

5、目前,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外资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