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湘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测试题及答案系列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61311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7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湘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测试题及答案系列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最新湘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测试题及答案系列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最新湘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测试题及答案系列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最新湘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测试题及答案系列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最新湘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测试题及答案系列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最新湘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测试题及答案系列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最新湘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测试题及答案系列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最新湘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测试题及答案系列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最新湘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测试题及答案系列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最新湘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测试题及答案系列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最新湘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测试题及答案系列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最新湘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测试题及答案系列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最新湘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测试题及答案系列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最新湘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测试题及答案系列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最新湘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测试题及答案系列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最新湘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测试题及答案系列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最新湘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测试题及答案系列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最新湘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测试题及答案系列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最新湘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测试题及答案系列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最新湘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测试题及答案系列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湘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测试题及答案系列二.docx

《最新湘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测试题及答案系列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湘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测试题及答案系列二.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湘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测试题及答案系列二.docx

最新湘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测试题及答案系列二

最新湘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测试题及答案系列二

(本系列共6套,每套含7个章节的复习测试题)

8常见天气系统

一、选择题

下图中XY线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PQ为锋面。

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PQ半球位置及其锋面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北半球暖锋B.北半球冷锋

C.南半球暖锋D.南半球冷锋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地区将迎来持续性降水天气

B.a地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C.b地此时吹西南风

D.PQ锋面将向南移动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单位:

hPa)。

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4.关于甲、乙两地气流运动和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气流上升,天气晴朗

B.乙地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C.甲地气流下沉,高温多雨

D.乙地气流上升,寒冷干燥

右图为“某时赤道南北天气状况图(单位:

hPa)”。

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天气系统东侧盛行偏北风,形成暖锋

B.乙天气系统中心气流旋转下沉,东侧为暖锋

C.①和②锋面分别向东南和西北方向移动

D.m地阴雨连绵,n地天气晴朗

6.下图中正确反映①锋面过境期间,g地温度变化过程的是(  )

A.a B.b

C.c    D.d

下表为“株洲市2012年11月28日、11月30日和12月2日天气信息表”。

据此完成7~8题。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风力

天气状况

11月28日

22

11

微风

秋高气爽

11月30日

7

2

北风3级

小到中雨

12月2日

9

2

微风

7.11月28日、11月30日、12月2日天气分别大致对应“天气系统示意图”(下图)中的序号是(  )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⑥⑤④D.③②①

8.12月2日,可能出现的现象正确的是(  )

A.清晨,室外的乒乓球台上结了薄薄的一层白霜

B.中午,迷雾重重,仍未散尽

C.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气压降低

D.由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昨日有所升高

下图为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

hPa)分布图,图中陆地大气活动中心达到一年内最强大的季节。

读图,回答9~11题。

9.该图所示季节最可能是当地的(  )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10.该季节正值雨季的是(  )

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

11.目前,M锋的移动方向大致是(  )

A.西北B.西南

C.东北D.东南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某月份的气压分布略图,箭头表示风向。

读图,回答12~13题。

12.下列有关图中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为高压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

B.甲地为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C.乙地为高压中心,气流下沉多阴雨天气

D.乙地为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13.此月份悉尼(151°E,34°S)的盛行风向大致是(  )

A.西北B.东北

C.西南D.东南

二、综合题

14.锋是全球最主要的天气系统之一,在中纬度地区最为常见。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图示天气系统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并说明判断依据。

(2)根据图示信息,从天气系统名称、锋面雨带位置、锋面雨带范围等方面比较LX和LY所示锋面系统的差异。

并绘制出两者沿AB一线的锋面示意图来表现其差异性。

(3)如果12小时后,该天气系统中心L移动至B地东部,分析在此期间B地的天气状况发生了哪些变化。

15.读世界某区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

hPa),图中BC线为晨线,完成下列各题。

(1)说出A地气压中心形成的原因。

(2)假设图中等压线状况不变,从气温、降水和气压三个角度描述M—N一线天气的变化。

(3)若图中D地1小时后气温上升,请用相关地理原理解释其原因。

 

答案

1.A 2.C3.C 4.B5.D 6.C7.D 8.A9D10A11C12.B 13.A

14

(1)北半球。

 四周水平方向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

(水平方向气流向右偏转)

(2)

LX

LY

天气系统名称

冷锋

暖锋

锋面雨带位置

锋后

锋前

锋面雨带范围

较小

较大

(3)气压变化:

从低压中心的东部移动到西部,气压先降低后升高。

气温变化:

从暖锋锋前移动到冷锋锋后,气温先升高后降低。

降水变化:

降水先增多后减少。

风向变化:

从低压中心的东部移动到西部,风向从东南风转变为西北风。

15

(1)此时,北半球为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A处(陆地)比同纬度海洋降温快,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中心。

(2)气温:

低—高—低(或答先升高再降低);降水:

阴雨—晴—阴雨;气压:

高—低(或答逐渐降低)。

(3)图中BC为晨线,1小时后D地迎来日出,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热增温,地面辐射增强,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获得热量,使气温逐渐升高。

9水循环和洋流

一、选择题

下图为三个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洋流中(  )

A.①为暖流B.②为寒流

C.③位于北半球D.④位于南半球

2.图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①洋流北部有大渔场

B.②洋流有降温减湿作用

C.③洋流加大同纬度不同海区温差

D.④洋流加大沿岸地区降水量

下图表示黄河花园口站20世纪三个不同时段内年径流量及年输沙量的变化范围。

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三个时段,花园口站年径流量及年输沙量总体变化趋势是(  )

A.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都减小

B.年输沙量增大,年径流量减小

C.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都增加

D.年输沙量减小,年径流量先减后增

4.产生图示水沙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降水量减少

B.植树造林,水土流失减轻

C.修建水库,灌溉面积扩大

D.河床淤积抬升,河流流速减慢

图1示意咸海不同时期湖岸线的变化,图2示意咸海流域。

据此完成5~7题。

5.咸海流域(  )

A.河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B.流水侵蚀、沉积作用强

C.河流水量受气温影响大

D.受大西洋西风影响较大

6.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

A.流域面积逐渐缩小

B.湖岸的坡度东岸陡西岸缓

C.流域主体位于温带草原

D.全球变暖是湖泊萎缩的自然主因

7.咸海消失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水稻种植面积大幅减少B.棉花种植受到极大威胁

C.冬半年沙尘暴频发D.气温年较差减小

植生滞留槽,又称作“雨水花园”,主要机制包含物理性的入渗、吸附拦阻作用和滞留槽中生物性的反应;另外,植生滞留槽可滞留大量雨水。

目前,植生滞留槽成为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新亮点。

下图为城市植生滞留槽示意图。

读图,完成8~9题。

8.城市建设采用“植生滞留槽”后(  )

A.水汽蒸发减少 B.地表水下渗增加

C.地表径流增加D.大气降水减少

9.下列属于城市“植生滞留槽”的建设对城市环境的影响的是(  )

A.调节城市局部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B.加重地表土壤干燥度,导致城市气温日较差增大

C.发挥生物滞水功能,根治城市内涝

D.增加地表水下渗,根治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

下图中虚线是我国某次南极科考路线。

读图,回答10~11题。

(双选)

10.科考船途经①②③④处,均顺风顺水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11.关于①②③⑤处对应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有(  )

A.①处洋流向高纬地区流动

B.②处洋流对沿岸增温增湿

C.③处洋流受东风带影响而形成

D.⑤处有世界著名大渔场

读印度洋某海域上升流(洋流)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此时印度半岛的盛行风为(  )

A.东南风B.东北风

C.西南风D.西北风

13.有关甲地洋流成因及海洋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的上升流主要是向岸风影响形成的

B.此时洋流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C.该地海洋生物的生产力季节变化大

D.该地为寒暖流交汇处,形成大渔场

二、综合题

14.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请在图中的线段中标上箭头,用以表示出该地区的水循环过程。

(2)若图中山脉的最高峰为5000米,请指出图中河流的水源补给类型。

(3)如果该地区位于欧洲西部,请描述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

(4)结合水循环原理,说明植被破坏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5.下图为两地区某月等温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两图所示季节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甲图中等温线在海洋和陆地上都发生了弯曲,请分析其影响因素。

(3)在甲、乙两图中各有一洋流,用“→”标出其运动方向。

并标明洋流的名称。

(4)分析甲图中洋流对沿岸气候和乙图中洋流对海洋资源的影响。

 

答案

1.C 2.C3.A 4.C5.C 6.D 7.C8.B 9.A10.CD 11.AB12.C 13.C

14

(1)画图略(箭头呈逆时针方向)

(2)高山冰雪融水、大气降水、湖泊水、地下水。

(3)水量平稳,没有明显的汛期,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4)植被破坏,导致蒸发和蒸腾作用减弱,降水减少,气候变干旱;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径流泥沙含量增大,湖泊调蓄作用减弱,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增大,易引发洪涝灾害;植被破坏,加剧上游侵蚀作用,沟谷加宽加深,加剧中下游沉积作用,冲积扇和河口三角洲增大。

(答案合理即可)

15

(1)北半球夏季 南半球夏季

(2)海洋上是受洋流(寒流)的影响;陆地上是受地形的影响。

(3)

(4)甲图中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

乙图中洋流对海洋资源的影响:

促使渔业资源丰富。

10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选择题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中,图中序号代表碳循环的过程。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  )

A.①开采矿产来自岩石圈,对水圈无影响

B.②排放的气体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

C.③可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弱温室效应

D.④需要在变质或者重熔再生作用下进行

2.若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则(  )

A.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减弱

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

C.石灰岩地貌的侵蚀作用变缓

D.亚寒带针叶林向较低纬扩展

读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完成3~5题。

3.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

A.②B.①

C.③D.④

4.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

A.⑤B.⑥

C.⑦D.⑧

5.黄土高原地区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该实例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  )

A.同一性B.差异性

C.开放性D.整体性

下图为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6~8题。

6.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  )

A.③④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④①③D.③①④②

7.湖泊演变为陆地过程中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B.地形

C.水文D.生物

8.图示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区域性B.整体性

C.差异性D.开放性

下图为某区域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9~10题。

9.按照字母顺序将“①色暗、肥沃的土壤,②地理位置,③冷湿的温带季风气候”填入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D.②③①

10.该地区森林面积锐减对本地区的土壤和河流的影响主要有(  )

①土壤腐殖质增多 ②水土流失加剧,土壤变薄,土壤肥力下降 ③河流含沙量减少 ④降水多时易形成洪水、无降水时河流水量锐减甚至断流

A.①②B.②④

C.③④D.①③

下图为某大陆沿45°纬度在地质历史时期从古至今四个阶段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11~13题。

11.推测图④中大陆东岸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A.常绿硬叶林B.落叶阔叶林

C.温带荒漠D.常绿阔叶林

12.导致图①和图④大陆东岸植被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洋流分布B.地壳运动

C.海陆位置D.大气环流

13.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地理要素的阶段性D.地理要素的独立性

二、综合题

14.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丙湖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不到120毫米,而年蒸发量达2500毫米,湖泊经常干涸。

甲河的主要特点是河流源于降水丰富的东部高地,流经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的广大平原地带,以致中下游流量较小,为使中下游发展农牧业,当地修建了引水工程。

但在引水灌溉过程中也引发了一些生态问题,下图为灌溉增加引起的生态问题示意图。

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说明甲河流中下游引水灌溉面积增加对其他自然要素的影响。

1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伊朗地处伊朗高原西部,南北两侧分布着高大的扎格罗斯山脉和厄尔布尔士山脉。

伊朗几乎陷在群山环抱之中,多山间盆地,总面积占全国的一半以上。

这些盆地有的很大,有的较小,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没有外流入海的河流。

盆地内干燥少雨,多沙漠、内陆湖和盐沼。

(1)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图中B城的冬季气温较C城高的原因。

(2)图中D湖的水面面积季节变化大。

说明该湖的水面面积最大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图中盐沼的成因。

 

答案

1.C 2.B3.B 4.B 5.D6.A 7.D 8.B19.D 10.B11C12B13B

14①径流:

地表径流减少;地下水位上升;河流水质变差。

②土壤:

土地盐碱化。

③生物:

湿地减少;生物多样性遭破坏。

15

(1)该地冬季都盛行偏北风,B地北侧有高大山地,阻挡了寒冷的冬季风,故而气温比C地偏高。

 

(2)夏季 该湖地处内陆,流域内降水少,注入湖泊的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注入湖泊的水量大,因此湖泊面积最大。

(3)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多内流河,河流在低洼处汇集,形成泥沼洼地;受山脉阻挡海洋水汽难以深入,气候干旱,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故容易形成盐沼。

11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选择题

读某山地等高线、等温线、雪线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山地南坡属于(  )

A.阴坡和背风坡B.阴坡和迎风坡

C.阳坡和背风坡D.阳坡和迎风坡

2.图中①②之间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为(  )

A.针阔混交林B.高山草甸

C.高山荒漠D.高山针叶林

下图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位置图”,该农牧交错带是很多自然特征的过渡地带。

读图回答3~4题。

3.该农牧交错带的自然特征(  )

A.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

B.从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过渡

C.从草原向荒漠过渡

D.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向第二级阶梯过渡

4.导致其自然特征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水分 B.热量

C.植被D.土壤

下图中的安赫尔瀑布落差达979.6米。

瀑布底部附近雨林密布。

回答第5题。

5.瀑布顶部所在高原的自然植被最可能是(  )

A.落叶阔叶林B.针叶林

C.温带草原D.热带草原

下图中A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就地带性和气候类型而论,本区适宜树木生长,但实地考察后人们发现除沿河两岸有“走廊式”林木外,基本为无林草原,被称为“没有树木的大草原”。

读图回答6~7题。

6.下列关于A地成为无林地区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纬度较低,气温高,蒸发强

B.陆地面积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显著,夏季风较弱

C.地处内陆,且常年受副高控制

D.西部高山阻挡太平洋水汽到达,降水较少

7.下列有关A地沿河两岸“走廊式”林木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河流沿岸地下水丰富

B.河流沿岸土壤肥沃

C.体现了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

D.林木主要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读我国30°N附近甲山坡植被和聚落数量分布示意图,回答第8题。

8.甲山坡出现地方性分异规律的植被是(  )

A.常绿林B.干旱灌木

C.针叶林D.高山草甸

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

据此完成9~11题。

9.该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中此森林集中分布的海拔(m)最可能是(  )

A.1800~1900B.1900~2000

C.2000~2100D.2100~2200

10.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是(  )

A.喜光 喜湿B.喜阴 喜湿

C.好热 耐旱D.耐寒 好旱

11.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该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

主要原因是(  )

A.光照增强B.水土流失加重

C.气候变暖D.降水减少

下图为某山脉南、北两坡气候资料图,实线表示气温,虚线表示降水。

据此回答12~13题。

12.该山脉(  )

A.北坡自然带数目多B.地处南半球低纬

C.南坡相对高度大D.南坡为迎风坡

13.山脉基带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二、综合题

14.读“中国三座名山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数字②、③所代表的自然带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

(2)在三座山峰中,天山自然带最丰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比较天山南北两坡的雪线,较低的是________坡,导致天山雪线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造成贺兰山地两侧带谱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地理环境的________性。

(2)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⑤⑥⑦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以________为基础。

(3)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所表示风带的风向是________。

(4)C地气候类型对应的④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__。

(5)“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③和⑦都属于________(填自然带名称),但是成因不同,③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C3.B 4.A5D6.C 7.D8B9.A 10.B 11.C12.D 13.D

14

(1)落叶阔叶林带 针叶林带

(2)天山的相对高度比贺兰山、大兴安岭的相对高度高得多。

(3)北 水分(降水、湿度)因素的差异

(4)贺兰山东坡是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西坡是背风坡,降水较少。

15

(1)整体

(2)从沿海向内陆 水分变化

(3)西南风

(4)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5)荒漠带 终年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终年高温干燥,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高大山地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终年干旱,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或者温带沙漠气候)

13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选择题

下图为全新世(开始于1.15万年前)以来某省南部局部沿海海岸变迁状况。

读图完成1~2题。

1.如果仅考虑气候变化对海岸变迁的影响,则全新世以来该地气候冷暖变化特征是(  )

A.逐步变暖B.先暖后冷

C.逐步变冷D.先冷后暖

2.气候变化会对海岸变迁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水侵蚀能力的变化

B.极地冰川融冻速度的变化

C.河流泥沙沉积速度的变化

D.海岸地貌形态的变化

“全球变暖”已成事实,而有证据表明,与之相伴随的还有“全球变暗”,即地球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增加,云层变厚,能够直接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逐渐减少,地球因此而变得越来越“暗”。

据此回答3~5题。

3.引起“全球变暖”和“全球变暗”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太阳辐射能力在减弱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等

C.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D.沙尘暴肆虐全球

4.“全球变暖”将导致多方面的变化,下列变化不可能发生的是(  )

A.海平面上升

B.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事件增加

C.冰川覆盖面积扩大

D.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5.以下措施可以有效地缓解上述问题的是(  )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 ②大面积植树造林 ③发展科技,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④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D.①②③④

下图为“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示意图”。

据图回答6~7题。

6.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最密切的是(  )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7.此图可以说明(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碳循环关系不明显

B.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往往跨越圈层界限

C.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独立而存在的

D.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处在不断地循环之中

读“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图”,完成8~9题。

8.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总体发展趋势是(  )

A.持续下降  B.波动上升

C.无法判断D.保持平稳

9.以下不属于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是(  )

A.海平面上升

B.整个水循环过程发生改变

C.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发生变化

D.臭氧层“空洞”扩大

读“北极冰川面积逐月变化图”,完成10~11题。

10.北冰洋冰川面积最小值推迟至9月份出现的原因是(  )

A.此时北极地区极昼时间渐长

B.海洋水体升温较慢

C.秋季北极地区多阴天

D.此时北极冰川融化慢

11.为减小北极冰川面积变化的幅度,下列做法均合理的有(  )

①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②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工业 ③利用太阳能发电 ④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

下图表示1909~2008年东北年、冬、夏季平均气温每10年平均值变化。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13题。

12.关于1909~2008年东北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平均气温逐年上升

B.冬季气温变化幅度大于夏季

C.中温带全部变成暖温带

D.年平均气温变化幅度小于各季

13.气候变化对黑龙江省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可能有(  )

①病虫害的发生频度加大 ②夏季干旱的发生频度加大 ③农作物的熟制发生根本性改变 ④冬季冻害的损失大幅增加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二、综合题

1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度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1月11日在波兰华沙召开,为期两周的华沙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核心议题依然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另一核心议题是落实来自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

中国政府早在2009年就公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

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大会上中方表示,节能减排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无论谈判进展如何中国都将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