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方案湖南专用作业手册11诗歌阅读一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65120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复习方案湖南专用作业手册11诗歌阅读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复习方案湖南专用作业手册11诗歌阅读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复习方案湖南专用作业手册11诗歌阅读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复习方案湖南专用作业手册11诗歌阅读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复习方案湖南专用作业手册11诗歌阅读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复习方案湖南专用作业手册11诗歌阅读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复习方案湖南专用作业手册11诗歌阅读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复习方案湖南专用作业手册11诗歌阅读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复习方案湖南专用作业手册11诗歌阅读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复习方案湖南专用作业手册11诗歌阅读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复习方案湖南专用作业手册11诗歌阅读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复习方案湖南专用作业手册11诗歌阅读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复习方案湖南专用作业手册11诗歌阅读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复习方案湖南专用作业手册11诗歌阅读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复习方案湖南专用作业手册11诗歌阅读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复习方案湖南专用作业手册11诗歌阅读一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复习方案湖南专用作业手册11诗歌阅读一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方案湖南专用作业手册11诗歌阅读一 Word版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复习方案湖南专用作业手册11诗歌阅读一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复习方案湖南专用作业手册11诗歌阅读一Word版含答案

课时作业(十一) [诗歌阅读一]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8分)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①,时牧欲赴官归京

杜 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②,我心悬旆正摇摇③。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注]①此诗作于开成四年(839)春,在宣州做官的杜牧即将离任,回京任职。

他的朋友、在宣州任判官的裴坦要到舒州去,诗人便先为他送行,并赋此诗相赠。

②的的:

鲜明的样子。

③摇摇:

心神不定的样子。

(1)“芳草”二字让人联想起唐朝崔颢《黄鹤楼》中“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句。

(1分)

(2)请简要赏析诗的颔联中“云”“柳”两个意象。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全诗谈谈你对“寂寥”的理解。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8分)

春日怀秦髯

李 彭

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

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

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

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流莺。

(1)“清明”二字让人联想起唐朝杜牧的《清明》中“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___”句。

(1分)

(2)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什么好处?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在前两联极写春色的美好,有什么用意?

请简要分析。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

度浮桥①至南台

陆 游

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

九轨②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

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

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

[注]①浮桥:

今福州闽江旧大桥,宋时尚为由船只连成的浮桥。

②九轨:

轨,车子两轮之间的距离,意指浮桥桥面宽广。

(1)“多病废登临”让人联想起唐朝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句。

(1分)

(2)颔联写出了浮桥什么特点?

作者是如何写出浮桥的特点的?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颈联和尾联的感情基调有什么不同?

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

龙潭夜坐①

王守仁

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

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

临流欲写猗兰②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注]①此诗作于王守仁由贬所龙场驿起任南京太仆寺少卿的次年游滁州之时。

②猗兰:

即《猗兰操》,琴曲名。

相传为孔子所作,说孔子自卫返鲁,见隐谷之中,香兰独茂,与众草为伍,因而感伤自己的生不逢时。

(1)这首诗前三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是如何表达的?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分析王守仁“临流欲写猗兰意,江北江南无限情”与苏轼《定风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所表现出的人生遭际与人生态度有何异同。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鹊桥仙·己酉①山行书所见

辛弃疾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

醉扶怪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

  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

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②。

[注]①己酉:

淳熙十六年(1189),当时词人正闲居于带湖之滨。

②“酿成”两句:

谓每夜的清风白露,酿成一片稻米花香,意即风调雨顺,丰收在望。

(1)这首词的上下片写的各是什么生活情景?

请予以归纳。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全词和辛弃疾的生平遭遇,谈谈对“闲去闲来几度”中的“闲”字的理解。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眼儿媚

[宋]石孝友

愁云淡淡雨萧萧,暮暮复朝朝。

别来应是,眉峰翠减,腕玉香销。

  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

一丛萱草①,数竿修竹②,几叶芭蕉。

[注]①“萱草”又名“谖草”,古人以为此草可以忘忧。

②杜甫《佳人》诗中有“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之句。

(1)本词上片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选择其中两种简要分析。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评价结处三句“一句一景而含不尽之意”,试简析其“不尽之意”。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8分)

渔家傲

朱 服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

恋树湿花飞不起。

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

金龟解尽留无计。

寄语东城沽酒市。

拚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1)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词上片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情感的。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片中说“而今乐事他年泪”,况周颐在《蕙风词话》卷二中评论说:

“二语合参,可悟一意化两之法。

”即“一语两意”,请简要赏析。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8分)

北 山[注]

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注]北山:

即钟山,在今江苏省南京市,王安石晚年在那里隐居。

(1)请分析首句中“输”字的妙处。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三、四句描绘出作者怎样的心境?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8分)

登崖州城作[注]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注]此诗为诗人被贬至海南时所作,诗人被贬之前官至宰相。

(1)请从运用修辞和抒发情感两方面分析“鸟飞犹是半年程”一句的妙处。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贵含蓄,此诗三、四句情感表达曲折委婉,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8分)

西江月·题溧阳三塔寺[注]

张孝祥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

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

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三塔湖在溧阳县西七十里,三塔寺傍三塔湖而建,寒光亭也在湖边。

(1)结合全词,说说“又”字包含了词人哪些情感。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描写“春色”手法多样,试简要赏析。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作业(十一)

1.

(1)晴川历历汉阳树

(2)“云”写云雾缭绕的九华山路旁,寺宇时隐时现;“柳”是眼前绿水环抱的清弋江村边,柳树轻拂桥面。

(2分)景色优美,反衬出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关切、惜别之情。

(2分)

(3)“寂寥”指朋友离别的落寞之情。

诗的前半部分写江南的早春,空气是那样清新,眼前是那样明亮。

周围一切都包孕着生机,充满了希望,裴坦是那样倜傥风流,热情自信,与后半部分诗人惆怅的心情构成强烈对比。

(或说“乐景衬哀情”;概括“寂寥”的内涵1分,描述所写景象1分,点出手法1分)

[诗词赏析]

首联用明快的色调,简洁的笔触,勾画出一幅“春郊送别图”。

这两句诗不只是写景,它还交代了送行的时间、环境,渲染了离别时的氛围。

三、四两句又展示了两幅美景,同时透出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关切和惜别时的依恋之情。

五、六句叙写行者与送行者的不同心境:

裴坦刚中进士不久,春风得意,所以,尽管是在离别的时刻,也仍然乐观、开朗;而杜牧宦海浮沉,颇感失意,面对离别,一种空虚无着、怅然若失的感觉油然而生。

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只身回京城的寂寞感。

诗的前半部分的环境描写与后半部分诗人惆怅的心情构成强烈对比:

江南的早春,空气是那样清新,阳光是那样明亮,芳草是那样鲜美,人(裴坦)是那样倜傥风流,热情自信,周围一切都包孕着生机,充满了希望;而自己呢?

并没有因此感到高兴,反而受到刺激,这更加深了内心的痛苦。

这里是以江南美景反衬人物的满腹愁情。

2.

(1)路上行人欲断魂

(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花能理解人的语言,迎人而笑,把盎然的春意刻画了出来,同时也烘托出人物欢愉的心情。

(3)与颈联写自己的苦闷心情形成反衬,又以心情的苦闷来衬托尾联对友情的执着,(2分)从而突出了友谊的弥足珍贵。

(2分)

[诗词赏析]

前四句赋写春景,一派明媚、生机盎然的景色。

特别是颔联“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更是活泼生趣。

但到颈联诗情却陡然一变“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为什么会有这种消极的情怀呢?

不难想象,诗人在这里正是在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啊。

因为没有朋友在身边,所以美好的春景也懒得去赏,寂寞的酒杯更是不能端起了。

(当然还有自己身体的原因,年事已高,再加之有病)最后一联“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流莺”,着一“苦”字,多少思情都包含在里面了。

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以乐景衬托哀情,由极美的春景反衬自己极无聊的心情,又由极无聊的心情反衬极深厚的友情,千回百转,千情百结,韵味无穷。

3.

(1)万里悲秋常作客

(2)特点:

雄伟壮观。

作者运用衬托、夸张手法写出了浮桥的特点:

以“怒涛”衬托其稳固;用“九轨”“千艘”极力夸张,写出桥面的宽阔及其雄伟的气势。

(3分)

(3)颈联的感情基调是感伤,而尾联的感情基调是豪迈。

颈联中除意象叠加组合成美丽画面外,动词运用得也很好:

“催”字带有光阴在钟鼓声中流逝、年华虚度、壮志未酬的感慨,“自”字写出了作者对世事变幻的深深感慨。

尾联转感慨为豪迈,豪气犹在,醉吹横笛,写出了作者乐观豪迈、壮心不已的感情。

(4分)

[诗词赏析]

这首诗表现了浮桥的壮丽,寄寓着作者对中兴景象的憧憬。

诗作意境阔大豪迈,于晓畅的语言中显示了豪壮瑰玮的风格。

首联说客中多病,闻南台之名而试作一次探访,这是出游缘起。

颔联写浮桥,表现其壮观,笔锋转为雄壮。

颈联写至南台的所见所感,在对钟鼓和云烟的描写中,“催”“自”两字透露出深深的感慨。

尾联转为豪迈,“白发未除”,但“豪气在”,显示出乐观、豪迈的心境;接下来的一句,于榕树下醉吹横笛,是对乐观、豪迈心境的形象化描述。

4.

(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1分)通过描写花香、溪水、鸟鸣、草露、松风,渲染出静谧凄清的氛围,(1分)烘托了作者月下独行的落寞孤寂。

(2分)

(2)异:

王诗感叹生不逢时,但仍持积极入世之态;苏诗对遭排挤打击而愤懑,有归去退隐之意。

(2分)同:

均被贬失意,(1分)但旷达乐观(豁达潇洒)。

(1分)

[诗词赏析]

此诗用典颇多。

首句“花香”暗含着于良史的《春山夜月》。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寄情隐逸,实则是对楼台深翠微的无奈。

“石林茅屋”让人联想到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心情郁郁,对时政失望。

第二联典出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些与其说是享受隐居,不如说是对人世间的钩心斗角感到失望。

第三联首句的正确顺序是“不辞草露芒屦湿”,意思是,不怕草上有露水,第二句包含着即使不招人待见,也要这么做的意思。

尾联第一句的“猗兰”典出孔子的《猗兰操》,据一些史料记载,《猗兰操》是孔子从卫国(也就是豫北地区)返回家乡鲁国时,感叹自己生不逢时,不被重用而表达的感受。

而后一句是全诗的中心句,反用苏轼的“也无风雨也无晴”,而道有无限情,点明作者不会跟前面那些失意的隐居的人一样弃时事不管,独善其身,而是要继续做事。

5.

(1)上片写作者的闲情逸致,作者常来此地游玩,为此地的美景所陶醉。

(2分)下片写山村男婚女嫁,灯火通明,一片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2分)

(2)这个“闲”字,写出了作者的心情悠闲。

在这赋闲之时,作者把酒言欢,醉卧石边,怡情山水,优哉游哉。

(2分)这个“闲”字也暗含英雄失路之痛,身世之悲。

(2分)

[诗词赏析]

这首词的开头三句写的是作者平时在带湖附近山冈上游览、栖息的生活,简练地概括了他在这里的种种生活场景。

接下来,“醉扶怪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具体写了当天发生的事情,怪石、飞泉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更主要的是表现了他的醉酒。

所以要写“闲”和“醉”,着力点正在于表达作者的无奈之情,对朝政的失望。

词的下片,“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写农民婚娶的欢乐、热闹情况。

这和作者孤独地停留在山石旁的寂寞情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足以令他感到格外的寂寞。

但作者的心情并非如此,他分享了农民的欢乐,冲淡了自己的感慨,使词中出现了和农民感情打成一片的热闹气氛。

“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作者以这两句结尾,写出了为农民的稻谷丰收在望而喜悦,代农民感谢夜里风露对于稻谷的滋润。

这样,就把自己的整个心情投入到了农民的爱和关心中。

6.

(1)①情景交融。

(1分)通过“暮暮复朝朝”的惨淡愁云和潇潇淫雨,营造了阴郁沉闷、迷蒙伤感的氛围,表达出对心上人的强烈思念之情。

(1分)

②想象(从对方着笔、虚实结合)。

(1分)作者遥想心上人别后无心梳妆,容衰体瘦。

从对方着笔,寄托了自己的无穷思念。

(1分)

③比喻。

(1分)把眉比作山峰,把腕比作美玉;无心梳妆如山峰“翠减”,容衰体瘦似美玉“香销”。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心上人的青春靓丽和对自己的强烈的思念之情。

(1分)

④叠词连用。

(1分)“淡淡”摹阴沉之天色,“萧萧”状淅沥之雨声,“暮暮”“朝朝”写愁云苦雨持续时间之长。

叠字的连用让读者身临其境,且烘托渲染了阴郁沉闷、迷蒙伤感的气氛。

(1分)

(答出两种手法且分析合理给4分)

(2)作者相思心切,既得萱草,也不能解忧,加倍突出忧思的绵绵无尽,难排难解。

(1分)“修竹”引自杜甫诗句,只见“修竹”而不见美人,自然会触目伤怀。

(1分)“芭蕉”,更是助愁添恨的景物。

(1分)在寂寞的相思中,这三个景象,一句一景,却不是简单的罗列,无不关合着忧思,添愁加恨,更加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心上人的无尽思念。

(1分)

7.

(1)上片即景抒情。

(1分)写暮春时节,纤风细雨,烟笼杨柳,郁郁葱葱,万家屋舍掩映在杨柳的青烟绿雾中。

(1分)水流花落,春光将尽,惹人愁思,借湿花恋树寄寓人的恋春、惜春,表现了作者的感伤情绪。

(2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上片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的自然景色,重点描写了小雨纷纷之中的湿花因恋树而不忍飞,但又不得不和春天一起随着水流归去的愁苦。

作者通过描写湿花对树的留恋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留恋,从而传达出恋春、惜春之感。

(2)一方面写今日在春风里买醉的快乐,实际表达的是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另一方面写借想象将来追思今日之乐而不可再得的悲凉。

何况今日买醉,仅为驱遣春愁,又非真正的赏心乐事,进一步突出人生失意的哀愁。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而今”句表明而今的暂时欢乐,又预示了他年回忆此时情景,将成为兴感的来源罢了。

从这句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路:

由而今而念及他年,又由他年回思而今。

显示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常常使人有哀乐不同之感。

[读懂诗歌]

纤纤小雨,轻轻春风,杨柳含烟,千家万户都掩映在和风细雨之中。

满怀着对树枝的依恋,被春雨淋湿的花瓣想飞也飞不起来。

这种景色,真让人惆怅不已,只能眼看着春光和东流的江水一样悄悄逝去。

九十天的春光,极其短暂,说去也就要去的,能经得起几番风雨?

即使解尽金龟换酒相留,也不能挽留住春天的脚步。

我要委托东城酒店的老板来为我沽酒。

今天要喝他个一醉方休,就算将来是一场伤心的回忆,那就让他年忆旧时的凄苦之泪尽情奔流吧!

8.

(1)“输”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2分)北山将翠绿的泉水输送给池塘,春水涨满池堤,呈现出滟滟的波光,生动传神地描写出了春天的生机盎然。

(2分)

[解析]首句写春水漫涨,直堑、回塘波光滟滟。

“输绿”生动传神,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天盎然的生机。

首先要解释词句的意思,然后指出修辞手法以及表达效果。

(2)①诗人因悠闲地数着落花而久坐,又慢慢地寻着碧绿的春草而回家迟。

(2分)②“坐久”“归迟”表现出诗人的从容不迫、悠闲自得。

(1分)③“细数”“缓寻”则暗含了一种百无聊赖的闲愁。

(1分)

[解析]三、四句抒写了诗人神离尘寰、心无挂碍的超脱情怀。

[读懂诗歌]

北山的绿水往下流,山泉涨满池塘;笔直的沟渠和曲折回环的池塘中的水波光滟滟。

我在寂静的钟山半山腰,悠闲地坐了很久,细数落花一片一片落下。

我慢慢地寻找碧绿的芳草,不知不觉回家已经晚了。

9.

(1)这一句使用夸张手法,极言自己离京城遥远;(2分)突出表现了诗人对京城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