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复习范围 13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666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7.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原复习范围 13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马原复习范围 13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马原复习范围 13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马原复习范围 13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马原复习范围 13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马原复习范围 13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马原复习范围 13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马原复习范围 13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马原复习范围 13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马原复习范围 13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马原复习范围 13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马原复习范围 13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马原复习范围 13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马原复习范围 13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马原复习范围 13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马原复习范围 13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马原复习范围 13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马原复习范围 13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马原复习范围 13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马原复习范围 13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原复习范围 13版.docx

《马原复习范围 13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原复习范围 13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原复习范围 13版.docx

马原复习范围13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范围

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理论渊源

答:

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渊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国、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2、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答:

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内容:

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与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3、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答:

物质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感觉所复写,摄影,放映。

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

(ppt上)1、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反映论,同不可知性和唯心主义先验论划清了界限;3、指出了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同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

(教材上)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4、意识、意识的本质、意识的能动性表现

答:

意识:

意识是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

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的能动性表现:

(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和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

6、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

(☆☆☆☆☆)

●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作为宇宙的根本规律,是辩证法核心和实质。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a、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相辅相成。

b、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作用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第二,它是事物发展的内容之一,它使矛盾的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从而得到发展;第三,它规定事物转化的可能性和发展的基本趋势。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第二,在事物质变过程中,矛盾斗争性的作用更加明显。

(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内涵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共性、绝对性、无条件性。

含义: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时时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个性、相对性、有条件性。

有三种情形:

①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③构成事物的诸矛盾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复杂性:

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

基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始终并规定事物本质和发展方向。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支配地位与决定作用。

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事物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①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级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②一方面,矛盾的特殊性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矛盾的特殊性又贯穿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普遍性统摄着特殊性。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答: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以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同时又要从我国特殊的国情出发,去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建设和发展道路。

在这里,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把个性与共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辩证关系方法论要求?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

所谓重点论是指在处理问题时,要在事物的矛盾体系中抓住主要矛盾;在每一矛盾统一体中抓住矛盾主要方面。

坚持重点论才能解决好主导全局的关键问题,并由此带动全面工作的开展。

所谓两点论,就是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又要注意次要矛盾,既要抓住矛盾主要方面,又要注意矛盾次要方面。

这里的“两”不是机械的数字,可以是“两”,也可以是多。

总之,解决问题时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照顾全局,防止以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

形而上学的“一点论”以点代面,抓了重点丢了全面;“均衡论”不分轻重缓急,平均使用力量。

两种方法都会导致工作的失误。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1、质、量、度含义

①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②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范围、水平以及事物所由构成的成分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③度是保持事物特定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

2、量变、质变的含义

量变:

事物数量增减和次序变动,是保持事物质的相对稳定前提下的不显著变化。

两种情形:

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构成事物成分在排列顺序和结构方式上的变化。

质变:

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3、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质变引起新的量变,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量变-质变-新的量变”,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现实发展过程。

4、质变和量变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1)这一规律是我们认识和分析事物的重要的方法。

质、量、度的哲学范畴转化为方法论就是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以及最佳适度分析。

(2)这一规律要求我们把握度的实践意义,掌握最佳适度原则,即坚持适度原则,控制量变的限度。

(3)理论意义:

第一,量变一定要引起事物的质变,这是普遍必然的。

因此,应当认识质变的必然性,为质变做好准备,即要重视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

在事物质变的条件已经成熟时,应该当机立断促使其质变。

反对右倾保守。

第二,质变依靠量的积累,在质变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为了使事物发生合乎规律的质变,应创造条件使事物保持质的稳定性。

反对左倾冒进。

(4)质量互变规律对于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都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把崇高的理想和求实精神结合起来。

第二,既然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那么工作和学习上都应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三,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我们就应该有远大的战略目光和勇于开拓的精神。

总之,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对待有益的事情要重视量的积累,促成飞跃,而对于某些事情则必须坚持适度原则,防止盲目蛮干的思想和行为

●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1、肯定和否定的含义

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在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成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

2、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持其积极因素。

3、否定之否定

否定之否定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完整过程与统一;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4、否定之否定的方法论意义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正确对待前进与曲折;要具体分析事物的发展过程,合理地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

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意义

1、对一切事物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而应根据客观事物自身的肯定因素或否定因素谁占主导地位,对事物进行基本肯定或基本否定。

它启示我们要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和方法,在考察事物时,必须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2、对一切古今中外的文化遗产和文明成果,都应坚持扬弃的原则和态度,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的继承。

3、防止和反对和批判一切形而上学的错误。

一要反对崇洋媚外与闭关自守;二要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和复古主义

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动力根源

是贯穿其他规律、范畴的中心线索

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7、运动、静止、质变、量变的含义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a)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b)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一方面,物质离不开运动;另一方面,运动也离不开物质。

如割裂两者的关系会导致如下错误观点:

(a)不彻底的唯物主义——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b)唯心主义的运动观

(2)(a)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运动状态。

(b)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

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的暂时稳定或平衡状态。

物质运动是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对立统一。

把握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的意义。

(3)量变:

事物数量增减和次序变动,是保持事物质的相对稳定前提下的不显著变化。

两种情形:

数量的增减和场所变更、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顺序和结构方式上的变化。

(4)质变:

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8、运用唯物辩证法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

(☆☆☆☆☆)

答案要点:

(原理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相互转化)

①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级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②一方面,矛盾的特殊性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矛盾的特殊性又贯穿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普遍性统摄着特殊性。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6′)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是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新境界,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以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同时又要从我国特殊的国情出发,去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建设和发展道路。

在这里,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把个性与共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9、辩证唯物主义论和旧唯物主义论的区别?

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泛指马克思主义以前的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

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洛克等。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严重的缺陷:

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

将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

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这种能动的反映具有两方面的特点:

反映具有摹写性;反映具有创造性。

10、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实践中介系统、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实践在认识中起决定作用。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真理与价值辩证统一。

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辩证统一,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实践中介:

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

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

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

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他们截然分开。

(3)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错误观点

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割裂开来,在哲学史上表现为唯理论和经验论。

唯理论和经验论又各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

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12、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1)认识发展的全过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是认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无限发展的全过程。

(2)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指,人们的认识过程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

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

(1)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

(2)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

而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对于认识过程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而且永远不会完成。

13、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具体特征及其方法论上的启示(辩证关系)

答:

“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表明,这个统一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

(1)、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2)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实践意义:

(由于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转变到另一个具体过程的时候,主观认识就应当随之而转变。

如果主观认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这就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思想落后于实际,就容易犯保守的错误。

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原有的矛盾尚未得到充分的暴露和开展,向另一个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把将来可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阶段,这同样是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就容易犯冒进的错误。

所以,“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14、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相对性、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

(1)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的客观性有两层含义:

第一是指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即真理性认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第二是指真理检验标准(实践)的客观性。

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及其结果具有直接现实性和唯一性,不依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

但是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并且真理是一元的。

(2)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主体在一定条件下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在广度、深度等方面的有限性。

从认识的广度看:

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只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某一部分、某一方面、某一片断的正确认识,而不是对全部事物的正确反映。

(3)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

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大原则。

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中的两大原则。

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a.真理原则体现客体尺度的要求,它要求人们在认识真理时按世界本来面目及其规律从事实践活动,而不能考虑人的主体需要和利益;价值原则体现主体尺度的要求,它要求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要体现主体需要和利益的满足。

b.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的客观制约性;而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的目的性。

c.真理原则是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原则,价值原则是社会活动中的多样化原则。

真理是一元的,真理本身没有主体的差别,它服从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而价值是多元的,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价值要求和价值选择。

15、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内容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它们规定并反映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的性质和基本面貌,涉及社会的基本领域,囊括社会结构的主要方面。

生产力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

(1)劳动资料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

其中生产工具占主要地位。

(2)劳动对象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加工的东西。

(3)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能够运用一定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人。

生产资料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和产品的分配关系。

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基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

它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附: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各种社会经济形态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意义:

理论意义:

它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实践意义:

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16.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有哪些?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要素总和。

具体说,包括三个方面:

(1)人类社会生存的自然条件,即地理环境。

这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常性的必要条件。

(2)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人口条件,指一定数量、质量和密度的人口。

人类社会是由人和人的活动而组成,人口素质的高低、数量增长的快慢,对社会发展能起加速或延

缓的作用。

(3)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它是人们在生产物质资料过程中所结成的一定的方式。

任何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都是由这三方面组成,它们互相作用、相互制约。

但在这三方面条件中,唯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最主要的。

因为只有它决定着整个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地理环境和人口条件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才能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产生作用和影响。

17.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容。

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

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方面的内容有:

  

(1)生产是历史一切社会进步的尺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人类社会的进程。

(2)与生产力一定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和经济结构的现实基础,他规定着社会形态的主要特征。

  

(3)一定的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一定的上层建筑的统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更。

上层建筑又积极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4)一切社会制度,社会形态都是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无穷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暂时阶段,没有永恒的社会制度和形态,社会制度的发迹是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

社会关系要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从旧社会的基础中成熟,在它们的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社会形态是不会灭亡的。

  

(5)现实存在的具体社会形态都是复杂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既有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形态,又存在着其他社会形态的残余和萌芽。

  

(6)人类社会的一般总规律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再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社会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

  

(7)人类社会历史是不以研究者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人们研究历史,探索社会规律,必须要从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出发,详细的占有材料,分析他的各种发展形态,揭示其内在联系,得出相应的结果。

  

(8)人类社会及其构成成分均以总体的体系方式存在,要从研究的对象的整体出发,从研究对象内部的相互作用与矛盾和研究对象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研究。

  

(9)在客观历史过程中,一切社会历史因素都是相互作用的。

  

(10)人类社会是有规律运动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它显现为历史过程,构成历史过程的各种社会现象也是运动与发展的。

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一切,用辩证法的观点去把握对象的本质联系与内部矛盾,又要把研究的对象提到一定的范围之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准确的把握对象。

  

(11)社会历史事物的发展变化,有进化(改革)和革命两种方式。

  

(12)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源是在于其种种复杂的内外部矛盾。

  

(13)在客观历史进行中,环境创造人,人又创造环境。

  

(14)社会历史的研究,不是一个简单的消极的反映过程,而是主客体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过程

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有:

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创造性地运用到党的全部工作中形成的根本工作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方法论,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一个基本方面,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党的群众路线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二是党必须倾听群众的意见、了解群众的要求、集中群众的智慧,形成正确的理论和政策,然后,再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8.人民群众和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的不同作用

(1)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a.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英雄史观:

在马克思主义以前,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观是唯心史观。

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