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文明单位建设水平 促进景区科学发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66735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文明单位建设水平 促进景区科学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提高文明单位建设水平 促进景区科学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提高文明单位建设水平 促进景区科学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提高文明单位建设水平 促进景区科学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提高文明单位建设水平 促进景区科学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提高文明单位建设水平 促进景区科学发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提高文明单位建设水平 促进景区科学发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提高文明单位建设水平 促进景区科学发展.docx

《提高文明单位建设水平 促进景区科学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文明单位建设水平 促进景区科学发展.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提高文明单位建设水平 促进景区科学发展.docx

提高文明单位建设水平促进景区科学发展

提高“文明单位”建设水平

促进景区科学发展

——麓山景区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汇报

麓山景区(原名岳麓山公园)管理处于1957年成立,坐落在长沙湘江西岸,面积为7.07平方公里,现有职工613人。

景区内拥有植物种类174科597属977种,古树名木307棵,占全市古树名木资源24%,文物保护单位31处,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2处。

是4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004年,被市文明办授予“文明标兵”单位荣誉称号。

近年来,景区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来内强素质,以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来外树形象,在“文明创建”上成绩斐然。

先后获得市绿化工作先进单位、园林绿化行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模范职工之家、湖南省年度最佳旅游区(点)等荣誉称号,2006年1月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3月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2008年两次被中共长沙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2007年景区被评为“公众最喜爱的中国十大经典红色景区”,被国家建设部授予“综合整治优秀单位”的荣誉称号。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创建机制

“文明创建”属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因此,我们始终把“文明创建”列入党政重要议事日程,列入领导班子任期目标。

活动中做到四个“到位”。

一是认识到位。

通过学习,从领导班子成员到全体职工充分认识到“文明创建”的重要意义,在思想上达成了志在必得的共识。

二是措施到位。

党委召开“创建”专题会议。

明确把“创一流领导班子、带一流职工队伍、争一流工作业绩、造一流景区环境”作为“创建”的主要措施。

三是规划到位。

先后出台了《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方案》和《“文明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对“创建”活动进行了整体部署。

四是宣传到位。

分党员干部、职工群众等层次,讲清自身“创建”的指导思想、工作措施、工作目标、工作步骤、工作要求,在“创建”上形成统一思想、统一行动。

二、抓住重点环节,落实创建措施

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既是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其“龙头工程”。

景区党委紧紧抓住这个“龙头”,以点带面,同时又通过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创建”活动的重要载体,争取由量的积累到质的提升。

1、加强党的建设。

景区党委按照“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

一是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

在2005年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制定了《党建工作二、三、四工程实施方案》。

今年,又制定了《党支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把党的组织、宣传、纪检以及思想政治工作分解落实到基层党支部,并与考核奖惩相结合。

在景区党委换届选举后,又对6个基层党支部委员会进行换届选举。

党委明确要求,党支部要通过加强“三项建设”,即:

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发挥“两个作用”,即:

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抓好“一个要务”,即促进景区的科学发展。

党委还利用党组织换届选举的契机,把党员的先进性具体化,向党员提出“四个高于”的要求,即“思想境界高于群众、道德品质高于群众、业务能力高于群众、工作业绩高于群众”。

今年,党委还有意识地抓住制度建设这个根本,建立健全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创先争优”制度,在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上,有落实、有创新。

二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党委把深入开展创建“四好”领导班子活动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平台和载体,从“好的思想、好的能力、好的作风、好的形象”四个方面同时并举,积极创建。

2006年景区领导班子被园林局授予“四好领导班子”荣誉称号。

2007年12月,通过党委换届选举,产生新的领导班子,优化了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

同时,在领导班子内提倡“讲政治、讲规矩、有友谊”的风气。

我们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抓住“提高认识、振奋精神、忘我工作、团结协作、增强素质、提高效率”六个重点,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2007年和2008年先后在中层以上干部中开展“理论创新”征文和以“解放思想、科学发展”为题的征文活动,并进行交流,做到学以致用。

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与中层干部之间,经常交流思想、商量工作,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营造了团结干事的环境。

2、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

按照上级的部署,景区于2005年下半年起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通过学习动员、分析评议、整改提高三个阶段的工作,围绕使教育活动“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和“关键要取得实效”的目标要求,做到了准备早、行动快、方法活、结合好,做足了“规定性动作”,做活了“自选性动作”,实现了活动与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活动后,景区党委及时总结经验,制定了《党建工作二、三、四工程实施方案》,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用制度巩固下来。

3、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一是引进新载体,建设景区“企业文化”。

把建设景区“企业文化”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在景区干部职工中倡导“改革意识、纪律意识、执行意识、人本意识、品牌意识”,并通过集中培训、制作标语等手段,使之深入人心。

制定了《机关人员行为准则》,要求“六做到”、“六不准”、“八提倡”,从思想道德、职业道德等方面建立了行为规范。

结合景区提质保护工程,为创建麓山景区旅游品牌,确立了景区“以山为体、文化为魂、环境为重、游客为先”的发展理念。

这些意识、规范、理念已经成为景区“企业文化”的雏形。

二是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每年根据景区发展的需要,制定职工培训计划,并在年度财务预算中,专项安排5至6万元的培训经费。

党员干部通过开展素质教育培训和实地考察学习,进一步更新了思想观念,转变了思维方式。

职工群众则是分园林绿化、经营服务、环境卫生、治安消防、文明礼仪等门类进行专业技术培训。

三是关心职工生活,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一方面,关心职工的物质生活。

将景区增效、职工增收作为景区的工作目标,2007年,职工人均年收入达3.03万元,比上年增长21%。

另一方面,关心职工的精神生活。

积极开展了登山、演讲、插花比赛、“迎奥运、创一流”主题劳动竞赛,组织职工参加了长沙市春季马路赛跑、市直机关登山比赛、园林局篮球赛,举办了景区第三届插花艺术比赛等。

团委于今年3月开展了学雷锋扶贫活动,组织参加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礼仪知识竞赛。

在四川地震灾害发生后,开展了向游客募捐活动。

三、注重科学发展,扩大创建成果

“文明创建”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提高领导班子执政能力上,从而体现在促进景区发展上。

开展“创建”活动以来,景区各项事业再创辉煌。

首先,明确定位,开展营销。

一是明确景区的功能定位。

把景区的功能定位在旅游观光和登山健身上。

营销宣传主要突出岳麓山历史文化名山的特点,开拓旅游观光市场。

在此基础上,依托岳麓山作为城市山岳型风景区的优势,打造登山健身品牌。

二是开展主题策划营销活动。

从2004年起,我们开始举办“麓山红枫文化节”,此后一年一届。

此举逐步提升了景区的品牌形象和对外影响力。

与此同时,在营销策划上不断推陈出新。

四年来,先后举办了“世界旅游小姐巡游岳麓山”、“新年登山步步高”、元宵节“龙腾麓山”、“3·12植树节”、“与劳模共享麓山美景暨岳麓山登山健身年卡首发式”等主题活动。

此外,还利用电脑互联网,于2003年开设了岳麓山网站,扩大了景区的对外影响力。

三是挖掘历史文化资源。

把编撰出版《岳麓山历史文化丛书》作为打造景区文化品牌的一个重要手段。

现已出版发行《岳麓山传奇》、《岳麓山民间故事》、《岳麓胜景》、《麓山诗稿》等4个分册。

还修缮开放了“金九先生疗伤处旧址”。

此举不但开辟了韩国旅游市场,还搭建了一个我国与韩国之间文化、旅游交流合作的新平台。

其次,健全制度,加强管理。

一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四年来,景区制定和修改了《麓山景区机关工作规则》、《麓山景区管理制度》、《五公司考核管理办法》、《麓山景区接待费用若干规定》、《公务车辆管理办法》、《园林绿化分级养护作业标准》、《卫生保洁工作标准》、《水电管理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推动了内部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二是强化财务二级核算。

通过建立财务二级核算体系,划小核算单位,进一步增强了各部门、公司成本核算的意识。

在机关核算上,将费用指标列入科室考核,有效地降低了行政运作成本。

三是建立内部审计机制。

2005年,成立财务内审小组并制定相关制度。

内审小组负责对景区管理处一切经济活动的监管。

通过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内部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有效地预防了违反财经制度现象的发生。

第三,综合治理,优化环境。

四年来,我们按照“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通过实施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以及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管理年”等活动,开展景区环境综合治理,努力实现景区“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服务优质、游客满意”的目标。

一是森林防火。

2005年,投入资金改善消防队的设施和装备。

同时,全面实行森林防火责任制,推出了景区禁烟措施和明火管理制度,十几年来,景区森林火警受灾率一直控制在0.16‰以下。

二是文物保护。

四年来,修缮了黄兴墓庐、蔡锷墓庐以及抗战纪念遗址等文物景点16处,设置了文物保护标志牌9块以及自然、人文景点简介牌19处,增设了长沙抗日会战图片史料展,更新了黄兴、蔡锷生平事迹陈列展。

蔡锷墓由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升级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是景点改造。

完成了穿石湖景点的续建和景观改造工程、爱晚亭周围红叶景观打造工程。

四是设施添置。

投入30多万,建设规范性景点简介牌、标识牌、警示牌130多块,安装禁烟标志牌110余块。

景区设立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标志牌获建设部颁发的“优秀标志奖”。

五是门点整治。

根据环境管理体系要求,2004年,经营服务门点自筹资金220余万元,对门点进行了内部装修;2006年,管理处投入100余万元,对破损陈旧的“浩气亭”服务门点、爱晚亭“风光茶室”进行了提质改造;2007年,按照《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的有关要求,对全山7个餐饮门点进行了整治,并且关闭了4处餐饮经营门点。

六是交通整治。

一方面通过提质保护工程翻新了景区游路步道,另一方面,通过组建护卫队、开辟停车位、购置环保车等办法,使景区交通和游览秩序得到明显改善。

七是卫生保洁。

加大了卫生保洁经费投入,制定了卫生保洁标准,加强了检查督促和考核奖惩。

园容园貌焕然一新。

四年来,景区通过园容综合整治,环境面貌和景观品质全面提升。

2006年,市政府授予“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单位”和“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并被建设部授予“全国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7年,被建设部列为“全国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工作验收免检单位”。

去年上半年,国家统计局长沙城调队通过市民游客抽样调查,对我市6个公园景区进行综合测评,麓山景区得分最高,排名第一。

第四,抓住主业,严格保护。

一是古树保护。

一方面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另一方面,通过面向社会公开认养古树名木的方式,发动市民和社会对古树名木进行保护。

二是绿化维护。

制定了景观景点绿化维护作业标准,景区的绿化维护管理水平大幅提高。

2004年,芙蓉绿化广场和麓山景区绿化维护双双荣获长沙市“优秀公共绿地奖”。

三是科技运用。

加大对园林科技的扶持和投入。

2004年、2005年连续两年在景区内举办了“菊花汇报展”。

2006年,代表长沙市参加在湘潭举办的湖南省菊花展,获金奖16个、银奖12个。

2004年,参加长沙市园林花卉博览会、湖南省第二届花博会及长沙市“小康杯”插花艺术大赛,共获金奖3个、银奖1个;同年在第五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上,以景区专业技术人员为主制作的参展作品“古窑遗韵”,获得室外造园艺术大奖的第一名,景区职工参展的作品也获得了较好的成绩。

此外,为加强景区植物多样性的保护,专门组织人员开展《麓山景区植物景观现状调查与分析》课题的研究。

第五,提质保护,打造精品。

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园林局的高度重视下,麓山景区提质保护工程从2005年起,纳入市重点工程项目实施。

计划投入1.48亿元,用于煤炭坪景区、东大门改造及停车场建设、景区道路提质改造三个项目。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在办理建设项目的选址、立项、规划设计、环境影响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水土保持方案等审批手续的基础上,到目前为止,基本完成了景区道路提质改造(二期)一标段的施工,启动了道路提质改造(二期)景区滑道至响鼓岭3.96公里主干道的施工,东大门提质改造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

完成了清枫峡经营门店的改造以及步虚楼经营门店设施改造的规划设计,开始白鹤泉厕所改建,完成了张辉瓒墓的修缮工程并对部分墓碑重新制作安装。

按照5A景区的标准对景区的所有标识标牌进行系统改造,对爱晚亭票房进行了择址重建,对冰灾中受损的多处水管、电网进行了维修更换。

按照《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和《岳麓山风景名胜区麓山景区详细规划》以及长沙市分区控规的要求,基本完成西大门概念性规划的编制工作。

第六,景区增效、职工增收。

四年来,围绕“景区增效、职工增收”的发展目标,不断拓宽经营渠道,创新经营方式,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

2003年经营创收1263万元,2004年达到1657万元,2005年为1810万元,2006年上升到2003万元,2007年底完成2328万元。

年均增长16%。

在实现“景区增效”的前提下,做到“职工增收”,让景区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职工。

一是职工收入逐年增加。

2003年人均收入18799元,2004年为21282元,2005年为23298元,2006年为25100元,2007年为30300元。

年均增长11%。

二是职工福利待遇逐步提高。

依据有关政策,发放了2003年至2005年的晋档工资及2002年7月至2003年10月的规范岗位津补贴共计181.35万元。

2005年,增加医保铺底资金12万元。

今年上半年,按照有关政策,对职工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达到263.6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6.87万元,增幅为41%;对在编职工按政策进行了政策性的调资,补发了从2006年7月起至2007年10月的调档工资,共计198.4万元。

按政策调整了住房公积金的缴纳比例,每月平均增加住房公积金支出3万余元。

还提高了加班工资标准,将1996年制定并延续至今的加班费标准从20元/天提高到40元/天。

2004年,投资约40万元为每位职工订做了夏季和春秋季工作服,并每年投入资金进行更新。

2007年9月,退休职工的津补贴全部发放到位。

第七,“文明创建”,讲求实效。

以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己任,一是制定方案。

党委研究制定了《关于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的实施方案》、《关于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实施方案》,对各科室、公司下达了《“文明创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

二是明确任务。

部门创建“文明科室”、“文明公司”、“文明班组”与景区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相结合,景区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与本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相结合。

三是讲求实效。

既要以“创建”促进景区发展,又要以景区发展的成果检验“创建”成效,建立“文明创建”的长效机制。

四是行政问责。

把“文明创建”与“年终评先”及干部考核结合起来,对“文明创建”成绩突出的部门或个人,将予以表彰奖励;对“文明创建”不作为或作为不力的部门或个人将视情况予以通报批评、取消“年终评先”资格,直至实行责任追究。

综上所述,麓山景区把“文明创建”作为推动景区科学发展的系统工程来抓,取得显著成绩。

但是,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景区的服务水平、环境品质离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

我们要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尤其要在建立“文明创建”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作到“五化”、“四不”。

“五化”是目标科学化、创建规划化、管理制度化、工作经常化、活动群众化。

“四不”是思想不松、班子不散、责任不变、力度不减。

总之,要通过“文明创建”促进景区又好又快发展。

 

2008年7月8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