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及申报评审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67148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及申报评审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及申报评审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及申报评审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及申报评审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及申报评审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及申报评审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及申报评审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及申报评审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及申报评审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及申报评审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及申报评审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及申报评审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及申报评审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及申报评审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及申报评审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及申报评审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及申报评审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及申报评审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及申报评审书.docx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及申报评审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及申报评审书.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及申报评审书.docx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及申报评审书

项目类别:

编号:

 

课题

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

课题主持人:

****

所在单位:

**************

申报日期:

 

填报须知

1.课题负责人不具备相应学段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相应行政职务),而且课题组又无高级科研人员参加实际研究工作的,须由两名同行高级科研人员推荐。

2.课题负责人必须是该项目的实际主持者和指导者,并在项目研究中担负实质性的任务。

3.市级以上课题完成情况,分以下几种:

A主持过市级以上规划课题并已结题;B主持省市级以上规划课题但未结题;C参与市级以上规划课题;D未参与市级以上规划课题。

申报人只须在“市级以上课题完成情况”栏上填上序号“A、B、C、D”即可。

4.课题论证应充分。

5.研究计划和阶段成果应明确。

6.申请书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后上报。

7.《申报、评审书》所规定的有关栏目均须由课题主持人用黑色钢笔填写或打印,一式三份。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情息

主持人姓名

性别

民族

汉族

出生年月

行政职务

专业技术

职务

高级教师

研究专长

最后学历

大学本科

最后学位

市级以上课题完成情况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E-mail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课题

组主

要成

员(不含主持人)

姓名

专业技术

职务

工作单位

研究专长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

课题主持人“十一五”至今教育科研情况

主持哪一级别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及完成情况

 

发表或出版的主要论文或论著

 

论文或论著名称

发表报刊及日期

出版部门

合作人

推荐人意见

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课题主持人,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且主持过市级以上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研究课题(高校人员主持过部、省级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专家填写推荐意见。

推荐意见要从课题主持人“专业水平”、“科研能力”、“组织能力”等方面陈述。

推荐人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研究专长

工作单位

推荐人主持过的课题名称

推荐意见:

 

推荐人签名:

年月日

推荐人姓名

专业技术职称

研究专长

工作单位

推荐人主持过的课题名称

推荐意见:

 

推荐人签名:

年月日

二、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1、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3、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4、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三、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1、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

2、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

3、研究内容(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

 

 

4、研究过程设计(阶段时间划分、阶段达成目标、阶段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式、阶段负责人)

 

5、研究方法设计(对应研究目标、内容、过程进行某一方法的具体设计)

 

6、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7、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形式及预期完成时间)

 

四、评审意见

1、课题承担所在单位意见

 

同意推荐

 

单位盖章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2、专家组评审意见

 

专家组组长(签字):

年月日

 

3、县(区)教育科研部门评审意见

 

单位盖章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项目类别:

编号:

 

课题

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课题主持人:

所在单位:

申报日期:

 

开题报告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主持人、评议专家、参与人员、会议程序等)

开题时间:

20**年*月

地点:

**小学开题

主持人:

评议专家:

参与人员:

会议程序:

校长主持

****提出申报课题

***主任审课题,同意开题

 

二、课题提出的背景

 

三、课题的界定

 

四、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的目标

 

(二)研究内容

 

五、研究的意义

 

六、研究途径和方法

 

七、研究步骤

 

八、研究的保障措施

 

九、课题立项后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7]

项目类别:

编号:

 

沾化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中期报告

课题名称:

***********

课题主持人:

*******

所在单位:

*******

申报日期:

 

一、中期论证活动简况(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时间:

20**年**月

地点:

评议专家:

参与人员:

二、研究工作主要进展(研究工作主要进展、阶段性成果、主要创新点、存在问题、下一步计划、可预期成果等),

(一)主要进展:

各科老师都有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模式,展示了精美的课堂教学展示。

各自完成了一个完美案例。

 

(二)阶段性成果

理论修习方面。

引导主动探究为手段,协调课堂教学诸多因素,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以塑造具有完美人格与高素质的人才为核心目标的一种教学理论模式体系。

其学术价值主要在于从生态学的视角构建课堂教学理论,课堂的生态平衡体现为课堂与生活的交互转化,课堂各因素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达到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

实践探索方面。

引导主动探究为手段,协调课堂教学诸多因素,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以塑造具有完美人格与高素质的人才为核心目标的一种教学理论模式体系。

其学术价值主要在于从生态学的视角构建课堂教学理论,课堂的生态平衡体现为课堂与生活的交互转化,课堂各因素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达到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

 

(三)本课题的主要创新点:

课堂生态的塑造生成,探索一套使用的生态模式。

 

(四)、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在研究过程中,老师们的理论学习还不够透,在研究中理论根据还不够深。

在各科研究中老师们的协调性差。

 

(五)、课题下一阶段研究计划:

1.老师们加强理论学习。

2.完善课堂有效模式。

3.影响课堂的因素。

4.总结性理论。

(六)本课题预期可以取得的成果

有一套有效的课堂生态模式。

 

参考文献

 

课题

研究总报告

 

课题名称:

课题主持人:

所在单位:

申报日期:

 

一、研究的问题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假设

 

(四)核心概念

 

二、研究的背景和文献综述

(一)理论基础

 

(二)相关研究成果

 

三、研究程序

(一)研究设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

 

3.教育实验法:

 

4.教学经验总结法:

 

四、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课题类别:

□重点□规划鉴定书编号()

 

课题

成果鉴定申请·审批书

 

课题名称:

立项编号:

承担单位:

主持人:

 

一、基本情况

提交鉴定的

成果

成果主件

成果附件

申请鉴定方式

原计划成果形式

原计划完成时间

年月日

通讯地址

邮编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课题组主要成员名单

姓名

工作单位

职务和职称

承担任务

二、工作报告(不超过2000字)

内容提示:

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活动;研究计划执行情况;研究变更情况(课题负责人、课题名称、研究内容、成果形式、管理单位、完成时间等);成果的出版、发表情况,转载、采用、引用情况等。

 

三、成果简介(含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可附页)

 

四、专家鉴定意见

 

组长(签字):

 

年月日

五、鉴定组成员名单

鉴定组职务

姓名

工作单位及职务职称

签名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六、组织鉴定单位意见

 

单位公章:

年月日

(此表正反面印制,左侧装订)

 

台湾教育家蔡清田教授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令人称羡

核心素养的意义

台湾“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之课程发展与设计,基于全人教育的精神,以“自发”(takingtheinitiative)、“互动”(engagingthepublic)与“共好”(seekingthecommongood)为基本理念,以“成就每一个孩子——适性扬才、终身学习”为愿景,强调学生是自发主动的学习者,学校教育应善诱学生的学习动机,透过适性教育提升学生学习的渴望与创新的勇气,激发学生生命的喜悦与生活的自信,引导学生妥善开展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互动能力,协助学生应用及实践所学、体验生命意义,成为具有社会适应力与应变力的终身学习者,善尽社会成员之责任并展现共生智慧,期使个体与群体的生活和生命更为美好,愿意致力社会、自然与文化的永续发展,共同谋求彼此的互惠与共好。

在前述基本理念引导下,台湾教育事务主管部门制订了《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纲要总纲》(2014),明订“启发生命潜能”、“陶养生活知能”、“促进生涯发展”、“涵育公民责任”四项总体课程目标,以协助学生学习与发展。

上述课程目标应结合“核心素养”(corecompetencies)加以发展与设计,并考虑各学习阶段特性予以达成,以期落实“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自发、互动共好”的课程理念,以臻全人教育之理想。

一、素养

素养(competence)是一种构念,也是一种根据学理建构的理论构念(蔡清田,2014)。

素养是指个人为了健全发展,并发展成为一个健全个体,必须透过教育而学习获得因应社会之复杂生活情境需求所不可欠缺的知识、能力与态度(陈伯璋等,2007),特别是个人经过学校教育课程设计而学习获得的“优质教养”之综合状态可简称为“素养”(蔡清田,2011)。

简言之,“素养”就是透过教育情境获得学以致用的知识、能力与态度而展现出“优质教养”,强调非先天遗传的后天“教育”与人为“学习”之功能(蔡清田等,2011),—方面可协助个体获得优质生活,另一方面可协助人类因应当前信息社会及未来优质社会的各种社会生活场域之挑战(蔡清田,2012)。

二、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核心的”素养(蔡清田,2012),不仅是“共同的”素养,更是关键的、必要的、重要的素养,具有关键性、必要性、重要性的核心价值,是经过社会贤达精心挑选,可透过课程设计专业将学科知识与基本能力取得均衡并加以精密组织及安排先后顺序,而且是可学习、可教学、可评量的关键必要素养。

核心素养具有关键性、必要性、重要性的结构,可以促成各学习领域学科课程发展的统整性与连贯性,进而建构各教育阶段课程的连贯体系(蔡清田等,2012),不仅可提升教师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的效能及学生学习的效能,还可进一步发挥国民教育的学校功能,进而彰显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功能(Rychen&Salganik,2003)。

因此,“核心素养”被誉为是课程发展与设计的关键DNA(蔡清田,2012)。

简言之,每一个人终其一生一定需要许许多多的素养,以因应各种社会生活之所需,这些是一般普罗大众生活必须具备的素养,如学会听说读写等语文沟通、解决问题等等日常生活所需的素养,而且这些所有社会成员都应该共同具备的素养,并非无所不包,而是可以再区分为比较关键的、必要的、重要的,被认为是最根本、不能被取代且居于最核心地位的“核心素养”,以及由“核心素养”所延伸出来的其他相关的周边外围素养。

这些社会成员都应共同具备的关键的、必要的、重要的,被认为是最根本、不能被取代、量少质精的关键少数且居于最核心地位的素养,叫做“核心素养”(蔡清田,2011)。

三、国民核心素养

国民核心素养(nationalcorecompetencies)系指每一个国民都须具备的核心素养(蔡清田,2014)。

国民必须具备的核心而关键必要的核心素养,不仅是共同的素养,更是关键的、必要的、重要的素养,具有关键性、必要性、重要性的核心价值,不仅可以有助于满足个人“优质生活”需求,协助国民获得个人成功的人生,以营造“成功的个人生活”,更可以有助于建立功能健全的社会,达成优质社会的发展愿景,以建构“功能健全的社会”(蔡清田,2012)。

台湾教育事务主管部门高级中等以下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第二次审议大会于2014年10月27日审议通过《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纲要总纲》,其特色之一是在传统学科课程设计外,纳入核心素养的课程设计理念。

学科课程设计是以领域/学科为课程设计导向,重视领域/学科的“学科知识”;核心素养的课程设计则是强调跨领域/学科与跨教育阶段的全方位的国民核心素养之培养。

本书针对国民核心素养进行阐述,以培养国民应具备的核心素养。

国民核心素养是统整的知识、能力与态度,能积极响应个人及社会的生活情境需求,使国民个人得以过着积极与负责任的社会生活,面对现在与未来的社会生活挑战(蔡清田,2012)。

素养不只是能力,更是一种广义的新能力与新知能,包含了知识、能力与态度之统整,要能内化并强调知行合一,不仅透过学习学会认知、技能与情意,并能学以致用且愿意在生活情境中实践(蔡清田,2011)。

国民核心素养兼重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双重功能(蔡清田,2011),不只可以展现优质的国民个人基本知能或基本素养,更可展现优质社会文化的核心素养之特质,进而强化国家的竞争力。

国民核心素养乃是国民个人实现优质生活需求继而参与优质社会生活所不可或缺且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蔡清田,2012),国民核心素养可涵括通称为“国民基本知能”或“国民基本素养”(蔡清田,2012),而且具有课程发展与设计的意义(蔡清田,2014)。

“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之核心素养强调培养以人为本的终身学习者,包括自主行动、沟通互动、社会参与三大面向,以及“身心素质与自我精进”、“系统思考与解决问题”、“规划执行与创新应变”、“符号运用与沟通表达”、“科技信息与媒体素养”、“艺术涵养与美感素养”、“道德实践与公民意识”、“人际关系与团队合作”、“多元文化与国际理解”九大项目。

学生能够依三面九项所欲培养的素养,解决生活情境中所面临的问题,并能因应生活情境之快速变迁而与时俱进,成为一位终身学习者。

摘自黄光雄、蔡清田著崔允漷校订《核心素养:

课程发展与设计新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6月第一版)第一章第一节

 

提高课题研究水平当从课题申报开始

——课题申报中的常见问题梳理

一、选题中的常见问题

课题组对所选问题的基本内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内涵不能准确把握,缺乏深入研究,没有教育实践支撑,课题的基本内涵在整个《申请审批书》中不能一以贯之,或游离、或放大、或缩小,就是不去聚焦自己选择的问题。

另外,选好题目后还要炼题,要用教育学术语言来表述,要追求简明、具体、切实,要消除歧义,更要消除语病。

选题是课题申报的第一关,最终选定的题目是课题组给予课题评审专家的第一印象,必须高度重视。

课题首先是问题,必须源于鲜活的教育实践,必须符合《课题指南》或《选题指南》要求,必须具有相应的教育科研价值,必须坚持力所能及的原则。

换句话表述这个问题,即选题之优劣决定于课题组这一学术团队的专业发展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

二、选定题目后几个重要栏目或栏目要点填报中的常见问题

(一)“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本次滨州市高效课堂创建专项课题申报涉及)填报中的常见问题:

第一是违反教育科研基本规范,最突出的表现是主持人的任务落到其他课堂组成员头上;第二是课题组没有理出所选课题面临的基本研究任务,还采用交叉的标准进行分工(实质上是逻辑上的一种划分)。

(二)“研究对象”填报中的常见问题

课题组往往随手就填,不加深思,且总认为一定是人,也缺乏必要分解。

其实课题研究的对象是指课题研究作为目标的人、物或事件。

说的通俗些,人或物均可单独成为研究对象,而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发生行为关系构成的事件同样可以成为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不能仅停留在上述简单的人、物、事件上,还要作必要的分解,有层级地展开,建构对象体系。

(三)“研究假设”填报中的常见问题

研究假设是研究者在选定课题后,根据已有理论、经验事实和相关资料对所研究问题的规律或原因做出的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设性解释,是在进行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定的结论。

简单地说,研究假设就是课题组所选择问题的暂时答案,是所选择问题的“可能解”。

研究假设具有推测性、因果性、多样性、条件性四方面的特性。

在此,课题组常见的问题是:

仅停留在一般教育现实的叙述,未去作任何理论思考;尚未梳理出任何一对关联度较高的变量关系,隔靴搔痒。

(四)“研究目标”填报中的常见问题

研究目标是课题以特定的思路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是对研究内容应达程度的整体说明。

如果说研究内容是回答课题要做什么,而研究目标则要回答课题要做到什么,做成什么。

课题组填报“研究目标”时常见问题有:

与研究内容混而不清,全然没有目标味道;或过大、过低、过于笼统,没有指示意义;缺乏必要的分解。

(五)“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填报中的常见问题

所谓创新,是根据既定目标,调动已知,经过不同的思考,产生新颖、独特、有价值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新成果的智力活动过程。

申请书的提示语明示“在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特色和创新”。

如果是申报高级别的课题,创新不应局限于上述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只是重点方面,而不应是全部,还应当涉及更多的方面。

同时还需要提醒:

申报书中的创新之处,是当前课题组设想的,是将来时,还不是完成时。

另外,创新之处相较于研究成果(广义上的)是广义研究成果中的最佳部分。

在此,课题组的常见问题是:

想都未想清楚,停留于共识、通识,谈不上创新;或笼统,或拔高,缺乏适切性,繁冗拖沓,缺乏总结提炼,好孩子依然在脏水盆里洗澡。

上述是笔者限于一隅的粗浅思考,以期各位同仁把好课题研究第一关,更期待抛砖引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