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表格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70116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K12学习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表格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K12学习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表格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K12学习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表格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K12学习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表格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K12学习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表格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K12学习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表格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K12学习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表格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K12学习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表格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K12学习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表格教案.docx

《K12学习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表格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12学习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表格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K12学习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表格教案.docx

K12学习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表格教案

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表格教案

  1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知道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主要用途。

  .能说出碳、铁、石蜡等物质跟氧气的反应现象,会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知道氧化反应初步概念,认识什么是化合反应,能识别、判断。

  .氧气有哪些物理性质

  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稍大,不易溶于水。

氧气能发生三态变化:

氧气――————————→101.3Pa,-183℃液态氧――——————————————→101.3Pa,-218℃固态氧。

  描述氧气的物理性质时,应抓住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

因为条件不同时,气体的颜色、状态、密度、溶解性等物理性质会发生变化。

  Hi!

氧气的物理性质中,密度和溶解性尤为重要,因为它们决定了氧气的收集方法。

  【例1】氧气跟世间万物如影随形。

下列有关氧气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

  B.氧气可加压贮存在钢瓶中

  c.无色氧气变成蓝色液体发生了物理变化

  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解析: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

  B√气体分子间隔较大,加压分子间隔变小,气体体积减小,可存入钢瓶中

  c√无色氧气变成蓝色液体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溶有氧气,因为常温下,1L水只能溶解30L氧气,不能说明氧气易溶于水,而是不易溶于水

  答案:

D

  .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

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热量。

  探究实验1:

木炭的燃烧

  实验步骤:

用镊子夹取一小块木炭,先放在空气中加热到红热,再放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一会儿后,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反应物空气中氧气中生成物

  木炭

  持续红热,

  无烟,无火

  焰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无色无味气体,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

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探究实验2:

氧气与铁丝的反应

  实验步骤:

将一根光亮细铁丝,绕成螺旋状,在铁丝下端系上一根火柴梗。

用坩埚钳夹住铁丝点燃火柴梗,至其快燃尽时,伸入充满氧气且瓶底有少量水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反应物空气中氧气中生成物

  铁丝不能燃烧,灼烧时红热,离火后迅速变冷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实验结论:

铁丝在氧气里能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

瓶底的水起什么作用?

  ①铁丝绕成螺旋状,既增加了其长度,又增大了铁丝的受热面积,便于铁丝持续燃烧;瓶底的水是为了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下来,使集气瓶底炸裂。

  探究实验3:

蜡烛的燃烧

  实验步骤:

用铁丝固定一段蜡烛,先在空气中点燃,再放入充满氧气的干燥集气瓶中;一会儿后,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反应物空气中氧气中生成物

  蜡烛

  放热,黄白色火焰,火焰分层,少量黑烟发出白光,放热,瓶壁上出现水雾无色液体;无色无味气体,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

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发白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①氧气可以支持燃烧,但没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

  ②氧气的浓度越高,物质燃烧得越旺,故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

  ③有些物质尽管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却能在氧气中燃烧。

  【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跟许多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B.铁丝插入氧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c.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作燃料

  D.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中,木条复燃,证明这瓶气体是氧气

  解析: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B×铁丝插入氧气瓶中,没有点燃,不会燃烧

  c×氧气不能燃烧,只能帮助燃烧,不能作燃料

  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

  答案:

D

  .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

  ①概念: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特征:

“多变一”,可用通式:

A+B→AB表示。

  【例3—1】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碱式碳酸铜――→△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水→碳酸

  c.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D.石墨――————————→高温、高压、催化剂金刚石

  解析:

化合反应是由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A是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c是两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D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均不符合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要求,故选B。

  答案:

B

  氧化反应

  ①概念:

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

  ②特征:

有氧参加反应。

  概念中的“氧”是指氧元素,是指氧气或其他含氧物质中的氧,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氧气。

当然,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但氧化反应中不一定有氧气参加。

  【例3—2】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

  B.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c.镁+氧气氧化镁

  D.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

  解析:

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A、B、c三个选项均是物质与氧气反应的,所以属于氧化反应。

故答案为D。

  答案:

D

  .氧气有何用途

  氧气的用途从两个方面进行归纳:

  供给呼吸,如医疗抢救、潜水作业、登山运动、高空飞行、宇宙航行等。

  支持燃烧,如气焊、气割、炼钢、液氧炸药、航空航天器的推进剂等。

  氧气的化学性质决定了氧气的用途。

用途主要利用了氧气易于跟其他物质起反应并放热的特性。

  【例4】某同学学习了“氧气的用途”后,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查阅,归纳出氧气的主要用途有:

①急救病人,为飞行员、登山运动员、潜水员提供呼吸所需的氧气 ②在钢铁冶炼中,进行富氧鼓风提高炉温,加速冶炼过程,提高钢铁的质量和产量 ③化学工业上主要用来跟氢气反应制取蒸馏水 ④使乙炔燃烧产生高温的氧炔焰,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属 ⑤在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常用作氧化剂 ⑥液氧用于火箭发动机,促使燃料迅速燃烧,产生高能推动火箭前进。

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A.①③⑤

  B.②④⑥

  c.仅有③D.仅有⑤

  解析:

氧气的用途可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即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答案:

c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化学反应现象是化学反应本质的外在表现。

正确认识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要注意以下几点:

  物质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因此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与在空气里燃烧现象不同。

  正确理解“光”和“焰”、“烟”和“雾”的不同。

“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雾”是液体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

“光”一般指固体燃烧时产生的一种现象,“火焰”一般指气体或液体或低熔点固体燃烧时产生的现象。

  正确区别现象的内在本质和外观特征;反应现象与结论两者之间不能相提并论,不能把生成物的名称作为实验现象来描述。

  【例5】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火焰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的烟雾

  D.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

  解析: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不会产生火焰→A错。

  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B正确。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烟雾→c错。

  D: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二氧化硫是结论→D错。

  本题集中了本节课中较多的易错点、易混点,稍不注意就会误中陷阱。

错因主要是对“光”和“火焰”、“烟”和“雾”以及变化现象和结论的认识模糊不清造成的。

  答案:

B

  解题时①明确物质“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的差异;

  ②正确区分“烟”与“雾”、“光”与“火焰”;

  ③分清反应现象和结论。

  .影响物质在氧气中顺利燃烧的因素

  物质在氧气中能否顺利燃烧,除了受物质本身的性质影响外,还要受氧气的浓度、实验操作方法、反应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氧气的浓度。

这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由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可知氧气的浓度越高,物质燃烧得越旺。

  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接触面积越大,越容易燃烧。

  实验操作方法。

实验操作时,将点燃的物质放入氧气瓶中的速率、位置,对燃烧的影响也很大。

如将点燃的物质迅速放入氧气瓶内下部,会使瓶内中上部氧气受热膨胀排出,造成氧气浓度过低,而不能顺利燃烧。

  此外,反应条件、物质质地的疏密、氧气的量等因素,也会对物质燃烧有一定的影响。

  【例6】科学探究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假设和验证是探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为了探究“铁丝可以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同学们将一根火柴梗塞入一段螺旋状‘铁丝’末端,将它固定,用镊子夹住“铁丝”,然后将火柴在酒精灯上点燃,将‘铁丝’由集气瓶口向下慢慢伸入,观察现象:

  甲同学只发现“铁丝”红热一下,就没有观察到其他现象,请你分析铁丝没有燃烧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发现“铁丝”在纯净氧气中燃烧起来,观察到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体生成,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是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影响因素的探究。

铁丝不能顺利燃烧的原因主要有:

氧气不足、铁丝没与氧气充分接触、温度太低。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将一根火柴梗塞入一段螺旋状‘铁丝’末端,将它固定,用镊子夹住‘铁丝’,然后将火柴在酒精灯上点燃,将‘铁丝’由集气瓶口向下慢慢伸入”,再结合“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信息,可推知:

插入过早,火柴梗燃烧消耗了过多的氧气,或‘铁丝’太粗、插入过慢,导致‘铁丝’的温度太低,或者是‘铁丝’表面有铁锈或污垢,以至‘铁丝’不能与氧气充分接触。

  答案:

没等到火柴快要熄灭的时候将“铁丝”由集气瓶口向下慢慢伸入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把题设的情景与已有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对比分析。

这类题一般设置为由氧气的浓度太低引起的,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引起氧气浓度降低的直接原因。

  .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关系

  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都属于化学反应,它们是以截然不同的分类依据,从不同的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的分类。

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

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化合反应也不一定是氧化反应,二者属于交叉关系。

如图所示:

图中,Ⅰ:

属于化合反应;

  Ⅱ:

属于氧化反应;

  Ⅲ:

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

  注:

图中的圆圈仅表示概念之间的包含关系或并列关系。

  化合反应是基本反应类型之一,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是“多变一”,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种数的多少来判断。

而氧化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根据是否有氧参加反应来判断。

见下图:

  【例7—1】下列化学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硫+氧气二氧化硫

  B.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

  c.碳酸氢铵氨气+二氧化碳+水

  D.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

  解析:

  A√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另外一种物质,且有氧气参加

  B×虽有氧气参加,但是生成物是两种

  c×没有氧气参加,且生成物是三种

  D×虽有氧气参加,但是生成物是两种

  答案:

A

  【例7—2】小刚在学习了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两个概念以后,用图示的方式表示了两个概念的关系,并且通过自学完成了A处所表达的内容的填写,请你完成B、c的填写内容。

  A:

是化合反应,不是氧化反应,举例:

二氧化碳+水→碳酸。

  B:

________________,举例:

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举例:

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如碳、硫、铁等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等;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反应,如各种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

但两者没有包含关系,有的化合反应并非氧化反应,如图中A处表示的反应;有的氧化反应并非化合反应,如图中c处表示的反应;也有的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如图中B处表示的反应。

  答案:

B:

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 碳+氧气二氧化碳

  c:

是氧化反应不是化合反应 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解题的关键是把握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实质,理清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之间的关系,弄懂图示所示的含义。

然后,把图示含义与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之间的关系综合起来分析。

  .气体的鉴别

  气体的鉴别:

是指给定几种气体物质,在此范围内根据物质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运用一定的方法将它们进行区分。

  现阶段需掌握两种气体:

  气体性质

  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题时以所给物质的特性作为解题突破口,依次鉴别;方法简单,现象明显,操作简便可行。

  步骤:

取样→操作→现象→结论。

  两种气体的鉴别,若有氧气,用带火星木条;若有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石灰水。

三种或三种以上气体鉴别,若有氧气,则首先使用燃着的木条,再用其他试剂加以区分。

  【例8】四个集气瓶中分别充满了空气、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试用简单的方法把它们区分开。

  解析:

四种气体虽然都是无色、无味的,但各自有一些特性,如空气、氧气都能支持燃烧,且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更旺,氮气、二氧化碳一般不能支持燃烧,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氮气不能。

  答案:

分别用燃烧的木条伸入四个集气瓶中,使木条燃烧更旺的那瓶气体是氧气;使燃烧的木条立即熄灭的气体是氮气、二氧化碳;木条燃烧没有明显的变化的那瓶气体是空气。

再分别向使燃烧的木条熄灭的两瓶气体中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那瓶气体是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没有明显变化的那瓶气体是氮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