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环保型高效炭基缓释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796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6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环保型高效炭基缓释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生产环保型高效炭基缓释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生产环保型高效炭基缓释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生产环保型高效炭基缓释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生产环保型高效炭基缓释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生产环保型高效炭基缓释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生产环保型高效炭基缓释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生产环保型高效炭基缓释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生产环保型高效炭基缓释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生产环保型高效炭基缓释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生产环保型高效炭基缓释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生产环保型高效炭基缓释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生产环保型高效炭基缓释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生产环保型高效炭基缓释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生产环保型高效炭基缓释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生产环保型高效炭基缓释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生产环保型高效炭基缓释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生产环保型高效炭基缓释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生产环保型高效炭基缓释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生产环保型高效炭基缓释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产环保型高效炭基缓释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生产环保型高效炭基缓释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环保型高效炭基缓释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产环保型高效炭基缓释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生产环保型高效炭基缓释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辽宁金和福农业开发公司环保型缓释肥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一、总论························································1

(一)项目建设背景···············································1

(二)项目概况···················································6

二、市场预测·····················································8

三、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10

四、场址选择·····················································10

(一)场址所在位置现状············································10

(二)场址建设条件················································12

五、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15

(一)技术方案····················································15

(二)工程方案···················································24

六、主要原材料供应···············································28

七、项目总体布置·················································28

(一)总图布置·····················································28

(二)场内外运输···················································30

(三)公用辅助工程·················································31

八、节能措施······················································41

(一)节能措施····················································41

(二)节水措施····················································41

九、环境影响评价················································42

(一)项目场址环境现状·············································42

(二)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43

(三)环境保护措施················································44

(四)环境影响评价················································45

十、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46

(一)劳动安全、卫生措施···········································46

(二)项目运营安全、卫生防治措施····································47

(三)消防·························································48

十一、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49

(一)组织机构····················································49

(二)人力资源配置················································49

十二、项目实施进度···············································50

十三、投资估算···················································51

(一)投资估算·····················································51

(二)资金筹措····················································51

十四、经济分析···················································52

(一)设计依据····················································52

(二)基本数据····················································52

(三)财务评价····················································54

十五、社会评价···················································56

(一)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56

(二)项目与所在地区互适性分析·····································56

(三)社会风险分析················································57

十六、风险分析···················································57

(一)主要风险因素识别··········································57

(二)降低和防范风险措施·············································58

十七、工程招标方案···············································59

十八、研究结论与建议·············································64

(一)方案的总体描述···············································64

(二)结论与建议···················································64

附表

附图

 

一、总论

(一)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环保型高效炭基缓释肥

2.项目负责人刘金

3.承办单位概况

辽宁金和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座落于“中国玉都—岫岩”,注册商标JHF。

辽宁金和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注册于2006年,现有资产372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715万元,无形资产1340万元,流动资产668万元。

占地5.7万平方米,公司现有员工120人,平均年龄33岁,其中大专以上学历者50人,专职研究人员20人,市场开发人员18人,有较强的研发实力。

其前身为1998年成立的鞍山市丰源木业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处岫岩满族自治县洋河镇,发展前期主要以木材及木器出口加工为主体,兼营农业综合开发。

2000年以后调整发展方向,成为开发以农业废弃物:

花生壳、稻壳、玉米芯、秸杆等为主要原料,生产活性炭素及环保型高效炭基缓释肥项目。

目前,该项目已被国家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获得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认定证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2008年被鞍山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鞍山市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与项目状况

辽宁金和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于2009年4月委托鞍山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承担环保型高效炭基缓释肥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

鞍山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依据辽宁金和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要求和介绍的情况、提供的有关资料及共同商榷的事项进行可行性研究。

在研究阶段咨询公司收集了项目所在地的自然概况、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等基础资料,并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的合理性、技术的可行性、实施的可能性等多方面进行研究论证。

主要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化肥行业国家标准》

《缓控释肥料》行业标准

《土壤水分测定法》(GB7172-87)

《肥料中氨态氮含量的测定用醛法》(GB/T3600-2000)

《固体化学肥料包装标准》(GB8569—1997)

《肥料采样报告格式》(国家推荐标准:

GB/T13565)

《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标准》(GB18382-2001)

《有机肥料标准》(NY525-2002)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复合肥料强制性国家标准》

建设单位关于本项目有关基础资料;

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生产资料。

然而,我国多数地区因长期施用化学肥料已使土壤生态环境、土壤理化性状以及土壤微生物区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尤其是过多施用单质化学肥料,已使土壤中营养元素比例严重失调,肥力供给能力下降,土壤板结加剧,根际土壤微生物优势种群大量减少,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产品品质造成了污染,使产品难以达到绿色食品的要求。

随着微生物领域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家普遍认为,肥料要向高效、复合的方向发展,即应当寻求一种能将有机、无机和微生物肥料整体优势集于一体的新型生物复混肥。

此项内容在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公报和国家环保局《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以及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等相关文件中,均有重点阐述。

而环保型高效炭基缓释肥则是顺应肥料这一发展方向的代表性产品之一。

环保型高效炭基缓释肥是经过多年的精心探索和连续实验,研制出的集防霉、除臭、腐解、灭菌、增产、增效为一体的高科技成果。

环保型高效炭基缓释肥经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5.项目提出的理由

近年来,开发资源、节省资源、高效利用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创建节约型社会,以及改造环境、保护环境、建设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了国民经济活动的重要任务。

当前,解决资源、环境重大科技问题,打造循环经济,已经迫在眉睫。

本项目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旨在解决农业领域资源利用率低(肥料利用率及秸杆等农业废弃物利用率低等)和环境污染严重(化肥污染、秸杆等农业废弃物利用不当污染等)问题,以打造农业循环经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项目以颗粒炭素制备为核心技术,以高效环保炭基缓释专用肥为终端产品,形成废物利用、低本高效、环保节能的经济产业链条。

即在通过特殊工艺将玉米芯、花生壳、稻壳、作物秸杆等制成颗粒型炭素的基础上,利用其孔隙丰富、吸附能力强、吸光增温效果显著等特点,制作成能显著提高地温,延长肥效、改良土壤、促进作物早生快发的系列缓释专用肥,包括水稻育苗调制剂,温室专用苗床基肥,花生专用肥、玉米专用肥、大豆专用肥及花卉培养基质等。

目前,该项目已被国家列入“星火计划”,同时花生、大豆、玉米专用肥被国家专利局批准为专利产品。

本项目颗粒炭素制备技术突破了传统工艺,具有无能耗、低成本、产量高、质量优、无污染等特点,以其为基质生产的多元复合缓释专用肥具有提高地温、增加地力,改善土壤结构、克服连作障碍,肥效长、无污染等特点,是一种极具开发前景的环保型长效专用肥。

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与水平是实现人民生活向更加富裕的小康生活过渡的首要任务,加快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实现贸工农的有机结合,对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实现农民增收,解决好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弱化二元经济结构,进而提高加入WTO环境下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农产品加工业作为生产消耗型产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需求弹性系数较大,农产品加工业的增长将会与GDP保持同步增长的趋势,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长青产业”。

本项目核心技术颗粒炭素制备原料为玉米芯、花生壳、稻壳、作物秸杆等农业废弃物,解决了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难的问题。

炭粒制备过程几乎不需任何外加能源,不产生废水、废气、废渣等任何废弃物。

即炭粒生产过程本身节能而且环保。

以炭素基质为载体生产炭基缓释肥可有效地克服北方地区早春气候冷凉、地温较低的不利影响,提高田间出苗率,促进作物早生快发;还可延缓肥料中养分释放速度,延长供肥时间,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时,由于炭粒孔隙度好,本身又属于有机复合物,在土壤中可自然降解,因此还具有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避免土壤板结,利于克服连作障碍等作用。

应用炭基环保缓释专用肥,能够提高作物产量20%,同时由于提高了肥料利用率,相对减少了化肥使用量,既降低了土壤的氮素污染,又减轻了石油化工的压力,起到良好的链式促进作用,由于农业是基础产业,粮食是特殊战略性商品,国家始终把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因此,作为与其密切相关的肥料行业,只要确保有效果、有效率和有效益,其投资的风险几乎是不存在的。

因此,本项目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经济社会效益,投资开发意义重大,利国利民,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刻不容缓。

(二)项目概况

1.拟建地点:

岫岩满族自治县雅河工业园区

2.建设规模与目标

(1)建设规模

本项目占地面积5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350平方米,其中:

综合办公室3000平方米、生产厂房6280平方米、原料库1000平方米、成品库1000平方米、其它库房315平方米,守卫室80平方米、变电所135平方米,浴室90平方米,交接班室90平方米,休息室90平方米,卫生间135平方米,锅炉房135平方米。

(2)建设目标

项目建成后年生产环保型高效炭基缓释肥10万吨。

辽宁金和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将始终奉行“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用户至上”的宗旨,依靠雄厚技术力量、精良生产设备、检测设备向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满意的服务。

职工全部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管理制度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生产体系,逐步完善各项制度和经营策略,扩大产品配套升级服务体系和新产品的开发,力争在管理上、规模上、效益上都能站在国际市场的前列。

3.主要建设条件

(1)原材料购置方面:

由于该项目所需主要原料是利用农业废弃物为主料,仅东北地区玉米、水稻、大豆、花生这四大产业是北方农作区的主导产业,其中水稻区就有5000多万亩,玉米、花生等种植面积更大。

因此,农作物活性炭素加工原料在本地及周边地区完全可以满足本公司生产需求,其它各种原材料均属市场易购产品,供应充足。

(2)产品销售方面:

我国有两千多个县,农作物播种面积20多亿亩,年需化肥约1亿4千万吨,而我国年产化肥不足1亿吨,尤其是优质化肥的更是奇缺,主要依赖进口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这就给其它新型肥料的使用带来了很大的市场空间。

所以,该产品市场潜力很大,产品销售有巨大的空间。

4.项目投入总资金

本项目投入总资金为5224.84万元。

其中建设投资为4476.34万元

流动资金为748.5万元。

二、市场预测

本项目系列产品主要用于玉米、水稻、大豆、花生和保护地果蔬生产,这四大产业是北方寒地农作区的主导产业。

其中水稻仅东北稻区就有5000多万亩,玉米、大豆种植面积更大。

因此,无论从用途还是从需求量上看,均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国内外生产专用肥的基质主要是粉煤灰、珍珠岩、蛭石、草炭或其他代用品。

本项目开发的系列缓释专用肥,所用基质是多微孔的颗粒炭素,这在国内外尚无先例,属全新型产品。

到目前为止,国内及本地区还没有任何企业生产具有增温作用的系列缓释专用肥。

国外也只有日本的岩手大学刚刚起步研究,但其核心材料-农作物废弃物颗粒炭素基质是本公司提供的,本公司完全掌握主导权。

因此,本项目产品具有很强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化肥的长期使用,已造成肥效下降,利用率不高,土壤板结等弊端。

目前,我国化肥消耗量增长了一倍,而同期农作物产量增产了10%,大部分化肥施用后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

据调查,我国化肥的利用率只有35%-40%,其余部分被土壤固定,或淋溶造成水体污染、湖泊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

加之化肥是一种高耗能产品,原材料涨价和环境污染的影响,致使许多小型化肥厂濒临倒闭状态,而国家由于受经济和能源条件的限制,目前还无能力改造这些化肥厂,限制了我国肥料总量的增加。

专家门迫切呼吁减少化肥使用量,多使用新型生物肥,多施有机肥。

广大农民也迫切需要一种新型肥料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目前,美国等西方国家生物肥料已占到肥料总用量近50%。

在我国,若微生物肥料能占到化肥使用量的10%,其市场容量将达到1400万吨。

现在我国微生物肥料年生产量不足200万吨,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生物有机肥是一种含有有益微生物的活性肥料,不仅为作物提供氮源,还能提供磷钾和多种微量元素,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调节作物生长发育过程,增强抗御不良环境的能力。

它又有适应于各种土壤条件和农作物的系列的产品,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作物对生长环境和营养条件的需求。

环保型高效炭基缓释肥原料易得,生产工艺简单,而且生产所需投资远远低于生产化肥所需投资。

一个县若按50万亩农田计算,一茬作物亩施生物有机肥80公斤,就需该肥4万吨,一年种植多茬需要肥料量更大。

生产此产品,投资少,原料易得,工艺简单,产品价格低于化肥,极具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

节约化肥和能源,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当前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问题,许多国家都将发展微生物肥料作为解决这一世界性问题的重要方法,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对生物肥料的兴趣越来越大,生物有机肥正面临着走出国门的机遇。

目前,本项目系列缓释专用肥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无市场占有率,但由于其属于原始创新产品,标志着肥料革命性变化的开始,开发潜力巨大,商机无限,因而达产后将大有市场,因而,出口创汇潜力巨大。

三、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本项目占地面积5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350平方米,其中:

综合办公室3000平方米、生产厂房6280平方米、原料库1000平方米、成品库1000平方米、其它库房315平方米,守卫室80平方米、变电所135平方米,浴室90平方米,交接班室90平方米,休息室90平方米,卫生间135平方米,锅炉房135平方米。

项目建成后年生产环保型高效炭基缓释肥10万吨。

四、厂址选择

(一)场址所在位置现状

厂址位于岫岩满族自治县雅河工业园区。

该地各项设施齐全,交通便利,地势高燥、平坦、朝阳、为砂质土壤。

面积充足,远离居民区,利于本项目建设。

1、地理位置

岫岩满族自治县位于辽东半岛腹地,地处千山山脉,隶属鞍山市。

位于北纬40°-40°39′,东经122°52′-123°41′。

全县总面积4507平方公里,县境横向距离75.5公里,纵向距离91.8公里。

东邻凤城、本溪,北面与海城、辽阳接壤,西面与大石桥相接,南面毗邻庄河、东港。

厂路连续大盘公路,交通比较便利。

2、地形地貌

岫岩境内丘陵起伏,千山山脉从岫岩北部入境,分向西南和东南延伸,形成环抱岫岩北、西、东边界的天然屏障。

地势北高南低,平均海拔79.6米。

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低山主要分布在北部,海拔在400-1100米之间,有小块冲击平原和盆地,大体分布为“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

3、土壤

土壤主要有砂壤土、腐殖土、棕壤土、草甸土、水稻土和沼泽土。

土壤酸碱度为微酸到中性,农业用地有机质含量较高。

4、气候与水文

岫岩属于北温带湿润地区季风气候,具有陆地和海洋两种气候特点,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6.3°—8.0℃,无霜期150天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73小时,空气相对湿度为70%,年平均降水量775.8—933.8毫米,水利资源总积量为16.64亿立方米。

水质良好无污染。

5、供电与通讯

高压线路、通讯线路直达厂区,满足本项目使用。

6.场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土地使用权属为辽宁金和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项目占地面积57000平方米。

(二)场址建设条件

1.地形、地貌情况

项目场址所处位置为平原区,地势较为平坦,工程地质无大病害和构造上的不利组合。

2.气候条件

岫岩满族自治县位于辽东半岛中部,地处千山山脉,属北温带湿润地区季风气候,主要气象资料如下:

年平均气温:

7.6℃

极端最高气温:

37℃

极端最低气温:

-31.5℃

最热月平均气温:

23℃

最冷月平均气温:

-10.7℃

年平均相对湿度:

70%

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

84%

年平均降雨量:

867.9mm

日最大降雨量:

268.1mm

1小时最大降雨量:

114.4mm

最大冻土深度:

102cm

最大积雪厚度:

34cm

年平均雷雨日数32.3天

常年主导风向及频率:

NNW16%

最大风速:

20.3m/s

3.地震烈度

按7级烈度设防

4.环境保护要求

(1)坚持项目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的方针,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2)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

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努力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

(3)突出重点,统筹兼顾。

以建制镇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建设为重点,既要满足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为后代预留可持续发展空间。

(4)坚持将城镇传统风貌与城镇现代化建设相结合,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保护相结合,科学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

(5)坚持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

既要立足当前实际,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又要充分考虑发展的需要,使规划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6)建设单位应抓好施工现场的资源控制与管理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降低水、电的消耗,避免浪费,及时回收一切可以回收的物资。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降低施工中粉尘、噪音、废气、废水对环境的污染破坏。

5.征地拆迁条件

该项目为地方招商引资项目,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按照土地征用有关规定,依法缴纳征地费、补偿费,办理土地出让手续。

6.施工条件

项目拟建场址地势较为平坦,适于建设,施工十分便利,水电供应均可满足施工要求。

7.材料来源及运输条件

主要建筑材料在满足施工要求条件下,应考虑就近取材原则,尽量在岫岩地区采购。

建筑材料镇内运输可利用现有的镇内交通道路,建筑材料从外地运输可通过省、市、县三级公路,运输条件基本可以保证。

五技术方案和工程方案

(一)技术方案

1.设计思想

  环保型高效炭基缓释肥是根据土壤植物营养生理学原理和微生态学原理以及现代"有机农业"的基本概念而研制的。

  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三大部分组成,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础。

土壤矿物质是土壤物质组成的主体,既是植物生长的基质,又是植物无机营养的主要来源。

有机质是土壤供肥、保肥的重要物质基础,又是形成土壤团粒结构和防止土壤板结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