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解题十一式”(四):历史学习比较法及相关事例.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6984264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解题十一式”(四):历史学习比较法及相关事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解题十一式”(四):历史学习比较法及相关事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解题十一式”(四):历史学习比较法及相关事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解题十一式”(四):历史学习比较法及相关事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解题十一式”(四):历史学习比较法及相关事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解题十一式”(四):历史学习比较法及相关事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解题十一式”(四):历史学习比较法及相关事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解题十一式”(四):历史学习比较法及相关事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解题十一式”(四):历史学习比较法及相关事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解题十一式”(四):历史学习比较法及相关事例.docx

《高考历史“解题十一式”(四):历史学习比较法及相关事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解题十一式”(四):历史学习比较法及相关事例.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解题十一式”(四):历史学习比较法及相关事例.docx

(四):

历史学习比较法及相关事例

1.井田制与分封制的比较

(1)井田制:

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

因耕地阡陌纵横,如同井字而得名。

内容是:

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臣下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买卖,并要向周正交纳一定贡赋;奴隶主强迫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种。

瓦解: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一私田增多f出现新的封建剥削方式f井田制瓦解f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2)分封制:

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

周正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按期向周王贡献财物,并随从作战,保卫王室。

周初分封制的重要诸侯国有齐、鲁、燕、卫、宋、晋等。

分封制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城。

(3)分封制与井田制的关系:

分封制和井田制是西周时期完善的奴隶制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分封制起到维系、调整奴隶主阶级内部关系,保证奴隶制国家对奴隶和平民进行统治的作用,是西周奴隶制国家强盛的政治保证。

井田制规定了奴隶制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是决定奴隶制经济形态存在、发展和西周政治统治的经济基础。

二者相互影响,是西周奴隶制兴盛的支柱。

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瓦解、分封制破坏,奴隶制度逐步为封建制度所取代。

2.秦亡汉盛的比较

秦与西汉都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王朝。

秦仅存在15年,二世而亡;西汉存在200多年,在汉武帝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强盛局面。

秦亡汉盛的原因如下:

(1)从两个王朝的建立看,秦朝由春秋战国时的秦国发展而来,没有经过农民战争对政权进行改造这个环节;西汉是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朝后建立的,刘邦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亲历者,农民战争对封建政权的改造作用巨大。

(2)从统治政策看,秦崇尚法家思想,统治残酷,实行严刑峻法,徭役繁重,人民赋税沉重,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致使社会矛盾激化;西汉初年的几代皇帝,面对社会经济凋敝的状况,实行无为而治,与民休息,减轻农民负担,爱惜民力,从而缓和了社会矛盾,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3)从国家进行的重大工程看,秦朝征调大量劳力用于长城和陵墓、宫室的修建;西汉则多利用国家力量进行水利工程的修建,前者破坏生产,后者有利于生产。

(4)在对待亡国贵族和割据势力方面,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在思想文化政策方面,秦汉也有差异。

(5)秦始皇、秦二世与西汉前期几位皇帝的个人性格和秉性也有不同。

以上原因导致了秦汉两种不同的结局。

[来源:

Zxxk.Com]

3.郑和下西洋与开辟新航路的比较

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二者有共同之处,但也有明显的不同。

第一,从时间上看,郑和下西洋比欧洲的达•伽马、麦哲伦和哥伦布的航海早半个世纪。

在规模和航海次数方面,外国与中国是无法比较的。

这说明中国人民有足够的能力和胆略征服海洋-第二,从目的上看,郑和下西洋主要是政治目的,宣扬国威,内容是贡赐贸易,形式是以和平友好交往为主;西欧主要是出于经济目的,侵占海外殖民地,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第三,从影响和后果来看,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人民的友谊,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赏赐式的贸易是违背经济规律的,给明政府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

同时,其规模、影响越来越大,为后来大规模的殖民扩张打下了基础。

[来源:

学_科_网]

4.17-18世纪中西方状况的比较[来源:

Zxxk.Com]

17-18世纪的东方(主要是中国)与同时期的西方比较,可以得出西方的优势已经形成,东、西方的均势被打破的结论。

政治上:

西欧的君主专制是建立在与资产阶级联盟的基础上的,对资本主义经济实行扶植和保护政策;中国则是君主专制强化并达到顶峰,自然经济难以解体,同时又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对外:

西方在地理大发现后,迅速走向世界,进行海外扩张,进行资本原始积累;中国对外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海外贸易。

意识形态领域:

西方经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注入精神动力,解除了精神枷锁;中国维护、加强传统的儒教,大兴文字狱,束缚了思想,遏制了进步。

总之,通过比较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

西方率先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中国则逐步走向衰落。

5.洋务派与鸦片战争中的抵抗派的比较[来源:

学科网ZXXK]

抵抗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二者有明显的区别:

(1)从目的上看:

鸦片战争中以林则徐为代表的抵抗派提出向西方学习的目的是学习西方的长处以加强国防,抵抗外国侵略,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洋务派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同外国资本主义打交道的过程中,认识到西方船炮的威力,便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但是,二者学习西方的目的有本质的区别,抵抗派学习西方的目的是抵抗侵略,并在民族自卫战争中付诸实施;洋务派之中虽不乏抵抗侵略的有志之士,然而他们的头面人物搞洋务的根本目的还在于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力主“借师助剿”,而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妥协退让。

(2)从内容和实践上看:

抵抗派和洋务派学习西方的内容都是西方的先进技术。

但是,抵抗派由于受到种种压抑和打击,以及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的主张未能实现;洋务派由于客观形势的变化,其主张付诸实施,在中国掀起了长达30年之久的洋务运动。

(3)从作用上看:

二者主张学习西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抵抗派没有也不可能提出一条改造社会的有效方案,洋务派也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6.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比较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抗日的主战场,是中国抗战的重要特点之一。

这是由当时中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

相互关系:

两个战场的关系实际上是国共两党携手合作关系的一部分。

他们是相互依存的,其目标都是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抗击了侵华日军的主要兵力,从战略上掩护了敌后战场的开辟。

可以说,在战略防御阶段,没有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就没有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就不会使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彻底破产;而没有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就没有战略相持阶段的迅速到来。

在战略相持阶段,正面战场仍坚持对日作战,但战略地位日益降低,敌后战场在全民族抗战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国共双方在战役或战斗中的配合日益减少,但两个战场仍保持着互为支持的战略配合关系。

可以说,在相持阶段,若没有正面战场的继续抵抗,就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斗争的胜利;而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斗争的胜利,正面战场就不可能坚持抗战到底,战略反攻也就不可能迅速到来-从1944年4月开始,正面战场又重新成为日军战略进攻的重点,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时,敌后战场展开了仍属游击性质的局部反攻。

这时,两个战场的对立和各自的独立性更为突出,但战略上的相互配合一直维持到抗战胜利。

总之,两个战场相互配合、互为依存的关系一直贯穿整个抗战时期。

相互区别:

(1)抗战路线不同:

前者推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后者实行动员和依靠全民族一切力量的全面抗战路线;两条抗战路线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抗战,而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2)依靠的武装力量不同:

前者是国民党政府的200万正规军;后者是中共领导指挥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还有民兵。

(3)战场范围不同:

前者在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区域划分若干战区,阻击敌人的进攻;后者是在日军占领区内创建若干抗日根据地,把敌人后方变成抗日前线。

(4)作战规模和方式不同:

前者多是兵团大会战,打的是阵地防御为主的正规战;后者是小规模伏击战,打的基本上是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5)战略地位不同:

前者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的主战场;后者在战略相持阶段起主导作用,逐步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

两个战场的作用:

在政治上保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致破裂,在军事上保证了抗日战争成为一场持久战。

7.国共两次合作的异同点

相同点:

(1)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里,都面临共同的强大敌人。

(2)都是在中共的推动下,共产国际的积极促成下实现的。

(3)都经历了复杂的内部斗争,其焦点是阶级利益支配下的领导权问题。

(4)都大大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来源:

学。

科。

网]

不同点:

(1)背景不同:

前者是封建军阀割据,阶级矛盾尖锐;后者是中日民族矛盾已咸为最主要的社会矛盾,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

(2)合作对象有异:

前者是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后者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亲英美派。

(3)政治基础不同:

前者是新三民主义,后者是共同抗日。

(4)斗争对象不同:

前者要打倒北洋军阀,后者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赢得民族解放。

(5)合作方式不同:

前者是党内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后者是党外合作,双方各有自己的政权、军队和地盘,即没有一个统一的正式的组织机构,也没有一个两党都承认的正式的政治纲领。

(6)合作的阶级基础有异:

前者是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后者包括一切赞成抗日的阶级和阶层,具有广泛的民族性。

(7)中共对领导权的态度和斗争策略不同:

前者不重视甚至放弃领导权,以退让求团结;后者坚持领导权,以斗争求团结。

(8)作用和结果有异;前者推动工农运动发展,保证了北伐战争胜利进军,但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后者坚持到抗战胜利,成为抗战胜利的保证。

8.农村革命根据地与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异同

相同点:

(1)战略构想:

都是面对敌强我弱的形势,试图通过“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终取得革命胜利。

(2)发动群众:

都是着眼于到农村发动和依靠群众,壮大革命力量。

(3)根据地建设:

都是通过发展生产、政权建设、武装民众等方式巩固和建设根据地。

不同点:

(1)指导思想:

前者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后者是全面抗战路线。

(2)斗争对象:

前者是国民党反动派;后者是日本侵略军、顽固派、伪军1(3)分布地域:

前者主要在江南地区;后者主要在华北地区。

(4)政权性质:

前者是工农民主专政政权;后者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的抗日民主政权。

(5)武装力量:

前者是共产党独立领导的工农红军;后者是经国共协议按国民革命军序号改编的八路军、新四军。

(6)最后结果:

前者因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根据地大部分丧失,红军被迫长征;后者在抗击侵华日军和伪军的激烈斗争中,得到壮大和发展。

9.农业合作化与人民公社化的比较

农业合作化与人民公社化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的两次重大调整,二者发生的背景、内容、影响有明显差异。

从背景和原因来看:

(1)1953-1956年底,我国在农村进行了农业合作化运动。

当时我国经过1949-1952年三年经济恢复时期,新政权得到巩固,国民经济根本好转,党和人民面临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迫切任务,需要把发展生产力和调整生产关系有机地结合和统一起来;同时,农村土地改革后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出现了新的两极分化和剥削现象。

要解决上述问题,只有把个体农业引向社会主义大农业,实现农业合作化。

(2)人民公社化运动是1958年我党在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在经济建设问题上“左”倾错误发展的结果。

1958年,毛泽东和党的一些领导人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因此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从过程和内容来看:

(1)农业合作化运动是按照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经过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的过程实现;其核心内容是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农民私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由一家一户的个体经营转变为集体经营。

(2)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大跃进”中一哄而起的,其核心内容是扩大公有化规模、提高公有化程度,其显著特点是“一大二公”、“一平二调”,即公社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公社范围内,贫富拉平,甚至实行平均主义供给制,刮“共产风”。

从结果和影响来看:

(1)农业合作化的实现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使五亿多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历史上是巨大的进步。

它使个体小农经济成为集体所有制经济,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促进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城市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人民公社化实现了政社合一。

因权力过分集中,基层生产单位没有自主权,没有生产责任制,分配平均化,严重地脱离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群众觉悟水平,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遭到巨大破坏,农副产品产量急剧下降,造成了农村经济陷入混乱状态和长期停滞。

10.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的比较

(1)生产资料所有制根本不同:

在农业合作化前,土地等生产资料归个体农民私有,实行的是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土地和生产资料所有权归国家和集体,农民只是享有经营和使用权。

(2)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方式不同: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属集体统一管理,在集体统一规划下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只是单纯的以农民个体力量进行的一家一户的落后的生产方式。

(3)产品的分配方式不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贯彻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不存在按劳分配和集体提留。

(4)发展后果迥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仅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改革农业经营结构,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商品化、现代化。

而合作化之前的农民个体经济的经营方式落后,个体力量薄弱,亦无法采用农业机械和新技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11.台湾问题与南北朝鲜、东西德问题的区别

第一、问题的产生不同:

后两者是二战和冷战的产物,它们是根据二战期间或二战以后的一系列国际协议形成的。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下的问题,二战胜利后,中国政府已恢复了对台湾的主权。

第二、领土和主权的性质不同:

后两者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领土和主权分属两个独立国家,都是联合国会员国。

而台湾和大陆的领土主权未分割,其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第三、问题解决的原则和立场不同:

德国统一是通过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努力,经过谈判达成统一的协议。

朝鲜南北方的统一由于外国势力的干涉进程缓慢。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必须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由中国人民按“一国两制”的构想自己来解决,绝不允许外国势力加以干涉。

12.关于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

相同点:

(1)原因相同:

三国爆发革命的原因都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阻碍,资产阶级为掌握政权,发展资本主义而发动革命。

(2)领导阶级相同:

三国的革命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3)革命动力相同:

人民群众在革命中都起了推动作用。

(4)结果相同:

三国的资产阶级都取得了胜利,掌握了政权,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不同点:

(1)原因不完全相同:

英国革命是为了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美国革命是为了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法国革命是要推翻波旁王朝统治。

(2)领导阶级不完全相同:

除了资产阶级领导革命外,英国还有新贵族,美国还有种植园奴隶主阶级,法国还有自由派贵族参加对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

(3)特点不同:

英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执政的君主立宪制度;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法国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最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

(4)意义不同:

英国革命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开辟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美国独立战争摧毁了英国的殖民枷锁,赢得了国家独立;法国革命扫荡了国内的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封建制度的基础。

[来源:

学。

科。

网]

13.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比较

(1)从历史背景来看:

文艺复兴发生在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时期。

当时由于商品经济和工场手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成长,新兴资产阶级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政治理论和完整的思想体系,于是他们从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古典文化中寻找斗争武器,借用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现。

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进一步发展时期。

当时西欧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强大,拥有了雄厚的经济力量,但垂死的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为推翻旧制度,资产阶级必须制造舆论。

(2)从思想主张来看:

文艺复兴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基督教会,强调人性。

人文主义者们一是用各种方式去赞扬人生的伟大,歌颂人生的价值和提倡人的尊严;二是大力鼓吹人的意志自由和个性解放,并把这种现点作为同教会禁欲主义进行斗争的手段;三是针对教会的蒙昧主义,大力宣扬知识的作用和人的全面发展。

启蒙运动把斗争矛头既指向基督教会,又全面指向封建制度,强调理性。

启蒙运动思想家们主张的核心是反封建,集中批判的内容是封建的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他们的目的,一方面是要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等级制度和打倒天主教的世俗权威;另一方面是要建立起保证他们所追求的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的新制度。

启蒙运动是对文艺复兴运动的继承和发展,启蒙运动思想家的反封建主张比人文主义者的思想主张更系统、更全面。

(3)从影响来看: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是世界近代史上两大思想解放运动,都为新兴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文.艺复兴所反对的是天主教神学思想,所追求的是以“人性”为中心的现世幸福,它把人、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促使欧洲社会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唤醒了人们的积极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及科学实验精神,对后来的启蒙运动有直接的影响。

启蒙运动所反对的是封建专制制度,所追求的是符合人的“理性”的新思想、新制度,它不仅为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做了舆论准备,而且为新制度的建立谋划了蓝图。

启蒙运动在政治上产生的巨大影响是世界范围的,它的直接后果就是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潮流,为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取得胜利作出了思想动员。

14.19世纪末中国的维新变法思想与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的比较

(1)相同点:

都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政治上兴民权。

(2)不同点:

其一、作用不同。

法国启蒙思想为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作出了充分的舆论准备,成为强大的思想武器,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中国的维新思想则促成了戊戌变法,并力图改变中国的现状,以实现独立、进步和富强,但变法却如昙花一现,很快夭折了。

其二、原因不同。

19世纪末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远不如18世纪的法国,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突出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因而维新思想缺乏坚实强固的社会基础,其革命性远逊于法国启蒙思想;同时,法国启蒙思想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而维新思想则是在中国社会封建传统十分顽固和民族危机急剧加深的条件下仓促形成,缺乏比较成熟的理论基础。

15.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

(1)从起因上看,北.美独立战争是由于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北美经济的发展与美国宗主国的殖民压迫之间的矛盾引起的;南北战争是因为北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这两种不同的经济形式的矛盾引起的。

(2)从性质上看,都带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但独立战争具有民族解放的性质;南北战争则带有内战的性质。

(3)从阶段特征看,独立战争属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南北战争则处在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处在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其统治的时期。

(3)从影响上看,都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前者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枷锁,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了道路;后者废除了奴隶制度,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16.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成败原因分析

(1)社会背景不同:

其一、日本明治维新,农民的起义和市民的反抗斗争持续而猛烈,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对自身处境越来越不满,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化,中下级武士对现实的不满增强。

幕府统治已成为众矢之的。

其二、中国的封建统治危机虽然十分严重,但由于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还比较强大。

(2)领导力量不同:

其一、尽管日本资产阶级尚不成熟,但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下级武士充当了倒幕运动的领导。

他们懂得斗争策略,建立了军队和基地,分阶段完成了清扫敌对旧势力的任务,保证了国内改革的顺利进行。

其二、中国的维新派力量脆弱,仅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加之守旧势力强大,因而改革不能成功。

(3)政策措施不同:

其一、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发布命令,采取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其二、在中国戊戌变法中,尽管光绪帝也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法诏书,但由于资产阶级维新势力并未掌握政权以及守旧势力强大,根本不可能实施。

(4)国际环境不同:

其一、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中期,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尚未开始。

由于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其二、中国戊戌变法已是19世纪的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中国成了列强瓜分的对象。

这时帝国主义列强也决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

17.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评价

资本主义不发达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十月革命后提出的新课题。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对这个问题的探索,在认识上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从1918年春到1920年底,在国内战争的条件下,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意图在一个落后的小农生产占优势的俄国,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实践证明,这一设想是行不通的。

1921年,实施新经济政策,采取进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政策。

实践的效果比较好。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苏俄面临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以及极为困难的经济形势时实行的一种特殊的政策,是带有明显的军事性的非常政策,就其内容而言只是迫不得已而采取的临时措施。

虽然在当时它对于保障战时物资供应、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当时的战争形势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它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阶段。

这一政策的理论基础源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对商品和市场的否认,他们认为商品生产并不符合社会主义的需求,只要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来组织生产和分配,就可以实现社会主义,主张取消市场机制,取消商品和货币。

正是这种错误的认识,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实践中弊端十分明显,它严重地损害了工农的利益,尤其是农民的利益,使工农联盟濒于瓦解,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以至于1920年底到1921年初发生了全国范围的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

(2)新经济政策是对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的一种大胆的突破,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影响较为深远的经济改革政策。

它所反映的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这一社会发展规律。

新经济政策着力于发展商品生产和多种形式的经营,活跃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使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向一定限度内的对外开放、对内搞活过渡,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

这一政策的成功,是立足于多种经济成分一如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的、其他非社会主义的和非资本主义的合作与共存。

它反映了无产阶级在掌握政权后应大力发展社会生产这一基本规律,因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大大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在国民经济的恢复取得显著成绩的情况下,为了消灭资本主义成分,建成社会主义社会,1927年后,苏联改变了这一政策。

新经济政策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18.美德两国为摆脱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采取的两种不同方式的原因及影响

不同方式:

美国采取新政,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