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专题01+商周的政治制度高考历史之政治史考点精练历年真题+模拟.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751650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专题01+商周的政治制度高考历史之政治史考点精练历年真题+模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推荐专题01+商周的政治制度高考历史之政治史考点精练历年真题+模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推荐专题01+商周的政治制度高考历史之政治史考点精练历年真题+模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推荐专题01+商周的政治制度高考历史之政治史考点精练历年真题+模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推荐专题01+商周的政治制度高考历史之政治史考点精练历年真题+模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推荐专题01+商周的政治制度高考历史之政治史考点精练历年真题+模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推荐专题01+商周的政治制度高考历史之政治史考点精练历年真题+模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推荐专题01+商周的政治制度高考历史之政治史考点精练历年真题+模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推荐专题01+商周的政治制度高考历史之政治史考点精练历年真题+模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推荐专题01+商周的政治制度高考历史之政治史考点精练历年真题+模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推荐专题01+商周的政治制度高考历史之政治史考点精练历年真题+模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推荐专题01+商周的政治制度高考历史之政治史考点精练历年真题+模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推荐专题01+商周的政治制度高考历史之政治史考点精练历年真题+模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荐专题01+商周的政治制度高考历史之政治史考点精练历年真题+模拟.docx

《推荐专题01+商周的政治制度高考历史之政治史考点精练历年真题+模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专题01+商周的政治制度高考历史之政治史考点精练历年真题+模拟.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推荐专题01+商周的政治制度高考历史之政治史考点精练历年真题+模拟.docx

推荐专题01+商周的政治制度高考历史之政治史考点精练历年真题+模拟

【考点图解】

【名师点拨】

1.对分封制的几点认识

(1)“封建”的原始含义,即“封”土而“建”国。

这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封建”有很大的不同,今天所说的“封建”,是指一种社会形态,如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依次递进的五大社会形态。

(2)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此处“西周贵族集团”不可误认为是“西周社会”,因为从整个西周社会看还有处于社会下层的庶民。

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

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答案】A

2.(2018.4·浙江高考·1)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

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

”这表明(  )

A.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B.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

C.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D.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答案】D

【解析】官僚体制开始于秦朝,周实行贵族政治,故A项错误;B项属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材料没有反映出分封对象的素养差异,故B项错误;垂直管理地方形式开始于秦朝郡县制,周实行地方分权,故C项错误;分封对象包括“昆弟甥舅”,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故D项正确。

3.(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答案】A

4.(2017·海南高考·1)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

这反映了(  )

A.宗法制度的瓦解B.分封制度的崩溃

C.等级制度的颠覆D.礼乐制度的破坏

【答案】D

【解析】宗法制度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度,主要涉及继承问题,属于家族内部层面,而题干材料主要涉及的是礼器的使用,故A项错误;分封制度强调的是封邦建国,属于国家政治层面的制度,而材料只是涉及礼器的使用,属于社会礼仪规范层面,故B项错误;自商周以来,古代中国社会一直存在等级制度,故C项错误;材料中诸侯使用只有周天子才能享有的九鼎,诸侯的僭越破坏了礼乐制度对贵族日常行为礼仪的规范,礼乐制度遭到破坏,故D项正确。

5.(2016·江苏单科·1)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

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

A.家族和睦B.等级秩序C.贵族世袭D.宗法观念

【答案】D

【解析】家族和睦是指家族成员之间相处融洽,长幼互亲,与题中“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说法内容不符,故A项错误;等级秩序是指依据宗法制形成的严格的社会等级分层,与题中“小儿不及长孙”说法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贵族世袭指的是贵族世代继承祖先的权力,是先秦时期贵族政治的重要特征,与题中“长兄如父”的说法不符,故C项错误;“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突出了嫡长子的重要性,是宗法制的特点,因此这些说法体现了宗法观念,故D项正确。

10.(2013海南卷2).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

这表现在

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

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答案】B

11.(2013·山东文综·9)《周礼·考工记》载:

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

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中央集权B.中正有序

C.敬天法祖D.君权神授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提取有效解题信息,建造的王城大小,形状,门,路和设置都清晰明确,体现中正有序,故选B。

中央集权到秦朝才形成,排除A,材料中虽然有宗庙和社稷,但没有体现“宗祖”排除C;材料仅仅是对王城的建造进行描述没有体现君权神授,明确的提出君权神授是董仲舒。

排除D.

12.(2013·浙江文综·14)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世官制④宗法制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图表括号中注明的文字信息为“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而形成的宗法等级。

因此“④宗法制”正确;周天子将“周公”等同姓子弟分封于各地,使他们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也体现了“②分封制”;按照分封制和宗法制,受封者有世袭统治权,可世代为官,体现了以“世卿世禄”为特点的世官制,③正确。

禅让制是一种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的政治制度,在这张“谱系图”中无法体现。

13.(2013·全国新课标卷I文综·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答案】C

14.(2012年浙江文综历史,13)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

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

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现和理解。

结合分封制的概况(分封形势图)可知鲁国是姬姓封国,鲁晋两国不可通婚,可知①正确;燕国是姬姓封国,因此晋燕两国不可以通婚,可知②不正确;宋国不是姬姓封国,晋宋两国可以通婚,可知③正确;秦国不是姬姓封国,秦燕两国可以通婚,可知④正确。

故选C项

15.(2011·上海单科·6)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领都称“王”。

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长,他还是邦国的()

A.国主B.领主C.盟主D.君主

【答案】C

16.(2010·广东文综·12)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宗法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制

【答案】A

【解析】古代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它保证贵族的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有利于凝聚宗族,“国”“家”结合起来,强化王权。

17.(2010·辽宁、湖南、宁夏文综·24)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

【答案】C

【解析】熟悉西周封国,知道各省简称,即可解答。

选项中各省的简称依次是:

(豫、冀)(湘、鄂)(鲁、晋)(粤、桂)。

18.(2010·上海单科·3)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

学者推断此地应是()

A.夏人的活动地域B.周朝的重要都城

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社会动荡,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发生了急剧的变革。

最深刻的变革来自于经济领域。

各国之间不断开辟农耕熟地,耕地不能转让买卖的规定也逐渐失效。

所以根据材料叙述,应该是B。

周朝,尤其是东周时期,正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19.(2009·江苏单科·1)“九鼎既成,迁于三国。

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

”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答案】D

【解析】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

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历商至周。

所以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故D项正确。

24.(2009·辽宁、宁夏文综·25)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

A.嫡长子继承制B.反复出现的分封制

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D.传统的宗族观念

【答案】A

【解析】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这在之后的皇位继承上表现尤为明显。

25.(2009·海南单科·4)汉武帝倡导“独尊儒术”,后来,汉宣帝反对专任儒生时说:

“汉家自有制度,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此处所谓“周政”主要是指周代的()

A.分封制度B.井田制度

C.宗法制度D.礼乐制度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汉宣帝不同意“纯任德教”“周政”,可见他把“周政”等同于“德教”即道德教化,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符合题意。

26.(2008·广东单科·1)右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

A.分封制B.宗法制

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

【答案】B

【解析】祠即宗祠,据此既可判断与之联系的制度是宗法制。

27.(2008·上海单科A·1)“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句话指的是(  )

A.分封制B.井田制

C.郡县制D.行省制

【答案】A

28.(2007·上海历史B·1)商鞅一人多姓。

史书上说:

秦封于商,故号商君。

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

其中“商”姓来源于(  )

A.自然的崇拜B.所在地方的地名

C.母亲的族姓D.因功得到的封地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可知商姓来自于封地叫“商”的地方。

29.(2017.4·浙江高考·3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

……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

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许倬云《万古江河:

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我将我享(祭献),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保佑)之。

仪式刑(效法)文王之典,日靖四方。

伊嘏(伟大)文王,既右飨(祭献)之。

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诗经·周颂·我将》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什么?

概括这种机制在当时的积极作用。

(6分)

(2)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二《周颂·我将》所蕴涵的主要意义,综括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4分)

【答案】

(1)机制:

分封制和宗法制。

(4分)

作用:

稳定政治秩序;维护政治联系。

(2分)

(2)意义:

以乐歌形式歌颂周文王的功德。

(2分)

特点: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2分)

【解析】

【高考模拟】

1.(2018·河南郑州调研)在中国古代司法过程中,“我们可以说家族是最初级的司法机构,家族团体以内的纠纷及冲突应先由族长仲裁,不能调解处理,才由国家司法机构处理”。

这一现象说明(  )

A.宗法观念取代法律制度

B.族长是政府基层的法官

C.国家司法机构名存实亡

D.宗法影响法律执行过程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家族团体以内的纠纷及冲突应先由族长仲裁,不能调解处理,才由国家司法机构处理”,表明族权对国家司法有重要影响,故D项正确。

据材料“先由族长仲裁,不能调解处理,才由国家司法机构处理”,族权并未取代司法权力,故A项错误;族长在族内享有较高的地位,但不是政府任命的法官,故B项错误;据材料“不能调解处理,才由国家司法机构处理”,表明司法机构依旧发挥重要作用,故C项错误。

2.(2018·湖北武汉重点中学起点考试)考古资料表明,西周时期,一些异姓诸侯国虽然远离王畿地区,但是其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风格上也都与周王朝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

这主要说明当时(  )

A.礼乐制度日渐受各诸侯的冲击

B.工官制实现了礼器标准化生产

C.分封制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

D.华夷观念推动民族间文化交流

【答案】C

【解析】这些异姓诸侯国虽然远离王畿地区,但是却使用与周王朝相似的器物,有利于将青铜文化等中原文化传播至边远地区,故C项正确。

异姓诸侯国所用青铜等器物并没有违背礼乐制度,故A项错误;当时的手工生产尚达不到标准化生产的程度,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明显的华夷观念,并且华夷观念不利于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故D项错误。

8.(2017·福建厦门摸底)据甲骨文记载,商代认为“‘帝’是王的祖宗神,商王是‘帝’的嫡系子孙”。

这反映了商代(  )

A.王权借神权加强统治B.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C.权力向皇帝高度集中D.确立了“家天下”制度

【答案】A

【解析】材料中甲骨文记载,强调商王是“帝”的嫡系子孙,是神之后裔,这体现了神化王权、加强统治的特点,A项说法正确;B、C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夏朝时已经确立了“家天下”制度,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9.(2017·甘肃兰州一模)西周时,“王畿千里”(合250平方千米),其军队在宗周(镐京)有八师,成周(洛邑)有六师,而诸侯国最初不过是一些不相连接的垦殖区,诸侯所在都城都很小。

由此可见(  )

A.周王室强大是分封制得以维系的基础

B.周朝重视经济、军事建设

C.分封制是为了开发边远地区

D.周王室集中了税收和军事权力

【答案】A

10.(2016·郑州模拟)周人经过克殷之战和周公三年东征,消灭了许多地方势力,造成了广大地区的权力真空,周得以“制五等之封,凡千百七十三国”。

这说明分封制(  )

A.以政治权力重构为前提B.从西周时期开始实行

C.确立周代基本政治原则D.稳定西周的统治范围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广大地区权力出现真空,西周通过分封制有效填补了广大地区的权力真空,巩固了西周的统治,故D项正确。

11.(2017·南昌模拟)对于西周的分封制,《礼记·大传》中有一补充记载:

“别子(庶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祢:

诸弟)者为小宗”。

据此推断当时(  )

A.受封别子可以另立新宗B.继别宗子在本族内为小宗

C.嫡长子继承制受到挑战D.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过渡

【答案】A

12.(2017·湖南衡阳摸底)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

“在二十四史众多的列传里,凡忠臣必然又是孝子。

”这主要说明中国传统社会(  )

A.宗法血缘思想强烈B.君权至上意识浓厚

C.家国一体观念普遍D.家庭伦理道德至上

【答案】C

【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中“凡忠臣必然又是孝子”一句中的“忠”“孝”两字的含义,前者侧重在国家、社会中的表现,后者侧重对父母的态度和家庭中的行为,二者融合在一起,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特点。

答案为C。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