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工作考核评价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90266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研组工作考核评价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研组工作考核评价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研组工作考核评价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研组工作考核评价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研组工作考核评价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教研组工作考核评价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教研组工作考核评价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教研组工作考核评价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教研组工作考核评价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教研组工作考核评价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研组工作考核评价方案.docx

《教研组工作考核评价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研组工作考核评价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研组工作考核评价方案.docx

教研组工作考核评价方案

教研组工作考核评价方案

为加快我校教研组队伍建设,稳健实施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规范教研组的常规管理工作,调动教研组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教研组工作量化考核提供依据,特制订本考核评价方案。

一、考核对象

各级部学科建制组

二、考核内容

教学思想、组织管理、教学科研和教学质量,权重分别为12分、25分、30分和33分。

三、考核工作原则

 1、教学教研质量评价遵循系统性、整体性、客观性、公正性、导向性原则。

2.坚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对教研组教学思想、组织管理的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对教研组教研成果和教学质量的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

3.评价方式以检查、活动、评教评学、竞赛和期中期末及高考成绩为主体。

四、考核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学校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负责学校考核评估工作。

考核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

 

五、考核办法

教学思想一级指标包含个性教学、课堂建设和学科活动三项二级指标,权重分别为2分、6分和4分。

组织管理一级指标包含常规管理、教学手段(包括实验教学)、档案建设和资料使用四项二级指标,权重分别为18分、4分、2分和1分。

教学科研一级指标包含集体备课、单元试题、课题研究、五优评选、论文发表和参与活动六项二级指标,权重分别为5分、5分、5分、5分、5分和5分。

教学质量一级指标包含统考成绩、学生特长等二项二级指标,权重分别为25分和8分。

六、考核结果的运用

1、以上考评成绩作为教研组长年度考核得分的重要依据。

2、以上考评成绩作为教研组长岗位业绩评价的主要依据。

3、以上考评成绩作为教研组长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4、以上考评成绩作为评选先进教研组的重要依据。

 

七、评价标准与计分方法

1.B1. 个性教学。

学校高度重视个性教学这一撬动教学质量杠杆支点作用,每个教研组有培优和重本边缘生对象,按照有计划、有教师、有场地、有时间、有行动、有督查的“六有”原则实行分层培优和补边缘生的,计1——2分;面向全体思想明显缺失,根本没有分层行动的计0分。

具体评价时,级部将检查教研组有关计划、教师教案及工作记录等原始材料。

2.B2.课堂建设。

级部综合考查学校高效课堂建设行动情况并结合平时听“推门课”情况,按照“课堂体现新课程思想要求和对教学质量的追求,教师、学生角色定位科学,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原则要求,对学校课堂建设按优秀(5—6分)、正常(3—4分)、一般(1.5—2分)三等评分。

3.B3. 学科活动。

按照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及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综合评价教研组学科开展情况,级部查方案、实施记录,并看结果展示。

分为优秀、正常、一般三个层次,分别在3—4分、1.5—2分、0.5—1分之间计分。

 4.B4. 常规管理。

学校坚信“常规+细节+过程=奇迹”,强化、完善制度建设,实施“周查月报”制度,力求“把常规做好,把细节抓严,把过程抓实”。

主要环节具体要求:

(1)计划。

教研组及教师个人均有学期工作计划、培优补边(重本边缘生)计划,内容及操作体现新课程要求和提高质量实际,切实可行。

(2)备课。

全校所有学科、所有教师均先备课后上课,不备课不上课;长期坚持集体备课,并使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有机结合。

级部每月有检查,有总结,有通报。

(3)上课。

力促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4)作业批改。

各级部分学科制订和实施作业训练、批改标准,制定并实施作业题拟制质量监控办法。

对学生作业和试卷实行“精选、精编、精讲、精练和有发必收、有练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的“四精四必”。

学校对学科训练情况实施有效督查。

(5)考试。

教研组按级部教学工作计划组织月考(周考)、统考工作,并高效组织考试分析、诊断和反馈,按照讲评课要求上好讲评课。

级部考核教研组具体落实情况,分为优秀、正常、一般三个层次,分别在15—18分、10—14分、5—9分之间计分。

 5.B5. 教学手段(包括实验教学)。

多媒体的使用情况,自制教具和课件的使用情况,根据使用记录分为优秀、正常、一般三个层次,分别在3—4分、2—2.5分、0.5—1.5分之间计分。

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开出率在60%以上的计2分,50%以上的计1.5分,30%以上的计1分,20%以上的计0.5分,20%以下的计0分。

6.B6. 档案建设。

分项计分。

建立较完善的教师业务档案的计1分,建立较完备的学生成长记录的计1分。

其他情况酌情扣分,直至计0分。

7.B7. 资料使用。

落实学校关于规范教辅资料征订发行工作会议的要求,规范学校教辅资料征订发行工作。

符合要求的记1分,不符合要求的记0分。

8.B8集体备课。

加强集体备课促进教学效果整体优化。

三定:

定时间、定地点、定主备人;三研:

研究学生学习状况,研究教材教参,研究课程标准;三统一:

统一教学内容,分层统一作业练习,统一检测与分析。

集体备课四步法:

一个教学单元内容的备课分四次完成。

第一步:

布置每位教师准备相关内容(提前两周)。

第二步:

教师就同一备课内容的教学安排各抒己见,确定一主备教师,听取大家意见,会后综合细化、形成备课材料。

第三步:

主备人就自备的内容进行阐述,其他教师对主备教师的阐述及整合好的备课材料进行讨论,上示范课(提前一周)。

第四步:

主备教师提供修订稿(包括课件)共享,其他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补充、修改、调整、进行复备。

学校以教师集体备课、业务比赛、师徒结对、教学沙龙、教学博客、“五课四赛一坛”等为载体,力促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改变教学行为,传承学校文化,致力追求教师专业成长。

按照集体备课的考核方案综合考核分优秀、正常、一般三个层次,分别在5分、3—4分、3分以下计分。

9.B9.单元测试题。

按照课标要求完成测试;测试内容本章节或本单元占70%,其前一章节占(或前一章节纠过错的题)30%;检测质量以学生成绩和反馈意见进行评价。

按照学期末综合考核分优秀、正常、一般三个层次,分别在5分、3—4分、3分以下计分。

10.B10. 课题研究。

每学年度有一项以上(含一项)在教科处备案的新立项的县级以上(含县级)课题在研或结题,且有研究记录和成果计满分5分;有课题但研究过程不完善计4分;有课题没研究的计1分;一项也没有的计0分。

 11.B11. “五优”评选。

教师参加校、县、市、省、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或正规群团组织开展的优质课、展示课、说课,教学论文、教案、案例,教师技能(实验、制作等)、实验设计等展示教师业务素养的评选活动获奖,可参与本项评分。

一人次计分标准见下表:

优质课、技能比赛

展示课

其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国家级

20

17

15

10

9

8

8

7

6

省级

12

10

8

7

6

5

5

4

3

市级

7

6

5

4

3

2

3

2

2

县级

5

4

3

3

2

1

 

 

 

校级

2

1

0

2

1

 

 

 

 

 

教务处以获奖通报为准,对各组考核年度教师“五优”评比进行原始积分,原始积分最高分教研组得本项最高分5分,其他组依据本校原始积分等比例计得本组本项得分。

12.B12. 论文发表。

考核年度有教师在校园网上发表一篇记1分,论文获奖按国家级、省级、市级计5分、3分、1分,在正规期刊(有正式邮发代码)上发表专业论文(不含试题),教务处依据教研组提供的期刊原件核定期刊级别,并按国家级、省部级、县市级每篇依次计10分、7分、5分的标准进行原始积分。

原始积分最高分组得本项最高分5分,其他组依据本组原始积分等比例计得本组得分。

13.B13. 参与活动。

分项计分。

按要求参加学校组织的其它活动,计5分,缺一次扣0.5分,直至扣完为止。

14.B14. 期中期末成绩。

级部按照:

(1)在诸城市期中期末统考中,综合成绩学科组位居市第一者记25分,第二位记20分,第三位记10分,第三位以后不计分。

(2)奖励加分:

有学生单科进入市前10名(以记录为准);每人次加记3分,若有学生是全市“单科状元”,该项再加10分,以最高分计5分,其余组等比例计算得本组本项奖励加分。

15.B15. 学生特长。

学生特长发展评价的依据是学生参加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正规群团组织开展的高中各科(含奥赛、体育、美育、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各类旨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发展的活动获奖情况。

学生获奖按下表及表后计分原则计算原始积分:

县、市级

省级

国家级

一等奖

4

12

25

二等奖

2

9

20

三等奖

1

6

15

 

 

 

 

 

 

原始积分原则:

同一学生同一次竞赛重复获奖的按最高奖级计分;参加县级竞赛必须是由学校选拔组队参赛,参加市级竞赛必须是由县选拔组队参赛,参加省级竞赛必须是由市选拔组队参赛,参加国家级竞赛必须是由省选拔组队参赛,参加国际级竞赛必须是由国家选拔组队参赛。

原始积分最高的计得本项满分8分,其他组按照本校原始积分等比例计得本组本项分数。

诸城市实验中学

附件:

诸城市实验中学教研组工作考核评价评分表

诸城市实验中学教研组工作考核评价方案

一级指标

二   级

指   标

考        核

目        标

考核

考核

得分

A1.

教学思想

12分

B1.个性教学

按照以学定教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有效实施培优补差,有力促进学生个性、潜能、特长发展

2

级部定期检查

 

B2.课堂建设

课堂体现新课程思想要求,致力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学生角色定位科学;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学校组织开展“五课四赛一坛”等旨在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活动

6

级部评价

 

B3.学科活动

按照综合实践课程要求和学校办学目标,结合学科特点,组织开展形式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

4

级部评价

 

A2.

组织管理

25分

B4.常规管理

坚信“常规+细节+过程=奇迹”,强化制度建设,努力构建团结协作、创新进取的备课组文化;实施“周查月报”制度,力求“把常规做好,把细节抓严,把过程抓实”落实“五个多一点点”

18

级部评价

 

B5.教学手段

多媒体使用情况;按要求开出理化生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4

级部评价

 

B6.档案建设

建立较完善的教师业务档案、较完备的学生成长记录

2

级部检查

 

B7.资料使用

按照学校关于规范教辅资料征订、发行的有关文件精神,不乱订资料。

1

教务处检查

 

A3.

教学科研

30分

B8.集体备课

以三定四步法进行集备,积极组织集中培训、业务竞赛、师徒结对、教学沙龙、教学博客、四课一评等为载体,力促教师专业成长

5

级部检查

 

B9.单元试题

有计划,有分数过程记录;训练效果好;学生反馈好。

5

级部检查

 

B10.课题研究

本年度有在教科室备案、新立项的校级以上课题在研或结题

5

教科室统计

 

B11.五优评选

本年度组内自主开展教师“五优”评比活动,积极参加教研部门组织的“五优”评比活动并获奖

5

教务处统计

 

B12.论文发表

本年度有教师在正规教学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

5

教务处统计

 

B13.参与活动

积极参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正规群团组织开展的教研活动,积极承办教研室教研活动并鼓励本校骨干教师在活动中发挥辐射作用

5

教务处检查

 

A4.

教学质量

33分

B14.统考成绩

变一年备考为三年备考;努力提高统考质量

25

级部

 

B15.学生特长

积极指导、组织学生参加校及校以上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旨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特长发展的各类学生竞赛活动并获奖

8

级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