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经验交流.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94360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经验交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经验交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经验交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经验交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经验交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经验交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经验交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经验交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经验交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经验交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经验交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经验交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经验交流.docx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经验交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经验交流.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经验交流.docx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经验交流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经验交流

我的机房只有一台电脑

但我的“责任心”能把课上好

六盘水市一中王书香

我校有两个校区,新校区在双水离市区较远,新校区有三个机房每机房有60台电脑,有十个多功能厅,每个教室都装有多媒体课堂。

但在校本部由于改建问题只有一个60台电脑的机房,可是这个机房只能给初二和高二的学生上课。

初一和高一的学生就没办法安排,只有等升到初二和高二以后才能到这个机房上课。

这几年来不是学校不购买新机子而是因改建没有电教室,现在只有一台电脑的这间房子中后部位的楼顶因断裂而漏水,长年墙壁都是潮湿的,而学校学生多教室很紧张。

就这样一个情况,我们学校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一个规矩初一和高一的新生用只能在一台电脑的这个所谓的“机房”上课;高二和初二的学生用60台电脑的这个机房上课。

所以,每次轮到我带高一和初一时就得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才能解决上课的问题。

我是怎样上课的呢?

下面就和大家聊聊!

一、教师的责任

责任,是一种使命,责任心,是一种使命感,教师的责任心主要表现在教书育人上。

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只有爱心还不够,必须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

爱心是基础,而责任心则是驱使我们干好工作的动力。

做为一个教师,当你站到讲台上,望着几十双求知的眼睛,一种责任心在心头油然升起。

教书育人,你会感到肩上担子不轻啊!

而对于我们学校的这种情况,这种责任感越发地深重了。

因为没有机子给学生操作而感到深重,因为担心不能完成教学课标而感到深重。

所以就是这样的几个因为,使我不得不在困境中探究新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方法

(一)正式开课前的“警钟”(开学第一课)

1、课前纪律要求

我想信息技术教师都会有这们的感受,学生根本就不重视咱们这门学科,一到上信息技术课时总有些学生讲话、玩手机、看电影、玩游戏等等反正是五花八门的整个课堂非常的嘈杂。

我呢,不管是上初中还是高中,只要有学生讲话我是没心情上课的,我非要把他们“治理”得跟随我了(注意力集中)”我才开始上课,否则想让我睁一只眼或闭一只眼我是做不到的。

所以,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采用什么方式来管理学生以致教学能顺利进行,使其教学效果又达到最好呢?

我就先玩一个“先小人后君子”的规定,我制定了一个《信息技术过程评价手册》(见附页),该手册包括《信息技术课程过程评价表》(学分申请时能否合格的依据)、《学分申请表》每个学生一份,把学生的出勤情况、违纪情况、平时作业有奖有罚的作了详细的解说。

在开学的第一节课就把我的规定和要求给每一个学生说得清清楚楚。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带给我们的价值(动员大会)

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在学校被摆在了体育、劳技之后,教师无形的工作量太多,没有被肯定和承认,没能享受相应的待遇。

再加上像我们学校这种情况,每个班七八十人机房去只有一个电脑和投影仪。

这种情况学生知道后一开始毫无疑问就是一声大叫“啊(非常的失望)!

”然而我是老师,我站在了讲台上,我不可能给学生说咱们没有电脑所以这课上自习或给其他学科的老师上。

我没这样说,我给学生说:

“我拿了国家的工资,我就要干好我该干的工作,虽然只有一台电脑,但请同学们放心,我会想办法带着大家一起把该学的知识学好;那同学们拿了父母的钱来到学校上课,你们也应当把自己该学的知识学好,不要辜负了父母。

我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人,在这样的条件下我有信心上好这门课,我相信咱们每个同学都是很有孝心的,为了不辜负父母对我们的爱,我相信你们和我一样有信心上好这门课。

同学样有相信吗?

”这样一问,大部分学生都高声回答“有”,听到这一声回应,我就更有自信心了。

曾热打铁我于是赶紧转移话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带给我们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开学的第一课使学生认识到信息能力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见幻灯片),使他们真正爱上这门课同时也让他们知道当今社会学好“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也是势在必行。

(二)建立协作学习小(第二节课)

通过第一节课的鼓励和动员同学们对本学科已经有了更深正确的认识,同时有了学好本门学科的浓厚兴趣,但由于我校许多学生来至农村,即使是来至城区附近学校的学生他们的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基础都很不理想,农村来的学生更是没上过电脑课,所以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基础是参差不齐,再加上我的机房只有一台电脑。

然而对于一个想上好课不想带着学生混日子的老师来说面临着极端困难的挑战。

所以,“穷则思变”在此确实用得恰当。

1、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

调查每个班家里有电脑的学生人数、喜欢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操作熟练的人数、喜欢信息技术并有一定操作能力的学生人数、喜欢信息技术但一点基础都没有的学生人数、不喜欢也不想学的人数。

在分组时就要把有电脑的平均分到各个小组,操作熟练的人数也平均分配到各个小组,有一定操作能力的学生也平均分配到各小组,一点基础都不懂的更要平均分配到各个小组,这样一来所有组的实力相当,更重要的是在协作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操作熟练的就会帮助不熟练的。

2、分组并选择学科带头人

(1)选科代表

在分组的过程中,我首先要选出本学科的“科代表”,因为在我的课堂只有指导者和共同学习的伙伴,没有高高在上的老师和矮人一节的学生。

在我读书的年代,教学中科代表的作用经常被忽视,或者被轻视,简单地收作业、发作业,或者被弃之不用。

很明显,这样做没有发挥到科代表在教学中应有的作用。

事实上,科代表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发挥得比科任老师更重要,当然,这也是在科任老师的指导下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我上课的班级每个班都有两个科代表,一个是班上的班长或者是责任心很强的学生,这个科代表主要管理班上的考勤、纪律、检查作业等(根据《信息技术过程评价手册》来振作)。

而这个科代表由全班学生挑选出来。

因考虑到都是新同学大家互相不了解,所以我就提醒他们,回想在军训期间,哪位同学很爱帮助大家同时也很负责为班上做了哪些贡献,那我们选他一定没错,他肯定能为我们做好这份工作。

另一个科代表就要选一个既喜欢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又有较强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学生来担任,要求要家里有电脑。

他的任务就是和老师一起为各个大组的大组长和其他学生提供技术指导,也就主管学习的工作。

(2)选拔大组长

因为我们学校每个班的人数较多差不多都是七十几人甚至更多,所以,分的组不能太多,太多了不益管理,所以我设置了几个大组长,每组学生9个,分八组,所以要四个大组长就够了(大组长也是要选家里有电脑的),每个大组长就负责四个小组长的学习。

大组长的工作职责就是为自己所管的小组长提供技术指导及监督作业完成情况。

(3)选拔小组长

一个班按72人算,每个小组9人除正组长和副组长外只有七人,所以每个小组需要帮助的组员只有7人,这样分组以小组协作的方式教学是少不了小组长的,而且要两个组长。

在教学过程一般是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各小组接到任务后务必要合作学习,那在合作学习中小组长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要想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管理,对于小组长的培训是十分重要的。

当然没有时间来单独培训,也就是在开学前一个月时间里老师都要重点培训和引导小组长们怎么做。

首先,制定出评选组长的条件和要求。

正组长主管学习,副组长主管纪律。

组长必须齐心合力的组织管理好本组的所有成员,在老师分配任务之后。

组长负责分配好小组中每个成员的任务,并且要教会小组成员中不会的同学。

所以,能当组长的同学必然是要有组织管理好小组成员的能力。

同时,还要成绩不能很差。

在此基础上小组内民主评选出小组长,由组员们选出自己信赖主组长。

通过老师的激励措施小组长已经选拔出来了,所以完全没有必要担心组长是不是愿意干好,只要干不好就是方法的问题,绝对不是态度的问题。

组长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在管理中的困难、竞争压力大的困难等等。

这时候他们都很需要老师给予方法的指导,并且不断的鼓励他们战胜困难。

分好组选拔好学科带头人后要请科代表在《信息技术过程评价手册》上详细作好记录,同时请科代表把分组名单交一份给老师这样便于管理和教学。

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分层次的监督、指导、互助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三、正式上课(第三节)

(一)上课

想要认真的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在课前就要认真的备课,在上课之前就要认真思考和预设整堂课的实施过程,整堂课的教学思路应清晰的呈现在脑海里,要认真考虑每个环节应具体如何去实施。

如,这个哪个知识点必须详细讲解,哪个知识只需简要讲,哪个操作需要要演示,哪个操作要学生自学,哪些任务需要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学习。

因为是模块教学模式,所以备课时要备整个模块,并要考虑该模块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分为几段来实施教学,这样的实施会有得到什么样的效果,这种设计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等,这些细节,老师的备课时都应想得周全些,这样一来,在具体的授课中,老师的应付得心应手,其它,认真的备课就是为上好一节成功的课打好基础。

在进行任务布置的时候,要选择合适的事例,最好是与学生平时联系比较密切的学生感兴趣事情,象这样的事例就是要靠老师平时的积累、平时的留心观察,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练习

由于本机房特殊,一般上课时只能完成理论课程,如:

第一章绪言信息与信息的特征、信息技术及其发展;第二章信息价值的判断等类似的理论课。

那操作课怎么办呢?

如第三章文字信息的加工、图片信息的加工,或第二章网络信息检索及下载等。

这些都是需要每人一台机子才能完成操作的呀!

我就把每个模块需要上机操作的作业以完整的一个项目指定给每个组长,如:

第二章和第三章的综合活动“夸夸我的家乡”(详解见幻灯片),组长接到任务后又在小组内进行分工,保证组员们人人有事做,每个主员都唱主角不闲着,最后大家齐心协力完成任务。

其实,在开学前(假期间)我就想好了办法,我们校本部不是有两个机房吗?

只有一台机子的是第二机房,而第一机房有60台电脑啊!

其它时间课是排满的,我可以利用中午的时间安排学生来完成操作的作业不就行了吗?

而且正好一天中午一个班,同学们就可以利用这一天中午的时间把本周需要上机操作的作业完成。

所以,我们每天中午12:

40至2:

20之间就安排高一的学生去机房做上机作业,并作了规定:

每一小组7台电脑,各小组的两个组长认真负责带着本小组学生务必要完成作业,完成一个就请负责检查作业的科代作好登记。

老师就负责检查两个科代表的作业及他们登记的作业情况,两个科代表检查四个大组长的,各大组长又查自己负责的四小正副小组长的,最后小组长就查组员的。

平时老师就巡视和指导大组长和小组长们开展工作,当然遇到问题时主要先解决学科带头人的,这样一来分层次的进行辅导,老师就不再是孤军奋战了,而是有好几个小老师一起辅导,如此一来,连不会的学生也能在这一个中午就能完成老师或组内交给的任务了。

就这样,我就用一台电脑遇到理论就在这个机房里完成教学内容,遇到操作就给学生任务,并用幻灯片交代好任务及完成任务的方法,由组长带着组员利用中午的时间完成操作作业,每个班只有一天中午。

四、集体备课集思广益

我在校试上了一年,教学效果很好,于是我就想到把这种方式推广给我校的老师们,其实,不仅我们学校的机房情况如此,我想还有很多学校都不可能每个人一台机子,那遇到机子不够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采用这种分组的形式,再加上有些同学家里有电脑,他也能用自己的机子帮助小组完成作业。

有的同学性格好又很热心,我记得以前我带过的一个学生他还主动把本组的同学带到家里去完成作业呢!

所以,我个人有这样的心理,只要有什么好的方法对教学有帮助我就想赶紧把试验过的好方法告诉大家,让大家也和我一个好好上课,保证教学质量。

但用什么方式推广我的教学方法呢?

想了想就是组织集体备课最好!

这样不仅我的方法可以推广给别人,也可以学到别人好的教学方法,这就叫“抛砖引玉”。

于是,我每周都组织教研学习,下面就再耽误一下大家的时间谈谈我们的集体备课吧!

怎样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

我想只有“集体备课”才是最优的选择,但要搞好“集体备课”必须要求每个人认真准备、进行集体研讨,教研活动才算成功。

集体备课是为了集中大家的智慧,一起研究教学中的一般问题,从而保证教学工作根据课标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同时,集体备课也是校本教研的一种重要形式。

因为,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学校学生的层次、学校的教学环境、设备情况都不同;所以老师们就只能根据这些因素因材施教。

集体探究出适合本校的校本教材。

因此,集体备课其价值取向就在于教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我真希望集体备课不是为了追求形式,而是为了追求效果。

因为集体备课的好处枚不胜举:

(一)分(个人分配)—合(集体探讨)—凝聚集体的智慧

我们学校两个校合起来共有七位信息技术老师,由于教师的教学年限、业务水平、学科专长和教学经验各有不同,从而导致教学水平的差异,而开展集体备课就解决了这一问题。

我们每周星期三早上9:

00开教研活动,今年从开学第一周8月31日至今没有空过一次,我们从高一开始,把高一本学期的所有课程平均分配给每个老师,考虑到老师学科专长问题,所以集体备课内容由老师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熟习情况选择集体备课的教学内容,并要求在七周之内把高一本学期课程的教案、课件通过集体备课得出并装订为校本教材。

以后大家就用校本教材上课,下一步再组织集体听课,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再修整校本教材。

这样,教学效果会不断的得到提高。

我们高一信息技术基础上学期集体备课教学内容的分配如下:

第一章绪言:

信息与信息的特征、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由李丽霞老师个人准备详案及课件,要求体现学生的学法和教师的教法等。

集体讨论时间在9月7日。

第2章信息获取:

信息需求的确定、信息来源的确定、获取信息的方法由缪晓艳老师个人准备详案及课件,要求体现学生的学法和教师的教法等。

集体讨论时间在9月14日。

信息价值的判断、综合活动、“夸夸我的家乡”、学习支持资源由王书香老师个人准备详案及课件,要求体现学生的学法和教师的教法等。

集体讨论时间在9月21日。

第3章信息加工与表达:

一、信息的加工1、信息加工的需求求确定。

2、文本信息的加工。

3、数字信息的加工由朱刚老师个人准备详案及课件,要求体现学生的学法和教师的教法等。

集体讨论时间在9月28日。

4、图片信息的加工。

5、声音信息的加工。

6、视频信息的加工。

7、动画信息的加工由解大旺个人准备详案及课件,要求体现学生的学法和教师的教法等。

集体讨论时间在10月12日。

二、信息的集成与交流由代薇老师个人准备详案及课件,要求体现学生的学法和教师的教法等。

集体讨论时间在10月19日。

三、编程解决问题和智能信息处理由姚涛老师个人准备详案及课件,要求体现学生的学法和教师的教法等。

集体讨论时间在10月26日。

就这样通过大家的积极讨论、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火花,最后使每个老师都受益匪浅。

  

(二)入室听课—才能显著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面对新课程,人们缺的不是先进的理念,而是缺少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与机智。

以往几年我们集体备课为什么没有搞了是因为没有入室听课,因为集体备课得出的只是老师们在一起讨论得出的上课理念和思路,这种上课理念和思路在实践课堂上是否有效、效果怎样、还存在什么问题等还需真正的进入教室给学生上完课后才知道。

所以,我校集体备课第一环节是“备课”,第二环节是理念与实践可相结合真正给学生上课然后修整不足之处。

(三)听课后的反思与修整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为了避免听课老师听完课后找不到发言点,出现茫然状态。

所以,听课时也要详细分功,每一个教师负责观察一个维度。

如:

上周三我们听我校李丽霞老师《信息与信息的特征及发展》的这堂课时是这样分配的。

维度一:

学生的学习。

由姚老师从“学生学习”这个观察点听这堂课。

(1)观察学生准备,包括课前准备了什么?

是怎么准备的?

有多少学生准备?

学优生和学困生准备习惯怎样?

(2)观察学生的倾听情况,包括倾听老师讲课的学生人数,学生倾听的效果,学生发言时有没有同学倾听,倾听时有没有辅助行为,比如记笔记、查阅或回应。

(3)教师的评价,教师在检测学习目标时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

是否有效等。

(4)预设资源,学生是否有预设资源,而且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最后生成了哪些作品或作业?

这些作品与作业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

要求听完课后要有观察点举例。

维度二:

教师的教学。

由代薇老师从“教师教学”这个观察点来倾听这堂课。

(1)观察教学环节。

观察这堂课由哪些环节构成?

这些环节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不同的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2)观察教学呈示。

如:

授课老师是怎样讲的?

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

媒体怎样呈现的?

是否适当?

是否有效?

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

要求听完课后要有观察点举例。

(3)观察与学生的对放。

如:

提问的对像、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

教师的理解方式和内容如何?

有哪些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

有无辅导方式?

要求听完课后要有观察点举例。

(4)观察授课老师指导学生的情况。

如:

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

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

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课题研究、作业),是否有效?

要求听完课后要有观察点举例。

(5)观察教师在教学中的处理机智。

如:

这堂课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样?

授课老师是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样?

呈现了哪些非语言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样?

这堂课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

要求听完课后要有观察点举例。

维度三:

观察这堂课的课程性质。

由朱刚老师负责观察这堂课的课程性质。

(1)观察本课的学习目标。

如:

预设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

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否符合该班学生?

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

(2)观察本课的教学内容。

如:

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换),是否合理?

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的?

是否凸显了本学科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

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3)观察本课授课老师是如何实施法的。

如:

预设哪些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任务驱动、互动),与学习目标合适度怎样?

是否体现了本学科特点?

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

创设了什么样的情景,是否有效?

要求听完课后要有观察点举例。

维度四:

观察课堂文化。

由缪晓艳老师观察本堂课的课堂文化。

(1)观察学生的思考情况。

如:

学习目标是否关注高级谁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

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

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

怎样对待或处理学生思考中的错误?

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

课堂气氛怎样?

(2)观察教学过程中是否体现民主。

如:

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像、措辞、插话)是怎样的?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

课堂气氛怎样?

师生行为(情景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

学生间的关系如何?

(3)观察本课教学的创新亮点。

如:

教学设计、情景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

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如何处理?

课堂生成了哪些目标、资源,教师是如何处理的?

(4)观察授课老师学生的关爱情况。

如:

学习目标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

特殊(学习困难、残疾、疾病)学生的学习是否得到关注?

叫答机会是否平等?

(5)观察本课的物质。

如:

该课体现了教师哪些优势(语言风格、行为特点、思维品质)?

课堂设计是否有特色(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

学生对该教师教学特色的评价如何?

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

有效用到的程度如何?

要求听完课后要有观察点举例。

听完课后各个老师以自己观察的维度发言,就这样一个维度一个维的研讨,听课老师与授课老师的智慧碰撞之后取长补短、可以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对于师资比较薄弱的学校而言,其效果更为显著,对新老师的帮助更大。

五、最后感言

教师的责任心主要表现在教书育人上。

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只有爱心还不够,必须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专业的业务能力。

我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但我的专业能力获得帮助最大的就是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教研活动,使教师在教学的认知、行为上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

先是自我钻研、集体研讨、分工主备、教后反思及课后经过大家的讨论后,授课教师再次修整,通过这样的一个集体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这既有利于全体教师的扬长避短,更有利于全体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

集体备课要求同科教师人人参与,所以每人都要精心准备。

通过相互交流与切磋,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既可以学习到他人的长处,又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通过扬长避短,实现共同提高。

同时,集体备课的开展,一方面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熟起来,另一方面也让老教师更加谦虚谨慎、严谨治学。

所以,我很感谢我们教研组的每个老师,不管是新老师还是老教师都很支持工作,每次有新的想法大家都积极探讨、积极的发表自己的想法交流思想,使我学到了许许多多从而才能把课上好。

我相信我们下一步的工作将会开展得更好!

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正能让我们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工作。

贵州省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培训

预备交流资料

2011年11月8日星期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