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导学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968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导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导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导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导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导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导学案.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导学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导学案.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导学案

夹河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新授课导学案

班级姓名()组()号导学案编号:

9h上-七-01(总20)

教学课题: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复习旧知、检查预习】(5分钟)

回顾上册中国古代历史知识。

二、【引入新课、出示目标】(2分钟)

【学习目标】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隋初社会经济繁荣的局面是怎么出现的;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学习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学习难点】隋初经济的繁荣写得比较概括,难以使学生感受和理解。

3、【自主学习、讲解释疑】(10分钟)

(1)隋朝的建立:

       年,北周外戚       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         ,杨坚就是         帝。

(2)、隋朝的统一

年,隋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政权         ,南北重归统一。

(3)、隋朝的繁荣原因: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四、【合作探究、展示交流】(12分钟)

问题一:

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问题二:

大运河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五、【课堂小结、达标检测】(共10分)(分钟)

1、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的是秦始皇时开凿的()

A.灵渠 B.白渠 C.六辅渠 D.都江堰

2、隋朝重新统一南北的时间是()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0年

3、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是在()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4、隋朝的都城在()

A.长安    B.洛阳     C.成都     D.建业

5、隋朝大运河的四段中,与洛阳相连接的是()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6、隋朝主持开通大运河的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77、隋朝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不包括()

A.广大人民渴望实现统一 B.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C.江南地区经济得以发展 D.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河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新授课导学案

班级姓名()组

(2)号导学案编号:

9h上-七-02(总20)

教学课题: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一、【复习旧知、检查预习】(5分钟)

回顾上节课历史知识。

二、【引入新课、出示目标】(2分钟)

【学习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开元盛世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

【学习重点】“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

【学习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作出恰当的评价。

4、【自主学习、讲解释疑】(10分钟)

1、唐朝的建立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同年,在太原起兵的反隋贵族       ,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就是唐高祖。

唐高祖退位以后,传位     ,他就是     ,年号     。

2、贞观之治        ,          。

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     。

他任命赋予谋略的    和善断大事的     做宰相,人称“       ”。

他还重用敢于直言的    ,他先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是最著名的臣。

3、女皇武则天

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本是唐高宗的皇后,晚年称帝,改国号为    ,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     、    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       ,     ”。

4、武则天以后,...............即位,在唐玄宗统治前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史称“.................”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

四、【合作探究、展示交流】(12分钟)

问题一:

贞观之治的表现:

 

问题二:

唐玄宗统治的前期为什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

他统治的后期却使唐朝由盛转衰从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五、【课堂小结、达标检测】(共10分)(分钟)

1.“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指的是哪位皇帝的统治?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武则天

2.在唐太宗时期,以敢于犯颜直谏而流芳青史的是()。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

3.“贞观之治”与武则天统治时期的不同表现是(  )。

A.重视农业生产       B.选拔任用有才能的人

C.重用酷吏           D.国力不断强盛

4、材料题: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1)这是谁的诗句?

2)“开元”是谁的年号?

3)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文中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

 

河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新授课导学案

班级姓名()组()号导学案编号:

9h上-七-03(总20)

教学课题:

盛唐气象

一、【复习旧知、检查预习】(5分钟)

回顾上节课历史知识。

二、【引入新课、出示目标】(2分钟)

【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开元时期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民族交融等主要史实。

【学习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

【学习难点】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它们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学生不易理解。

5、【自主学习、讲解释疑】(10分钟)

盛世经济的繁荣

1、唐朝制造了.................(用来耕地的工具),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

具........................

2、手工业品方面:

(1)瓷器有..................的青瓷和................的白瓷最有名;

(2)、......................是艺术的珍品。

3、唐朝著名的大都...................成为国内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城

市,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四、【合作探究、展示交流】(12分钟)

问题一:

唐朝为何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问题二:

你是如何看待唐朝与各少数民族关系的?

 

五、【课堂小结、达标检测】(共10分)(分钟)

1、被西北各部首领尊称为“天可汗”的唐朝皇帝的(    )

A、唐高宗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2、唐蕃“和同为一家”说明(   )

A.吐蕃首领已接受唐政府的册封       B.吐蕃与唐朝的关系不断加强

C.唐政府对吐蕃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   D.吐蕃与汉族长期融合,已形成“一家”

4、右图同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

A、唐在东突厥就地设立都督府   B、文成公主入藏

C、甥舅会盟碑                 D、点苍山会盟

5、文成公主远嫁x藏发生在(     )

A、唐高祖统治时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C、唐高宗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时期

 

河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新授课导学案

班级姓名()组()号导学案编号:

9h上-七-04(总20)

教学课题: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复习旧知、检查预习】(5分钟)

回顾上节课历史知识。

二、【引入新课、出示目标】(2分钟)

【学习目标】通过概述唐朝对外友好交往的史实,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归纳能力【学习重点】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学习难点】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发展的原因

三、【自主学习、讲解释疑】(10分钟)

1、唐朝时,中日交往频繁。

日本官方先后十多次派_________来华,随行的还有_______和________等。

其中突出的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日本僧人空海在中国住了20年,回国后,借鉴汉字草书,创制了日文的草书字母,即_________。

3、日本人阿倍仲麻吕,在唐朝考中进士,取汉名_________,并与著名诗人王维、李白交往密切。

4、唐朝高僧_________应日本友人之邀,不畏艰难,六次东渡,到日本讲授佛学,成为日本佛学界的一代宗师。

促进了日本_________、_________、建筑和________水平的提高,他还设计和主持修建了_______________,受到中日两国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

5、印度半岛古称_________,是_______教的发源地。

唐朝高僧________西游天竺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佛经翻译家。

著有_《大唐西域记》。

四、【合作探究、展示交流】(12分钟)

唐朝时期对外文化交流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五、【课堂小结、达标检测】(共10分)(分钟)

1、唐朝时期,被评为中印文化交流中最杰出的使者是()

A.鉴真和尚B.玄奘C.阿倍仲麻吕D.空海

2、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的最大特点是()

A.以佛教为纽带B.使臣相互通好C.进行技术交流D.民间贸易往来

3、日本官方曾十多次派遣使节到唐朝访问的根本目的是()

A.建立外交关系B.援助中国C.征服中国D.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

4、“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赞美的是()

A.玄奘西行B.鉴真东渡C.张骞通西域D.文成公主入藏

5、下列各项,能够反映唐朝对外交往的是()

①文成公主入藏②鉴真东渡③玄奘西行④日本遣唐使来唐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6、下列人物,为日本文字“平假名”创制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是()

A.空海B.鉴真C.阿倍仲麻吕D.吉备真备

7、鉴真之所以受到中日人民的尊敬,是因为他()

①不畏艰难,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②博学多才,人品高尚

③长途跋涉,求取佛经④传播中国文化,促进日本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8、六次东渡日本的唐朝高僧是()

A.鉴真B.玄奘C.空海D.晁衡

9、“唐玄奘西天取经”,这里的“西天”是指当时的()

A.波斯B.日本C.新罗D.天竺

 

河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新授课导学案

班级姓名()组()号导学案编号:

9h上-七-05(总20)

教学课题:

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亡

一、【复习旧知、检查预习】(5分钟)

回顾上节课历史知识。

二、【引入新课、出示目标】(2分钟)

【学习目标】了解安史之乱的原因、发动者以及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

【学习重点】安史之乱及其影响

【学习难点】安史之乱的经过及其藩镇割据的概念。

三、【自主学习、讲解释疑】(10分钟)

1、安史之乱的原因:

时间:

发动者:

结果:

2、唐朝的灭亡:

3、五代十国的概念:

四、【合作探究、展示交流】(12分钟)

问题一:

安史之乱的影响

 

问题二:

唐朝灭亡后为何会形成五代十国的局面?

 

五、【课堂小结、达标检测】(共10分)(分钟)

1、唐玄宗任人唯亲,此处人不包括(   ) 

A、高力士   B、李林甫    C 、杨国忠  D、魏征 

2、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内奸,和部下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   ) 

A、安史之乱  B、七国之乱  C、八王之乱   D、唐太宗对突厥用兵 

3、、唐朝后期,农民起义的领导人是(  ) 

A、黄巢    B、陈胜   C、朱温   D、李自成 

4、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这是(   ) 

A、黄巢起义军   B、陈胜吴广起义军   C、钟相、杨幺起义军  D、李自成起义军 

5、唐朝灭亡的标志是(  ) 

A、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 B、朱温兼并了北方割据势力 C、朱温建立后梁   D、安史之乱的发生 

6、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五个政权,第一个政权是(  ) A、后梁    B、后唐    C、后晋   D、后汉 

7、下列不属于唐朝后期,农民起义的原因的是(  ) 

A、宦官专权    B、藩镇割据   C、徭役繁重    D、安史之乱 

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唐朝灭亡后进入哪一历史时期----------- 

 

河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新授课导学案

班级姓名()组()号导学案编号:

9h上-七-06(总20)

教学课题:

北宋的政治

一、【复习旧知、检查预习】(5分钟)

回顾上节课历史知识。

二、【引入新课、出示目标】(2分钟)

【学习目标】掌握北宋建立和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学习重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学习难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影响

三、【自主学习、讲解释疑】(10分钟)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北宋的建立:

后周大将发动陈桥兵变,时间年,改国号为,史称北宋,建立者是(宋太祖),都城在 。

2.结束分裂:

北宋建立后陆续消灭民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_____________局面。

3.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军事方面:

①首先解除___________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

②宋太祖还控制对军队的___________;

③他还经常调换军队__________,定期换防。

行政方面:

①在中央,宋太祖采取____________的办法,削弱相权;还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__________大权。

②在地方,派________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施____________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还在各州府设置_______,以分知州的权力;还取消_________收税的权力,陆续在地方设置______,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4影响:

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大大加强。

重文轻武的政策

目的:

为防止唐末以来_______________的弊端重现

措施:

①宋太祖有意重用________掌握军政大权。

②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_______、提升_______地位的政策,使文臣_______的格局逐渐形成。

③3.影响:

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__________的风气,杜绝了__________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__________和社会的安定。

四、【合作探究、展示交流】(12分钟)

北宋的科举制度有什么发展?

科举制对教育有什么影响?

 

五、【课堂小结、达标检测】(共10分)(分钟)

1、北宋的建立者是()

A.杨坚B.朱温C.赵匡胤D.赵构

2、北宋的都城是()

A.长安B.开封C.洛阳D.灵武

3、宋朝文官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于()

A.宋太宗B.宋徽宗C.宋高宗D.宋钦宗

4、宋朝武将受多方面牵制,而文官在中央和地方担任要职,体现了宋朝的政策是()

A.休养生息政策B.重文轻武政策 

C.重武轻文政策D.对外开放政策

5、大幅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的朝代是()

A.唐朝B.北宋C.南宋D.后周

6、北宋为了把地方财赋权收归中央,设置()

A.知州B.通判C.转运使D.节度使

7、为了防止知州权力过大,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废除知州设置,直属中央

B.实行三年一换的制度 

C.在各知州设置通判,分散知州的权力 

D.地方设置转运

河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新授课导学案

班级姓名()组()号导学案编号:

9h上-七-07(总20)

教学课题: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一、【复习旧知、检查预习】(5分钟)

回顾上节课历史知识。

二、【引入新课、出示目标】(2分钟)

【学习目标】分析宋辽、宋夏和议的影响,并能简单认识我国的民族关系。

【学习重点】辽、宋、西夏政权的并立;宋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与和议;辽夏汉化和民族融合。

【学习难点】正确认识宋辽、宋夏战争的性质和议和的积极作用;认识到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必然。

 

三、【自主学习、讲解释疑】(10分钟)

1、找出契丹统一的时间及首领和都城。

2、找出党项族建立西夏的时间、首领和都城。

3、辽朝的哪位统治者从谁的手中夺取了幽云十六州,从此,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说出辽河北宋之间在宋真宗在位期间发生的一次重要战役,这次战役后双方签订的盟约是什么?

4、找出澶渊之盟的内容,北宋和西夏之间后来议和的原因是什么?

找出宋夏议和的内容。

四、【合作探究、展示交流】(12分钟)

探究一:

北宋在澶州打退了辽军,却与辽讲和并签订屈辱的澶渊之盟,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探究二:

一向以正统王朝自居的宋朝,为什么给别人如此丰厚的岁币,甘心低头议和呢?

议和给人民带来了和平,但是沉重的岁币也给宋朝人民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你如何看待这些议和?

谈谈你对宋与辽、西夏的战与和的看法?

 

五、【课堂小结、达标检测】(共10分)(分钟)

1、下列关于澶渊之盟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它是北宋战败后于辽达成的盟约B、盟约中有辽撤兵的内容

C、北宋答应给辽“岁币”D、盟约签订后,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

2、宋辽、宋夏和议的共同点不包括()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B、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C、促进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D、反映了宋朝统治的腐败

3、澶渊之盟在客观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是()

A、削弱了契丹势力B、维持了长期和平 

 C、消除了民族矛盾D、加速了北宋灭亡

4、宋辽“澶渊之盟”后,双方在边境设置的贸易机构是()

 A、市舶使  B、宣政院C、榷场  D、十三行

5、北宋为夺回被辽占领地区,几次北伐失败后采取了( )消极防御政策

A、步步为营 B、守内虚外 C、分兵把守 D、虚内守外 

6、下列与北宋互市边境贸易的国家有( )

A、后周 辽 B、蒙古国西夏 C、辽西夏 D、南宋辽

“与朝廷和好年深,藩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语)完成7-8题

7、反映的是北宋与( )关系

A、西夏 B、辽 C、女真 D、金

 

河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新授课导学案

班级姓名()组()号导学案编号:

9h上-七-08(总20)

教学课题:

金与南宋的对峙

一、【复习旧知、检查预习】(5分钟)

回顾上节课历史知识。

二、【引入新课、出示目标】(2分钟)

【学习目标】掌握女真崛起、宋金战争、南宋建立、岳飞抗金、宋金议和的史实。

【学习重点】岳飞抗金胜利的原因

【学习难点】北宋的灭亡与对岳飞的评价

三、【自主学习、讲解释疑】(10分钟)

1、女真族生活的地域在哪里?

找出女真族建立政权的时间、都城和建立者。

2、找出金灭辽的时间和过程、金灭北宋的时间。

3、找出南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4、说出岳飞抗金的事迹,找出宋金议和的内容和影响。

四、【合作探究、展示交流】(12分钟)

1、岳飞和他的岳家军在抗金斗争中能够取胜的原因有哪些?

如何评价岳飞?

 

2、如何正确认识两宋时期宋与少数民族政权的三次议和?

 

五、【课堂小结、达标检测】(共10分)(分钟)

1、金庸武侠小说著《射雕英雄传》讲述的是发生在南宋时期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给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

郭靖和杨康。

并各赠一剑。

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靖康之耻。

根据所学推断当时的国耻是指()

A.金灭北宋B.辽灭北宋C.西夏灭北宋D.蒙古灭南宋

2、明朝人文徵明在《满江红》词中感慨岳飞的遭遇:

“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

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岳飞抗金胜利后达成澶渊之盟②宋高宗害怕自身统治受到威胁

③秦桧以谋反罪杀害了岳飞④岳飞的遭遇受到后世的广泛同情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臣”涉及的两位历史人物是()

A.赵匡胤石守信B.文天祥秦桧C.岳飞秦桧D.岳飞巫术

4、宋金和议的双方分界线是()

A.淮水B.淮水至大散关一线C.黄河D.黄河至大散关一线

 

河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新授课导学案

班级姓名()组()号导学案编号:

9h上-七-09(总20)

教学课题:

宋代经济的发展

一、【复习旧知、检查预习】(5分钟)

回顾上节课历史知识。

二、【引入新课、出示目标】(2分钟)

【学习目标】掌握两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掌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于南宋之时。

【学习重点】南方商业的繁荣

【学习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3、【自主学习、讲解释疑】(10分钟)

农业的发展:

1、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迅速______,从越南传入的________,成熟早,抗旱力强,在江南地区推广。

南方的水稻在______也得到较大推广。

______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谚语。

2、制瓷业:

______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

河北________、河南_______等地炼制的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

北宋兴起的_______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3、商业都市:

宋代最大的商业都市是________和________。

街市到处可以开设_______;经商时间不受限制,出现了_______和_______;乡镇的商业区称为_______。

4、海外贸易:

______、______成为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中国商船近至_______、_______,远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加以管理。

5、货币: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四、【合作探究、展示交流】(12分钟)

1.归纳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2.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有哪些?

 

五、【课堂小结、达标检测】(共10分)(分钟)

1、岳飞诗曰:

“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在这里,匈奴是指()

A.女真贵族B.契丹贵族C.党项贵族D.匈奴贵族

2、岳飞抗金的典型战役是()

A、郾城大捷B、平型关大捷C、淝水之战D、昆阳大捷

3、金后来把都城迁到()

A、上京B、会宁C、兴庆D、燕京

4、标志着宋金南北对峙局面形成的事件是()

A、澶渊之盟B、南宋的建立C、宋金议和D、金把都城迁到中都

5、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地方割据B、南北政权对峙C、战乱长期不息D、民族政权并

 

河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新授课导学案

班级姓名()组()号导学案编号:

9h上-七-10(总20)

教学课题: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一、【复习旧知、检查预习】(5分钟)

回顾上节课历史知识。

二、【引入新课、出示目标】(2分钟)

【学习目标】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

掌握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

【学习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统一、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