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答题规律总结与指导.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0020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8.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答题规律总结与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答题规律总结与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答题规律总结与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答题规律总结与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答题规律总结与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答题规律总结与指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答题规律总结与指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答题规律总结与指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答题规律总结与指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答题规律总结与指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答题规律总结与指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答题规律总结与指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答题规律总结与指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答题规律总结与指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答题规律总结与指导.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答题规律总结与指导.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答题规律总结与指导.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答题规律总结与指导.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答题规律总结与指导.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答题规律总结与指导.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答题规律总结与指导.docx

《高考历史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答题规律总结与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答题规律总结与指导.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答题规律总结与指导.docx

高考历史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答题规律总结与指导

2019年高考历史复习: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一、高考考什么、怎么考

考情盘点:

对于一战及一战后的世界知识的考查,其内容主要集中在如何惩治战败国、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

对于二战及二战以来的世界战争与和平的考查,侧重于复杂的国际关系、局部战争以及核武器的研发、制造及影响等。

命题核心思想集中在重温历史,杜绝悲剧重演,热爱和平等方面上。

考查方式:

考查形式都以新材料为依托,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以及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设问方式上,一般为两问,考查某种国际关系出现的原因或战争出现某种结果的原因及影响。

考向预测:

试题的设计和题材的选取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考查内容以现代史为主,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秩序。

近几年试卷侧重考查世界环境下亚洲地区的战争与和平,考查的问题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发展进程息息相关,这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向,备考时需重点关注。

二、考题怎么答、有何规律

(一)关于世界性大战的规律性思考

1.第二次世界大战留给世人的教训

(1)要保持一个相对合理的国际秩序,以强凌弱、对战败国一味勒索,只会带来更大的冲突。

(2)国际经济纠纷容易引发战争,在遇到世界性经济危机时,各国应该团结互助,共渡难关,切忌以邻为壑。

(3)面临侵略势力的威胁,应该联合起来,奋起反抗。

绥靖政策只能养虎为患,祸水他引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4)在战争还没有消灭之前,一个国家必须注意提高自己的综合国力,加强抵御外敌的能力。

(5)要加强维和性国际组织的权威,目前,要努力提高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

2.相互依存的经济关系是抑制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因素

战争是交战双方综合国力的较量。

双方调动一切经济力量想赢得战争,使得世界各国的生产因两次世界大战而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特别是战后的经济在高科技的推动下重新起飞之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于是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之时,国际合作也成为绝对必须之事。

正是这种从最惨烈的战争中产生出来的对战争自身的否定力量,随着战后经济的迅速增长而大大发展,并成功地抑制了二战后一系列局部战争与冲突的扩大。

今天,以中国政府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国际关系准则的思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接受。

3.通过外交手段实行必要的妥协

人类在付出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冷战”的巨大代价之后,开始学会了这种处理国际争端的一种古老而又全新的方法。

一战前,欧洲列强之间毫不妥协,最终使大战爆发。

一战以后,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教训,使通向二战的道路曲折得多。

二战后,人们更多地接受了历史的教训,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与危机时表现出更多的谨慎。

伴随着“冷战”的发展、缓和与结束,妥协方式越来越成为解决国际纠纷的常规手段。

今天,妥协意味着任何国家都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意味着参加谈判的国家在捍卫自己核心利益的同时,必须承认和照顾谈判对手的合理利益,意味着谈判双方在各自所希望得到东西之间实现某种有取有予的平衡,意味着反对和抵制国际关系中的任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妥协是斗争结果的另一种形式。

二战后的70多年来,这种妥协的实例比比皆是,从而在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以对话代替对抗、以缓和与合作代替战争或“冷战”的新局面。

这是人类社会在经过20世纪的战争风云之后,进一步走向文明与成熟的标志。

(二)对战争的分析认识

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的经常现象,也是近现代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对战争现象的分析研究有助于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国际关系特点的认识。

1.战争的原因:

战争的原因主要在于战争发动者的一方,战争发动者的社会状况、国家实力、统治政策等都对战争的爆发产生影响。

2.战争的性质:

战争的性质是由战争发动者的目的决定的,而目的又受战争发动者所处的社会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利益等因素的制约,因而,对战争性质的认识涉及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方面。

同时,目的的多样性又促使我们必须分清其优劣是非,凡是只为自己国家考虑、对他国构成伤害的目的都是需要谴责的,其战争性质必然是非正义的。

反之则为正义的。

3.战争的胜负:

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比较多,其中从根本上说是国家的实力,而实力能否充分发挥、能否由弱变强,又受制于社会制度、统治政策、战争性质等各种因素。

其次从战争的进程来看,指挥员的素质、军队的战斗力、战役谋略得当与否、战场各部分的配合等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战争的结果。

4.战争的影响:

任何战争都会造成对人类自身的巨大破坏,造成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巨大损失。

但是,有些战争在客观上会产生积极作用,而且这种积极作用要比其损害大得多。

有无这种积极作用、积极作用的大小则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规模。

(三)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

1.原因

(1)从历史上看,第三世界的许多国家之间,存在着各种矛盾纠纷。

其中有一些矛盾和纠纷,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者有意制造而形成的历史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统治的崩溃,新兴的独立国家在历史上形成的种种矛盾和纠纷开始表面化、尖锐化,成为影响国际关系、引发战争的主要原因。

(2)从现实情况看,地区霸权主义的抬头也是第三世界国家之间频频发生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

2.教训

(1)发生冲突的国家往往两败俱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遭受灾难性的破坏。

(2)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应成为各国的共同目标;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当受到尊重;国与国的争端,应当遵循国际关系准则,本着友好协商的精神加以解决,而不应当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四)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局部战争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热战”的原因

(1)根本原因:

在美苏“冷战”的重点地区欧洲,两国没有直接发生战争,但在亚洲,美国控制能力较低,苏联的势力也不能直接控制,于是为了确保在该地区的利益,在“冷战”中出现了“热战”。

局部“热战”是“冷战”格局在某一具体地区的集中体现,地区上的矛盾被双方所利用,导致局部战争发生。

美国对华“扶蒋反共”失败后,对东亚、东南亚特别戒备。

(2)直接原因:

①在朝鲜,美国一直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眼中钉,希望能有机会铲除朝鲜半岛的社会主义力量。

朝鲜内战一爆发,美国政府出于“冷战”意识,认为这是社会主义阵营有计划的集体行动,于是立即做出反应。

②在越南,美国担心越南革命会在东南亚引起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力量的普遍增长,故在法国撤出越南后,立即开始向越南渗透。

(3)结果:

①中国和苏联在这两场战争中,都给予朝鲜、越南人民以大力支持。

②美国在这两场战争中都以失败而告终。

历史表明:

称霸世界的政策不得人心;侵略他国,干预他国内政是行不通的。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局部战争的原因

(1)地区资源及其民族、领土纷争等矛盾交织在一起。

(2)美苏争霸的“冷战”格局的影响,争夺世界霸权、大国插手、干涉别国内政。

(3)殖民主义的遗留问题,新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加深了这些地区的矛盾和冲突。

3.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关系变化对局部战争的影响

(1)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苏联经济的衰退和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战略,国际“冷战”格局开始降温,呈现美攻苏守的特点,局部战争增多。

(2)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格局消失,原来抑而未发的各地民族和领土等争端在国际力量失衡状态下爆发。

三、真题感悟

考法一:

通过考查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实,隐性考查当前国际热点问题

[例1] (2018·全国卷Ⅲ)材料 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后,欧洲紧张局势不断加剧,英法两国酝酿对德实行经济封锁。

英国成立经济作战部,开始从陆地到海洋,从武器、军备到石油、机械甚至牲畜,对德全面经济封锁。

1939年11月,英法成立经济协调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共同派代表团到海外进行采购军火和战略原料的谈判,试图以优惠购买政策阻止战略物资流入德国。

英法两国海军对中立国港口向德国转运的货物进行检查,扣留数百艘德国在海外的商船。

为了切断对方和保护自己的经济供应线,敌对双方在北海和北大西洋多次展开海战。

截止到1940年4月,英法击沉德国潜艇及其他舰只多艘。

经济封锁使德国的进口额下降到战前的43%。

——摘编自[英]利德尔·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英法对德施行经济封锁的措施。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法对德采取经济封锁的作用。

(6分)

[解析] 第

(1)问,根据材料“英国成立经济作战部”“英法成立经济协调委员会”得出成立专门机构领导协调;根据材料“英法成立经济协调委员会……试图以优惠购买政策阻止战略物资流入德国”得出以经济手段阻止德国获取战略物资;根据材料“英法两国海军……扣留数百艘德国在海外的商船”得出以军事手段切断德国的海上运输线。

(2)问,根据材料“英法击沉德国潜艇及其他舰只多艘”得出消灭了德国部分海军力量;根据材料“经济封锁使德国的进口额下降到战前的43%”得出减少了德国的战略物资供应。

[答案] 

(1)成立专门机构领导协调;以经济手段阻止德国获取战略物资;以军事手段切断德国的海上运输线。

(2)减少了德国的战略资源供应;消灭了德国部分海军力量。

考法二:

将选修模块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内容与必修模块中抗日战争相关内容结合进行考查

[例2] (2018·全国卷Ⅰ)材料一 在欧洲方面,德意帝国主义集团和英法帝国主义集团之间,为了争夺对殖民地人民统治权的帝国主义大战,是迫在眉睫了。

在战争中,为了欺骗人民,为了动员舆论,战争的双方都将不顾羞耻地宣称自己是正义的,而称对方是非正义的。

——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1939年9月)

材料二 这一太平洋战争,是日本法西斯为了侵略美国英国及其他各国而发动的非正义的掠夺的战争,而在美国英国及其他各国起而抵抗的一方面,则是为了保卫独立自由与民主的正义的解放的战争……全世界一切国家一切民族划分为举行侵略战争的法西斯阵线与举行解放战争的反法西斯阵线,已经最后地明朗化了。

——摘自《中国共产党为太平洋战争的宣言》

(1941年12月)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共产党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不同认识。

(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国共产党产生上述两种认识的国际背景。

(11分)

[解析] 第

(1)问,根据材料一信息“为了争夺对殖民地人民统治权的帝国主义大战”得出帝国主义战争(非正义战争);根据材料二信息“为了保卫独立自由与民主的正义的解放的战争……举行侵略战争的法西斯阵线与举行解放战争的反法西斯阵线”得出反法西斯侵略的解放战争(正义战争)。

(2)问,材料一认识产生的背景,根据材料一信息“德意帝国主义集团和英法帝国主义集团之间”得出战争最初在英、法、德等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展开,然后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英法对德国法西斯的政策以及苏德间的条约回答。

材料二认识产生的背景,根据时间“1941年”,联系当时的重大事件,从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反法西斯同盟即将形成等角度回答。

[答案] 

(1)认识:

帝国主义战争(非正义战争);反法西斯侵略的解放战争(正义战争)。

(2)背景 帝国主义战争:

英法采取绥靖政策,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战争最初在英、法、德等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展开。

反法西斯侵略的解放战争:

苏德战争爆发;太平洋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中。

考法三:

依托新材料、新情境,考查与中国近现代史有关的国际关系史内容

[例3] (2018·全国卷Ⅱ)材料 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共同签署了《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宣告在战后建立一个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奠定了联合国成立的基础。

1944年8~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在美国举行会议,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关于处理国际争端的原则等多项建议后来被纳入联合国宪章,被称为“中国建议”。

10月9日,中、美、英、苏四国同时发表了《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确立了未来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内容。

1945年4月,联合国制宪会议在旧金山召开,四个发起国的首席代表轮流担任大会主席,中、英、法、俄和西班牙文为会议正式语言,设立了中、美、英、苏、法等14国首席代表组成的执行委员会。

6月25日,制宪大会一致通过《联合国宪章》,次日,与会的50个国家举行签字仪式,中国代表团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

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概述中国在参与联合国创建过程中的主要活动。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主要原因。

(7分)

[解析] 第

(1)问,根据材料“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共同签署了《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宣告在战后建立一个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奠定了联合国成立的基础”得出签署宣告成立联合国的《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根据“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关于处理国际争端的原则等多项建议后来被纳入联合国宪章,被称为‘中国建议’”得出提出多项被纳入联合国宪章的“中国建议”;根据“中、美、英、苏四国同时发表了《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确立了未来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内容”得出发表初步描绘联合国蓝图的《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根据“1945年4月,联合国制宪会议在旧金山召开,四个发起国的首席代表轮流担任大会主席……一致通过《联合国宪章》……中国代表团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得出参与组织联合国制宪会议,签署《联合国宪章》。

(2)问,首先根据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的贡献回答,然后总括材料答出中国在创建联合国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答案] 

(1)签署宣告成立联合国的《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提出多项被纳入联合国宪章的“中国建议”;发表初步描绘联合国蓝图的《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参与组织联合国制宪会议,签署《联合国宪章》。

(2)在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战争中做出卓越贡献,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较早提出创建联合国设想;积极推动联合国创建。

学习考试说明,解密高考试题,培养学科素养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学科考试说明的高考试题解读

(一)

一、2012—2018全国卷考情统计

考纲说明

卷别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全国卷Ⅰ

2017·西周分封制的深远影响

2013·西周、战国墓葬等级规定

全国卷Ⅱ

2014·分封制、礼乐制;

2016·宗法制的影响;

2018·商汤的仁德之心

——

全国卷Ⅲ

2016·西周政治制度

——

全国卷

——

2012·中央集权的加强

2、高考真题解读

(一)立足时空观念——主干知识迁移考

1.(2017·全国卷¢ñ·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A [本题主要考查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和影响,要求学生从材料中受封对象与周王之间的关系来分析.A.从材料可知,分封出去的都是皇室宗亲,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西周分封制刚开始实行的是军事据点制度,也就是说派遣一部分周王室的政治力量到地方上去封邦建国,然后逐渐与当地人民进行融合,取得对地方的统治权,巩固西周对地方的统治,这必然就加强了周部落与周边其他地区文化的交流和认同,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巩固了西周对地方的控制.

B.分封制主要是地方官制,不可能加强君主专制的权力,另外,西周时期,没有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君主专制权力在当时不是非常突出,西周主要强调以德治国.

C.结合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分封制地方诸侯国有很强的独立性,西周王朝就是不能够直接操控地方,所以实行分封,选项表述是错误的.

D.材料主要体现的,西周对地方的控制,而不是侧重周王室内部的权力传承关系,材料也没有直接涉及到贵族世袭特权的存在.真正从根本上保证贵族世袭特权的制度是宗法制,而不是分封制.

故选A.]

2.(2014·全国卷¢ò·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C.陕西D.山东

C [¡°雅言¡±是周王室使用的语言,而西周的统治中心镐京在今陕西省境内,故选C项。

]

(二)立足史料实证——创新情境灵活考

3.(2018·全国卷¢ò·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了夏桀,创立了商朝。

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商汤的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的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A [商汤见人所设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会将鸟兽杀绝,“乃去其三面”,显示了他的仁德之心,他从而得到诸侯拥护,并最终取得天下。

《史记》中的这一记载意在说明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故A项正确。

农业生产是夏商时期的主要经济活动,故B项错误。

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商汤的仁德之心,而非生态保护,故C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统治者治国理念是夏商更替的主因,故D项错误。

]

4.(2013·全国卷¢ñ·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提取有效信息:

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体现了秦国已经走向集权,C项正确。

A项是对题干材料的错误解读;B项表述本身错误,分封制下君主权力有限;D项表述本身错误,春秋时期分封制就已经遭到破坏。

]

(三)立足历史解释——方法能力创新考

5.(2012·全国卷·24)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

¡°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

¡±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并与所学知识进行联系。

材料中的¡°¡¡专制权¡¡愈积愈进¡±体现了专制程度不断加深。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

中国古代从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开始,一直到明清时期,专制程度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尤其是清朝军机处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故选C项。

]

(四)立足家国情怀——社会热点隐性考

6.(2016·全国卷¢ó·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

这表明西周时(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B [题干反映的是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字数、格式和内容情况。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意味着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故B项符合题意。

周代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与商代一样,都是¡°金文¡±,并没有创造出全新的文字体系,故排除A项。

题干没有涉及宗法制度,故排除C项。

商周青铜器多用于祭祀,题干信息不能说明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故排除D项。

]

7.(2016·全国卷¢ò·24)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

这说明乾隆年间(  )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并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材料所给的时间信息是乾隆年间,内容是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反映了这一时期台湾与大陆关系的密切。

福建到台湾定居者很多,再联系清前期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的史实,可知B项符合题意。

A项是对材料的误解,族谱编修是宗法血缘关系的体现,突出了血脉传承关系,故排除。

C项表述错误,故排除。

D项与乾隆年间的史实不符,故排除。

]

3、学科素养的培养——史料分类

以秦朝政治制度为例

常说的史料,就是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详细地说就是研究历史和编纂史书所用的资料。

史料是研究历史、获取历史结论的直接或者间接依据。

鉴别运用史料,解读获取信息,加强处理史料的能力,也是高考考查目标中“解读和获取信息”能力的要求。

1.按表现形式分为文献史料(指以文字形式记载的史料)、实物史料(历史上人类活动各种物件)和口述史料(口头叙述并记录下来的资料)。

2.按资料价值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

第一手史料:

原始史料,即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发生时代流传下来的材料,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第二手史料是经过后人转述、记录或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的材料,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

实物史料一般都是第一手史料;文献史料中第二手居多;口述史料辗转相传,需要仔细甄别。

3.其他分类:

有意史料(官方组织编写)与无意史料(官方无意遗留下来的档案、文件及私人日记等);“正史”(官方记载)与“野史”(私家编撰史书或民间记载)。

从史料价值看,无意史料多为第一手史料。

学习考试说明,解密高考试题,培养学科素养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学科考试说明的高考试题解读

(二)

一、2012—2017全国卷考情统计

考纲

卷别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全国卷¢ñ

2013·从地方行政示意图看汉、唐历史变迁;

2014·君主专制强化,“君权神授¡±;

2014·科举制;

2015·汉代外戚干政;

2016·宋代重史传统;

2017·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2017·唐朝的统一战争

2016·明代地方行政管理

全国卷¢ò

2016·科举制

2015·汉代地方吏治

2013·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014·明代内阁制;

2014·清朝东北地区移民政策;2017·明代君主专制的加强

全国卷¢ó

2016·汉承秦制;

2017·宋代史书记事

——

全国卷

——

2012·清代君主专制体制的僵化

二、解密高考试题

(一)立足时空观念——主干知识迁移考

1.(2014·全国卷¢ò·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

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

这表明(  )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

B [明太祖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并设殿阁大学士。

明成祖时设内阁,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它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

内阁首辅虽有时会操纵朝政,但其权力并不是来自制度及其职位,而是来自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故内阁首辅操纵朝政进一步体现了君主集权的加强,A项错误;C项与史实不符,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但未被¡°内阁取代¡±;D项内容违背了材料信息,故选B项。

]

2.(2012·全国卷)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摩此样本为急¡±,时人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