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备考需要六大步骤复习法.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002834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中考试备考需要六大步骤复习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期中考试备考需要六大步骤复习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期中考试备考需要六大步骤复习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期中考试备考需要六大步骤复习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期中考试备考需要六大步骤复习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期中考试备考需要六大步骤复习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期中考试备考需要六大步骤复习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期中考试备考需要六大步骤复习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期中考试备考需要六大步骤复习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期中考试备考需要六大步骤复习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期中考试备考需要六大步骤复习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期中考试备考需要六大步骤复习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期中考试备考需要六大步骤复习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期中考试备考需要六大步骤复习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期中考试备考需要六大步骤复习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期中考试备考需要六大步骤复习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期中考试备考需要六大步骤复习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期中考试备考需要六大步骤复习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期中考试备考需要六大步骤复习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期中考试备考需要六大步骤复习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期中考试备考需要六大步骤复习法.docx

《期中考试备考需要六大步骤复习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中考试备考需要六大步骤复习法.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期中考试备考需要六大步骤复习法.docx

期中考试备考需要六大步骤复习法

期中考试备考需要六大步骤复习法

期中考试备考需要六大步骤复习法

复习不能漫无目的,高效才是关键。

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表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因此同学们一定要及时、尽早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制订复习计划,并严格按计划执行。

研究表明,每天在课后用半小时来复习,效果要比做两个小时的课后作业好得多,因为复习是为了检查自己是否已经牢固地掌握了所学知识,如果缺少了复习,不但会影响新知识的消化吸收,还会在写作业时感到很盲目。

不仅如此,课后复习还能够有效地帮助提高学习效率。

当然,复习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应当真正理解复习内容,力求通过听、读、写、说等多种途径来提高复习效果。

因此,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尤为重要。

高效六步复习法,助你备战期中考:

第一步:

课后复习法

新课讲授后,花费2-5分钟采用“过电影”式回忆法,趁热打铁,及时消化新学知识点。

因为在这个时候,同学们刚刚获取到新的知识,还未能够真正做到全面掌握,所以就需要依靠及时地回顾复习来让自己充分理解并且加深记忆。

第二步:

巩固记忆法

午休时间,利用15-20分钟将上午所学内容全部“过电影”式回忆一遍,加深印象,巩固记忆。

第三步:

劳逸结合法

下午安排20-30分钟进行户外活动和休息,有效缓解紧张的心理状态,保持松弛有度的复习状态。

一般每堂课的时间为45分钟,在课堂上连续几十分钟的高强度脑力劳动,会使得学生大脑供氧不足,产生疲劳感,从而使得思考、理解和记忆的效率大打折扣。

所以如果想要自己时刻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学会及时地缓解脑力疲劳尤为重要。

第四步:

查漏补缺法

晚上复习时,通过与书本对照、与同学互相提问,将学习内容与存储在大脑中的信息进行对比,找出偏差和失误。

第五步:

睡前记忆法

晚上睡觉前,再进行“过电影”式回忆,有研究表明,此时的记忆效果非常持久,可保持两周以上。

第六步:

“回炉”复习法

两周后再“回炉”复习,便可保持已学知识点固若金汤,活学活用。

高考状元笔记:

化学离不开记忆

王龙(北京计算机科学技术系,江西省理科):

被称为理科中的文科。

题目量较多,单题分较少,因此波动性不大,比之数、理较为稳定。

它需要识记许多内容,包括基本、元素及其单质、化合物性质、基本解题等,皆具有某些文科的特点。

但它也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如物质推断题中,你好像看到一个摩术师在向你展示其技艺而你不知其所以然。

我的说,要首先对各物质性质非常熟悉,因为一些题(如物质推断题)并不能用逻辑推理方式,由果推因,只能由一些特征现象“猜”出物质或元素,这就需要对很熟悉。

在熟悉的基础上要分门别类,列出框表,当然这就要求能深刻理解各个概念,否则分类就没有明确标准。

就这样一个框套一个框,许多小体系组成若干中体系,再结合,直至整个体系。

如我通常用元素周期表来形成最基本框架,下面细分,哪些族氧化强,哪些物质可作半导体……同时记住一些特殊现象,如CuSO4和H2S可生成H2SO4,用弱酸H2S产生强酸。

这方面内容一般都会讲,而且比我清楚得多,最好能向讲教。

胡湛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贵州省高考理科状元):

化学大概是大家感觉比较好的科目,它和、一样,要把、钻研课本、做习题有机地结合起来。

化学中有几个板块:

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电化学、有机化学等。

我认为学好化学要注意多记、多用、多理解,化学题重复出现的概率比较大,重要题型最好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许多化学反应的特征比较明显,记牢之对于解推断题将会有很大帮助。

在平时多做题时要注意总结很多有用的小结论,并经常用一用,这在高考时对提高速度有很大帮助。

高考化学中选择题占87分之多,因此多解、快解选择题是取得好分数的致胜因素。

如何才能做得快呢?

这就需要你从大量解题的训练中找出一些小窍门来。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45克水蒸气和4.4克二氧化碳混合后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多少?

①45.1,②17.2,③9,④19。

如果拿到题马上开始算,大约要2~3分钟,如果你用上自己的小窍门,注意到该混和气体的平均分子量只能在18~44之间,那你可只用二秒钟时间就选出正确答案。

类似这样的小窍门还很多,希望大家多留心,注意寻找用熟,迅速提高模考分数。

另外,学好好化学并在中取胜的一个经验是学会“猜”。

这种“猜”实际上是一种层次较高的推断,要有一定的基础,做的题多了熟能生巧,自然会获得一种“”,自己可以创造“猜”法,因为它是你勤劳学习的结晶,不是乱猜。

我用“猜”法解题,通常比正规解法快几倍,尤其是解决推断题和选择题,正确率很高。

当然即使是一看题就知道答案也要进行检验。

最后,对化学中出现的新题型要高度重视并加以研究,它们通常代表着出题的新趋势,高考中很有可能会触及的,值得认真玩味。

吕志鹏(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学生,黑龙江省高考理科状元):

与物理相比,在化学这一科中比重很大。

因为化学这一科目之中知识极为零散,这样,的重要性就不言自明了。

但是单纯地靠背书来知识,效果不会很好,如果在做题的同时,结合题型来记忆知识,效果会很显著的。

以我为例,时期,化学的优势并不显著,而步入后,我用上述方法进行复习,在短短的5个月之内,化学的成绩由原来的120多分上升到140多分,并且在以后的历次模拟考试中,都稳定在140分以上。

从这里可以看出,做一定量的化学习题对提高化学成绩极有好处。

但是,化学也不能单纯地靠记忆,联想和也很重要,尤其在解有机化学和图框题中极有用处,有时可以很轻松且很快捷地解出这方面的题。

以上就是我在学这五门学科的经验,这些都是平时学习挺有效的方法。

在此之外,笔者想针对高考中几科的几种题型的解答技巧和解题策略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案。

在数、理、化三科中,客观题型所占的比例较大,因此,答好客观题是全卷取得高分的有效保证。

我自己认为,直接计算求解客观题是最费时间的笨方法,为了节约时间,掌握一些巧解方法来解答客观题很有必要。

巧解方法一般有赋值法、估算法、图像法等多种方法(化学中的巧解方法更多)。

现在举几个小例浅谈几种巧解方法。

【例1】(赋值法)

若a2+b2=c2,(a,b,c∈R),判断a3+b3与c3的大小关系。

A.a3+b3=c3B.a3+b3>c3

C.a3+b3<c3D.a3+b3≥c3

面对此题,很多同学会积极地投身于运算当中,精神可嘉,但过于鲁莽。

若细心分析会发现

这个式子对于一般情况成立,则对特殊情况也成立。

不妨假设a=3,b=4,c=5,则很轻易地

求出a3+b3=33+43=91<c3=125。

选C。

从这题可以看出,赋值法在解决一些问题时,省力省时而且有极高的准确性(甚至是完全正确)。

【例2】(估算法)

求铜原子的体积(1995年全国高考卷,题中还给出了一些别的数据可供计算求出比较精确的结果)。

既然是选择题,就不要求解得的结果精确性有多高。

那么,我们可以想铜原子的半径数量级为10-10m,则铜原子体积数量必为10-30m或在其左右不会很远,然后从选择之中选取答案。

至于说起图像法,应用也很广泛。

集合中的韦思图,函数中各种函数图像……。

化学中还有十字交叉、极端分析等多种方法。

当然,还有很多种巧算方法,就看考生对题、对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啦。

这些方法不是高不可攀的,是可以在训练中掌握。

以我为例,升入高三的时候,对这些方法还不甚了解,但在高考中,我用这些方法来解题,仅用了15分钟就解决了全部客观题,无论数学、物理,还是化学,而且科科满点,为全卷夺取高分提供了坚实的保证,确保了高考的全盘胜利。

徐凡(保送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习,北京市高考理科第二名):

数、理、化三科中,化学是最实际的了。

在化学学习中建立起一个知识网络就显得更为重要。

化学复习一般划分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计算、实验等几大部分。

其中元素化合物这一块知识较为琐碎,可按照族序数归类总结,下述步骤或许可行:

一、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有元素单质、化合物的颜色、状态、熔沸点等等。

莫要小看这些东西,就拿颜色来说吧,某些类似于“淡黄色固体”、“黑色粉末”的说法常为出题者所钟爱。

而在作物质推断题时,通过物理性质进行猜测——由于猜测范围较小,这往往是可行的——再用化学性质验证,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又比如熔沸点问题,SO3与HF是需要多加小心的,如果遇到比较微粒摩尔数问题,脑筋就要转个弯,到这方面来想想。

如果还附带上了有机物,熔沸点就乱了套,虽然也有规律可循,不过恐怕已超“纲”,就不再叙述了。

二、化学性质。

对于化合物,首先想想化学键有没有问题,然后就是反应式了。

对于化学方程式切不可一个一个背,而要联系起来看。

每一个方程式都可以归结为反映了某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性质。

对这些性质加以区别(如氧化性、还原性等),然后以这种特殊物质的基点向外辐散出去,就可以形成一个网络。

这里要注意的是反应条件,应加以区别。

对这些居于网络基点的物质也要特别加以重视。

对于有机物的分析大致相同。

要注意的是有机物的化学键尤其是极性键是非常重要的,一定程度上是它决定着有机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因此,有余力的话,应对其极性键电子云的形状,结构、偏转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有一定了解。

这对理解有机物性质是很有帮助的。

化学实验也是高考的一个重点。

对实验的总结也是亲自做为宜,若无此条件,恐怕也只能“纸上谈兵”了。

化学实验的基础是要掌握各种基本仪器的用途及其精确度、适用范围等。

如滴定管可精确至0.01mL,烧杯不可直接加热,要垫石棉网等等。

而针对具体实验,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写出反应方程式,然后要画出装置图。

我以为掌握装置图是掌握一个实验的基础。

最后对实验中的各处细节要加以记录,如温度计的插入深度,什么时候才可以停火等等,因为这可能就是考点。

以上这些是为了培养一种实验素质。

考题不太可能出已做过的一模一样的实验,但万变不离其宗,有了这种素质,当可应万变。

化学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但是在一个更加完备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这种能力才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因此,化学学习我认为知识与能力应该并重。

楚军(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学生,北京市高考理科第四名):

化学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知识大多来自实验,知识点多又较复杂繁琐,不易记忆。

作为一门实验学科,应该重视实验,实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和理解知识。

同时,考生要以教材为依据,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找到有效的记忆方法。

化学的知识点分布虽广却也有脉络可寻,这就是元素周期表,想来老师们也都说过。

若要学好化学,习题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我们虽然不造成题海战术,但适当的运用习题练习的方法确实可以帮助自己掌握知识。

当然不能盲目做题,应当有所选择。

历届的高考题是必须要看的题目。

因为那些题目最能体现高考的命题精神。

题目贵精而不贵多,可以请老师帮助参考选择一本好的习题集,把这本习题集上的题目尽数理清搞明,各种知识的考法题型也就大致都在掌握中了。

同时通过做题,我们也可以在脑海中形成一套自己的知识体系,以后再遇到别的题目也能做到有章可循。

再综合课本和老师的讲解,相信化学考试不会有很大的问题了。

张雅丽(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湖南省高考理科第四名):

化学虽然属于理科,但它却具有文科的特点:

需要记很多知识点,比如说,某些常见元素的性质、应用以及与之有关的化学反应过程和方程式,需要你熟记在心。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应该采用类似于文科的复习方法,多记,多背,打好解题的基础。

但它毕竟还是理科,偏重于理解和应用,光是死记硬背是没有用的,我们应该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理解和灵活的应用,反过来,理解和应用又能帮助我们的记忆,二者相辅相成。

如果大家仔细分析一下近几年的化学高考题,不难发现,选择题占了近60%的比例,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抓住这部分,我们就能得到90分,况且选择题是较为好做的,所以,大家要把重点放在这上面。

我记得,当时每次考化学,我的选择题几乎都得。

因而保证了总分的领先。

当然,解选择题是非常需要技巧的,关于具体的解题技巧,我将在后面部分详细介绍。

化学中有一类很有特色的题,即是物质推断题。

很多同学一碰到这种题,往往是无所适从,不知该从何处下手。

因为这种题须要一份特殊的直觉,当你读完题之后,你应该根据自己的第一感觉判断出一到两种物质。

而这种感觉来自于平日的多做多练,正所谓“熟能生巧”,题目做多了,对它的感觉自然就出来了。

比如说,你可以根据一些特殊现象判断出某些特殊物质,还有C、O、N、Fe等等都是出题率较高的元素,大家要特别注意,实在推断不出来的时候,可以将这些元素往已知条件中代入,看是否符合条件。

最后来看看近几年出现的新动向。

可能很多同学都已经注意到了,一种信息题的比重在逐年增大。

这种题的特点是,给出一定的信息,让你利用所学的知识对这些信息进行判断、分析、组织,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它检验的是同学们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很好地将书本和实际联系起来了,今后可能将是高考题的主要倾向,因此大家应该有意识地增大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可以找一些关于这类题的参考书,多做练习。

刘满江(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贵州省高考理科前十名):

化学素称理科中的文科。

因为化学解题方法简单,所要求的数学工具不过加减乘除罢了。

化学的基本内容很多。

背诵记忆的知识点特别多。

某位说过,学化学就是背书,只有把书本上的诸多知识点背熟,才有能力进行分门别类的归纳、综合。

化学实验题中提供了一些颜色、气味的信息以此作为推断前提,如果你不曾花时间记忆各种物质的特性,那么你就没有可能做好推理。

因为化学中的原理并不像数学、物理那样严谨;相反,推理过程跳跃性很大,需要根据不充分的信息去“猜”去“碰”。

我为了方便化学知识记忆,曾经对各章知识做过流程图,譬如,硫(S)的特性,S可以生成SO2、H2S,……把S的衍列在一张表上,这样整个章节就掌握了。

解决化学试题一定要细心,颜色、气味、状态、温度等都会成为致命的陷阱,你稍有不慎,就不能正确地解题,中了出题人的圈套。

牛强(清华大学热能系学生,辽宁省高考理科前十名):

我的一位老师曾说“化学是半文半理的科目”,仔细想来,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化学离不开记忆。

物理公式忘了一两个可以自行推导,但化学符号忘记了只怕难以自行创出。

而如果记住了所有的公式、符号和原理也就了一半,所以我的第一点体会就是学习化学时一定要认真的去记。

但记住了还只了一半,现在化学试题要考生去推断或说是去猜测一些书上没有的东西。

但这种猜测绝非平空臆测,而是基于已知知识上的科学推断,或说是延伸已知知识。

下面举几道题目,做具体说明。

1.气体氢化物稳定性由强到弱的是。

A.SiH4PH3H2SHCl

B.HFHClHBrHI

C.PH3H2SHClHF

D.NH3PH3AsH3HF

这道题是对基本原理的考查,是要对元素周期律有清楚的了解,就可选出B。

2.T1是ⅢA族元素,关于它的性质,错误的是

A.T1是银白色、质软的金属

B.T1(OH)3与A1(OH)3同为两性氢氧化物

C.T1可以生成+3价化合物

D.T1的阳离子的氧化性比A1强

本题是对未知知识的推断,通过对元素周期律的了解,可知T1将是较活泼金属,所以BD是错误的。

3.关于NaH正确的有

A.NaH水溶液显酸性

B.NaH中氢离子与氦原子同

C.NaH中氢离子半径比锂离子半径大

D.NaH中氢离子可被还原为氢气

其实,本题只要判定NaH中氢为负价,一切就都可解决,H-只可被氧化,所以D不对;易知BC正确。

4.配平方程式

Cu2S+HNO3—Cu(NO3)2+H2SO4+NO+H2O

配本氧化还原方程式是有一定难度的,下面作一下说明

A.标出化合价升降

B.十字交叉使升降价数同

+1–2+5+2+2

3Cu2S+10HNO3——6Cu(NO3)2+3H2SO4+10NO+H2O

↑2↑8↑3

↑10

C.对于未变价的离子,再做处理,本题中再加上12个NO3-

3Cu2S+(10+12)HNO3—6Cu(NO3)2+3H2SO4+10NO+H2O

D.配平

3Cu2S+22HNO3=6Cu(NO3)2+3H2SO4+8H2O+10NO

高中化学口诀完全版-另付解释

实验基本操作

固体需匙或纸槽,

手贴标签再倾倒。

读数要与切面平,

仰视偏低俯视高。

试纸测液先剪小,

玻棒沾液测最好。

试纸测气先湿润,

粘在棒上向气靠。

酒灯加热用外燃,

三分之二为界限。

硫酸入水搅不停,

慢慢注入防沸溅。

实验先查气密性,

隔网加热杯和瓶。

排水集气完毕后,

先撤导管后移灯。

解释:

1、固体需匙或纸槽:

意思是说在向试管里装固体时,为了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试管壁上,可试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的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滑落到底部。

2、手贴标签再倾倒:

意思是说取液体药品时应将瓶上的标签贴着手心后再倾倒(以免倒完药品后,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3、读数要与切面平:

仰视偏低俯视高:

这句的意思是说取一定量的液体时,可用量筒或移液管(有时也可以用滴定管),在读数时,应该使视线刻度与液体凹面最低点的切线处于同一平面上。

否则,如果仰视则结果偏低,俯视则结果偏高。

4、试纸测液先剪小,玻棒沾液测最好:

"玻棒"指玻璃棒。

意思是说在用试纸检验溶液的性质时,最好先将试纸剪下一小块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沾有待测液的玻璃棒点试纸的中部,试纸就会被湿润,观察是否改变颜色,由此就可以判断溶液的性质。

托盘天平的使用

螺丝游码刻度尺,

指针标尺有托盘。

调节螺丝达平衡,

物码分居左右边。

取码需用镊子夹,

先大后小记心间。

药品不能直接放,

称量完毕要复原。

解释:

1、螺丝游码刻度尺,指针标尺有托盘:

这两句说了组成托盘天平的主要部件:

(调节零点的)螺丝、游码、刻度尺、指针、托盘(分左右两个)。

2、调节螺丝达平衡:

意思是说称量前应首先检查天平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若不平衡,应调节螺丝使之平衡。

3、物码分居左右边:

"物"指被称量的物质;"码"指天平的砝码。

意思是说被称量物要放在左盘中,砝码要放在右盘中。

4、取码需用镊子夹:

这句的意思是说取砝码时,切不可用手拿取,而必须用镊子夹取高中物理。

5、先大后小记心间:

意思是说在添加砝码时,应先夹质量大的砝码,然后在夹质量小的砝码(最后再移动游码)。

6、药品不能直接放:

意思是说被称量的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联想:

可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纸片,然后把被称量的药品放在纸片上,潮湿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表面皿或烧杯里称量)。

7、称量完毕要复原:

意思是说称量完毕后,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零处,使天平恢复原来的状态。

过滤操作实验

斗架烧杯玻璃棒,

滤纸漏斗角一样。

过滤之前要静置,

三靠两低不要忘。

解释:

1、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角一样:

"斗"指漏斗;"架"指漏斗架。

这两句说明了过滤操作实验所需要的仪器:

漏斗、漏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并且强调滤纸折叠的角度要与漏斗的角度一样(这样可以是滤纸紧贴在漏斗壁上)。

2、过滤之前要静置:

意思是说在过滤之前须将液体静置一会儿,使固体和液体充分分离。

3、三靠两低不要忘:

意思是说在过滤时不要忘记了三靠两低。

"三靠"的意思是指漏斗颈的末端要靠在承接滤液的烧杯壁上,要使玻璃棒靠在滤纸上,盛过滤液的烧杯嘴要靠在玻璃棒上;"两低"的意思是说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的边缘,所倒入的滤液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蒸馏操作实验

隔网加热冷管倾,

上缘下缘两相平。

需加碎瓷防暴沸,

热气冷水逆向行。

解释:

1、隔网加热冷管倾:

"冷管"这冷凝管。

意思是说加热蒸馏烧瓶时要隔石棉网(防止蒸馏烧瓶因受热不均匀而破裂),在安装冷凝管时要向下倾斜。

2、上缘下缘两相平:

意思是说温度计的水银球的上缘要恰好与蒸馏瓶支管接口的下缘在同一水平线上。

作者:

苦橙2007-4-1203:

17回复此发言

2化学口诀完全版

3、萃取操作实验

萃剂原液互不溶,

质溶程度不相同。

充分振荡再静置,

下放上倒切分明。

解释:

1、萃剂原液互不溶,质溶程度不相同:

“萃剂”指萃取剂;“质”指溶质。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萃取操作实验中,选萃取剂的原则是:

萃取剂和溶液中的溶剂要互不相溶,溶质在萃取剂和原溶剂中的溶解度要不相同(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要大于在原溶液中的溶解度)。

2、充分振荡再静置:

意思是说在萃取过程中要充分震荡,使萃取充分,然后静置使溶液分层。

3、下放上倒切分明:

这句的意思是说分液漏斗的下层液从漏斗脚放出,而上层液要从漏斗口倒出。

热气冷水逆向行:

意思是说冷却水要由下向上不断流动,与热的蒸气的流动的方向相反。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

算称量取步骤清,

溶解转移再定容。

室温洗涤莫忘记,

摇匀标签便告成。

解释:

1、算称量取步骤清,溶解转移再定容:

这两句的意思说明了摩尔溶液配制的步骤是:

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转移、定容。

2、室温洗涤莫忘记:

"室温"的意思是说溶解时往往因溶解的放热而使溶液的温度升高,故必须冷至室温以后再转移定容。

"洗涤"的意思是指移液后,必须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皆并入容量瓶中,然后再定容。

3、摇匀标签便告成:

"摇匀"的意思是说定容后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指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使溶液混合均匀;"标签"的意思是说要贴好标签,标明溶液浓度和配制的日期。

氧气的制取实验

实验先查气密性,

受热均匀试管倾。

收集常用排水法,

先撤导管后移灯。

解释:

1、实验先查气密性,受热均匀试管倾。

"试管倾"的意思是说,安装大试管时,应使试管略微倾斜,即要使试管口低于试管底,这样可以防止加热时药品所含有的少量水分变成水蒸气,到管口处冷凝成水滴而倒流,致使试管破裂。

"受热均匀"的意思是说加热试管时必须使试管均匀受热(联想:

是刚开始加热时,要用手拿酒精灯,来回移动,等试管受热均匀后再固定加热,这样可以防止因试管局部受热而炸裂)。

2、收集常用排水法:

意思是说收集氧气时要用排水集气法收集(联想:

收集某气体若既能用排水法,也能用排气法,则一般选用排水法。

因为排水法比排气法收集到的气体的纯度高。

氧气比空气重,虽然可以用向上排气法,但是不如用排水法好)。

3、先撤导管后移灯。

意思是说在停止制氧气时,务必先把导气管从水槽中撤出,然后再移去酒精灯(联想:

如果先撤去酒精灯,则因试管内温度降低,气压减小,水就会沿导管吸到热的试管里,致使试管因急剧冷却而破裂)。

甲烷的制取实验

醋钠碱灰水无影,

操作收集与氧同。

点燃务必检纯度,

上罩烧杯水珠生。

解释:

1、醋钠碱灰水无影:

"醋钠"指醋酸钠;"碱灰"之碱石灰。

这句的意思是说必须用无水醋酸钠跟干燥的碱石灰反应来制取甲烷(否则若用醋酸钠晶体或石灰不干燥则均几乎不能产生甲烷气体)。

[联想:

不能直接用氢氧化钠跟无水醋酸钠反应,一方面是因为氢氧化钠极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另一方面纯氢氧化钠受热时对玻璃试管有腐蚀作用]。

2、操作收集与氧同:

意思是说该实验的操作注意事项与收集方法与氧气的完全相同。

3、点燃务必检纯度:

意思是说在点燃甲烷时必须(象点燃氢气那样)首先检验其纯度[联想:

若甲烷不纯,混有部分空气将有爆炸的危险]。

4、上罩烧杯水珠生:

意思是说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烧杯,很快看到内壁上有水珠生成[联想:

把烧杯倒转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震荡,石灰水则变混浊。

氨气的制取实验

消灰铵盐热成氨,

装置同氧心坦然。

碱灰干燥下排气,

管口需堵一团棉。

解释:

1、消灰铵盐热成氨:

"消灰"指消石灰。

意思是说在实验室中常用消石灰和铵盐混合加热的方法来制取氨气。

作者:

苦橙2007-4-1203:

17回复此发言

3化学口诀完全版

2、装置同氧心坦然:

意思是说该装置与制氧气的装置雷同(言外之意有关注意事项也雷同)。

3、碱灰干燥下排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