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五下第二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004328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语五下第二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小语五下第二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小语五下第二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小语五下第二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小语五下第二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小语五下第二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小语五下第二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小语五下第二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小语五下第二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小语五下第二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小语五下第二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小语五下第二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小语五下第二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小语五下第二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小语五下第二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小语五下第二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小语五下第二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小语五下第二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小语五下第二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小语五下第二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语五下第二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

《小语五下第二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语五下第二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语五下第二单元整组教学设计.docx

小语五下第二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小语五下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单元导读课

倪颖新东港市北井子镇中心小学

教学目标:

1、疏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2、了解本单元的学习要求。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课文带给我们的童年生活的情趣。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

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着美丽的故事。

一只昆虫,一个玩具,一次发现,一场争执......看起来微不足道,却饱含着我们的快乐,梦想和追求.本组课文真实地再现了多彩的童年生活,讲的是别人的故事,却又好像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单元。

板书:

童年往事

二、学习单元导语与交流平台

1、(出示课件:

单元导语、交流平台)

这两部分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学习要求)

2、那大家自由读一读,划出学习要求。

3、生交流,相机板书:

a阅读本组课文,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b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

c并学习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初步感受课文带来的情趣

1、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分别是——生说

2、快速读4篇课文,用波浪线划出让你感兴趣的地方,读读,想想,说说

3、交流。

四、质疑,完成学习规划表格

1、同学们讲的都是你们的真情实感,很好。

我们说,读书贵在质疑!

有疑惑才有思考,才有进步。

下面,请大家拿出学习规划表,选择一篇课文再去读,将你的困难、打算解决的方法写下来,等会儿交流。

2、全班交流。

学生互帮互助,随机交流、解疑。

五、总结

通过本单元导读课,我们初步感受了课文中讲述的童年故事是那样的真实,有趣。

同时,还存在不少的困惑,希望我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继续感悟,课外想想自己童年难忘的事或感人的事,加强交流。

板书设计:

a阅读本组课文,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b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

c并学习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感受。

附学习规划表:

学习规划

组别:

第二组主题:

童年往事读者:

课文

我的困难

我的策略

我的收获

 

《5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杨忠杰东港市北井子镇中心小学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词的意思。

3、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牧童》

一、介绍诗人,激发兴趣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

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着美丽的故事。

这些故事饱含着我们的快乐、梦想和追求。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词三首》也真实地再现了多彩的童年生活。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牧童》和《舟过安仁》。

看看这几个孩子的身上是否有你们的影子。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

读通顺,读流利。

2、小组齐读古诗、互评、互相正音。

(注意强调“蓑”字的读音和写法。

3、再自由读诗:

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4、学生反馈并质疑:

(师适时板书并回答学生的质疑。

铺,铺开。

弄,逗弄。

饱饭,吃饱了饭。

蓑衣:

棕或草编织的外衣,用来遮风避雨。

卧月明:

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三、再读古诗,交流学习

1、再读古诗,利用工具书和学习资料进行“小组学习”。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2、反馈:

你读懂了什么?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反馈:

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配乐朗读:

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

5、全班交流所体会到的思想感情,教师加以引导:

诗人向往宁静淡泊,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

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自由读诗:

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

2、比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

(教师适当点拨抑扬顿挫。

4、伴乐,全班一起诵读全诗。

第二课时《舟过安仁》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

4、用画的方式自由表达所想象的诗冲情景。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写儿童的诗,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另外一首写儿童的诗。

和前一首诗有所不同的是,前一首《牧童》只写了一个小孩子,而这首诗中写了两个十分顽皮的小孩子。

你们想知道他们怎样顽皮吗?

想,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杨万里写的《舟过安仁》。

板书课题:

舟过安仁

二、自读感知,理解诗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注意强调读准字音:

篙、棹。

2、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最流利。

3、自读理解:

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老师巡回指导)

篙:

撑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杆。

棹:

船桨。

怪生:

怪不得。

遮头:

为头部遮挡住风雨。

使风:

借助风的力量。

5、汇报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诗的意思:

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而撑开了一把伞。

难怪他们会在没有下雨的时候打伞,原来是想借助风的力量来驶船。

三、再读感悟,以画悟情

1、自由读诗:

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小组内交流:

互相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

3、请学生描述画面,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请学生用彩色笔把想象的画面画出来,再把想对两个顽皮的孩子说的话写在下面:

诗中两个孩子的顽皮举动,肯定会让学生有话想说,把这些话写下来,老师加以点拨就是思想感情。

5、汇报展示:

用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的画,并让学生加以解说。

(以伞借风力让船行驶,肯定是行不通的,但这种举动却反映了两个孩子的聪明和顽皮,同时诗人对两个顽皮孩子的喜爱和赞赏。

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感情朗读:

带着顽皮、喜爱的情感自由朗读古诗。

2、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3、诵读古诗。

五、拓展活动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儿童的诗,请读给大家听听。

第三课时《清平乐·村居》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4、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田园生活的情景。

教学设计

一、导入,解题

1、板书课题:

清平乐·村居

读题。

2、解题:

“清平乐”是词牌名,并不是题目。

词是诗歌的一个种类,因为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长短句”。

古代的词,都可以伴乐歌唱,词的曲调名称叫词牌。

“清平乐”的“乐”要读成“yuè”,清平乐本来是一种音乐歌曲,后来才用来当做词牌。

“村居”才是这首词的题目,意思是“农村闲居的人家”。

《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是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作品。

二、初读,正音

1、自由读词,注意读准字音。

2、难字正音,引导学生读准:

茅、檐、相、媚、翁、媪、亡赖、剥。

3、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同桌互读。

4、且读且点评,读出韵律节奏。

三、再读,解意

1、自由读文,自主理解词语意思。

2、自由汇报自己第一次读课文的收获,老师引导学生解释重点词语:

茅檐:

茅草搭的屋子。

醉里:

喝了酒后,微微有点醉意。

吴音:

吴地的方言。

这里泛指南方方言。

相媚好:

彼此之间很亲密和睦的样子。

翁媪:

老翁、老妇人。

锄豆:

在豆田里锄草。

无赖:

音同“无赖”,这里指顽皮、可爱。

3、小组合作,结合插图和注释,疏通句子意思:

屋檐低,茅舍小。

小溪潺潺,岸上长满了茵茵绿草。

一阵吴音,絮絮叨叨,还带着几分醉意,亲切,美好!

这是谁家,一对白发苍苍,公公,姥姥。

大儿子,在小溪东岸,豆地里锄草。

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手艺可巧!

小儿子,躺在溪边剥莲蓬,一个逗人喜爱的顽皮佬。

4、再读全文,学生质难问疑。

营造民主课堂,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争议之处,还可以展开讨论。

四、精读、悟情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闭目想象画面。

2、请学生自由谈所“看到”的画面。

3、学生配乐自由读,边读边悟。

4、请学生自由谈所悟到的思想感情:

安宁、悠闲、快乐、恬静、幸福的平淡农村生活让人陶醉使人向往。

五、熟读,成诵

1、小组内互读,把所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全班朗读,注意表达思想感情。

3、熟读成诵。

 

6《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倪颖新 东港市北井子镇中心小学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语言。

课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小说《城南旧事》

2、引导学生运用朗读、批注、想象等方法理解课文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留恋童年的复杂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初步了解作品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

读中体会童年的美好,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思念。

教学难点:

了解描写方法,感受语言特点

第一课时

一、创情境,引课题

1、播放电影《城南旧事》片断,了解小说《城南旧事》。

这是根据我国当代作家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拍摄的电影《城南旧事》的片断,这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呢?

阅读课文后面的“资料袋”。

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

2、读课题,闭上眼睛想一想,说说你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教师要鼓励学生流畅地说出自己的想象。

二、读全文,初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准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2、说说课文写了作者童年时的哪些事情?

朗读相应的部分。

三、再读文,细了解

1、指读课文,说说每段的意思。

重点读准和书写的词语:

卸煤  咀嚼

2、根据每段意思,将课文分段,概括段意或归纳小标题

(1)看骆驼咀嚼

(2)看骆驼脱皮毛(3)关于铃铛的遐想(4)怀念骆驼队

3、将自己认为最有趣,最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

四、作业

选择喜欢的一个或几个自然段背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六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

想一想,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场景?

(随机板书)

2、这四个场景就像电影里的一组镜头常常浮现在她的脑海里。

看了这样一组镜头,你认为作者拥有一个怎样的童年?

二、讲授新课

过渡:

读着这样的童年故事,我们会情不自禁地笑出来。

那么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把一个耐人寻味的童年写出来的呢?

需要同学们用心品悟词句。

1、学生自主选择语段批注,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学咀嚼

预想:

(1)样子——丑、长、安静;动作——磨来磨去、冒、沾;呆(细致、特点鲜明、看得入神)

(2)由这些词语,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孩子?

读出天真幼稚的小傻孩。

(3)小作者看得入神,写得更生动,这么好的语言,大家试着背一背。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

那样(),那样(),那样()。

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大鼻孔里(),白沫子()。

我(),()。

谈驼铃

(1)议一议:

对于驼铃的作用,我和爸爸的看法完全不同,你喜欢哪种看法?

(2)文中多处写到驼铃的声音,找出来,读一读。

(出示)

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

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搭在骆驼背的小峰上,麻袋空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

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

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①这三句话都是写到驼铃声,请同学们都来读一读,一边读一边听一听,这三处驼铃声有什么不同?

②这驼铃仅仅是给行路的人增加一些情趣吗?

点评:

这驼铃声在作者的记忆中是那么清脆,那么悠长,成了作者童年里最美妙的声音。

想剪骆毛

骆驼也脱掉它的旧驼绒袍子啦!

在小作者眼中骆驼就是人,甚至是她的好伙伴,“幼稚”,在作者心中骆驼象人一样需要理发。

点评:

作者的想法多么天真可笑,你的童年里也一定有类似的奇思妙想吧?

谁愿意说说?

这些事与作者想给骆驼剪毛、理发有异曲同工之妙!

过渡:

刚才,同学们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走进了林海音有趣的童年,不知同学们是否发现:

这四幅画有什么共同之处?

(都有骆驼)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冬阳下的骆驼队?

她想通过骆驼队表达一份怎样的情感?

请你充分地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两段,画出相关语句,说说自己的看法。

预想:

代表作者的童年;代表作者的故乡;表达对童年对故乡的思念。

引导学习表达眷恋童年,思念故乡的语句。

3、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冬天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1)读一读,比较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2)朗读抒情

童年是多么美好啊,我真想把它永远留住,真希望它能象季节一样可以轮回,真希望它能象骆驼队一样可以再回来,可是它却一去不还啊!

我怎能不为之伤感!

(引读)

唉!

童年一去不还了!

就在这叹息声中我似乎又听到那熟悉的驼铃声,时光虽然逝去,可是故乡依旧在,那是一份绵长的思念啊!

(引读)

三、总结

这篇课文作者围绕关于“骆驼队”的回忆来表现童年生活的。

正像作者说的那样“让实际的童年过去,让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会有更多的同学想起自己小时候的一些趣事,我们也可以象林海音那样记录童年故事。

四、作业

1、写一件自已童年里发生的事。

2、选读《城南旧事》中的故事。

《7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宁德龙东港市北井子镇中心小学

教学目标

1、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2、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师:

大家都预习过课文了,下面我想请问大家在自学的过程中都有哪些收获呢?

自由谈一谈。

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包括字词读音,课文内容,作者的资料及写作思路方面

二、品读

1、师:

在《呼兰河传》里边,萧红用了大量的文字写了这个园子,而且写得非常细致入微。

一个普普通通的菜园,为什么会让萧红如此留恋呢?

读着作者清新自然的文字,我们仿佛一起走进了园子。

轻轻地读文,在我和祖父的园子里漫步,你看到什么?

感受到什么?

学生找到第一、二和第十七自然段。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想象画面,体会园中昆虫、蔬菜、花草充满生气,自由自在。

并相机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子。

第一、二自然段:

请个别朗读。

体会园子的五彩缤纷,生机勃勃并圈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感受色彩美和形态美。

第十七自然段:

师:

自由读,读着读着,你就会产生一种感觉,脑子里马上会出现哪一个词语呢?

生:

自由自在、无忧无虑、随心所欲、生机勃勃等等。

请用片段中的一句话解释“随心所欲”。

师结合板书“自由”。

(1)自然的自由。

师:

仔细阅读第十七自然段,你觉得

①什么是随心所欲的,自由的?

(花、鸟、虫、倭瓜、黄瓜、玉米、蝴蝶)②这个小节中的哪些词语、句子最能表现“自由”?

请做上记号。

学生自读自悟,抓住“愿意……就……”“想……就……”“一会儿……一会儿……”“又……又……”等词语、句子进行交流,感受园子中的花、鸟、虫以及倭瓜、黄瓜等各种蔬菜的自由。

师:

注意到了吗?

这个片段中一连用了11个“就”字,读起来是不是有点罗嗦?

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

(读起来很顺畅;感觉园子里的小精灵自由自在、我行我素;好像是萧红一口气说出来的;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更能表现自由。

师:

萧红的文字很普通,很朴素,字里行间都体现了两个字――“自由”。

齐读第十七自然段。

想像体验。

师:

(引读并出示)。

一到了这个园子里,我就玩了起来,闹了起来,不知不觉地,园子里的一切都活了,

我就变成那倭瓜啦!

我就;

我就变成那黄瓜啦!

我就;

我就变成那玉米啦!

我就;

我就变成那蝴蝶啦!

我就;

我就变成()啦!

我想就。

师:

当萧红写到这里时,你觉得她此时此刻的心情如何,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呀?

生:

(手舞足蹈等等。

师:

多么幸福,多么快乐呀!

读书就是要和作者一起体验,让我们齐读第十七自然段。

(师生合作背读片段第十七自然段。

(2)人的自由。

师:

园子里的动植物是自由的,那萧红自由吗?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请大家找到相关语句,并画下来。

交流。

(第四、五、十三、十四、二十自然段。

指导朗读第四段:

大家想跟着祖父一起到园子里走走吗?

那就让我们来美美地读一读吧!

师:

是啊!

在园子里,祖父在做农活,而我在做什么呢?

我的活动和祖父有哪些不一样,你们发现了吗?

从中感受到什么?

(看课文第四、五、十四自然段内容,分小组朗读。

师:

发现了吗?

结合板书“瞎闹”“乱钩”“乱闹”。

她是怎么“闹”的,如何写具体的?

找出相关语句。

正是这些让我感到只有在祖父的园子能享受真正的自由与快乐。

所以在萧红一生当中唯有对祖父的园子念念不忘,明白了吗?

(板书:

快乐)

(过渡:

学到这里就结束了吗?

那你觉得还有什么让萧红更加留恋的呢?

找出相关内容。

(3)感受祖父的爱。

引导读第五到第十二段,谈谈体会到了什么?

生:

体会到祖父对自己的关心。

师:

特别是从哪些词语中表现的?

(三个“笑”。

师:

这里一连用了三个“笑”,在萧红眼里,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

(和蔼、慈祥、爽朗等等。

师:

你还从祖父的“笑”读出了什么?

(宽容和耐心)

师:

是啊!

这笑中还有祖父对我的耐心教育,这就是祖父对我的――爱。

(结合板书“爱”。

师:

那我们一起来分角色读读,读出滋味!

(师生合作朗读片段。

三、回归全文,领悟写法

思考:

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把“我”一个小孩做的、想的、说的,如实地写下来),她选举的例子,看似一件件平常的小事,却往往最能打动人,印证了“生活就是写作的源泉”。

  

四、拓展

选读萧红的主要作品,《呼兰河传》《马伯乐》。

  

 

《8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

宁德龙东港市北井子镇中心小学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3、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童年是美好的,也是充满着强烈的求知欲,每个人的童年都充满着无数个“为什么”,充满着神奇的幻想与想象。

相信我们每个同学在小时候也曾经有许多新奇的问题吧,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作者,他的童年时代不仅如此,还具备着比平常人更可贵的东西,那是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读文,感知内容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

2、从课文中你了解到了哪些内容?

3、检查自学情况。

指导读音的字:

胚 岂 履 绞窘

重点指导写的字:

臂赋愧

理解词语:

规律困窘 绞尽脑汁随心所欲

4、再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反映了儿童渴望求知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5、快速浏览课文理清作者写作思路

课文是以倒叙的形式写的,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概述了作者童年时的发现。

第二部分(第3—13自然段)重点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第三部分(第14—19自然段)写“我”的发现在几年以后老师讲课时得到了证实。

三、精读课文,感悟“发现”

1、童年时的“我”发现了什么?

(1)读课文第1、2自然段。

(2)体会:

①“几岁的时候”“完全”“独立”这些词语无不显示着“我”这个发现多么不平常,多么出色,乃至现在说起来还为这个发现自豪不已。

②第2自然段中说,“你大概会忍不住哈哈犬笑”,这是为什么呢?

(一个九岁的儿童,竟然能独立思考发现这样重大的科学问题,这简直是常人无法相信的。

又说“竟使我当众受到惩罚”,他又为什么当众受到惩罚?

课文这样开头有什么作用?

(以这样的开头设下悬念,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小结: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概述了作者童年时的发现。

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他创立了关于物种起源和发展变化的规律——进化论。

按照进化论的观点,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

而“我”小时候就发现了这一规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词语

2、回忆发现内容

二、深入读文,体味发现

从“我”的发现和发现过程,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找出相关的句子来理解,并带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读。

1、师:

从“我”的发现和发现过程,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找出相关的句子来理解,并带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读。

生:

我认为他是一个很天真单纯的孩子。

师:

能具体说说你从课文的什么地方体会到的吗?

生:

他对做的梦很感兴趣,梦中的情景记得那样清楚。

从梦中的情

看,就能感受到他是天真可爱的,所以梦才是那样的富有幻想色彩。

生:

做这样的梦,就以为自己有飞行的天赋,很为自己而自豪,也足以说明他的天真了。

同时,他还把梦讲给同学听。

师:

你怎么知道他把自己的梦讲给同学听呢?

生:

因为课文中写着,“可是,有一天我终于弄明白了,每到夜晚,我的小伙伴也都会在梦中飞腾。

”“终于”和“弄明白”说明他一定跟伙伴们说过自己的梦了。

师:

你说得还真有道理!

有时候,不起眼的一个字,一个词,就能给我们传递出一些信息,只有仔细品味语言的人才能感悟到,你的语感很好,我们就应该这样感悟语言!

生:

我觉得他后来关于胎儿发育的想象,也是很天真的,只有孩子才会这样想。

师:

恐怕从这里我们不光能感受到他的天真,谁来读一读这一段,看看我们还能感受到什么呢?

生读。

生:

我觉得他还是个爱探究的孩子。

你们看,他想弄清楚人究竟是怎样来的,都想痴迷了,看到一条鱼,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

生:

我觉得他是个善于想象的孩子。

他从地图联想到了人的变化过程,并且,都把每个阶段分了时间,折合成正好是九个月。

师:

那么还从哪儿看出他爱探究呢?

2、师指导读这个部分,把“我”的特点读出来。

指名读后,请同学评议。

生:

我觉得读出了“我”和小伙伴爱探究的特点,尤其是问老师的话,读出了追问的语气,使我们好像看到了“我”和小伙伴的好奇的表情。

生:

我有个小小的建议,因为是追问,是不是问话读得急迫一点,这样就更能体现他们的特点了。

师:

我也有这样的感受!

我们分角色再读一读吧!

三、拓展延伸,引导“发现”

1、引导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这句话的意思。

师:

你们能谈谈“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意思吗?

引导学生举例子,补充相关资料来说明

师:

课前老师布置咱同学搜集资料。

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课前搜集的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资料,并谈谈感想。

(如牛顿发现苹果落地,瓦特发现壶盖跳动等。

生交流、谈感想。

2、比较:

师:

上课前,大家都交流了自己的“发现”,请把你的“发现”或同学的“发现”与作者的发现、牛顿的发现、瓦特的发现……进行比较。

你发现了什么?

学到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理解?

你感悟多少就说多少,发现什么就交流什么,看谁的思维最敏捷。

(让学生在比较中让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