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25.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007537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时作业2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课时作业2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课时作业2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课时作业2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课时作业2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课时作业2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课时作业2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课时作业2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课时作业2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课时作业25.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时作业25.docx

《课时作业2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时作业25.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时作业25.docx

课时作业25

课时作业25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6·保定质检)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阐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基因库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保持绝对稳定

C.生物进化实质上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解析:

以自然选择学说为中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一种综合进化理论。

共有几个层面的知识: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每个种群都有它自己的基因库;种群中每个个体所含有的基因,只是种群基因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个体所携带的基因随着个体的死亡而从基因库中消失,随着繁殖把自身的一部分基因传给后代,通过突变使新基因进入基因库,所以基因库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得以保持和发展。

答案:

B

2.

下列叙述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相符的是(  )

A.进化地位越高等的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B.生物体所发生的变异都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C.喷洒农药可使害虫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提高,从而使害虫的抗药性逐代增强

D.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物种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解析:

自然选择下的各种生物,各有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生物体所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才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但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答案:

C

3.一项用于寻找两种飞蛾:

浅色斑点蛾和黑蛾(有黑色翅膀的飞蛾)在一个国家不同地区的分布状况的科学研究已经进行了几年,结果如下:

     地区

数量     

郊区

工业区

浅色蛾

95%

5%

黑色蛾

5%

95%

以下哪一项是对飞蛾在研究区域内的不均衡分布的最确切解释(  )

A.自然选择发生在郊区选择了浅色飞蛾,在工业区选择了黑色飞蛾

B.生活在工业区的孩子们喜欢抓浅色飞蛾玩,解释了那里浅色飞蛾减少的原因

C.浅色飞蛾更喜欢生活在郊区

D.悬浮于高度污染的空气中的烟灰染黑了飞蛾

解析:

郊区几乎没有工业污染,周围颜色浅,有利于浅色蛾的生存;工业区被污染,周围颜色深,有利于黑蛾的生存,这是一种自然选择。

答案:

A

4.某地区共同生活着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两者的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物种的灭绝必然导致甲物种的灭绝,反之亦然

B.在长期进化中,甲、乙两物种必然互为选择因素

C.甲物种基因的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基因的突变,反之亦然

D.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解析:

乙物种灭绝导致甲物种灭绝,说明甲捕食乙,甲物种灭绝,乙物种短期内数量增加;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因此,甲物种基因突变与乙物种基因突变没有联系;甲、乙个体数虽然长期稳定,但可能都已经进化了,因此基因频率就可能改变了。

答案:

B

5.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

解析:

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而不能决定变异的方向;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种群数量越少,越易造成基因频率的改变。

答案:

C

6.下列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

B.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C.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D.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

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生物进化实质的把握和理解。

等位基因A、a的频率可以相等;基因频率的变化与自身的遗传变异也有关;频率高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更能适应环境;在持续选择条件下,可淘汰掉某种基因。

答案:

B

7.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  )

A.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基因型频率是0.32

B.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大于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

C.若该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说明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D.若该种群中A基因频率为0.4,A所控制性状的个体在种群中占到40%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隐性个体aa的基因型频率为1-0.36=0.64,则a的基因频率为0.8,A的基因频率为0.2,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基因型频率是2×0.2×0.8=0.32;种群的基因频率变化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但不一定会形成新物种;若A的基因频率变化为0.4,则a的基因频率为0.6,A所控制性状的个体(AA、Aa)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为0.42+2×0.4×0.6=0.64,即64%。

答案:

A

8.下列有关物种形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B.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变异,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C.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能导致新物种形成

D.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解析:

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能使种群中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最终出现生殖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答案:

B

9.(2016·武汉名校调研)普通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进化而来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进化过程中,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出现了定向的变异

B.普通野生稻的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了普通栽培稻的进化方向

C.基因突变对普通野生稻和普通栽培稻绝大多数是有利的

D.普通野生稻含有抗病虫基因,是水稻育种的有用资源

解析:

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普通栽培稻的进化方向;基因突变绝大多数是有害的;普通野生稻含有抗病虫基因,是水稻育种的有用资源。

答案:

D

10.目前人类的进化速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科学家表示,人类再经过几代将会进化到一定程度,从而出现几种可以抵御糖尿病的基因。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不同地域的人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相似

B.人类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人类在不断进化

C.基因突变产生可以抵御糖尿病的基因,这种变异决定人类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解析:

世界上不同地域的人种生存的环境不同,再加上种群基因库也不同,所以进化方向是不同的;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答案:

D

11.下图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

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X、Y、Z分别表示的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以及隔离

B.小岛上蜥蜴原种全部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地理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同属一个物种的蜥蜴很快就进化为不同的物种

D.小岛上蜥蜴新种全部个体所有基因的总和称为蜥蜴新种的基因库

解析:

蜥蜴产生不同性状,原因可能是突变或基因重组,不同的性状中有利的保存而不利的被淘汰,属于自然选择的结果,新物种产生的必要条件是隔离,故A正确;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种群即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的个体,故B正确;由于地理隔离,不同环境内的生物进化方向可能有差异,但进化是个漫长的过程,故C错误;一种群内所有个体的所有基因的总和称为该种群的基因库,该小岛上全部的蜥蜴新种即为一个种群,故D正确。

答案:

C

12.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

D.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离

解析:

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生物进化的标志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不是生殖隔离;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条件,但有些生物没有地理隔离也会形成新的物种,如植物多倍体的形成。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12分)1万年前,科罗拉多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明显的分化。

研究人员指出,经过长期演化可能形成两个物种,如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可知,a、c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b的实质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⑥的存在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松鼠种群中黑毛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50%。

环境变化后,峡谷北侧山高林密,生活于其中的松鼠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在一年后各增加20%,基因型为aa的个体数量减少20%,则一年后a的基因频率约为________,基因型为aa的个体的比例约为________。

解析:

松鼠种群由于地理隔离而形成两个种群,在不同的环境选择下进化,产生各种特异性变异,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差异性变化,直至产生生殖隔离成为不同物种。

由题意可知,A的基因频率为50%,则原来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5%、50%、25%,可设其分别为25只、50只、25只,则一年后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数量分别为30只、60只、20只,其基因型频率分别约为27.27%、54.55%、18.18%,所以此时a的基因频率约为45.45%。

答案:

(1)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变异是不定向的 (3)45.45% 18.18%

14.(10分)“超级细菌”对现有的绝大多数抗生素都“刀枪不入”,具有极强的耐药性。

它的出现是人类滥用抗生素的必然结果,细菌出现耐药性正成为全球性问题。

(1)细菌抗病性变异的来源属于________。

(2)尽管在细菌菌群中天然存在抗药性基因,但是使用抗生素仍可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原因在于菌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菌耐药性的形成是抗生素对细菌进行________的结果,其内在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抗生素的作用下,细菌往往只要一到两代就可以得到抗性纯系。

而有性生殖的生物,淘汰一个原来频率较低的隐性基因,形成显性纯合子组成的种群的过程却需要很多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细菌中由于突变形成抗药性变异,使用抗生素对抗药变异进行了选择,抗药变异菌生存繁殖,使抗药基因频率增大,细菌表现出抗药性。

有性生殖的生物杂合子中存在隐性基因,因而不易淘汰。

答案:

(1)基因突变

(2)有抗药性基因的个体占极少数(抗药性基因频率很低)

(3)定向选择 菌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

(4)隐性基因可通过杂合子保存下来

15.(18分)某种一年生植物种群中AA占25%、Aa占50%,aa占25%,将这种植物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

(1)将这种植物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使该植物形成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构成了物种形成过程的基本环节。

(2)在当地生长的这种植物因为环境的变化,AA基因型个体不断被淘汰,则该种群AA、Aa、aa三种基因型频率的变化过程为________。

(3)在对移植到原产地这种植物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AA和aa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AA和aa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AA个体被淘汰,则aa个体比例将增大,Aa个体比例将减小。

(3)种群某基因频率等于纯合子基因型频率+

×杂合子基因型频率,两年间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未变,故该种群未进化。

答案:

(1)地理隔离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

(2)③→④→①

(3)没有 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