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发展历程及未来方向.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013135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发展历程及未来方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发展历程及未来方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发展历程及未来方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发展历程及未来方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发展历程及未来方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发展历程及未来方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发展历程及未来方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发展历程及未来方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发展历程及未来方向.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发展历程及未来方向.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发展历程及未来方向.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发展历程及未来方向.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发展历程及未来方向.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发展历程及未来方向.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发展历程及未来方向.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发展历程及未来方向.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发展历程及未来方向.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发展历程及未来方向.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发展历程及未来方向.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发展历程及未来方向.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发展历程及未来方向.docx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发展历程及未来方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发展历程及未来方向.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发展历程及未来方向.docx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发展历程及未来方向

浅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发展历程及未来方向

[摘要]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际上就是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

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存在着众多缺陷,突出表现为汇率形成机制扭曲、汇率缺乏灵活性、汇率调整缺乏准确依据、较高的维持成本。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核心内容至少包括五个方面,即完善汇率的决定基础、矫正汇率形成机制的扭曲、健全和完善外汇市场、增加汇率的灵活性、改进汇率调节机制。

完善汇率机制的实质是提高汇率形成的市场化程度,而不是简单调整汇率水平。

完善汇率机制是我国自主的选择,必须要充分考虑我国社会、经济在我国加入WTO后新的开放形势下,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必要性彰明较著。

的承受能力,避免汇率大幅波动。

2.1.2人民币汇率机制定义.....................................................................……28

国际汇率制度的演化进程及形成理论

2.1.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展过程

2.2.1人民币汇率机制存在的问题.....................................................................……31

2.2.2.............................................................................……犯

2.2.3.............................................................................……33

2.2.4.......................……,...............................................……33

2.2.5货币危机理论.................................................................................……37

2.3汇率制度选择理论新发展:

90年代以来..........................................……39

2.3人民币汇率政策的目标

3.2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形成背景和发展现状.....……,.......................……49

3.2.1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形成背景.................................................……49

3.2.2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发展现状.................................................……52

3.3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的问题.........................……,.......................……62

第1章汇率制度的分类及历史回顾.......................................……14

1.2国际汇率制度的历史沿革....................................……,……,.............……,…21

1.2.11880一1914年国际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度.....................……21

1.2.21918一1939年从固定到浮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汇率制度…21

1.2.31945一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可调整钉住汇率制度.........……22

1.2.41976年至今:

牙买加体系—以浮动汇率制为主的多元汇率制度22

4.1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

4.2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因

近日中国央行:

将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创历史新高。

 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小幅升值,双向浮动特征明显,汇率弹性显著增强。

以中间价为计,2010年6月19日以来,人民币升值幅度已超过4%。

改革开放32年来,中国取得了年均GDP9.7%的持续高增长。

截止2010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持有国。

从1999年至2009年,中国已经保持连续11年的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顺差。

国际收支双顺差造成中国外汇储备存量迅速上升,1998年底至2009年底,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由1450亿美元飙升至2.40万亿美元。

不断扩大的经常账户顺差,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可能显著低于其均衡汇率水平。

持续的经济高增长也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简称汇率机制,实际上就是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

完善汇率机制是我国自主的选择,必须要充分考虑我国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避免汇率大幅波动。

次贷危机后的当今世界,国际金融竞争日益复杂化隐蔽化,回望80年代日本危机,90年代东南亚危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必要性彰明较著。

 1994年以前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改革开放前,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民币汇率由国家实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需要,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汇率体制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单一浮动汇率制(1949~1952年)、五六十年代的单一固定汇率制(1953~1972年)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后以“一篮子货币”计算的单一浮动汇率制(1973~1980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汇率体制从单一汇率制转为双重汇率制。

经历了官方汇率与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并存(1981~1984年)和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1985~1993年)两个汇率双轨制时期。

其中,以外汇留成制为基础的外汇调剂市场的发展,对促进企业出口创汇、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收支平衡和中央银行调节货币流通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的人民币双轨制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

一方面多种汇率的并存,造成了外汇市场秩序混乱,助长了投机;另一方面,长期外汇黑市的存在不利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和人民币的信誉。

外汇体制改革的迫切性日益突出。

 

1994~2005年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改革外汇体制,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

”1993年12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通知》,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具体包括,实现人民币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价格并轨;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取消外汇留成,实行结售汇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外汇交易市场等。

 党中央、国务院于2005年7月21日出台了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改革的内容是,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

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一)人民币汇率政策的目标

  

  汇率政策主要指汇率目标水平的确定及汇率变动的具体方式,包括汇率变动时机的确定、条件的创造、步骤与手段及配套措施的运用等各个相关环节。

从一定意义上来看,汇率水平的调整或汇率变动是汇率政策的核心。

根据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要求,人民币汇率政策目标可界定为: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显而易见,汇率政策目标包括两个层面,即保持合理、均衡的汇率水平与保持汇率的基本稳定。

  确定并且保持合理的汇率水平是汇率政策的基础,而这一基础的建立则主要取决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关键在于均衡汇率。

均衡汇率是在一定时期内,使国际收支保持均衡,而不引起国际储备额变动的一种汇率。

这里所指的一定时期是一个中长期的概念,国际收支保持均衡是指与宏观经济内部均衡、外部均衡相一致的状态。

由于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现实汇率总是以均衡汇率为轴心而上下波动的,从运动的轨迹来看,现实汇率时而接近均衡汇率,时而又偏离均衡汇率。

通过均衡汇率可判断出一国汇率是否高估或低估,均衡汇率可使一国国际收支能够达到长期均衡,而且不必借助于外汇管制或外贸管制来维持汇率的稳定。

  

在现实世界中,各

国都根据自身经济发展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汇率制度。

通常,按照汇

率浮动程度从小到大可分为:

一是无单独法定货币的汇率安排。

这种汇率制度是指将另一国货币作为单一法定货币流通,

二是货币局安排。

这种汇率制度是指从法律上隐含地承诺本国货币按固定汇率兑换某种特定的外币,同时限制官方的货币发行,以确保履行法定义务。

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

三是传统的固定钉住安排。

又称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

即将货币(公开或实际)按固定汇率钉住一种主要货币或者是一篮子货币,汇率围绕中心汇率上下波幅不超过士1%。

货币当局要随时准备进行市场干预,以使汇率水平能够稳定在限定的波动幅度内。

四是区间钉住。

即由一个正式的或事实上的固定的中心汇率与一种或一篮子货币相挂钩,但允许浮动的区间要大于前者,至少在士1%以外。

五是爬行钉住即按照预先宣布的固定汇率,或者根据若干量化指标的变动,定期小幅调整币值。

六是爬行区间即货币在一定范围内围绕中心汇率上下波动,同时根据预先宣布的固定汇率或若干量化指标的变动,定期调整中心汇率。

七是无预定路径的管理浮动中央银行在不特别指明、不提前宣布汇率目标的情况,通过积极干预外汇市场来影响汇率变动。

八是单独浮动也称自由浮动。

汇率水平由市场自由决定,中央银行不干预外汇市场,但对外部和内部冲击名义汇率应及时做出反应。

1.2.31945一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可调整钉住汇率制度

1944年7月,44个同盟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NewHampshire)布雷

顿森林市召开会议,形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并成立了国际货

币基金组织(IMF)。

(l)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描述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实行的是可兑换黄金的美元本位,即其它国家货

币和美元挂钩,美元和黄金挂钩,也称为“双挂钩”体制。

这是一种可调整

的固定汇率制度。

IMF规定,各成员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如发生波动,范围

不得超过平价的士1%,超过时除美国外,每一会员国的中央银行均有义务在

外汇市场上买卖美元和本国货币,以维持本国货币同美元汇率的稳定。

(2)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评述

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真正具有历史意义的是,各国货币的汇率要在国际货

币基金组织的指导下,并在与其它国家协商的基础上制定,高级合作和协商

取代了单方面的行动。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以美元为中心的统一的固定汇率制

度,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和世界

经济的发展。

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可调整汇率制度难以按照实际情况经常调

整。

而且,布雷顿森林体系还存在着一个根本缺陷,即“特里芬难题”

1.2.41976年至今:

牙买加体系—以浮动汇率制为主的多元汇率制度

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先天不足,“特里芬难题”使得整个国际社会由最

初的“美元荒”发展到后来的“美元灾”。

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总统被迫

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固定汇率制度宣告

22

.2国际汇率制度的历史沿革

汇率制度依从于国际货币制度体系而存在。

随着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

汇率制度的演进也经历了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可调

整的固定汇率制、牙买加体系下的浮动汇率制度三个主要阶段。

1.2.11880一1914年国际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度

世界上首次出现的国际货币制度是国际金本位制度,它大约形成于1880

年末,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结束。

在金本位制度下,黄金具有货

币的全部职能。

由于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金币的面值与黄金含量就能始终保

持一致,且黄金可以自由进出口,能够保持本币汇率的稳定。

实际上,1880

年至1914年35年的时间内,主要西方国家货币汇率的平价一直没有发生变

动,从未升值或贬值。

因此,国际金本位制下的汇率制度是严格的固定汇率

制。

国际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度在这一时期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和

投资的发展,进而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和繁荣。

1.2.21918一1939年从固定到浮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汇率制度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国际金本位制暂时中断。

但人们并未充

分理解国际金本位崩溃的真正原因。

重建工作就随着政治经济的动荡而摇摆,

先后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l)1919一1924年恢复金本位制的准备阶段。

这一

时期没有形成稳定的国际汇率安排,只是战争之后的调整过渡阶段。

(2)1925

一1931年国际金汇兑本位制的建立与崩溃。

战后恢复的国际金本位制是以美

元、英镑和法郎为中心的金汇兑本位制。

1929一1931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使

金汇兑本位制彻底崩溃。

③1931一1939年货币集团和管理浮动。

在大萧条期

间,放弃了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汇率开始了自由浮动。

整个二十世纪三十年

代的国际货币秩序呈现出极度的混乱状态。

这一时期的国际货币制度主要是

三个国际货币,即英镑、美元和法郎,各自形成了相互独立的货币集团。

国货币之间浮动存在着严格的外汇管制,货币不能自由兑换,国际贸易严重

崩溃。

一直到1976年,IMF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达成“牙买加协议”

(JamaicaAgreemeni)由此形成了国际货币关系的新格局。

(1)“牙买加协议”下的汇率制度描述

“牙买加协议”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浮动汇率合法化,IMF的会员国可以

自由选择任何汇率制度。

(2)牙买加协议下的汇率制度评述

在牙买加协议下,以主要货币汇率浮动为主的多种汇率安排体系能够比

较灵活地适应世界经济形势多变的状况,有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交易。

同时,自由的汇率安排有助于各国充分考虑本国的客观经济条件,并使宏观

经济政策更具独立性和有效性。

但1973年以来的实际情况表明,主要储备货

币之间汇率的波动幅度过大,汇率风险增加;各主要国家虽对市场汇率进行

干预,但是这种浮动汇率制并不能有效隔绝外部经济的冲击。

从上述汇率的分类及比较和国际汇率制度演变的历史轨迹可以看出:

率制度的选择取决于经济发展大趋势的要求。

每当一种旧的汇率安排滞后于

经济发展,或是制约了经济发展时,它便会被新的制度所取代。

同时我们可

以看出,汇率制度本身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合适的就是最好的,国际汇率

制度如此,对一国而言依然如此。

人民币汇率改革的目标有两个:

一是在市场供求关系的基础上实行有

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二是要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使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

衡的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摘自央行行长周小川的讲话)。

这一方面强调

了汇率形成的基础,另一方面表明了人民币升值只是手段,重点在完善汇

率形成机制,促进国际经贸合作和国内经济健康的发展。

影响一国汇率形成的主要因素

长期因素:

  1.购买力平价。

这一理论认为:

在不兑现纸币制度条件下,各国货币间的比价应以各自货币的国内购买力为基础进行计算,汇率变动的原因在于购买力的变动。

一般来说,一国货币的购买力是该国商品劳务的物价水平的倒数。

这样,汇率水平及其变动归根到底是由两国物价水平的比率及变动所决定的。

  2.通货膨胀。

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通货膨胀水平与汇率水平发生紧密联系。

一国通货膨胀水平上升,该国货币就会贬值;反之,货币升值,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结论。

  3.一国经济状况。

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体现在GDP的增长,我国国内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是人民币升值的内在压力。

  4.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状况集中地反映了外汇供求状况,而外汇的供求状况直接对汇率的变动发生影响。

经常账户盈余时,其货币有升值的趋势,当一国经常账户出现赤字时,其货币有贬值的压力。

  5.国内外经济增长差异。

国内外经济增长的差异对汇率的影响是多重的。

从经常项目角度看,较高的经济增长意味着收入和进口的增长,同时,较高的经济增长常常伴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生产成本的降低,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进而支持出口的增长。

但是,这里存在着种种复杂情况,如果一国的经济增长是由于出口增加而推动的,或者由于对该国商品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导致出口增长的,从而经济增长加快,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该国出口超过进口,其汇率不跌反升,从资本项目的角度看较高的增长率会形成对国际资本的较大需求,以及对国际资本的较大吸引力,从而在较长的时间内支持本国货币的汇率。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支持人民币汇率的关键性、根本性的因素之一。

  短期因素主要有:

中央银行的干预、国际间利率的差别、短期性国际资本流动、预期因素等。

人民币汇率改革的重大意义

当前人民币汇率改革,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人民币币值伴随市场供求和国外主要货币币值变动而上下波动,总体态势是升值。

在资金面上,汇率变化对股市的影响有限;从长远来看,人民币升值的过程往往伴随经济持续高增长;就短期而言,人民币升值则可能导致经济增速有所减缓,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减小。

升值有助于纠正中国经济的失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过多依赖出口和投资,国内消费率很低。

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适当升值将有利于启动内需,激活国内居民消费需求。

四、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政策议作为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中国必须成为世界经济调整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

如果中国对国际货币政策的辩论采取冷淡态度,或全然漠视外界对人民币汇率的关注,将有可能导致贸易伙伴国不满,为潜在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提供借口。

  汇率是一国经济体系当中的一个关键变量,汇率制度的选择是一个十分关键和敏感的问题。

任何一种汇率制度都有其优缺点,因此,汇率制度的选择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根据国内经济形势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做出调整。

我国人民币的汇率改革应该根据“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的汇率改革目标,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汇率改革原则,根据我国的实际经济情况的需要和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有条不紊地推进我国人民币的汇率机制改革,使人民币汇率机制能够真正地有助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立。

 以下是对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政策建议:

  1.增加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实现人民币真正意义上的有管理浮动。

人民币实现浮动汇率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应该随着资本项目的开放而不断推进。

从长期看,应增加汇率的弹性,扩大汇率的浮动空间,逐步过度到人民币的独立浮动。

短期内应让“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名副其实,实行真正的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增加弹性和灵活性,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幅度,减少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直接干预,逐步放宽对外汇率浮动幅度的限制。

  一是建立人民币汇率目标区,根据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实际情况和宏观经济形势,设置目标区的上下限,保持人民币长期调节的灵活性及短期汇率的稳定性,使中央银行有更大的汇率干预空间。

  二是扩大各银行零售业务的汇率浮动幅度,放松对外汇率浮动幅度的限制,为银行营造一个市场化程度更高的竞争环境,促进人民币汇率的生成更加科学化、理性化。

  三是改进和完善中央银行的干预机制,减少央行对外汇市场的直接干预,除非当市场汇率由于受某些因素的影响,形成趋势性的、较长时期内的低估或者高估,并可能对经济运行产生不利影响时,中央银行才入市干预。

这样有利于货币政策操作实现内部平衡目标,有利于积极发挥市场的价格信号作用,有利于对外经济贸易竞争和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

  2.要逐步完善外汇市场,改进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

提高汇率生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开放外汇市场,改革强制性的结售汇制度,过度到意愿结售汇制,放宽外汇市场的准入限制,真正履行我国经常项目人民币可兑换的承诺,增加市场交易主体,让更多的企业和金融机构直接参与外汇买卖,避免大机构集中性的交易垄断市场价格水平。

增加外汇交易工具,增加交易外汇币种,发展远期交易、调期交易,回购交易、外币期货期权等交易手段,便利企业和银行规避外汇风险,促进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的市场化、科学化。

远期外汇交易等虽然可以规避风险,但也可能产生新的风险,所以开办这些外汇交易,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规定严格的交易规则和程序,切实加强管理,防范和化解外汇风险。

  3.逐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实现人民币的自由浮动和国际化。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世界经济金融的全球化,我国人民币资本项目必然走向可兑换。

同时资本项目的开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贯彻积极稳妥、收益大于成本的原则,稳步推进,为人民币将来的完全自由浮动与国际化提供一个市场制度基础。

放宽人民币资本项目管制的步骤可考虑:

首先放宽境外直接投资,其次放宽债权投资,然后放宽证券投资,最后放宽金融衍生工具投资,每一步骤放宽的方式可采取先试点后推广,先实行必要的数量限制后减少数量限制。

只要中国经济健康、持续和快速的增长,人民币未来必然会走向国际化。

反之,人民币的国际化又会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完全可兑换和汇率的自由浮动,并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由此可见,人民币汇率改革应在科学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经济情况的需要和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有条不紊地推进。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有利于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应对金融开放对汇率制度的冲击,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有利于消除汇率制度内在不稳定性。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两年来取得明显的进展,人民币汇率在基本稳定的大前提下逐步向合理、均衡水平回归,与此同时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态势。

总结汇改两年来的历程对于进一步深化人民币汇率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三大启示。

  1.在改革的方向上,坚持市场化的改革取向。

在启动汇改时,中国人民银行就明确宣布进行的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确定了汇率改革的市场化方向。

这一市场化改革涉及汇率变动的三个方面:

汇率水平的确定、汇率波动的参照体系以及汇率波动的幅度。

显而易见,如果没有一个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通过市场寻求合理、均衡的人民币汇率就是一句空话;同样,如果没有一个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任何调整汇率水平的决策,无论是汇率升值或者贬值,都因缺乏足够的市场支持而成为主观臆断。

因此,汇改两年间,央行在维持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小幅升值的趋势下,把推进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作为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重点,推出并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用意就在于要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让外汇市场自发寻求人民币汇率的合理、均衡水平。

  2.在改革的操作上,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三原则”。

在这两年间,中国承受了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压力。

期间有来自西方国家政府的压力,也有国内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而产生的压力,这些压力导致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预期与日俱增。

然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继续有条不紊地推进。

在改革的操作上,始终坚持着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三原则”。

在主动胜方面,根据中国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决定汇率改革的方式、内容和时机。

在改革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的因素至少包括九大方面:

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就业的影响,对金融体系状况、金融监管水平、企业承受能力和对外贸易状况的影响,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以及对世界经济金融的影响。

汇改关系到行使国家主权问题,必须将主动权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可控性是指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要在宏观管理上能够控制得住,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